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园作文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幸福校园作文(精选10篇)

幸福校园作文 篇1

最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蕴含着学校的发展方式和历史记忆。我们的“和乐文化”就是一代又一代华小人通过努力奋斗创生出来的,有属于自己的底蕴和内涵,有属于自己的思考、质变和育人追求。

一、学校发展概述

首先,通过一组表格,对学校的发展变化做一个概述,呈现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纵深感。

这张表里的四个年份就是我校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间节点:

1958年我们建校,当时只是一个里弄居民、家庭妇女筹款兴办的民办小学,才4个老师4个班;1985年,我校整体搬迁至工人新村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校园,即现在北校园所在地,并正式转为公办;2000年迈入新世纪,我们也正式进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从此走上“研究性变革实践”之路;到2012年的今天,校园扩展之后的学校更是经历了一个加速度发展的阶段。

其次,再通过《学校文化演变一览表》,表明学校文化不仅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力量和方式,其本身也在发展。

回望学校走过的历程,深深感叹“时代大变革”让学校“规模大拓展”“条件大改善",这些都为学校“变化加速度”和科学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二、“和乐文化”的内涵

我们对“和乐文化”内涵的提炼历经两个阶段:

1.2005年在制定《“新基础教育”基地校三年发展规划》时,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叶澜教授为我们提炼出“和而不同,乐而不松,和谐融通,快乐成功”这16个字,高度凝练了多年来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

和而不同——“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一种目标一致的“和”;“不同”是鼓励每个个体主动寻求发展,尊重每个人、每个团队的发展差异,追求真实的发展。

乐而不松———“乐”不是简单的愉悦,而是心情舒畅,处处呈现主人心态,合作沟通融洽;“不松”主要是指在宽容自主的环境中工作并不松懈,“万事要做才能成,精神奋发不能变”。

这两句,每四个字都是限定式关系。“不同”与“不松”是限制“和”与“乐”的,这表明我们的“和”与“乐”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注脚的。

和谐融通——主要指师生、生生、各学科、各部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帮助、彼此欣赏、互为促进,相互交融的。

快乐成功——指老师在实践变革中体验职业尊严、专业创造的快乐,个体、各类群体、学校都能够在努力追求、接近新的成功过程中体验和享受幸福。

这两句,每4个字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式的。“融通”与“成功”是“和谐”与“快乐”的更进一步的表达。这表明我们的“和”与“乐”不是割裂的、固化的,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发展的。

2.2009年底在“新基础”扎根研究阶段,叶澜教授又给我们学校题了“水火相济、理情互启”八个字,这八个字是一种非常辩证的东方智慧的表达,揭示了对人生、对世界的完整理解,也暗喻着成事与成人的关系。

“水”和“火”,在西方世界看来是绝不能相容的两种事物,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被视为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或者共同成为促进其他物质转化的中介。古老的文明,千年的智慧,启迪着我们认识整个世界,认识教育本质,认识学校文化的真实力量。

我们意识到,这八个字是在提醒我们:处理任何事,包括在自己的发展中,都要注意辩证的转化和互补,就如水与火一般。水:温润,弥漫,冷静,是日常的平凡的但是最有力的事物,“水滴石穿”啊,这就启示我们要关注日常;火:集聚,明亮,热烈,充满着活力, “星火燎原”啊。水就如日常教育,火就如集聚展示。没有日常,就不可能有集聚,没有集聚,也就不能让人感受到变化和发展。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日常。

理情互启的意思是:教育人、做事情都要有“情”,但光有情还不够,以前,我们“用情”比较多,在理性思考上稍弱,要提升发展必须做到理情互启互补。

“和乐文化”两个阶段显示了我校师生从最初的追求到对内核的提炼与理解的全过程。

三、“和乐”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过程

学校文化的继承与更新,需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 定向阶段:

即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到学校文化发展的新方向。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归宿。我们的和乐文化就是在“创办和谐发展、百姓满意的绿色学校,培养健康主动、快乐成长的现代新人”的办学目标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新人,决定了学校文化发展的走向。

2. 清思阶段:

清思亦谓清静地思考,即在梳理学校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还需要用思考应对如下问题:我们的强项在哪里,哪些是还没有凸显出来的?弱项是什么?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些强项与弱项对学校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以强带弱”还是“扬长避短”?只有想清楚了,才能集中力量找到突破口或抓手,把与学校发展休戚相关的相对弱项做强,把原来的强项做得更强,把学校发展的全局性规划真正落实到各方面的融通与提升之中。

3. 新质生成阶段:

“定向,清思”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那就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关注学校新质的生成。这就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新质生成阶段,这也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具体做法,我想用举例方式作点说明性阐述。

