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共9篇)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篇1

——建阳市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多年来,我校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导向,切实加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丰硕的科技知识,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科技教育是终生教育,从小接受科技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将终生受益。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对社会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日程,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了此项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学习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教育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践性。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组织网络。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组织建设是关键。学校科技教育网络分为三级。

1、上级主管部门。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南平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阳市青少年科技辅导站。

2、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人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主抓科技教育工作,下设科技教育总辅导员,组织各学科科技辅导员开展工作。

3、科技辅导员队伍。

成员有:各班班主任、科学课教师、自然课教师、美术课教师(科幻绘画)、科技兴趣小组教师和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兼职辅导员。

三、广泛开辟科技活动场所。

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必要的场地、器材、人员等基本条件,为便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我校在经费十分困难情况下采用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活动器材、教师培训、活动竞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为科技活动小组提供活动场所(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开辟“红领巾”种植基地约50平方米(原西小教室后),并购置了必要制作器材;二是利用校现有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在课余时间(每周1~2次)向科技活动小组开放;三是利用社区科技含量高、适合青少年活动的种植、养殖(场)、工矿企业为科技教育基地。

四、积极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习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主要活动:

发明创造活动、科学试验活动、环保活动、电脑奥赛活动,以及全国、省、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项目。

2、主要竞赛:

科普知识竞赛;创新作品竞赛;创新方案设计竞赛;科技小论文竞赛;科学幻想画竞赛;其他科技竞赛。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和以“我与消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与市交警大队、消防中队、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手开展了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及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禁毒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教育警示影片——《黑白记忆》及参与“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启动仪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禁毒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并获全市二等奖,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环保局联合举行的《小学生环保知识问答竞赛》等活动。

3、普及型:(班级科技活动)

(1)课内科技课:每周一节,教材为省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导处重视 科技课教学的研究,建立听课、评课、考核制度。同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将科技教育进行课题化研究是我校进行科学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和教师近4年来有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大市级发表和获奖。

(2)科普阅读:以《动手做报》、《少年科普报》、《我爱科学》《科技辅导员》等科技报刊、书籍为科普教育内容。学校开设《你知道吗?》栏目,每日一问,班级开辟《科学小博士》专栏,每周2期,结合省“金钥匙”“未来科学家”科技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推进科普教育开展。

(3)科普影视:以《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等栏目录像为内容,每周播放一次。

4、提高型:(校级兴趣小组)

(1)综合实践组(2)植物标本组(3)科技制作组(4)剪纸工艺组(5)环境保护组(6)科幻绘画组(7)生物百项组(8)计算机组(9)创新发明组(10)天文、气象组(11)实验探索组(12)其他小组

各兴趣小组做到活动人员、活动教材、活动方案、活动时间、活动效果五落实。各小组在创新作品、创新方案、科技小论文、科学幻想画等项目上每学期上交有质量的作品每生一件,作为兴趣小组考核主要内容。

5、重大活动:

(1)夏令营:结合武夷山城村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2)科技周(单年):每年五月底一周,内容为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3)科技节(双年):每两年一届,十一月第一周,内容为文艺、科技联展。(4)开展每月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以创绿色学校建设为载体,开展各类环保活动,实施学校环境管理,培养学生绿色文明素质,形成绿色理念。根据区活动主题《做身边节能事,为奥运添绿色》主题活动,继续开展节能减排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

3月12日植树节的《播种绿色,播种绿色,收获希望——为海西添绿色》 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你我节约水资源 争做节水小标兵》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绿行潭阳·争先海西》(5)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一方面,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由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 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近年来,我们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安全防范、远离毒品、远离侵害的思想意识。

五、强化环保理念进行全员渗透

自2006年以来100%的同学参加到了各类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当中,他们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也投入了一定的科技活动经费,确保科技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活动中不断融入了新的内容与特色。

(1)环保小报的制作:组织三至五年级按照每月活动需要,分别制作环保小报,由同学评比、展览。从学生自己查资料,搜集环保信息,到电脑排版或亲手绘画都反映出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环保金点子的实施:结合科技比赛,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环保金点子征集,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将优秀的环保金点子在红领巾广播中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向大家推广并实施。

(3)节能小标兵的上岗:从日常的开展节能活动中全校每班推选一位节能小标兵,张贴由节能小标兵提出的节能口号,请她们在学校中监督学生、老师在节纸、节电到节水的实施情况。

