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共13篇)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1

一、培训基本情况: 2018年,新型农民培训任务数300个,实际培训307个。于2018年4月20日前就组建起培训队伍,至5月底用2个月时间完成农户的培训工作。围绕各村户的生产进行展开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坚持集中培训,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规律类进行适时培训。

通过培训又结合指导服务,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渴望能够学到新技术、新经验。通过学以致用,把科技知识宣传应用到田头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训主要做法: 为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按上级要求,结合各村户的实际需要,针对专业农民培训的不同要求,培训计划主要围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内容进行培训,并以简要易掌握的技术手册、技术资料、简明农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及时按照农事活动内容进行分期培训,使适用技术到农户、到人、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真正为农民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培训计划及内容:开班动员,棉花、玉米安全用药技术,国家推广农药施用技术,棉花玉米病虫防治技术,有机肥的施用及棉花玉米专业肥施用栽培技术,农田化学除草新技术。

2、培训教师 :参加培训授课的教师3人。教师的职称是农艺师2名和农技师1名。教师都是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等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的骨干科技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能够帮扶农民科技致富。

3、培训方法: 结合单位承担的项目及各户实情,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环节展开了培训工作。具体做法是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培训使农户良种使用率提高;通过培训掌握使用高产优质棉花玉米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生产得到发展,产量水平有提高,经济收入有增加,并带动周边农户采用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2

1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意义

(1)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将粗放型、家庭化耕作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 需要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使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 从而为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 离不开农民的参与,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因此, 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势在必行。

(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有紧密的联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是使每个接受培训的农民都能有针对性地学到1~2门现代实用科学技术和致富本领, 并通过他们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进而整体提高广大农民的增收能力。

2 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体现在:

一是选择培训主体, 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各县 (市、区) 农广校通过进村调查和村社推荐, 选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合社成员、骨干农民等核心农户, 对其开展水稻旱育秧、抛秧技术, 洋芋脱毒技术, 稻草覆盖秋洋芋栽培技术, 玉米肥团育苗、盖膜增温技术等普及技术培训, 同时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 选择致富快、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 如名优茶采摘与制作技术、黄花栽培技术、苎麻生产技术等。由于培训的针对性较强, 核心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普遍提高, 培训效果较为明显。

二是因地制宜, 探索培训模式。我市属丘陵山区, 农户住居分散。对此, 各地农广校在培训过程中, 因地制宜探索出对农民科技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培训统一采取“五个一”模式, 即“免费发给农民一个培训记录卡、一本公共知识手册、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在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特别是达川区农广校采取“一班一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分段培训的办法, 取得了好的效果。入户分散培训采取田间指导、专家咨询和电话答疑的方式, 即指导教师按农事季节深入农户进行田间指导, 并留下联系电话号码, 农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以进行电话咨询。

由于培训工作落实, 近两年来, 全市农广校系统共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近3 000人, 涌现出了达川区赵家镇帝源家庭农场和达川区万家镇月亮湾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等科技致富典型。但目前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比如一些地方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不能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统筹规划, 有序推进, 培训投入偏少, 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农广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还存在缺实习基地、缺培训师资等困难, 培训方法也需要创新, 尤其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加强实践教学, 才能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3 对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关键在于农广校系统加强自身建设, 立足现有条件, 用好用活培训资源, 使农民培训实现“开设一个专业, 办好一个教学班, 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 培养一批科技骨干, 扶持一项支柱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1]。

一是下沉重心。把培训的落脚点放在村上, 通过进村入户, 送教上门, 把课堂办到农村田间地头, 办到农家院落,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全面展开。可以村室为固定教室, 根据农民生产特点在上午实践, 下午理论教学[2]。二是突出实用。要做实培训项目,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就是要让农民从中取得真经, 获得实惠。要突破就培训而培训的框框, 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和农民需求, 深入调研, 精心组装培训内容, 让培训紧贴农民的需要和产业的发展。在培训内容上, 既要有农业高新技术的点缀, 更要配套短、平、快的农业实用技术, 让农民群众学了就能拿上手, 会运用, 收到实效;既要有覆盖种、养、加、销、管和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 更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设乡土专业, 编写实用讲义。三是灵活手段。就是要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教育,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可与农业局系统内的科站配合;可与公办、民办学校联合, 优势互补;可“大 (专本科教育) 、中 (中专学历教育) 、初 (绿色证书教育) 、短 (农村短期实用技术和农民工培训) 多轮驱动”;可与企业、职业中介、劳务部门结合, 做到“定单培养”, 适销对路等等。同时, 要引进情景模拟、案例教育、实习考察等内容,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师生课堂互动、现场讲解的参与式培训[3]等教学手段提高学员的参学兴趣。四是优化模式。培训模式每个地方都有所不同, 各有特点。不过, 我们可从“一个产业、一名教师、一项培训计划、一本教材、一张光盘、一个实训基地、一本证书、一个岗位”的“八个一”培训模式来思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可从“发放一张技术明白纸、精选播放一份农业技术音像资料、开通一只科技大喇叭、配置一间农民科技书屋、搞好一块试验田, 做到村村有一个带头人, 家家有一个明白人”的思路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村建设。还可以采取弹性学制, 做到农学结合, 工学结合, 解决农民群众参训与从业的矛盾, 扩大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五是打造精品。农广校要结合农业部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园区建设, 培植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示范村, 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代表, 争创一流培训业绩。要切实强化技能培养, 突出特色, 融合技术、文化、观念、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诚信教育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 在培育科学精神的同时, 使农民培育起对未来、对生态、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与人文精神[4], 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农民。

