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案例】浙江横店特色小镇案例剖析(精选11篇)
一、概况
横店,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阳市境内,距离东阳市区18公里,距中国小商品城义乌36公里。距省会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华90公里,处于江、浙、皖、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94个小区)、1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9万,外来人口9.5万。2015年,该镇GDP达到138.1亿元,国地税收入达30.3亿元,财政总收入3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20元。
二、发展特点
(一)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推动城市实力不断增强 横店镇通过繁荣活跃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影视城+”行动计划,不断衍生发展观光旅游、体育休闲、影视文化等影视休闲产业,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起到了行业的风向标作用和领军效应。
与此同时,横店以“影视名城、休闲小镇”为目标,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软硬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工业强基立镇。以高科技为引领,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低效工业、落后产能、高污染企业实施“减法”,做好科技创新“加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二)坚持景城融合发展,城市风貌优化魅力提升
横店镇始终把景区与横店城区的融合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以城市风貌综合提升为载体,全面改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小城市魅力。紧紧抓住旅游专线和景区360度两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地下管网、道路“白改黑”、绿化、立面等四大工程和慢行、交通智慧、导视、停车等四大系统,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景区周边环境。深入推进以卫生保洁、城市管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大整治,在村(小区)环境整治基础上把产业植入作为巩固成果的重要手段,推进特色村庄创建,以18个村(小区)为首批试点,引导村(小区)依托村庄资源,挖掘特色,精心打造“一村一品”,雅堂“横漂村”、官桥古宅村等一批特色村庄初具雏形。
三、融资渠道
(一)横店集团投资鼎力支持
横店集团对于横店小城市建设的鼎力支持,是促成横店
城镇风貌大变样的首要因素。据了解,自2011年,横店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后,横店坚持企业主体造城。3年来,横店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92.6%,高居全省27个小城市首位。横店集团用于小城市建设的资金就高达150亿元,“横店模式”作为新的投融资方式广受关注。横店集团的投资主要用在了影视旅游产业,据《浙江横店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显示,横店集团对于影视旅游业专项建设资金投入约占总投入的66%,土地投入和民间募捐筹资占34%。在横店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下,当地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愿意积极参与到横店影视产业投资之中,因此横店影城在发展的过程中成功避免了资金断档的情况。
除了影视产业投资以外,横店集团的投资还大力支持了横店小城市建设。据东阳市十四届人大代表,横店集团副总裁葛向成介绍,横店集团曾积极参与过该地区道路、水利、学校、医院的建设以及治水、治气、治尘等环境治理,较有名的有40省道改造工程、横店人民医院等。
(二)当地政府财税政策支持
横店镇稳健而有力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进而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据横店镇颁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三年间横店镇GDP年均增速为2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0%,国地税年均增长21.1%。横店镇上一级政府将税费足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扣除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的费用外全额返还,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等返还79%。2013年,东阳市共
全额返还了税费4.28亿元,三年行动足额返还税费12.65亿元。东阳市财政返还给横店镇政府的资金,让该镇有更大的实力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
东阳市政府对于企业的税收优惠及支持力度也十分之大。比如,东阳市对在横店镇新办的大型商贸企业,自营业当起,实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对在横店镇新办的金融保险(放心保)企业,自营业当起,实行交纳的营业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拨补50%。
(三)浙江省政府的小城市培育项目支持
浙江省政府开展的小城市培育工作在横店镇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底开始,浙江从200个中心镇中选取了27个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开始第一轮培育。据浙江财政厅颁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浙江省财政厅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浙江省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2016年,浙江省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用于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集聚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小镇风貌建设
在横店影视城外的横店镇曾是一片脏乱差的堵城:污水横流,是地下排水管不通畅;道路拥堵,是路面偏窄、坑洼不平、引导标识欠缺;车辆满大街乱停,是停车场、停车位不足;街上瓜皮果壳随处可见,是垃圾桶、果壳箱设施不到
位……对此,横店启动了城市风貌综合提升行动,将镇区设施功能提升与镇容镇貌整治、影视文化景观建设并列为三大工程。
(一)“白改黑”的道路升级
在道路建设中,横店镇摒弃传统水泥路,全部升级为平整流畅、吸尘降噪的柏油路。同时,在道路改造之中,供电、电信、移动等管线部门必须全部到齐,一个不能少,能入地敷设的全部入地。白改黑、人行道、绿化、地下管网等实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铺设地下管网10.5公里,清理整治、拆除迁移杆线866根,“空中蜘蛛网”也少多了,横店街头视线一下子清爽起来。
(二)“灰改彩”的街景升级
横店镇以万盛街改造作为城市风貌综合提升的重点,把
曾经尘土飞扬的万盛街变为里外一新,充满民族风情的步行街。在街道两旁,是石水吉、雅堂小区、水浒一条街这样的特色村、主题街区,遍地开花,随处可见。主题街区、特色村落、亮点景观,交相辉映之间,一度让游人模糊的横店印象逐渐清晰起来,这里是东方好来坞,也是迷人的风情小镇;既有万盛街这样的大家闺秀,也有石水吉、尚伦印象这样的小家碧玉。
五、面临的问题
(一)优势产业竞争压力增大,需进一步提档升级 横店的特色工业和影视旅游产业具有先发优势,但当前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各地已先后建成了上百家风格各异、规模不等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特色优势产业面临极大冲击,亟需转型升级。
(二)建设管理速度不同步,需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经过6年小城市培育建设,尤其是去年开展城市风貌综
合提升以来,横店小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但城市管理与建设速度不同步问题较明显,管理水平落后于建设水平,城市管理方式仍较为粗放,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方式有待摸索建立。
(三)“小政府”面临“大考验”,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目前横店常住人口近17万,年旅游人次超1500万,城市迎来“城市功能强化”和“服务管理改善”的双重考验,当前横店的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单位力量与横店的工作职责、工作量不相匹配,亟需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改革。
六、发展目标
以全国新型城镇化为契机,紧紧抓牢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和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转型提升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影视名城,休闲小镇”。
七、政策支持
(一)进一步扩大管理权限
根据横店镇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实际,优化调整审批权限和综合执法权目录。扩大横店财权,调整财政体制分成。
(二)拓宽横店镇投融资渠道
争取国家农发行贷款资金15亿元。继续执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土地出让金、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全额返还机制。
(三)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在每年300亩小城市培育专项土地指标的基础上,再视情追加用地指标,用于横店镇建设;继续执行盘活存量用地
100%留镇制度,确保横店镇建设用地需要;优先调整横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给予横店镇建设用地规划倾斜。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详见“参考资料”部分,特此说明。
参考资料
马洁如 2016年10月15日 《横店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舟山文化产业 2016年11月11日 《横店面貌大改善——“东方好莱坞”演绎小镇“蝶变”》(作者不详)