(4)绿色红领巾墙报的开展:由科技总指导阮巧云老师和五、六年级学生共同创办的绿色红领巾墙报,及时公布科技获奖情况,总结每月科技活动,宣传环保新动态,在全体师生中扩大宣传力度。

(5)环保作文的撰写:将学生日常参加比赛的情况、参观科技场所的体会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撰写。使科技活动与语文课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将观察和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表达出来的良好习惯。

(6)环保作品的诞生:发动三到六年级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鼓励学生在节、假日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制作,不苛求学生的制作水平,重在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

(7)学生在社区的宣传:学校与社区联手,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的社区开展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并采用发放传单、广播宣传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家长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8)科技场馆的参观:开展校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博物馆》、《科技中心》等,活动中,先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再加以归纳总结。(9)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多角度丰富科技内容。开展自然实验课。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方式。小学《自然》内容包罗万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索,能安排实验的应尽量安排,不可因课时紧而随意删减。学校为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每个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而开展了周五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实质上有二种类型:一是针对对各项科技活动如航模、建模、船模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又自愿参加各项比赛。二是学校组织的环保故事组按学校制定的计划和自编的校本教材开展活动。

小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对策研究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52-03

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一个国家的科普能力,集中表现在为国家提供科普产品和公民使用科普资源的综合实力,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又体现在公民特别是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运用上。本课题通过设计问卷,在湖南省各个市州,选取了城市、城镇和农村等不同类型学校共55所,走访调查了小学科普现状,通过分析问卷、整理数据,分析小学科普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为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供依据。

小学生科普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的科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小学生学情和增强兴趣的科普游戏、动画等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1]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是解决科普资源贫乏的关键和核心,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的一些对策和设想,以期为后期的开发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下面笔者将从科普游戏开发和科普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论述改善小学科普资源现状的对策。

一、小学科普资源开发策略

针对小学科学资源现状,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经总结统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将其纳入考试科目;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适当开展科普活动,宣传科普知识;充实科普书籍,配备科普器材;开发科普游戏、动画,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网络宣传,建设科普网站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科普资源并保证实时交互。笔者认为,科普资源开发是改善现阶段小学科普现状的一个关键和核心,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科普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科普游戏的设计,并利用科普网站实现科普资源共享。[2]

1.开发科普游戏的意义

小学科普不足是小学科学知识普及的一大阻碍,科普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科普资源很少,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很多深奥的科学原理难以理解,有些科普书刊无趣晦涩,这些都导致科学成为学习难点,而科普游戏以娱乐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感到没有畏惧感,所以科普游戏就是很好的学习科学知识的资源。[3]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还不成熟,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方式主要以形式思维为主,关注事物的外在,在学习上多被动,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刺激,科普游戏丰富了科普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普资源现状。[4]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结合小学科学知识,开发吸引小学生的科普游戏,让学生寓学于乐,在快乐中收获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科普游戏开发的具体方向

科普游戏在科学教育和科学知识传播方面具有优势,根据调查统计,教师提出的策略主要也是设计开发科普游戏和动画,小学科普游戏的开发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向:

(1)内容的科学性

小学科普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网络游戏,它首先应该与小学科学的知识相结合,体现内容的科学性。[5-6]紧扣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丰富游戏的内容,不仅仅注重游戏,更要把科学性放在首位。小学科学具有操作性、灵活性和探究性,这些刚好可以利用游戏来进行启智和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和双方的需要为主,科普游戏也应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社会发展和有利于小学生建造基础知识的内容。科学探究、认识生命世界、培养科学的价值观等都是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7]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相应的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普知识,认识世界,在游戏情境中充分应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形式的大众性

科普游戏的形式应该多样,最主要的是其应该具备大众性,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小学科普游戏。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足,生理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思维方式也有各自的特点,通俗易于理解的游戏形式有助于小学生对游戏的理解,在理解游戏的基础上玩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小学生的科普知识。形式的大众性主要表现在游戏难度不大、易于上手;在素材的选取上多是小学生熟悉的人物角色,比如孙悟空、喜羊羊等;色彩丰富明快,在视觉上吸引小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科学普及就是为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能了解科学知识,应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生活;多涉及资源和环保等时事热点问题,亲近生活,贴近自然。

