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推荐10篇)
部长 石广生
二00三年三月七日
关于修改《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
公司的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的决定
为促进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投资性公司的功能,现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5年以来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补充规定
(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二)〕做如下修改:
一、将《暂行规定》第三条第四项修改为:依法审计的投资各方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
二、将《暂行规定》第四条修改为:外国投资者须以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其在中国境内获得的人民币利润或因转股、清算等活动获得的人民币合法收益作为其向投资性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中国投资者可以人民币出资。外国投资者以其人民币合法收益作为其向投资性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及完税凭证。出资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两年内全部缴清。
三、将《暂行规定》第五条修改为:投资性公司经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后,可以依其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经营下列业务:
(一)在国家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依法进行投资。
(二)受其所投资企业的书面委托(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向其所投资企业提供下列服务:
1、协助或代理其所投资的企业从国内外采购该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办公设备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在国内外销售其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2、在外汇管理部门的同意和监督下,在其所投资企业之间平衡外汇;
3、为其所投资企业提供产品生产、销售和市场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员工培训、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等服务;
4、协助其所投资企业寻求贷款及提供担保。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科研开发中心或部门,从事新产品及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其研究开发成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四)为其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为其关联公司提供与其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投资政策等咨询服务。
四、将《暂行规定》第十条修改为:投资性公司投资设立企业,投资性公司投资或与其他外国投资者一起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其所投资设立企业的注册资本的25%的,其投资设立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发给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五、将《补充规定》第一条修改为:投资性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美元,其贷款额不得超过已缴付注册资本额的4倍。投资性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美元,其贷款额不得超过已缴付注册资本额的6倍。投资性公司因经营需要,贷款额拟超过上述规定,应当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
六、将《补充规定》
(二)第二条修改为:投资性公司可以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或持有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投资性公司也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持有境内其他股份有限公司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投资性公司应视为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起人或股东。
七、将《补充规定》
(二)第五条修改为:投资性公司进口系统集成配套产品或者进口试销产品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应使用投资性公司注册资本中的现汇出资、外汇利润或境外外汇借款资金。上述进口金额每年累计不超过公司注册资本中现汇出资的35%。当年进口金额未超过公司注册资本中现汇出资的35%的剩余部分,不得转入下使用。
八、将《补充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补充规定》
(二)第一条、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合并修改为:
投资性公司设立后,依法经营,无违法记录,注册资本按照章程的规定按期缴付,投资者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且已用于其所投资企业的投资的,投资性公司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外经贸部门审核同意,向外经贸部提出申请,并获批准的,还可依其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经营下列业务:
(一)受所投资企业的书面委托(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开展下列业务:
1、在国内外市场以经销的方式销售其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
2、为其所投资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综合服务;
(二)以代理、经销或设立出口采购机构的方式出口不涉及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国内商品;
(三)购买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系统集成后在国内外销售,如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系统集成需要,允许其在国内外采购系统集成配套产品,但所购买的系统集成配套产品的价值不应超过系统集成所需全部产品价值的50%;
(四)为其所投资企业的产品的国内经销商、代理商以及与投资性公司、其母公司签有技术转让协议的国内公司、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五)在其所投资企业投产前或其所投资企业新产品投产前,为进行产品市场开发,允许投资性公司从其母公司进口少量与所投资企业生产产品相同或相似的非进口配额管理的产品在国内试销;
(六)为其所投资企业提供机器和办公设备的经营性租赁服务;
(七)为其母公司生产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
(八)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的中国企业的境外工程承包。
投资性公司申请经营上述规定业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报送下列文件:
(一)投资性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
(二)投资性公司董事会决议;
(三)修改后的投资性公司章程;
(四)投资性公司的批准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
(五)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所投资企业的验资报告。
九、本规定与《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二)》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条境内外投资者(以下统称股权出资人)以其持有的中国境内企业(以下统称股权企业)的股权作为出资,设立及变更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统称被投资企业)的行为适用本规定,包括:
(一)以新设公司形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二)增资使非外商投资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
(三)增资使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发生变更。
以上所称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审批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投资者以股权出资设立及变更外商投资企业,除按照有关外商投资审批管理规定由商务部批准的之外,其余由被投资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审批机关)负责批准。
第四条用作出资的股权应当权属清晰、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股权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该企业应依法批准设立,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
属于以下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于出资:
(一)股权企业的注册资本未缴足;
(二)股权已被设立质权;
(三)股权已被依法冻结;
(四)股权企业章程(合同)约定不得转让的股权;
(五)未按规定参加或未通过上一年度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
(六)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性公司、外商投资创业(股权)投资企业的股权;
(七)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转让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股权出资后,被投资企业和股权企业及其直接或间接持股企业应符合《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其他外商投资相关规定;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在申报股权出资之前剥离相关资产、业务或转让股权。境内外投资者不得以股权出资方式规避外商投资管理。
第六条用作出资的股权应当经依法设立的境内评估机构评估。
第七条股权出资人与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或其他投资者可在股权评估的基础上协商确定股权作价金额、股权出资金额。
股权作价金额是指以上各方在股权评估基础上共同认定的用于出资股权的交易作价,股权出资金额是指股权作价金额中计入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部分,股权出资金额不得高于股权评估值。
对于以股权作价认购被投资企业增资的,股权作价金额计入并购交易额。
第八条被投资企业全体股东的股权出资金额和以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之和不得高于其注册资本的70%。
第九条被投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投资总额应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按照股权出资后被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进行确定。
第十条投资者以股权出资,应由投资者或被投资企业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提交以下文件:
(一)股权出资申请及股权出资协议;
(二)股权出资人合法持有用作出资股权的证明;
(三)股权企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股权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应提交《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复印件,通过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的相关证明;
(五)评估机构的股权评估报告;
(六)律师事务所及其委派的律师就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内容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七)依照外商投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报送的其他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或变更的文件;
