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简介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巴彦淖尔市简介(精选7篇)

巴彦淖尔市简介 篇1

巴彦淖尔市林英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公司位于美丽的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公司下设金税大酒店、林英大酒店、华澳健身娱乐中心、金税时尚火锅,狼山磴口特种苗木及种养殖基地,是一家集特种苗木种植、绿色养殖、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

一、金税大酒店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三星级酒店,拥有三个宴会厅和贵宾厅,内部装修豪华,主要拥有三个宴会厅(分别可接待15桌、25桌、50桌),可提供1500人同时就餐。金税时尚火锅1500平米,可提供400人同时就餐。内设KTV包厢、时尚俱乐部,两酒店年营业额2100万元。

二、华澳娱乐中心4600平方米,一楼设游泳馆、洗浴中心、羽毛球馆、桑拿、冷饮区,二楼设茶楼、休息大厅、按摩室、棋牌室。三楼为KTV娱乐中心,共14个房间(其中一间机房和库房)

三、林英大酒店9570.53平方米,酒店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豪华装修,可供2000人同时就餐;标准客房、豪华客房共138间(设有有欧式、日式、泰式客房),可供280人同时住宿。一楼为接待大厅,二楼为茶楼,三楼为宴会厅,四楼为办公区域及豪华包间。五到九楼为客房部。

四、国泰商贸城共13万平米,2层,位于朔方路西侧。

五、基地分为狼山和磴口两基地,总占地面积29000亩,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彩色苗木培育占地5900亩,办公区域和库房占地26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占地4330亩,养殖圈舍占地25亩,现存栏率牲畜2900头(只),年出栏率10000头(只),产值860万元;基地现已育成各类彩色珍贵苗木30万株,其中主要品种有:金叶榆、金叶垂榆、金叶国瑰、白腊等多种彩色苗木。还引进了两棵世界珍品--凯尔斯海棠。

公司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特色为主、多种经营、稳步推进”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苗木培育和绿色养殖,餐饮住宿产业发展。

巴彦淖尔市简介 篇2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目标,保障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纯天然、无污染、安全可靠、高品质的有机食品成了21世纪人类食品的发展方向。我市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 是加快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巴彦淖尔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巴彦淖尔市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8月底, 全市经中绿华厦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批准使用中国有机 (转换) 产品认证标志的生产企业6家, 有机 (转换) 产品31个, 包括:纯牛奶、有机杂粮、番茄酱、苁蓉、羊肉制品等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产品仍以初级原料生产为主, 而加工品较少。有机 (转换) 产品总产量28万吨, 产值29591万元, 出口创汇660万元。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3.9万亩。

我市有机农业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产品开发加快, 区域比较优势初步显现, 部分旗县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 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2 我市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2.1 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本着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原则,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企业运作为主, 政府推动为辅的方法, 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 加快实施产业化经营, 建设一批在北方较有影响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以基地为依托, 扶持和壮大一批有机食品龙头企业;打造我市有机食品品牌, 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有机农业的发展目标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原则, 创建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名优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2.2.1 在河套灌区依托内蒙古云海秋林畜

牧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万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有机农牧业。云海秋林公司以投资建设、技术与管理输入等辐射带动的形式, 不断地将周边有条件的地区, 拓展、整和、复制众多的云海秋林有机奶源连锁加盟基地, 形成有机种养自成体系。在牧草种植过程中, 建立种植隔离带, 采取封闭式生产, 禁用化肥和化学农药, 牛粪有机处理, 并以沼气和生物有机肥工程为核心, 将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内部循环与可持续生产体系, 不断地将有机奶业的品牌市场做大做强。万野食品公司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各旗县区种植户, 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环境优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2.2.2 依托天然草场无污染的资源优势,

发展有机畜牧业, 特别是重点发展有机食品养羊业, 作为出口伊斯兰教国家的基地。生长在乌拉特草原上的牲畜素来就有“喝得矿泉水、吃的中草药”之说, 肉羊、肉牛、骆驼等多种畜产品的卫生、营养和环保等多项指标全部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 将天然草场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成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最终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2.2.3 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地