(3)趣味性和学习性并存

小学科普游戏是一种游戏,而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规则,具有竞赛性。小学科普游戏同样如此,普通的游戏具有其特定的趣味性,吸引玩家完成任务、闯关、合作或是独行,在不同的游戏情境环节中有不同的趣味点,例如中国科技馆的虚拟生活的科普游戏“北极大冒险”,它采用白蓝主色调,以小男孩去北极探险的故事开展,玩家可设定为情境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闯关探险,这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另外,科普游戏不能只求趣味性,它更应注重其学习性。一个只有趣味性的游戏,挑战之后容易令人遗忘,体验游戏之后并没有使玩家收获知识,不能使他们解决新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所以,小学科普游戏必须具备学习性。在游戏中融入基本科普知识,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接触更多的科学应用,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同样是“北极大冒险”科学游戏,它设置了一个神奇的智者——小蜜蜂,它是无所不知的,它会给主人公讲解很多在北极探险将用到的知识,不是提前灌输,而是现学现用,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科普游戏的学习性。只有趣味性和学习性并存的科普游戏才是开发设计的真正核心。

二、科普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1.建设科普网络共享平台的意义

早在2008年中国科技协会就颁布了《科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该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增加科普资源总量,提升科普资源开发水平,为公众、科普工作者和大众传媒提供科普资源服务,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8]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公众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利用科普资源,最大限度进行科普宣传,使科普知识渗透基础教育,服务群众。[9]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各种交互科普资源,使科普资源充分共享,达到科普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调查表明,科普资源需求新特点突出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然性,科普资源与时俱进,公众的需求也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科普网络共享平台为基础科学教育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在科普网络平台上共享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科普网络建设的具体方向

网络科普的建设得益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普网络具有传统科普资源没有的优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性强,使用方便;时效性强,传播迅速。小学科普网络建设的具体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性

网络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很好的受众性。早在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网络科普受众年龄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其中18岁以下(含18岁)用户占20.4%,18~24岁用户占49.2%,25~29岁占15.8%,30岁以上占13.6%,具体如图1所示:[10]

从图1就可以看出,科普网络的受众性越来越年轻化,24岁以下的所占比重最大,18岁以下的主要是学生群体,当然包括很多小学生。针对不同的受众科普网络应该具体区分,小学科普网络的受众主要是小学生,当然也包括学生家长、学校和科学教师,而小学生是主要受众,因此科普网络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轻松自如的娱乐学习环境,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学习交流。

(2)交互性

所谓交互,简言之就是在科普网络平台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的交流互动活动。交互性可以说是科普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因为交互性能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在小学科普网络平台中,既包含完整的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又包含人机交互因素,使小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同时还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灵活性和时空不受限制性。结合前面的研究,笔者初步设计了小学科普网络平台,具体该小学科普网络平台以科普游戏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主要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部分:其中教师活动主要是科普游戏的组织、指导、迁移和评价反馈4个模块;学生活动主要是科普游戏的体验、分析、协作和总结反思4个模块。图2是基于科普游戏的小学科普网络平台结构:

(3)时效性

网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更新速度快,所以小学科普网络的实效性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要及时根据时事热点话题更新相应的科普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科学问题。科学知识内容丰富,有其庞大的知识体系,检索起来很方便,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找出当前最受欢迎的科普知识,例如最近的热点新闻所涉及的科普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方向性和目的性。注重科普知识的时效性,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对应的科普游戏。

三、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科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科普资源既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工具和重要因素,而提升科学素养又要抓基础科学教育。本文主要根据湖南省55所小学关于科普资源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旨在调查小学科普资源现状,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小学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策略。这还仅仅是理论层次的设想,以期能为接下来的小学科普资源的具体开发和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论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178-179.

[2]孟鹤,张峻峰,郭强.互联网应用于农村科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对14个省级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2(7):636-645.

[3]危怀安.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科协论坛,2012(4):43-45.

[4]何丹,何维达,李梅,汪振霞.北京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5):127-129.

[5]郑念.科普资源开发的几个理论问题[N].大众科技报,2010-08-10:B06.

[6]张良强,潘晓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0):86-94.

[7]钟媚,高凌飚.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6):77-81.

[8]任福君.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罗启颖.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共建共享科普资源[J].科技传播,2009(2):67-68.

[10]冯雅蕾.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12.

