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调 整 图 形》教学案例(共11篇)
-
课题 图形的周长信息窗2 课时 2课时 设计教师 张敏
教学目标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谈话导入
活动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索求周长的策略 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走进公园,感受其中的美。
学生可能提出多种保护花的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给花坛安上护栏这一方案。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我们只要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就可以了。板书: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你最喜欢公园中的什么?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加以肯定和评价。
在我们学校也有好多漂亮的大花坛,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刚才同学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大花坛,看到那么多漂亮的花儿,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
学生交流
师:大家都觉得给花坛安上护栏比较妥当,我们就用这种办法来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儿吧。根据我们学校的花坛情况及刚才我们提到的保护方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回答xkb1.com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师:我们只要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是多少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分小组合作。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己想出办法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这些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知道花坛一周的长是花坛的什么吗?生回答。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活动四拓展练习,加深巩固
活动五小结 学生分小组合作。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己想出办法后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让学生清楚地表达小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通过大量感知各种物体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自主练习的第1题,学生用笔描出各图形的边线,并估一估有多长。
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www.xkb1.com
师:谁能说一说花坛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课桌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黑板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一下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花坛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估测的结果。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我们学校的花坛的周长。我想同学们会很快买回适合花坛长度的护栏。下面请用你学到的本领来看看这些图形吧。
自主练习的第1题,学生用笔描出各图形的边线,并估一估有多长。
学生做自主练习的第2题
师:你对这节课自己在分析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什么评价?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吗?
习题设计 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重点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花坛的周长
围着花坛一周的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调整图形,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调整图形》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与我校信息课教学特点的内容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图形的翻转/旋转。让学生在认识图形工具的基础上, 熟练的掌握“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从而为以后综合创作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知识技能培养,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 知识、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图形的“翻转/旋转”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中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调整, 提高学生的审美、学习、观察、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 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 让学生享受成就感。
3.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图形的“翻转/旋转”, 并能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二、教法
考虑到学生年龄段特点, 设计本课时, 我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寻找题材, 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 学生完成任务, 掌握新知, 自主探索, 发现问题, 解决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审美、学习、想象、表达能力等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 任务驱动:
在这堂课中, 为图形的“翻转/旋转”设计了小任务。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其中, 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分析完成。这样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2. 课程整合:
在本课教学中, 将动画人物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 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三、学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 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图形的“翻转/旋转”的基础上, 学会运用实践操作, 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学习“翻转/旋转”调整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创作,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的使用。 (2) 难点:“按一定角度旋转”操作的理解。
3.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房等。
4.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小朋友”和同学们一起上课, 大家欢迎吗? (欢迎) 师 (出示灰太狼贴图) :看, 这是谁?生:灰太狼。师: (出示美羊羊贴图) 瞧, 这是谁?生:美羊羊。师:当灰太狼遇到了美羊羊, 通常会做什么呢?生:灰太狼最喜欢抓小羊啦, 看见了美羊羊就想抓住她。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时, 美羊羊又会做什么呢?生:美羊羊想逃跑。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美羊羊跑得方向对吗? (不对) 为什么呢?生:美羊羊向前跑的话, 更容易让灰太狼抓住。师:是的。所以首先应该帮美羊羊调整方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调整图形。 (2) 新授。主题1:帮美羊羊逃跑 (水平翻转) 。师:谁愿意上来帮美羊羊调整一下呢?生:学生上台翻转图片, 教师适当指正。师:做的非常好, 像这样图案左右翻转, 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水平翻转。板书:贴图。师:那在电脑画图中, 我们应该怎样来操作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好老师的操作。第一步:选中要操作的对象, 使用“选定”工具, 设置成“透明”, 选择“美羊羊”图像。第二步:选择“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 打开“翻转/旋转”对话框。第三步:在“翻转/旋转”选项中选择“水平翻转”。 (注意:当我们选择相应的翻转时, 单选框中会有小圆点) 第四步:单击“确定”按钮。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练习”文件夹, 选择“帮美羊羊逃跑”文件来操作, 完成之后, 保存一下。大家一起动手吧!生: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 顺利地帮美羊羊逃跑了。同学们注意:在进行水平翻转的过程中, 把整个画面都翻转了,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出示未选定的作品, 翻转效果) 怎么处理?主题2:帮助美羊羊画出倒影。师:美羊羊真是太爱美了, 来到这美丽的小河边也忘不了照照自己。 (出示贴图) 师:可是河里怎么没有她的影子呢?你们愿意帮她吗?生:愿意。师:请同学上黑板来帮美羊羊贴出她的倒影?这位同学做得很好, 像这样把图案上下翻转, 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垂直翻转。板书:垂直翻转。这种图案上下方向的翻转, 我们称为垂直翻转。板书:垂直翻转下面请同学们帮美羊羊画出她的倒影。打开“美羊羊倒影”文件, 赶快动手试试吧!看看谁最先完成! (提示:垂直翻转与水平翻转在一起哦!) 生:学生操作练习。师:好, 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鼠标, 请同学上台来演示一下。 (边说边操作) 师:这位同学操作非常棒, 下面请同学继续来完成, 同桌可以相互帮助一下。主题3:画风车。师:同学们给美羊羊添上了她美丽的倒影。美羊羊照完湖面的镜子, 继续去玩耍。走着走着, 看到有个风车在地上, 忍不住玩了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个风车。首先观察一下, 风车有什么特点,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生:风车叶子的大小、形状相同, 叶子的颜色不同。师:如果老师给你一片风叶, 应该怎样来操作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生:复制粘贴出三片风叶, 然后调整每片风叶的位置。师:谁愿意到黑板上跟老师一起贴出一个风车呢?准备了四片风叶, 第二片风叶怎么贴出来, 在什么位置? (在第一片风叶的基础上, 顺时针旋转了90度, 板书:旋转90度;第三片风叶呢?板书:旋转180度;第四片风叶呢?板书:旋转270度:三片风叶都按一定角度进行了旋转)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按一定角度旋转。板书:按一定角度旋转。师:风车的画法我们清楚了吗?下面我们也来画个风车, 好吗?生: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师:谁能够到老师的机器上, 当回小老师边讲边演示给同学们看一下。 (学生操作, 教师讲解) 真像个小老师, 做得太棒了!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师:没有完成的同学, 老师再给你一点时间, 赶快完成。 (3) 总结, 延伸创作练习。学生读要求:欢乐的海洋。里面只有一只海豚, 一只海鸟, 鱼儿又少, 都朝着一个方向游, 你能让这片海洋变得欢乐无比吗?美丽的公园。公园里景色怡人, 可惜只有一只蝴蝶, 你能让这么美的景色变得更美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创作, 打开“创作”文件夹,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案来操作。 (ppt出示要求) 学生练习, 师生评价、总结:今天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调整图形, 掌握了“翻转/旋转”操作中的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来调整方向, 可以帮助我们将图片修饰得更加美丽。谈谈教师此刻的心情, 总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 给予赞许。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无限延伸。