4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方法是一个需不断更新提高和完善的课题, 该文结合实际, 重点在突出农民需求, 创新培训手段, 促进产业发展上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重实训实用, 参与互动式等培训做法。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 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难以自然形成, 它需要农民接受全面系统的农业教育, 这是要求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职业农民的需求, 制定培训方案, 在培训方法上走借鉴、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才能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韩梅, 王卉卉, 钱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律探寻[J].农民科技培训, 2015 (1) :15.

[2]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教育办进村, 农民学到真本领[J].农民科技培训, 2015 (2) :31.

[3]吕霆.探讨参与式培训方法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J].农民科技培训, 2015 (2) :13.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3

薛豫宛副厅长在讲话中,肯定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合河南省的实际阐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薛厅长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希望夏邑县继续按照农业部和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任务,探索构建一套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体系,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做到试点工作出经验,政策创设有突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全省、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提供好的经验。

梁万涛县长在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时,要求除结合农时季节搞好普及型、推广型的实用技术培训外,重点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任务:一是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全县培训3260人。二是继续搞好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各乡镇积极配合县农广校搞好招生和教学工作。三是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四是大力度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围绕2013年的培育计划,按照薛厅长的要求,全面开展各试点产业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适宜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教育培训新模式。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梁县长强调一要加强领导,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要突出重点。对于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各乡镇要配合县委组织部搞好招生工作,月底完成招生任务。对于绿色证书培训,各乡镇要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好教学班,农广校要制定落实好教学计划,落实好教师搞好教学培训。对于阳光工程培训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搞好组织,确保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在抓好教育培训、开展认定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要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三要通力协作。县发改、财政、教育、人事、劳动、金融等部门等职能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切实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大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四要严格考核。县委、县政府将把农民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成立督查组深入各乡镇不定期督查,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落实。年终对工作开展好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差的给予批评。

为切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3年9月夏邑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夏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三个文件。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2013年10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认定夏邑县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确定了夏邑县52名新型职业农民。这52名新型职业农民都是河南省农广校2010级的中专毕业生,在这次会议上同时获得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和河南省农广校的毕业证书,也是河南省省首批获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广校)

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总结 篇4

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根据岳农培组[20xx]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我们主要做了以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我们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团委、农技、财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是明确目标,编制方案。为把此次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我们编制了目标任务明确,培训内容清楚的头陀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保障,严格机制。首先是政策保障到位,镇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农业技术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推广各种增产、增效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其次是技术保障到位,在师资安排上,请来了县农委的高级农艺师,保证了培训需求四是认清形势,科学定位。首先是讲清“大道理”,让农民“认”培训。其次是算好明白账,让农民“想”培训。我们近把几年全县农业受灾情况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一堂生动教育课。通过算账对比的办法,让农民体会到科技对增加收入的重要性。再是选准着眼点,让农民“参与”培训。根据我镇农业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愿望,确定了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和创新机制的思路,农民从中找到了自己渴求的培训项目后,都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明光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5

明光市农业委员会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滁州市各级领导小组和各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管理办法》和《中央财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精神,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以“勤奋、自强、协作、创新”为班训,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各乡、镇(办事处)、村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等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已基本结束。

现将2008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明光市位于江淮丘陵东部,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办事处),14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2万人,农村劳动力约30万人,现有耕地120万亩,40万亩宜牧山场,40万亩可养水面,10万亩沿河滩涂和低洼圩区。2007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农业主导产业有:水稻、小麦、蔬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红薯、甜叶菊等。

我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85.8%,小学文化的占14.2%。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高度重视,以各类实用技术为主的涉农培训已达20万人次。

2008年我市实施了农业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在上级农业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在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60个行政村、2400个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5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33人。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建立“农民科技书屋”6个,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60个,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能示范的乡土农业科技人才,涌现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丰产丰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我市把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作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在培训中,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按上级要求和年初计划,使全市的培训工程顺利开展。

㈠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 为加强领导,强化行政推动力,协调各部门工作,统筹培训资源,我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副市长王邦怀同志担任,市农委、财政局、水产局、农机局、劳动局等单位负责人和项目区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组织领导、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并且成立了培训组,农委分管主任为组长,农业专家为副组长,具体担任培训教学安排、师资统筹、培训计划等工作。

㈡ 打好基础,甄选培训机构

我市按相关文件要求,经招标、公示,甄选了明光市农广校、兽医站、水产站等6家培训机构,聘任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干部28名,种养业能手10人为专职教师,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

㈢ 设臵培训专业,细化培训内容

根据农业部和省农委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我市认真组织制定了《明光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入村调查,根据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为重点,以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为培训方向。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和服务方式。筛选本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以种养业为主,对周围农户有较好辐射带动作用的2400名农户和种养大户为培训对象。开设优质水稻、小麦高产栽培、甜叶菊、甘薯种植、无公害畜禽养殖业和渔业养殖等专业,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技术、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和内容,并联系实际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作物3 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