比如,在学校已经呈现较为和谐氛围的基础上,我们觉得,如果继续一味追求“大一统”的“和”,就可能走向负面,成为另一种教条,忽视对师生个体生命的关注。那么该如何尊重并实现师生发展中的“不同”呢?为了形成更为丰富的“不同”,就要考虑师生在年龄、个性、兴趣、风格上的诸多差异,还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活动设计、人际交往的约定帮助师生尽可能地实现这种“不同”的发展。于是我们尝试着把自主发展的权利还给教师。通过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引导每位老师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弱势和潜势,并确立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设计分阶段行动措施,还提出期待的评价方式和支持力量。这一个“归还”,使得教师对自身的发展需求更为迫切,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与阶梯更为清晰。

与此同时,学校还为教师“和而不同”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外部支持。尤其是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之后,各层面责任人与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进行沟通,根据教师自己的目标,提供相应发展平台和空间。各教研组也因此创造出了许多基于教师多元、多层、多向发展的校本研修方式———语文组的“定类研讨”,数学组的“定人研讨”,英语组的“定伴研讨”,术科组的“定向研讨”等。

渐渐地,学校又通过教师专业社群和情趣组织的建设,引导更多正向的对话和积极的融通,进一步丰富教职员工在校园中的角色体验。教师们与志同道合者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研究方向、同一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跨学科或跨年级的非行政建制的小团体。他们互相推荐好书,一起欣赏高雅艺术,集聚智慧,分享经验,从对问题各抒己见,到一起读书探讨、一起反思重建,研讨的话题越来越趋向“前沿”。

同样,针对学生,我们也尝试着提供给他们“不同”的发展空间。我们经常在思考:该如何从学生生命整体和长程的意义上来组织符合各个年段孩子需求的校园生活?我们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年级主题教育系列研究”的课题为引领,尊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年段的身心差异,通过分阶段调查,设计系列和谐快乐的“成长阶梯”,培育生命成长的全程综合意识。

在校园环境设计和学校生活的整体架构上,我们也不断追求着更高境界的“融通”———我们将南北校园设计理念风格统一起来,追求“内外相谐、天人合一”的“绿色生态”之“和乐”;我们还在校内开展了兼具“前沿话题”和“草根气息”的“和乐课程”市级课题研究,通过我和你系列———让所有的孩子手拉着手,一起进步,包括校园节日、班队活动、社团活动、年级主题系列教育等等;通过学而乐系列———让所有的课堂生动有趣,和谐发展,包括分年级自主选修课程和全校性“听听、想想、做做”课程,努力体现“智慧校园”之和乐。

4. 超越阶段:

即在学校文化发展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之后,还需要对学校文化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学校文化不断具有再生力量,因此要基于原有的传统进行文化的再提升与再超越。

我们的和乐文化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我们感到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传统”不只是学校文化的已有传统,还需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主根相连;比如,“和而不同”“乐而不松”的思想是“和谐社会”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火相济”、“理情互启”的“和谐融通”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快乐成功”的策略,更是当前社会各类组织团队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同时,我们也感到我们的“和乐文化”不应是“空中楼阁”、“世外桃源”,应该与学校所处的大社会、小社区之背景文化荣辱与共。为此,我们更加关注到学校与外部生态的相互关联:一方面,努力让社区、家长成为“和乐文化”的有效力量,坚持“兼职校长轮值制”,聘请社区和家长代表,每月来校轮值,体验学校生活,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通过学校、高校、企业、居委携手共建的“和乐共同体议事会”,组织师生走向社会,参与社区文明建设,举办绿色科技节、亲子阅读节等,影响周边的教育生态圈;另一方面,我们还承担起引领周边学校“生态式”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责任,在“做强自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乐文化”的力量辐射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主动创造生态区内“圈圈联动”的新型合作研究机制与方式,努力打造一个“大气、灵动、和谐”的生态区共同体,在引领与辐射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新一轮发展。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中实现着文化的再超越。

四、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体悟

1. 校长要有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

学校不能只有知识,没有文化,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也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决策者,要有文化立校、文化强校的自觉意识,要让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生命成长中的精神财富,并不断绵延发展,在办学过程中要有符合时代进程的责任担当。

2. 创建学校文化应该始终遵循“育人”的特质

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精神的相遇,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背离育人的本质。政府以公平正义为基点,追求的是百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以市场为基点,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军队以服从为基点,追求命令的最快执行;而学校以文化为基点,追求师生生命的真实成长,这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宿,没有了师生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学校文化。

3. 学校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生

学校文化绝非一成不变,更不能指望一劳永逸。我们的“和乐文化”,就是在对历史和现实资源的严格筛选与智慧整合中不断创生出的新文化。我想说,只有对文化建设付出今日之努力,才会在不断积淀中成就学校明日之发展,彰显学校文化发展的更高处。“这是一个创生的圆环,在那里面产物和结果本身又构成生产它们的东西的生产者和原因。”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永无止境,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充实,不断验证,不断提升。