五、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微课案例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信息技术逐渐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如何高效处理一系列数据、信息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微课概述
微课属于精短视频,是指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以视频的核心形式准确记录某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全过程。通常情况下,视频播放时间在5~10分钟。也就是说时间短是微课的显著特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等,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微课内容单一,教师以某一知识点、技能目标等为基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些视频,准确理解新的知识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微课资源容量并不大,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观看,甚至可以下载观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渐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在微课作用下,课堂教学环节得以优化,能进一步延伸、补充课堂教学,确保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实践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极强,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了好奇。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否则将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在小学三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科学设计、制作并使用微课。以“认识键盘”为例,学生可以根据微课所提供的步骤自行操作,完成教师在微课中设置的作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引导者等角色,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讲解教学重点、难点,适当点拨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准确把握新的知识点,使其能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在微课作用下,教师得以解放,而学生也置身在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手段
微课是一种针对性特别强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特征,优化利用微课优势,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平台,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文件与文件夹操作”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资料包中的微课自主学习相关知识——都是一些关于“文件与文件夹操作”的方法。学生需要一一观看这些视频,还要亲自进行操作,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再次观看对应的视频,重新操作,直到准确掌握新知识点为止,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这样可以增加师生、生生的互动,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好铺垫。对于发放任务单形式来说,体现了任务驱动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坚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设置的任务要有坡度,要符合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促使他们都能提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渐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利用多项功能,比如,快进、暂停,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段,自主操作,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初识‘画图软件”为例,在学习相关章节内容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边看边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在微课作用下,教师要全方位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各方面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
此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何丽珍.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19-20.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第64-66页。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会求图形的周长。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愉快的与同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和求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花坛模型图片。学具准备:直尺、水彩笔、细绳、软尺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互相认识一下,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你们知道怎样称呼我吗?我是哪所学校的?
二、创设情景,感受一周
师:我们东古城镇正准备建一所实验小学,为了把校园变得更加美丽,学校决定建造各种形状的花坛。今天老师把花坛的规划图给带来了,想不想看?
生:想。(课件出示花坛图片)
师:这么漂亮的花坛,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
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师指生说)
师(指到扇形):你认识这种图形吗?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责任心。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安护栏的保护方案,如果你是护栏设计师,护栏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师:老师把各种形状的花坛,都按一定比例制成了美丽的图片,(出示花坛模型图片)下面你可以利用这些图片,在小组内指一指,不同形状的花坛,护栏该安在什么地方?(小组长给每人发放一个图片,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同学上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护栏是在什么地方安装的。
1、指“一周” 预设:
生1(圆形花坛):我是围着花坛安一圈。(师板书:一圈)
师:你能把图片举高,边指边说,慢一点,让下面的同学听清楚吗?
生2(长方形):我把护栏安在花坛的四周。
师:你说得真好,长方形花坛的四周也就是花坛的一周。(板书:一周)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扇形花坛它的护栏在什么地方安装?
生:(边指边说)也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师:大家围的花坛形状虽不同,但是围的方法却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1: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的。
生2:围了花坛一周。
师:回答得非常好,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了花坛一周。
总结:怎样才算一周?生: 从起点开始转一周再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课件再演示)
2、描“一周” 师:你能试着描出这些花坛的一周吗?请你用彩笔在你设计的图上画出来。(学生描,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品
三、深化感知,领悟概念
师:现在我们知道护栏安在什么地方了,那需要多长的护栏呢?动脑筋想一想,要想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我们只要知道花坛的什么就可以了?(留思考时间)
生:只要知道花坛一圈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很聪明,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这就是这节课我和大家一块来探究的问题。(板书:图形的周长)
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图片,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喜欢的图形的周长吗?
四、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
(同学们看大屏幕)
师:下面咱们就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每组分工合作,可以选定两个图形测量它的周长。
(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哪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什么图形的周长。
预设:生1:我们觉得测量圆形可以用绳子。
师:这个同学想到了用绳子测量圆形的周长,老师这里有根绳子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演示测量的方法):做好标记,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简直太棒了。关于圆形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生1:我觉得可以用米尺。
生2:还可以用直尺,让它围着圆形转圈。
生3:还可以用纸条,然后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测量圆形周长的方法,其实,同学们在无意识中用到了一种数学思想。有知道的吗?(学生摇头)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师:那其他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先用直尺测量出它们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只测量两条边就可以了,因为它们两条边相等。
生3:正方形只测一条边就可以,他们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测量方法越来越简单。扇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可以用绳子。
生2:用软尺。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测量方法,那么像圆形、扇形这样的曲线图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用围一围的测量方法来求它的周长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更简便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习到有关周长的很多知识,下面你帮老师来计算一下到底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五、实践应用,强化感知
1、算图形的周长。
在我们生活中,有关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我们一起来欣赏。
2、欣赏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总结,渗透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周长,还探索出了许多测量周长的方法,老师很佩服你们,希望你们能将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的挖掘出来。
七、拓展延伸
挑战自我
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也遇到了有关周长的知识,你有信心帮他们解决吗?
如果知道了答案,课下再和老师联系吧!
