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1

1.政治前提:19世纪中期,东西方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物质基础: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进一步创业的资本。

3.科技条件: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自然科学成果累累:电磁学、近代化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进一步积累,这些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直接原因和知识、技术条件。人们对新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条件。

4.劳动力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5.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海外市场迅速扩大,资本主义需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发新产品,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和经济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它引起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这一时期科技发明的一项重大变革。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有发明和发现的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2.大国同步,相互促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受其影响带动,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英国的一枝独秀,尤其以美国、德国贡献最大,且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德国和日本就是既吸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直接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因而它们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4.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更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其他老的工业部门也得到技术改造,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巨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

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垄断主义;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2

一、补充材料, 加深理解

这是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通过补充相关材料, 让学生阅读、体会,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从而破解难点。例如上《古亚非文明》一课, 如何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对于刚接触世界历史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可以让学生查阅该法典的相关内容:奴隶可以买卖, 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 耳朵就要被割掉……在阅读、感悟材料中, 就不难理解“它是一部奴隶主性质的法律文献”, 其实质上是保护奴隶制度的。用材料分析法破解难点, 令学生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学会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二、分层设问, 循序渐进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不妨按难易程度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问题, 小坡度密台阶地层层递进。例如,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 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小问题: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学生沿着这些台阶步步深入,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最后水到渠成。

三、重组结构, 把握全局

学生无论使用的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 由于其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对教材某些章节或某一子目录的编排常常感到费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安排, 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结构, 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经过思索后的想法, 重组教材上的知识结构。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 教材是按“北宋、辽、西夏的建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南宋与金对峙”两大线索安排的, 把各民族政权和民族关系混杂在一起,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笔者则按“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两大板块进行设计, 从而化繁为简, 变难为易, 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四、多个角度, 改变立场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 我们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从不同层面去探究, 以便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上只是说“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而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是如何扩大中国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 是否还有其他意义”不易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并解决这一难点问题:通过对郑和船队规模的介绍与展示, 得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之一, 即当时中国拥有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通过观看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及相关录像, 理解其意义之二, 即明朝同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通过对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两大壮举的对比, 认识其意义之三, 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航海活动的先驱。

五、变换原理, 寻求新路

都说“政史不分家”, 很多历史难点问题, 如果利用政治学的原理、观点去分析, 有时候较容易找到答案。譬如对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政治课所学生产关系原理去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巴黎公社能够赶跑反动政府, 但没能抵挡住被赶跑政府的反攻, 表面上看是由于反动政府的强大, 实际上却蕴涵着更深层的内涵, 即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上升时期, 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新制度的条件。经常用政治学原理指导分析历史现象, 学生能逐步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创设情境, 亲身体验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英国宪章运动》时, 学生觉得“无产阶级在当时不富有的情况下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的管理”比较难理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出示一些相关资料 (包括音频、视频等) , 营造当时工人运动的氛围, 让学生“参与”到工人的斗争中去, 由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这场运动的性质即“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通过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 我们要勇敢地对待,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去突破。在破解难点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 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64-01

一、引言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通常,隐性知识是指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或者一提而过,不在既定的知识范围体系之内,需要老师的扩展教学或者学生的

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关联出来的那部分知识。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初中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材中穿插着众多补充文字、图片、图表。可不要忽视这些图片、图表,他们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人物、内容的直观性认识,如在《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览关于武则天的图片和文字和文字描述,在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必然会迫切地想了解她从政和掌权后的所作所为,学生有了兴趣,那以后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二)拓宽知识结构,更深入的理解历史

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拓宽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使他们更全面的了解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语言少,但含盖的内容丰富。相对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要完全把握历史知识和规律,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知识点教学时,适当补充或利用与知识点相关的补充文字、图片、图表等隐性知识,则能帮助学生能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系统性。如教学《宋代的社会生活》时,展现《清明上河图》,就能更好地说明北宋城市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状况,促进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北宋历史。

(三)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

对学生心理、情感、价值观的正面导向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教材中隐性知识也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中国古代史中,盛唐时期中国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国家富饶强大,就会激起学生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面对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则很容易就会激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三、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

(一)文字类隐性知识

文字类隐性知识可分为:目录、课前提示、正文、小体子、引文、注释、动脑筋题、课后练习、自由阅读卡、附录等,我们以正文类的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由于教材篇幅的硬性限制,所以即便是正文,很多东西也都是一笔带过,这样,正文中也必然是有着很多隐性知识,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里,教材显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

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在这里,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协同学生们一起挖掘正文中的隐性知识。

例:问题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问题2、为什么将矛头指向中国,将中国做为他们进行资本主义掠夺的对象。

(二)图片类隐性知识

图片类隐性知识可分为:封面插图、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历史事情情节图、图表、漫画六类。下面我们以封面插图隐性知识为例来详细说明。

开学刚拿到新书时,每位同学都会对新学期、新课本、新生活等报以无限的憧憬,很多同学在拿到新书后就会把封面

甚至是课本里面的内容看一遍,这个时候的学,学习兴趣其实是十分浓厚的。不过可惜的是,很多老师往往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往往是按部就班开讲课,如讲到鸦片战争时,也许就不会想到去利用新版教科书的封面资料导入新课。