4. 学校文化是“我们”的,而不是校长“我”的

幸福校园作文 篇2

为了保证活动的落实,范县教育局实行了教育局领导班子包乡镇、股室长包学校的督导制度,定期督导落实,积极推进。各学校校长作为实施“一主三元”的第一责任人,对校长的办学实绩和学校的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评,这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实施“五大工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提升的内容。

一是实施领导班子素质提高工程。按照“走出县门多学习,请进专家搞培训,结合自身定思路,统一思想促行动”的工作思路,我们利用暑期和双休日,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赴湖北襄阳、江苏昆山、安徽铜陵、河北承德、山东济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来我县开展培训,使全县学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优化了作风,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外出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报销一切培训费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聘请外地市知名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来我县,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我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梯级教师中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积极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带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目前,我们已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1人、市级骨干教师292人、县级骨干教师896人,各级学科带头人219名。

三是实施城乡联动教研工程。坚持中小学联片教研活动,及时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找对策、想办法、出主意、搞攻关,一个个小问题变成一个个小课题,一个个好点子变成一个个好办法,一个个单一的思考碰撞为多元的思路,重点解决了导学案的编写、小组有效合作等一系列问题。督导组对高效课堂、书香校园、艺术校园、道德校园的创建进行“望闻问切”,及时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四是实施中小学德育创新工程。从师生的言行举止抓起,积极开展“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突出学生“荣誉申报、全员参与、个个成才”,强化学生自主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创新德育载体,先后评出“最受欢迎的教师”43名,让他们到各乡镇学校进行师德巡回报告,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积极利用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

五是强化网络班班通应用工程。近年来,我县先后投资1761万元,完成1177个教学班的网络班班通设备装配及更新升级任务。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广泛开展网络班班通应用比武活动,将设施的应用与高效课堂紧密结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了设施的应用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大工程”的实施,使范县“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成效明显,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一是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中小学学校管理逐渐规范,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二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开展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在小组建设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了合作展示和自主训练,由学会转向会学。三是校园文化气息日渐浓郁。城乡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角等设施进一步完备,学校藏书真正变为师生可借、可读、可用的书,人人有书读,班班有书香,时时有书声。学生课间活动日趋多样,个性化的活动如:跳绳、兔子舞、搏击操、扇子舞、太极拳、竹竿舞、韵律操等,再加上跆拳道、乒乓球、篮球、葫芦丝、武术等社团活动,使校园艺术活动异彩纷呈。在道德校园创建中,通过“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的实施,学生荣誉申报制度的落实、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等,学生语言文明、衣着得体、行为规范,师生生命状态逐渐改变,幸福指数得以提升。四是凸显了区域课改的品牌效应。2013年3月15日,范县成功举办了“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观摩交流培训暨十六届年会”,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000余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外地同仁对我县的课改模式和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初步彰显了区域课改的品牌效应。

幸福校园800字作文 篇3

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学校时的情景。首先看到的是学校门口的上方横平坚直、工工整整的写着“济宁外国语学校”七个有力的大字。走近去,是一尘不染的小校园和大操场。我顺着宽宽的楼梯,走上宽宽的走廊,手抚着高高的围墙,我开始喜欢这里啦。然后我又透过像空气一样的玻璃,看到了整洁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还有漂亮的小柜子。我就想,我一定要来这儿上学。

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面试考核,如愿地进入了我喜欢的校园。接下来更上让我心喜若狂。我在的是国际班,一共有13位小朋友;教我们语文课的是薜老师,她拿过好多奖,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同时还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她主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教我们数学的是从苏州外国语学校来的姚老师,他是一位高高的,身材很标准的男老师,看上去很严肃,但上起课来还是非常幽默的;我们国际班还有英语课老师,是年轻漂亮的 Jessica老师和帅气的Riaan老师,他们是来自南非的优秀的外籍教员,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我们一起做好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我们同学个个都是活蹦乱跳,兴奋至极。下课了,我们还意犹未尽,仍然想和她玩。

我们的校服是帅气又绅士的英伦风格的服装,学校规定周一、周五是校服日,必须得穿,其实我平时也非常喜欢穿。我们学校还有一件让我心底感到非常亲切的事情,就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的天气,我们学校里的领导和几位老师,总会站在学校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每一位到校的学生。我们国际班的同学还有一项做优厚的待遇,中午在学校享受营养又味美的午餐后,可以在整洁、统一的单人床上美美的睡上一觉。还有我们学校每天的“阳光体育”,老师们和善的话语。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在一个集体的大家庭里,特别的和谐,特别的温暖。

经过一年多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老师们用心教育,我现在已成为学校大队部的委员了。每天像老师一样自信的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脚落,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在充满阳光和爱的校园里一点点长大。

我深爱着我的学校,学校是我的骄傲;

我深爱着我的老师,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深爱着我的同学,同学是我纯真友谊的链接;

幸福的校园生活作文 篇4

我们天天都来学校学习,玩耍我们的教学楼,是多高啊!是多么美啊!是多么好啊!是多么大啊!我们不能光看外表他也有里面呀!就像我们人一样。

走进教学教学楼,我想每个人都会迫不及待的走进教室。走进教室推开门一开。我们教师的地板白如雪,白如云。非常干净。

再看看我们的黑板多精致啊!桌子多好啊!一排排一个个多整齐啊!

