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推荐9篇)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1

美国著名教育家艾德勒教授,曾设想了20世纪末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他特别强调设置“美育”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作品的观察力、理解力、鉴赏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儿童智力活动的广阔空间。美育与其他认知教育不同,其他教育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强制学习。美育则是让学生在观察、感知、体验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智力是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美育对学生认知教育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美育有助于人的感知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感知能力即人的感受力,人的认知能力与的高低与他的感受力的高低有密切联系。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更难以进行科学的发明与创造。因此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文化知识不仅要依赖于各门理论学科,更需要借助于艺术。通过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唤起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愉悦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感受这些审美意象,从而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增加我们的感性材料。在文学史中,东汉时期班固的《三都赋》引起了“洛阳纸贵”的美喻。宋代,柳永创造了大量的市井内容的慢词,史书上记载,凡是有水井的地方,便能听到有人吟唱柳永的词。由此可见,文学的感受力是多强。在中国画中,“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马克思在谈到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时也曾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五四时期,胡适创导的文学改良运动并写了一首诗《黄蝴蝶》,现在读起来感到可笑,但这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在当时是一个壮举。《红与黑》这部小说揭示了新兴事物“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挑战。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一新兴阶级的资本积累的肮脏史。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让我们在这个愚昧、可笑的人物形象中深深感受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种真实不只是文学上的,感受也不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感知过程。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内在的知识同外部的知觉表象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力,具有很大的个性特点。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不同,除了先天的赋予外,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一个老工人,能分辩毫米之间的区别:艺术家对美的东西特别的敏锐。这都是后天的训练的结果。美育是一种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但具有娱乐和消遣的功能,而且是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西方,古时人类的悲剧被认为是神的戏弄,中世纪认为是命运产生的悲剧。叔本华把悲剧引到“床第间”的悲剧。让人们把观察目光注意到日常生活,产生了尤利库斯《秃头歌女》,波得莱尔的《罪恶之花》,以及被恩格斯称为“丑得如此精美”的罗丹的雕塑《老妓》,杜尚根据他的“存在就是艺术”把一个小便器送入艺术展览,称之为《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索。车尼尔雪夫斯基提出“美在生活”的命题就是让我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美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的进步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记忆在这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在现出来的能力。艺术家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都要靠记忆力把它们储存起来,在创作时再把它取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不例外。弗洛依德的“灵感来于无意识”其实是个体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无意识中被意识到。没有记忆,感知就不会有任何的痕迹,智力也就不可能得以发展。记忆可分为词语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学、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语词性记忆,而审美教育则可以利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实践证明,美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促进认知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能力。拿破仑曾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远古时期,我国大量的神话传说就是想象力的产物。如:女蜗补天,大禹治水,共工刑天以舞等,都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宋代的文人绘画,如苏轼的赤竹,是作者赋予它人的品格,使它具有新的意义,是想象力的杰作。在闽西流传的民谣中有一首:“出门见到树缠藤,入山见藤缠树;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把爱情坚贞的描写却是如此的深刻。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大量充满神奇想象力的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对地狱的描写,郭沫若诗集《凤凰般涅》:在小说中,西方的《浮世德》,中国的《西游记》等,不胜枚举。

艺术品给读者提供的只上一个想象的框架,读者读解艺术品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体验去理解它,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科学揭示:想象是人类头脑的特殊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把自己的知觉表象与所感知的知觉表象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觉表象的过程。想象力使人们“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开拓未来的“神奇的魔杖”。

五、发展和提学生的思维力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包含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审美教育往往是具象思维,但它离不开思维的抽象化。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过程,它揭示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所谓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指将现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作出新结论的能力。

在我国的诗词中,许多把具体形象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落花”、“人”、“微雨”、“双燕”这些具体形象描绘了一个春愁的心境,而且通过人的“独”和“燕”的“双”使人倍感孤独,使愁更为强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淡淡的不可言语的憨思。我国《诗经》的“比、兴”手法就是具体事物到具体事物之间的联想。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里枝”也是用“比翼鸟”“连里技”比喻杨贵妃与李玄宗的爱情。

