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1

一、实习目的: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本专业学生毕业前需要进行毕业实习。通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如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

2.调查了解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监理的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3.调查了解项目投资决策的程序和过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工程项目的谈判和沟通。

4.调查了解施工企业实际承包及招标投标经营方式后,建设单位(甲方)、承包单位(乙方)、工程监理部门各自的义务、责任及相互关系。

5.调查了解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的全过程,建设方案设计的过程,工程施工组织没计及施工预算的编制程序、方法和内容。

6.调查了解施工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的主要内容,以及组织管理方法其施工方法及其检控方法。

三、实习方式

实习主要采用自主实习形式,根据自愿原则,由学生自己联系校外实习单位,然后上报汇总,实习期间各项经费支出由学生自己支付。

四、时间日程安排

2012年11月12日——2013年 1月4日:学生校外实习(共8周)

五、校外实习要求

1.保守实习单位商业秘密。服务实习单位业务人员的安排,不能随意摘抄资料数据,不外传实习单位的商业机密。

2.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实习过程中应加强自我安全保卫意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3.虚心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请教,尊重领导;注意精神文明建设,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同时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

4.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三勤”:即手勤、嘴勤、腿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虚心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学习,用心钻研业务,认真实践,善于总结。

5.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该每天根据实习内容记录实习日记;在实习完毕后,结合自己知识及实习内容,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汇报实习情况,并在实习完毕后完成毕业论文。

六、实习结束后需上交的文件

1.每个实习生应上交实习单位的实习接收函;

2.由实习单位负责同志签署意见,并盖有实习单位红章的实习鉴定; 3.自己手写的实习日记;

4.撰写并打印的三千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教务处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2

一、应用前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 已培养近700名学生。本人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带头人, 可以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改革、修正。通过对近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 调整专业培养结构, 进行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 提高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促进学生的就业, 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软件产业发展和支撑软件技术行业的人才。

全新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完成后, 可以实现工程任务课程化, 利用专业公司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到软件工程师的转变, 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软件行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卓越工程培养研究之前, 很多工科类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 诸如我院提出的“第三学期”、“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 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开展了工程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 很多院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研究报告, 同时, 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相关论文、著作。这些研究、实践成果均结合专业特点和本校实际, 针对性较强。这些成果具有共性的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改善教师工程背景, 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 不足的是探索实践不够深入、系统、具体, 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模式。

类似于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美国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工程师———高层技术人才的做法是延长实习学期;法国的工程类学生五年的学制中, 在后三年中有六个月的时间进入企业实习, 完成技术工程项目或独立开展研究, 毕业时, 可拿到工程师的称号;新加坡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 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三、研究基础

1. 学院将卓越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学院升本以来在探索应用性本科的道路上, 已经明确方向, 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 创造优越的条件为课题的研究搭建平台。

2.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培养10余届学生。自2003年提出“第三学期”等教学改革之后, 于2006年创办了专业公司, 形成了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学院大力支持专业科研工作, 为课题组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3. 已具备的科研条件。

课题组成员具有扎实的教学经验, 对教学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 同时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深刻的认识, 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习已经初具成效, 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 并发表过多篇与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的论文。

四、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标

1.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国家及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制定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其中包括软件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软件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教师队伍的要求与建设、教学管理和毕业标准等内容。

2. 研究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具体表现为, 毕业生获得国际上相应的工程师资格认定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职业技能认证, 实现双证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软件专业将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提高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实践技能,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理勤, 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 2007, 2:14.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报告[R].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9, 12:01.