做出教学楼再看看环境,教学楼的门干净的像一面镜子。门口外面有几盆花。那些花刚刚从土地里露出头,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我们的草成大的像无边无际的天空或大地。操场上的塑胶软的像软绵绵的白云。

校园中在土地的月季花,不但高而且粗,他身上有好多刺,他好像在说:“你们别碰我,我身上有刺,千万别碰我。”

特别是开花的季节,学校里的花,真是十里飘香,你走进校园,仿佛进入了仙境,让你陶醉在这里。真是永远都不想离开,也可以说是依依不舍。

未来的幸福校园的400字作文 篇5

2050年的一天。我来到了我的母校---宝带实验小学。

刚到门口,门上的语音系统自动向我送上甜甜的问候:“早上好!祝你度过愉快的一天!”我一愣,随即高兴地回应:“谢谢!”一进门,校园内到处都是植物,鸟语花香,好像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 。

悦耳的`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都按照自己的课程表去相应的班级上课了。我今天上的是语文课《九寨沟》,随着一丝微风吹过,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景区:一座座雪锋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短短的40分钟让人难以忘怀。

就餐的时间到了,我随着同学们秩序井然地来到了“健康餐厅”,餐厅变化可真大啊!又大又宽敞!每张餐桌上都有一个屏幕,点击上面的“开始”按钮,一只机器手便伸了出来,摸了摸我的肚皮,显示屏上马上出现了:今天你的胃容量是……,需要补充营养……,接着从红色盖子里输出了一盘饭菜,有主食,有蔬菜、荤菜,还有粗粮、汤、水果。

很快,放学的时间到了,学校的自动化大门工作起来了……

感受缤纷校园享受写作幸福 篇6

“生活是作文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写作中的“失语”, 其真正原因并非写作素材的贫乏, 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写作的敏感度不高。因此, 针对当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目光、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体悟, 去观察, 去发现, 去分析, 去选择校园生活中可以写而且值得写的“美”, 同时激发他们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的积极情感, 让他们更阳光、更健康地发展、成长!

二.实践

(一) 人物速描篇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进入初中, 新的同学、新的老师, 从相遇到相识、相知, 有感动, 有警醒, 有一起成长的快乐, 如何让这些身影永远留在记忆中, 那就拿起手中的笔, 用语言为他们画像吧!

素材:写三种人———初中的老师、初中的同学、自己。

关键:“速”描, 即要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 抓住写作的最佳时机。

要求:每一次有明确的训练点和具体要求

第一次写人。学生报到第一天最先接触的是班主任。在报到的前夕, 差不多每个学生少不了几分期待, 几分猜测。猜测着班主任是男是女, 是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 是教语文还是数学的, 等等;并想象着班主任的外貌、性格脾气等。当第二天与班主任一谋面, 仔细一打量, 悬念消除。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 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眼可谓印象至深。于是“趁热打铁”, 开学第二三天, 布置《我眼中的班主任》。为什么题目不是《我心中的班主任》, 因为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短短一两天里, 学生对班主任的观察和了解只是侧重于外显的。当然, 这次作文在人物描写方面要求侧重于外貌, 辅之以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

第二次写人。开学将近一周, 教育教学步入正轨, 各门学科的老师纷纷登场亮相完毕, 对学生来说, 他们好奇着, 议论着, 比较着自己的科任老师。这时, 何不“投其所好”, 让学生把这些眼里的观察、心里的评价说出来, 写出来, 一吐为快。趁此机会布置一篇半命题作文《的老师———记我的 (学科) 老师》。强调自拟题目, 重点突出所叙写的这位科任老师的特点。同时, 作为平行班的作文还可互相交流, 以比较同一个老师不同班级学生对他 (她) 的评价, 激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撰写的积极性。

第三次写人。新组合的班级, 成员间在学习、活动中渐渐熟识。为增进了解, 建立友谊, 可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让学生们写一写关于自己的文章。但这类文章小学里也写过, 学生会产生“老调常谈”的疲倦感, 所以, 可在写作要求上作些创新:

1.文章从拟题到角度、写法等力求有新意, 要介绍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2.双休日在电脑上用WORD打好, 并注意排版和美化 (也可插入自己的照片) , 图文并茂;

3.统一上传语文老师的服务器文件夹, 全班相互交流分享, 并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评。

稍作创新的作文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介绍的积极性, 同时促进学生认真审视自我, 悦纳自我, 增强自信的意识和态度。

活动回放篇

校园生活, 小到一次讨论, 一顿中饭, 大到班级、全校层面的各类活动, 都应让学生信手拈来, 变成标点, 变成文字, 让这些星星点点的记忆贮蓄, 积淀, 扎根, 生长!

