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科学的兴趣更持久,自觉性也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差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同学,他们总会经常的围在我身边,问上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会把他们在课外的发现跑来告诉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心一笑。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科学小记者活动,让这部分学生的自然智能能到挖掘发挥,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去带领、影响其他学生,从而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分单元实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教学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课时 备注 1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 4 造一艘小船 3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4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5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5 1热起来了 6 2给冷水加热 6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7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7 5金属热胀冷缩吗 8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0 1 时间在流逝

太阳钟 11 3 用水测量时间我的水钟 12 5 机械摆钟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4 1 2 2 2 2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 2 15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谁先迎来黎明 16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4

1、人数:男生34人;女生23人;合计57人。

2、学生学习习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对科学教学都已经熟悉,与四年级相比,更加的活泼,有更强的好奇心,同时对问题的分析也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我是新接手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在此之前也对五年级的同学做了一番了解。在四年级时因为参加科技活动,所以学生表现出对活动的喜爱,这是学习科学的有效动力,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始初步建立学生自己的探究问题的模式。因此在本学期将会加大对科技活动,包括动手试验这一块的力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着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本学期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是由原来的两个单元合并而成,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将动手操作性大大加强,提升了从“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做模拟试验收集事实——扩展研究认识自然界”这一过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外界条件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活动又是怎样影响自然环境的?

2、第二单元:《光》

本单元内容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1—4课,是光传播的特点,第二板块是光和热的关系。学生学习从观察开始,观察一天中光和影的关系从而揭示光的传播规律,之后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之上回头解释影子的成因,接下来不断的提升知识层次,开始探究光和热的关系,在本单元的最后让学生大上动手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对本单元进行实用总结。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

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本单元注重的是通过观察来推测成因,包括地形的成因和土壤的成因,同时还强调了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方面注重学生用文字、图画、符号纪录试验结果并互相交流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一些自然现象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也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本单元重点问题:地球表面是谁“塑造”的?它们发生过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本单元内容原本为五。下,现调整至五。上,这一单元沿着“运动和力”这条线发展,以探究车的运动为主体,对力的研究相伴相随贯穿始终,重点在重力和摩擦力的研究上。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初步了解物体运动与受到的力的关系,动手试验时的准确性上。

三、教学措施:

由于本学期教材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措施也相对应的做了一些调整:

1、落实好没一堂课的知识点以及课标中相应的要求

2、结合五年级的具体情况对寄宿生和走读生采取不同的方做到在教学上班级整体的统一。

3、加大试验在教学中的力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试验中来。

4、加大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研究课题或创新思路: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篇5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目 录

1.什么叫机械„„„„„„„„„„„„„„„„„„„ 1 2.怎样移动重物„„„„„„„„„„„„„„„„„„ 3 3.斜坡的启示„„„„„„„„„„„„„„„„„„„ 6 4.拧螺丝钉的学问„„„„„„„„„„„„„„„„„ 10 5.国旗怎样升上去„„„„„„„„„„„„„„„„„ 13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6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20 2.搭支架„„„„„„„„„„„„„„„„„„„„„ 23 3.建桥梁„„„„„„„„„„„„„„„„„„„„„ 25 4.造房子„„„„„„„„„„„„„„„„„„„„„ 28 第三单元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吗„„„„„„„„„„„„„ 30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32 3.我是怎样出生的„„„„„„„„„„„„„„„„„ 34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岩石„„„„„„„„„„„„„„„„„„ 37 2.认识矿物的性质„„„„„„„„„„„„„„„„„ 40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43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1——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大脑„„„„„„„„„„„„„„„„„„„„„„ 45 2.神经„„„„„„„„„„„„„„„„„„„„„„ 46 3.感觉„„„„„„„„„„„„„„„„„„„„„„ 48 第六单元 交流与质疑

1.交流„„„„„„„„„„„„„„„„„„„„„„ 52 2.质疑„„„„„„„„„„„„„„„„„„„„„„54

——2——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1单元 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学习目标:

1.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2.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3.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什么叫机械>>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2.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3——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认真观察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大家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生自学,师巡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了解机械的含义和作用。生自学,师巡视。

检测: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四、介绍古代机械:

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4——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拓展活动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教学反思 :

2、怎样移动重物

学习目标: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3.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

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4.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5——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学生准备: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移动重物>>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3.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

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4.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6——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检测:

1、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游戏实践:讨论: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了解影响搬动物体所用力气的大小的因素

生自学,师巡视。

检测:1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支点、力点、重点三者之间的距离远近是如何影响搬动物体所用力气的大小的呢?

