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8、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9、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4、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2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8、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2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32、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5、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3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7、听其言而观其行。
38、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3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0、言事死如事生
4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4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45、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46、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47、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52、小不忍则乱大谋
5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5、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56、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5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8、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69、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7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1、“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7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6、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7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9、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8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8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87、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8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9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1、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92、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5、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9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99、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10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1、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0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0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0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08、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10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1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11、有教无类。
11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3、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1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7、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11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3、不学礼,无以立。
124、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12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1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29、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130、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33、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35、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1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3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8、礼之用,和为贵。
13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4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4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43、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44、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14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4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47、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4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9、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15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5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5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54、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5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1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9、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60、过,则匆惮改。
161、不迁怒,不贰过
162、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6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65、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66、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167、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6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7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7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7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7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7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183、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84、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18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6、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87、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18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89、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190、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91、巧言令色,鲜矣仁!
19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9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孔子游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讲述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 以“水”为话题, 借物寓理, 教育弟子。课文洋溢着比泗水春意更浓的师生情谊, 读后令人回味。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一、兴趣先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注意激发兴趣, 教育就是低效的。课文所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故事, 只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他们才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涵。
课前一周, 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 了解孔子的著作, 选择一两句自己熟悉的或读后能够理解的孔子的名言, 领悟孔子的思想。利用晨会让学生交流所获, 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与关注, 促成了之后学习课文时学生能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二、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 他认为学生是存在差异的, 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 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其实,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以学定教, “没有适合教育的学生,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相应的教法, 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主要分为“论水”和“述志”两部分。怎样指导学生领会孔子“论水”中所蕴含的道理, 实现课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阅读要求, 体现小学高年级重视阅读技能训练的要求呢?孔子“论水”, 上承春色描绘, 下启师生言志, 抓住这一关键, 就能纲举目张, 领会全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在学习“论水”这部分时, 让学生自由通读文本, 选择自己能读懂的语句做批注, 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 相互启发, 求得进一步的领悟。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中自己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在读中比较, 读中体味, 读中感悟, 掌握了理解文本的方法, 思维得到了发展。当学生理解了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碧波中发现深奥的道理, 借水喻人, 巧妙教导弟子做人的道理后, 我及时出示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何也?’孔子曰:‘夫水者, 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 似德;所及者生, 似仁;其流卑下, 句倨皆循其理, 似义;浅者流行, 深者不测, 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似勇;绵弱而微达, 似察;受恶不让, 似包;蒙不清以入, 鲜洁以出, 似善化;至量必平, 似正;盈不求概, 似度;其万折必东, 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让学生逐句对照课文 (白话文) 用自己的话进行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了孔子论水的内容, 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文言文。该班学生基础较好, 我自觉这一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况且新教材也确实在第三学段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
三、循循善诱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颜回也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填充知识的容器, 简单地塞给他们现成的答案, 这样看似学到了知识,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一个人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应“循循善诱”, 注重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力, 而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握了这一教育规律, 不得不叹服孔子的高明。
课文中孔子“论水”部分对怎样循循善诱做了很好的诠释。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玩, 当孔子凝视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的泗水时, 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 其中一定有道理, 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弟子们已经进入“愤”、“悱”的状态, 孔子便开始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 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弟子们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遵循这一原则, 由谈孔子的至理名言入手, 直插课文“论水”这一重点, 围绕孔子关于“水是真君子”四个方面的观点, 引导学生自选其中一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逐一感悟, 进而全面领会“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并把学习“论水”的方法迁移到学习“述志”。在学生热烈讨论时, 我随机增加了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比较师生的志向”。通过评价和比较, 学生对孔子更加敬佩, 也更深入地体会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力量。
四、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既重学, 又重思, 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是学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离不开思, 思有助于学,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 提高推理和归纳能力,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 做到融会贯通。
在学习过程中,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在学生对孔子“论水”有了一定的领悟后, 我抓住该段中省略号提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你能代孔子说下去吗?学生从孔子论水中获得启发, 充分展开想象, 纷纷谈出自己的观点, 不仅加深了对水的认识, 还联想到了做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再如, 理解课文的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为什么说春意更浓呢?学生回顾全文, 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春意盎然的阳春三月, 泗水河畔桃红柳绿, 令孔子和他的弟子心旷神怡;孔子则因引导弟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心情愉悦;当孔子听到弟子们的远大志向后, “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样的学思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相长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 主张向一切人学习, 他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主动向受教育者学习, 自觉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即“教学相长”。
