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一、导读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
二、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知识要点
一、语音 1.测量:“liáng”不能念成 “liàng”。2.朱熹:“xī”不能念成“xǐ”。3.彷徨:“pang huáng”不能念成 “fáng huáng”。4.埋没:“mò”不能念成“měi”。5.肇:zhào。6.诺:“nuò”不能念成“ruò”。
二、字形 1.一帆风顺:“帆”不能写成“番”。2.彷徨:“彷”不能写成“傍”。3.探察:“察”不能写成“查”。4.不知所措:“措”不能写成“错”。5.密切:“密”不能写成“蜜”。6.真相:“相”不能写成“像”。7.恐慌:“慌”不能写成“荒”。8.激变:“激”不能写成“急”。
三、词语 1.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2.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3.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5.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6.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7.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8.正心:心要端正。9.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三、常识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内容分析
一、理清文脉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格物致知的必要性。结尾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二、辨析结构
三、探明意旨 本文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具体实例和自己的实际,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对于本文的意旨探讨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紧接援引“四书”中“格物致知”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用中国古代王阳明格行与研究科学的人“格竹”着对比,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同时阐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最后申进“格物致知”广泛意义。全文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2.分析文章论据。反例,王阳明缺乏真正的格物致知,所谓“格竹”一无所获,阐述“格物致知”的必要性。作者个人的经历的事实也说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正例,科学的实验事实,论述了“格特致知”的重要意义。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个中心论点。3.理解文章的针对性。本文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存在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验操作,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存在弊端。基于此,作者强调“格物致知”的观点,要求通过实验实践,探求客观事物,推动科学发展,丰富中国文化。
四、解答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为:①这是同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特色通览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其写作特色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思路清晰缜密。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自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令。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2.论证说明充分。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论证有力、充分。作者在课文中第4节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节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节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记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节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节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节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作者还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六、能力训练(一)语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孜孜不倦 一番风顺 模式 B.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修身 C.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汲取 D.格物致知 实验精神 诚意 2.下列句子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B.中国学生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现在的世界的。3.“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教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捕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例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物。A.[甲] B.[乙] C.[丙] D.[丁] 4.给下列多重复句划分层次并标明分句之间的关系。①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②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③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个10字)新华书店北京6月8日电 8日晨6时23分,机身上绘着奔跑的火炬手黄色图案和雅典奥运会蓝色会徽的“宙斯”号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雅典奥运会圣火火种送到北京。这是奥运会圣火首次飞抵中国首都北京。6时40分,“官斯”号专机舱门打开,雅典奥运会“奥运大使”斯皮罗斯?兰布利迪斯手提载有雅典奥运会火种的“马灯”走下飞机。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刘敬民、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秘书长顾耀铭等在停机坪迎接圣火,数百名专程前来迎接圣火的北京各界人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隆重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雅典奥运圣火火种被送往慕田峪长城举行展示活动。9日,北京将举行大规模的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届时将有148名火炬手参与。这是雅典奥运会圣火全球传递活动中的第五站。6月4日正式启动的这项活动,经过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日本的东京和韩国的汉城后飞抵北京。(二)、语段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说了什么意思? 2.“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该如何落实? 3.“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的加点“新的”和“真正”应该如何理解?试结合原文回答。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杨振宁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明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1.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甲]处: [乙]处: 2.选取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3.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4.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5.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又要。6.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能力练通]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①|②||③第一层是条件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5.“奥运圣火到北京”或“奥运圣火8日(或首次)抵京”
一、现象分析
现象之一: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让学生分别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 再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是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大部分学生 (或许是课前已经预习了) 根本没有去实际测量和计算, 敷衍了事地在量出圆的直径后, 用直径乘3.14算出周长。结果在汇报交流时的数据都是惊人的一致。
现象之二:在教学完扇型统计图的内容以后, 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支出情况, 根据相应的数据制作一张家庭上月支出情况的扇型统计图, 学生第二天都把作业交来了, 但是当我问有多少同学是根据要求向家长询问得来的, 他们面面相觑, 无人作答。
现象之三:在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将圆锥容器里的沙子装得太满, 以至于在倒第三次之后圆锥容器中的沙子还有剩余, 但是在总结实验结果时, 所有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1. 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 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却没有一门课程告诉学生“科学究竟是什么?”至于科学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目标指向、科学兴趣、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行为模式等构成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甚至许多教师都感到非常迷茫, 更不用说向学生渗透这些科学精神了, 于是我们的教育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早期的开发与培养, 科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 奇妙的自然、缤纷的社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复杂的生命现象等, 由实践的对象转换为“背诵的对象”。学生从此不再好奇、不再怀疑、不再叩问开始, 只知道被动地接受那些现象、概念和定理, 于是就一点点失落了本来应该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科学精神。[1]