[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2:139-141.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3

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结合该学科特点,结合当前社会对防治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努力推动纺织工程专业的深入健康开展。“卓越计划”是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是推动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序幕和开篇。在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中涌现出了很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的经验与建议,据此给出相应的解释和阐述。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的经验

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企业教学实践中,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学校、企业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明确三方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以健全完善的考评考核体系等,不断提升企业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整体质量。

强化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考评机制

为推动企业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实践教学的整体特点,有条不紊地实施与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推进企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实践教学具有典型的特殊性,企业是讲求生产质量和工作秩序的,学生在企业中参与社会实践,必须尊重企业的相关制度,必须遵守企业的生产标准和流程。企业生产的严谨性与纪律性等,与学校生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明确自身的定位,不断转变角色,不断认识自我,使得学生自己符合企业的需求,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同时,企业合理有序的生产是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从这方面来讲,尤其需要教师和学校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规章制度,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更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来弥补专业学习的不足,发现自身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我。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必须着重打造科学完善合理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来推动企业实践教学的深入有序开展,提升企业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一方面,企业导师要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来为学生布置实际实践作业,并通过日检查、周检查等机制来检查学生的实习心得,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实践教学的经验表明,企业导师的专业性、知识性、导向性作用非常明显,学生可以在企业导师的引领下,较快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匹配一定的教学导师,教师导师要深入企业,要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要了解纺织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科学全面的教学指导。同时,作为指导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成果及困难,同时更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关注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以及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适应等。

结合企业实践教学特色来完善评价标准

在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企业实践教学是重要的补充,是重要的内容,更是重要的机制。为了提升企业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教学计划来完善评价标准,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体系需要尽可能地合理且全面,要涵盖学生在企业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包括专业学习、心理成长、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同时也需要包括学生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得学生全面提升自我。另一方面,在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中,还需要注重运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结果评价的方式,变更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过程评价。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科学评价方式的支撑,需要健全评价方式的辅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评价水平,才能真正衡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建议

“卓越计划”的合理实施,能够全面推动企业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能够全面提升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纺织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中,必须匹配科学的实施对策,必须改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落实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全面科学的教学实践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优化“卓越计划”的基础,尤其对于纺织工程专业而言,这类专业涉及行业、岗位众多,但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仅仅能够接触一到两个岗位,这本身限制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过早地局限自身的发展。基于此,在开展企业实践教学中,必须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必须运用科學的轮岗制,让学生全面接触纺织工程专业的各个工种,以便学生了解自身的发展方向。

努力丰富企业实践教学的形式

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卓越计划”的开展还依赖于完善科学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的优化本身能够推动企业实践教学的有序全面开展,本身能够提升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通过直接的上岗实习来参与实践,还需要借助于培训会、碰头会,通过工作周记、日记等多种内容的呈现来完整全面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深入推动企业文化及企业价值的渗透。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计划 篇4

一、学科概况

工程力学学科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

工程力学以复杂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复杂载荷、温度等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在工程结构力学、振动冲击与噪声、爆炸理论与应用、材料工艺力学和环境工程力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索,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更好地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二、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工程力学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工程力学的某研究方向具有较深的造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力学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从事工程力学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工矿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培养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5年,在职生为3年。

四、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力学

研究在复杂环境和外载作用下结构或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力学响应,以及结构与热、电、磁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控制和寿命估计等。

2、振动、冲击与噪声

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复杂系统动力学建模,动力学优化设计和阻尼机理,噪声控制等。

3、爆炸理论及应用

研究爆炸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与防护。

4、材料工艺力学

研究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中的基本力学问题、加工工艺-材料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三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材料的强韧化技术和新型制备方法。

5、环境工程力学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5

贵阳电大转发

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组织形式

1.采用“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模式。

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通过成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实验、教师辅导、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活动,时间灵活,力求高效率。学习小组一般应按课程组织,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

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修课程,解决日常的课程辅导、答疑、组织讨论、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

2.建立分级教学、分级辅导的体制

课程辅导教师:根据中央电大资源及本省实际,制定课程教学安排,并制作部分资源。由试点单位聘请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进行教学集中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中央电大。



(二)教学过程

1.授课及集中辅导

课程辅导教师,面授辅导学生教材重难点,负责学生答疑,组织课堂讨论及指导学习小组活动。

2.自学

采用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方式,利用学校的视听教室/视听阅览室自行借阅录像带、VCD光盘或其它教学资源听课学习(亦可以购买视听VCD光盘或其它教学资源在家中学习)。

3. 作业及实验

本专业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规定每门课程的作业要占一定的成绩(具体见各门课程的实施方案)。