以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为例,该教材的封面插图是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半部分刻在碑上的“武昌起义”,下半部分是纪念碑的整体轮廓,背景色以橙、黄两色为主,强调了层次感,象征新中国的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整个封面的寓意是:中国人民在旧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下,仍然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不断奋斗,并终将迎来新社会的光明,画面凸出了意义沉重的历史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可以通过这副封面向学生们介绍旧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史。并可以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一些问题,如: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了解有多少?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为何要以纪念碑为主题?背景颜色为何以橙黄两色为主?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三)正确开展隐性知识的教学

1.善于运用各种设施和方法发现、引导隐性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隐性知识的入情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来改变以往古板枯燥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史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和经典歌曲,讨论当前的中日关系等方式进入今天的教学工作。

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人民英雄纪念碑

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辅以文字说明,详细的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刻画了哪些历史场景,通过介绍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的历史场景,简要概括本学期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今年的历史教材有一个宏观和具体的了解。

2.把握隐性知识教学的度。在历史教学中,教材中的各类显性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适时、适地地挖掘、使用隐性知识,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取代显性知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锡武.浅论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2]崔维友.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与历史教学[J].山东教育,2000年Z6期。

初中历史知识点 篇4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使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新航路开辟背景(或原因):

(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

(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寻新航路。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大型海船)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1497-14,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4.意义:

(1)它是继郑和远洋航行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加速了欧洲的早期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航运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大西洋沿岸。意大利逐渐衰落,荷、英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4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9.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5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5

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

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6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社会变化:

(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核心考点】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两宋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建立行省。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3.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5.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都市中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16.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元曲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17.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8.宋代制成罗盘针。北宋末年,开始使用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7

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 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从小立下爱国之志。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养成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日本》这一节中, 讲到日本的文化, 不得不提其与古代中国的密切联系。日本的古建筑风格、传统服饰、书画艺术以及佛教法事, 都有着深深的中国印记。白村江海战, 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 在这次较量中, 日本惨败。日本人降服于强大的唐朝, 派遣众多的使者来唐学习科学、文化、艺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爱国情绪高涨。在《俄罗斯》教学中, 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端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 东北人称它为海参崴 (音:wai) , “崴”是洼地的意思。根据中国历史记载, 1860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 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提到这段历史, 学生议论纷纷, 有学生提出我们应该把它夺回来。可是怎么夺回来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 才有拿回来的可能。

地理教学中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 巩固了地理学知识,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入历史故事化难为易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季风气候的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个故事“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曹操的军队从北方来, 打到长江北岸的赤壁, 与南岸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是北方人, 不善水战, 晕船, 于是将船首尾相连。曹操的谋士中有人提醒, 这种情况最怕对手使用火攻。但谋士中还有人说:这不可能, 因为现在是冬季, 主要吹偏北风, 他们使用火攻, 那不是烧自己吗?于是, 大家都放心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孙刘联军中的诸葛亮, 通过看天象, 预测三天后将会吹东南风。于是孙刘联军就按火攻来做准备, 只等三天后的东南风。三天后, 果然风转向了, 刮起了东南风, 孙刘联军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通过这个历史典故, 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季风气候区, 夏季主要吹偏南风, 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再通过冬夏季风源地的认识, 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了。通过历史故事, 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被简化, 利于学生的理解, 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三、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 而且印象深刻。初中地理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例如《中东》这节, 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冲突不断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东地区自二战之后冲突不断, 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948~1982年,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五次战争, 统称中东战争;1980~1988年,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海湾战争开始了。自杀式袭击, 恐怖主义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学生对战争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战争带来了什么, 中东地区的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分析, 并展开讨论。

通过运用历史事实, 为地理原理提供了例证, 便于学生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 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源于单科知识, 又融合各科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 适当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化难为易, 激发学习兴趣, 深化理解, 增强记忆, 而且在适当的时机下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柳晓飞.浅谈地理知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J].地理教育, 2008 (5) .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8

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从小立下爱国之志。地理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日本》这一节中,讲到日本的文化,不得不提其与古代中国的密切联系。日本的古建筑风格、传统服饰、书画艺术以及佛教法事,都有着深深的中国印记。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在这次较量中,日本惨败。日本人降服于强大的唐朝,派遣众多的使者来唐学习科学、文化、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情绪高涨。在《俄罗斯》教学中,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端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北人称它为海参崴(音:wai),“崴”是洼地的意思。根据中国历史记载,1860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提到这段历史,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提出我们应该把它夺回来。可是怎么夺回来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有拿回来的可能。