教育的意义: 提升素养,治理国家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一样的,是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使人有了差别。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学习礼乐之道,各有其现实意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尽管当时已有人将孔子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是好古、勤学让自己有所成,所以他强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说,“圣”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的。他还强调学习是为了端正和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认为对治国而言,政令、刑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教育更加有效,所以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百姓富了就更要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他与冉有有以下对话。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先富后教,但其实他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认为立国应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在这三项中,迫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民无信不立”,使百姓受教育是取得民信的方法之一。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提出这个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在春秋末期,原本由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已经逐渐向民众开放;其次,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除了“上智”和“下愚”,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素养。
对于“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他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招收弟子也是不看贫富、不分等级的,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还有像颜渊那样的穷人。
“有教无类”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统治阶级之外的普通民众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先河。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中真正能受教育的还是少数。
教育的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说的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尽心竭力、诚实可信四个方面,而后两者又可以概括为道德修养。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仁人志士,所以他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文献。
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文献的学习,能使人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比如,孔子以《诗》来教育感化百姓,认为“诗教”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他教育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对子贡和子夏在读《诗》过程中的感悟异常高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也”,语气中透露出无限欣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诗》的学习同样重要的还有礼和乐。礼是道德标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说明孔子对礼教的重视。
而通过自己学习音乐的体会,孔子充分认识到“乐教”的巨大作用。他平时击磬、弹琴、唱歌,即使处在困境之中,也弦歌不绝。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他高兴地与弟子开起玩笑来。见到曾皙鼓瑟的从容淡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但仅有文献知识是不够的,孔子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要“笃行之”。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孔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比如孔子还十分重视技能教育。除了“礼”“乐”知识,他也要求学生学习“射”“御”“书”“数”,显然,孔子想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曾评价“请学稼”的樊迟是“小人哉”,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七大教育原则及方法
平等对话——孔子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师生感情深厚。“沂水春风”就是突出一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一一加以指点。
因材施教——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各有专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针对子路与冉有同时提出的“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不同的回答,对此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教学活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本着耐心说服的原则,即使学生屡犯错误,他也从不嫌弃。例如子路的性格比较粗暴,“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孔子仍不厌其烦地教育他,培养他成才,并与他建立起情同父子的关系。
身教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虽是对施政者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教育。孔子重视身教,甚至有过不再有所言说的念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启发式教学——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与子贡、子夏讨论《诗经》的内容时,就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他们自己思考领悟。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是没有用的,子夏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地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练一练】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
(1) 在“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材料中与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 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 材料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1) “割鸡”对应治理武城县,“用牛刀”对应运用礼乐之道。
(2) 子游引述的孔子的话意为“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所以,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子游用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巧妙地反驳了“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
2. (1) “一”指的是孔子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孔子教《三字经》 ———— 埋没人才
孔子面前讲《论语》 ———— 忘了自个儿姓名
孔子拜师 ———— 不耻下问
孔子搬家 ———— 净输;净书;尽是书;尽是输;全是书;全输书;全是输
孔子盗银 ———— 绝不可能
孔子放屁 ———— 文气冲天
孔子挂腰刀 ———— 不文不武
孔子回家 ———— 尽是书;尽是输
孔子教三字经 ———— 埋没人才
孔子挎腰刀 ———— 能文能武
孔子里徒弟 ———— 个个是闲人;个个是贤人
孔子论弟子 ———— 一分为二
孔子骂樊迟 ———— 小人也
孔子推磨 ———— 难为圣人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才
孔子面前讲《论语》——忘了自个儿姓名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孔子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1]。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六艺中的“书”,有的学者认为只包括识字而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许多人认为孔子只讲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学,这完全是误解。由王炳照、阎国华教授主编于94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已列举了大量有关孔子亲身向弟子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天文、历法、动植物、地理和古生物等内容)的事例,其中有些事例还来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资料。《国语·鲁语下》也有不少这类事例的记载。所以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的说法是站不住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2]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
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可见,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是孔子在以下几方面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是关于道德教育。
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
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如上所述,在德、智、体、美诸育中,德育被放在首要地位加以强调。那么道德教育本身,有没有基础,要不要基础,这还是一个至今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关于德育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思想,指出,要作一个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孟子认为,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孟子关于人格内涵的论述,有些虽已不完全适合今天的情况,但是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3]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起过巨大作用。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受到这个人格标准的影响”[4]。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孟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
二是重视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上所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也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就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则要尽“忠”。这就意味着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要勇于为国捐躯;而在和平时期则要对自己所承担的、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业或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有关的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向下推则要求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象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横向扩展是指,在对兄弟友爱(“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左右推即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的要求(也就是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当这几步都已做到以后,再进一步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即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的修养),这样,就不难在上述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明确: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具体途径与步骤则如下图所示:
“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践仁途径
由图可见,“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
反观我们多年来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呢?文革以前的五、六十年代是讲“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改革开放以后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些道德教育目标都很正确、也很具体,可是收效并不大,原因在哪里呢?“五爱”中的每一爱都很重要,都是德育的根本,德育的中心,结果多中心等于没中心。加上又未能提出可以被中小学生躬行践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于是就使这些正确的道德目标仅仅成为动听的口号,难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五讲、四美、三热爱”也有类似的弊病。这种状况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加上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只重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德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更无人过问了。
第二是关于教育心理。
搞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研究,搞心理学的人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偏向。但是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人们对心理现象还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孔子对教育心理的贡献不仅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绝无仅有,在世界的古代教育家中也极为罕见。
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个主要方面,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
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
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一节中将详加分析),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指出,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这句话等于宣告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施教--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喭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商贾┅┅)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是关于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5]。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6][7]: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8]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9]。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10]。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参看上面关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部分),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2][8],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第四是关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那就只有两大派:一派是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派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尤其是在西方,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 应用的普及,建构主义思想已逐渐在学校教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乃尔。可是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时,一般只追朔到杜威(因为他在1900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要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即“儿童中心”论)和皮亚杰(因为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从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杜威和皮亚杰是近现代卓越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们确实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通过上述不可辩驳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不是已经充分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真正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吗?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完全抹杀孔子所做出的贡献难道是公平的吗?