在现代波普艺术里,《玛丽莲·梦露》这一作品时使我们通过这作品的本身形象,想到玛丽莲·梦露这一电影明星,她的生活,她对在当时的社会的影响等,这都要要通过我们的思维读解它。

在我们带领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引导学生去思索,增加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连力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特的审美个性和创造性。西方解释学这样表述:“伽达默尔以哲学和科学有许多新发现证明,一切对作品本来意义的重建都是不可能的,既使是作品的意义被再造,也不再是原来的意义。就像那些按照原来的条件重恢的古建筑不再是原来的建筑一样。既然如些,解释学追求的东西就不应该是恢复作者的原意,而是作者原初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和对后形成的新东两。”

审美教育培莽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足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最终目的。而美育通常是人们新颖活泼的独创精神的“契机”。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融汇与促进作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增强感受力、培养学生蕊察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商学生的认知能力,把审美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分析与艺术鉴赏相结合,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材。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2

今天, 我们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 用美的东西来熏陶学生的灵魂,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是每个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审美教育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寓教于乐, 充分挖掘作品的“美”

一般来说, 语文教材的编写注意撷取了古今中外文学的精华。有的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 反映大自然的美, 富有巨大的感染力;有的写生产活动、阶级冲突、爱情友谊, 反映人类实践的美,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的写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园林建筑, 反映艺术作品的美, 有着令人陶醉的魅力。而要引导学生去很好地欣赏这一切, 殊为不易。有些名篇佳作, 教师百读不厌, 爱不释手, 学生反而感到平淡无奇, 索然寡味。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揭示出作品中蕴涵的各种美,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进而受到审美教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的传世精品。郁达夫曾热情地赞评他:“虽则是一个诗人, 但是他的散文仍然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确实, 朱自清先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诗人的炽热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去注视现实世界里令人产生强烈感情的事物, 并且诉诸笔端, 写出诗一样美的散文。在《荷塘月色》中, 那清婉秀美的文笔, 精巧姝丽的构思, 隽永幽雅的意境, 高超传神的技巧,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怎样将这种“美”的价值挖掘出来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第一, 把握作品的“神思美”。《荷塘月色》写于群魔乱舞、风雨如磐的白色恐怖年代。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 朱自清目睹了现实的黑暗, 他感到郁闷、寂寞、孤独、彷徨、悲苦和忧愁。作品正是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这种心境。

严肃的创作态度, 是朱自清先生善于将真情实感诉诸笔端的基础。文章紧扣“宁静”二字, 由“颇不宁静”到希望获得宁静, 又多方寻找宁静, 却又得不到真正的宁静, 始终陷在孤独、彷徨和苦闷的重重包围之中。行文曲径通幽, 天然浑成, 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慨叹, 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这种精神无疑是可贵的。

第二, 领略作品的“秀婉美”。从形象方面看, 作品写的不过是月下荷塘的深幽朦胧的景色和难以超拔的自我情愫, 然而却写得形神兼备, 情味隽永。如写荷花、荷叶的形象:出水荷叶, “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绽开的荷花, 像姑娘们柔美的身姿;含苞的荷花, 像娇羞的少女;点缀在荷叶中的零星白花, 则“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把自己的美感注入所刻画的形象之中, 把爱美之情融于所描绘的景物之中, 写出了一个十分幽雅的艺术境界, 从而体现出秀婉多姿的艺术美。

第三, 品味作品的“移情美”。《荷塘月色》以观赏无边的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 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 复又归来, 一路写景, 也一路抒情, 移情于景, 情随景生。随着写景抒情的展开, 很自然地形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 产生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的波澜。从夜色的宁静到蝉蛙的喧哗, 从北方的失落到忆起南方的旧俗, 感情的波浪一个比一个快地向读者涌来, 使读者亦着作者之颜色, 发作者之幽情, 从而使读者的性情得到陶冶。作品这种强烈的移情美是通过移情与通感等艺术手段的成功运用而实现的。

通过上述分析, 教师只要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对作品本身进行准确的审美剖析, 学生就能心领神会了。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 不仅学到了写作知识, 而且能把握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 充分认识当时的社会现状, 激起爱国主义热情。