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指一指
描一描
测一测
方法:
测量
围
一、教学内容:
辽宁师大版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目前,小学生沉迷于网吧或游戏厅的现象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社会问题,家长和学校都为此感到担忧。而七巧板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传统玩具,是健康而又充满智慧的,它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并增强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这一主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另外,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初步认识一些几何图形是数学科目的一个重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探究七巧板也可促进学生对数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在认识七巧板的基础上运用七巧板来拼出各种图形,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七巧板的七个组成图形,了解七巧板的来历和拼板的种类。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想象创造能力,并掌握一些拼图的技法。
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七巧板的来历及拼板种类等相关资料。
2.、每个学生准备白色硬纸板至少2个,剪刀(或切刀)一把,格尺一把,水彩笔一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玩具,它由七块不同颜色的.图
形组成,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师:对,这就是七巧板,也叫智慧板。它起源于我们古代中国,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拼板玩具。关于七巧板有一个有趣的来历,你们谁能说一说呢?(课前已经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师:别看七巧板只有七块小小的图形,但它却像魔术一样千变万化,无比神奇。只要遇到一个聪明的魔术师,它就会被拼出很多奇妙有趣的图形。比如0到9十个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各种不同形态的人物、动物、建筑物等。(接下来老师在黑板上快速示范拼出2种图形)
师:看,神奇吧!下面快让我们以魔术师的身份走进七巧板的世界去大展身手吧!(板书并齐读课题“小图形,大世界”)
【设计意图】从了解七巧板的来历入手,使学生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将七巧板比喻成魔术,又赋予同学们魔术师的身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组织活动,亲手操作
活动一:认识七巧板,亲手制作七巧板。
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七巧板由七部分组成,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说出这七部分都是什么图形吗?
2、师:刚才老师在黑板上拼了2福图,相信同学们的想象力一定比老师丰富,一定能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下面就让我们来自己做一个七巧板,然后在用它去变魔术,好不好?
3、各小组成员讨论设计制作七巧板的比例大小,然后按照书中图示每人制作一个七巧板,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七巧板,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识几何图形的能力。
活动二:拼图比赛,作品展示。
1、师:接下来请各小组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与创造力,拼出你们喜欢的图形吧!各小组比一比,看哪一组拼得多,拼得好。
2、作品展示。各小组选出本组的优秀作品向其它组介绍这些拼图的内容。然后由全班同学评出最佳创意作品。
3、师:通过刚才的比赛,你认为需要制定那些比赛规则呢?各小组成员团结合作来制定一个比赛规则,并写在书中,怎么样?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励学生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达到在“赛中拼”的教学效果。在作品展示环节让同学们自己评选最佳创意作品的形式可以培养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的习惯是不好的。最后的制定比赛规则环节意在锻炼学生相互合作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来源于实践的比赛规则才是更有说服力,更加公平的。
活动三:挑战更多种类的拼板。
1、师:刚刚我们制作的七巧板只是众多拼板玩具中的一种,其实拼板的种类很多,课前你们搜集到这方面的资料了吗?快来说一说吧!
2、师: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拼板,你们试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吗?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接下来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拼板样式,然后齐心协力制作一个这样的拼板,再用它来拼图。注意选什么拼板要对其他小组保密,等图拼好后小组间要互相猜一猜它是由什么拼板拼成的,好吗?
4、各小组出示作品,“猜一猜我们的作品是由什么拼板拼成的?”
5、通过今天的拼图过程,你掌握更快更好地拼图方法和技巧了吗?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此活动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拼板,从而更好地总结拼图方法和技巧,以达到利用拼板游戏来开发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通过本课的活动,同学们感觉自己表现怎样?你对自己的拼图作品满意吗?
2、老师觉得同学们今天都表现得非常好,我为你们的作品感到骄傲。虽然本堂课将要结束了,但你们的拼图游戏没有结束,在课后各小组成员可以继续合作拼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你们说好不好?
上课时间:4月25日, 累计课时:3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6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我们的眼前,(投影仪出示半只蝴蝶)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
教师出示多种翅膀
问: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谈话:我把这些物体画成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位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3)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说明: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4)提问:谁来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圈出重要的词语--对折、完全重合。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提问: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组织练习
1让学生判断“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英文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其中第4个图形认识吗?这是香港的区徽,知道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吗
3.谈话:我们欣赏到了这么漂亮的图形,而且还能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那你自己想不想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请你们利用剪刀、彩纸、钉子板等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展出。
4.谈话:你们的作品太漂亮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动手连一连。
5.谈话:这些轴对称图形是我们剪出来的,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做“想想做做”第3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6.谈话: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国旗吗?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做“想想做做’’第5题。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7做“想想做做”第6题。你能找出哪些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吗?
四、全课小结
你们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在收获时,你们觉得还有什么遗憾呢?
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并选择其中的一种。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因为和身上的半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
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概括
学生的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学生汇报自己的判断。
学生说理。
着重说明:S Z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呈现作品
交流校对。
能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学生自由发言。
奇妙的剪纸
上课时间:4月26日, 累计课时:3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乔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谈话:
2.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
(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2)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
(2)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展示给学生看。
(3)提问: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4)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的注意事项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师按学生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
一次对折一沿外边画轮廓线一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二次创作。
(1)出示课本第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提出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书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②完成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学生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他的折法进行剪纸吗?