2. 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科学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但当前的教育模式仍将升学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标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片面地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书本内容的教条化, 在此影响下, 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肯动手实践, 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 就是权威, 这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2]
3.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形成
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经验不够丰富, 处事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 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他们看问题多停留于感性阶段而忽视理性的分析, 我们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小提倡科学精神, 才能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习惯, 形成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科学对待身边的事物。[3]
三、思考及对策
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涉及各种因素, 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从自身做起, 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强, 易受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治学态度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教学中作图随手而画的有之, 演示实验草草了事的有之, 甚至题目数据胡编乱造的也有之, 这些不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都会起到负面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一条线段的测量、一道题目的数据、一个概念的表达、乃至一个探究实验的操作, 教师都要以一种“像科学家一样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特别是引导学生实验时要做到准备充分, 细心操作, 认真分析。如果实验中有异常情况出现, 万不可主观武断地下结论, 要和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分析原因, 力求做到科学无小事。
2.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 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原先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判断的、自觉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 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要站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顾问的立场上, 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强制灌输, 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全面培养。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勇于质疑, 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 学生才有安全感, 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不一样”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让大家来讨论。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所说:“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的确, 我们惟有从小抓起, 在小学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中渗透科学精神, 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实现学生的自我积累, 才能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切实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素养, 使我们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曲铁华, 马艳芬.论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2) .
[2]黄留炎.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
主备人:陈美玉
10.29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语文科目教学设计
制作时间:2009年9月20日
一、授课课题: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1、教学内容: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分析: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2、教学目标分析:(1)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此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一样,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走进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小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2、走进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设计意图:敬畏作者,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作者。
3、目标检测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设计意图:增大识字量,加强字词的理解,为读懂课文打基础。(3)、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设计意图: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4)、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②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③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确作者所持的观点。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5)、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会用例子说明。明确论证方法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4、教学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能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5、课外配餐作业
A类:(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类:(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六、课后反思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简单来看, 所谓“格物致知”, “格”是推究之意, “致”是求得之意。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说, “格致” (“格物致知”的略语) 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
“格物”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唯有“格物”, 才能获得真知。朱熹将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发展为富有理性和求真精神的“理学”, 并作为自己书院教学的纲领。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在文中指出, 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而且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样需要这种实验精神。
一、“格物致知”思想的理论内涵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为春秋时期孔子门徒曾参所著。由于《大学篇》只有上述寥寥数言提及“格物致知”, 未在其后作任何解释, 致使“格物致知”一直是比较含糊、玄虚的概念, 而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做了比较详尽的解说与发挥。
(一) “物”与“知”的概念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关于“格物致知”, 首先要明确“物”和“知”两个概念, 其次才能“格”和“致”。一般认为, “物”是实际中客观存在的物象, 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知”是知识、真理和理念。
关于“格物”,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格, 至也。物, 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 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3)
就“物”而言, 朱熹将自然界事物、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身心性情统一起来作为“格物”的对象。首先, 朱熹在《大学或问》中说:“天道流行, 造化发育, 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 皆物也。” (4) 也就是说, 人感官所能接触到的都是“格”的对象, 即凡天下之物, 极为广泛。那“物”具体有哪些呢?