(八)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企业股东转让股权须报经批准的,需提交相关批准文件;
(九)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被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依法决定批准或不予批准。予以批准的,由审批机关颁发或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在备注栏加注“股权出资未缴付”)。
股权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且与被投资企业分由不同审批机关批准的,被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应征求股权企业所在地省级审批机关意见,股权企业所在地省级审批机关应在收到征求意见函后20个工作日内回复意见;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二条股权出资经被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批准后,股权企业为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企业应凭被投资企业加注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按照《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备案或审批手续,申请将用作出资的股权的持有人变更为被投资企业。
第十三条股权出资经被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批准后,股权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按以下情形办理:、
股权出资后,若股权企业股东中仍有外国投资者(含外商投资性公司、外商投资创业(股权)投资企业或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该股权企业应凭被投资企业加注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按照《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向具有相应权限的审批机关申请将用作出资的股权的持有人变更为被投资企业。
股权出资后,若股权企业股东中无外国投资者(含外商投资性公司、外商投资创业(股权)投资企业或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该股权企业应凭被投资企业加注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按照《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或备案手续,向审批机关缴销或变更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十四条股权企业在完成上述变更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管理等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用作出资的股权已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股权企业完成上述变更后,被投资企业应凭以下文件向审批机关申请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在备注栏加注“股权出资已缴付”字样)。
(一)股权企业股权变更的说明;
(二)股权企业股权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三)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股权出资验资证明;
(四)股权企业在股权变更后仍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提交变更后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复印件;
(五)股权企业为非外商投资企业但其经营范围涉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领域的,还应提交省级审批机关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批复文件。
第十六条涉及境内上市公司的股权出资应符合国家证券监管、证券交易、证券登记结算等有关规定。
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企业的股权作为对价参与境内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或协议转让股份,应同时适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按照有关规定出具原则批复函,股权企业可按照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凭原则批复函办理股权企业的备案、审批等变更手续,以及办理定向发行或协议转让手续。在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到商务部领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凭该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七条股权出资被投资企业的审批机关应将批准文件分别抄送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股权出资人为境内投资者的,应抄送股权出资人所在地的税务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在办理被投资企业外债登记和进口免税额度时,应以被投资企业扣除股权出资部分的注册资本所确定的投资总额进行核定。
第十九条股权出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税收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条股权出资涉及企业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事项的,应当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验资机构在出具验资证明时,应向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进行验资询证。
第二十二条股权出资涉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规定的有关情形的,应由外国投资者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并购安全审查申请。
股权出资属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情形的,除适用本规定外,还应遵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涉及外商投资性公司的股权出资应符合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境内投资者以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向内资企业出资的,应符合本规定第四条关于股权出资条件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外国投资者以境内企业的股权作为对价换取其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企业股权,应参照本规定关于股权出资条件、股权评估等有关规定,并遵守《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规定。
第二十六条涉及台港澳侨投资企业的股权出资行为参照本规定管理。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关键词:投资;转投资;资本
中图分类号:D922.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01-03
1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内涵
公司转投资,是指一公司对其他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进行真实有效出资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公司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者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公司转投资,按其性质可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前者指公司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购买或换取其他公司、企业或者经济组织股份的行为;后者一般指公司出资购买其他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发行的债券的行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虽然同是投资行为,但两者的法律意义却大不相同。股权投资中公司以其出资行为而成为另一家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的股东或出资者,享受出资者权益,但须以其出资对外承担有限或无限的财产责任;债权投资中公司则成为债权人,享受债权人的权益,但同时也担负一定的债权无法实现的风险。
从立法发展至今,对转投资的界定渐趋宽松,只要是公司为获取能够产生收益的财产、资产或权益而依法投资于他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的行为均属于这一概念范畴。它所包含的要素包括:①转投资是一个公司投资于他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的行为;②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利润或其他权益。参与经营与否,是属长期投资行为还是短期理财行为,都只能看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一种可选择性手段;③转投资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2 转投资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1 虚增资本与实质性减资
设甲公司资本额2 000万元,在我国现行《公司法》所规定的“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50%”的转投资比例限制下,将1 000万元等份转投资设立乙、丙两公司(即乙、丙两公司的各自资本额皆为500万元)。乙、丙两公司再将其各自资本额的50%(即各为250万元)等份转投资设立丁、戍公司及巳、庚公司(即丁、戍、巳、庚四公司各自资本额皆为125万元)。至此,甲公司以2 000万元设立6家子、孙公司,账面上资本额计35 000万元(甲2 000万+乙500万+丙500万+丁125万+戍125 万+巳125万+庚125万),但实际上,其中1 500万元纯系由于转投资而虚增。此为公司单向转投资形态。就相互转投资之情形而言,甲、乙两公司各有资本额2 000万元,甲、乙两公司相互向他方投资1 000万元,此时两家公司在帐面上各有1 000万元之新增资本,而实际情况是两家公司的资本并无任何实质的增加。以上为转投资引发虚增资本的形态。同时,转投资亦可引发实质性减资。转投资行为通常会形成母子公司,造成双向持股或环形持股,表面上母、子公司均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一旦达到控股即为一体。只要采用双向回购或环形回购即造成实质性减资。转投资行为导致的虚增资本,从极端而言,则公司与银行同具有制造货币之功能,使债权人误认为公司资本雄厚,妨碍交易安全;而在转投资行为导致实质性减资的情况下,债权人却可能不知道公司资产已虚化,同样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2 经营者控制股东会,公司权力制衡格局被打破
依据现代公司法律,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的不是少数股东而是公司经营者,那么毫无疑问代表转投资公司行使对目标组织的出资者权益归根结底亦只能是“戴着公司面具”的经营者。在公司转投资形成的经营者支配的环境下,其所带给转投资公司股东特别是少数股东的危害十分明显。实际出资的人被从支配的地位排除掉,而没有出资的人却在支配着公司,单向投资的情形亦是如此。在相互转投资情形下,董事、监事可能利用转投资控制本公司股东会。转投资公司一旦将一部分资产转投资于目标公司后,初始股东便失去了对该转投资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不得对目标公司中的该部分资产行使控制权,而由转投资公司的经营者代表公司行使出资者权益。这样,一旦初始股东对目标公司失去了控制就很难防止董事、监事、经理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来获取他们自身的利益。此外,在公司转投资情形下,经营者处于绝对的控制支配地位,极易形成无责任经营,即使其不忠、未尽管理人义务或过错造成公司损害亦不会受到任何责任的追究。
2.3 投资行为形成的子公司常被母公司用来作为违法和规避法律行为的工具
在公司转投资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超过50%时,即对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能力,构成母子公司的关系,此时,形式上两公司虽然皆为独立的主体,但实质上子公司已全部或部分丧失了自主性,其经营政策系由母公司所决定,因而子公司常被母公司用来作为违法和规避法律行为的工具。这表现在:母公司以不公平的方式管理子公司;母公司将子公司作为逃避税收、转移风险、规避责任的手段;母公司把子公司持续看作自己的分支机构、办事处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被控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财产混合等。