(2)出示课本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学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①学生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3.独立创作。
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4)展评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
学生与同桌的小伙伴一起操作完成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总结:①对折要整齐,②画样要美观,③用剪要稳当。
学生回答
(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www.xkb1.com
今天下午老师说,晚上的作业是研究各种图形的周长。老师又对一组同学说,你们研究的图形是月牙、树叶。然后老师详细讲了研究的方法,接着问一组同学和全班同学:“懂了吗?”老师让二组同学研究五角星。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角对角的长方形,并标出其中两条边的长度,说:“三组同学研究这个图形。”我一看,赶紧把它画下来。
回到家,我仔细看着这个图形,心想: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是直的,应该可以用尺子量。可又一想,不是都有数据了吗,有数据就不用量了。于是我决定用算式,可以先得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再乘以2。
我的第二种方法是先把其中一个长方形翻上去,成为一个很长的长方形,再算出这个图形的长,乘以2,再算出这个图形的宽乘以4,这样也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一年级(下册)教材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的圆是曲线图形,其他都是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本单元继续教学直线图形,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编排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给图形知识的教学增添数学文化的内涵。1. 以边为切入口,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直线图形都有边、有角,图形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它的边和角上。研究图形的边和角,是建立图形概念,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内容。本单元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边,体会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相等,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不等,从而按边的数量对图形分类。初步认识几边形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教材在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形成自己的认识。(1)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多边形。第26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教学四边形从已经认识的图形开始,两块地砖的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茄子卡通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边,通过看看、指指、摸摸等活动体会图形的边,并数出两个图形都有四条边。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接受豆荚卡通讲的知识:它们各有4条边,都是四边形。想想做做第1题从两个方面巩固初步形成的四边形概念,一方面是有四条边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没有四条边的图形不是四边形;另一方面是四边形中除了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外,还有以前没有学过的图形。教学五边形和六边形,采用体验与迁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白菜卡通问题的启示下,由学生得出: 有5条边的图形是五边形,有6条边的图形是六边形,初步形成有几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的概念。教材里呈现的五边形与六边形都是两个,其中一个是一般的图形,另一个是正多边形。既接触特殊图形,也接触一般图形,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多边形概念。(2)用小棒搭图形,体会几边形有几条边。在例题里教学了有几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想想做做第2题继续体验几边形有几条边,从而完善多边形的概念。要求学生用小棒分别搭出五边形和六边形,通过至少要用几根小棒体验五边形有5条边,六边形有6条边。教学时要强调至少,使搭的每条边都只用1根小棒。小棒的长度可以都相等,也可以不都相等,这样就能搭出各种五边形和六边形,使概念的外延得到充分的展现。(3)把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获得多边形的概括性认识。想想做做第3题里有九个图形,其中有比较特殊的图形,也有一般的图形,要求统计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把每个图形边的条数写在图形上,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去数图形的边,另一方面能随时保存数学信息,便于统计。这是从儿童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出发作出的安排。通过统计和填表,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体会平面直线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进行分类。2. 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折、分、拼、移都是变换图形的常用手段。有些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本质特征,由一类图形变成另一类图形。有些变换,并不改变图形的本质特征,仅是非本质属性的变化。因此,变换能让学生在动态中深入地认识图形。想想做做第4题用一张长方形纸依次连续地折,指出每次折出的是几边形。学生照教材里的图示每折一次,手里的图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图形的边的条数有时会增加、有时会保持不变、有时会减少。在边的条数的变与不变中,对多边形的认识趋向深刻。想想做做第5题把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和一个六边形都分成三角形,说出最少能分成几个。这是一次边想像边操作,在实践中体会规律的活动。最少分成几个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如果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受最少的限制,不仅问题的答案无限,还缺失了思维的价值。为了把原来的图形分成三角形,要在图形内画对角线。在画的过程中能发现,应该从图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还能发现四边形最少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最少分成3个三角形、六边形最少分成4个三角形,图形的边数越多,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也多。这些体会的获得,是空间观念的发展。3.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适宜学生的开放性问题,能营造体现个性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的需要。想想做做第6题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在正方形纸上的位置决定剩下图形的形状特点。学生动手剪,会出现三种情况: 剩下的图形分别是五边形、四边形或三角形。这道题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想到三种情况,也不要求记住各种情况。只要全体学生都认真参与,在班级内会出现剪的各种情况,于是产生交流的兴趣与需要。通过交流,体会剩下的图形形状的多样性,激活思维。七巧板是传统的玩具,教材编排《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巩固学到的图形知识;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实践活动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认识七巧板,在茄子卡通问题的指导下观察七巧板,了解一共有七块图形,其中三角形5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1块;5块三角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2块最大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2块最小的三角形大小也一样。第二步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先拼成正方形,再改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这一步让学生体会七巧板是用来拼图形的,在拼图形的时候,要有选择地使用七巧板,拼法不同,拼出的图形不同。第三步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经认识的图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通过拼和说,巩固图形知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初步掌握拼法,激发活动兴趣。第四步增加选用的块数,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拼图形。由于选用的块数增加,拼法就灵活,拼成的图形就多样,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形成拼图的技巧。第五步用一副七巧板拼图形,拼出的不限于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图形。在有趣的拼图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一、打好扎实基础,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电脑但没有系统的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较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但较迷茫,不知从何处学习。此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用我们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来类比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下来,我用玩游戏的方式介入键盘的操作知识的讲授。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练习键盘本来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软件,该软件里面有打字练习游戏。从此入手,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键盘操作。
二、合作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学期的幻灯片制作课程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题制作项目。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制作项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创意设计,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题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是讲解关键的制作技术,同时辅助各小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基本上能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各种幻灯片制作技术,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当然,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算太高,诸如创意设计还有待提高,我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会有长足的进步。
(三)一、轴对称
1、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对应点/对称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重合
3、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定: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顶点、相交点、端点
②数(或量):数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描: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连接各对应点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轴的画法
先找出两个图形一组对应点,连接对应点成一条线段,过这条线段的中点作它的垂线,这条垂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二、旋转
1、含义: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旋转
2、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4、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对应角都分别相等
5、画图形旋转90°的方法:找出关键点所在的线段,根据旋转方向作线段的垂线→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连接对应点
三、欣赏设计
1、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旋转、对称
2、运用平移设计的方法:确定平移方向、距离
3、运用旋转设计的方法:确定旋转点、旋转角度
2009-10-20 17:55:34.0 陈龙 提供
第一课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认识计算机并了解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体会鼠标输入及键盘输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鼠标一个、键盘一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要介绍计算机(二)、我来做
1、引导学生找到计算机电源开关,并启动计算机,观察启动过程中的主机、显示器、键盘,2、说说开机前后观察到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主机 显示器 键盘 摸到的
看到的 指示灯亮 显示器亮 指示灯亮 听到的 声音嘀的响声
3、提示开机顺序:先开显示器,在开主机(三)、涂涂画画
1、介绍鼠标的操作 鼠标操作 操作说明 单击 按鼠标左键一下
双击 快速连续按鼠标左键两下 右击 按鼠标右键一下
拖动 按住鼠标左键并移动鼠标
2、画图,引导学生打开画图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并在画布上涂涂画画。
五、小结
六、教学反思
由于使用电脑离不开最基本的鼠标操作,而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电脑,对于鼠标的操作不是太好掌握,所以决定在下一课加入纸牌游戏这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来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操作,同时增加电脑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一、纸牌游戏
1、引导学生打开纸牌游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
2、讲解纸牌的玩法(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玩法,只要通过游戏熟练鼠标的使用即可)
二、敲敲打打
1、引导学生打开记事本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
2、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观察记事本的变化
3、按回车键,观察效果
4、移动光标移动键并敲打字符键或数字键,观察字符输入到了哪里。
5、学生交流: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计算机的信息。
6、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关机。
三、小结
四、教学反思
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显示器等输出,本课安排了“摸、看、听”,“涂涂画画”和“敲敲打打”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认识计算机,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而纸牌游戏的环节是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增加的,因为学生年龄小并且是初次接触计算机,对于鼠标的操作不容易掌握,这样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了单击、双击还有拖动等。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第二课《画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
2、通过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绘画技巧。教学过程:
一.出示视频,导入活动
1、播放大熊猫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
二.尝试工具,做好准备
1、学生逐个认识绘画工具;
2、找出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圆角矩形等,做好工具准备。
3、“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对比手工作画,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某些优势。
三.创作作品
学生上机绘画。进行创作。
注意: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
四.保存文件 欣赏作品
1、保存文件:教师指导学生保存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注意: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
2、欣赏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
注意: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四.活动交流
“通知画大熊,请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不同?”