再看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派的理论由于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种类很多。目前公认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正是由于有奥苏贝尔理论的有力支持,才使得这一派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浪潮的强大冲击下岿然不动,仍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学校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意义)。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此佐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情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所以这句话就是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应该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二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段话今人一般翻译为[11]:“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我一无所知,我就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头尾去探求,然后尽力替他解释清楚。”宋代朱熹的注释则是[8]:“孔子谦言自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於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未能完全表达孔子的原意。关键是对“叩其两端”如何理解,前一种翻译只把“两端”看作是“头尾”,未免太机械、太简单化了。朱熹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能从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去看待“两端”,认为应从“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总之可以从事物的任何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去理解(“无所不尽”)。这比今人的翻译含义要广、要深,但是其针对性似乎不太强。综合今人和古人的上述两种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叩其两端”既指从问题的来龙去脉(始终、本末)去分析,也包含将事物的正反两面以及新知和旧知两端联系起来的意思,这样可能更符合孔子的原意。结合前一段“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并不是穿凿附会。
由此可见,当代两大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孔子教学思想中找到根源。
除了以上关于道德教育、教育心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贡献以外,孔子还难能可贵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24],并且身体力行。他现身说法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不仅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光辉榜样,而且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受欢迎也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孔子尽管没有提出终身教育这一科学概念,孔子在2500年前所理解的终身学习内涵也不可能象现在的终身教育那样全面、丰富而深刻,但是他的言论和他一生的实践,应该说是初步体现了这种思想的。因此,我们认为,孔子应该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
1.四大支柱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的核心内容[12]。该报告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经过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3年多的研究而提出的。报告的内容涵盖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其观点之新颖、深刻被专家们称为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12],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所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学习能力是[12]: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由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上述四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塑造年青一代的品德与能力素质和解决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其报告中就把这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2.四大支柱的主要特征
如前所述,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交报告中的核心内容。该“报告”除序言外,分“前景”、“原则”和“方针”等三部分。第一部分(前景)分析了目前全球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前景。这些问题是:人口压力愈来愈大,男女不平等,妇女文盲率居高不下,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参与意识弱,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贩卖人口、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猖獗,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导致穷国与富国之间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材大量流失,民族之间、宗教团体之间矛盾加深,核威慑与军备竞赛并未因冷战结束而消失,单纯追求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导致可耕地和可饮用水日益减少,森林被大批砍伐,海洋变成巨大的垃圾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关于未来情景,“报告”为人们描述的是: 随着民族之间、各宗教团体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各种潜在紧张关系的加深和其他社会矛盾的激化,暴力与冲突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未来是“危险重重”的世界; 随着环境污染,不可再生的资源愈来愈短缺,未来将是人类生存条件受到愈来愈严重威胁的世界;
随着多媒体与Internet等新信息技术的普及,未来将是信息化的世界--纵横交错的传播网和人机交互技术,使人们能在全球范围内,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地进行对话、讨论、交流信息与知识,从而为教育革新创造了条件。
只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的知识型人材。第三种前景则要求教育应能满足这样的矛盾要求:一方面教育要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的、与新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能,这是造就未来人材的基础;另方面教育又要使人们具有判断力以免被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淹没。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呢?
在第二部分(原则)中提出了两条原则性的对策:第一条对策就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教育要围绕培养年青一代具有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安排;第二条对策是要实施终身教育,即把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贯彻到一个人从童年到生命终止的一生中去,贯彻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所有人群中去。
第三部分(方针)是具体落实四大支柱的各项方针政策。“报告”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培训、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如何从政策、管理和财政等方面给教育以支持,以及如何促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对有关的方针政策作了全面的阐述。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提交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它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为解决全球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危机从教育角度提出的基本对策。由于该“报告”对目前全球面临的问题作了较深刻的分析,“四大支柱”本身又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和较坚实的教育科学理论基础,加上该委员会有很高的权威性(委员会主席是法国的雅克·德洛尔,他是前欧洲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成员中有多位担任过国家教育部长或是总统的教育顾问),所以该“报告”在1996年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并受到教育界很高的评价。
如前所述,“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时代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但是这四种能力并非平行并列的,其中有一种是作为基础来强调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其余三种能力则是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该报告的“序言”中所指出的[12]:
“生活的传统范畴发生深刻变化之后,迫使我们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人们有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的需要,这几方面正是我们的世界最为缺少的。
采取这种立场之后,委员会进一步强调了它作为教育基础而提出并阐明了的四大支柱之一,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学会共同生活。„„
委员会渴望一种能树立这种新精神和为其奠定基础的教育。委员会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教育的另外三个支柱,它们可以说是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因素。”