3 我国立法规制的不足
公司转投资作为公司运营的手段,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国法律规制仍存在着空白,主要表现如下:
(1)《公司法》仅在第15、16条对公司单向转投资作出了规定,没有对公司相互持股限额,相互持股公司权利的限制,子公司取得母公司的股份等进行有效的规定。公司法在公司相互持股问题上的这种态度,但使得公司相互持股不受任何限制,在公司实际运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负效应,从而损害股东和相关债权人的利益,给整个社会经带来极大的危害。
(2)从一些立法政策、地方性法规对相互持股作出的规定来看,其内容大多简单粗略,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规定过于严厉,与我国实践严重脱节,而且,这些规定的效力层次也低,只能解决相互持股所弊端的一小部分,难以对公司相互持股形成有效的规制。
(3)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和相应的程序保障。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持股信息公开制度,持有股份的通知义务,法律后果及其处罚制度等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在新修订的《证券法》第三章“证券交易”第三节“持续信息公开”中对持有股份通知义务作出了规定,但是也只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为上市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则无此项规定。
4 我国公司转投资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公司法》放宽对于公司转投资的限制之后,考虑到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还配套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制,以便更好的消除转投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从公司实践情况来看,目前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对转投资行为所引起在资本虚增和关联企业的形成等弊端还缺乏相应的规制方式,对于公司违法转投资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关的法律责任等。借鉴各国立法经验,本人认为我国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公司转投资的法律制度。
4.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对于公司转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免受欺诈、增强股东和公众对公司的信心、提高商业道德水准、促进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只有进行准确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才能避免和减少公司运作中可能存在的暗箱甚至是黑箱操作,使公司运作过程透明化。另外,真实、充分的信息,也是股东形成的意思、正确行使表决权的基础。信息披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更多地体现了法律强制性的一面。作为私法的民商法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与其他民商法律制度相比,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呈现出相当的刚性,这种刚性不仅表现为法律对应当披露内容的细节化规定,而且表现为哪些交易甚至哪些交易参与人应当受法律制度的规制。从相关法律的过细的规定中,可以归纳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
(1)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是指证券发行人必须依法向所有投资者和债券持有人披露法律所规定的信息,禁止只向部分交易投资者和债券持有人透露信息,进而构成内幕信息产生内幕信息和投机行为。公开性原则是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脱离了公开性原则的信息披露行为将会造成违反公正性的市场不公平竞争,应该予以禁止并进行严厉的惩罚。
(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证券发行者必须全面披露和公开供投资人判断证券投资价值之有关资料。如果公开资料有隐瞒、遗漏情形,那么所公开的资料将不发生法律效力。特别注意的是,信息披露全面性和保守商业秘密之间存在统一性。投资者一旦成为公司的实质股东,完全有义务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并成为直接受益者,因而准确界定信息公开全面性和保守商业秘密,把握信息公开全面也要坚决否定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全面公开披露有关信息。
(3)真实性原则。所谓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原则是指证券发行人向外公开的信息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严禁披露作假和失实的信息以误导投资者。
(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要求证券发行者向公众投资者公开的信息应当具有最新性,即所公开资料必须反映公司当前的现实状况,并且一旦有重大事项或者发生重大变动就要立即作为公告。
(5)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指上市公司一旦发行证券后必须定期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和披露有关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报告,以使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状况有一个较为完整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将公司转投资的相关情况予以充分、准确披露才能保护少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4.2 规定诚信义务
一般认为诚信义务包括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是一种积极义务,它要求控制股东在经营时要与任何一个谨慎的人在同等情形下对其所经营的事项给予的注意一样,不得损害公司及少数股东的利益。忠实义务则是一种消极义务,一种道德性的义务,它要求受托人在处理相关事务时,不得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利益。控制股东应当负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控制股东利用表决权将自己的利益转化为公司的意志时,其地位与负注意义务之董事无异,因而也应负注意义务。控制股东的忠实义务主要包括:
(1)不得剥夺属于公司对外投资的商业机会。公司机会是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是股东获得投资回报的合理期待,公司控制股东不得利用公司的资源,包括公司己经掌握的商业信息,将“公司拥有权利、财产利益或正期待的机会或理应属于公司的机会予以篡夺自用。”
(2)控制股东为自己利益行使表决权时,不得损害公司及少数股东的利益。
(3)不得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侵吞公司财产或擅自处理公司的财产。如期缴纳出资是股东对公司的主要义务,也是出资人取得股东资格的前提。股东出资后即丧失了对财产的处分权,转由公司取得全部法人财产权。控制股东因为实际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因而其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侵吞公司财产或擅自处理公司的财产具有隐蔽性,对公司及少数股东危害极大。
(4)禁止排挤行为。控制股东不得利用其控制权迫使少数股东出售其所持股份而丧失股东地位或以其它方式稀释少数股东所持股份的行为。主要有恶意增加资本,迫使少数股东因无力认购而使其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恶意罢免或无理阻挠少数股东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务等。当控制股东违反诚信义务,损害公司及少数股东的利益时,就应负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4.3 规定相互转投资情况下的表决权限制制度
为解决公司相互转投资情况下董事滥用表决权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规定了表决权限制制度,如美国重订标准商事公司法第7.21(b)条规定,如果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股权过半数时,乙公司所持有的甲公司的股份无表决权,而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对此都没有作出规定,由此,为规制公司对外转投资行为,我们有必要通过《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何谓相互投资公司、如何对相互投资情况下的股东之表决权进行限制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
我国《公司法》的修订,放宽了对公司转投资的限制,有利于改善投资法律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关于公司转投资的法律规制仍存在不足,应不断完善。
Transfers the Investment Legal Regime Perfect Ponder about the Company
Song Zhiqiang
Abstract: The Company transfers the investment as well as realizes the profit maximization essential method as the enterprise capital operation, is advantageous in the promotion company size management, the multiplex management, and may enhance the company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strengthen its anti-risk ability. But also has some potential hazard, harms the shareholder and creditor's benefit, harasses the normal market transaction order. Therefore to guarantee that the shareholder and the creditor benefit, various countries' law of corporation to transfer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to give certain limit generally, our country “Law of corporation” has also made the similar stipulation. This article to transfers the investment relevant law question and our country “Law of corporation” about transfers the investment stipulation the legislative flaw to make a brief analysis.
【颁布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日期】 19940728【实施日期】 19940728
为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证金融机构资本来源正当、结构合理,促进 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现就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问题规定如下:
一、各党政机关、部队、团体以及国家拨给经费的事业单位,除国务 院批准或法规及中国人民银行规章规定外,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经当地政府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实,可以 用财政节余资金向金融机构投资。
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 行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未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五、其他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 司在资本充足率为8%并遵守以下规定的前提下,可向金融机构投资。
(一)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20%;
(二)投资来源限于超过8%以上资本金部分,以及公积金、公益金 结余。
六、保险公司可向金融机构投资,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该公司资本 金的25%。