小学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 篇3

xx学校创办一年来,在市、区科协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校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科普的教育力度,学校提前做了安排和动员工作,使得本次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的精彩而富有实效。本次全国科普日我校主要活动如下:

一、师生全体动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学校在9月初就召开了教师科普座谈会,积极动员,发动教师积极为全国科普日的活动献计献策。9月13日,学校发动了“XX全国科普日xx学校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根据区科协的安排,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通过本次的知识竞赛,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懂得了更多食品安全知识,收获颇多。

二、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动顾问吴兵老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本次讲座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弱,安全知识少,安全防护弱的特点,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入手,步步深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随后让学生认识了“十大垃圾食品”和“十大健康食品”,纠正了学生不好的饮食习惯。最后,xx老师送给同学们了两句话“健康饮食:多蔬果少荤腻”,“加工工序越多,越垃圾”。

三、大力科学体验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做过的就很难忘记了。在科协赠送的“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XX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资源包基础上,学校开辟了开放实验室,配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利用科学课等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科学体验实验。

四、参观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厂。“保护环境

小学科普宣传周活动总结 篇4

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们进行了科普读书活动、科幻画创作活动、快乐科学校园对抗赛活动和航模车模竞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各项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校内营造出了浓厚的科普氛围。现将活动情况作简要小结。

一、在周一,由分管校长做了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动员。

简介本校科普活动的方案,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普活动。同时学校把主题口号制作成横幅挂在学校大操场醒目位置,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二、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幻想画的创作比赛。

各班赛出两名选手参加了校级比赛。利用学校橱窗进行了获奖学生作品展。精心挑选了数幅学生的科技幻想画展出在学校橱窗中,孩子的作品想像大胆,色彩绚丽,构图巧妙同时又充满童真,孩子们眼中的科幻世界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创造性。

三、组织学生参加了快乐科学校园对抗赛。

学校组织了五、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以省快乐科学电视名校对抗赛的形式开展了这一比赛。每班三人组成各班代表队,分别进行了笔试比赛和模型搭建的比赛。这项活动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组织开展了航模、车模竞赛活动。

此次竞赛活动项目为:橡筋动力直升飞机(P1F)制作、竞时——三年级、四年级参赛科目;电动四驱车模型组装、竞速——四、五年级参赛科目;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P1B—0)制作、竞时——五年级参赛科目;P级遥控电动房车遥控行驶——四、五年级选赛科目。经过班级初赛,校级比赛,各个比赛项目都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班级团体奖。并在全体学生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对航模运动的兴趣,一批航模爱好者涌现在校园各个角落。

五、组织开展了书活动。

发动了三~六年级学生每人看一本科普书籍,要求每人撰写一篇科普文章或科普日记,并进行了校内评比。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

新李小学科普宣传周活动总结 篇5

按照县、镇两级教育系统领导统一部署,在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班主任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我校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本次科普宣传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师生科学素质建设为宗旨,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我们更好地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科学地去做每一件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们进行了讲座、竞赛、板报展览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各项活动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校内营造出了浓厚的科普氛围,现将活动情况作简要小结:

1、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在周一,由分管校长做了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动员。简介本校科普活动的方案,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普活动。同时学校把主题口号制作成横幅挂在学校大操场醒目位置,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标语,黑板报、橱窗,进行科普宣传,努力形成浓郁的氛围。

2、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如科普书籍读书活动,科普知识学习竞赛活动,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幻想画的创作比赛。各班选出两名选手参加了校级比赛。利用学校橱窗进行了获奖学生作品展。精心挑选了数幅学生的科技幻想画展出在学校橱窗中,孩子的作品想像大胆,色彩绚丽,构图巧妙同时又充满童真,孩子们眼中的科幻世界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创造性。

3、利用中午时间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做天文知识——日全食的专题讲座,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组织五、六学生参加快乐科学校园对抗赛。每班三人组成各班代表队,分别进行了笔试比赛和模型搭建的比赛。这项活动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全校三—六年级各班出了一期以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以班级板报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科普宣传和教育,三、四年级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六、五年级级获得三等奖。