可见,四大支柱并非平行并列而是一个基础与三个因素的关系。在三个基本因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中,第二种因素是指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完成某种任务所需的工作能力;第三种因素是指学会适应社会迅速变化与发展所需的应变能力,即自我生存所需的能力;只有第一种因素才与获取知识有关,而且这里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事物的手段与方法,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由此可见,教育的四大支柱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⑴“四大支柱”强调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前已指出,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所以,这里涉及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要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问题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这正是当前全球学校教育所普遍忽视的--片面强调智育,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是当前各国基础教育的通病。我国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这方面走得更远,问题尤为严重。本文第一章所述,父母因孩子考试差几分而虐杀亲生儿女的惨剧正是这种教育的恶果。
⑵“四大支柱”对于智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实际能力的掌握。传统学校教育在“智育第一”前提下,强调的只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对实际工作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四大支柱”则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放在“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之一来加以强调。而且不仅要求学会做事(能在不同环境下胜任、愉快地工作),还要求学会生存(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应变能力)。
⑶“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长(形象化的说法是“知识爆炸”),若是象传统学校教育那样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方法,才能在进入社会以后,通过自学继续学到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正是由于“四大支柱”具有强调德育为基础、重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认知等三大特征,所以能较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传统教育相比,更显示出其革命意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刚一提出就受到国际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与欢迎。
三、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四大支柱的比较
将教育四大支柱的主要特征与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相比较,不难看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1)都是以德育为基础。四大支柱是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上所述,“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孔子的德育则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具体实施方法则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由于“推己及人”的意思就是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孝、悌、忠、信”就是要求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心逐渐扩展到周围人群,从而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可见,不论是从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乃至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教育四大支柱和孔子教育思想都基本相同,如果二者还有差异的话,那就是孔子的德育目标(“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比“学会共同生活”的要求高得多。另外,孔子实施德育的方法、途径也比四大支柱更为具体、明确,即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2)如上所述,四大支柱中的四个支柱并非平行并列关系,而是一个基础和三个基本因素的关系。一个基础是指“学会共同生活”(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三个基本因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在孔子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德育是基础,孔子德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学会如何做人,显然,另外三个方面(智育、体育、美育)就是达到德育目标(作一个能泛爱众的人,也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因素。可见,孔子教育内容的四个方面也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也是一个基础与三个基本因素的关系。换句话说,孔子教育内容中的四个方面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四大支柱是异曲同工并无实质性差别。如前所述,在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书、数”属智育范畴,而“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数学与天文知识的应用);对于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过程)孔子则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知识学习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可见,孔子对于智育并非只强调书本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同时强调知识应用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显然,这与“四大支柱”不仅强调知识学习而且强调实际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3)四大支柱中的“学会认知”是很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因为它强调学习的不是系统化知识本身,而是认知能力的掌握,即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前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是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用现代的术语表示就是认知活动。重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主动性就是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孔子所首创的“因材施教”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发展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这表明四大支柱中关于“学会认知”这一主要支柱在孔子教育思想中也有突出的体现。
宋文华
1(1吉林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138005)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使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职业教育内涵及性质的确定为高职教育的发展确定了方向。而具体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不仅可以从现代的教育理论中学习,同样,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德育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其教学原则都能够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改革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职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 号)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决定中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
但是,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学科专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教学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与教学目标要求不相匹配,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各个层次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广泛的影响。很多教育思想在经历过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后,精华部分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过程中,研究、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使我们在研究各种流派的教学观点中得以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目标—创新型人才
孔子要求其弟子做学问要“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温故”“告往”即旧的知识、经历,“知新”“来者”即尚未了结的事物,即知识的创新。这两句话不仅说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也就必须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同时也提出了通过旧知掌握新知的创新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通过积极地思维形成创造性的认识。孔子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对遇到的问题要接连不断的追问“如知何”?通过这样不断地追问,不仅可以穷追事理,使认识得到深化,而且能够在积极地思考中产生创建。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问题提得好,研究的深入,孔子就会高兴地大加赞赏。再者孔子有:“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的论断。当时《诗经》在外交及正式场合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人们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和意图。孔子说,如果读了那么多的书,却不能在外交活动等时发挥作用,遇到问题时不能加以处理,那又有什么用呢?可见孔夫子并不是死读书的人,他是强调学以致用的。孔子周游列国,要传播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思想其实是有着很强的功用性的。理论要与实际相联系,知识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转换,学生在读书的同时,也要关心身边的国事,天下事,要有积极的入世思想以及对于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争取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力,以服务于社会。虽然当时孔子的所有教育目的都体现在“学而优则仕”这样的从政思想,也没有明确提出创新概念,但是这些思想都说明了孔子对知识的社会现实意义的理解。