第三课《画五星红旗》教学设计——小学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五星红旗的结构、元素,画出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
3、探索出工具在不同状态下的效果,灵活应用画图工具完成作品。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五星红旗》的歌曲,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画五星红旗。
二、新授新识 完成作品
1.分析五星红旗图案
师:你能描绘一下五星红旗的特征吗?五角星的结构是怎样的,可以怎么画?
引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向学生讲解五星红旗的长、宽、五角星位置及图案意义。
填写:“五星红旗结构”表格
学生分析五星红旗的组成要素(如长方形、大五角星、小五角星等)的形状,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位置、结构关系,为作画进行设计。
2.画五星红旗
(1)学生上机操作,绘画出五星红旗
根据学生自己对五星红旗的观察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作品。画五角星时,注意:铅笔工具绘制五角星时,图形没有完全封闭,填充颜色时会发现整个画布都被填充上了相应的颜色,可引导学生将五角星完全封闭,然后再填充颜色。
(2)利用曲线工具,画出动态效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有什么不同?
五星红旗飘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变化五星红旗图案结构、元素等来体现,要想画出这种效果可以用“曲线”来实现,但并不拘泥于这一种工具,铅笔、直线、多边形工具等都可以实现。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试一试”,例如直线工具的使用,直接使用直线工具能绘制出什么样的直线,按下“Shift”键再绘制,会形成什么直线。并且引导学生在使用其他软件时,懂得“Shift”、“Alt”或者“Ctrl”等功能键的配合使用。
三、交流
“你是怎样体现五星红旗飘动的?”
五星红旗的飘动不是靠工具和方法,是改变五星红旗图案“形”的信息实现的,即将五星红旗的直线线条改为曲线线条。使用不同的画图工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改变“形”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各种绘制方法没有优劣比较,只要思路正确,老师都可以给以肯定。
第四课《画我的小房子》教学设计——小学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颜色、形状、图案等内容的自主安排设计自己想象的房子,并绘制出来;
2、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综合运用画图工具 教学重点:
房子不同于大熊猫、五星红旗,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色彩,它只是有一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要素,需要综合运用画图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小房子”图片,揭示课题,画我的小房子。
二、绘制房子
1.房子的设计
师:自己画出一个小房子,需要设计哪些内容呢?
小提示:
A、课本中的表格提示学生画房子需要考虑的设计元素,可以添加更多的设计内容,如添加烟囱等,也可以多次使用某个设计元素,如画一个房子画两、三个窗户。
B、房子的外部环境设计的提示,给学生想象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花草、动物、山、水等等都可以装饰房子的外部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创作更自由。同时,也使作品内容丰富、画面更美,使学生在绘制中逐渐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
2.画房子
A学生上机操作,绘制图画。
注意:
背景色和前景色工具使用的学习中,学生设置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选择各种工具和工具状态后,观察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画面上的显示效果。
B、对于有能力、完成作品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继续画蘑菇房子,但不对所有学生做统一要求。
C、欣赏作品
三、交流:
“你是怎么把小房子画漂亮的”?
学生可以从很多方面,如房子结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构图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说得全面,只要能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要尊重学生的发言,认同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做最后的总结评价和进一步扩展。
4.拓展
信息表现形式的认识:每个人看到的图像、文字以及听到的声音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靠载体传递,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和信息表现形式的关系,并会区分二者。
第五课《美丽的早晨》教学设计——小学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综合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工具,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程度;
2、学生将语言文字信息转化成图画信息,并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早晨。教学重点:
激发了学生的作画兴趣。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学生熟悉的《上学歌》,歌词描绘了一幅早晨的美丽图画。
师:这首歌中描写了早晨景象,是通过什么体现的?你能画出这样美丽的早晨吗?
你能想像一下这些景物在画中的位置吗?
二、绘制作品
1.图画的设计
师:除了歌词中提到的绘画素材,你还能找到符合主题的其他素材吗?
提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那样只能限制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同地区、环境的学生会有不同设计,如农村学生画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涉及到农田、家禽等,城市学生会自然的想到画高楼、汽车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寻找素材。
各类素材在图画中位置的安排,是提示学生要对整个图画进行构图,在脑海中或者纸上简单勾勒画中景物的大致位置。
2.画出美丽的早晨
A、复制已经画好的图形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要先选定对象再复制粘贴,选定图形的操作可以使用“选定”或“任意形状裁剪”工具,通过具体操作比较出二者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使用Ctrl键复制和使用菜单复制的不同(菜单方法总是将图形复制到画布的左上角)。
B、选定工具的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两种模式,实际上是被选定对象背景色有无的设置。在叠加图像时,可以选择透明背景使背景色所覆盖的那部分图像显露出来,相反选择不透明背景就可以用背景色遮盖某些图像。
C、使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工具可以变换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小鸟,进行操作时,需要向学生强调应先选定对象,否则整幅图画将被改变。
三、交流
1、介绍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设计和完成的。
2、春、夏、秋、冬四季的早晨各有什么特点,画画时怎样体现?
第六课《漂亮的剪贴画》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画图工具制作剪贴画,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制作剪贴画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制作剪贴画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利用实物,激情导入:
出示课前制作的漂亮的剪贴画让学生欣赏,激发其创作剪贴画的欲望。
师:今天我们一想制作剪贴画,学习第六课。
二、学习新知,制作作品
1.确定剪贴画主题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观看剪贴画,想一想,我们以什么为主题进行制作。
提示:制作剪贴画是一个把构图、剪切、拼图结合在一起的画图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设计别具匠心,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如戏剧脸谱、可爱的女孩、美丽的花朵等,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2.草绘构图
A.师:我们确定好主题后,先进行一下草图设计,说说自己是怎么构想的?
提示:剪贴画离不开绘画中的构图,制作剪贴画之前需要先构图,也就是要对将要制作的剪贴画进行草图设计。其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体验描述生活,展现生活的美,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B.师:哪位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一下,说说自己的想法?