1 特色小镇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动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解放思想,立足国情省情,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涌现出绍兴纺织、大唐袜业、嵊州领带、海宁皮革等一大批优势块状经济,走出了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支撑浙江由资源小省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的重要法宝。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发展路径越来越紧迫的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挑战。对浙江而言,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人才、技术、新产品与市场拓展能力等无形资产积累相对不足,本土新兴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培育过慢,浙江制造仍处于从“微笑曲线”底端走出来的艰难爬坡期,产业转型升级滞后,效率型发展体制还未完全形成。同时,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陆域空间资源瓶颈制约、生态环境红线制约不断凸显,对于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落后生产力腾笼换鸟,用最小的空间资源达到生产力最优化布局的要求更为突出。
总体来看,经济新常态下浙江需要特别警惕由于转型不利可能陷入的“经济增长乏力、市场低端锁定、产业低效运作、有效供给不足、资源过快消耗、创新精神停滞”的不良循环,为避免这一局面,受瑞士达沃斯小镇、美国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普罗旺斯小镇、希腊圣多里尼小镇等建设体量不大、产业特色突出、文化独具韵味的小镇发展模式启迪,浙江启动了创建特色小镇的重大战略实践,旨在通过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创新型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优势再造,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浙江模式的创新破题。
2 特色小镇要突出“高、特、新、融”创建导向
浙江在特色小镇创建的实践过程中,对小镇的定义内涵逐步清晰和丰满。全省特色小镇建设纲领性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 号)和《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浙特镇办〔2015〕9 号)中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于独立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笔者粗浅的工作体会,特色小镇重在“高、特、新、融”四个方面下功夫。
“高”:体现在功能聚焦要高,开发建设水平要高。
首先,特色小镇创建要依托于所在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配套服务,突出高端引领的发展定位。一是要成为产业高端化的先行区。根据特色小镇不同的产业主题,着眼于科技、人才、资本、领军企业等高端要素的集聚,锁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和核心环节,注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联动,探索绿色可持续经济模式,成为区域产业版图的驱动中心、展示中心、营销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二是要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重点强化服务支点功能,在互联网时代和大交通时代,推进原有城镇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努力创建新型空间和新型社区,成为设施联建共享、辐射效益显著的区域城乡体系有机组成和示范样板。其次,特色小镇创建要具备较高的规划建设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特色小镇体量不大,其规划应是一次成型,并要区别于一般的园区、城镇规划,是一种多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要在“三规合一”基础上,更加强调产业规划、文化发展、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建设计划、运营优化、政策谋划及空间设计紧密结合、有机统筹的顶层设计。在开发建设中,应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下,优先引入国内外高层次开发主体,优先采用整体开发的实施模式。在小镇建设管理方面,应设立省一级的高层次管理协调平台,推进形成多方合力的创建工作格局。
“特”:体现在必须强调特色发展,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特色产业的提升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核心要求,产业主题的选择决定小镇未来,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做足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浙江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万亿产业”的主攻方向,特色小镇的主题选择也必须紧扣这七大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产业,同时也包括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小镇建设通过在传统“块状经济”基础上推动整合重组,突出“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大力集聚行业内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两头延伸,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规模经济、营销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品牌、文化影响等多方面竞争优势,以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浙江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以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青春,形成更高水平、更为全面的行业竞争优势。此外,在特色小镇创建中,要注意避免“百镇一面”、同质竞争,主攻同一产业的小镇须找准自身优势,优势互补、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深化,实现发展共赢。
“新”:体现在产业结构高新化,建设发展机制创新化。
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路径,首先是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表现在产业投资要突出“有效性”。特色小镇项目必须是精挑细选的好项目,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靠效益、潜力和影响力说话。小镇建设要突出“质量”,精心选址,科学规划,不能简单的“新瓶装旧酒”,也不能在原有区块贴“新标签”。其次,对保障机制、建设管理机制提出新要求。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必须以实绩为导向,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要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采用“创建制”,要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给予小镇独立运作空间,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让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小镇开发建设的真正主体。目前浙江特色小镇创建机制设计中,对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在用地、财税支持保障上出台奖惩分明的“个性”政策,在制度供给上实行“优胜劣汰”的流动制度,充分激发了小镇建设各参与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第三,对开发形态提出新要求。美就是竞争力,浙江不同地区间地貌特征迥异,滨海、沿江、倚山的小镇各具风味。在小镇规划建设中,要做到集中连片、不贪大,坚持生态优先,充分融入所在区域自然、城乡整体风貌,实行“嵌入式开发”;紧扣主题功能,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致力于集约集成空间功能下的“高颜值”打造,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融”:体现在促进城乡二元融合,强化功能叠加有机融合。
特色小镇建设主要要求在两个层面上实现融合发展。第一个层面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发展融合。当前浙江城乡建设差距日益缩小,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能力已极大增强。特色小镇一般选址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通过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综合性服务节点,新型社区、新型空间发展样板,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引擎,也将极大提升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第二个层面是要在特色小镇中实现“产、城、人、文”功能的有机融合。浙江推进创建的特色小镇,并不是“产业园+ 风景区+ 文化馆、博物馆”的简单拼盘,而是“以产为先、以城为基、以人为本、以文为核”,培育“产业+”“文化+”“旅游+”“社区+”融合功能。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社区生活的全过程,形成“人无我有”特色文化品牌,尤其是以历史经典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更秉持着弘扬历史文化精髓的重要任务。发展旅游不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目的,但景区旅游、产业旅游、体验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功能,却是快速激活小镇人气活力的重要路径。社区功能重点聚焦“小镇客厅”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公共服务APP、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实现“办事不出小镇”,有效解决小镇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3浙江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定制模式”
浙江计划用3~5 年时间创建100 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目前已完成两批共计79 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申报工作,部分投入运行的小镇已显现出勃勃生机。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浙江跳出过去开发区、高新区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老思路、老办法,通过不断摸索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定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建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实施“创建制”,由各地按照相关要求编制申报材料自主申报,通过省发改委、各产业主题对应的相关厅局两轮审查,择优选取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享受省级特色小镇扶持政策,同时,在未列入创建名单的申报小镇中,遴选形成培育名单。采取“宽进严定、动态管理、验收命名”创建制度,对第一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不符合特色小镇建设理念的,次年降格为省级培育名单;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的,退出省级培育名单。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由各设区市重点扶持培养,对第一年完成10 亿元有效投资的,次年优先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着力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