㈣ 经费使用情况

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的讲课费、午餐费、交通费,以及参训的组织、培训机构编写培训教材和采购学习用品发放等。

三、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等项目相结合,切块运作,广泛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㈠抓住重点,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一年来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60个,900期,培训学员2400人,现场辅导50000人次,本地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5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270人次,重点培训了3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6000多个农户。

㈡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培训教师进村,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4 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个培训教师至少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有关资料,共发放农民培训材料2400多套,近15000份,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

㈢点面结合,规范操作。要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培训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及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日程、学员管理系统。以村为单位,总学时最低90学时,其中理论课辅导不少于15天,实践指导不少于15次。每名学员都建立了二卡二表的学员档案。即:《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登记卡》、《学籍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辅导培训登记表》、《新型农民科技指导情况登记表》。各培训机构还从省农广校购买新型农民培训课本5万元,做到培训学员人手二册图书,即一本法律法规教材,一本专业教材。

㈣加强宣传动员,形成良好氛围。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培训服务功能,5 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各个培训机构自己订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手提袋、水杯等物品2万元,免费发放,方便农民参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影响力。

㈤上下联合,辐射带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以文件形式印发了《明光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明光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方案》和《明光市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由市农委牵头,水产局、畜牧局、农广校和各个农业合作社具体实施。

特别是在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工作中,把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适应畜牧生产大发展和防控重大动物疫情新形势,新要求的具体举措来抓。市畜牧兽医总站于4月1日和9月25日分别下发了《关于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的通知》,在4月9日至11日和10月12日至14日春防、秋防开始之前举办了二期培训班270人次,市委、市政府在市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拿出2万元作为培训经费,每次培训班开始时,市政府分管市长王邦怀同志都在会上做重要指示,以确保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提高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高涨。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三是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培训思路,推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扩大了新优技术的辐射面,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支柱。

四是培养了农业技术员队伍和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我们聘请了11名专业教师进村搞好技术指导,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尤其是乡村两级技术员在培训农民的同时也汲取新的知识,增强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同时,也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7 善。

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完全准确的表达和传授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㈢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6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03-09 14:38 来源: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3号)和《关于做好近期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函》(教职成司函〔2009〕 14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使我县76万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将我县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学校培训、农民受益”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训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县新型农民培训目标任务:培训新型农民7360人.其中农业科技类培训1710人、建筑工程类培训1250人、加工制造类培训1000人、交通运输类培训2000人、信息技术类培训500人、商业服务类培训400人、医药卫生类培训400人、商贸与旅游类培训1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天)10万人次.三、培训内容及对象

(一)培训内容

一是农业科技类.水稻科学育秧、玉米合理密植、小麦科

学播种、“渝黄一号”油菜栽培、农业生产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以及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等.二是建筑工程类: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估价、建筑财务会计、建筑质量监测、建筑材料检测、建筑水电气安装、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三是加工制造类:机电设备维修、空调设备维修维护、焊接技术、日用电器设备维修、肉制品工艺、服装制作与营销.四是交通运输类:汽车维修、汽车电子电器维修、汽车装潢、汽车驾驶、船舶驾驶.五是信息技术类: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手机修理、六是医药卫生类:保健护理、卫生保健、妇幼保健.七是商贸与旅游类:商品经营、烹饪技术、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八是社会公共事务类:治安管理、物业管理、家政与社区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二)培训对象

16-60周岁的农民;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包括就近就地转移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三峡移民.(三)培训时间

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集中分期培训1--15天,现场指导1-15次.实施时间为2010年3月20日至12月20日.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委、人力管理与社会保障局、农委、财政局、科委、民政局、文化局、移民局、妇联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教委),由教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县农业局负责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村指导培训、督促乡镇成人学校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县教委负责授课教师的组织培训、负责项目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作物培训教材、负责培训卡的制作、编印、发放;负责技术光碟、技术手册的组织及证书的发放;档案资料的搜集和保管;县财政局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妥善安排好培训资金,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乡镇成人技术学校负责培训对象的组织工作、培训科目教案编写及学员卡的发放和填写工作、培训资料图片搜集信息、学员基本信息统计上报及培训工作的其它事项;其他部门负责本单位工作职责范围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二)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垫江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新型农民工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扩大新型农民培训的影响,造营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新型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三)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网络

一是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全县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建立健全以县职教中心为主体,一职中、二职中为支柱,25所建制乡镇成人技术学校、274个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教学点)和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12个实用技术培训机构为培训基地的“一主体、两支柱、多基地”新型农民培训网络.二是发挥行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围绕各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

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实行授课、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培训网络.三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农民技术培训资源.(四)加强新型农民培训过程管理

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培训制度,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班主任制度.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设立班主任,由村级干部担任.二是培训卡制度.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所有登记注册的学员发放《培训卡》,每次参加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在培训卡上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三是培训台帐制度.乡镇成人技术学校须建立培训台帐.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村负责人和学员代表三方签字,培训台帐一式三份,分别由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成人技术学校和各行政村保管.四是培训季报制度.乡镇成人技术学校每季度须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内容、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上报教育部.五是培训公示制度.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培训公示平台,公示培训内容及培训任务,跟踪培训工程实施情况,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各乡镇成人技术学校要公示新型农民培训名单.2.业务指导