素材:烈日下的军训、金秋国庆朗诵会 (班级) 、师生同台诵美文、运动会、平安夜吃苹果、新食堂启用等。

关键:“回放”, 即要真实, 有现场感。

要求:既有亲历活动的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又要有对他人、对周围的观察和描写 (即场面描写) , 或有点及面, 或由面及点。

辅助回放的手段、方式:照片、录像等。

祖国将迎来周年华诞, 教学进度上又刚好教到诗歌《理想》, 于是9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 班里举行“金秋十月颂祖国”朗诵活动。要求学生选择课外经典诗文, 人人上台朗诵。由于一节课时间仅有45分钟, 所以要规定每人朗诵的时间。为让学生活动后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朗诵的气氛, 自己和同学的表现, 活动全程进行摄影摄像。然后双休日, 就布置学生以此次朗诵会为题材,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具体要求如下:

(1) 叙事要完整, (2) 既要写自己的感受 (包括心理活动) , 也要写同学的表现, 特别是要有重点地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或两个同学的现场表现, 运用行动、语言、神态描写等方法写具体, 写生动。此外, 还把录像共享, 建议与家人共同观看活动录像, 评比出各类奖项:最佳形象奖、最佳朗诵奖、最具人气奖等。

这次活动作文亮点频现, 有的能围绕活动的形式、内容、心情、气氛等来拟定题目, 丰富多彩, 引人入胜, 如《笑语欢歌朗诵会》《一场精彩纷呈的朗诵会》《那个属于我的舞台》等等;有的善于观察, 点面结合着力描写出班级同学的紧张与兴奋;有的关注自我, 抓住心理, 细腻刻画;有的既写活动的过程, 又写了活动的收获, 集见闻感受于一体, 字数远远超出了600字。

又如, 圣诞节前夕, 我执教班级的班主任在放学前将一箱苹果抬上了讲台, 发给学生每人一个苹果, 并祝愿说:“平安夜吃苹果, 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平平安安。”话不多, 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看在眼里, 感在心里。于是我灵机一动, 说:今天的语文作业就是吃苹果, 写苹果, 字数不限。那一晚, 学生们用心品尝着班主任的“平安夜”礼物———一只糖心苹果, 品尝到了苹果中独有的爱的味道, 感受到了“苹果有价情无价, 礼物虽轻意非凡”。他们在文章中写道:“这虽然只是一只苹果, 却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过平安夜, 这也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愿老师们也能平平安安度过每一天。”“在这个冷冷的冬天里, 收到这份暖暖的礼物, 我很幸福……”

这些班级、学校的活动, 都是学生耳闻目睹, 亲身经历的, 虽然每个人的体验不同, 感受不同, 但共同的经历就会有共同的语言, 特别是写完后的交流和评改更能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观察力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差距, 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在反思中改进提高。

(二) 风景抒怀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积累习作素材。

素材: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石。

关键:“抒怀”, 即要寓情于景, 景中见情, 情景交融。

要求:仿经典美文, 调动多种感官, 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并能运用多种手法, 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景。笔者所在的学校, 大楼巍然, 绿树成荫, 孔山池沼, 鸟语花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风姿绰绝的树:银杏、红枫、丹桂、青松、玉兰、梧桐、喜树……它们茁壮成长着, 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为校园里亮丽的风景。

于是, 当十月的空中飘来阵阵幽香时, 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又闻桂花香”, 然后“怂恿”学生跑下楼, 走近校园中的那些桂花树, 去瞧瞧、闻闻, 然后写写。当时又已学完了《紫藤萝瀑布》一课, 就进一步提出要求:仿《紫藤萝瀑布》, 具体、生动地描写出它们的形、色、味和韵。在我的“怂恿”下, 或许学生们也是挡不住那甜腻的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吧, 男同学, 女同学, 或独个儿, 或两人一伙, 或三人一群, 他们乐滋滋地开始观花形、醉花香、尝花味、悟花魂。

教室的北面正对着一棵高大的银杏, 时值秋天, 银杏叶子在瑟瑟的秋风中肆意飘飞。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兴味盎然, 拿来相机, 从不同角度拍下一组照片, 然后带进课堂, 用大屏幕投影给学生, 并配上一段煽情的文字和音乐, 学生们也被感染了, 他们纷纷把头转向窗外这棵高大的银杏。于是情感丰富的女生写出了《瞧, 那金色的精灵》、《秋之韵》, 率直豪爽的男生也写下了《银杏叶黄》、《高傲的银杏》等。