七、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 可向信用合作社联社、合作银行投资外,不得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
八、证券公司可用资本金向金融机构投资,其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 资本金的20%。
九、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十、各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数额,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必须等额核减自身的资本金。
十一、工商企业向金融机构投资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一)经企业行政主管机关或董事会批准可以用自有资金向金融机构投资,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经营业绩良好,按期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最近3年连续盈利;(修改为:经营业绩良好,按期足额归还银行贷款,向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入股时要有合法、真实的资本投入)
(二)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30%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但对金融机构投资的累计金额加企业其它投资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
(三)严禁以银行贷款向金融机构投资。
十二、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均不得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
十三、严禁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以换股形式相互投资。
十四、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金融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除外)不得向个人募集股本。
十五、单个股东投资金额超过金融机构资本金10%以上的,必须报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十六、各级人民银行在审批金融机构时,对资本来源要认真按照上述规定严格审查。
投资客户座谈会的方案
(草案)
活动策划:项目二部
时间:二○一二年八月
一、活动背景
目前XXXXX有限公司担保无论在口碑还是在经营方面都有诸多优势,由于行业的政策的不明朗使我公司在优势的背后也存在着对公司不利的诸多威胁,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何在这个特殊环境下转型成功,并赢理财客户的认可,这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活动目的1、以推介会的方式介绍目前担保行业的行势及我公司目前转型的原因及目的。
2、通过本次理财客户座谈会展示和提升公司的牌知名度;赢得客户的口碑。增强客户对我们公司投资项目的信心,提高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
三、活动时间
(待定)
四、活动地点
(待定)
五、参加人员
公司高层、融资部、风控部、公证处、投资客户
六、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通过公司高层介绍目前郑州担保行业的行势及公司前景规化,融资部、风控部等部门介绍讲解我公司是如何选择优质企业、如何把握项目风险的以及公证处的重要性,帮助投资者建立积极的投资观念,促进公司健康稳健的发展。
七、活动流程
八、推介会筹备组分工(ⅰ)硬件
(ⅱ)软件
【发布日期】2003-03-07 【生效日期】2003-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三年三月七日
第1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就业、维护公平竞争和国家经济安全,依据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所称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系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的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股权并购”);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以下称“资产并购”)。
第3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4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投资者资格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允许外国投资者独资经营的产业,并购不得导致外国投资者持有企业的全部股权;需由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产业,该产业的企业被并购后,仍应由中方在企业中占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禁止外国投资者经营的产业,外国投资者不得并购从事该产业的企业。
第5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应依照本规定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设立登记。外国投资者在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低于25%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依照现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登记程序进行审批、登记。审批机关在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
第6条 本规定中的审批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或省级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审批机关”),登记管理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或其授权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
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属于应由外经贸部审批的特定类型或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省级审批机关应将申请文件转报外经贸部审批,外经贸部依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第7条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继承被并购境内公司的债权和债务。
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承担其原有的债权和债务。
外国投资者、被并购境内企业、债权人及其他当事人可以对被并购境内企业的债权债务的处置另行达成协议,但是该协议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债务的处置协议应报送审批机关。
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应自作出出售资产决议之日起10日内,向债权人发出通知书,并在全国发行的省级以上报纸上发布公告。债权人自接到该通知书或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有权要求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8条 并购当事人应以资产评估机构对拟转让的股权价值或拟出售资产的评估结果作为确定交易价格的依据。并购当事人可以约定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应采用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导致以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股权变更或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时,应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估,确定交易价格。
禁止以明显低于评估结果的价格转让股权或出售资产,变相向境外转移资本。
第9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支付全部对价。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者,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全部对价的60%以上,1年内付清全部对价,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的,投资者应在拟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中规定出资期限。规定一次缴清出资的,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投资者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投资者应在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中规定出资期限。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的,对与资产对价等额部分的出资,投资者应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对价支付期限内缴付;其余部分的出资应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方式约定缴付期限。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25%的,投资者以现金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投资者以实物、工业产权等出资的,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
作为对价的支付手段,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外国投资者以其拥有处置权的股票或其合法拥有的人民币资产作为支付手段的,须经外汇管理部门核准。
第10条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后,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为其所购买股权在原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被股权并购境内公司同时增资的,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与增资额之和;外国投资者与被并购境内公司原其他投资者,在对境内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
外国投资者认购境内公司的增资,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后,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与增资额之和。外国投资者与被并购境内公司原其他股东,在境内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
被股权并购境内公司中国自然人股东在原公司享有股东地位一年以上的,经批准,可继续作为变更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
第11条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对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以下比例确定投资总额的上限:
(1)注册资本在二百一十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七分之十;
(2)注册资本在二百一十万美元以上至五百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
(3)注册资本在五百万美元以上至一千二百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
(4)注册资本在一千二百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第12条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投资者应根据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向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报送下列文件:
(1)被并购境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致同意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决议,或被并购境内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股东大会决议;
(2)被并购境内公司依法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的申请书;