区, 依托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 开发以苁蓉、甘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产业, 结合荒漠化治理、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形成沙生中草药产业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该基地逐年地发展壮大, 使磴口县广阔的乌兰布和沙漠变害为宝, 使肉苁蓉人工接种为主的沙产业成为既保护生态环境, 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支柱产业。

3 发展有机农业采取的保障措施

3.1 要制定多元化的投资激励政策

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农牧业、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商贸、工商、财政、计划等各个行业和部门, 为此, 政府部门要亲自牵头, 更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形成合力, 推动此项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市、旗县区安全农产品工作机构, 明确工作职责, 充实工作队伍, 积极改善工作条件, 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在资金上要给予倾斜, 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财政要列专项资金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信贷部门的信贷资金要向有机农产品的龙头加工企业及生产基地倾斜, 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三是出台扶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对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试验、推广过程中的先进集体、个人和科技人员给予重奖。

3.2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有机食品品牌的公信力

为扩大我市有机食品声誉和知名度, 通过基地带农户, 农户连农户的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加大有机食品的宣传力度, 利用媒体、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 向广大农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介绍有机食品相关知识, 使其辐射到各个角落。积极参与国际博览会、世博会、上海展、昆明展等大型展览会, 运用高新科技知识, 加大全方位, 多层次宣传力度, 扩大我市有机食品品牌的声誉, 逐步树立起我市有机食品事业的良好发展形象。

3.3 加强基地建设, 保护和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是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沃土工程, 一方面要加强有机肥建设, 突出抓好作物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工作, 同时要加快有机农业生产专用肥和生物农药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 满足有机农业的生产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投入品的管理力度, 这是有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措施, 依据《有机产品标准》要求, 对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生产资料, 禁止在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范围内经营、销售、使用, 从源头上严把产品质量关, 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3.4 培育龙头企业, 实行产业化经营

有机食品是以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为支撑的, 而且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优质品牌, 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很难实施标准化生产, 也形不成规模优势, 更不利于优质品牌的形成。因此,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和引导有机食品龙头加工企业, 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与原料基地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要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和中介流通服务组织, 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促进和带动有机农牧业生产。

3.5 积极引导, 强化信息服务体系

良好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是确保有机产业健康、加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本地条件, 逐步建立有机农业发展的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引导, 鼓励公司和个人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商贸服务工作;要切实加强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示范和指导工作, 对于企业、个人生产积极性高、基层政府组织得力、已初具规模的认证的有机食品产地, 要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对有机食品产地建设、生产加工、商贸服务方面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要积极扶持、努力推广。

3.6 加强资源整合, 打造有机品牌

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 整合土地资源,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市场需求为方向, 积极引导有机食品业在加工业中的作用。重点发展一批有机农牧业的区域和加工有机食品的龙头企业, 形成一个层层增值的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马卓.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81.

[2]宗良纲, 卢东, 杨永岗等.中国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3) :64-67.

巴彦淖尔市简介 篇3

【关键词】有机肥;施肥现状;存在问题

有机肥料不仅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而且含有有机物质,对于保持、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活化土壤养分、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生产实际中,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不能很好地作为肥料有效地归还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其地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耕性差,耕地地力明显下降。所以,科學利用有机肥资源、合理施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有机肥利用现状

我市有机肥源主要包括粪尿类、堆沤肥类、秸秆类、绿肥类、商品有机肥等,2012年全市牲畜饲养910万头(只),年可积粪肥约6825000t,作物秸秆9897600,生产商品有机肥10000t。

1.1 农家肥利用情况

农家肥的主要积肥方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农村农户对自产粪尿注意积存,作为肥源投入到农田;对于散养畜禽产生的粪便,一般情况下农户收集后制作土杂肥直接施入农田;堆沤肥作为传统有机肥,一直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首选。

1.2 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目前秸秆主要利用方式有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也有极少部分焚烧后还田和作为燃料等。小麦秸秆大部分留高茬直接粉碎还田,玉米秸秆除了实施有机质提升的项目县直接还田外,大部分经过青贮后过腹还田,向日葵秸秆作为燃料使用,豆类秸秆作为饲料过腹还田。目前全市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6667hm2,秸秆直接还田量仅占秸秆资源总量的13.2%,部分地区焚烧秸秆和弃置乱堆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养分流失,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有机肥资源。