5、学校还在中高年级举行了科学幻想画竞赛,将推荐5名同学参加县儿童画创作活动比赛。

6、组织六年级同学开展“遨游太空”科学幻想作文竞赛,刘文静、李紫薇、唐宝静等18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7、组织开展了航模、车模竞赛活动。此次竞赛活动项目为:橡筋动力直升飞机制作,为三年级、四年级参赛科目;遥控电动车为五、六年级选赛科目。经过班级初赛,校级比赛,各个比赛项目都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班级团体奖。并在全体学生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对航模运动的兴趣,一批航模爱好者涌现在校园各个角落。

8、开展科普读物阅读活动。发动三~六年级学生每人看一本科普书籍,要求每人撰写一篇科普文章或科普日记,并进行了校内评比。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在科普宣传活动周内,根据年级特点每一位学生阅读了一到两本科普读物。以班为单位,任课老师加强了辅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增长了知识。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篇6

为达到这一目标,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科技馆实行“走出去”原则,把科技送进学校,通过手把手教会学生做科学实验,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养成青少年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此次活动同安科技馆本着“因地制宜、重点辐射”的原则,着力面向农村及农村边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科普资源缺乏,学生受科普教育水平较低,有必要使科技教育资源向相对匮乏地区的未成年人倾斜和流动。

立足趣味科普,吸引青少年探究科学

玩转迷你科学小实验

迷你科学小实验,是运用一些简单的科学器材,制作有趣易懂的小实验。为了使农村孩子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安科技馆特意把活动安排在仅有100来名小学生的乡村小学。科技馆事先安排6名科技辅导员参照《未成年人科普活动100例》,每人从中选2个迷你小实验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演示并组织小学生参与互动,做到每名学生都能实际动手。活动共设12个小实验,分别为会发笑的杯子、鸡蛋没碎、希罗喷泉、自动吹气球、过滤水的乐趣等。比如:只需3个塑料瓶、3根吸管、几块橡皮泥,就能制作成喷泉,简单又有趣,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1个瓶子、些许白醋和小苏打,不用嘴吹,就可以使气球自动吹起来;一瓶浑浊的水只要1小团棉花、1把清洗过的细沙和粗沙砾、1张纸巾就可以变得清澈。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各个摩拳擦掌,纷纷向科技馆辅导员要科学材料制作自己心仪的小实验。小实验所需的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非常适合农村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容易制作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孩子对科学的追求,还能激发他们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流动科学工作室”跑起来

“流动科学工作室”是一辆传统大巴,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车上配备了微型机车床、百变创意套材、科学模具、展板等科技活动器材,车内设置24个座位和6张操作台,后排有1个专门的科学器材储物柜,车下经过空间拓展,可容纳200名左右青少年同时进行机械组装、模型制作等活动的器材设备。这辆科普车由厦门市科协提供,同安科技馆选择在偏远农村同安云洋小学开展活动。活动当天科技馆辅导员先向学生介绍流动科学工作室的由来及活动任务。随即,学生分成3组,1组进入科学工作室,另外2组在教室里进行百变创意。在科学工作室,科技辅导员教会小朋友操作简易切割机的方法后,孩子们学着利用切割机对木片上的模型轮廓进行切割,并对切割下来的模型碎片进行加工组合,拼成了一只只类似远古翼龙的模型。而在教室里,另2组学生正紧锣密鼓地完成百变创意。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零零散散的雪花片、支架、小车轮等器材拼装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如小汽车、小床、小钢琴、小青蛙等。寓教于乐的创意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送苏颂文化展板,赠小奖品

同安科技馆不仅是科普教育基地,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苏颂纪念馆主要讲述的是苏颂在天文学、医学、文学、勤政亲民等方面的伟大贡献,特别是在天文学——水运仪象台的贡献。苏颂为同安人,他所领导创制的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尺,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计时报时集为一体,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天文时钟。为纪念苏颂,同安政府根据《新仪象法要》记载,还原复制1:1比例的水运仪象台。1∶1:例的水运仪象台全世界仅3台,大陆唯Jl台位于同安苏颂公园,由同安科技馆负责管理。为了把苏颂的爱国情怀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了解苏颂,同安科技馆定期把苏颂文化展板送进农村学校。科技馆辅导员根据需要到指定的学校进行展板讲解。讲解之前每个学生手中都会有1张试卷,学生在听完讲解后在规定时间完成题目能得到相应的奖品。1支笔、1个本子、1把尺子,小小的奖品能使农村孩子得到很大的满足。科技馆经常把苏颂展板送进农村学校,无形之中在农村孩子的脑海里形成苏颂的画面,使大山的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苏颂,为传承苏颂文化奠定了基础。