培训由乡镇成人技术学校或行业培训中心专业课教师按培训内容分组上课,现场指导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训实作基地现场对培训农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操作技术辅导.培训期间技术指导教师应及时为农民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公布指导教师电话,随时随地接受学员技术咨询,确保培训过程取得实效.(五)就业服务

1.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依托我县两所国家级职业学校,对参加培训的新型农民,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鉴定和发证服务.2.配套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包括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加快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局大厅开设农民工专门服务窗口,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减免费服务.对提供免费服务的就业服务机构,县政府要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经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的农民工,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要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作为申领培训补贴的依据.3.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农民工组织就业程度.进一步完善县内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加强输入单位与乡镇成人学校在联动组织农民工培训输送就业的合作.探索推行“1+1”培训就业模式,即对培训技能要求高和中级以上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由培训乡镇成人学校基地组织1-3个月的基本技能培训,再到就业安置单位基地上岗强化培训,经考核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两类基地可分别申请劳务输出培训补贴和农民工培训补贴,着力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中级以上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新型农民组织培训就业比例.(六)考核评估

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新型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检查.培训结束后,由县镇成人学校提出验收申请,新型农民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每个培训项目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培训计划或培训合同进行,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核实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培训台帐》、《培训卡》和培训农民就业情况.(七)经费保障

1.县政府按照(教职成厅〔2009〕3号)文件要求落实县财政培训经费投入按全县人口计算,每年每人不少于1元钱的农民培训工作经费的政策.2.县政府整合各部门农民培训资源,对中央、市级财政划拨的各部门的农民培训经费统筹安排,打捆使用.3、建立职新型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存、专款用、专项审”的经费管理办法,在培训周期内用好、管好专项经费,保证培训正常进行的开支.附件:《垫江县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计划表》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主题词:教育农民培训报告

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1月18日印

(共印12份)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的思考 篇7

一、灵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薄弱。现阶段农业劳动力素质现状满足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灵川县农村劳动力中, 来参加农机教育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以上,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很少, 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从而导致留在农村的农民呈现“三低” (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三缺少” (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会经营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 。

(二) 农机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在农机职业教育培训中, 除了以县农机校为主体对农机手开展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规范培训外, 还有以县乡农机推广站为主体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培训和以农机项目实施为依托, 对项目区农机手、农民开展的专题培训。2014年, 灵川县共完成农机职业技能培训 (农机驾驶员培训) 159人、实用技术培训36 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90 人, 为全县农机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灵川县农机职业教育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从农民的整体来看, 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迫切的愿望;从农民的个体和实际的操作来看, 农民参加农机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不少参加培训都是乡镇政府、村委干部动员来的, 有的只培训几天不能全程参与, 有的需要给培训的农民发误工补贴才参与。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重视不够。各级政府对乡村道路、水利设施、产业扶助、村容整洁等很重视, 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在工作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明显偏少。一些干部认为, 学习教育培训是农民自已的事, 日子过好过坏也是自已的本事。农机干部对培训也有畏难情绪, 觉得组织起来培训难度较大, 不象农机补贴那样受到农民欢迎。

(二) 师资力量薄弱。上级业务部门对农机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得不够, 导致教师知识更新不到位, 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培训需要, 既有理论知识又懂技术的“双师型”教师短缺, 教师技术和知识单一, 培训方法比较陈旧, 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难以满足新型农民对农机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

(三) 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民缺乏长远性思考, 对培训认识不足, 观念滞后。一方面农民踊跃参加者甚少, 有些人很难从经验和传统中解放出来, 不愿接受培训, 还有些感到自己年纪大了, 还参加什么培训;另一方面, 对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 大多是流于形式, 或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为了搞形象工程。目前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既有培训渠道单一, 覆盖面窄, 农民难以学到想要的技术的原因, 也有培训内容枯燥难懂, 与农民实际需求有所脱节, 难以吸引农民的缘故。

(四)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后备力量缺乏。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 城乡差距较大的现实, 使得农村新生劳动力不愿务农。加上农村劳动力中年轻力壮且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都陆续转移出去, 使得留守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没文化的“三化”现象, 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难度大。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当前,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要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为重点, 主要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发展带头人队伍, 着力培养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手等,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 领导重视, 做好计划, 宣传到位。各级政府和领导应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视为振兴农村经济, 帮助农民致富的希望工程, 纳入结构调整之中。要做好农民培训计划, 配置好专职兼职教师队伍, 建好培训示范基地, 把农民的教育培训视为公益性事业, 争取一定的经费投入。要加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 使农民认识其重要性, 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培训。当前,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 下冷”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是与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有关, 因此要广泛宣传农民群众依靠农机科技脱贫致富的典型, 改变“务农不挣钱”的传统观念, 提高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 营造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氛围。