C.展示学生构图方案,学生集体评议。
3.绘制作流程图
A.师:流程图是将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分别用特殊的图形符号表示,中间再画线连接以表示处理的流程。流程图与文字表述相比,能够更清晰、形象地说明问题。下面同学思考一下,设计一下自己的流程图。
提示:目的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两个制作流程图,两者并无合理不合理之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流程制作剪贴画,教师不必要求统一。同时让学生明白活动前制作流程图,可以使整个活动过程清晰明了,便于一步步达到活动目的,使其养成做事之前先进行整体规划的习惯。
4.制作画布
A.制作纯色的花布、制作花布和调用以前的作品制作花布图案,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接受能力。
提示:制作花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在制作花布的过程中使用各种工具;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材料上进行改进,做到立体感强,给人以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的感受,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B.调用以前的作品制作花布图案时,需要选择“编辑--粘贴来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名称,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将图片插入到当前花布中。
5.制作剪贴画
A.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利用所准备的材料制作剪贴画,复习前面课程学过的复制、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工具的使用。提醒学生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和“选定”工具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使用“选定”工具移动所选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所选内容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选择框外面的任意位置,否则再次移动此所选内容就很困难。
B.学生在制作剪贴画的过程中适当使用“透明/不透明背景”工具,使剪贴画更加漂亮。
三、交流
1、欣赏自己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是从中如何制作的?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作品做适当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制作技巧和经验,可以对有创意的学生提出表扬。
第七课 整理英语句子
教学目标:
1、有目的地在记事本中整理英语句子,掌握英文输入法,同时也对“记事本”软件进一步认识。
2、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使用,认识一些常用的键,掌握功能。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常用的键,掌握其功能。
本课活动安排为整理学习过的英语句子,要求每个单词、标点符号、句子格式都正确。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小活动:一是按照字母表在“记事本”中输入26个英文字母;二是输入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三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输入英语单词和句子。三个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承接自然,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播放英文二十六个字母歌曲,激发学生情趣。
师:我们在英语课上学习了哪些英语单词与句子?现在就用计算机把它们整理下来吧!
二、新授知识
1、指导学生认识指法图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的指法图,教师不用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指法图练习指法,但要告诉学生按照此指法输入,打字速度会提高很快。学生可自由练习键盘输入。
2、学生练习输入英文字母
师:请按Caps Lock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是大写英文字母;按住Shift键时输入字母,输入的也是大写。提示:教材中提供了大写的英文字母表,为学生输入大写字母提供了依据,此图可以检查自己输入的是否正确。学生可以按照该图输入大写字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记忆来输入。字母之间有无空格都是正确的。
3、整理英语句子
师:键盘上数字或标点符号键有上下标,即一键上有上下两个字符。在通常情况下,输入的是下标字符,按Shift+数字或标点符号,输入的是键盘上标的字符。
长时间按住Back Spac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前的多个字符;长时间按住Delet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后的多个字符。
4、为伤口起个名字保存起来
三、交流
你在输入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四、计算机使用卫生常识
在接触了计算机一段时间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常识。本课“链接”是“使用计算机的卫生常识”,让学生意识到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以便在计算机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能尽量减少计算机对人们的危害。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搜集了解相关知识。
第八课 整理礼貌用语
教学要求:
1、使用计算机将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整理到“记事本”中;
2、使学生在练习了英文输入的基础上,掌握“智能ABC”输入法,学会中文输入。
3、通过整理礼貌用语,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练习了英文输入的基础上,掌握“智能ABC”输入法,学会中文输入。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讲礼貌的好孩子》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师:说话要有礼貌,你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吗?今天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吧!
二、学习汉字输入: 1.打开记事本
2、学习文字录入
智能ABC输入法(又称标准输入法)是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一种汉字输入法。
A.符号输入。在智能ABC中文输入状态下,先敲V键,再敲1~9中的某个数字键,屏幕上出现一个输入提示框时,按照输入汉字的方法操作就可以完成相关字符的输入。
B.重复输入刚输入的字或词。智能ABC输入法具有朦胧记忆功能,可以记住上一次刚刚输入的字或词。按住Ctrl键同时敲减号键,屏幕上出现一个提示框,框中显示着上一次输入的拼音,敲一下空格键,就可以在弹出的提示框中选择所需的字或词。
C.快速输入小写英文字母或单词。在智能ABC中文输入状态下,先敲V键,再敲所要输入的字母键,最后敲空格键就可以完成小写英文字母或单词的输入操作。
D、中文标点的输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键盘上显示的都是英文标点,而且有的中文标点在键盘上还没有相似的符号(比如中文的顿号),因此,学生在初学阶段需要记忆一些中文标点的键位。在输入时,很关键的一步是就要保证 按钮变成(标志是空心的句号和逗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切换到智能ABC输入法,在输入法图标的各种状态下输入标点。E、汉字的输入法是在小写状态下输入的。
二.整理礼貌用语
学生一起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礼貌用语,然后汇集整理,这样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理能力。
三.文件命名
给文件用汉字命名,建议学生最好为文件命名为与内容相关的名字,便于以后查找。
四.交流
说说你输入汉字时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五课堂小结。
第九课网上真精彩
教学目标:
1、了解网上信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的特点,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文明上网
二、教学重点:
3、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因特网的出现,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可以在网络上玩游戏、聊天、观看Flash动画和视频文件,以及听歌曲等,也可以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进行各种课程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上网?
二、找工具 网上玩乐
1.老师演示:找到IE浏览器,输入迪士尼乐园网址,让学生初步感知网上漂亮的界面。
2、学生练习进入迪士尼乐园网站。
提醒:输入迪士尼乐园网站的网址:按下Enter键,登陆网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将网址输错而不能进入网站,例如将“//”错输成“”或者使用了中文的标点符号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一比对输入的字符和课本中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网址输入,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学生们在里面选择一些游戏玩一玩,对网络产生亲近感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4.网页间跳转
师:有些网页的超链接,我们单击浏览器窗口中的“后退”或“前进”按钮,在“浏览”过的网页之间跳转。
生:学生练习操作,自己建构网页之间的这些关系,不要求掌握原理。4.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
A.网上的信息服务有些是无偿的,有些是有偿的。无偿的信息服务是共享的、免费的,我们可以方便的浏览、下载,有偿信息服务不是完全共享开放的,需要我们在网上注册或付费后才能使用。在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时,可能会遇到网页上有些内容需要付费或注册才能浏览。
B.注意网络安全,对一些有偿服务要谨慎使用,最好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防止网络骗局。不要轻易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保密信息,留下自己的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C.我们去商店购买某样商品,需要付款之后才能使用,在网络的一些信息服务也是如此,当我们想要浏览一些信息时,也需要付费。三.用工具 网上学习
1、师:因特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是信息的海洋,它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提供我们浏览使用。
2、生:学生浏览河北远程教育网“空中英语”网站,找到有关英语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网络是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感受网上学习的特点。
3、收藏网页
A.可以选择“收藏——添加到收藏夹”,收藏该页的网址,这样在下次浏览时无需输入地址就能很方便的找到。
B.学生关闭所有网页,然后开启浏览器,让学生从“收藏”菜单中选择“空中英语”并单击,体会出网址收藏的方便。
C.师提出问题:如何收藏迪士尼网址呢?