二是约束要求与导向要求相结合。在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和考核中,为确保实现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意图,设定了一系列硬性的创建要求,主要包括: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 平方公里左右;创建期内特色小镇总投资须达到50亿元以上(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经典产业适当放宽为30 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 亿元(26 个加快发展县和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少于6亿元);功能建设上须建有公共服务APP,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小镇客厅,小镇须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导向性要求主要包括企业主体参与、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培育、文化功能挖掘等领域具体目标。
三是事后结算与考核追惩相结合。转变政策扶持方式,实施“期权激励制”,通过逐年考核,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按实际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50% 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小镇再增加10% 的奖励指标;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小镇内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 年全额返还、后2 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对3 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防止盲目“戴帽子”,确保特色小镇建设质量。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今年浙江“两会”上,省政府正式提出将建设百个特色小镇。
“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省长李强对特色小镇作了这样的描绘。
此前,浙江已明确将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特色小镇的推出,即是围绕前者,对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进行集聚,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这批特色小镇既非行政区划概念,也非园区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明确产业定位和旅游功能的项目组合概念。建设过程中,“旧瓶装新酒”、牌子工程等都将被明令禁止。
接下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浙江将全面启动“造镇计划”。根据要求,每个小镇原则上需在3年内,完成约5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可放宽到5年。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内构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由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追寻与城市景观迥异的旅游地的兴趣越来越高。
“给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镇找个心灵归宿”所代表的休闲度假功能成为旅游小镇最主要的功能。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 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5.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
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业参与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云南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束河古镇在开发过程中依靠“一个资源、一个企业、一个特色旅游城镇”的模式,使得得天独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小城镇。
发展特点:
①公司开发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束河镇政府将经营权出让给昆明鼎业集团,鼎业集团仅一年就投入多达3亿的资金,充分解决了小镇政府开发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开发过程中企业可以决定资金支配和开发进程,但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进行,不能在损害当地居民利益和后代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开发。
②公司开发与居民参与相结合
鼎业集团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居民利益的保护,推行“游富带民富”策略。
集团让当地居民成为开发的参与者,推出“庭院旅游”,通过家庭客栈、庭院商店、家庭茶吧等项目带领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共享利益。这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社区和谐度大大提升。
③公司开发与古镇保护相结合
鼎业集团在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古镇的保护,一方面,鼎业集团对古镇现有景区进行修复和保护;另一方面,着力恢复镇区古时街道风貌。
这些举措在对古镇进行保护的同时完成了古镇旅游景观的构建,对于公司和古镇而言是双赢的举措。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④公司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鼎业集团先后投入了1.2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包括连接束河古镇与香格里拉大道长1.1km的四车道柏油马路、6km五花石古巷道路、7.1km“三线两管入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提升为束河未来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迪斯尼效应——大项目驱动的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是迪斯尼乐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等大型游乐园所在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此处。
大型游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功地使当地从单纯依靠柑橘种植业转向由旅游业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上海迪斯尼乐园项目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迪斯尼的经济辐射力和乐观的经济预期使川沙的未来经济被极度看好。
发展特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①大项目推动下的旅游小城镇影响力提升
旅游大项目的建设往往能提升小城镇的影响力,使其旅游形象鲜明、重点突出、品牌响亮。
往往提到奥兰多,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迪斯尼。从一定意义上,迪斯尼阳光正面的形象已经代表了奥兰多对外的旅游形象。这种强烈的关联使得迪斯尼本身就是奥兰多最好的名片,迪斯尼的品牌、形象、影响力无形中帮奥兰多做了大量旅游推广。
②大项目带动下的小城镇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大项目的营建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就业。
据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的报告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直接间接带动的产业可达上百个,估计将带动上海旅游产业总收入年均140亿-180亿元的增量,拉动旅游业增加值每年100亿-150亿元的增量。
在这样巨大的总量辐射力的带动下,作为迪斯尼乐园的接待地,川沙未来将在游客的“吃、住、行、购、娱”这五大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和迪斯尼乐园相关的消费将在此进行,以迪斯尼为主题的旅游相关产业将迅速起飞,迪斯尼产业链将在此完整构建。
川沙也将迎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它的经济将和奥兰多一样,因迪斯尼而兴,因迪斯尼而旺。
③大项目带动下的旅游小城镇土地增值
川沙镇的土地经济价值在迪斯尼项目的带动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由于受限于规划,川沙镇在过去十几年都将迪斯尼地块封冻起来,极少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当地地价一直难以抬升。
迪斯尼项目启动后,川沙镇土地价值得到释放,镇区一商业地块成交溢价率高达427%。
而未来作为迪斯尼的主要游客接待地,川沙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周边地价的预期将更为乐观,土地将继续保持增值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3.长子营经验——生态型旅游小镇的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长子营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东部。当地畜牧业、农业都相当发达;万亩原始次生林保持了原始的丘陵地貌,林地条件优越。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国家“九五”重大产业项目北京高科技蔬菜示范区都在该镇。
发展特点:
①农业先行,农旅互动