(二) 强化培训实用性, 创新培训模式。要根据农民的需求, 科学设置培训项目, 丰富培训内容, 强调培训内容实用性。培训教师要经常深入村屯, 走到农民中间去, 做好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农民急需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内容要越来越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要加大新技术、服务技能、创业兴业、科技素质提升所占比例。把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传授给他们, 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介绍给他们,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鼓励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的“三进村”培训活动。当前,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要求每班培训时间连续7 天以上, 学员全日制参加学习, 这样做虽保证了培训效果, 却有较大的局限性。我们通过调查回访了解到, 大部分学员希望把培训时间、地点分散, 采取灵活的形式、结合农时进行培训。同时根据技术含量等不同, 所需培训时间也要相应调整。如像机插秧操作手培训, 由于技术含量低、操作简便, 1 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完成培训, 所以要打破以往“大锅饭”式的科技培训, 改变以往场面大、实效差的状况, 为农民开办科技“小灶”, 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从而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三)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师资培训, 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现有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从教育、科技、推广等机构中选聘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 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

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建议 篇8

一、永吉县开展培训工作情况

2014年吉林省下达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以后,县政府及时安排县农业、财政部门制定全县培训计划,按要求选聘培训教师,联系培训基地,遴选培训对象,安排经费46万元,确保培训按期开班。参照“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目前,全县已完成生产经营类4个班、120人,重点培训了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同时确定100名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农民参加。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开展8个班次集中学习培训,确保完成全年培训计划。

二、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建议

(一)关于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掌握一定农业技能的人员;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在新型职业农民遴选中,要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原则上培训对象年龄不超过55周岁。

(二)关于培训时间。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时间不确定,季节性比较强,因此要因人而异,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在农闲季节,累计培训时间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累计培训时间7天以上;同一培训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按照要求,要在每年12月30日前完成学员遴选、制定培训计划,为下年开展培训工作做好准备。

(三)关于培训措施。在培训课程设置方面,要按照国家教育培训规范,根据当地农业实际和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及服务领域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在培训师资遴选方面,要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感染力强的培训教师和专家,聘任的专家或教师要颁发聘书。建议省、市、县要分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同时,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育模式创新方面,要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统筹利用好农业职业院校、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培训资源。

在培训教材选择方面,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选择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保证参训农民人手一份。

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建立规范班级管理制度,选好班主任,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要成立班委会,建立QQ群,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

在考核与认定方面,在每期培训结束时,培训机构要进行考试考核,对考核合格者进行统一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同时,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加强认定后的职业农民的管理和知识更新,出台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

在培训档案建立方面,要建立培训、考核、发证、后续指导服务等环节档案,实行全过程跟踪,及时记录其接受教育培训情况,按要求录入学员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使培训工作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在技术指导与后续服务方面,培训机构要指定本单位或聘任的技术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员,根据培育对象要求定期指导服务,并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新型农民培训表态发言 篇9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上午好:

全区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能够率先在我镇举办,充分体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我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和肯定,既满足了广大群众求知若渴的愿望,又提高了农民兄弟致富创业的本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培训学员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参与此次培训的培训机构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当前我们的农村农业生产工作接近尾声,我们广大学员一定要利用好时差,把冬闲变为冬忙,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抛开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训中来。虽然我镇依靠广大群众在全县乃至全区现代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靠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需求。

俗话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这次新型农民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比较强,我们广大学员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次年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严格组织纪律,遵守各项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发挥好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学有所悟,学有所成,高标准的完成次些培训任务和要求,树立望洪镇新型农村农业生产人员的良好形象,为推动广大学员科技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础。

阳光农业培训 培育新型农民 篇10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这一要求,YY区紧紧抓住全区特色农业和农村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zz乡、zzz乡150余名农民参加了阳光农业专项技术培训。

当前,正值农闲时节,利用地闲、人不闲的良好时机,聘请市农业专家和市畜牧局有关人员分别到长青乡新阳村及永丰乡永红村,为农民进行玉米种植和食品安全方面专项技术培训。培训中,市农业专家从玉米品种的选择、种子处理、玉米施肥、病虫害防治四方面进行了专项技术培训。专家针对城子河区今年玉米产量情况,总结了玉米种植的经验和教训。市畜牧局有关人员就如何辨别日常接触的食品真伪及特色猪养殖,为农民上了一场生动的现场课。

新型农民培训路径优化思考 篇11

关键词 新型农民;培训路径;优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8;G7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自身的科技实力与知识实力。我国为农业大国,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浪潮中,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想要在新时代维持生存,获得发展,必须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摆脱以往的观念、生产方式,成为知识经济体制中的新型农民,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1 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

在多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笔者发现,当前阻碍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因素有。

1.1 基层培训条件有限,关注意识较低

1)就当前的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及其员工而言,在培训条件以及关注意识上存在缺陷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难以实现有效发展。

2)在培训所需的软件与硬件条件建设上存在不足,相关部门没有投入一定的财力,或者受到划拨资金不足的影响。例如,缺乏基层培训站点与专业培训人员、培训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落后、培训相关教材缺乏等[1]。

3)关注意识上也存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往往过度关注农资推广以及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而忽视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这也是造成培训相关软硬件条件跟不上的原因之一。

1.2 农民基础文化素质低,认知水平差

虽然国家在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早就加大了创新力度,新时代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但是,相比于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的其他国家,我国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观念方面,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较低的文化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认识水平,其间接地导致新型农民培训难度的加大。