朱子说:“圣人只说‘格物’二字, 便是要人在事物上领会。且自一念之微, 以至事事物物, 若静若动, 凡居处饮食言语, 无不是事。” (5) 朱子所言“格物”之“物”, 即指“事物”, 包括外部的道德方面的事物, 至于所包括的“一念之微”, 则是指内部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朱子还说:“上而无极、太极, 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 亦各有理。一书不读, 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6) 显然, 朱子的格物对象是相当广泛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事物、心理和思维活动外, 还涉及自然界事物在内的诸多领域。
朱子说:“若其用力之方, 则或考之事为之著, 或察之念虑之微, 或求之文字之中, 或索之讲论之际, 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 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 自其一物之中, 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己, 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7)
朱子认为, 通过对外部事物或是对内部心理思维的考察, 通过在读书或是讲论中的求索, 就可以把握“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中“所当然而不容己”与“所以然而不可易”的“理”。 (8)
据此, 可以把朱子的格物对象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 自然界事物;其二, 社会伦理道德;其三, 人的身心性情。既包括外部的, 又包括内在的;既有伦理道德方面的事物, 又有属于自然界领域的事物, 这即所谓“天下之物”。 (9)
除朱熹之外, 宋代另一位理学家程颐也进一步丰富了“格物致知”学说。
程颐认为, “格物致知”并不是与事物相接触, 以获得关于事物本身的知识, 而是格物穷理。“理”即天理, 是自然运行的法则, 更是道德层面做人做事的道理。程颐格物的重点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物理”, 而是道德世界的“事理”。在程看来, “知”即“理”是人所固有的, 但是只有通过“格物”才能激发出来。“知者, 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则不能得之, 而致知必有道, 故曰:‘致知在格物’”。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10) 程颐的说法不仅深化了“物”与“知”的内涵, 而且点明了“物”与“知”的关系。
朱熹的“物”是凡天下之物, 由同等地位的三部分组成, 程颐则认为“格物”的重点在道德世界, 而非客观世界。在“物”与“知”的关系上, 程颐强调了“格物”的重要性, “知”虽是人固有的, 但必须通过“格物”才能激发出来, 这就是《大学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道理。
“物”是“知”的源泉, 认知总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陶行知之所以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就是因为他认为先得有“行”, 方能有“知”。因为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属于“物”的范畴, 实践才能出真知。同样, 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也应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 活动为“行”, 相关知识为“知”。要想“致知”, 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就必须“格”好相关的“物”。
(二) “格”与“致”的涵义及要求
明确了“物”和“知”, 就必须知道何者为“格”, 何者为“致”。“致”就是致使、使达到, 表示由一定的因产生一定的果, 在这里表明“物”与“知”的因果关系。
而“格”这个词却很有讲究。“物”只有经过了“格”才具备“致知”的条件, 那何者为“格”?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认为“格”就是“至”, 即“到”。在《格物补传》中认为“格物”就是要“即物而穷其理” (11) , 对待“物”的态度是“即”, 也就是接近。朱熹“至”、“即”的解释表明, “格物”就是与“物”相接触。
朱熹还提出了推类思想, 所谓“推类以尽其余” (12) 就是说在“格物穷理”的过程中, 不一定要尽穷天下之物, 只要在一事上穷尽, 其他就可以类推。也就是说“格致”是穷尽一事、类推多事的过程, “格”就是“尽”。
由上可见, 朱熹虽然界定了“格”的涵义, 但对于“格物”的要求并不明晰, 后人难以由朱熹的解释中明确何者为“格”。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 “格”作为名词, (1) 其本义为“树木的长枝条”。许慎《说文解字》:“格, 木长貌。”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2) 后由材料推衍成品, 借代引申为“木栅栏”。如杜甫《潼关吏》:“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3) 由木栅栏空格的形状, 引申为“方格、格子”。如《梦溪笔谈·技艺》:“每韵为一帖, 木格驻之。” (4) 由此引申出“规格、格式”、“法式、标准”。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格局”、“格律”、“合格”等词。 (5) 由此引申特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风格”。如贾岛《送贺兰上人》中的“无师禅自解, 有格句堪夸”, 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性格”、“人格”、“格调”等。
“格”作为动词, (6) 首先由木栅栏的功能引申为“限制、阻止”。如贺铸《野步》:“津头微径望城斜, 水落孤村格嫩沙。”又如成语“格格不入”就是相互抵触之状。 (7) 进而引申为“抵抗、抵御”。《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 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 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8) 又因而引申为“击杀、格斗”。如《周书·武偁》:“穷寇不格。”及成语“格杀勿论”。 (9) 由“规格、格式”、“法式、标准”引申为“纠正, 使合乎规格”。如《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 政不足闲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又如词语“格非”就是匡正邪辟谬误之心, “格心”就是匡正思想、归正用心。 (10) “格”还表示“推究”。例句便是《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格”还表示“到、来”。如《尚书·盘庚上》:“格汝众, 予告汝训汝。” (13)
因此, 归纳起来“格”有这样几个常见义项: (1) 方格, 格子; (2) 格式, 标准; (3) 品格, 风格; (4) 限制, 阻止, 抵抗; (5) 击杀, 格斗; (6) 纠正, 使合乎规格。
“格物致知”的“格” (推究) 不同于其常用义项, 尽管字典给出了解释, 但依然比较含糊、笼统。“推”是个具体的动作, “格物致知”绝不是将“物”像推箱子那样“推”;“究”就是研究、探究, 却是个很抽象的动词, 何为“推究”、如何“推究”确实和朱熹的解释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既然如此, 那么《大学篇》为什么要用“格”表示对“物”的使用方法达到“致知”的目的呢?我认为, 还是与“格”的基本义项有关。
首先, “格物”需要条条框框的东西, 以之为标准去衡量、改进, 使之具有美好的品格;其次, 在“格物”过程中对待“物”的具体态度上, 要阻止不适合“致知”的成分发生作用, 加以纠正, 同时发扬好的成分, 将“物”不断地规约、关联、拆分、重组, 使“致知”趋于最大化。因此, “格”具有两个步骤, 其一是用划好的“格子”衡量事物的特点, 其二是像划格子一样以一定的标准将事物限定、规范起来。如此“格物”才能达到“致知”的效果。