快乐科普,深受农村孩子喜爱

趣味科普活动给农村孩子们提供了亲近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活动大部分采取动手制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平时不常见的、课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极大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动手能力,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供了积极的帮助,趣味科普进农村学校,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安科技馆趣味科普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已有多家边远小学,甚至城市周边学校主动要求我们把小实验、科普车、苏颂文化展板带入学校。科技馆的使命是宣传科普,把科普的乐趣带给大家,同安科技馆全力配合每一所有需要的学校,将进一步更新制作小实验和宣传苏颂文化,把最有趣、最易懂的科普知识呈现给大家。

【基地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科技馆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和地方特色为重点的综合性科技场馆,具有集科教、娱乐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该馆占地1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展区面积2500多平方米,以“科学·探索·大众·公益”为主线设置了6大展区,分别是儿童科学乐园、苏颂纪念馆、科普智慧墙、基础科学馆、4D影院、水运仪象台。展区涵盖古今,既有宋代的苏颂科技文化,又有现代科技气息;展品覆盖面广,既有走在科技前沿的蓝光技术、4D影院技术等,又有普及性极强的数学、力学、声学等知识。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篇7

2012年是我校科普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并成为一项长期工作机制的开局之年。通过近一年来各种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收获了丰硕的科技知识,而且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建立科普教育三级网络

为使科普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普知识和实践能力,我校建立了学校、班级、家庭三级网络:

(一)学校组织领导网络: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总务处、教务处、少先队人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由总务主任傅许章任副组长和全校科普教育总辅导员,主抓科普教育工作。

(二)班级教育网络:

以各班为单位,成立了以各班主任为科普教育总辅导员,其他技能学科为兼职辅导员的庞大教育网络,并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三)家庭辅导网络:

我校利用校园网站、移动校讯通平台发布各项活动信息,同时发放宣传材料、调查问卷,邀请家长朋友加入到我校科普教育活动中。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科普文化氛围

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为此,学校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站、校讯通、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三、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科技活动

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习惯、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2年我校科普教育的活动主题为“环境保护与废物利用”,围绕之一主题,我们精心组织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学习活动

通过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室等场所,开展班队会以及美术课、综合实践课、实验课等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观影活动

今年我校共集中组织学生观看了《消失的大气层》、《2012》2部与环境有关的教育电影,并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让学生们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

(三)调查活动

今年我校共组织开展了2次全校性的大型调查活动,其中在三月份开展了《漳平市铁路小学2012年科普知识竞赛问答》和六月份开展了《青少年日常营养知识问答》,调查采用了试卷、问卷、调查表、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四)两报竞赛

黑板报和手抄报是学生日常容易看到和接受的两报。因此,今年我们共组织了3场这样的活动,一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黑板报竞赛,一次是环保绘画竞赛,一次是环保手抄报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种花活动

今年,我校购买了大量的不同品种的花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种花活动,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完整过程。要求学生在自家种花,注意观察花的每个生长过程,并撰写花的成长日记。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大大调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写日记的水平。由于暑假的冲击,此次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我们会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六)制作活动

从9月份起,我校着力组织开展以“环保·创新”为主题的科技节制作活动,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等多项工序,让学生体会到科普活动的乐趣。本次科技节共收到各种作品200余件,其中有16件获校级一等奖,32件获校级二等奖。

总之,今年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虽然是个开端,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增强了信心,添加了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汇聚更多的知识、技术、力量的加入,举办更多、更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更实用的技能,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篇8

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总结

为了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同时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要求,根据眉山市科技局、东坡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大力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在2012年被评为眉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后,学校继续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管理制度。按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了活动场所,增添了设施设备,编写了防震减灾校本教材、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避震方案,开展了多次紧急避震疏散演练,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网站,举办了防震减灾标志设计、手抄报、漫画等比赛和防震减灾社会实践活动,有充足的项目经费保障且实施合理,各项内容都达到了验收项目任务书的要求。现对照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验收标准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1、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每学期初在学校领导班子会上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再通过召开相关部门和教师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召开总结会。每月研究一次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做到有领导,有具体项目,有检查回顾,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王建军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二名学校中层担任,成员有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等部门负责人。具体由教科室负责防震减灾宣传和演练检查评比工作;教务处负责防震减灾教育教学工作;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住校学生的防震教育和演练指导评比工作。形成了校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各处室分工负责,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3、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制定和完善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制度》、《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和《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地震疏散方案》等制度。创建工作经费有保障,每学期经费投入有补充计划。