2、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四、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7——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省力的杠杆;费力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教学反思 :

3、斜坡的启示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8——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4.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斜面及其变

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斜坡的启示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9——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4.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斜面及其变

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观察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

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

2、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

——10——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思考:1.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观察盘山公路的图片,想想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认识变形的斜面。

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1、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2、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11——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教学反思 :

4、拧螺丝钉的学问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3、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4、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12——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分组实验器材:各种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拧螺丝钉的学问>>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3、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4、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2、交流观察收获、小结轮轴。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3——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

1、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2、轮轴省力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用轮轴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3、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为什么要使用这种简单机械?(观察课P10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4、填写表格。

5、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或上父母工作的工厂、单位找找,还有哪些地方有轮轴? 教学反思 :

——14——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国旗怎样升上去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提出疑问;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4、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牢固的绳子5米左右和两根结实的木棍。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国旗怎样升上去>>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提出疑问;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15——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谈话: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么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

2、你有没有注意到旗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装置?

3、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认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思考:1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阅读教材第1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

——16——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构: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用很少,应用的时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出示使用滑轮组的场景)预测一下: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布置游戏活动:

⑴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

⑵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

⑶游戏人数: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

⑷游戏方式:

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

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

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

——17——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

2、组织讨论:

⑴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

⑵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

⑶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3、拓展研究活动:

组装滑轮组,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4、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五、课外拓展研究。

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

⑵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教学反思 :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事例说明传动是机器中普遍存在的;

——18——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4、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

5、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演示材料:装配好的皮带传动装置模型、打开后盖的座钟、三球演示仪、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分组实验器材:皮带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橡皮筋、皮带轮、瓦楞纸板条、塑料瓶盖等。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事例说明传动是机器中普遍存在的;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4、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

——19——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什么?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思考:

1、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2、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

3、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小结: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20——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讨论:

⑴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⑵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探究链传动的特点。

五、巩固应用,迁移拓展。

1、谈话: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捉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什么传动方式呢?

3、拓展迁移:

⑴玩一玩: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⑵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教学反思 :

——21——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学习目标:

1、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2、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方法;

3、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4、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5、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蜂巢、乌龟、房屋等图片,蚌壳、螺壳、蛋壳、罐头盒、汤勺、台灯罩、瓦楞纸等实物。

学生准备:橡皮泥、小刀、图画纸、胶带、剪刀、练习本、厚书、鸡蛋等重物。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折形状>>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22——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方法;

3、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4、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5、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思考:

1、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

1.生自学,师巡视。

——23——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检测

小结: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通过上面的研究,你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相同吗?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五、拓展应用。

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 教学反思 :

——24——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搭支架

学习目标

1、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2、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3、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个立方体、图钉、剪刀、课件、单行本、垫圈、钩码、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回形针、铁架台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搭支架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2、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3、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25——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探究支架的稳固性。思考:

1、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2、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

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1.生自学,师巡视。

——26——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检测

五、拓展应用。

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感受它的稳定性。教学反思 :

3、建桥梁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3、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4、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知

道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建桥梁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7——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3、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4、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知

道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2、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设计各种形状桥梁。思考:现在老师给你两个木块作桥墩,一张白纸作桥面你能设计出哪些形状的桥梁。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28——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根据学生回答,用简单线条将桥梁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三:请大家认真看课文,学习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思考:

1、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这么认为?

2、提问:利用桌上的这些东西你可以怎样来设计实验呢?并且能够说明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

3、提问:你觉得桥梁的承重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五、课外延伸、拓展。

今天,我给大家提供的材料比较少,如果回家后可以用其他的材料,你还能设计出其它承重能力更好的桥吗? 教学反思 :

——29——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造房子

学习目标: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建造房子。

3、知道古代房子的特点;了解现代房屋的特点;

4、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造房子>>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建造房子。

3、知道古代房子的特点;了解现代房屋的特点;

4、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

1、你知道这些古代人类居住的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这些现代人类居住的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吗?

——30——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建造一所房子之前首先要干什么?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根据学生回答,用简单线条将桥梁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分组建造房子。

1、各组分散开来,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建造房子。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

3、房子建好后还可以用彩笔或彩纸装饰。

4、每组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五、评比。

1、把各组的房子放在一起,评出最结实的、最漂亮的等等。

2、让学生谈谈建房子的体会。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建房子的小作文。教学反思 :

——31——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3单元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

2、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3、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

4、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

2、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3、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

4、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32——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我们都知道把种子撒到地里可以长出新的植物,可是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

1、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师生共同探讨。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三: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能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3——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结: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

五、总结全课并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2、了解动物繁殖方面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3、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它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4、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2、了解动物繁殖方面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3、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它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34——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动物繁殖确实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繁殖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师生共同探讨。

四、讨论鲫鱼和猫狗羊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鲫鱼是怎样生小鱼的?你见过猫、狗或羊生孩子吗?

2、提问:为什么鲫鱼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羊生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3、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4、教师小结。

五、科学交流会。

——35——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谈话: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可能也知道一些,谁愿意来说说?