1.3 商品有机肥的利用情况

从2009年起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以来,各地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地在玉米等一些特色经济作物上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全市共有有机肥企业三家,由于成本较高,农民自费购买的较少,只能依托项目补贴来提高商品有机肥的使用率。

1.4 有机肥施用情况

虽然有机肥料资源丰富,但施用水平不高,施有机肥农户数量较少。通过2005~2012年7年来对巴彦淖尔市耕地的调查,48483户调查农户中,有5159户农户施用有机肥,占调查农户数的10.6%,平均用量为2165kg/667㎡。

2 有机肥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缺乏对有机肥料重要性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农民重视化肥的施用,却忽视了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方面不可替代的的作用,我市虽然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施用量不集中,只有规模化养殖户有机肥施用量较多,大多数农民只是几年才施一次有机肥,而且平时不注重有机肥积造,致使秸秆焚烧和丢弃现象频现,导致土壤中一些作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病虫害严重,作物抗逆性降低。

2.2 秸秆还田的配套机械和技术滞后

我市从2009年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秸秆翻压还田技术以来,秸秆还田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秸秆还田后给农民的农事操作带来了许多不便,总觉得不如“一烧了之”来得省事;二是农民及部分基层干部对秸秆还田的长远效果认识不足,不知道秸秆是很好的有机肥资源;三是秸秆还田使用的大中型拖拉机发展滞后,动力机械配套不合理,影响了还田作业效果;四是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必须与深耕、深翻、施用腐熟剂及农艺措施配套,而农民怕麻烦,且不愿付出相应的作业成本。

2.3 农民养地意识差

増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有机肥肥效缓慢,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再加上有机肥施用量大,不宜操作,耗费人力物力。农民为了当季作物能快速增产,出现掠夺式生产,只用地不养地,这也是有机肥积造少、施用量少的主要原因。

2.4 缺乏必要的鼓励政策和引导措施

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措施的支持,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实行种植绿肥还田和开展秸秆翻压还田,从而达到培肥地力、为耕地积蓄后劲的目的。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力度

要多渠道宣传秸秆等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领导和群众认识到用好有机肥资源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农民开展秸秆翻压还田、积造有机肥和增强农民用地养地意识的重要举措。

3.2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制订可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推动力度,切实引导农民推广应用有机肥料资源,将其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要以项目为载体,强力推进对农民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商品有机肥应用、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机械购置、秸秆腐熟菌剂应用等财政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商品有机肥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享受与化肥企业同等免税政策。

3.3 积极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和研发

农业部门要主动牵头,与科技、环保、农机等部门通力合作,立项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和农村劳动力特点的操作性强的秸秆还田实用技术;采用休闲单种、麦后复种、间作套种等方式开展种植绿肥还田;大面积推广玉米、向日葵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秸秆留高茬免耕还田技术和秸秆软化与快腐生物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光亚,张莹.江苏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09(7):141-143.

[2]孙红娇.有机肥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273.

[3]耿晨光.有机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93-95.

[4]汪丽红.有机肥的作用和利用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0(10):24.

[5]宋秀杰.我国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J].农村生态环境,1997,3(2):56-59.

巴彦淖尔市纳林湖导游词 篇4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有一处原始形成的处女湖,这里烟波浩淼,欧鸟盘旋,快艇飞驰,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仑美奂之境,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称的纳林湖。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是主要的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

巴彦淖尔市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巴彦淖尔市物流协会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巴彦淖尔市及周边盟市电煤、洗煤、钢铁、硅铁、焦炭出口、电石、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原材料、产成品价格大幅度暴跌,致使大批钢铁、化工、矿产、煤炭企业限量减产或停业,随之我市物流市场运输量大幅减少,运价急剧下跌,货运业务量下滑了近70%,运价下跌了40%,物流业受到巨大冲击。到2009年二季度,上述状况才开始有所好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从中央到自治区及市委、政府自上而下,科学判断形势、果断决策,适时出台了全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及巴彦淖尔市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措施办法,较快扭转了我市物流业被动不利的局面。随着全市整体经济的企稳向好,物流业也逐步度过最困难时期,从2009年二季度到年底,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对物流业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下,我市物流业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取得的成绩