二、怡情养性, 引导学生形成审美意象

我们知道, 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得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起来, 创造出新的形象, 也就是说, 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 就叫审美意象。而在审美表象转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中, 联想和想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联想是审美意象形成的客观基础, 而想象是审美意象在审美过程中最后完成的标志。可见, 联想和想象都是美感的重要心理因素。高尔基指出:“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 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 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 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 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文学描写的生活不可能包罗万象。作家总是力求把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内容艺术地浓缩在有限的形象之中, 从而使艺术形象具有以一当十、寓显于隐、不全之全的审美价值。可见, 欣赏者获得审美意象, 对作品的感受、领会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呈现的有限形象本身, 即作品美的探求, 要通过有限的形象去领会它所表现的更广阔、更丰富、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 由一见十, 探隐知里, 从不全之中掌握全, 从而接受形象的思想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获得美感享受。这种从有限到无限的过度, 必须依靠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作为桥梁。

笔者认为, 在语文教学中, 要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悠长深远的影响, 获得美育的怡情养性效果, 教师就必须注意并重视这一桥梁作用。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是一味控诉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唤醒人民起来斗争的“良药”。其结尾写了那“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的“死刑和瘐毙的人”以及“穷人”的“丛冢”。学生往往一读而过, 忽略了其中丰富的内涵。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看看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那么, 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启发下由“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想象出封建社会豪门大户一幅幅钟鸣鼎食、灯红酒绿的生活场景;由层层叠叠的“丛冢”想象出饿殍遍地的惨象, 甚至由此而联想到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通过联想和想象, 学生不仅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 而且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同时增强了审美能力。

散文的教学也是如此。如秦牧的许多精品, 常以一棵树、一撮泥土、一颗贝壳……作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 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 纵横驰骋, 旁征博引。这就要求教师以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 进而达到“神游象外”、“超然象外”的境界, 感受到“象外之象”, 意会到“象外之旨”, 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尤其不能忽视联想与想象作用的, 是诗歌的教学。诗歌的“微妙”, 往往在于想象和联想的“微妙”。我国古代许多优秀诗作都是以含蓄精练的语言, 把强烈的思想感情浓缩在几个精妙的形象之中, 即所谓“现相无相, 立说无说”,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落一叶而知天下秋, 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 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如孟浩然的《春晓》, 由“风雨声”而知花落多少, 无一字言惜春之情, 而惜春之意已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倘若离开联想和想象, 学生要领会诗歌的真谛, 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 想象和联想在审美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就是使审美对象构成生动感人的活的形象, 欣赏者由此而获得美的享受。因此, 想象和联想能保证审美活动的积极开展, 完成审美认识的飞跃, 同时使审美意象进一步活跃起来, 使欣赏者和欣赏对象和谐统一, 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过联想和想象这道桥梁, 就能形成审美意象, 达到审美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潜移默化,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作品欣赏的“再创造”过程, 实际上是欣赏者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日积月累, 偶有所得”的效应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作品的欣赏, 决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育, 而是始终活跃着欣赏者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活动, 是被动中的主动, 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平时的积累, 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 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 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 从而分清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什么是荣, 什么是辱;什么是文明, 什么是野蛮;什么是高尚, 什么是卑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 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渴求, 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 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 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作品欣赏而激发的创造美的欲求是多方面的, 从服饰、手势、步履, 到性情、举止、心灵;从“再创造”、“再评价”的艺术美的欣赏, 到主动性、能动性的文学写作活动, 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也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从美学角度来说, 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单从读书少、功底差、求知, 欲不旺等方面去埋怨学生, 是无从培养这一能力的。我们应该知道,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对生活进行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 为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 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 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 产生了一种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入创作过程的。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沈宗骞所说:“心花怒放, 笔态横生, 出我腕下, 恍若天工, 触成笔端, 无非妙绪。”这种情景, 就是顿悟和灵感的产物。叶圣陶看到牵牛花日夜生长, 悟出了生命之力量, 才创作了《牵牛花》;冰心为卡拉玛姐妹的舞姿所动, 才有《观舞记》的问世。我们的学生往往把习作看作一件苦差事, 关键是缺少那种进入创作过程的“冲动”。于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作者的脉搏探寻作者的思路, 寻求引起作者创作欲念的感情触发点,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以所讲析的范文为诱导, 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兴趣。置身自然景物之中, 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善于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看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激起创造美的强烈欲望, 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3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普通高校;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靠听觉享受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不同种类的声音,音乐也是人们宣泄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让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有所感悟,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音乐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对学生智力、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都有所帮助,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从而影响高校学生的内心情感和道德观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音乐审美教育对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