2、学生回答。

3、谈话;我们分组去查阅一些关于动物繁殖方面的信息,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4、科学交流会:有趣的动物繁殖。

六、总结,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资料。教学反思 :

3、我是怎样出生的

学习目标:

1、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

2、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调查的结果。

3、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般情况;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4、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5、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

——36——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教师要事先拟一份告家长书,告知我们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们的教学,提高调查的效益(家长书可以和调查记录表印在一起);还可准备一份人的胎儿生长音像资料和一份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类内容的音像资料(或制作一套电脑幻灯片),让学生准备好向妈妈调查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要求先考虑好想问的问题再进行调查。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是怎样出生的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

2、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调查的结果。

3、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般情况;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4、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5、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7——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结: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动物植物都要繁殖后代,延续生命。人类同样如此,可见,繁殖后代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思考: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师生共同探讨。

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知道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的苦,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

2、学生介绍。

3、谈话:在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都蕴涵了他的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种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对吗?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38——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学生讨论。

5、谈话: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6、学生发言。

四、举办展览会,总结全课。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教学反思 :

第4单元 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的岩石

学习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进行分类;

——39——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4、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5、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各种美丽的鹅卵石、放大镜、锤子、烧杯、滴管、稀盐酸、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有关图片、录像或课件,五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常见的岩石>>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进行分类;

2、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0——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4、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5、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特点怎样?谈谈自己的看法?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所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研究岩石的特征,了解岩石的性质。

1.生自学,师巡视。

——41——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检测

3.师生共同探讨。

三、指导学生给岩石分类:

1、分组讨论,制定分类方法、依据,做好分类卡片、分类小报。

2、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地质学家是如何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的,并简要介绍:

(1)岩浆岩的形成。(2)沉积岩的形成。(3)变质岩的形成。

四、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识别岩石标本中哪些是岩浆岩,哪些是沉积岩,哪能些是变质岩。

五、扩展与延伸:

采集一些岩石,做一盒岩石标本,在班内巡回介绍。教学反思 :

2、认识矿物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42——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教学准备: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矿物的性质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岩石,思考:

1、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

——43——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头中有哪些是矿物?

2、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大家认真看课文,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3.师生共同探讨。

三、当堂训练

1、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石英 棕红色 做爽身粉

金刚石 呈六角形、透明 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石膏 最柔软 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赤铁矿 最坚硬 做钻头

——44——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石墨 白色、光泽很暗淡 做颜料

滑石 容易被擦干净 做石膏像

四、作业

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教学反思 :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学习目标:

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3、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珠、硬币等代表各种矿物的小物件,岩石、矿物形成和开发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引入

1、找宝活动。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45——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2、学生找宝藏。

3、游戏结束,学生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讲述:我们的矿物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

活动

二、介绍有关资料

1、学生小组内介绍所收集到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资料。

2、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对学生所介绍的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介绍新能源。

活动

三、拓展活动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

(1)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

(2)“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活动方案设计。教学反思 :

——46——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5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1、大脑

学习目标:

1、能够对敲手的系列活动作出解释,并最终得出结论;

2、能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在阅读资料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体出现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知道大脑是人体最有趣、最重要的器官,它指挥了人的所有活动;了解大脑皮层有六个功能区及其不同作用。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脑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对敲手的系列活动作出解释,并最终得出结论;

2、能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在阅读资料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体出现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知道大脑是人体最有趣、最重要的器官,它指挥了人的所有活动;了解大脑皮层有六个功能区及其不同作用。

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关于大脑,你知道些什么? 1.生自学,师巡视。

2.检测

——47——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巩固发展。

1、教师提问:关于大脑,你还知道些什么?对哪些现象最感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书面列出有关大脑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

3、全班交流。

四、课后延伸。

在家长或小伙伴的合作下,继续探究有关大脑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反思 :

2、神经

学习目标:

1、能够按要求完成神经敏感度的实验,了解人体较敏感的部位;

2、相互完成大脑反应速度的测试,并做出相应解释。

3、知道神经参与了大脑的指挥工作;知道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4、知道神经遍布全身。

——48——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板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经>>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够按要求完成神经敏感度的实验,了解人体较敏感的部位;

2、相互完成大脑反应速度的测试,并做出相应解释。

3、知道神经参与了大脑的指挥工作;知道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4、知道神经遍布全身。

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思考:关于神经你知道些什么?

1.生自学,师巡视。2.检测

教师小结: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有的部位多,有的部位少些。

三、测试神经的敏感性。

1、对照图画讲解实验步骤。

2、出示表格,进一步明确注意事项。

——49——

上庄小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对照假设,各组汇报结果。

5、小结过渡。

四、测试大脑的反应速度。

1、看图,让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结果,统计人数。

4、引导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五、巩固运用。

1、谈话:同学们想知道奥运冠军刘翔的夺冠秘诀吗?