1.3 培训方式与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当前需要

制约新型农民培训的另一大因素为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层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培训方式单一,在大多数农民培训中,还是延续传统的口授式培训方式。这种单一的方式对于文化程度有限的农民来讲,不易背其吸收并灵活掌握;培训内容单一,在笔者多年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发现针对农民的培训,其内容主要为农资应用介绍、种植技术讲解等关于技术层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农业风险掌控、有机农业开发等较为前沿等新时代的农业经济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缺乏与多元化社会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不相符,使农民不能满足时代需要[2]。

1.4 农民数量多,难以实现培训的全面化

我国为农业大国,虽然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剧,农村常驻人口大幅度缩减,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农民的数量与比例已经排在前列。在我国地区中相应的农民数量也占有较大比例。面对庞大的培训对象,数量及人员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难以实现培训的全面化。

2 优化新型农民培训的具体路径分析

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言,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来优化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2.1 提高新型农民培训的认知,加强软硬件建设

在倡导知识、科技以及创新的当下,从事农民培训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农民培训对其农民自身、农村经济,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在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后,才能够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才能够促进一系列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提升认知以及强化软硬件建设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政策与形势的分析,负责农业培训相关部门管理者向每位员工普及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这项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2)多渠道争取资金来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所需的软件与硬件基础。除了尽量保持农业划拨资金的转款专用外,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应当积极依托社会组织、自身多元化运营来充实培训事务所需的各种条件。

2.2 摆正培训态度,确保培训效果

针对当前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认知程度有限的客观局限,就我国庞大的农民群体及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加以扭转。为此,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积极地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弥补这一缺陷。这就需要其摆正培训态度,即面对农民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差的客观现状,在培训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在态度上保持耐心、细致、真诚的状态。当面对问题时,不应感到厌烦、无奈,要积极地需求有效途径从侧面加以解决,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农民充分吸收培训内容,完成培训的目标,确保培训效果。

2.3 创新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创新同样重要。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对于传统的、单一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投入一定精力与人来来加大创新力度。1)在培训方式创新上,应当充分借鉴现代化企业培训方式,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展开立体化、富有画面感的演示操作、图片展示等培训方式。这样能够便于农民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与借鉴。2)在培训内容上,相关培训机构应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完善与充实培训内容,如应当适当引入农业风险防范、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观念与内容。此外,在现阶段的培训中,要注意内容的通俗易懂,以便农民掌握。

2.4 完善农村合作社培训点,使其达到以点带面效果

对于庞大的待培训新型农民而言,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相关农技推广单位应当积极寻求其他途径来加以优化。例如,负责培训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农村成立合作社,联合当地的农业种植技术员或者具备一定文化素质水平的新型农民依托合作社建立培训点。重点培养一批达标的新型农民,然后通过这些农民的作用将培训知识与内容传播至基层农民身上,起到一点带面的效果[3]。

3 结语

在当前的新型农民培训中会出现一些制约因素,相关部门应积极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来对培训路径加以优化,进而促进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小平.新型农民培养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6(2):69-71.

[2]耿会霞.加强新型农民培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J].吉林农业,2016(5):61.

[3]孟繁君,金青,苏春辉,等.探索培训新形式 拓宽培训新途径[J].基层农技推广,2016(3):57-58.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12

1“三优选”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基础

1.1 优选培训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在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上, 要求其具有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农民培训资质 (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 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或推广机构 (培训机构实行属地认定和管理)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愿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遵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规定;具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 以及3年以上农民培训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学习能力和相关培养、管理经验;要求培训采取小班化教学, 每班不得超过50人, 引领带动型培训累计不少于10天。

1.2 优选培训教师

在培训教师的选择上, 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参训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临汾市采取聘任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 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选择优秀教师。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多层次、多方向、多目标特性, 要求培训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 并且重视与职业农民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与农民沟通、施教, 从而达到双方都预期的培训效果。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承担2014年果树专业200人培训任务, 选配讲课能力强、技术操作能力强的“乡土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在培训班筹备期间, 该院和市农委果树站多次协商, 在市农委和全市遴选具备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 熟悉三农工作, 掌握果树产业发展和农民技术需求, 具有丰富的果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特别是熟悉农村情况的乡土专家和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经过生产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为培训师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突出特色, 做到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教学并重。山西省霍州市农机培训站在培训中, 邀请临汾市农机局高级教授前来讲解玉米精炼播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操作维护专业技能;聘请本市的技术人员讲实训课, 重点讲解玉米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行课程;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担任公共课教师, 讲授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概念性知识。

1.3 优选参训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且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培育对象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四类。临汾市选择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者, 其对象以自愿为原则, 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的, 在本市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自愿接受培训机构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 并且有时间到省、市大中专院校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在引领带动型人才选择上, 主要把握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引领带动能力的职业农民, 重点包括村组干部中产业致富带头人、回乡务农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户等。在招生对象上把握3个原则, 一是有学习愿望, 二是有学习能力, 三是具备学习条件。根据各县 (市、区) 产业规模和生产现状, 划分各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标, 然后按照指标1.5倍的数额分配给各县, 收集到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优中选优, 遴选有一定生产规模、又有示范带动性的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学员。