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课程实验或大作业,并提交实验报告。

4. 命题与考试

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两部分。两者比例按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为8:2。终结性考核的试题一般为笔试,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由地方电大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实施。课程总成绩按中央电大电校考

[1999]18号文件关于课程总成绩计算公式进行核算。

5.毕业答辩

学生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作业,毕业作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中央电大将对试点电大的毕业答辩情况进行抽查。

6. 免修免考

符合免修免考条件的统设必修课程可申请免修免考,但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办法”第三条“课程免修免考和学分替代”的原则执行。



二、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服务体系



(一)多种媒体教材

编制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是搞好远程开放教育的基础。为此,我们针对成人教育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的媒体,力争编制出深入浅出、难易得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1. 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课程的主要媒体,为了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文字教材既要追踪学科的先进性,又要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每门课程的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含例题、课程作业)。教材都设计有导学的内容,引导和帮助学习者自主学习。2. 音像教材

中央电大提供统设必修课程的录像教材,重点表现课程的重点、难点,有些课程根据其自身的特点,直接提供VCD光盘。

3. CAI课件及自测盘

分阶段制作课程的CAI 课件,并提供课程的自测盘。

4. IP课件与网络课程

利用电大在线网站,分阶段制作课程的IP课件和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教学媒体。



(二)教学服务体系

1. 教学服务

中央电大提供本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专业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开设的统设必修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及有关的课程信息,课程信息包括每门课程使用的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安排与进度,卫星直播集中辅导时间及内容,作业、试验及期末复习安排等。

2. 辅导的交互

远程辅导:课程主讲教师提供课程的集中辅导,以直播课堂或网上直播方式播出。课程首次开设时,远程辅导每学期安排1~3次,其余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而定。

面授辅导:试点单位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应选择学生方便的时间安排到校集中讲解、答疑,我们希望在集中面授辅导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了一些学习疑难问题。

3. 网络答疑

课程责任教师答疑:解决学习小组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提炼学习者的典型、共性问题。若辅导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书信/电话/Email/网上答疑信箱反映至省电大主持教师处。

4. 专业网页

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篇6

认真学习教育局初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镇教办对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以抓实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为切入口,进一步加强对初中教学管理,提高各初中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坚持深入课堂,实地调研,策应新政,服务教学,切实提高我镇各初中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促进我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二、主要措施:

1、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拾五严”规定、《南通市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大课间和课外活动课要求、严格执行早中晚学生自主安排的规定要求,建立对各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推行作业簿和作业公示制度;各学校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要深入展开实践研究,推出成熟经验,促进我镇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严格督查,强化问责,教办将对各校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并做好及时通报,对违规行为督促整改,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教办督导和检查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核学校和校长的重要依据,对执行不力且经提醒不能纠正的的学校及校长,除对当年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外,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理。

2、抓实教学常规。深入学习贯彻《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常规》、《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初中各学科课堂有效教学实施基本要求》、《初中14条》等教学常规要求长期不变。制定和实施《曹埠镇各初中教学“六认真”要求》,坚持正常性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督查教学“六认真”,教学常规检查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对学校及个人考核的业务档案,在教学常规检查上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杜绝镇校检查形式化、走过场,通过抓实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重要环节;指导各校进一步完善行政听课校长点评制度,做到听课有目的、有重点、有反思、有评价,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各校行政人员学期听课、镇教办学年听课要遍及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对重点对象跟踪听,对薄弱学科重点听,坚持执行“一谈二警三停”制度。