在寻找风景, 发现风景, 写作风景的过程中, 学生们借鉴名家名作的写作方法, 既培养了观察能力, 也增进了爱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收获

打造书香校园 滋养幸福心灵 篇7

关键词:阅读;书香校园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光,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人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校几年来以“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德性发展”为目的,努力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师生在氤氲书香中发展、飞扬。

一、在“诵读经典”中,汲取传统美德的营养

教育工作,德育首位,因此学校在建设校园活动中努力通过“读经诵典”来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学校经过反复筛选和研究,把《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全校学生的必读经典之书,要求人人会读,人人会背,人人会做。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全校开展诵读活动,并利用每周五晨读抽出部分时间检查和评比。为了使“读经诵典”更贴进儿童生活,学校打造了《三字经》《弟子规》的古典文化长廊,配以注音、解释、精美插图和小故事。学校还以经典内容为材料,创编了相声、小品、歌舞等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深孩子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

二、在“书香环境”中,营造多层次的育人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在于此”。而要让学生爱书,喜欢阅读,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个主题精心布置环境,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几个醒目的大字;宣传窗里张贴的是学生的“美文摘抄”与“我的阅读故事”等作品;学校教学楼前的花圃里是古今中外喜欢阅读的大师的塑像,有孔子、爱迪生、鲁迅等;学校的楼道口走廊都张贴文学大师的图像和名言,如陶行知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等。图书室、阅览室全方位激活开放,门口悬挂着“美好的人生从阅读开始,诗意的童年在这里飘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人名言;每个教室都设有图书角,每个班级都有读书口号、读书标语,如“阅读,为生命添彩;阅读,为进步加油”“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使我的未来更精彩”等,力求作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

三、在“多彩阅读活动”中,拓展德行内化新领域

“书香校园”活动是文化德育的重要载体。为推进书香校园的进一步建设,学校开展了“书香飘满园,博学好成才”为主题的一系列读书活动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净化学生心灵,培养浓厚学风。

1.培养学习型的教师群体。一位爱阅读的校长,必定能带出一群爱阅读的教师;一群爱阅读的教师,必定能创设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每星期的教师例会,学校都会分发给教师一篇美文,校长加以朗读并解读。这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心安排的读书活动,蕴含着学校领导对教师多么深情的阅读期待。为提高教师文化品位,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读名著、赏名著、颂经典、写反思等系列读书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2.诵读古诗文。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语言和精神提升的途径。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背诵20首中华古诗,为此,老师们自编教材,开展“每周一诗”活动,每周四下午由语文教师轮流向全体学生讲解和教读一首经典古诗。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开展了各年级的默写古诗文比赛,举办了演绎古诗文的精彩表演等,以各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四、在“多元评价机制”中,引领心灵健康发展

“书香校园”是学校努力营建的校园文化,那么,怎樣使学校的评价深深烙上特色文化的印记,凸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作用?怎样更好地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学校将形成生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1.即时性表扬“读书小能手”。学校号召每生每天要有一小时以上的阅读量。每个班级每周组织阅读交流会,感悟阅读后的点滴收获和成长足迹。每次对主动加入阅读队伍并敢于表达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授予“读书小能手”的光荣称号。

2.阶段性评价分发“激励卡”。每个月末,利用晨会时间,由班科任教师及全班学生集体评议、评选“诵读小能手”“写作小能手”“阅读小能手”“文编小能手”等,分别发放“激励卡”,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接受表彰。

3.期末评选“读书小博士”。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平时获得“激励卡”的数量,评选出校级的“读书小博士”,以资鼓励。

回想校园生活的作文:简单的幸福 篇8

伴随着六月的热情,我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他们如渴求知识的鸟儿,要在求学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九月开学了,看着熟悉的九一教室,熟悉的干净黑板,熟悉的满墙奖状。却唯独没有了熟悉的学生,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回想起往日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走过的日子,一幕幕又不时闪现。心中仿佛又出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身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是满满的享受,班级朗诵会上,听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诵是一种享受;作文课上,看着孩子们认真地写作是一种享受;劳动课上,看着学生仔细地打扫卫生也是一种享受。班会课上,学生会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会为班里少得一面流动红旗而自责;会为同学之间的真情道白而落泪;会为一份集体的荣誉而欢呼雀跃。每次当孩子们从我的手中接过沉甸甸作业本;当我捧起他们在讲台桌上为老师放下的一杯热水;当几个顽皮的孩子悄悄地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颗他们舍不得吃的鸡蛋,我的内心总会泛起无比幸福的涟漪。

操场上、走廊上,留下了多少我与学生的足迹,喜欢听他们倾诉升学的压力、内心的苦恼,喜欢听他们讲述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分享那份取得优异成绩时的快乐,感受那起伏不定时的徬徨。如何面对胜与败,如何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也喜欢给他们讲一讲我的故事,我的经历。春风化雨汇成涓涓细流滋润一片甘霖,师生情也在这里得以交融,成长。