二、从古时的“格致论”到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 其教育教学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基于语文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活动中“人”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 教师只有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才能真正地“致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素养。“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作为“八目”的头两个, 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同样, “格物致知”也是语文培养的基石, 是每一位教育者、学习者必须贯彻始终的精神。
在“格致论”的观照下, 语文实践活动, 也即活动教学, 既是一种教学观, 又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在教师主导下, 以学生主体的高级活动为基本方式,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以语文课程为主阵地, 以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为辅助的教学形态, 即语文领域内的活动教学。 (15)
(一) 语文活动教学贯彻“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格物致知”精神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典范。因为在我国,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相当于古代的“行”, “知”与“行”常联系在一起, 它们是我国古典教育哲学一对基本范畴。 (16) 不管是传统所讲的“知行合一”, 还是《大学》的“格物致知”, 都强调了实践与“知”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继续坚持语文实践观, 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 (18) 活动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也符合新课改的逻辑。为此, 语文教学应善于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从而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9)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其中, “活动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 结合具体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思考, 在活动中探究, 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这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中, “探讨”是核心, “研习”是基础, “活动”贯穿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探讨”、“活动”中有“研习”, “研习”中有“探讨”、“活动”。可见, 活动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 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
活动教学不是漫无目的的熙熙攘攘, 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的教学情境, 有其目的、模式、规范和评价体系。大教育家孔子就经常带着弟子出游, 在天地旷野之中讲学。如《论语·侍坐章》说:“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论语〉〈孟子〉选读》) 孔子与弟子沐浴着春光, 谈论自己的志向, 咏咏诗、唱唱歌, 兴致很高, 收获颇丰。可见, 在我国, 语文实践活动已有悠久历史。然而, 活动教学发展至今, 却出现了许多误区, 未能发展为成熟的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其优势。
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体现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放不开, 将活动教学的形式限制得太窄, 不善于大胆创新。如认为活动就是老师问、学生答, 问得多、答得热闹就是好的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就是学生质疑, 质疑就是师生互动, 这实际上是问题教学法,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就是讨论, 将活动教学作为讨论教学法来实施, 实际上讨论只是手段, 很多时候讨论局限于形式, 是简单灌输的幌子, 学生的思维、课堂的气氛并未真正“活”起来;认为活动就是学生的讨论、汇报等自主性学习, 而聆听不是活动, 认为老师的讲述剥夺了学生的活动, 于是不敢讲, 更不敢多讲, (20) 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放不开而造成的对活动教学认识的偏差, 没能很好地领会语文活动教学的真谛。
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的另一方面就是放得太开, 过于强调“大语文”, 而体现不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如重形式、轻内容, 重娱乐、轻人文, 重气氛、轻效果, 将语文学科的要求置之不顾, 学生除了哈哈大笑外并无实际收获。
由此可见, 语文活动教学必须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 也就是说, 语文活动教学开展时, 要“格”好各方面的特点, 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活动教学之所以出现误区, 就是因为对于应“格”之“物”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 如何“格”也不甚明了。
(二) 语文活动教学如何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明言:“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可见, “格物致知”的重心是“格物”, “致知”建立在“格物”的基础上。语文活动教学“格物”的关键是“格”什么和怎么“格”, 明确了这两点, “致知”也就不难做到了。
1.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人为格
钱梦龙语文“三主四式”导读法认为, 组织语文教学, 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教学亦是如此, 要充分考量活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语文活动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阶段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 制定恰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不要让活动教学成为某几位同学的任务, 而要兼顾每位同学, 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并有所收获。教师应尊重学生活动教学的自主性, 只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要包揽,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要给予课题一定的开放性。