3、强势推进课堂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夯实基储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镇各初中7-8年级,全面实施孙窑学校“愉悦课堂”课改模式,按照镇课改工作会议要求,建立学校课改领导组,制定课改方案,切实有效推进课堂改革,镇教办按照课改工作方案,有计划组织课改系列活动;要以“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为引领,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以前置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抓手,以“教学视导”为手段,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过关成果,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改,把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相信学生,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全面、深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课改改进教师的教学,使教师更完整的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强化对教学过程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4、有效开展教学调研和教学研究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做到每学期教研活动学科全覆盖,涉及学科教师全员参加,教研活动以课例研究、上同题课为主要形式,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围绕阶段研究主题,组织观课、评课,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载、有总结,每次活动后,所有参与教师均要形成书面小结;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召开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布置学期教学工作要求及主要工作安排,组织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和分析;组织1-2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专题沙龙或讲座培训等活动;镇教办负责初中成员,每周到初中调研一次,听课至少3节,并随机检查教师的“教学六认真”情况,诊断学校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学校领导交流调研情况;有效实施“青蓝工程”,强化过程督查,提倡实施师徒捆绑考核,组织师徒结对教师成果汇报、展示、交流活动;以加入新教育实验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各校要积极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尝试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突出“教师的科研与课堂的科研”的主题,注重过程,切实服务教育教学;定期检查教师读书活动,各校要有计划组织教师读书,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任务,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认真参加读书研讨活动,一学期读书心得不得少于4篇,摘录卡片不少于8000字,教后记不少于60%;要积极上好镇、校研究课、汇报课等,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5、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1)坚持德育为先,抓实德育工作。切实解决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问题、学习态度的问题、抵制庸俗化社会影响的问题、青春期男女交往等问题,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基础道德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德育队伍建设,坚持德育工作低起点、小切口、严要求、常态化的原则,德育方法注重生活化、活动型、体验性,切实开展“小事工程”,深入推进“五个学会”。切实有效的抓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2)大力推进活动课程建设。各校强化学生活动课程的设置和推进,力求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班级,从正常开展活动到活动的课程化,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3)深入推进学生读书活动,积极构建学生阅读指导、交流和评价平台;各学校要组织建立学生社团(如文学社、合唱团、乐队、舞蹈队、科技创造社等),利用学校非集中教学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活动;要组织有特长的教师在学校内开办专题(如文学、书法、艺术、科技、家政等)讲座,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丰厚学校文化底蕴;各校要正常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

旅游危机管理与专业建设计划略论 篇7

(一) 管理方面处处掣肘

束缚则难以施展拳脚, 首先, 政府方面,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中偏离自己的角色, 混淆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区别, 没有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因此在该“作为”的时候表现为“不作为”, 该“不作为”的时候则越权“作为”。

(二) 体制外空间拓展缺乏, 行业协会组织价值尚未得到重视和挖掘

实际上, 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功能发达且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行会中介组织是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会组织在间接的宏观调控者即政府与市场中自由竞争者即企业之间, 进行沟通协调, 承上启下。目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初具雏形。这些行业协会多数是地方性的, 并且还存在缺乏政府宏观统一引导;工作目标不明确, 职能发挥不到位;协会建设缺乏总体指导规划, 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清晰等诸多问题, 这必将对我国旅游业整体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 宏观管理调空缺失, 导致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旅游业虽然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 但就全国来讲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管理引导, 各地旅游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旅游资源缺乏互补,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现代性构建

(一)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

政府管理部门要明确界定自身的职能范围, 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放弃对直属企业的直接管理, 超然于对个别企业的利益渴求, 从具体的操作事务中解放出来, 对整个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宏观服务。

(二) 明确企业产权,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首先, 旅游行业中的国有企业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实行政企分开, 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 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 提高企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其次, 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旅游经营企业要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再次, 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 中小企业纳入序列, 大小合理, 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三) 拓展体制外空间, 健全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首先, 旅游行业协会组织要接受政府授权, 相对独立开展工作。行业协会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单位, 在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协会人财物有效管理的体制下, 是否允许各协会根据行业发展与会员单位的需求, 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其次, 明确工作目标, 强化工作职责, 积极发挥自律管理作用。将工作重点聚于帮助旅游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以及加强行业自律方面, 加强对本行业的企业和市场秩序的自律性管理。再次, 明确区分重点, 形成工作合力。要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协调行业关系、研究产业政策、指导协会工作等行业重大问题, 开展调研, 提出政策建议, 使旅游行业协会在中国旅游市场发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 注重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人才。