1、物流行业的产值快速增长、道路货运运力结构在市场的引导下日趋合理

2009年,巴彦淖尔市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及信息传输在内的与物流行业有关的部门增加值为 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6%;货运周转量113.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近一倍。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我市现有营运货车13017辆,其中半挂重型载重货车占到70%以上。我市属于农业地区,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农畜产品的物流,已不是物流企业承担的主要任务,物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当地及周边盟市的工矿、加工与制造企业,因此,在市场的引导下,运力结构日趋合理。

2、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继巴运公司五原物流园区于2009年建成投入运营后,临河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中心也开工建设,干其毛都口岸巴彦淖尔市亨通物流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都相继投入运营。

3、成立了巴彦淖尔市物流协会

由巴运公司发起,经巴彦淖尔市工商联、巴彦淖尔市民政局批准、核准,巴彦淖尔市物流协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2010年元月正式挂牌成立。巴彦淖尔市物流协会的成立,为我市形成一个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的物流业运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需求、服务水平低

物流园区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市场的需求,后旗、杭锦后旗、磴口县还没有建成物流园区;仓储建设方面除个别大型物流企业建立了标准化仓库外,大部分仓储设施比较落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组织管理落后、服务项目单一,难以提供高质量、多元化、快速、准确的物流服务。

2009年,邮政、快递业一些连锁企业纷纷在我市布局设点,这些连锁机构只租赁一间门面房就作为营业场所,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健全、服务不规范等导致服务质量投诉屡屡发生。

2、管理部门和企业物流意识不强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等具有重要作用。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现代物流的意识,这是全市改善物流的第一步。由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加剧,加上市场发育滞后,物流企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造成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效率低下。2009年全市登记在册的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46户,营运车辆总数包括个体车辆在内为13017辆。其中,车辆数在1000辆以上的企业只有2户,在100辆以上的只有6户。

近几年,国家就道路运输的准入门槛、经营许可条件、运输车辆及站场管理、监督检查及违法查处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条例、规定。由于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转移、就业压力大,加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商贸流通等企业转制、破产后分流人员多,导致一些不具备交通运输从业资质的人员涌入行业,行业管理的力度又没有及时跟上,形成了运输业从业人员增加迅速,经营方式简单、呆板,企业之间各行其是,缺乏自律,特别是在货物运输运价方面,相互压价,自相残杀,造成无序竞争的局面,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效益。另外,企业物流意识淡薄,没有根据企业的资源和优势来确定物流发展方向,导致第三方物流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3、物流管理政策措施配套能力较弱

巴彦淖尔市物流发展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差距。首先,缺少统一综合的物流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难以协调一致。其次,在相关政策的配套方面,要进一步充实完善。

4、物流信息化亟待加强

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目前我市规范、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和决策。由于信息不畅,造成余缺物资、运力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运力闲置,倒置资金沉淀,发生大量物流费用。当前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我市物流信息运营商管理混乱,归属不明确,职责不清,个别信息运营商,在我市未经注册,采取自行定价、随意加价和网上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等不正当的技术手段,欺行霸市,横行我市货运信息行业,一些从事物流信息的业户,投诉无门,反应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很难适应物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政府对物流业的整合协调力度

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巴彦淖尔市要全面统筹、规划设计出既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鉴于物流涉及交通、公路、铁路、邮政、商贸、信息等行业,且都自成系统,独立运作。这样不仅难以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不利于提高物流产业水平,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议市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物流办,打破行业的局限,统一管理、协调全市物流业,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矛盾和问题,加大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力度。要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尤其是要制定和监督执行行业纪律,实行行业自律。同时,组织召开物流报告会、研讨会、培训活动等,推动物流产业水平提高。