音乐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其最基本的性质就是人学生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认识审美性,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对如何感受美、欣赏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整个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将音乐欣赏能力转变为对美的欣赏和对美的创造能力的学习,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通过学生的听觉器官从而在脑中进行相关联想,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的审美能力。

现如今,很多普通高校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作为主体以讲解课程为主,学生学习为辅助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很难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普通高校教师要及时转变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音乐审美的学习中,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世界的无限魅力。音乐审美教育对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也很深的影响,首先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精神情感,利用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让学生们通过想象与这些音乐旋律相融合,与自己的心理感受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让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其次,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音乐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的语言,能够充分的丰富人的感情世界,通过声音传达自身的喜悦或者悲伤,在音乐的抒发过程中,把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自我倾诉,让听者也能够融入到当下所在的情境当中,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1]。

在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中,音乐审美教育是不可代替的重要部分之一,音乐审美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艺术进行想象处理。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在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时候,能感受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而且对完成音乐审美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音乐审美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审美能力提升的作用

审美能力是对艺术作品体验和感受的审评标准,审美能力的高低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累积经验才能得出结果,对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对艺术品的欣赏上,能够真正了解作品的结构、含义、以及作品内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美的存在意义,将音乐作品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分结合起来,让自己融入到当下的音乐环境中,感受音乐的思想感情。而音乐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利用音乐的美与世界发展规律的内心联系,让学生能够充分的通过欣赏音乐利用自己的想象以及感官系统,对音乐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融入进音乐的世界中,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的积累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作用

人际交往在不光是在普通高校中占很重的比例,在生活中也很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能够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影响当时的社会和人群,还能够激发人们共同的情感,人们在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建立起共鸣,就会增长人际交往之间的凝聚力,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提升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复杂多变,这种交往的变化也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身份得以协调发展,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

(三)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学科,不仅是人类的精神产物,而且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音乐的快慢和种类能够影响人们的呼吸、心情等不同的生理变化,动感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轻松的音乐可以缓解人们在学习或者工作当中遇到的压力,减少身体疲劳的感觉;当学生在遇到挫折、孤单落寞的时候,都可以通过音乐来安慰自己,激起对生活的信心,音乐在无意间给了人们太多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音乐来改变自己的认知,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并且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到学生大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音乐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通过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充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结语

普通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教育目的不同,普通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并不需要注重专业的音乐人才培养,而是要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来传播审美的意义,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操,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晔.浅析音乐审美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03):55-57.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4

3.1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升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是高校学生一种实现审美能力的体现,音乐不仅能反映现实生活,也能表现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的心理感受,所以说音乐的现实形态,是对现实艺术的一种加工的现实没的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高校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在正确的引导下能更好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风格、旋律等更多的音乐知识,也同时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调,让学生能了解音乐作品更深的蕴意,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能更好的领会音乐内涵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使得音乐教育不仅成为基础教育,也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和智慧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主要通过音乐作品来不断地了解音乐创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风格等信息内容,还需要掌握一些音乐理论基础和表演技巧等,在音乐学习上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相关知识,最终学生要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知识,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好地深入了解我国悠久音乐文化,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音乐文化,扩宽高校学生的自我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对多元化文化的热爱和了解,这样都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3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开发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使得创造力成为人类社会能动性的最高体现,同时也给了高校教学新的要求,让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综合。高校在培养学生上不仅要体现在对知识传播讲授上,也要对学生自身创造力和创造思维上的培养,音乐正好可以满足人们对创造力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成为高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博.音乐审美素质的养成与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5):106.