(四) 树立泛旅游产业理念, 引导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所谓泛旅游产业, 是指“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概念, 是为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性的体验消费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是在以“出游行为”作为前提的条件下, 所有的消费经济通过相互融合, 构成了巨大的消费经济构架。它融生态旅游、会展、体育运动、娱乐购物等诸多项目于一体, 形成巨大的旅游产业链, 带动相关产业, 尤其服务产业蓬勃的发展, 对于扩大市场容量, 拉动消费, 刺激需要, 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吸引人们聚集, 从而产生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 提升城市功能, 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三、旅游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近年来, 社会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城市旅游形象塑造、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必须提升开发工程, 强力打造精品景区, 发展生态旅游, 形成观光、休闲、娱乐、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旅游业是劳动就业的巨大“蓄水池”,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导游人员、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能够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专业建设计划目标:努力进行改革, 打造特色专业

(一) 因地制宜

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特点、依托产业优势, 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优势, 打造善教善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力争通过师生、学校的共同努力, 使旅游专业学校成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要研究市场, 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满足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努力培养能够达到中级技术等级标准, 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 争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促进, 能为区域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 确定具体目标

1) 明确专业方向, 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细化为导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2) 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能力。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我们要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支撑, 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 使专业教学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学生。3) 开展校企合作, 形成资源互补。要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 提高学生就业率;加快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4) 培养培训齐抓, 提高社会效益。既重视我学校内学生的培养, 又要加强校外劳动力的培训。对校内学生实行“考证制”准备工作, 对校外在职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通过长短结合、形式多样的办学, 不仅能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而且能较好地服务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 深厚专业人才的文化底蕴, 加深学生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了解, 激发他们对旅游文化的热爱, 积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游览, 让理论和实践桴鼓相应。

综上所述, 旅游业一方面能够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也危机重重, 管理人员要针对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大力加强管理与专业建设, 要从根本点出发, 了解社会的需求,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竭尽微忱, 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光热。

摘要:本文围绕旅游危机管理与专业建设计划展开论述, 首先从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始剖析, 尔后展望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现代性构建, 接着解读了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 最后以阐明专业建设计划目标终篇。临笔踟蹰, 含毫渺然, 条析缕陈, 献芹献曝, 若益于同仁点滴, 则我至为欣悦。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篇8

[摘 要]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发展趋势、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工程素养的锻炼等方面探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为提高该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课程间的有机渗透,使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卓越计划;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52-02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环节,探讨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新一轮修订的思路,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使过程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学校-岗位衔接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强调具有实践能力、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为了弥补过去高校人才培养的缺陷,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卓越计划”应运而生。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在石油类院校机械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普通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通用性知识的要求,又有面向过程工业的行业特色。针对装备专业的毕业生,使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就其专业特点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以致用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重视。所以“卓越计划”明确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相关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为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性和企业适应性,学校要按照机械行业、石化行业等的通用标准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发展趋势

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制订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内容,其中课程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在编制或修订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斟酌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面向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又要加强对专业前沿技术的把握。因此装备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保证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必须洞察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保持对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高敏感度,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培育。

装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专业系列课程是学生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与工程应用的通道,也最大限度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这类课程包括: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维修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虽分别进行教学,却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甚至不能相互分开而独立存在。这类课程针对装备专业的石油化工特色而开设,是现代装备设计方法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都严重影响装备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也直接反映“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所以其制订和安排一定要围绕学以致用的原则,多实践多应用。

二、装备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核心就是能够即时产出效能,而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其要求。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重新学习与适应,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培训或工作积累才能具有实际操作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想要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更是需要多年实践经验的沉淀。此过程使得企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也是高校教育的缺陷所在。大学教育中因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等原因,学生能参与的项目或课题很少,不能真正地实现与工程实际接轨,所以在校的学习阶段,更要注重新型的综合性实验教育,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启发其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

针对“卓越计划”要求,新的装备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对专业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做出较大调整。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应用联系,须增加开设包含压力容器、泵、压缩机等装备在内的系统综合性能实验以及利用最新软件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等重要环节,以保证学生接收到系统全面的现代化装备理论,掌握最新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手段,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运用现代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各种测试分析手段解决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现代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和操作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的比例是势在必行的,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石油化工行业或机械类企业。同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得到装备专业相关技能的实际训练,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启发创新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缩短适应时间。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对装备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建议