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物流发展需要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我市物流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加快建设步伐,尤其是物流园区的建设,因为,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他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为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提高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加大对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和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要采用多种机制,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全市现基本形成了以巴运临河物流园区为中心的连接中旗、前旗、五原物流园区网络,对还没有建设物流园区的旗县,政府要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把对物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列入重点扶持对象。2009年,自治区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将巴运公司确定为全区“实施物流标准化和物流新技术示范工程”四个试点企业之一;将巴彦淖尔农畜产品(保税)物流园区、五原鸿鼎农贸市场、巴彦淖尔市广运家电配送中心列入全区重点建设的物流园区和农村牧区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巴彦淖尔农畜产品(保税)物流园区、巴运公司临河物流园区二期工程政策支持力度,把临河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巴彦淖尔市产业和经济特色及职能明确的物流枢纽。

3、制定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甘其毛都口岸是自治区政府《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十六个地区性物流结点,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应重点扶植巴运公司、干其毛都口岸物流企业等一批有实力的物流骨干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为企业网络合作、技术改造与更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产实力,拥有较大范围经营网络,掌握有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手段的大型物流企业。巴运公司是巴彦淖尔市物流业中的龙头企业、全国货运一级、5A级物流、“交通运输部2010—2012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近几年来,巴运公司承担的巴彦淖尔市和周边盟市及宁夏东北部通过公路运输进出口的农副产品、镍(包括锰、铬铁)等矿粉分别达40万吨、255万吨;通过公路运输到达天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江苏等地的煤炭、硅铁、电石、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年运输量在1100万吨以上的运输任务。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服务质量既体现了一个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服务的资格和水平,也是一个物流企业能否被用户选为服务供应商的决定条件之一。各物流企业要积极引进物流服务的国际质量标准及其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提高和改善物流运作的准时送达率、货损货差率、订单交付率、客户满意率等绩效指标,进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加快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步伐。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只有物流企业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才能加快加工、制造与流通企业物流业务的分离和外包,促进物流需求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就是要实现物流作业自动化,它是提高物流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物流作业自动化的实现,并不仅仅是各种物流机械设备的应用,而是与大量信息技术的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三个整合:一是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营销、物流和采购统一起来的信息平台,以降低成本;二是供应链的整合。要使我市的重要工业企业,分销企业和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加强合作,建立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物流企业与客户精确、及时的信息共享;三是综合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源市场和信息的整合将推动信息平台的商业化运作和发展。因此,应由工商牵头,包括运管、骨干企业、物流协会在内,大力构筑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开放式的、会员制的物流交易网络平台,使网络平台拥有供需方信息、价格信息、运输信息、仓储信息、结算信息、流通加工

服务信息等,以吸纳自治区、国内外更多客户进入,在提高物流信息水平的同时,大力提高物流技术装备水平。

6、加快培训、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的发展需要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要尽快提高政府和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了解决巴彦淖尔市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在职人员的培训。对于生产与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的在职人员,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养;二是建立物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员工报考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三是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鼓励河套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开展物流本科、大专和中专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四是积极引进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空间。对引进的高级物流专业人才,享受巴彦淖尔市引进人才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

巴彦淖尔市简介 篇6

2012-05-07 编辑:王蓉

为深化教育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领导聘任制度,形成富有竞争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经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竞聘准处级以上建制学校校长、副校长。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竞聘职位、聘任期限

1、竞聘职位。

校长的竞聘职位: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校长、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校长、巴彦淖尔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校长、临河区第一中学校长(准处级)、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准处级)。

副校长的竞聘职位: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副校长(3名)、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副校长(3名)、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副校长(3名)、巴彦淖尔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4名)、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副校长(3名)。

2、聘任期限:聘期为四年,校长和副校长同期聘任。

二、参聘条件、任职资格及公开竞聘范围

(一)参聘条件

1、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精神;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作风民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3、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4、身体健康,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5、近三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称职以上档次。

6、参聘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校长必须是蒙古族,副校长一般应该是蒙古族。参聘者应该蒙、汉兼通。

(二)任职资格

1、校长任职资格。

①参聘处级建制学校校长,现聘任正处级或任职满2年的副处级干部(2010年6月30日以前任副处级)或担任过中学正科级校长满4年的干部;参聘准处级建制学校校长,现聘任副处级或任职满3年的正科级干部(2009年6月30日以前任正科级)。

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应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0年以上,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④任职年龄:不超过52周岁(196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2、副校长任职资格。