低碳农业生产带动的观光之旅。顶着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全球生态500佳光环的留民营村是以低碳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特色的大型农业生产基地。该村以沼气能源为中心,充分利用生物能和太阳能,串联农、林、牧、副、渔生态系统,真正做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带动了农业观光之旅,形成了有机农业示范区、畜牧养殖区、工业区、有机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区等几大农业观光区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优美农业景观带动的踏青之旅。地处长子营镇赤鲁村桃源谷拥有万亩梨树,开花季节时能够欣赏到万亩梨花盛开的场景。
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深入赤鲁桃源谷,赏桃花,看杏花,观梨花。由农业(果林业)生产所形成的优美的农业景观也成为旅游业发展之处。
悠闲农事体验带动的体验之旅。长子营是北京的蔬果之乡,一年中有三季可以进行蔬果采摘。
优质的蔬果生产基地为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不仅提供了采摘绿色有机蔬菜的机会,还提供了采摘温室蟠桃、凯特杏、樱桃、洋梨、鸭梨、芒果、冬枣、山楂等个性化水果的机会。
而捡鸡蛋、亲手栽种花草、到大棚里摘菜等个性化的农事体验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长子营,为该镇生态旅游增加了更多乐趣和吸引力。
②环境保护,生态人居
京南绿肺,长子营以其万亩的次生林成为京南面积最大的都市“绿肺”,在此背景下,结合当地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背景,长子营生态条件较好,空气质量较高。
低碳循环。前面已经提到留民营依靠沼气发电,目前以这个村为中心实现了七村联供,联供工程以沼气和有机肥料生产为纽带,链接禽畜养殖、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观光休闲,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宜居宜建。长子营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
目前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三大发展带:以高速路千亩自然水域、千亩片林为依托的牛坊至佟庄居住发展带;沿凤河、长采路、万亩菜田形成的留民营、镇工业区至路城营的宜居发展带;以国家森林公园、万亩果品基地为依托的沿安大路而形成与和顺场至再城营的宜居发展带。
三大宜居发展带的形成将为长子营镇的旧村改造和城市人口疏散工作提供可用的空间,创造居住发展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五朵金花”绽放——对接大都市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成都三圣乡以种植花卉为主要旅游资源,花卉种植面积多达8000余亩。“三圣花乡”涵盖成都锦江区的五个村落,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五个村子并称为“五朵金花”,形成“春有红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园,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之旅游情景。
发展特点:
①满足都市人向往田园的需求,实现田园生态化
大都市人群平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周末或节假日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更加强烈。
三圣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结合旅游农业的农家乐模式恰好满足了大都市人群这方面的需求。
不论是“江家菜地”展示的“周末都市菜农采摘忙”的场景,还是“东篱菊园”营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都深深吸引了都市人,为他们在乡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②对接都市的基建标准,实现设施服务城市化
三圣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积极接轨城市,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需求。道路建设依傍地势地貌和自然山水,交通布局做到人车分流;水电供应稳定;电话、宽带到户;天然气供应充足且为未来铺设留有余地。
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让都市人来到三圣乡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便利,进一步增强了三圣乡的旅游吸引力。
③依傍大都市的技术力量,实现发展技术化
靠近大都市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大都市的技术支持。例如“五朵金花”中的“东篱菊园”在建设时,依托四川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以规模种植菊花为支撑,引导村民规模化、多样化进行大田种植菊花,形成1000余个菊花品种、300余万盆盆栽菊花、2700余亩的菊花种植规模。
与此同时,在农科所的引导下,村内农房进行改造,和菊花景观一起形成整体和谐、色彩缤纷的农村景观系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④承接大都市资本投入,实现资本多样化
三圣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资本的介入。锦江区政府以8300万资本搭建融资平台,成功撬动了当地民间资本1.6亿来投资建设三圣乡。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
“五朵金花”每个村都投入一千多万的资金用于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三是集体资产的参与。乡镇以固定资产入股来参与三圣乡的旅游发展建设。三种来源中,获得资本数额最大的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注资三圣乡旅游。在此过程中,成都市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开明开放的投资空间为民间资本的注入奠定了基础。
投资规模: 35亿元 | 入驻企业: 未知
规划面积: 2.8km² | 小镇位置: 滨湖区山水城
基本情况
在太湖新城西翼的山水城片区,一座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太湖影视小镇”正迅速崛起,滨湖正在此打造一个以“无锡影都”数字电影产业为核心,文化旅游为特色、生活生态为亮点的世界级影视特色小镇。涵盖影视科技拍摄、后期制作、技术研发、影视科技体衍生 1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品开发、文创办公、休闲度假等。
建设模式
太湖影视小镇将以矢志创新、矢志领先的豪情和决心,充分发挥无锡乃至环太湖周边地区的自然、人文、科技等资源优势,构建以一园为核心、一带为特色的五大功能区战略空间格局,全力打造一个聚合功能强、辐射带动大的“太湖影视小镇”。一园 :数字电影产业园、一带:长广溪影视创作带、五区:产业核心区,衍生产品体验区,外景拍摄及生态融合区,影视创作区,影视创作区。
人文旅居
从轧钢厂变身而来的太湖影视小镇,如今已是“网络热词”的聚集地:影视剧《西游记之女儿国》、《捉妖记》、《那年花开月正圆》、《武媚娘传奇》、《长城》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里完成了拍 2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摄制作;张艺谋、姜文、范冰冰、刁亦男、刘奋斗、李路等一批知名导演、明星、编剧都在此入驻。
园区以科技驱动为引领,抢抓数字时代产业核心,现已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影视企业,出产了一批有影响的大制作影片,去年实现产值32亿元,税收3.8亿。园区探索并建立了成熟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体系,拓展产业格局,发展成效和管理机制受到了业界高度认 3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可。先后获评中国重要制片基地、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除了影视文化外,无锡影都还有5D光影秀、“遨天一号”太空科技体验馆等项目,精彩纷呈。光影秀运用最新的全息激光技术,与投影、水幕、音乐等多种视听手段巧妙结合,美不胜收。
太湖影视小镇定位清晰
【产业定位】 以做精做强数字电影产业为核心,形成集电影拍摄、影视制作、申报发行、电影交易、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战略定位】 创建国家知名影视制片基地、中国最美影视艺术创作带、中国影视科技体验城,打造国际影视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极具特色的太湖影视小镇。
【发展目标】 通过3-5年建设发展,入驻影视及衍生产业企业1500家,集聚各类影视人才20000多人,年出品影视作品200-300部,年吸引游客200万-300万人次,实现影视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300亿-500亿元。
【建设重点】 抓住未来影视数字技术关键,以科技拍摄和后期加工制作为产业核心,以长广溪、雪浪山为影视创作拍摄带,形成产业与文旅融合、产业与金融融合、产业与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高端、内涵丰富的数字电影创新发展格局。
现有基础
作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的典型代表,处于太湖影视小镇核心产业区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是一座部省共建的国家级影视园区,由无锡最大轧钢厂雪浪初轧厂改建而成。近年来,园区以科技驱动为引领,抢抓数字时代产业核心,现已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影视企业,出产了一批有影响的大制作影片。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2016年实现产值32亿元,税收3.8亿,探索并建立了成熟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拓展产业格局,发展成效和管理机制受到了业界高度认可。先后获评中国重要制片基地、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发展目标
未来3-5年时间,我们将致力于建设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集聚高地、国家级影视金融集聚区、国际影视文化交易中心、数字电影产业人才集聚区和中国影视文化体验城,引进和集聚影视及相关企业500家,实现年影视出品发行100部,综合产值达300亿元,真正打造“中国数字影视产业核心区”,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
一、项目背景
项目围绕蒙自市建设五里冲水库区苗族村,建设集中“美丽家园”山水城镇及苗寨旅游村寨文化,认真落实好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安排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美丽家园”建设始终,围绕“宜居蒙自-美丽家园”主题,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优化居住条件和美化生活环境为突破口,合理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统筹配置资源,全面推进“房、村、镇、城”建设,着力提升“房、村、镇、城”品味,改变城乡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乡文明水平,努力建成“房美、村美、镇美、城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促进蒙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从而有助于小镇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获得,使其成为生态良好、地域特色鲜明、经济繁荣、宜居宜住和文化旅游的向往之地。