4、学校有8名科学教师和15名班主任兼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进课堂,做到了教材、教师、课时、教案“四落实”,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科普知识教育实践课,同时建立了考评机制,促使科普教师乐于从事本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

学校现有教学楼二栋、教学实验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二栋,教师办公楼一栋,均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其中2010年投资120万元建成的综合楼建筑标准达到了抗烈度7度的设防要求。并有保证师生安全疏散的道路、通道,各楼层、教室、活动室均有醒目的疏散路线标志。

三、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师依据学校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每班每两周上课一节,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知识检测,使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其他科任教师也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寻找切入点,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图书馆配备有防震教育科普图书478册、光盘43张。

四、大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1、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坚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有指导教师、有成员、有计划、有内容、有活动场所。通过观看录像片、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科普参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网页制作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活动。学生每学期撰写防震减灾小论文300余篇;利用校园广播宣传防震减灾知识4次;办黑板报4期,共248个版面;专题报告会2次;办科普橱窗8期;地震知识竞赛2次;学生共办了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4000余份。

2、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社会实践活动。一是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防震减灾知识传授给家长,在家组织一次“家庭一分钟地震应急演练”,帮助家庭成员提高预防地震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还面向周边地区的学校全面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室,从而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共同建设安全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五、利用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

5、12”、“

4、14” 纪念日开展专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4次,学生参与率达100%:一是在2012年10月“减灾日”,举行了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摆放地震科普知识展板、邀请专家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二是在2012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纪念日,学校开展了防震减灾教育周活动,学校全体师生隆重集会,为死难者哀悼,并对学生进行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印发宣传手册4098份,学生攒写《给玉树小朋友的一封信》4000余篇。三是在“5.12”防震减灾日,邀请县地震办公室专家来我校对全体师生作了地震科普知识专题报告会,各班开展了主题班会,学生撰写了心得体会。

六、加大硬件建设,构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平台。

1、建成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室,精心布置防震科普知识展板,收集大量防震减灾图片和文本资料,配置多媒体投影仪器等现代电教设备。每月面向全体师生开放1次,集中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2、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辟了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板块,学生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广泛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开阔视野,并搜集相关资料,在班级展示,或在防震减灾课上展示,相互学习,从而增强了自救互救的能力。

3、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馆藏防震减灾科普读物478册,还专门把防震减灾方面的图书资料作为学生的推荐阅读书目,图书馆全天候开放,方便学生获取防震减灾知识。

4、学校设有3米以上防震知识科普橱窗4个,长期用作防震减灾活动的宣传,每月更换1次,共办科普橱窗10余次,让学生们能看到地震知识画报、防震避震方法、措施等。

七、大力开展避震疏散演练

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和《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地震疏散方案》,在2012年10月“减灾月”和2012年的“5.12”,组织全校750名师生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练,实现了2分钟安全撤离目标,使师生进一步熟练了应急避震和紧急逃生技能。

我们在创建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发挥了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在科普教育室硬件建设、教育手段现代化、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今后,我校将本着“为每一个孩子负责、为父老乡亲负责”的敬业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防震减灾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引向深入,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

西门小学科普工作总结 篇9

科普部纳翔副部长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试点工作的背景,发达国家在科研与科普相结合工作中的普遍做法,以及我国相关部门已开展探索工作的情况。并从试点范围、试点工作内容、试点进度、工作保障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科协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2012年试点工作的初步设想。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相辅相成,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增强公众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科技成果只有通过科普方式,被公众广泛了解,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效用,也符合公众对提高科学素质的诉求;承担科普任务是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科研人员有义务将科研成果面相公众普及宣传;在我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逐年增多,项目经费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开展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试点工作,是科研成果科普化有效模式的积极探索。与会人员从科技项目管理、科技项目实施等角度,对试点工作的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杨文志部长做了会议总结,指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试点工作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贯彻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会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他指出,试点工作涉及到多个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和不同类型的科技计划项目执行单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入研究并尽快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在今年启动试点工作。对于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杨文志部长强调各单位要积极协作,形成合力,对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

上一篇:国医堂建设方案下一篇:《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