我校的装备专业很荣幸成为“卓越计划”的实施专业之一,在多次的学习、总结、探讨当中,我们本着夯实基础理论、发挥专业特色的工作原则,立足于培养21世纪新型工程师技术人才的目标,使装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在专业课程培养计划的修订方面,精简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培养,与各类用人单位沟通,实行有目标、有方向、有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应用型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而非“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证,而应用型教学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实践应用的学习模式,强调“教”的同时更强调“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向启发互动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课外教学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训练。

理论教学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工程课题,开展课堂讨论,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从而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用实际的工程实例来解释,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又从中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实践教学必须与其对应的行业和企业接轨,装备专业的毕业生则必须走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类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操作演练,并进行综合类实际课题的训练。

(二)专业课程的教学走进实训场地,真正实现边教边学

专业课和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是联系工程实际的桥梁,必须走进企业和相关实训基地,确定一系列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课题,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在研究中学习。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规划、分担工作任务,查阅文献资料,和老师一同讨论、分析研究方案,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从而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将课程学习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各类竞赛活动,如过程装备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可以展示学生的才能,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总结

装备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目标。第一,培养方案要立足于行业、企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工程素养、社会适应性的培育。第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强化基础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第三,强调由“教”到“导”的教学方式转变,突出文化素质教育,重视身心培养;课程安排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工程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课程间的有机渗透,使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懂理论、能实践、具有一定的工程素养是装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63-164.

[2] 龚俊杰,赵晴.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30-131.

[3] 李延斌,高有华,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92-94.

[4] 陈翔,鞠小林.卓越计划驱动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7):14-17+21.

[5] 陈庆奎.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实验室开放实施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80-83.

[6] 赵东,万超.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3(4):66.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22 篇9

一、专业介绍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呼唤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前景。

二、招生对象、学制、学历、就业方向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学制年限:3年(第三年顶岗实习)

3、毕业学历:职业中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4、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从事旅行社管理、导游及接待;旅游饭店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接待、讲解、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以及从事其它外事、文化和服务行业的策划、销售、经营、文秘、公关等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旅游交通服务与管理、旅游饭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职业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

1、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掌握旅游专业英语基础知识;

3、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4、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

5、具有旅行社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能力;

6、具有饭店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能力;

7、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8、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

目前,本专业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理论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必需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岗位知识与技能课,还要参加认知实习、技能训练、到相关企业零距离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训教学学时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50%,增强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七、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1、旅游学概论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旅游发展简史、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行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组织与惯例和旅游的影响、旅游发展战略。

2、旅游地理:

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国主要的旅游胜地、国外一些著名的旅游区的概况。

3、旅游专业英语

主要内容包括:对话、课文、单词、词组、缩略语、难句讲解、习题、技能训练、旅游小百科、著名景点介绍等,并提供了习题的参考答案。

4、导游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基础、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和京剧、宗教文化、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的饮食和风物特产等。

5、导游业务

主要内容包括:导游服务基本原理、导游员素质要求、导游员行为规范、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巧及导游服务必备常识等。

6、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社发展概述、旅行社计划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发团管理、旅行社接团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及旅行社发展趋势等。

7、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前厅接待服务、房价管理与客房经营统计分析、前厅部的沟通与协调、客房清洁卫生与管理、客房服务质量管理、客房安全管理、客房设备用品管理和客房人力资源管理等。

8、餐饮服务与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饭店餐饮的概况、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管理、食品原材料管理、厨房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和餐厅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9、旅游市场营销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计划 篇10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安排在《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授课之后,《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授课之前,其目的主要在于:

1、通过认识实习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实习,对煤矿各生产环节进一步认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回采工艺、掘进工艺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3、实行实习改革,为学生设立调研课题,对煤矿生产实际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的调研、沟通和撰写材料的水平和能力。

4、通过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学习、实践和调研,增强对煤矿各生产系统的了解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下一步进行采区设计和矿井设计奠定基础。