[2]万雅娜.新时期音乐审美的“异化”现象探讨[J].黄河之声,(1):90-91.

[3]付馨.大学生音乐审美行为探究[J].才智,2014(13):165.

[4]覃春梅.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6):147-148.

[5]白如雪.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44-45.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高职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SJD880022)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西方格式塔理论与高职审美化教学”(项目编号:JSJM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1-03

审美教育是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形成对事物的一种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高职学生的个体感知觉发展正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三、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效应

(一)审美共鸣

审美共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质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使主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鸣”。

1.实现思维共振。所谓思维共振,指在教学艺术交流中,师生双方的思维时时合拍,达成共识,一起进入教学内容的高潮迭起中。要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关键靠教师去创造条件。首先,教师要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依据纹路,设计教路,才能创造出师生思维同鸣共振的教学境界。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了解学生平时思考的问题、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态度、倾向以及思维的准备状态。注意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的合辙合拍,于关键处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

2.创设“召唤结构”。创设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的“兴奋点”。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凝聚到教学活动上来。

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课,为学生渲染一个“与命运苦苦抗争”的审美氛围。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把学生导人到“荒凉、萧瑟又有生气的”的地坛

二、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狭义地说,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就是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作品内容形式、种类体裁的影响,使主体的欣赏过程呈现纷繁多样的状态。大量对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显示,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理活动大体要经历初始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实现阶段,或发展阶段),心理效应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互为因果关系。概括说来,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组成的:

1.初始阶段。主体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伴随这种注意状态是情感上的某种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2.高潮阶段。此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审美知觉以及由知觉活动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悦;二是审美的特殊认识(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开)以及由这种认识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应阶段。包括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高的审美欲望(需要),更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情感生活,是审美活动的“超越”和“升华”。

为了更清楚地总结这一过程,特用下图表示出来。情境中,通过对地坛沧桑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品读和再现,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却又不低沉,悲怆但又不悲伤的情感基调。之后让学生明白,史铁生的文章表面看来颓废、消极,实际深藏着对人生命、生活的强烈留恋和执著。史铁生从蜂儿的飞舞、蚂蚁的疾行、瓢虫的飞升、露水在草叶上的滚动,忽然感悟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短短的几个字,展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领悟到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坚韧、意志和思索等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珍爱生活,珍视生命。诚然,“召唤结构”的创设,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体味作者的感情,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审美通感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一“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缥缈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借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声是听觉,清香是嗅觉,“渺茫”是视觉,用嗅觉、视觉来写听觉,用隐约而动人的歌声来写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来写光与影的和谐,是用听觉写视觉。这些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教学时要抓住事物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等与人物的气质、精神之间的相似处,让学生借助感觉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远的歌声、迷离朦胧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和“颇不宁静”的思绪,情与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学生借助感觉的复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为何总是蒙着“浸肤之凉”的原因。

2.借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状。《老残游记》中有对声音的描摹.将声音化成视、触、味、嗅等各种感觉形象。这样,声音的形象就更丰富、更强烈、更立体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描写听完歌女歌声后,感觉她那歌声宛如一条飞蛇,绕着黄山盘旋穿插,顷刻周匝数遍,就是把听觉形象挪移为视觉形象,声波感转移为光波感。再如,《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堪与《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相媲美,不过这段文字是借听觉、味觉来表现视觉形象:第一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直流,似开了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流了出来(味觉);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视觉);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似做了一个金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听觉)。这段文字充分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这场拳打场面描摹得有声有色,大快人心。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状,体味通感的妙处。

3.借助通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诗歌为例,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具特色的美感。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从诗歌的审美创造来看,通感艺术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的韵味。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转化成波动的声音;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以听觉上的“静”来描写视觉上的清深的水色;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来描写听觉上的清远的磬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若兰”,将听觉上的哀婉朱声转换为嗅觉上的“馥”。诸如此类的通感句,无不表现出诗人对事物的新颖而细腻的感受,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础上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审美意象以无穷韵味。这些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体现着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特有的审美创造。