二、项目概况
项目地位于蒙自市期路白乡白猛孔安置地,位于蒙屏一级路东侧,距离蒙自30公里,距离屏边47公里,为两城的门户地段。境内气候宜人,有省重点工程-五里冲水库、龙宝坡天然溶洞、“三潮水”、多处龙潭、竹园、林场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风情浓郁,竹器、银器、编织、刺绣等民族工艺绚丽多彩。项目占地面积800亩,总投资2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位图
三、项目特色挖掘
充分挖掘项目特色优势,将其打造成具有良好景观效果、标志性当地特色、浓郁民族风情、宜居生活环境、旅游旅居的特色村寨,具体包括:
1、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当地苗族文化特色,在民居改造、公共空间营造、旅游开发等方面充分的融入当地苗族文化元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苗族文化
2、风貌特色
充分保留与延续期路白苗族村极富特色的民居方式,在围墙、公建等方面有效的运用特色建设方式、打造极富特色的苗寨旅游村。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吊脚建筑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苗族鼓楼图
3、生态特色
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不破坏村落整体山水格局,运用生态景观处理手法,营造生态宜居的特色村落。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特色村落图
四、项目开展思路
1、山顶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项目地目前山顶集镇苗族文化氛围非常淡,能明显体现苗族文化特色的方面很少,项目的开展应充分挖掘当地苗族文化,提取具有代表性地苗族文化元素,将其运用在建筑立面装饰、公共建筑外立面、公共空间营造和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形成旅游门户。
2、山顶集镇环境整治与提升
以门户入口综合治理为抓手,以乡政府为中心的穿衣戴帽整治活动,营造富有特色的公共开放活动空间,完善绿化系统,设置村照明体系。
3、村落产业发展
在延续期路白苗村现有农业(枇杷、茶园等的种植)水上旅游的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运用苗族村寨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苗族风情寨特色苗族旅游村,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到此休闲观光,以此带动期路白苗族村经济的发展。
五、项目定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以苗族文化旅游为依托,以彰显枇杷产业为主导,以塑造特色民族景观为基点,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地块的旅游价值为目标,融合形成集产业、文化、旅游、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乡镇特色旅游小镇。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旅游观光为主,农业发展为辅,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完善,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投资环境优越的小镇格局。
六、项目规划布局
项目将形成“一坝、两片、三心、三轴”的布局机构。
“一坝”:即为围绕河道及沿岸商业步行街,桃花溪谷,农耕文化馆,“跳堂”广场,荷花池,菜花园形成的旅游坝区的景观线;“两片”:即为入口处的铜鼓广场和寨心处的寨心广场;“三心”:寨心处的寨心广场、苗王盛宴及山顶的“三星”阁形成的三个寨心,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三轴”:延等高线建立景观轴线,贯穿整个景观视线,建立连贯的居住环境和旅游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规划图
七、前瞻产业研究院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f.qianzhan.com)对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和产业研究,协助本项目挖掘产业优势,准确定位及选取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小镇概念性规划设计,创建方案设计,形成小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协助特色小镇申报方顺利完成特色小镇申报及落地实施。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以下简称“小镇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选择特色主题
“特色主题”是特色小镇冠以“特色”之名,并实现小镇产业定位“特而强”目标的根基,也是小镇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浙江省为例,围绕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级的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即“7+1”产业体系)。从规划角度看,“特色主题”包含了两方面的概念,一是大方向上主攻“7+1”产业体系中哪个门类;二是在大方向下,某个特色小镇所具有的“独特性”细分领域。
一般而言,确定某个特色小镇的特色主题,可以从小镇所在地、更大尺度范围的区域角度入手,立足“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底蕴”这三个要素,梳理、提炼、总结小镇具有的特征,再将其与“7+1”产业体系进行综合考量确定;这一阶段中,主要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进行对接。
其中,特色优势产业因素应是最核心的要素,浙江现有列入创建名单的79个特色小镇,其主题选择多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或是以过去具有影响力的历史经典产业,如“文房四宝”中的“湖笔”之于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或是以当前优势主导产业,如“皮革服饰设计”之于海宁皮革时尚小镇;亦或是以未来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之于余杭梦想小镇等。特色主题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是通过差异定位和细分领域,来实现错位发展,比如同为信息经济类的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前者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主题,后者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
确定小镇选址
小镇规划在特色主题的确定阶段,实质上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小镇所属区域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二是小镇今后总体发展的方向性。而“小镇选址”则是回答“小镇建在哪里的可行性”问题。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进行“区位比选、周边影响、多规衔接”等三类分析,综合研究确定规划小镇的合理位置与具体范围。其中:
(1)“区位比选”分析,侧重于考量因小镇开发建设可能形成的正向效应,即该选址对本区域特色优势的发挥程度。
(2)“周边影响”分析,侧重于考虑小镇建设对周边区域整体发展的负面效应,即该选址对周边地区发展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程度。
(3)“多规衔接”分析,侧重于考量该选址在3至5年内实施开发建设的可行性,主要通过将3平方公里左右的小镇规划红线范围,与已有涉及此区块的法定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等之间进行合规性比对。
研判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基于小镇特色主题的深化与细化,是小镇长远的目标愿景,目的是实现特色小镇功能叠加“聚而合”要求。这一阶段,可考虑结合《指导意见》中对特色小镇概念的定义,以规划小镇为对象,从“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个不同维度,采用“先分项、后整合”方式,确定小镇具体细化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相关功能建设的发展策略。其中:
(1)进行多角度的分项研究和分析,提出不同角度下,小镇可能具有的相关功能内涵,及其可实现的作用地位。
(2)将多维度的分项结果进行整合,保留可共存、可融合,并能产生叠加效应的部分,完成小镇的规划功能定位研判。
(3)立足确定的功能定位,分别对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建设,提出相应发展导向、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等内容。
组织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塑造特色小镇特色主题和功能定位的空间组织手段,目的是实现小镇建筑形态“精而美”要求。在空间布局整个过程中,可考虑遵循“风貌控制、功能组合、场地拟合、形体设计”四个步骤来实施。其中:
(1)立足特色主题,针对小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主导发展方向,筛选、提炼并确定相适宜的建筑风格、环境风貌,作为空间布局的设计导则。
(2)立足各项功能定位,进行功能空间形式的细分,并按照复合集约利用的导向,将其中可整合、叠加、聚集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归并设置,采用复合型建设方式,以期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3)立足场地环境特点,围绕场地自然环境与开发现状,布置各类功能空间,构建内外交通联系便捷,功能区块呼应紧密的功能布局总平方案。
(4)在三个步骤基础上,按照小镇风貌控制要求,落实总体性的概念设计方案和重要节点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连续、有辨识性的小镇形态风貌。
制定实施计划
特色小镇注重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强调有效投资和可实施性,因此“实施计划”是小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实施计划应包括建设项目策划、确定建设主体、安排建设时序、制定运营方案等四个部分。其中:
(1)建设项目的策划,依托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导向,结合空间布局要求,确定创建期内各具体项目的内容、规模、选址和建设意向。
(2)建设主体的确定,按照目前招商引资引智的实际情况予以明确,并应区分政府性和市场性的投资主体。