2、讨论:运动员们在参加百米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 教学反思 :

3、感觉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尝醋的实验中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能够做一些有关人的非条件反射的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以“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为主线, 结合名著、诗句和历史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感受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并读写结合, 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积累优美语言。

2.理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感受异域风情。

教学重点:

明晰作者表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的方法, 进而体会“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简介导入新课

早在1935年, 季羡林就远赴德国, 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 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 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已是满头白发。有人问他:“你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什么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念念不忘?

二、初识景色的美丽

1.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感悟景色的奇丽

1. 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理解“奇丽”, 快速默读课文2、3两段, 找到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2. 反馈交流: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预设一:感受花多花美。

预设二: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想象“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呢。

3. 重点理解“山阴道上”。

学生想象“山阴道上”景象。

课件出示有关山阴道的介绍及东晋王献之、南宋陆游、明代袁宏道有关山阴道的妙句, 引导学生感受山阴道之美、哥廷根街道之美。

4. 指导学生背诵有关景色奇丽的描写。

四、体会风情的奇特

1. 质疑: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2. 师生交流反馈:

A:从“家家户户”读出了德国人爱花, 每个人家里都养花。

B: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理解“脊梁”。

(2) “莞尔一笑”。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从这样的表情, 你又明白了什么?

3. 感受风情奇特。

这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风俗和习惯改变过吗?创设情境, 指导朗读, 深入理解“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

五、了解异国的文化

1. 学生汇报1934—1945年季羡林在德留学期间德国的情况。

2.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战败投降, 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 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 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讨论:德国战后物资奇缺、生活困窘, 为什么哥廷根的街道还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3. 拓展阅读《只砍有记号的树》, 谈感受, 进而体会这一切都缘自于德国人民的精神———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六、德国精神在我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篇7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

二、填空。(11分,一空一分)

1西部,祖国地图上神奇的土地!本学期第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那里别样的景致,如果有机会,你想去那儿看一看_____。

2四大名著里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书中有个军师智多星叫_____。

3我们的祖先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现在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真正做到了快捷方便。

4看到你的同学小明整天沉溺于网络无心学业,请你用一条名言劝说他珍惜时间:_____

5徐庶进曹营_____

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

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自于_____,后来用来称赞_____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学校将在各个水池上方贴上宣传标语,请你写一条: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一题一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

2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使之更形象生动。)

3()能捐出70元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填合适的关联词。)

4《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5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意思不变)

四、判断题。(8分)

1“美伦美奂、莞尔一笑、迫不急待、铤而走险”这四个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

2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3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

4,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足汽车。(

)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转折。()

6“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7国外有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说明他们的维修人员非常不敬业,工作不认真。(

)

8“折”是个多音字,“折本”时读“zhe”。()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35分)

一、古诗词赏读。(10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

1将此词补充完整。(1分)

2这是_____朝_____ 的作品。(2分)

3,“清平乐”是_____,“乐”读_____ 。“村居”是_____。(3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相媚好:_____

亡赖:_____

5作者最喜欢小儿,为什么?(1分)

6在这首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你能再写出两句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吗?(1分)_____。

二、课内阅读。(10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曾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这个片断选自于____的_____。(2分)

2诸葛亮是作者极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他料事如神,心思灵巧得到了神奇的地步,可以用“_____”成语来形容他。(1分)

3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在文中划上波浪线。(1分)

4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1分)

5他为什么又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1分)

6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1分)

7诸葛亮为什么敢“饮酒作乐”?(1分)

8在小说中,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你认为他是“神”吗?为什么?(1分)

9你还能写出一个出自于这部小说的一个故事吗?(1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畜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出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

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的热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戛然而止

骂骂咧咧

皮开肉绽

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

2为什么“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却“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2分)

3“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中的“它们”指_____,“这般”指_____ 。(2分)

4文章第三段中,从描写角度看,“鲜血沁了出来……显得分外的悲壮”是对老牛的描写,表现了老牛_____;“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运水的战士违规取水,这是对老牛的描写,有力地表现出老牛的_____ 。(2分)

5第四段中“没等主人吆喝……慢慢往回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哪个语句?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来。(2分)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1分)

7读了此文,我们深深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动,作为孩子,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正如那两句歌颂母爱的千古名句所言“_____,_____”。(2分)

8我们在为老牛无私的母爱感动的同时,也深为祖国西部严峻的缺水形势而忧虑!但愿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2分):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5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错”的时候,或许是做错了题,或许是出门走错了路,或许是说错了话,或许是做错了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才使你认识到了对,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哪次错或哪些错令你特别难忘?请把它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上一篇:定积分及其应用教案下一篇:女孩子学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