谈到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同样要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训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今后走向社会作好准备,打好基础。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所以,各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不能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策与时间上要给与大力的支持。这也是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对象的广泛性——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论语· 卫灵公》)即 “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体现了孔子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任何教育类型都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不同,也可以归结为对人是什么的认识不同。孔子研究人的方法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存在差别为前提的,而且“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在这个前提下他把人分为仁人、君子、小人等。但是这种差别也是人为的,而且是可以改变的。这从他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有教无类的原则可以看出。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教育平等的价值观念,在教育中,无论教育对象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都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权。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绝大多数还规范在高中毕业生中,有教无类的价值观念希望我们在高职教育中打破这样一种规矩,对教育对象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再者,有教无类也给我们一种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那么在高职教育中,就要给学生创造这样一种可以继续学习的基础,同时课程体系的规划也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在学习空间。在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给他们留下一些行业内的可行的带有必须自己去探索的大问题,让学生在从业后自主学习。
高职教育的对象,在以前的教育教学阶段,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都不能算作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班级授课制和讲授法教学方式都不能使他们的大脑思维走进课堂,多数处于“人在曹营心在汉”结果。作为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就是一个关键。开始就把他们看做不可救药,就不可能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果也必然引起不良的教育结果。所以首先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可教之才。但是这里也必须避免对“有教无类”的一种误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运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教法、同样的要求进行教育”。总结说就是“教学无类亦有类”。因为学生的知识起点可能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程度、教学方法就要区别对待。这在下面的教学原则重要进一步讨论。
作为教师,忽略学生的贫富、生地、出身容易,而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水平就不是很容易了。而且我们应该思考他们高中以前教育失败的归因,从中吸取教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关于孔子德育思想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上述道、德、仁、艺、文、行、忠、信、诗、礼、乐都各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的道、德、仁、行、忠、信、礼等都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艺、诗、乐等属于知识、技艺的范畴。这是孔子为了实现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学生规定的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志士仁人,以担当治国重任。
我们培养的是参加未来建设的一线高技能人才,道德水平将决定他将来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从业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德育工作的成败将决定教育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未来的发展。只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以客观积极的态度对待所遇到的问题。换句话说,教育的产品将决定其他生产产品的质量。
四、孔子的教学内容——六艺皆精
孔子教育不仅力求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同时也注重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上面提到道、德、仁、艺、文、行、忠、信、诗、礼、乐都在孔子的教育计划中,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君子不器”,一个人不能象某种器物那样只有一种作用、一种功能,而要具有多种技艺。
就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话题。除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应不应该纳入教学计划且不深谈,而高职教育要求学生要有一技之长还是应该注重教育个体的“通才培养”还尚有争议。况且由于目前国内好多高职教育一方面是一些中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产品,一方面是普通高等教育附加产品,所以在教学中真正能够做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能够普及。一方面是教学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观念问题与实践指导能力是否充足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要从“一技之长的专才向一专多能的通才转变“。这种通才在于知识基础宽,知识融通、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强。高职教育改革的目的和中心要始终定位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学会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引导方法,花大力气把握学生“愤和悱”的时间和尺度,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学过的知识,从而举一反三,成为创新人才,同时调动学生“欲罢不能”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引向获得知识之路,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教学改革中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符合这种通才培养的要求,夯实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突出一种技能的培养。就某一专业来讲,教育对象的可从业范围可宽可窄。就畜牧兽医专业来讲,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家畜、家禽、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工作,那么这就可以涉及10几个方向;还可以从事兽医的工作,这又涉及到大动物兽医师、宠物医师、实验室化验员、特殊诊疗技术人员;还可以从事销售工作,涉及兽药销售、饲料销售、饲养动物销售、动物产品销售;近十几年新型的宠物行业不仅仅促进宠物诊疗工作的发展,同时,宠物饲养、宠物驯养、宠物美容、宠物食品各种相关行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焊接技术可从事的行业就相对要少一些。那么,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课程体系的如何构建?采用传统的“一锅出”教学模式还是采用灵活的模块式教学?教学班的设置大还是小?课程选择由学生自主选择还是由校方统一构建?上述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孔子的教学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对中等以上才智的学生,可以给他讲授比较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才智的学生,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子路问:“听到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表示疑惑不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冉求这个人胆小,遇事容易退缩,所以要鼓励他立刻大胆去做。而子路好勇过人,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一下温,让他头脑冷静一点。这是孔子中庸思想在教学原则方面的具体体现。集体上课使得我们的教育方式显得僵化。但是,孔子的这一例子,告诉我们,在对待我们的学生时,要注意确定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学生起点不同,个性差异也较大,这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加以考虑。这里的起点要包括学生的智能起点,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只一味的强调学生的课业知识差异,不能够考虑到学生性格、心理状况,也是教育失败的一种。因材施教,也就是要考虑到“教有类”,即便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自高中毕业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一刀切,更何况有些院校的学生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年级学生的起点还存在差异,比如有的学校个别专业招收职业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的学生、和未进入分数线的落榜生,如果把他们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显然不合适,即便这种多渠道办学和统一上课可以体现“有教无类”,但是,那也只不过是对“有教无类”的一种误解。在教学中一定要区别对待。