(3)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
(4)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公司股东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的协议;
(5)被并购境内公司最近财务的财务审计报告;
(6)投资者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开业证明、资信证明文件;
(7)被并购境内公司所投资企业的情况说明;
(8)被并购境内公司及其所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
(9)被并购境内公司职工安置计划;
(10)本规定第7条、第19条要求报送的文件。
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涉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许可的,有关的许可文件应一并报送。
被并购境内公司原有被投资公司的经营范围应符合有关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要求;不符合的,应进行调整。
第13条 本规定第12条规定的股权购买协议、境内公司增资协议应适用中国法律,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协议各方的状况,包括名称(姓名),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等;
(2)购买股权或认购增资的份额和价款;
(3)协议的履行期限、履行方式;
(4)协议各方的权利、义务;
(5)违约责任、争议解决;
(6)协议签署的时间、地点。
第14条 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应根据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和实际生产经营规模确定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15条 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投资者应根据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企业类型及所从事的行业,依照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向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报送下列文件:
(1)境内企业产权持有人或权力机构同意出售资产的决议;
(2)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请书;
(3)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
(4)拟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内企业签署的资产购买协议,或者,外国投资者与境内企业签署的资产购买协议;
(5)被并购境内企业的章程、营业执照(副本);
(6)被并购境内企业通知、公告债权人的证明;
(7)投资者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开业证明、有关资信证明文件;
(8)被并购境内企业职工安置计划;
(9)本规定第7条、第19条要求报送的文件。
依照前款的规定购买并运营境内企业的资产,涉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许可的,有关的许可文件应一并报送。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在外商投资企业成立之前,不得以该资产开展经营活动。
第16条 本规定第15条规定的资产购买协议应适用中国法律,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协议各方的自然状况,包括名称(姓名),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等;
(2)拟购买资产的清单、价格;
(3)协议的履行期限、履行方式;
(4)协议各方的权利、义务;
(5)违约责任、争议解决;
(6)协议签署的时间、地点。
第17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除本规定第20条另有规定外,审批机关应自收到规定报送的全部文件之日起30日内,依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决定批准的,由审批机关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公司股东股权,审批机关决定批准的,应同时将有关批准文件分别抄送股权转让方、境内公司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股权转让方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为其办理收汇的外资外汇登记手续,并出具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对价支付到位的外资外汇登记证明。
第18条 外国投资者资产并购的,投资者应自收到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设立登记,领取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被并购境内公司应依照本规定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原登记管理机关没有登记管辖权的,应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10日内转送有管辖权的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同时附送该境内公司的登记档案。被并购境内公司在申请变更登记时,应提交以下文件,并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1)变更登记申请书;
(2)被并购境内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做出的关于股权转让或增资的股东会(大会)决议;
(3)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公司股东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的协议;
(4)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原章程的修正案和依法需要提交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
(5)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6)外国投资者的身份证明文件或开业证明、资信证明文件;
(7)修改后的董事会名单,记载新增董事姓名、住所的文件和新增董事的任职文件;
(8)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有关文件和证件。
转让国有股权和外国投资者认购含国有股权公司的增资额的,还应提交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投资者自收到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海关、土地管理和外汇管理等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19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者应就所涉情形向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告:
(1)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2)一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
(3)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4)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虽未达到前款所述条件,但是应有竞争关系的境内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请求,外经贸部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为外国投资者并购涉及市场份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影响市场竞争或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等重要因素的,也可以要求外国投资者作出报告。
上述并购一方当事人包括外国投资者的关联企业。
第20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涉及本规定第19条所述情形之一,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为可能造成过度集中,妨害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应自收到规定报送的全部文件之日起90日内,共同或经协商单独召集有关部门、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利害关系方举行听证会,并依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第21条 境外并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并购方应在对外公布并购方案之前或者报所在国主管机构的同时,向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送并购方案。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应审查是否存在造成境内市场过度集中,妨害境内正当竞争、损害境内消费者利益的情形,并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1)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在我国境内拥有资产30亿元人民币以上;
(2)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营业额15亿元人民币以上;
(3)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及其关联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4)由于境外并购,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及其关联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5)由于境外并购,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直接或间接参股境内相关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将超过15家。
第22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并购,并购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审查豁免:
(1)可以改善市场公平竞争条件的;
(2)重组亏损企业并保障就业的;
(3)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
(4)可以改善环境的。
第23条 投资者报送文件,应对文件依照规定进行分类,并附文件目录。规定报送的全部文件应用中文表述。
第24条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并购境内企业,适用本规定。
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境内外商投资企业,适用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其中没有规定的,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25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并购境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26条 本规定自2003年4月12日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建设程序,按照“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原则,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后交付给使用单位的制度。
第三条推行代建制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试点项目首先在省级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中进行,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推广。实行代建制的省级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包括:
(一)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办公业务用房及培训、教育中心;
(二)教科文卫体、民政及社会福利等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社会事业项目;
(三)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和收容教育所等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政法设施项目;
(四)其他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公用事业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代建制的指导、协调、综合监管工作。