D.学生收藏并打开迪士尼网站,通过上述操作后,使学生明白:收藏功能能够收藏当前打开的页面,在下次启动时能够很快找到。
四、交流讨论:
我们通知因特网还能做些什么?
第十课 珍藏雷锋照片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搜索网站的网址;
2、学会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
3、通过保存所需的图片,学会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命令;
4、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教学重点:
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师:上节课请大家搜集有关雷锋的故事,这节课请哪位同学想讲给大家听? 生:学生讲故事。
师: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雷锋是什么样子?(生答略)师: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并分类保存雷锋叔叔的照片。二.新授知识
1、认识常用搜索网站的网址。
师:演示输入两个常用搜索网站的地址。生:练习输入。
2、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
关键词:就是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字符或拼音(需要系统支持扩展搜索功能),也就是你想让系统寻找的东西。关键词中最好不要带有标点和符号。我们可以让系统寻找任何内容,所以关键词的内容可以是:人名、网站、xinwen、小说、软件、游戏、星座、工作、购物、论文„„关键词,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数字,拼音或中文英文数字的混合体。
相关度:输入的关键词和检索结果信息的匹配程度,相关度越高的说明检索出来的内容和关键词越相近。
师:演示搜索有关雷锋的图片 生:学生尝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看看所搜到的信息有何异同,例如:输入“雷锋”和“雷锋的照片”。比较一下用哪个关键词可以更加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体会关键词和所搜信息之间的关系。
3、提出任务
打开搜索到的网址,可先让学生欣赏网页上的图片,然后提出下一个任务——保存图片 师:把想要保存的图片放到哪里呢?
提醒:学生这里不需要将打开的网页关闭,只需要最小化即可。4.新建文件夹 师演示:
按照路径“桌面—我的文档—My pictures(图片收藏)”找到并打开文件夹“My pictures”,按照教材上的办法可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还可以通过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文件夹”。新建立的文件夹默认名为“新建文件夹”,对文件夹的重命名常用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刚刚建好文件夹的时候,文件夹的默认名是反白显示的即为可编辑状态,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夹的新名字;二是选中文件夹,单击文件夹名字,当原来的名字为可编辑状态时,就可以给文件夹重命名了;三是通过右击文件夹,选择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生练习:
建立“雷锋照片”文件夹后,在这个文件夹下新建“雷锋生活照”、“雷锋学习照”、“雷锋工作照”三个文件夹 5.保存照片
师:文件夹建好之后,就可以把找到的雷锋照片按照文件夹的分类保存起来了。师演示:
方法1:右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找到照片的保存位置(可详细讲述如何在保存对话框中找到保存位置),并给照片命名,例如:“雷锋学习照1”、“雷锋学习照2”。
方法2:保存图片还可以右击照片,选择“复制”,然后在适当文件夹中右击选择“粘贴”,照片就可以保存起来了,给照片重命名的方法和给文件夹重命名方法相同。学生练习操作
将雷锋照片分成三类保存,培养学生信息分类的能力。
三、交流
你是怎样把自己搜集的图片按类别珍藏的?
通过雷锋照片的搜集,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雷锋的停息?
第十一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世界”网页的搜索和整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
2、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想了解一下神秘的海底世界吗?让我们从网络上搜集相关信息吧?
二、学习新知 1.网页保存
学生演示下面操作,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搜索海底世界的网页时,确定合适的关键词,练习使用上节课学到的搜索技巧。搜索结果页面中列出了所有搜索到的图片缩略图和对缩略图的简单描述,如图像文件的名称和大小等。单击缩略图,将重新打开个一个IE窗口,显示了图片的原始大小,单击原图即可进入图片所在网页;单击缩略图下方的文件名称即可直接打开图片所在网页。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首先一张张保存图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保存图片的方法。
师提问:如果搜索到的网页上面有许多图片需要保存,怎么才能更简便快捷地把这些图片保存下来? 使用IE浏览网页时,看到有用的资料,可以通过“文件——另存为”,指定保存位置和名称后,在对话窗口中默认保存为“网页,全部”的HTML文件,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后,网页所在文件夹下就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Files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保存的是网页中的图片等素材。
教师在讲述网页的保存时应该提醒: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保存网页。例如:单击“保存网页”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下拉菜单,选择“Web档案,单一文件”,这样IE就会把网页上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集成保存在一个MHT类型的文件中;如果仅仅为了看文字内容,可以选择“网页,仅HTML”,这样就不会保存图片文件夹;还可以选择“文本文件”仅保存网页上的文字。活动时可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几种保存方式的不同。2.通过缩略图查看图片
菜单栏的“查看”提供了5种查看图片的方式: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缩略图。让学生分别试一试各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缩略图可以将原图像按比例缩小显示在窗口中,不需点击打开就可以方便的浏览和查找需要的图片。3.信息的分类整理
建立分类文件夹并起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需要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本课设计了让学生通过使用快捷键的方法复制、粘贴图片。教师可让学生分别使用鼠标菜单操作和快捷键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对比两种方法,总结两种操作各自的优缺点。
三、交流:
保存网页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四、欣赏学生保存的结果。
第十二课 制作生日贺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网上搜索图片,进一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学习有画图软件上文字输入,并进行文字的美化;
3、了解调整页面、打印文件等知识。教学重点:
将前面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生日快乐》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师:朋友要过生日了,找一张漂亮的图片,写上你的祝福,做成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你的朋友吧!