就阶段特点而言, 在小学阶段, 由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儿童的智慧全来源于活动” (皮亚杰) , 此阶段的语文活动教学体现为“学中玩”、“玩中学”;初中阶段, 更多的是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就课文或单元开展小型多样、不拘一格的活动, 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会等;高中阶段, 可对学生要求高些, 将活动教学开展成研究性学习, 研究课题不宜过大、过虚。
语文活动教学还认为, 教学过程应该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相互交织, 重视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的相互融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关注活动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关心学生在情感、价值、意志等方面的体验。 (21)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 作为“人”也在“格”的范畴之中。语文活动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开展活动教学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再考虑学生的需要, 确保活动教学的生成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同时, 活动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教师要把握活动教学的契机, 促进“教学相长”。
2.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书为格
读书是“格物致知”的主要途径, 毕生致力于治学和教书的朱熹就非常强调读书。书是知识的物质载体, 语文活动教学离不开课内文本的研读、提炼和课外文本的延伸与征引。
从教材的设置而言, “活动体验”作为教学内容三大呈现方式之一, 是建立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的。“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 创设阅读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问题探讨”是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 着眼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在此基础上, “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 结合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探究, 从而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因而, 在单元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课文, 加强阅读、品味和思考, 这些课文都是“活动体验”的现成材料。
教材毕竟“只是个例子” (叶圣陶) , 可以提炼出主题, 但不足以做完整的支撑。因此活动教学的素材还需另辟蹊径, 从课外寻找。广泛阅读是为了获取活动方法的指导, 使活动更有序地进行, 也是为了拓展相关知识, 提升对于课题的认识。尤其是经典文本,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因此要以语文活动为契机, 让学生多阅读这些文本, 广泛汲取汉语言文学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
在活动教学中, 教师既要善于利用教材, 将教材教活, 又要能搜罗有用的课外读物作为教学的辅助, 这就是“大语文”倡导的“增补‘活’教材, 活化‘死’教材” (22) 的教材观。
要注意的是, 有三类篇目不大适合活动教学。一类是文化意蕴较为高远的文言名篇, 如屈原的《离骚》、杜牧的《阿房宫赋》、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需要认认真真读, 仔仔细细品, 逐字逐句钻研, 方可把握其神韵, 此类课堂宜静不宜动;一类是鲁迅的作品, 不管是散文、杂文, 还是小说, 教鲁迅的文章都需要凝重的气氛, 冷静的思考, 否则难以深入, 容易低俗化;还有一类是抒情性诗歌和散文,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应将语文当做“读的学科” (叶圣陶) , 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指导上。 (23) 面对以上三类文章, 活动教学很难显示自己的优势,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
3.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生活为格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结合了当时物质条件落后、革命斗争频仍的时代背景, 但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依然有启发意义。毕竟语言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 语文训练的听、说、读、写等内容也与生活紧密相联。
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直面言语作品和周围所接触的世界, 通过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 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看、悟、思的践行和历练, 从而把言语作品的创造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感悟积淀为自己的生命情愫, 把作者表达生命感悟的典范、优美的言语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图式, 把言语作品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指导自己独立进行言语活动的有效的能力, 从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自如地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 (24)
因此, 语文活动教学应弘扬“大语文观”, 贴近学生生活, 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并能获得实际收益的活动。
生活的范畴很广, 教师应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 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眼里的生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生活无非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外加大自然。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视野要广, 用心要细, 以便从细微深处做文章。
在活动教学中, 教师可以补充应用文等实用性强的阅读材料, 并让学生模仿着去写。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日常生活情境, 也可以让活动延伸至课外, 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访问去切磋, 通过观摩去陶冶, 通过表演去体验, 通过阅读去品味。
4.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活动为格
活动教学,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活动, 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同时, 在学校教育中, 教学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高效性, 因此活动教学也应遵守相应的规范,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活动。那么怎样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 让学生切实地“动”起来呢?