财政、审计部门对代建制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财政管理和监督,省级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监督管理。
使用单位作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代建活动的实施和管理。
代建单位负责代建项目建设。
第五条代建项目可以采用全过程代建方式,即由代建单位对代建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开始,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至保修期结束,实行全过程管理。也可以采用分阶段的代建方式,将代建项目分前期和实施两阶段委托代建单位进行管理。
第六条代建制实行合同管理制,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使用单位、代建单位三方签订《项目代建合同》,在满足项目功能的前提下,确定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要求。代建项目实行履约担保制度,具体履约保证金额,根据项目行业特点,在项目招标文件
中确定。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代建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守有关投资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 权利义务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可以向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申请代建单位资格: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
(三)具有相应的建设管理能力;
(四)具有相应的资金实力。
第九条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本着“竞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代建单位资格评审的具体规定,组织代建单位资格评审和资格认定。
第十条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
(一)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确定代建单位;
(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审批初步设计;
(四)下达投资计划以及资金调整计划;
(五)协调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六)依法进行稽查和监管,查处违规行为;
(七)组织代建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使用单位的权利义务:
(一)负责项目建议书编制及办理立项、规划等报批手续;
(二)负责提出建设标准和使用功能等;
(三)参与确定代建单位及项目招标活动,监督工程建设;
(四)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与结算;
(五)提出投资建议计划,经批准后,下达给代建单位;
(六)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提出建议;
(七)组织审核工程决算,并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代建单位的权利义务:
(一)工程前期征地、拆迁和建设条件落实、协调;
(二)根据合同要求办理或协助办理项目报批的相关手续;
(三)在全过程代建中,负责建设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和
报批工作;
(四)负责办理开工报告、建筑许可证等工程实施中有关手续;
(五)负责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工作;
(六)负责有关合同的洽谈、签订以及合同履行的全过程管理;
(七)按项目进度要求上报投资建议计划,并按月向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上报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八)审核、签证工程进度报表及提出进度拨款意见;
(九)负责施工中出现的工程设计变更的报批手续;
(十)协助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编制工程决算,负责项目竣工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整理汇编。
第三章代建程序
第十三条对省级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在批复项目建议书中,确定该项目是否实行代建制,并明确具体代建方式。
第十四条采用全过程代建的,项目建议书批复后,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代建单位
采用分阶段代建的,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和初步设计批复后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通过招标等方式分别确定代建单位。
第十五条代建单位应遵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项目代建合同》要求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代建单位根据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按中标的投资估算,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可研报告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
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代建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评估认证后,根据评估结论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核批复。
使用单位根据批准的概算确定相应的代建合同约定投资额,并作为代建单位控制投资和对其考核管理的依据。
第十七条代建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工程的招标、设计、采购、监理和施工等。
第十八条代建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自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代建单位应在三个月内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价
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第二十条代建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有关档案。项目筹划、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向使用单位办理移交手续时,一并将工程档案、财务档案及相关资料向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移交。第二十一条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代建项目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审批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和标准,并下达投资计划;
政府拨款资金由财政部门根据下达的投资计划、支出预算、工程进度、相关合同等,直接拨付给代建单位或施工企业以及其它相关单位;
自筹资金及其它配套资金由使用单位根据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的投资计划直接拨付给代建单位。
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资金拨付进行监督。
第二十三条代建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设立专项工程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严格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代建项目管理费为代建单位在项目前期、实施、验收阶段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代建单位自行承担代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标代理、设计和监理等咨询服务费用。代建项目管理费计入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以此取代原建设单位管理费。代建项目管理费的指导性标准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核定的投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代建单位提出,经使用单位同意,并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会同财政、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变更。
(一)不可抗力;
(二)国家重大政策调整;
(三)因使用单位要求,内容、标准等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累计额超过项目概算10%的或投资超过金额在500万以上的;
(四)因受地质等自然条件制约,施工图设计时有重大技术调整。
第五章 奖惩规定
第二十六条代建工作结束后,根据代建单位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
第二十七条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并经工程决算审核批准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决算投资比合同约定投资有节余,奖励资金从项目节余资金中开支。奖励资金按节余资金的10%到30%提取,但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其它节余资金按原投资比例分配。第二十八条代建单位未能完全履行代建合同,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致使工期延长、投资增加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投资增加额一律从代建单位的履约保证金中补偿;履约保证金额不足的,相应扣减代建项目管理费;代建项目管理费不足的,由代建单位用自有资金支付。
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在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2.3.4.A 熟悉创业板市场相关规定及规则 B 丰厚的证券投资经验
C 了解创业板市场风险特性,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 D 按照规定办理参与创业板市场相关手续
正确
2.深圳证券交易所应当制订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证券公司没必要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偏好及其他相关信息。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投资者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时,证券公司应当区分投资者的不同情况,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市场风险。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5.证券公司应当在业务流程中落实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各项规定,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工作。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6.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按照会员管理的要求,对证券公司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情况进行自律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采取自律措施,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通报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该说法: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7.________________应当为证券公司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查询服务。
1.2.3.4.A 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B 中国证监会 C 深圳证券交易所 D 上海证券交易所
正确
8._____ 应当完善客户纠纷处理机制,明确承担此项职责的部门和岗位,负责处理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所产生的投诉等事项,及时化解相关的矛盾纠纷。