再从诗歌的审美欣赏来看,诗的通感艺术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范围,而且有助于欣赏者从不同感觉的联系中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了更强烈的美感愉快。学生作为欣赏者,首先是感觉上的活动,感官接受艺术形象的刺激,并引起美感,然后便会在想象的作用下进入审美再创造的境界。所以,诗中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才能使学生在产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进入审美再创造的高层次。而诗中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艺术形象,就具有这种唤起欣赏者审美意识,从而推动欣赏者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艺术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观照对象,刺激欣赏者多种感官,(fwsir.com)沟通欣赏者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感觉,再创造新的形象,并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韵味。

(三)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或指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试谈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廖望光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重庆 涪陵 408003)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意象 古诗教学 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少妇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7

1慕课的基本内涵

“慕课”发端于美国 , 是英文MOOCs的音译 , 即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 ), 指的是课程注册的人数多 , 最多的一门课程人数多达16万; 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 (开放), 指的是只要是想学习的, 随时进来学; 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 ), 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 , 全天开放 , 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 而且还能利用开放网络互动;“C”则代表Course (课程)[2]。

随着慕课大潮的涌入, 让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首先是借鉴MOOCs课程的特殊性质, 建设精品课程, 例如在传统的教学中穿插多种风格的短视频、通过在课堂答疑互助等;其次是通过MOOC课程, 改革校内教学模式, 把MOOCs作为预备课程, 对网上课程学分认的一个同等。

MOOC主要是以连通主义理论与网络化学习的开放式教育学作为一定基础的。MOOCs抓住学生的关键是有交互、有嵌入式内容、有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有自动评价系统。目标是增加学习的机会、 传承知识、利用技术、减少成本。这些课程与传统的大学课程是一样的, 都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这种方式令学生从初学者一步步成长, 然后逐渐转变为高级人才。而课程的范围则覆盖了较为广泛的学科, 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等。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 但学习者如果想通过慕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 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课程不是搜集, 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联系起来的课程。课程对学习者尽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但所有的慕课都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种形式, 提供一个时间表, 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课程、阅读建议以及研讨问题等。每门课都配备有小测验, 有时还有总结考试。有些学生由此还成立了网上的学习兴趣小组, 或是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兴趣小组。

应用型高校对开展MOOCs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认识到MOOCs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 应用型高校开展MOOCs课程建设应先是小范围试验后再逐步地进行推广。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应充分了解, 注重以学生的视角进行课程的设计, 在MOOCs课程应用过程中, 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意见看法, 培养学生基于MOOCs的学习方法。

2慕课的优势

从已有的MOOCs教学实践来看, MOOCs具有学生规模“巨型化”及学生身份的“多元化”的特征。 自然, 针对如此“巨型化”、“多元化”的需要, 如何设计MOOCs课程和有效地学习MOOCs课程是值得深入探索解决的问题。

MOOCs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它的结构与内容的设计上模式新颖, 设计合理。MOOCs与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形式的远程教育课程; 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 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等都有本质上的不同。而通过MOOCs的课程讲座视频、课程测验、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活动等3个组成部分, 进而刻画出它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的具体特征[2]。

(1) 课程讲座视频

不同MOOCs根据其教学目标和知识容量不同, 教学安排每周一节授课。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由授课教师总体把握。课程通常都会控制在16周以内。

授课时长会被分解为8至15分钟的单个知识模块, 共2个小时的课程视频。其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作为课程学习时间的主导者, 按授课教师的要求完成一个知识模块后, 才进人另一个知识模块学习。每个知识模块里包括的课程活动有:课程视频中的嵌人式小测验、课程的额外背景材料、学伴评价题目、课程讨论区等。MOOCs课堂教学在视频中嵌入相应的测验题目, 测验的结果并不计人学习者的成绩当中, 使得他们投人的热情与学习质量大大提高。