第二,启发诱导。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到他苦思冥想还不能理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怎么也说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告诉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却不能推知几个方面的知识,就不要再教了。如果不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孔子思想中还有这样的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君子知道教育成功的原因,也明白教育失败的道理,这样就可以做教师了。高明的教师,以晓喻为主,对学生善于启发诱导。引导而不强逼,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灌输。引导而不强迫,师生关系就会融洽。鼓励而不压抑,学生容易主动而充分发展。启发而不灌输,学生就能用心思考。善于引导、鼓励、启发,使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是优秀的教师。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惯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的设计思路一直是也应该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相对于孔子教学含量和教学任务,我们要多很多,如何探讨启发式教学应用还是一个很深的课题。
第三:长善救失
《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学习态度,或者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或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都在于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学习之上,没有正确开发思维。教书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这段话信息量非常大:先当学生,才能当先生;教是为了学;教者必须知学,才能教;教学的进度,既是教的进度,也是学的进度;多了,可能是积极性高,利于“博”,但容易食而不化;少了,可能专心致志,利于“专”,但效率又太低;难度小,利于培养信心,但难以深刻;畏难不进,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常是学习的积极性出了问题。把握好这个度,实在不易。在个别化教学的环境下,教学的进度是因人制宜的。但真正的恰到好处并不易。在班级授课制的状况下,把握好这个度,在客观上更有其难度。在大的格局上,我们应当探索分层教学的问题。人是个性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认识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切实的需要。要长善救失,必须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要避免对学生要求过高,看学生浑身都是毛病,而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判断的错位,常常导致教育的混乱。在进入高职以前的所有教育过程中,或许我们的教学对象小学、初中都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孩子,而进入高中之后的教育就可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了。我们正式在已经失败的教育基础上重新构建这些孩子的人生之塔,还遵循老路子,那么明显会延续这种教育的失败,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教育职能。既然能够了解了我们学生的四种学习毛病,就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所以要做到长善救失,这是对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教育原则。
孔子的教学思想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更多,在我们向外界大量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重新研究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同样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也许,就我们民族的教育来讲,其中的教育思想精华更有利于根据我们的国情和传统教育特点实施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孔子思想,2、潘俊杰, 雷怡, 刘月飞.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1).3、吴小清.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初探[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4.4、王标.孔子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现代意义[J].科技信息, 2009,(18).5、张思坚.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改革的作用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4).6、陶静.孔子教育思想在新时期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应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7、刘云汉.孔子教育思想的主旨:德以育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5.8、吉爱明,丁泗.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J].维普资讯http:///
作者介绍:
一
在教育领域, 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一种选择与判断力, 而且习以为常。我们一会儿倡导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一会儿推行凯洛夫的“三中心论”, 现在又对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推崇备至、顶礼膜拜, 各种“异彩纷呈”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地被课改专家们轮换兜售, 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以及本土化的主体教育理论、回归生活教育理论等等不一而足, 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各说各话, 各行其是, 或者干脆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 一个“乱”字了得。我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又何尝不是这样左右摇摆、忽冷忽热呢。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在宏观层面的贫困, 在微观层面的泛滥与无所适从。教育领域的这种乱象丛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情, 起码可以培养滋生各种教育实践的土壤, 活跃教育者的思想。现如今, 各种应运而生的名师、名校长的评比与培训 (如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等) 以及叫得响名字叫不响名誉的教育实验就是很好的佐证。照理说, 这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辈出的时代, 但遗憾的是在各种培训与教育实验声名鹊起的背后, 却鲜有像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梁漱溟、晏阳初、杨贤江、张伯苓、傅斯年、蒋梦麟这样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出现, 更别说像孔子那样光照千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啦。
我们不禁要诘问, 当今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症结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又应当从他那里汲取什么样的教育智慧呢?
二
这次山东的学习之旅, 接受培训的是南沙区的分管教学的小学副校长, 我忝列其中, 自然要对教育思想 (或者说教学思想) 做一些思考, 但不治教育之学久矣, 难免要讲一些外行话。虽然本次学习安排的内容和形式都异常丰富, 但由于时间较短, 不可能对山东的小学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参观的几所小学中, 唯独对座落在曲阜的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印象最为深刻, 可能本身有一种朝圣的心理在起作用, 所以特别地留意。附小的整个校园布置很有儒家文化的韵味, 挂满门廊的出自名家的各式楹联与牌匾, 特别是他们的校训“菁莪乐育”和“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的提法, 令人耳目一新。
现如今, 提倡拿儒学来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的虽不乏其人, 但明目张胆地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搬出来作为一种办学追求的可谓凤毛麟角。
我在聆听李成良校长的讲话时, 一直想着一个问题。“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 到底应该提孔子教育思想还是儒家教育思想呢?如果说孔子教育思想是李成良校长挖掘的“有教无类”“仁者爱人”“文质彬彬”“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格言, 那么有多少又是由孔子本人提出来的呢, 果真如此, 还不如说是儒家教育思想比较贴切一些。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 在统治者手里被不断地阉割和篡改, 一些阐释并非孔子的原意而是有志“为往圣继绝学”的后继者们的自由发挥[1], 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从孔子教育思想到儒家教育思想有一个嬗变的过程, 由孔子理念, 而孔学, 而儒学, 而儒家, 而儒术, 而儒教, 最后才演变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的礼教。与此同时, “子不语”与孔子的“述而不作”也无从让我们追踪到孔子原初的本真的教育思想。