(3)建设时序的安排,主要考虑建设主体的投资意愿和土地供给的可能性等因素,安排每个项目的年度投资和供地计划。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市水城新津县,处于成都市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新津县距成都市区19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0公里,为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是四川省经济技术向西南辐射的必经之地。项目总规划区域面积约10700亩,总投资60亿元。
项目位置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项目地块位于新津县岷江北岸,西北至五津镇,东至杨柳河以东,南临岷江河堤。地块南侧对岸为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及“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主题公园。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
项目区位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交通条件
新津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川西平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成昆铁路、川藏公路(国道108线)、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大件路等4条快速通道与成都相连,成都到新津的交通线路有大件路、成雅高速,以及未来的成绵乐城际快铁;规划的轻轨(成绵峨)通过项目地块。
项目交通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3、自然环境
项目区域包含“白鹤滩生态湿地”保护区,占地面积约为621亩,现状为白鹤滩滩涂湿地,属未利用用地,生态资源品质突出。白鹤滩为岷江成都段重要的湿地,湿地区域占据最好的地理位置,以及最好的自然景观。
白鹤滩湿地现状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4、水资源
从目前新津县城总体规划来看,项目地处城市发展的留白区域,紧邻岷江,聚水优势。该地块区域有“五水汇聚”的聚水文化优势,即新津五水(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在项目地块西侧汇入岷江,由此形成的五水汇聚的“聚水文化”与都江堰表现的“分水文化”遥相呼应。“聚水文化”是项目资源的一大亮点,也是新津水城区的文化之魂。
5、历史文化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天涯若比邻
“初唐四杰”王勃写给友人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五津是指岷江在川西河段上的五个著名的渡口,从都江堰以下到键为一段的岷江中,当时有五个渡口,其中之一就是新津。新津的得名是因东汉年间,李严在此开凿渡口,古代渡口称为津,开凿一个新的渡口就称为新津。新津是以前南方丝绸之路止的一个险渡,有道是“走遍天下路,难过新津渡”。
“初唐四杰”王勃写给友人的诗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历史文化资源——飞虎队基地
新津机场始建于1928年,抗战开始后被指定为空军基地。是二战期间亚洲著名的大机场,有宽阔坚固的跑道,可供美军最新式重型轰炸机 B-29 的起飞降落。新津机场是新津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新津近代历史的一个标记。新津机场现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随着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的全面启用和城市的发展,机场的搬迁是大势所趋,整个区域将会形成真正的新津“城北新城”。
新津机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6、体育产业资源
四川省水上运动中心,地处本项目所处的岷江南岸。位于县城东南1公里处岷江之滨的水上运动场,系国家级体育建筑,占地千亩,其间建有水域面积达700余亩的A级国际比赛标准型水上运动场。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俱全,该中心不仅国内居冠,在亚洲也堪称一流。
四川水上运动中心位置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7、经济资源
新材料基地位于成都市新津县。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高复纤维、硅材料、合成树脂、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三、发展定位
项目以体育产业为切入点,以亲水运动休闲为核心、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运动、健身、休闲、保健为特色,以商业配套为辅助,以新津的民风民俗为根,打造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现代田园风光和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集运动健身、休闲度假、生态居住于一体的亲水性白鹤滩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四、功能分区
项目划分为四大组团:湿地高尔夫运动功能区、五星级酒店商务功能区、亲水休闲运动商业功能区、商业服务业配套功能区、高端居住功能区。
项目功能分区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五、项目规划
(一)湿地高尔夫运动功能区
该功能区位于规划区南侧,占地约1843亩,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湿地高尔夫、健身步道、生态湿地公园、自行车道、高尔夫会所。
湿地高尔夫运动功能区规划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湿地高尔夫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生态湿地公园
健身步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高尔夫会所
(二)五星级酒店商务功能区
五星级酒店商务功能区为配套亲水运动休闲中心,服务区域的体育、商务和旅游产业,承接商务、接待、会议、会展的功能。建设项目包括:豪华大堂、豪华客房、国际会议中心、大宴会厅、健身中心、顶级商务会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五星级酒店商务功能区规划区域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国际会议中心
豪华大堂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三)亲水休闲运动商业功能区
亲水休闲运动商业功能区集休闲、运动、餐饮、商业功能于一体,该功能区位于规划区西侧,占地205亩,建设项目包括:亲水运动休闲中心,运动健身中心,服务中心,高尔夫主题酒店,集中商业配套区、网球公园,露天游泳池。
亲水运动休闲功能区规划区域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大型室内恒温泳池
水疗会所
室内网球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瑜伽房
接待大堂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室外露天泳池
露天网球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四)商业服务业配套功能区
商业服务业配套功能区由A、B、C三大地块组成,涉及教育、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配套功能,建设项目包括中学,综合商业体,风情商业街,商业裙楼和商务公寓。
商业服务业配套功能区规划区域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综合商业体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风情商业街
(五)高端居住功能区—欧洲风情小镇
高端居住功能区欧洲风情小镇包括德式风格、英伦风格、地中海风格和简欧风格住宅区。
德式风格住宅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英伦风格住宅区
地中海风格住宅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简欧风格住宅区
六、项目思路
项目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环境优势、水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体育产业资源优势等,以亲水运动为主题,围绕运动、健身、休闲20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和保健方向寻求突破口,打造现代田园风光和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运动休闲综合体。
一、申报名称:
中国﹒鸡鸣山文化小镇(下花园区)
二、占地面积:
规划面积约 7000 亩(4.66平方公里),建设面积 4300 亩(2.86平方公里)。
三、基本情况:
中国鸡鸣山文化小镇位于下花园区鸡鸣山脚下的前堡村附近,沿东河两岸,依山就势,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水花园文化旅游小镇。本项目的核心理念是,抓住 2022 年冬奥会的历史契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鸡鸣山儒、佛、道三教合一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为线索,充分展示现代生活和生态宜居理念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空间布局上,本项目将以两侧的鸡鸣山景区和下花园城区为依托,利用接近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交通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特点和当地的地缘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以山水花园文化古镇为特色、自然与人文景观错落有致、融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集散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区,助推下花园全区的产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文化小镇将于 2016 年至 2021 年分三期建设完成,项目总投资约为 120 亿元。
四、产业定位:
中国鸡鸣山文化小镇的产业定位是,借助下花园区域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发展以鸡鸣山儒、佛、道三教合一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商业、旅游、度假、养老、养生、户外运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个集产、镇、居、吃、住、行、游、购、娱、教等多功能一体的特色文化景区,助推下花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用地为 4300 亩,建设总投资约为 120 亿元,服务人口规模达到 5 万人以上。主要文化旅游项目包括,三教合一主题文化街,民俗主题商业街、滨水文化广场、鸡鸣山文化书院、下花园大戏楼、冬奥艺术画廊、冬运俱乐部、冬运影视基地、特色餐饮酒吧街、特色旅游购物街、特色客栈街、特色民俗主题乐园、冬奥艺术家村、养生度假村、生态养老村、特色教育培训机构、滨河湿地公园、休闲山体花园、农业采摘园等。
五、投资主体:
XX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六、建设计划:
中国鸡鸣山文化小镇计划于 2016 年 2021 年分三期实施。一期首先启动示范区,建设内容包括:三教合一主题文化街、鸡鸣山文化书院、下花园大戏楼、国风文化园、滨水文化广场、特色餐饮酒吧街、特色客栈群、养生度假村、生态养老村、特色教育培训机构、滨河湿地公园、休闲山体花园、农业采摘园等设施,通过对建筑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展示和打造,加强对北京游客和度假群体的吸引。二期内,配套建设冬奥艺术画廊、冬运影视基地、冬奥艺术画廊、冬运俱乐部、冬运影视基地、冬奥艺术家村等,重点满足与冬奥会的配套对接。三期主要建设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公寓及配套幼儿园,并完成建设所有商业配套和特色民俗主题乐园等项目,结合旅游发展增加旅游和娱乐元素,功能上增加民宿、旅游餐饮、购物等业态。
计划项目一期于 2016 年 8 月开工,2017 年 10 月完成,投资 30 亿元,基础设施配套 5 亿元。第二期于 2019 年完成,三期与 2021 年完成.七、发展规划:
本项目是美中城市协会计划组织开发的“怀下涿大溪谷——大北京后花园核心区”超大型文化旅游度假项目中的重点启动项目,也是该协会与下花园区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精品系列的重点投资项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运营、管理理念和国内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汇聚大北京地区文化旅游相关领域的各路精英和高端消费群体,强化鸡鸣山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下花园区的休闲度假品质,打造京西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集散地。
鸡鸣山文化小镇建成后将拉动下花园地区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需求,3 年内将为下花园区带来每年 2 百万人以上的旅游人
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生态旅游型小镇,一是要小镇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二是产业特点以绿色低碳为主,可持续性较强;三是小镇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为主。
案例:仙居神仙氧吧小镇、武义温泉小镇、宁海森林温泉小镇、乐清雁荡山月光小镇、临安红叶小镇、青田欧洲小镇、景宁畲乡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万宁水乡小镇、龙江碧野小镇、廊下田园小镇、莲麻乡情小镇、锦洞桃花小镇、联溪徒步小镇、丽江玫瑰小镇。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历史文化型小镇,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案例:莲都古堰画乡小镇、越城黄酒小镇、龙泉青瓷小镇、湖州丝绸小镇、上虞围棋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朱家尖禅意小镇、奉化布龙小镇、天台山和合小镇、古北水镇、平遥古城、茅台酿酒小镇、馆陶粮画小镇、石鼻古民居小镇、湘西边城小镇、三都赛马小镇、永年太极小镇、新兴禅意小镇
城郊休闲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城郊休闲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与城市距离较近,位于都市旅游圈之内,距城市车程最好在2小时以内;二是小镇要根据城市人群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以休闲度假为主;三是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小。
案例:安吉天使小镇、丽水长寿小镇、太湖健康蜜月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永嘉玩具智造小镇、下城跨贸小镇、临安颐养小镇、瓯海生命健康小镇、琼海博鳌小镇、旧州美食小镇、花桥物流小镇、小汤山温泉小镇、大路农耕文明小镇、龙溪谷健康小镇、钟落潭健康小镇。
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资源禀赋型小镇,一是要小镇资源优势突出,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小镇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对小镇的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充分体现小镇资源特色。
案例:青田石雕小镇、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开化根缘小镇、西湖龙坞茶小镇、桐庐妙笔小镇、磐安江南药镇、庆元香菇小镇、仙居杨梅小镇、桐乡桑蚕小镇、泾阳茯茶小镇、双阳梅花鹿小镇、陇南橄榄小镇、怀柔板栗小镇、通霄飞牛小镇、金山麻竹小镇、宝应莲藕小镇、花都珠宝小镇。
新兴产业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新兴产业型小镇,一是小镇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二是小镇以科技智能等新兴产业为主,科技和和互联网产业尤其突出;三是小镇有一定的新兴产业基础的积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突出。
案例: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江干东方电商小镇、上虞e游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余杭传感小镇、秀洲智慧物流小镇、天子岭静脉小镇、枫泾科创小镇、新塘电商小镇、太和电商小镇、黄埔知识小镇、朱村科教小镇、福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菁蓉创客小镇
高端制造型特色小镇类型解读
打造高端制造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产业以高精尖为主,并始终遵循产城融合理念;二是注重注重高级人才资源的引进,为小镇持续发展增加动力;三是突出小镇的智能化建设。
案例:萧山机器人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江北动力小镇、秀洲光伏小镇、海盐核电小镇、江山光谷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城阳动车小镇、中北汽车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窦店高端制造小镇、爱飞客航空小镇。
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解读
打造特色产业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产业特点以新奇特等产业为主;二是小镇规模不宜过大,应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
案例:大唐袜艺小镇、吴兴美妆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玉环生态互联网家居小镇、平阳宠物小镇、安吉椅业小镇、温岭泵业智造小镇、东莞石龙小镇、信阳家居小镇、文港笔都工贸小镇、亭林巧克力小镇、吕巷水果小镇、王庆坨自行车小镇、秀全珠宝小镇。
金融创新型特色小镇解读
打造金融创新型小镇,一是要小镇经济发展迅速的核心区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优势、政策优势;二是小镇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市场广阔,投融资空间巨大;三是科技金融是此类小镇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案例: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富阳硅谷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拱墅运河财富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房山基金小镇、南海千灯湖小镇、万博基金小镇、花东绿色金融小镇、新塘基金小镇。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镇解读
打造交通区位型小镇,一是要小镇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中转地区,交通便利;二是小镇产业建设应该能够联动周边城市资源,成为该区域的网络节点,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案例:建德航空小镇、萧山空港小镇、西湖紫金众创小镇、新昌万丰航空小镇、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安吉航空小镇、宁海滨海航空小镇、北京新机场服务小镇、人和航空小镇、千年敦煌月牙小镇、深沪海丝风情小镇、博尚茶马古道小镇、秦栏边界小镇。
时尚创意型特色小镇解读
打造时尚创意型小镇。一是小镇以时尚产业为主导,并与国际接轨,引领国际时尚潮流;二是小镇应该以文化为深度,以时尚为广度,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小镇应该打造一个时尚产业的平台,促进国内与国际的互动交流。
案例:余杭艺尚小镇、滨江创意小镇、西湖艺创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大江东巧客小镇、安吉影视小镇、兰亭书法文化创意小镇、乐清蝴蝶文创小镇、杨宋中影基地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张家楼油画小镇、狮岭时尚产业小镇、增江街1978文化创意小镇。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特色小镇规划经验,拥有多项主题小镇、特色小镇案例,并拥有多年的特色小镇景区运管经验。
一、小城镇建设情况
组建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城建的副镇长和城建办人员任工作员,全程负责和指导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小城镇建设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镇,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2015 年,建设成容纳 400 户入住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 4 万平方米城镇化试点小区,节约建设用地 38 万平方米;完成了小区配套建设工作,投资 15 万元建设城镇化小区灯光篮球场,投入资金 500 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15 万元安装路灯 60 盏;投入资金 270 万元建设了上下水系统;投资 935 万元完成城镇化小区集中供热项目;投入资金 300 万元修建垃圾处理场。镇区内硬化路面 14 公里,绿化、美化铺满盖严,投资服务设施完善,有公共服务大厅、客运站、邮政、银行等服务设施。
二、小城镇建设培育情况
我们秉承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宜业人文环境的理念,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镇村布局。
(一)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产业特色
一是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创意体验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特色农产品、渔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农林渔类产品生态绿色品牌。依托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集实验控制中心、智能温室、阳光节能温室、阳光大棚、菌类栽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形成“农+游+娱+养+食+购”六位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产业链。