二、网上搜集图片:
学生利用关键字,上网自己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并记住自己保存的文件名。
三、编辑图片
1.在画图工具中打开图片
方法一:(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通过画图工具菜单栏上的“文件——打开”,找到要打开的文件之后,单击“打开”,或者直接双击要打开的文件,这样打开的图片,画布大小与图片大小相同,引导学生通过选中图片周围小点,拖动鼠标调节画布大小。在这里要注意文件格式的选择,图片有很多种格式,有时会找不到需要的图片,将“文件类型”设为“所有文件”即可。
方法二:教师演示:右击网页上的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复制”,然后选择画图工具中“编辑——粘贴”。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画布不符合图片大小要求,此时会弹出对话框“剪贴板中的图像比位图大。想扩大位图吗?”(可以理解为位图大小代表画布的大小),选择“是”,画布就根据所粘贴图片的大小自动调整,如果选择“否”,所选图片将无法完整复制。学生练习操作:
学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打开自己喜欢的图片。2.输入文字
学生阅读教材“我来做”自己完成图片上如何编辑文字。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设置文字字体、字号及排列方式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必须在文本框中的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文字设置方法,输入祝福语并设置满意的格式,体会学有所用。
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写入汉字,例如铅笔,可以写出任意形状的字,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去选择。3.打印贺卡
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能将字符、图形、表格等形式的信息打印出来,方便阅读。本套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页面设置和打印。页面设置指对文档的页面布局、外观、纸张大小等属性的设置,页面设置直接决定文档的打印效果。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设置,调整到合适的打印效果,然后在“打印”中添加或选择打印机,设置要打印的页面范围和份数,最后打印出来。(有条件的可印一两张图片)
四、交流:
欣赏一下同学的作品吧!
五、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 我是小画家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艺与编辑图片功能;
2、综合利用所有知识,绘制两幅图:一是画熊猫竹林嬉戏图,二是画国旗飘扬的校园;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综合利用所有知识,绘制两幅图:一是画熊猫竹林嬉戏图,二是画国旗飘扬的校园;
一、动漫导入:
播入动漫《大熊猫》。
师:我们能用计算机画画了!我们要画国旗飘扬的校园,要画早晨唱歌的小鸟,画竹林嬉戏的熊猫„„画出美丽与快乐,我们是小画家!
二、活动一:画熊猫竹林嬉戏图
1、我来做:“你能上网搜索自己喜欢的竹林图片吗?”
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熊猫的文章,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搜索过程中,建议学生使用多个不同的关键词如:“熊猫”、“熊猫生活环境”、“熊猫简介”等搜索。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查到的资料,描述熊猫的生活。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学生搜集竹林图片,建议学生可以用搜索网站的图片搜索工具。提示学生应选择适合的图片,即竹林中应有适合放熊猫的空白位置。
2、在将熊猫(自己以前画过的)粘贴到竹林中前,要先在画布的空白处剪裁、调整图片的大小,并制作各种形态的熊猫。粘贴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熊猫粘贴到竹林后,一经确定,选中框就消失了,熊猫的位置便不能再移动,所以要将熊猫位置调整好后,才能确定。
三、活动
二、画国旗飘扬的校园
1、我来做:“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一张《国旗飘扬的校园》的图画。
画国旗飘扬的校园这一活动,建议学生利用现成图片与自己绘画相结合。首先指导学生构思整个画面: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景物的位置和比例都是怎样的,可以先用纸笔大致勾勒。上网搜索所需的画中景物的图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使用画图工具画出来或者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景物。3.有关“粘贴来源”
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粘贴来源”命令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粘贴来源”操作和“复制”图像的操作有什么区别?两者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方便?
四、交流
给大家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在计算机上绘制图画?
交流时,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取长补短,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绘画方法。
第十四课我发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自己申请邮箱;
2、能够使用邮箱收、发邮件;
3、学会使用系统提供的帮助功能;
4、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平常的信件是由邮政部门按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地址进行传递的,而电子邮箱的使用,又会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电子邮箱。
二、申请邮箱
1、教师介绍常用的服务网站。
申请电子邮箱时,提醒学生注意网站邮箱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以及申请邮箱时看到的服务条款。
2、教师利用河北教育网演示申请电子邮箱的过程。
提醒:申请邮箱时,注册的用户名、密码要方便自己记忆。申请注册完成之后,一定要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也有必要记住密码提示问题及答案,以便在密码丢失后能够据此找回。
3、学生练习自己申请邮箱,并把邮箱的地址写到黑板上。
三、收、发邮件
1、根据黑板上的邮箱地址,试着给同学发一封邮件。小提醒:
书写、收发电子邮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填写电子邮件的主题词,这样对方阅读时就会尽快了解主题。2.在利用对方的来信直接回复对方的时候,不要把对方的信件内容又一次传递过去,这样会加剧网络传输的阻塞和拥挤。正确的做法是删去对方信件的内容,只发送自己的信息。3.对收到要求回音的电子邮件,要及时给予答复。
2、查看邮件。
3、练习用附件发邮件
学生自己看书,练习发送,教师点拨。
四、关于邮箱安全
讨论:如何注意邮箱的安全?
由于邮箱是联网的,可能会受到病毒的侵袭,因此要注意邮箱的安全。一般的方法有:对于陌生人的邮件慎重打开;使用完邮箱及时退出;不要随便留下自己的邮箱地址。
五、交流
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比较电子邮件与传统邮件的异同,不要求总结的全面,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师可以做总结概括。
1.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传统书信只局限于文字符号和图片。而电子信件则突破可以插入人物语音或背景音乐、一段动画或视频镜头,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转换和融合。
2.结构模式的开放性。传统书信是一种线性结构,人读者只能遵循作者的原有思路进行阅读。它无法将另一部作品的信息纳入到当前阅读的文本结构中来。而电子信件具有超文本的结构,可以在作者设定的文本节点上,在电脑网络中进行无限的延伸。
3.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传统书信的传递受交通工具的制约,少则几天,多则几周,寄往国外的时间更长。而电子信件则是以光速进行传递,几乎瞬间就送达对方的服务器邮箱,不管它在世界何方。
添加到我的收藏夹
发送给我的好友
参加讨论 【关闭窗口】
相关连接>> •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20] •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20] • 教学反思 [10-20]图 • 激励性批语 [10-20]图
copyright© 定州市孔庄子小学
电话:***
【三年级信息《调 整 图 形》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七年级信息技术 图形与图像教学设计07-07
小学信息技术三至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9-07
三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07-14
川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1-09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1-110-25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的周长教学反思12-0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11-09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09-20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教学计划05-25
信息五年级全册教学计划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