①现聘任副处级或任职满3年的正科级干部(2009年6月30日以前任正科级)或任职满4年的副科级干部(2008年6月30日以前任副科级)或正、副科级合并任职满4年的干部(2008年6月30日以前任副科级)。②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③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④任职年龄:现聘任副校长续聘,年龄不超过54周岁(1958年6月30日以后出生);新参聘副校长,年龄不超过52周岁(196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三)公开竞聘范围

全市教育系统行政、事业编制内在编在岗的符合本方案参聘条件和任职资格的科级以上干部。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

1、组织报名。

参聘人员可以登录巴彦淖尔政府网()或巴彦淖尔党建网(/bynr)查询

有关具体事宜,下载有关表格。参聘人员需要填写《公开竞聘准处级以上建制学校校长、副校长报名表》,一式两份并贴照片,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近三年年度考核表以及能够证明本人工作能力的业绩材料等原件(并附复印件)和任职文件复印件及近期二寸免冠蓝底彩色照片二张。

市直单位参聘人员先到市教育局人事科(市教育大厦1024房间,联系电话:7917516)进行初审,旗县区参聘人员先到所在旗县区委组织部进行初审,由市教育局和各旗县区委组织部通过干部档案重点审查参聘人员的“三龄一历”和专业技术职称,对符合参聘条件的在报名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再到巴彦淖尔市党政办公大楼会议中心203会议室报名。

2、报名时间: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2日。

3、联系电话:8655726。

竞职演讲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将在参聘通知单上明确。

(二)资格审查

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参聘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后,向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审查情况并提交符合参聘条件的人员名单。

四、演讲答辩

经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资格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参聘人员要围绕“如何当好校长(副校长)”进行竞职演讲,时间不超过7分钟。竞职演讲结束后,现场抽题进行面试答辩,时间不超过8分钟。演讲答辩结束后,由考评组评委当场评分,当场公布得分。

五、考察任用

1、组织考察。根据竞职演讲答辩情况,确定拟聘任校长和副校长考察人选,其中,拟聘任校长考察人选与竞聘职位的比例为3:1。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考察组,对入围的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考察。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向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考察结果。

2、确定拟聘任人选并公示。

①校长拟聘任人选,根据竞职演讲答辩和考察结果,由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向市委常委会推荐拟聘任校长人选。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后,确定校长拟聘任人选。

②副校长拟聘任人选,由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向聘任学校校长提供竞职演讲答辩和考察情况,然后由聘任学校校长提名副校长拟聘任人选,经公开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副校长拟聘任人选。

③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校长拟聘任人选,由市委提名、市政府或所在旗县区政府聘任,市委组织部备案。

副校长拟聘任人选,由校长提名聘任,市委组织部备案。校长、副校长聘任前需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七天。

3、签订聘任合同。公示期满未发现问题的,或所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任的,市政府或所在旗县区政府与聘任学校的校长签定《聘任合同》。聘任学校的校长与聘任的副校长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内容包括聘期内职责、权利、目标、聘任、解聘、辞退、待遇等具体事宜。新聘任校长、副校长实行一定的试用期。

六、需要明确的相关事项

1、校长职位的报名人数与竞聘职位的比例至少为3:1,否则该职位不参与竞聘,由市委研究聘任。

2、参聘人员可以同时竞聘一个校长职位和一个副校长职位,但不能同时竞聘两个校长职位或两个副校长职位。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特级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

4、在公开竞聘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竞聘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⑴伪造学历、学位、培训、奖励等证书及履历。⑵诽谤、诬告其他竞聘人员。⑶拉拢、贿赂或威胁、恐吓竞聘工作人员和教职员工。⑷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本公告由公开竞聘准处级以上建制学校校长、副校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巴彦淖尔市公开竞聘准处级以上建制

学校校长、副校长工作领导小组

巴彦淖尔市简介 篇7

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划分以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作为依据。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1998年统一进行的全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卫片解译结果, 以及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状况, 结合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 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及各类用地比例和社会经济条件等, 将全市划为六个分区, 如下表。 (见表1)

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调控指标

(一)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 南部河套平原河灌农业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以粮为主, 多种经营, 农、牧、林、副、渔结合, 全面发展”。 (2)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整治, 有计划的开发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 (3) 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 提高耕地产能。 (4) 大搞肥料建设, 合理施肥, 增加有机肥料, 提高化肥利用率。 (5) 结合土地整治项目, 营造以河、渠、沟、路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 提高郁闭度。 (7)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 规范增减挂钩试点, 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推进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再利用。