其一就是要遵循主动性原则, 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认识活动中, 积极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个性特质。就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说的那样,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活动,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5)
其二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时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6) “动”就是要发展, 否则就失去了“动”的意义, 因此语文活动必须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其三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要求对事物各方面的因素及其联系和发展过程实现统一的认识和控制, 保证整体性功能的顺利实现。 (27) 就语文学科而言, 活动教学实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强化、提升, 从课本到运用, 从课内到课外, 要善于整合活动教学的各个有利因素, 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在活动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拓展为广义的范畴。
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在观念和形式上下工夫。要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品位。如想象活动———促语文知识生活化;趣味活动———促语文知识趣味化;操作活动———促语文知识形象化;质疑活动———促语文知识问题化;讨论活动———促课堂教学合作化;比赛活动———促课堂教学竞争化;评价活动———促课堂教学反馈化。 (28) 教师应更新观念, 体现“放” (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空开放、学习目标开放) ;改变形式, 凸显“活”;激发内驱, 注重“动”;融会贯通, 强调“合”。 (29)
值得补充的是, 活动教学应内外结合, 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动而忽略内在的动。活动有外在 (动态) 、内在 (静态) 之分。内在的动, 不以行为而以神思, 可以神游万仞, 心驰千年, 其动的广度、深度、效度, 远远超出一般性的外在活动。外在的动容易, 内在的动难。有效的教学活动, 应当立足于内动, 以内带外, 以外促内, 内外互补。 (30)
5.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语文学科为格
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不仅仅是“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叶圣陶) 这么简单。相应地, 语文教学也有着广阔的天地, 教师应善于挖掘活动教学的题材, 开发活动教学的新形式。语文活动教学不应人为地局限于四十分钟, 教师应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 参与者也不必局限于学生, 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只要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活动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尝试, 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 而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也得到了大力倡导。但需要注意的是, “活动教学也包含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 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教学的共同方式, 而不仅仅是活动课程的教学方式”。 (31)
因此, 语文活动教学必须始终以语文为中心, 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 而一味强调形式和娱乐。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人文性重理念, 工具性重实用。活动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最后完成了才算成功。
语文活动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强调“双基”, 使活动教学既高于教材, 又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语文活动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基本规范, 是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的。就形式而言, 活动教学一般有操作式, 如赛一赛、画一画、唱一唱、算一算, 还有游戏式、表演式、调研式、交流式等;就步骤而言, 比如课本剧, 一般按激趣、分组、选择、阅读、改编、排练、汇演、评价的流程进行, 又如课题讨论, 一般按引入、探讨、疏导的流程进行。
又有学者就语文活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为应以素材搜索为切入点, 增强教材内容熟悉程度;以专题讨论为切入点, 增强教学效果;以多读多写为切入点, 增强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以学习竞赛为切入点, 增强内在语文学习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专题活动的作用, 进一步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有效推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 提高教学成效。 (32)
事实上, 具体要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并将规范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 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 都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活动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 需要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首先要“格物”, 以物为格, 也就是认清活动的参与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再开展教学, 并以一定的标准, 通过一定的途径, 规范到活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格”既是标准、要求, 又是方法、途径, 这才是字典中所谓的“推究”, 沿着什么“推”, 以何方法“究”, 解读到这程度才算具体、清楚和完整。“格物致知”, “格”是“致”的关键, “格”好了“物”, “致知”的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语文活动教学的“格物致知”告诉我们, 活动教学既要重过程, 又要重结果。为此, 语文活动教学要以人为格、以书为格、以生活为格、以活动为格、以语文学科为格, 如此“格”好了过程, 才能实现从“物”到“知”的提升。
摘要:“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 最早出自《礼记·大学》, 之后朱熹、二程等理学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格致论”发展到今天, 对于语文活动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能纠正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 另一方面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在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中, 教师当以人为格、以书为格、以生活为格、以活动为格、以语文学科为格, 也就是认清、兼顾各方面的特点, 然后按照一定的规范贯彻下去, 如此才能达到“致知”的教学目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9-0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0-1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鉴赏的内容11-02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1-11
应有尽有造句05-31
不应有恨杂文随笔07-04
社会心理学效应有哪些06-30
在新常态下应有新作为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