毕业了,我们还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约定。周末了,学生们回来看我了,一句句李老师,我想你了,早已温暖了我的心房; 节日里,一条条暖暖的短信,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次又一次温暖了我的心,我再次被他们的懂事湿润了眼睛。

都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清贫与寂寞,然而在这里工作的几年中虽然离家三百多里很少能与家人团聚,我却收获满满,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是“贫瘠”的,我有这么多孩子陪伴,也从来没有感觉到我是寂寞的。这就是清贫职业的背后却收获着其他职业无法获取的幸福。这种幸福源于学生,源于学生那份纯洁的心灵,干净而明亮,单纯而美好。

如今,我又带了一届新生,两个多月过去了。我与我的新学生们也有了感情的共鸣。他们也会在语文课上与我热情的互动,课下了会缠着我问长问短,有时候还会偷偷在我的书里夹上一张张小纸条,上面写满了暖心的文字。过一段时间,我要到石家庄参加国培,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当他们知道我要去培训,心里都很不舍。他们说:“老师,学校为什么就派你去呢,不能换成别的老师?我们不愿意让你去。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等着你。”这些朴素的话语,让我的心底再次涌动爱的涟漪,我也会想念我的学生们。等我充电回来,我会更好的教你们。

从小就很喜欢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深切地知道登上三尺讲台手握一支粉笔就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没想到我竟然收获了这满满的幸福。这就是教师这个职业背后的荣光,你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就是这种爱让我在我的第二故乡—威县扎下了根。八年来,面对艰苦的条件,面对冲击与诱惑,我也曾彷徨过犹豫过,但我怎么都不能辜负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动力,他们也都是我的孩子啊,我必须矢志不渝,爱洒教坛,用爱沐浴农村的孩子。今后将一如既往,以校为家,继续扎根在农村,在爱与被爱的路上,不忘初心,一路向前。

作者| 常庄中学 李亚波

幸福校园作文 篇9

在历史悠久的金代摩崖石刻遗址西五公里,亚沟镇政府驻地,座落着一所学校——阿城区亚沟镇中心小学。学校始建于1974年,历经37年风雨兼程,学校规模由小到大,设施由简陋到完善,设备由落后到先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上级投资500多万元在校舍原址新建了四层现代化教学大楼,从此,掀开了亚沟中心小学历史新的一页,学校也朝着“标准化学校”的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500人。学校占地面积15703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整体布局合理,师资队伍精良,设施设备齐全,配有各种专用教室,是哈尔滨市一类学校,是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花园、学园、乐园三园式和谐幸福校园。

多年来,学校坚持“打造新农村品牌学校”的办学方向,在“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校师生重于行、实于做、立于思,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学做真人,形成“细节造就成功、态度决定一切”的校训,“快乐相伴,和谐发展”的校风,“求实、求真、求新、求进”的教风和“乐学、乐思、乐问、乐做”的学风,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社会声誉也在不断提高。近五年获得各级各类光荣称号十余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悉心关怀下,积极筹措资金,大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分层布局,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各楼层设计主题分别为“知礼有仪”、“孝亲尊师”、“传承经典”和“理想教育”。同时在校园

楼道、墙壁等处制作图文并茂的名言警句等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各项专用教室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校园广播系统的配备让学校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监控系统的使用,有力的保障了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办学条件的提档升级彻底改善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现状,更是践行着我们的承诺:改善师生工作、学习条件,让师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快乐工作、快乐成长!

“教师是教育之本”。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岗教师30人,平均年龄36岁。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哈市级骨干教师1人,阿城区骨干教师、学科新秀5人,哈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0人。他们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优秀的教师团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素质高、凝聚力强、特别能战斗是亚沟中心小学这支坚强的领导集体的突出特点。在王景权校长的带领下,班子成员秉承“师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为”的思想,为实现幸福教育这一理想而扎实工作着。为深入学习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开展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师德演讲”“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交流会”、“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师德问卷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优秀教师层出不穷,教师在献身教育中感受到了职业的幸福。

在“建设学习型校园”、“争做学习型教师”精神指引下,立足于学校岗位实际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不断丰富练兵内容。通过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教育教学能

手。[2007年,陈国华老师在《全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及农村教学研讨会》上执教《摇船调》,轻松愉快的课堂给所有与会领导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王丽伟老师参加全国英语教师迎奥运风采大赛获二等奖;三个学科老师参加哈市教师岗位练兵展示;2009年我校在镇级进行了教师岗位练兵专场展示;2011年敖丹老师参加哈市地方学科素养大赛荣获特等奖;数学团队参加阿城区学科素养大赛获特等奖。]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教学管理理念,借助教科研的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学校建立了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组织骨干教师、学年组长参与备课、试讲、摩课,集思广益,教师在团队教研活动中成长起来,三年共有14节公开课在哈阿两级展示。2011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哈市优秀研究型团队;我们借助哈教研院UC教研活动和《亚沟中心小学教师网络教