2. 西部乌兰布和沙漠林牧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以林牧为主, 多种经营,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2) 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天然植被, 封育与种树种草结合, 锁住沙龙, 减少危害。 (3) 乌兰布和东北地区, 经济条件较好, 是重点治理开发区, 以现有林带、林网、片林为基础, 完善防护森林体系, 建起两条防护线。一是从一干渠以南, 至巴音乌拉山洪积扇, 建成林带林网绿地相结合多带相间交错的大型防护林带, 防止流沙东移。二是建起沿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 对现有旧林带抚育更新, 堵露补缺、恢复、完善、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固沙林带。 (4) 利用资源优势, 建设以苹果梨和苹果为主的大型水果基地。 (5) 保护开发甘草、肉苁蓉等贵重药材资源, 进行围栏封育, 开展人工培育, 有计划采收。

3. 东南部乌拉山林牧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以林为主, 林牧结合, 合理安排林牧业生产, 控制牧畜头数、减轻载畜量。 (2) 加强森林防护, 实行封山育林, 采用天然更新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方法, 逐步建设成巴彦淖尔市用材林基地。 (3) 对山前山后洪积扇或缓坡地带, 要利用洪水淤灌牧场, 并开发水资源, 扩大草场灌溉面积, 增加饲料基地, 解决林牧矛盾, 提高牲畜质量。

4. 东北部低山丘陵半农半牧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坚持以牧为主, 农牧林结合,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逐步建成为自给性种植业、保护性林业、商品性畜牧业的地区。 (2) 大佘太、苏独仑井库灌区,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提高水利工程配套程度和效益, 逐步扩大灌溉面积, 推行以农养牧, 农牧结合, 发展毛肉兼用型的改良绵羊和肉用型牛, 山区发展白绒山羊。 (3) 积极推行小流域治理, 种树种草, 保水保土, 改善生态环境。 (4) 积极利用山区矿产丰富的优势, 开发煤炭、黄金、珍珠岩小型矿产资源, 发展采矿业。 (5) 加强对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力度,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5. 中部狼山山地牧业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以牧为主, 林牧结合, 多种经营。 (2) 要有计划的开发矿产资源, 增加收入, 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3)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实行封山育林, 轮封轮放,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天然更新与人工造林相结合, 以灌木为主, 灌乔草相结合, 逐步恢复和建设为林草并茂的水源涵养林牧区。 (4) 利用山前冲积扇土地和水利条件, 建设柠条、小山榆等灌木为主的防风护牧饲料林或林草基地。

6. 北部乌拉特高平原牧业区

土地利用方向是: (1) 牧区总的方向, 应坚持“以牧为主, 林草结合”的方针, 把牧区建成稳定、持续、蓬勃发展的畜牧业基地。 (2) 加强牧区居民点整治及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3) 加强牧区水利建设, 以调整、挖潜、配套、提高为主, 加强管理, 尽快发挥工程的应有效益。特别是要优先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 (4) 认真落实草牧草保护措施, 明确经营者的责任, 保护好草木场。 (5) 该区矿产资源丰富, 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加强开发管理,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 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同时也加大复垦力度。

(二) 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 耕地及基本农田

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5880287.15公顷, 根据预测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945504.89公顷, 比2010年增加65217.74公顷。2010年基本农田面积509800.00公顷, 预测2020年基本农田面积为509800.00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86.91%。

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2832.37公顷, 预测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确定为8705.92公顷。

2. 建设用地

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达到108932.05公顷, 预测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达到117994.06公顷, 年平均新增建设用地906.20公顷。其中,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预计达到24555.01公顷,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计达到53533.84公顷,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计达到19623.22公顷, 新增用地4901.83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预计达到44837公顷, 新增用地8165.11公顷。

3. 生态建设

2010年, 林地面积达到160120.06公顷, 园地4632.54公顷, 牧草地3942542.15公顷, 其他农用地131850.50公顷。预测到2020年, 林地面积达到258202.40公顷, 园地面积达到8081.20公顷, 牧草地面积达到4990647.60公顷, 其他农用地101983.69公顷。