(2) 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

课程测验通过在线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实现对知识的“回忆”, 在线练习题都是按程序自动评估打分的。自动评分的好处能够给学生及时反馈, 并帮助学生在数次练习之后掌握某一知识模块。在线练习题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 也可以是简答题等。而简答题可以采用同伴评估法进行打分, 这样可以鼓励同学们互相沟通交流。

(3) 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选择同一门课程的同学可以借助本课程的讨论区进行互帮互助。有些授课教师会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枳极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区, 或者邀请助教对同学们的讨论和问题进行反馈和必要的回答。

MOOCs把学习的本质、学习过程、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等基本学习科学规律运用到现代教学当中, 从而比传统的教学更大大提升了积极学习的体验和学习的质量。

3后IT时代“慕课”对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挑战

随着慕课浪潮的大量涌入, 使得我国高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也面临体制上的挑战, 而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这5个方面:

(1) 慕课以“学” 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习者对知识的需要或兴趣有目的地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重复的练习, 有效地避免了高校现行的课堂模式中的对知识满堂灌。

(2) 慕课的视频课程体现在必须把握教学知识的规律 ,把教学视频平均切割成10分钟或更短时间的“微课程”, 并由许多个小问题在视频中穿插所构成, 精巧的课程设计使得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将无立足之地。

(3) 慕课呈现出的是对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对课程信息、网络化的全新模式, 阐释的是教学改革目标中以“学”为本的高校教学价值取向模式, 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放的和自由的互动成为常态。这种全新形式和价值取向也冲击到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

(4) 慕课呈现出的全新模式和教学革命性的教学价值取向将会令高校内的人才交流和人才的竞争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

(5) 慕课呈现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意在从表面上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 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权力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的主导权, 但其含义更深层的是要求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和转变各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3]。

4后IT时代慕课促进高校教学研究改革的道路

(1) 高校教师通过个人创作 , 结合动画、电子手写板书等创新型的微课资源

各类微课资源属于开放式教育资源的核心, 如由高校教育的资源经费管理者请专业公司制作, 那微课资源平台的更新和各类应用将不一定得到有效的保障, 高校的微课视频可利用专业录制软件、电子手写器等设备独立完成, 可完全依靠教师的个人创作发挥, 在手写板上完成授课板书。技术和教学的关系应如何协调配合早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对教育技术深刻探讨的深层话题, 电子手写板书主要反映了教师的授课思维, 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结合到教学改革之中,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转变。此外, 教师利用动画、电子手写板书等设备软件完成的微课资源在同等视频清晰度下能比课堂实录的视频压缩得更精细, 更有利于网上在线学习。

(2) 将在线学习课程应用在开放的课程资源应用中

通过在后IT时代的高校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显示, 高校学生中喜欢使用大屏幕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网络资源占绝大多数, 开放式课程资源应如何在移动网络上方便点击观看成各高校所要进行的项目研究, 因此制作时间短、容量小的视频并适用于移动设备平台浏览就是目前高校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 除传统模式下的网络课程, 微信课程等新生事物也必须应用于学生的在线学习课程中。

(3) 授课教师要正确的了解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化对教师自身教学的重要客观性

在慕课浪潮对现代教育化的强烈冲击下, 高校教师需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程度进行不断的提高, 将最新的教育技术纳入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中, 才能在现今这种新形势中胜任教学工作。而以慕课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技术并不只是专业教育技术人员的事, 还是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5发展慕课的若干建议

(1) 加大政府政策力度地支持 , 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新模式

要对慕课的有效发展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支持,而除了可以募集公益基金外, 还需提供政府政策性的保障,保证慕课的正常有效发展。慕课平台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合作中, 让企业在课程制作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而学校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具有实践经历的学生, 减少企业在人才招募中的风险与成本, 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达到对企业文化宣传的目的, 增加了学校和企业的互动, 成为对慕课资金引进的另一种模式。

(2) 提高慕课课程的质量, 结合我国文化优势对文化课程进行深度设计

由于慕课学习者在对课程选择的过程中, 更多地去选择国外的优秀课程, 而相对冷落国内的一些优秀课程, 使得我国需要在慕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创作上进行改变, 首先应当重视课程的质量, 避免产生传统公开课中所存在的答案式的师生交流状况。其次, 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现状, 对课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作出更改, 开设创新地文化类课程, 并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制作出具有广泛受众的精品课程推动我国慕课的发展。特别是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面向我国数量庞大的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践实训型慕课, 开发出适合在智能终端、微信平台上使用的慕课。