1.2.3.4.5.A 证券公司 B 登记结算公司 C 中国证监会 D 深圳证券交易所 E 上海证券交易所
正确
9.深圳证券交易所没有义务为证券公司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查询服务。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0.证券公司应当指定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和专门部门,组织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工作,并强化内部责任追究机制。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1.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按照会员管理的要求,对证券公司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情况进行自律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采取自律措施,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通报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该说法: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2.证券公司没必要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偏好及其他相关信息。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3.深圳证券交易所应当制订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4.如果投资者不配合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证券公司可以拒绝为其提供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服务。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5.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应依法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处分有关人员等监管措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2001年第3号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健康发展,规范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外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营者)以合资历或者合作形式设立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设立的,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融资租赁公司)和从事除融资租赁业务外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其他租赁公司)。设立外商投资公司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条 设立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应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租赁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租赁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条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依法进行的经营活动以及合营各方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六条 申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合营者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中国合营者在申请前一年的总资产不得低于4亿美元,并具有5年以上的融资租赁从业经验。
第七条 申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1、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美元;
2、中国合营者的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
3、经营期限不超过30年;
4、拥有相应的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资质和不少于三年的从来经验。
第八条 申请设立其它租赁公司的合营者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中国合营者在申请关一年的总资产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外国合营者在申请前一年的总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美元,并具有3年以胩的租赁从业经验。
第九条 申请设立的其它租赁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1、注册资本得低于500万美元;
2、中国合营者的邮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
3、经营期限不超过20年;
4、拥有相应的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资质和不少于三年的从来经验。
第十条 申请设立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应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报送下列文件:
1、合营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或认可的外间投资租赁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章程;
2、合营各方的注册登记证明(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银行资信证明以及申请前三年的财务报告;
3、拟设立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名单及合营各方董事委派书;
4、高级管理人员的资历证明;
5、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拟设立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6、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间要求提交的其它文件。
第十一条 获得批准设立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应在获得外经贸部颁发的《外间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后一个月内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手续。第十二条 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批准,融资租赁公司可经营下列业务:
1、国内外各种先进或适用的生产设备、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科研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包括飞机、汽车、船舶)等机械设备及其附带技术的直接租赁、转租赁、回租赁、杆杆租赁、委托租赁、联合租赁等不同形式的本外币融资性租赁业务;
2、根据承租人的选择,从国内外购买租赁业务所需的货物及附带技术;
3、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4、租赁交易咨询和担保业务;
5、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十三条 融资租赁公司从事本办法第十二条所规定的业务以外的金融业务的,需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同意,并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批。
第十四条 其它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批准,其它租赁公司可经营下列业务;
1、国内外各种先进或适用的生产设备、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科研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等通用设备的出租业务;
2、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3、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其它业务。
第十五条 融资租赁公司租赁项下进口货物及其附带技术,涉及配额、许可证等专项政策管理的,应由承租人或融资租赁公司按规定办理申领手续;其它租赁公司进口用于租赁的设备,应按现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的有关规定由其自行办理。
第十六条 为防范风险,保障经营安全,融资租赁公司包括担保余额在内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
第十七条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解散、清算应按中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
第十八条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是对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实行同业自律管理的行业性组织。鼓励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加入该委员会。
第十九条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如有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按中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主题分类:
财政 税收
附 加 码:
000125209/2011-00064
发布机构: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1-10-31 名
称: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文
号:
津发改财金〔2011〕1206号
主 题 词: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津发改财金〔2011〕1206号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津政发〔2008〕30号)的要求,做好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参与设立境内股权投资企业工作,根据《天津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办法》(津发改财金〔2011〕675号)要求,经市领导同意,市发展改革委、金融办、商务委、工商局联合制定了《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现予发布,请贯彻执行。
附: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
市发改委
市金融办
市商务委
市工商局
二О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主题词:金融
试点
办法
通知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0月14日印
打字:王金玲
校对:胡齐艺
(共印60份)
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本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53号)、《天津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办法》(津发改财金〔2011〕67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是指在本市依法由外国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设立的,以非公开方式向境内外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的企业。本办法所称试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是指根据本办法经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与备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备案办)认定为开展此次试点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以下简称试点股权投资企业)。