研工作室》,全力搞好网上研修, 6位教师被评为网络教研先进个人;我们还以哈学会课题《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做引领,全力打造“快乐有效课堂”。每学期都组织主题鲜明的教学活动,教师也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设计了很多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办学方针,努力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为育人目标,以“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为育人理念,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品德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教师家访和校园开放日等形式同家长 建立经常性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形成强大合力,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成立的舞蹈队、合唱队、鼓乐队、器乐队、滑雪队、美术小组,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志趣。每年的庆六

一、庆七

一、艺术节、国庆节的文艺汇演都为学生展示才艺搭建了舞台,培养了学生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一年一度的春秋两季越野赛、运动会、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竞赛,锻炼了体能、发挥了特长,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在孩子们稚气的吟诵中传承着祖国灿烂的文化;新队员入队仪式,彰显了祖国新时代接班人的风采。这里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的理想场所,也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放飞理想的驿站。学校数次获得优秀少先大队,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先进集体,镇运动会总分永保第一名,区艺术节比赛先进集体等荣誉。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校本课程悄然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师生的心里。我校先后开设了音乐学科《口风琴教程》、《古诗新唱》,美术学科《京剧工艺脸谱》、语文学科《中华成语故事》、《新苗成长校园作文选》等校本课程,编辑了校本教材。通过举行“班级器乐比赛”、“校本课程阶段成果汇报”等活动深化校本课程的实施。2009年陈国华老师在区回民小学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展示,2010年在学校全镇运动会上进行古诗歌曲校本课成果汇报,2011年董会新老师的《咏鹅》一课在

区音乐学科教研活动进行展示,得到哈市教研员亢音老师的好评。校本课程的实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学校呈现出一片快乐健康和谐的氛围。

在和谐校园内幸福成长 篇10

以人为本,让教师享受工作幸福

在具体的学校管理中,幸福是一种感受,也是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满意程度的表现。因此,“工作着是幸福的”对于教师的心态改变起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找一个支点——成就感产生幸福感,多给予教师机会,奋力争取,获得荣誉,他们有幸福感。为幸福人生营造一种环境——帮教师打造幸福,给教师足够的尊重,与每一位教师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幸福来源于三方面,分别是物质幸福指数、精神幸福指数、心态幸福指数。所以,要实施幸福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也就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来考虑问题,从各方面关心教师,使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学校要不遗余力为老师的成长搭建成功平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定期派教师到有关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学到先进的教学法,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学生;学校充分利用校会、工会活动、教代会等,对教职工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从而激发教师奋发向上。目前,学校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倡导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达到一个目标”的管理理念。即是通过制度规范、名人引路、总结交流、争优树先等方式,在教师中树立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举办“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共度幸福人生”等活动,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人生、体验努力工作是快乐的崇高境界。同时,学校还通过“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献爱心”等主题演讲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平安校园,让师生感受生活幸福

安全是幸福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所以,抓好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是保证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安全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一切安全隐患。其次,坚持“谁主管、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绩与各处室、班级和教职工学期评估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维护稳定校园,使师生健康有序工作。第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维护安全稳定的表现作为学生考核的内容,并与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结合起来。第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是防范和消除隐患的保证,时时刻刻敲响安全警钟,天天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危机时,要当机立断,做出抢救措施,把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第三,在师生中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疫、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并定期举办安全文明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讲座、参观相关图片展览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安全工作重如泰山,丝毫不能松懈。

成功教育,让师生享受成功幸福

成功带来的幸福感是最真实的。然而,成功的取得,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巨大心血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自身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师傅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才能教出出类拔萃的弟子。因此,学校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完善教师自身的各项素质,鼓励他们成为知识与道德俱佳的人民教师。二是通过培训名师,树立先进,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树立“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并使此项教育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四是“以老带新,拜师结对”,大力开展传帮带活动,使老教师的经验后继有人,使新教师获益甚多。五是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互相评比,互相打分,互相促进,以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六是开展学科竞赛、智能比赛活动。七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全校或全市的田径比赛,参加全校、全镇、全市举行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比赛,获得各类奖项,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

幸福教育,让校园营造和谐氛围

要达成幸福教育的目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和谐的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众人所说的“人和”就是这个道理。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好“五要五不”,即要互相信任不猜疑,要互相交流不隔膜,要互相配合不拆台,要互相谅解不指责,要互相关心不冷漠,积极营造有婉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二是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保证。三是学校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

目前,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取得了一些成果,使学校各方面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校会继续努力,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上一篇:语文组高效课堂活动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环保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