所以, “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这一提法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办学目标的提法是否准确, 单从孔子教育思想本身来讲, 它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太杂, 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不能一概而论。教育思想种类繁多, 亦有好坏之分。套用教育分析派哲学家皮德思 (R.S.Peter) 的三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 看看有多少相符合的地方。1、合认知性。好的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认识水平。孔子提倡教学活动应该让学习者了解内容, 知其所以然, 这个标准大体来说是符合的, 只是有些不合时宜,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孔子的认知性水平。2、合价值性。教育必须合理, 具有正面价值。孔子的许多思想是没有正面价值的, 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譬如, 其思想“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存天理, 灭人欲”等等完全只有负面价值。3、合自愿性。“人, 只能自己改变自身, 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 那效果就丧失殆尽。”[2]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强调师道尊严, 是尊崇师命, 他讲学不许商榷问题, 易造成思想专制之弊, 留下了奴役式的思想教育的祸根, 诸如此类有多少自愿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认知性、价值性、自愿性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时, 作为一种“不构成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的教育思想, 自然不能很好地阐明教育的本质, 难以见之于教育实践。质言之, 我们可以回到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但不等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 乃至社会、文化问题, 回到传统显然无助于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
“菁莪乐育”源自《诗·小雅·菁菁者莪》。此诗的主旨, 历来就有不同的解读, 《诗·小雅·菁菁者莪序》注解为“菁菁者莪, 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 则天下喜乐之矣”;朱熹《诗集传》认为“此亦燕饮宾客之诗”;不过根据字面的意思而望文生义应该是“古代女子喜逢爱人之歌”, 诗经开篇“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讲的也是男女情爱之事, 这一点不难理解。显然“菁莪乐育”取的是“乐育材也”之意, 虽然有些牵强附会, 但也能自圆其说。“菁莪”以生长在山陵水边的“莪”之茂盛, 喻意人才的成长像蒿一样茂盛、茁壮, “乐育”是对培育人才的赞美,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孟子对“乐育”的理解最为深刻。他认为:“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尽心章句上) 三乐中,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得天下英才”不易, 能够有机会 (成为教师) 有能力 (不是教书匠, 而是教育家) 而“教育之”则更不易。
我的同事刘克风校长在《运用儒家教育思想, 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一文中指出,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品德[3], 我非常赞同这一点。可是“仁”并不好理解与把握。有学者统计过, 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次, 对“仁”有许多解释, 且歧义丛生。最为通俗的解释是“爱人”, 就是设身处地。“仁”只是一种概括地讲法, 分开来讲则是“忠”和“恕”。“仁”有两个面:“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4]孔子非常强调“礼”治, 实质上强调的是一种等级与秩序, 所以, “仁”并非是一视同仁的“仁”, 而是有差别的, 真可谓见仁见智, 是耶非耶?不好定论。从某种意义上讲, 正是孔子思想中存在的这种矛盾与隐晦之处, 他的思想才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品质。也正是如此, 我们才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与臆断尽情发挥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解释, 或随意添加点带有时代与自我印记的东西。所以, 我们总是能发现孔子的超越时代的思想, 并找寻到它的现实意义。
美国专事伦理道德研究的心理学教授达契尔·克特纳 (Dacher Keltner) 运用现代科学对“仁”的研究别开生面, 或许更具说服力。他创造了“仁率”这一概念, 在他看来, 仁率是一种衡量的尺度, 对于个体而言, 较高的仁率即那些旨在成人之美的努力, 才是抵达有意义的生活的必由之路。同时, 高仁率也是社会健康的标志。“仁”具有神经科学的依据, 人是生而向善的。[5]所以, 培养“仁人”应该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办学追求。
四
近些年来, 我们的基础教育已陷入理论的困惑与实践的迷茫之中, 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 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否帮助我们摆脱这种长期困恼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倾向, 从而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办学目标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具有社会规定性, 不是你一校之长一己的力量能推行得了的。李成良校长的话语中也透出了些许无奈, 坦承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谈何容易。别的不说, 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 (或者叫着抽测、水平测试、学业评估等等名字翻新的考试) 就逃脱不了, 我行我素, 特立独行, 甚或说顶着干显然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简单, 儒家提出的“有为才能有位”也可以反过来说成“有位才能有为”。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 恐怕你的校长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还能奢谈什么别的吗?
再说, 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人格历来都不是我们唯一尊奉的标准, 与此对照, 老子的智者人格就要来得实际一些。有学者认为, 孔子理想型的君子人格只有加上老子实际型的智者人格, 才能构成一种为我们当下接受的较为完整的人格。更何况孔子的君子人格强调的是“社会本位”, 与今天教育“更多地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关注人的自身价值的培植和弘扬”, 关注儿童人性的精神层面的构建的这一时代精神相去甚远[6]。相比较而言, 我以为我校“乐山者仁、乐水者智、乐学者强” (亦即培养“仁者”“智者”“强者”) 的提法就比“文质彬彬”的提法科学得多。
那么, 李成良校长的“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的效果到底怎样呢?事实胜于雄辩, 据笔者对学校细节的观察, 不难得出结论。一是学生的行为礼仪就没有体现文质彬彬这一点, 与我们参观的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别无二致, 缺乏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二是走道和楼梯口随处可见的图书角安装了本不该有的围栏, 并且上了锁, 图书上也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显然, 只是供外人参观的摆设罢了。三是李成良校长的办学思想缺少追随者和实践者, 与他本人如数家珍、言辞凿凿的介绍相比, 学校副校长的讲解就显得底气不足, 平淡无奇。据此三点, 我可以推断“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因此, 无论你提出什么口号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份坚持, 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接近与体现教育的本质。
作为一校之长如何能做到“不断地接近与体现教育的本质”呢?我认为, 校长首先自己应该拥有“自我”, 惟其如此, 你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你才能找到精神上的坐标轴, 能使你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施加一种影响, 让你学校的师生拥有“自我”, 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之所在。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提出了两个他认为“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你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 你有没有把教育当成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这一点至关重要。二是看你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 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李成良校长是否拥有“自我”, 我从短暂的接触中无从了解到, 但可以肯定, 我经常接触到的大多数校长们是没有“自我”的。这正是我们需要效法孔子的地方。
最后, 我想谈一下本次学习的感受作为结束语。
我不赞成一提到学习就是指要怀有一种谦卑之心, 非要学到别人的长处不可的接受性学习, 这是对交流学习的一种非常肤浅的理解。学习交流重在促进思考, 平等对话, 最难能可贵的是要破除迷信, 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与批判的精神, 切忌人云亦云, 邯郸学步, 生搬硬套。再说, 不批判何以见之于实践?我对李成良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带有“批判性的赞赏”, 不失为一种深度的反思性学习。如果非要问这次学习对自身的工作有什么助益和启示的话, 我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在办学中要切实推进去行政化工作, 实行“无为”与“有为”相结合;二是要进一步确立自己办学的“真信念”。明乎此, 也算得上本次山东之旅的最大收获吧。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真假之分, 好坏之分, 不能等闲视之。本文结合参观的实感梳理了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认识, 辨析了“菁莪乐育”“仁”“自我”等核心概念, 认为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要正本清源, 反对不加批判地运用, 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的内涵, 才能充分发掘孔子教育思想之于现代办学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菁莪乐育,办学追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J].教育技术学报, 2008 (2) :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26.