2“四变革”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突破

2.1 变理论教学为理论实践相结合

临汾市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 为了让学员们学以致用, 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 更注重对学员们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汾市五洲昕宇公司在培训中加大实践力度, 改变实践的形式, 由统一在公司园区实践变为分地点、分组实践。将学员以县市为单位分成实践小组, 由培训老师分组带队深入到各县市, 走进学员的蔬菜温室、拱棚进行实地指导, 把培训课堂直接搬到自家的大棚, 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选好实践考察点,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训期间, 组织学员参观了乡宁县戎子葡萄酒庄、吉县东城乡水肥一体化果园, 了解了将来农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组织, 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农业的趋势。

2.2 变满堂灌为兴趣教学

临汾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培训过程中掺入“教、学、论”的互动交流培训方式。首先对学员从普遍性的养殖经验和认知水平教起, 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 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 让学员轻松参与学习;其次少讲大道理和深奥的东西, 将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让学员真正认识到自身经验的差距所在和压力感, 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五洲昕宇公司培训教师在讲解中, 重点的知识反复讲, 难点知识找技巧, 充分运用演义法、参与式、互动式。巧妙设计了各个环节的教学, 每节课有多名学员上台分享, 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整个课堂有动有静, 台上台下互动自如。课堂上, 不断出现激烈的讨论, 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每个老师讲完课, 都要进行知识小结, 将重点知识再次回放, 测评学员的掌握程度, 然后再次强调重点。学员不再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枯燥,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和技能, 学习的兴趣异常高涨。

2.3 变模式教材为乡土教材

霍州市在培训教材的选用上,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下发的或选购的教材针对性不强、与当地实际相差较大, 选用这类统一的培训教材, 农民不愿意听, 培训易留于形式, 效果不佳。因此, 他们聘请经验丰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老师自编教材, 从本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 考虑到参训农民年龄偏高、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知识慢等因素, 编撰了通俗易懂、易学易管用的教材。临汾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培训开班前进行实地调研, 设立养殖户需要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从储备库里选取教师, 以理解教材为主线, 从基础理论到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邀请国内专家10人、省内专家6人联合精心编写了《养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2.4 变统一授课为分类指导

临汾市五洲昕宇公司根据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 种植规模不一, 掌握种植技术的程度不同, 提出的问题面广而杂的情况, 培训教师采取“分槽喂养”。新的技术理论共同听讲, 共性问题当场解答, 个性的问题加以归类整理。课后, 晚上加班分批、分期给予指导, 使不同学员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解答。临汾市畜牧兽医学会针对每个学员的具体问题, 组织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员结合自己所学的与以往积累的技术、经验、固有观念等谈感想、说体会、讲认识、话打算、谋发展, 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

3“三个坚持”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发展方向

3.1 坚持统筹规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许多不同的部门, 尤其是在我国目前职业农民培训和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存在严重矛盾的情况下,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进行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首先, 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 构建自上而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新机制, 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贯彻落实;其次, 各地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职能, 必须对本单位及自身的工作高度负责, 以确保从上到下紧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和畅通, 从而形成一种高效的统筹协调运行机制, 大力营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整体社会氛围。

3.2 坚持市场化运作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 人们可以自主择业, 这也就决定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 通过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来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大力发展形式多样、实用性比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培训机构还应主动了解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人力资源市场对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需求方向, 这样才能制定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内容, 从而提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3.3 坚持多方筹资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资金保证主要靠中央、省财政下拨, 为了使培训工作长期健康的搞下去, 各级政府部门应努力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投入, 并建立起由政府引导, 学校、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筹措机制。首先要设立专门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资金, 这些资金必须由政府在公共财政中按照一定比例列出, 并且要保证逐年增长。并且需要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关政策结合起来, 大力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界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的投入, 热情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业。

摘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以优选培训机构、优选培训教师、优选参训农民为基础;以变理论教学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变满堂灌为兴趣教学、变模式教材为乡土教材、变统一授课为分类指导为突破;以坚持统筹规划、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多方筹资为发展方向, 这样才能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健康持续开展。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篇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更具有活力、创造力,把农村建成具有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我区“农业振兴,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宏伟目标。为给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近期,xx区成人教育学校对全区农民科技素质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此次调查共走访了五个乡,20个行政村,问卷调查5000人,召开座谈会10余次,被调查人数近万人。从我区基本情况来看,全区辖五个乡122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11.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9万余人。现有耕地11.75万亩,复垦土地1.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76。农村劳动力60630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37806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22824人。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及脱盲人员19640人,占32.4%,初中文化程度32026人,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6476人,占10.68%,中专文化程度1873人,占3.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15人,仅占1.01%。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大多数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可耕种的土地较少。经调查我区农村劳动力大多数人无特殊技能,加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愿意外出务工,都愿在本地就业,愿意到开滦等大企业上班,造成农村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和区域内。为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xx区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基础条件。

(一)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

利用远程教育网路,以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依托,进行正规化学历教育。使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后备干部、计生专干人员、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学历达标率达80%以上。

(二)实施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

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根据我区现状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劳动技能培训。2004年以来,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0多人次,已有37.6%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 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开展了实用技术进农家工程