二是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发挥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境内蜂蜜山、兴凯湖、21 公里黄金湖岸线、莲花泡等自然旅游景观,同时与周围多处人工、文化、历史、自然旅游景观相连的区位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游”、“农家游”;通过对镇域内蜂蜜山景区、白鱼湾景区、莲花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新建、扩建、修缮、整合挖掘历史文化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企业资源“三资融合”。因地制宜,精准导入特色产业,引进
勤农饲料加工、蜂蜜山水泥管厂、黑龙江湖润湾田观光蔬菜棚室、莆田系养老养生等产业项目。
2、带动作用
全镇 83 条渔船,近200 户农家游,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 3000 人,实现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增加了农业产业附加值,解决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形成“农+游+娱+养+食+购”六位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产业链,推进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创意体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发展,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营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1、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成容纳 400 户入住的实行封闭式管理的 4 万平方米城镇化试点小区,节约建设用地38 万平方米;引进的勤农饲料加工项目、湖润湾田太阳能温室果蔬项目可带动 300 人就业,同时在洽谈利用 8 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引进莆田系资金开发养老养生产业。
2、项目建设情况
先后引进投资 6000 万元占地 1.6 万平方米的兴凯湖水产品加工厂、投资 8200 万元占地12.2 万平方米的勤农饲料加工厂、投资 1250 万元的良好湖泊项目、投资 700 万元占地 1.1万平方米的蜂蜜山水泥管厂和投资 3 亿元的黑龙江湖润湾田田园综合体项目;新建完成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投资 500 万元新修硬质路面 8.35 公里和村级文化广场 9 个、完善了湖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80 万元在莲花、蜂蜜山 2 个景区建设公共厕所 3处 190平方米。
3、主要成效
白鱼湾镇南依兴凯湖,北倚蜂蜜山,境内有 21 公里黄金湖岸线,莲花泡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与周围多处人工、文化、历史、自然旅游景观相连,气候宜人,是一处生态旅游区。镇区环境优美,水泥硬质路面通村通户,街道整齐,卫生优良。2016 年,投入资金 300 多万元,建成湖沿村和蜂蜜山村 2 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安装太阳能 138 户,安装路灯 140 盏,新建铁栅栏 1 万延长米,修建组组通、户户通硬质路面 5.7 公里,石砌明排 2.2 公里,新建花坛 2 个,全镇 9 个村 2 所学校全部完成文化广场建设。
(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保护
在蜂蜜山建设 7000 年前新开流文化陈列馆;挖掘出黑龙江省兴凯湖冬捕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徐义宝,把渔民传统的每年祭祀活动演变为今天的“渔猎把头节”;春季开湖季节有“开湖节”、“杏花节”等活动。
2、文化传承
在蜂蜜山建设 7000 年前新开流遗址文化陈列馆,每年在兴凯湖边进行“渔猎把头节”祭祀活动,乡村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弘扬传统文化,在杏花开放季节举办“杏花节”,让群众在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开发胜利村祥发东庄园东北抗联国际交通站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主题教育,引导全镇干部群众继承革命传统文化、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美德。
(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1、基础设施建设
镇内交通便利,修建了组组通、户户通硬质路面 5.7 公里,石砌明排 2.2 公里。2015 年投入资金 500 万元,新建村级文化广场 3 个,新上太阳能路灯 85 盏,新修硬质路面 8.35 公里,完善湖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修整边沟、平整树台 12 万延长米,栽种花草 10 万株,紫穗槐 20 万株,新建铁栅栏 6000 延长米,安装太阳能 135 户,新建花坛 2个。2016 年投入资金 300 多万元,建成湖沿村和蜂蜜山村 2 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安装太阳能138 户,安装路灯 140 盏,新建铁栅栏 10000 延长米。投入资金 500 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各一处。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全镇 9 个村 2 个学校全部完成文化广场建设,新修硬质路面 14 公里,完善湖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修石砌明排 2.2 公里以及公共服务大厅、供水供热设施、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和 6000平米集贸市场。
(五)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1、规划建设管理创新
一是规划为纲。制定了《白鱼湾镇加快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立足我镇区位优势和产业、生态、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我镇在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挖掘产业优势、旅游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小镇。
二是宜居为先。坚持精而美,按照节约集约发展、“多项融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 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不超过规划面积的 50%。
三是产业为根。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带动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以产业带动小镇发展。依托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 500 栋阳光温室生产绿色果蔬、集结镇边 280 公顷耕地与京都集团开发湖边鸭蛋、溜达鸡等绿色养殖业,走订单农业发展之路;依托 3 万亩水田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有兴凯湖特色的鱼湾香稻。
四是特色为本。发挥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整合镇内蜂蜜山景区、白鱼湾景区、莲花旅游景区,利用绿色蔬菜开发生态菜馆,打造集吃住玩于一体的“民宿游”“农家游”特色旅游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业。
2、社会管理服务创新
建有综合服务大厅,以“便民利民、公正规范、廉洁高效”为目标,推行四个一(问一声好、让一个座、倒一杯水、给一个满意的答复)的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镇村便民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将行政许可项目全面纳入服务中心,权力下放,实行窗口服务,做到窗口受理、全程代办。
二是搭建与群众沟通平台,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临时性救助对象的救助工作,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要求,限时审核发放,减化程序,方便群众。
三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纠纷重点村、重点户、重点人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为核心,以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鼓励农民走出土地,大力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引进黑龙江湖润湾田农业有限公司,集约土地 1500亩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集体流转土地的农民在土地收益不减少的情况下进入企业打工,每人每年可增加 3 万元收入。企业产品采用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模式。线上销售主要使用 PC网上平台(公司主网站商城)、天猫旗舰店、京东一号店、顺丰优选、追味寻源、移动端微信公众商城等网上平台,主要营销大米,粗加工干菜,杂粮,山珍(菌类、干果等)白鱼湾香鸭蛋,白鱼湾湖产品等;线下销售主要利用礼品团购、商超、大宗贸易供货等方式进行,主要营销蔬菜类等不易保管的产品。
4、省、市、县支持政策
市政府对落户小镇的产业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免收一切手续审批费用,三年内不缴纳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当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内涵有待提升。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没有文化创意,缺乏个性和特色。
2、要素制约较为突出。我镇土地指标十分紧缺,远远无法满足建设发展用地需求;小城镇要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来提高其建设标准、档次和品味,但目前我镇比较缺乏这类人才,现有的技术人员也已适应不了小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
【【特色小镇案例】浙江横店特色小镇案例剖析】推荐阅读:
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06-29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1-24
特色小镇调研文章06-25
特色小镇筹建工作10-20
特色小镇工作报告09-15
特色农业小镇项目09-27
陆羽茶文化特色小镇07-06
特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10-27
康养产业特色小镇怎么开发建设?06-07
温泉小镇案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