[3]刘克风.运用儒家教育思想开展学校德育工作[G].何炯文, 李爱华.明珠集萃:2010年广州市南沙教育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17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2.
[5]克特纳.生而向善: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M].王著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14.
一、有教无类:教育范围的扩大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而不应该加以分类区别。对于“有教无类”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但它所指的是扩大教育范围,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局限于奴隶主贵族,这一点是人们一致认同的。这样的教育原则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这样做实属是重大的变革,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孔子在办学的行动上也贯彻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出身贫寒,例如颜回,《论语·雍也》记载说他居住在“陋巷”,只靠一碗饭、一瓢水维持生活;又比如仲弓,他的父亲很贫困,家里连一小块地也没有;另外还有子路等人也都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收他们为弟子。他收授弟子不分富贵贫贱,不论门第高低,一视同仁。孔子的弟子据说有三千,其中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或从政或从教,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成果是有效的。
但是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有教无类”毕竟是有局限的。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并不是全民教育,孔子的学生中竟没有一个女弟子,这反映了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并没有从这位贤人意识中抹去。同时,所谓的广泛教育,也并不是为所有阶级服务的,其培养出的大量人才,仅仅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尽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因此所谓“学术下移”,是从孔子真正开始的。
二、文质彬彬、德才并重:教育内容的革新
孔子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努力做到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他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主张。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品德教育
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这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开篇的四句话就是孔子认为的道德的标准。
所谓“志于道”,就是处处都要坚持“道”。孔子所说的“道”有两层意思:忠和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孔子对“忠”的理解,也就是要重道义,轻私利。孔子在《论语》中很多地方谈到“见利思义”的问题,认为一个人只要没有私心,便能坚持道义。恕与忠是互相联系的两個概念。一个人为恕,做到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概括来说,忠恕就是推己及人,即以自己的心思去对待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据于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在孔子所崇尚的道德准则中,尤其以“孝悌”为基础,只有具备“孝悌”之德,才能拥有忠、信、仁、义等品质。
“依于仁”的意思是以“仁”为做人的一句,对“仁”,我们的理解是要富有爱心,这可以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了。
孔子,作为一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将思想品德的培养摆在了第一位,这对于今天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有重要启示的。
2.知识教育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春秋末期正是“百家争鸣”的启蒙年代,因此孔子的办学教材选定在《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中,将:“四教”“六艺”传授给学生。这些内容,或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或介绍民情风俗,或讽喻,或明礼,或涉及国家政事,或包涵音乐审美艺术,都为学生们的做人、从政、处事方法打下了基础,使学生们可以正确应付生活中的变化。这些丰富而多样的教育内容,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提供了众多德才并重的人才,试想,在此后涌起的“百花齐放”的各派争先局面中,这些人才一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作为给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教育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这种消极影响对中国教育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三、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学的态度和方法
孔子总结出一套可贵的教学经验,关于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总结在今天仍大放异彩。
“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是孔子提出的一个著名论点。
孔子一生履行的教育态度之一便是“诲人不倦”。孔子在教授学生时,从来不知劳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想方设法使学生弄清楚他所讲的内容。孔子一向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对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从来不隐瞒,作为一位教育家,襟怀坦荡是孔子一向奉行的守则,不仅如此,孔子这些优秀的品格还影响了他的弟子。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因材施教”。孔子认为对待不同智力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性格、志趣和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采用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完善弟子的品行。
孔子还提倡一种“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以学为乐。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论语》中记载孔子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来比喻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颜回在总结时对这种方法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说:“夫子循循善诱人。”
这些方法在今天的实际意义仍然很大,作为学生,我们也认为像孔子这样的教师非常优秀,“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论是古代、现代还是将来,都会成为教师甚至父母等并不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的教育守则。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推荐阅读: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感悟10-16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大05-23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论析09-16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10-25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相同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06-27
论孔子思想10-26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07-12
孔子的语录11-02
孔子为话题的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