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黄鹤楼闻笛赏析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黄鹤楼闻笛赏析(推荐4篇)

古诗黄鹤楼闻笛赏析 篇1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译】

这是李白干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鉴赏】

黄鹤楼闻笛评课稿 篇2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般都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一个公式化的教学,这样既抓不住知识点又背离了诗歌所蕴含的意蕴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和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古典诗词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高雅的趣味,它的作用不仅是授学生以知识,更高的追求在于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

纵观杨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枯燥单一的讲解,教者巧妙地将释义融合在诵读中,或隐藏在提问中。如:

师: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老师还担心你们会读错一个多音字,就是这个“为”,在这里,你们为什么要读二声呢?

生:课文下的注释说“为”是“作为”的意思。”

对于诗意的理解,杨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悟诗人的情感。整节课下来学生兴趣浓厚,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也如沐春风。

(二)他山之石可工玉——教学资料丰富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应当继承的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单凭教师语言描述,学生很难领会诗歌本身的含义和韵味。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了相关的资料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诗意,了解诗人的生活。在理解“迁客”一词时,老师引用了《送迁客二首》一诗。学生读到“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就明白迁客原来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更能体会到作者的“苦”。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作者李白被贬后的悲苦,杨老师适时地引用《饮中八仙歌之六》,加上平时看影视的积累,学生马上了解李白在长安是何等的潇洒,而此时又是何等的落寞!此外,杨老师还引用了有关贾谊的资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些教学资料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黄鹤楼闻笛》。

(三)百花齐放——教学手段多样

在教学古诗时,杨老师摒弃了传统的单一教法。在学生疏通字词,尝试读熟古诗后,杨老师通过配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诵读古诗。配乐既能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又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如: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谁还想读一读,老师也为你配上音乐。

(师配乐,生1读全诗)

师:读得真好!来,我们一起像他这样,美美地把这首诗歌读一读!

(生齐读全诗)

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时,杨老师巧妙地用引用诗词代替了枯燥的讲解。引用贾谊的遭遇帮助学生了解李白的处境。通过图片直观展示,让学生对迁客的路途之苦一目了然。配乐对比读《早发白帝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蒙冤后的悲苦。在这里,杨老师更像是一个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教学资源,把学习的主阵地、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古诗教学让许多老师头疼不已,迫不得已时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然而,一名教师的综合素养却恰恰能体现在古诗教学中。

由于年代的关系,学生年龄的原因,生活阅历的浅显,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确实存在很多难题。作为教师,要教好古诗,教师首先自己得学通古诗。那么教师自己如何啃透古诗呢?结合观摩十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我有几点感悟:诵读是前提,激情是关键,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方式是本质。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篇3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接下来一起来赏析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赏析 篇4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上一篇:云南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下一篇:最美劳动者奋进新时代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