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是指在本市依法由外国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设立的,以发起设立股权投资企业,或以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本办法所称试点外商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是指市备案办根据本办法认定为开展此次试点的外商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试点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上述试点股权投资企业和试点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统称试点企业。
第三条
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宗旨是吸引境外长期股权资本优先投资于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境外成熟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先进的管理、运作经验,以培养本土的股权投资企业管理机构和人才。
第四条
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金募集,不得违背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
第五条
本试点工作由市备案办负责统筹推进。市备案办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天津银监局、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单位组成。市发改委牵头负责组织各备案办成员单位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本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负责试点企业的认定;负责试点企业托管银行的认定。
第六条
在市备案办的统一组织下,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承担试点工作的日常协调、服务、监督和管理;市商务委负责公司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的审批;市工商局负责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外商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的设立登记工作;市备案办其他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推进相关试点工作。
第七条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本市股权投资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以下事项:
(一)受理试点企业申请并组织认定;
(二)组织获准试点企业的备案管理;
(三)组织制定与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相关的扶持政策,督促各区(县)政府落实配套措施。
第八条
鼓励本试点工作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第二章
试点申请
第九条
试点企业应当采用公司制、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设立。
第十条
已在本市注册成立且满足下列条件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可以向市发展改革委申请参与试点:
(一)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中约定从事如下业务:
1、发起设立股权投资企业;
2、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资产;
3、为所管理的股权投资企业投资的企业提供管理服务;
4、股权投资咨询;
5、经认定的其他股权投资相关业务。
(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实收(实缴)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三)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至少有两名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1、有五年以上从事股权投资或股权投资管理业务的经历;
2、有二年以上高级管理职务任职经历;
3、有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股权投资经历或在中国的金融类机构从业经验;
4、在最近五年内没有违规记录或尚在处理的经济纠纷诉讼案件,且个人信用记录良好。
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有相当部分的高管人员是中国公民或持有中国护照的居民;
(四)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运作规范,具有严格合理的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
(五)按照国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具有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六)承诺发起设立或者管理的股权投资企业重点投资于本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条
已在本市依法注册成立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且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满足下列条件,可通过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向市发展改革委申请参与试点:
(一)股权投资企业可全部由境外募集的外币资金构成,也可由境外募集外币资金和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共同构成,单只股权投资企业的规模原则上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等值外币),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应在股权投资企业中认缴一定比例的资金(比例不超过5%);
(二)股权投资企业的管理机构应满足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三)股权投资企业的境外出资人满足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四)试点工作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申请试点股权投资企业中的境外出资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其申请前的上一会计,具备自有资产规模不低于五亿美元或者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十亿美元;
(二)具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制度,近两年未受到境内外司法机关和相关监管机构的处罚;
(三)应主要由境外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慈善基金、投资基金的基金(FOF)、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及其市备案办认可的其他境外机构投资者组成;
(四)每个境外出资人至少在试点股权投资企业中出资1000万美元以上;
(五)境外出资人或其关联实体应当具有5年以上相关的投资经历;
(六)试点工作要求的其他条件。第三章
试点的运作
第十三条
试点企业必须委托在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或分行托管。托管银行对托管账户及账户资金使用进行监管。
第十四条
试点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可以按照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向托管银行办理结汇,并将结汇后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所发起的股权投资企业中,该部分出资不影响所投资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的原有属性。试点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的结汇金额上限为股权投资企业实际到账金额的(包含累计结汇金额)5%。
第十五条
试点股权投资企业可按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向托管银行办理结汇,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试点股权投资企业须委托托管银行进行资金托管,托管银行须将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款的缴入与其他资金的使用分开核算,托管银行定期向市备案办报送资金流向报告,并抄送相关部门。
(二)试点股权投资企业的投资范围须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本办法规定的产业投资方向及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投资项目须经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办理外资项目核准手续并经商务部门办理外资企业设立审批手续。第十六条
试点企业不得从事下列业务:
(一)在国家禁止外商投资领域投资;
(二)二级市场股票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但所投资企业上市后,所投资企业的股票转让不在此列;
(三)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
(四)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五)挪用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六)向他人提供贷款或担保;
(七)法律法规和股权投资企业公司章程(合伙协议)禁止从事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试点企业须在每个会计结束后3个月内向市备案办及其相关部门提交业务报告、托管银行有关资金托管报告和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并在每个季度初报告上一季度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事件主要包括:
(一)外资股权投资企业投资。
(二)外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投资。
(三)修改合同、章程或合伙协议等重要法律文件。
(四)高级管理人员的变更。
(五)所委托的外商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变更。
(六)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认缴出资)。
(七)分立与合并。
(八)解散、清算或破产。
(九)市备案办要求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试点股权投资企业可以按照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利润分配或清算,但将投资收益汇出境外须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市备案办负责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相关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市发展改革委跟踪了解试点企业的相关情况,并定期与市备案办各成员单位进行信息交换。
第二十一条
托管银行完整保留试点企业的外汇账户收支信息,期限为20年,以备相关部门核查。
托管银行须对试点企业托管账户的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核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核查投资所需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发现可疑情况须立即向市备案办报告。
托管银行须每月编制试点企业的资金流向和结汇报告,报送市备案办。
第二十二条
试点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可取消试点资格,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
鼓励发挥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本市投资设立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参与试点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推荐阅读:
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管理规定07-18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11-07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条件和程序07-13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解析10-24
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范本06-11
外商投资企业董事会成员变更程序09-19
关于投资发展环境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