(3) 发挥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 , 加大慕课对学习群体中的宣传力度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 在一个高校网络群体内, 学生意见领袖的信息发布会对该高校网络群体中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 利用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可加大慕课的宣传力度, 增加学生的数量, 提升对慕课学习内容的需求[4]。通过信息推荐系统, 让慕课应用绩效更高。

5结语

美术教学在聋校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篇8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目的是很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

由此我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审美教育在聋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层次的美的创造任务,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第一,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聋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聋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形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感知。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聋生进行赏析,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聋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第二,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难以把握是非标准。对此,教师应加以引导,因为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聋生的互动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聋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第三,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应以培养聋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孩子们总是充满幻想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初中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聋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三、在发展中实施审美教育

第一,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入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第二,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要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初中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聋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聋校美育新路。

第三,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注重过程。首先,以基础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减那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教学内容,增设一些作用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其次,教学方法切忌盲目随意的纯技术教育与纯欣赏教育,而要讲解与练习结合、欣赏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聋生的眼、手、脑都协调运用,使之对美术行为过程和结果发生兴趣,从而培养其综合素质。

第四,建立并完善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标准与展赛机制。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与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以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的评价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的、强调自我表现的感觉式评价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聋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试谈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9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离开我们去独立生活。我们要在他们进入社会前,培养他们的经受大风大浪的能力。有句话懒妈妈培养出勤劳的女儿,也许是很有道理的。若是一个能干的母亲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孩子怎么会有机会自己做事。没有锻炼的机会,遇到事情怎么处理问题。她只有去找只记得妈妈,不会思考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这些天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行为。为什么学生学习了电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电器?为什么学会了查字典,遇到生字还是问老师?可能就是我们的教学思维有问题?我们是让孩子学会这种知识,给了他们现成的这种知识。而不是让他们逐步发现这种知识,并且明了他们的使用价值。我们用的是让孩子记忆的方法,而不是理解的方式,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孩子们根本没有使用的兴趣,也不会使用。我们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学生读书,让他们在探索知识中畅游。

脑力劳动也好,体力劳动也罢,都是孩子智力发展过程必须亲身参与的。我很惊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成立那么多兴趣小组,让我简直不可想象。在我们现在的条件下,也是不可思议的。若是在我们这里能做到该是多好啊,可是我有心却是无力。首先我就不具备日他们教师的丰富的知识储备,难以担当起孩子们各样兴趣的指导的重任。这也告诉我,自己的学习道路还很长,做小学教师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为农村培养全科教师,希望能改变目前尴尬的状况。说实话,现在农村的孩子,教育真的是太单调了。像我不会绘画、音乐,难以担当他们这方面的指导。我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是空白,而实际上全校,就没有开这方面的课程。真的很是向往那种琴棋书画能开三四十门选修课的学校,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课间交流,目前我们的教学状况,不知耽误了多少的画家、音乐家等等方面的精英啊。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太重视孩子们的真正劳动。我们的脑力劳动,大部分是孩子们的死记硬背,没有注意他们的脑力劳动的创造过程,体力劳动更是忽视,没有真正落实。我们的孩子很少做家务,现在还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养尊处优,他们生活的能力很差。仍记得女儿毕业典礼的一幕,刚刚滴下的雨滴,让很多家长赶紧跑过去,为孩子撑起了雨伞,而台上的讲话的老师也好,台下升旗班的教师,在雨中一动不动听讲。我们生怕孩子们淋雨,口中谈让孩子经历风雨,可是风雨来临时,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们的教育是一项有缺憾的艺术,在这条道路上,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劳动中,获得人生需要的智慧。不要将人类智慧作为馈赠让孩子来吸收,而是让他们作为发现者来认识,进而在此基础上,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智慧。

上一篇:中标通知书格式及下一篇:合同修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