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农广校的自身优势,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把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送到田间地头;为让科技顺利进村,我们以协会为依托, 拓宽培训面,让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我区建立了四大协会组织,即蔬菜协会、果树协会、养殖协会和花卉协会,吸收科技会员达1800多人,遍布全区5个乡。同时由农广校牵头,在各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辇农信息》、《农民之友》、《果树通讯》、《致富金桥》、《科技农报》每月为每乡刊出一期科技小报,及时为农民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传授科技信息,推广科普知识,介绍典型经验,剖析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向全区发出2万余份,深受老百姓的青睐。据统计,几年来,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次。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资金达30万元。在区委区政府的英明决策和正确的引导下,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在不断地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区委、区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近年来,通过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农村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如此,我们的培训模式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具有初中文化知识结构占劳动力的52.81%左右,高中以上人员占14.79%以上,剩下的32.4%的人员只有小学文化和脱盲人员。

成因是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足,加之对参加科技培训的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的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不够高

农业和农民科技人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比例较低。有些农民科技意识弱,对提高自身科技素质水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调查农民参加农业技术素质培训的原因时,40%的农民认为是自己渴望知识,愿意参加科技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其余60%的人有短期行为,有用就学,缺乏恒心和持久性。

(三)农村劳动力信息比较闭塞

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靠看电视、听广播获取信息,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传播速度较慢,致使他们思想陈旧,对高新技术不闻不问,总是模仿他人的做法,缺乏创新的意识。

主要是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培训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据统计,培训一项实用技术最少需25学时,培训一项就业技能最少需50学时,分别需要800元和1000元。由于教育部门经费有限,仅靠政府投入不能满足需要,但多数农民收入不高,无力支付培训费用,造成培训人数减少,就业面变窄,致富能力降低。

(五)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需要政府重视,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和,共同做好此项工作,建议健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工作到位。

三、对提高新型农民素质的思考

(一)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是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

(二)高农民素质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求,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训一名农民,增加了一个产业开发技术能手。这既可以提高特色产业科技含量和开发效益,又可以拓展农民就业增收门路,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四)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的必由之路。

(五)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而和谐村镇第一位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己任,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四、对新农民培养模式的探究

调查显示,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搞好农村人才培养、劳动技能培养、思想观念培养。必须创新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现代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摸索现代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

(一)范型培训模式

典型示范型培训模式是指政府、学校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的一种农民培训形式。科技示范园里新品种、新技术等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学习直观,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农民易于接受。

(二)传导型培训模式

现场传导型农民培训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形式。直接面对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指导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交流,这样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学员最为适宜。直接在现场开展培训,着重解决当前实践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与推广运用新技术,针对性与操作性强。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实践生产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诸如种植、养殖、追肥、灭草、防虫、治病等,有针对性地答农所问、释农所疑、解农所惑。

(三)媒体传播型培训模式

媒体传播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大喇叭广播、电视、音像材料)和印刷媒体(明白纸、科技小报)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一种形式。一是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企业和民营集团参与农民培训。二是教育、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要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区、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三是充分利用成校职校,进行农业技术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内容,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以此提高农业技术教育水平。在充分发挥我区农广校、成人教育学校、职教中心、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现有职能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四)能人培育型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训模式是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形式。要求培训对象是农民中的精英,善于抓住机遇,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等。在培训内容上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以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五)项目推动型培训

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是指以高科技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于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和产业经营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并提供产、供、销配套综合服务的培训样式。一是选准选好项目,二是进行试点示范,三是组织农科教各方力量,落实师资、场所、基地、经费,着手开展项目培训,四是在项目培训和推广过程中,不断扩大项目生产规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生产走上产业化道路。

五、保证措施

(一)推进农民培训体制改革。

一是调整农村成人教育布局。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加大区级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成人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平。二是构筑农村教育“立交桥”。建立政府统筹,有关部门牵头,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管理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教学改革,鼓励农民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探索适应市场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和管理模式。四是对不能升高中的初中生,采取“3+1”的办法,由乡成人学校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五是突出农村教育重点,借助农村成人教育和农广校的现有资源,对种养大户、购销大户、服务大户进行文化和专业适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支持,确保农民教育经费,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年来,对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没有了,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二是要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三是多渠道、多途径解决成人教育经费问题。四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在农民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以调动培训单位的积极性。建议区委、区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增加投入,主要用于村干部学历培训补贴,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各类培训的教材、资料补贴,教师授课补贴和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工作经费。

(三)确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目前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学历不对口或偏低,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农村急需的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种植、养殖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普遍缺乏,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也将影响乡成教对农民的吸引力,影响乡成教的长远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的阵地建设,尤其是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应该像普通教育一样,列入当地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认真加以解决,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以满足对农民培训的需求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

农民培训教育工程涉及面广、人员多、任务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农业进程。为此,建议成立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统一领导。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设立若干个培训办公室,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切实制定好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确定培训机构(网点),统一编制培训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目标考核。

将农民技术技能素质培训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奖惩挂钩,责任到人。各地各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下,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各自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制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素质培训的目标考核体系,将这项工作列入目标综合考核,各级都要加强考核和工作督促检查。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本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区直各有关部门,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启示和结语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国庆趣事下一篇:实践部干部培训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