5、通过现场人员授课让学生了解现场矿井生产技术,并针对实习矿井特殊的开采条件来学习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6、通过在矿区的学习和生活,了解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过在矿区现场的实习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7、通过参与煤矿的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并为实习矿井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实习时间

2012年8月20日-2012年10月5日

三、实习地点

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

四、指导教师

刘x、陈x、康x

秦x、张x、张x

五、实习班级、人数

采矿10-

1、2班,共计73人。

六、实习进程、形式及内容

1、实习形式

学生采取“分散独立”的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深入现场,聘请现场的主任工程师为实习兼职教师,在实习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习时间安排

结合生产实习大纲安排实习事宜,详见《采矿工程2010级认识实习具体安排》。

3、实习内容

实习手段主要有地面工业场地参观、井下参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观看矿山教育电教片、现场工程技术图纸、规程、文件以、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对矿山企业发展的了解等。通过矿区的现场实习,对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调查,对矿区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实习主要包括矿井概况、井田开拓、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采煤方法、矿井运输及提升、矿井排水、矿井通风、安全等部分,可通过以下具体内容来完成以上实习内容。

(1)参观矿区地面建筑和生产系统,了解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包括绞车房,主扇风机房,和压风机房,地面煤炭装车系统;

(2)矿井概况(包括地质部分):听矿上地质技术员讲课,查阅矿井地质报告说明书和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中矿井概况部分,看地质图件,下井参观。

(3)井田开拓部分:听矿上采矿技术员讲课,查阅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和开拓图,下井参观主要包括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硐室,主石门和大巷及各种设备型号。

(4)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听矿上采矿技术员讲课,查阅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图,下井参观。

(5)采、掘部分:听矿上采矿技术员讲课,查阅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和掘进作业规程,参观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主要了解采煤工艺系统、各地点设备的配置;掘进工作面了解掘进工作面的打眼、放炮、装岩、支护等生产工艺过程,了解煤巷、岩巷的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型号、性能及作用,了解掘进通风方式及局扇的性能。

(6)矿井运输及提升:听矿上工程技术人员讲课,查阅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运输和提升部分,地面参观。

(7)矿井排水:查阅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排水部分,下井参观。

(8)矿井通风与安全:听矿上通风技术员讲课,查阅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通风部分和安全专篇,下井参观。

(9)计划、组织、安全、技术、经济指标:查阅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经济部分,到矿机关各科室收集资料

(10)对实习矿井进行专项调研,针对煤矿现有生产系统、采煤方法、支护方法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莲 山—— 课 件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学生可以分成4-6组,每组设立不同的调研课题,在每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形成人人有题目,题目人人参与的局面,以提高实习效果。

4、实习报告

(1)实习报告分文字和图表两部分,包括矿井概况,实习体会和心得,掌握知识和对矿山的认知评价及合理化建议等;

(2)实习日记应按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实习安排进行记录,要求记录真实、准确、详细;(要求每日一记,周六、周日除外);

(3)实习报告内容要真实、准确,必须个人独立完成,不得互相转抄,所有图表必须自己绘制,文字说明用碳素笔抄写;

(4)实习报告应字迹清晰工整,图表整洁,文字简明扼要。

5、组织领导

(1)由所聘任的矿方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组成领导机构,负责认识实习安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按照认识实习计划具体安排实习工作日程,学生负责人要经常向带队教师汇报实习情况;

(2)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地点的联系和实习业务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负责学生的安全及实习计划的完成,实习目的的实现等工作;

(3)实习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遵守矿井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服从领导,要发挥团队精神,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

七、实习考核办法

1、教师应每周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认真填写考勤表;

2、教师每周采用口试方法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3、教师每周与学生实习的单位负责人联系一次矿方对学生的意见;

4、除安排正常下井和矿方讲课等实习内容外,其他时间要求学生到矿上给分配的专用教室学习,每天上午8:00—10:00,下午14:00-15:30为固定学习时间,学习图纸、规程、采区设计、矿井初步设计等文件,撰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每天进行点名和学习纪律考核,记入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

5、实习成绩评定由现场表现(纪律、出勤、入井次数)、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40%和20%

上一篇:中班绘本数学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