三、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区及定位

(一) 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通过对区域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 最终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实行先补后占, 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二) 城市、城镇发展区

巴彦淖尔市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为依托,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增加就业为重点, 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抓大带小的路子。突出城市发展, 有重点地发展城镇, 走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调控城镇用地结构, 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和自住性普通住宅建设用地。调整工矿用地布局, 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的现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 推动城市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三) 土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区

根据巴彦淖尔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状况, 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主要生态因子对环境的影响分布状况, 将全市划分为:河套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 乌拉特高平原区, 乌兰布和沙区等四个生态区。

1. 河套平原区

本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南部, 土地面积1147333.33公顷,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7.4%;其中林地面积166666.67公顷, 森林覆被率14.5%, 宜林地面积246666.67万亩, 占区域面积的21.5%。包括磴口县的八个乡镇, 杭锦后旗、五原县、临河区的全部, 乌拉特中旗的五个乡镇苏木, 乌拉特前旗的十二个乡镇。区域内含8个国营林场和6个国营苗圃。

本区应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提高耕地质量。发展以农业为主, 农林牧工结合, 走生态农业和集约经营之路。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安排农、林、牧、工业用地, 加大林牧比重, 种草种树, 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营造防风固沙林, 种灌植草,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2. 山地丘陵区

该区包括阴山山地和东部的丘陵旱作农业区, 包括乌前旗的九个乡镇苏木, 乌中旗的六个苏木, 乌后旗的六个苏木, 总面积1416666.67公顷,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1.5%;林地面积56666.67公顷, 森林覆被率4.0%;现有宜林地资源282666.67公顷, 占区域面积的20%。

本区应通过小流域治理, 实现综合整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以小流域治理为途径, 林草上山, 耕地下滩, 在侵蚀作用较强的丘陵、山地加强植被建设, 增强植被覆盖度, 大力种草种树, 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使侵蚀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3. 乌拉特高平原区

该区位于巴盟北部、阴山以北的地区。包括乌拉特后旗的六个苏木和乌拉特中旗的八个苏木, 总面积3694666.67公顷, 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6%;林地面积89333.33公顷, 森林覆被率2.4%, 宜于封、播的宜林地资源860666.67公顷, 占区域面积的23.3%。该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低丘、沟谷、盆地、平地、凹地、沙川相间分布, 构成高平原的地貌形态。

4. 乌兰布和沙区

该区位于巴盟的西部, 包括磴口县的全部和杭锦后旗的两个乡, 面积为500万亩, 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1%;林地面积15万亩, 森林覆被率3%, 宜林地资源415万亩, 占区域面积的83%。

两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大规模种草种树, 防风固沙, 牧草为主, 林牧结合。

四、功能区土地利用调控措施及建议

(一) 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管理措施: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统筹管理作用, 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落地、上网、入网及实时监管系统, 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不占或少占耕地。

技术措施:加强土地整治措施、方法研究, 既可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 又可适量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土地整治可以使中低产田得到很好的改良, 能使农田获得由质变到量变的效果,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法制措施:深化和强化全民有关耕地保护的认识, 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推动落实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二) 城市 (镇) 发展区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镇。要着眼于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完善功能、优化环境, 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按照“优化主体、扩展外延“的总体思路,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工业带动作用。

重点发展小城镇和集镇。着力抓好旗县所在地的扩容提质, 促进小城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加快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确定一批具有区位优势、人口集聚优势和产业优势的旗县城镇加大扶持, 使其尽快具备小城市的综合功能。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理, 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要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 适时进行区划调整。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 对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商业区、标志性建筑必须按照规划建设, 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地方不得开发建设。

强化产业支撑, 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各区域要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 结合巴彦淖尔市产业基地建设, 走各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加强宏观调控, 优化生产力布局。二是各地要因地制宜, 优化产业结构。城镇要与城市产业发展相配套, 主动接纳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帮助各地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镇整体功能。

(三) 土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区

【巴彦淖尔市简介】推荐阅读:

上一篇:渠道合作案例下一篇:社区环保工作活动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