地理教学中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巩固了地理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入历史故事化难为易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季风气候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个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曹操的军队从北方来,打到长江北岸的赤壁,与南岸的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军是北方人,不善水战,晕船,于是将船首尾相连。曹操的谋士中有人提醒,这种情况最怕对手使用火攻。但谋士中还有人说:这不可能,因为现在是冬季,主要吹偏北风,他们使用火攻,那不是烧自己吗?于是,大家都放心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孙刘联军中的诸葛亮,通过看天象,预测三天后将会吹东南风。于是孙刘联军就按火攻来做准备,只等三天后的东南风。三天后,果然风转向了,刮起了东南风,孙刘联军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通过这个历史典故,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季风气候区,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再通过冬夏季风源地的认识,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了。通过历史故事,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被简化,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三、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而且印象深刻。初中地理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例如《中东》这节,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冲突不断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东地区自二战之后冲突不断,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五次战争,统称中东战争;1980~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了。自杀式袭击,恐怖主义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学生对战争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战争带来了什么,中东地区的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分析,并展开讨论。

通过运用历史事实,为地理原理提供了例证,便于学生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或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适当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历史知识的有效引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化难为易,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增强记忆,而且在适当的时机下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柳晓飞.浅谈地理知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J].地理教育,2008(5).

[2]郑云清.谈谈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 篇9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 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

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周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

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

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

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篇10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 篇11

一、战略提出的背景

1.墨尔本宣言目标的指引。当2008年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及各州和地区教育部长们签署《墨尔本宣言:澳大利亚青年人之教育目标》(Melbourne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al Goalsfor Young Australians)时,部长们一致认同:读写与数学及关键学科的知识是年轻人教育的基石。同时也认识到,教育应该支持跨学科、批判性及创新思维、问题解决与数字技术技能的培养,这些技能在21世纪所有职业中都非常重要。墨尔本宣言中明确了基础教育目标新战略的核心。

2.经济发展的需要。联邦政府发布的《产业就业预测:2015年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在专业性的、科技服务方面的就业预期将提高14%,医疗保健方面的就业预期将提高20%;澳大利亚统计局报告《教育与培训视角:澳大利亚STEM资格证书》中也指出,最近几年,一些与STEM相关的岗位,如ICT专业人士和工程师,其增长速度是其他岗位的1.5倍;澳大利亚的产业调查显示,STEM素养日益成为澳大利亚雇主所需的核心能力的一部分。此外,国际相关研究显示,增强人们的STEM能力对于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力而言非常关键。而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一项明智举措:培养STEM技能,打造永不过时的澳大利亚人才队伍》中预测:澳大利亚与STEM相关的人才队伍增长1%,将带来GDP574亿澳元的增长。

3.澳大利亚STEM教育现状的驱使。澳大利亚首席科学家的一份报告——《科学、技术、工程学与数学:澳大利亚的未来》(Science,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ustralia’s Future)为推动国家层面重新关注STEM教育提供了新的动力。该报告突显了各级教育系统正在努力克服的共同趋势:澳大利亚学生数学与科学的国际评估成绩处于停滞不前或下滑,同时高中生的科学和高级数学的参与度也趋于下滑。

另外,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STEM教育目前存在不公平现象。女生、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学生以及来自非大都市地区的学生,他们有较少的可能参与STEM教育。所以,这些群体更可能错过STEM相关职业能够提供的更大机会。

当前,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都正在投资于STEM教育。全国的学校教育系统都在开展一系列由产业和大学推动的,旨在提升学生STEM参与度与成就,并支持教师提高学生结果的行动。国家战略就是建立在大量已经实施的改革与活动基础上,目的是更好地协调和聚焦这些努力,并将关注点放在通过国家层面的协调行动能够带来STEM教育改进的关键领域。

二、 战略中提出的学校STEM教育目标

1.学校中的STEM学习。STEM教学是一个术语,指在科学、技术、工程学与数学学科的教学,也指增强学生STEM相关领域兴趣,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分析技能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它虽然重要,但仅是一个平衡的学习课程计划的一部分。STEM国家战略关注提升STEM学习领域基本技能方面的行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和技术素养,促进21世纪技能——问题解决、批判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明确在儿童早期以及整个教育进程中始终关注STEM的重要性。

2.STEM教育目标。国家战略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所有学生完成学校教育时拥有较强的STEM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今天的学生需要获得核心学科知识以及合作、批判与创新性思维、问题解决等技能,STEM教育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系统有责任确保所有学生拥有基本的STEM素养水平,使其能够参与跨出校门外的世界并获得成功。构建STEM基础知识需要从学前开始,并持续整个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学校需要重新关注提升STEM学科(尤其是数学)成绩,以及有效的跨学科课程和增强学生对STEM兴趣和提高成绩的教学方法。二是激励学生学习更具挑战性的STEM学科。

尽管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是支持所有年轻人更具备STEM能力,但还有一个补充的目标是增加高中生学习更具挑战性的STEM学科的数量。学校系统需要与高等教育部门和产业合作,鼓励学生培养更高层次的STEM能力,树立进入大学后继续学习STEM以及毕业后从事STEM相关职业的抱负。

三、战略中提出的国家五个行动领域

学校是广泛的“STEM教育生态系统”(包含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和高等教育及职场培训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国家战略明确了五个通过学校教育能够发挥最大影响力的国家关键行动领域。同时,在明确国家合作行动和地区优先行动领域中,国家战略承认各地区有不同的起点,允许各州和地区有不同的战略优先任务。此外,尽管国家战略关注学校环境中的STEM教学,但增强并保持学生对于STEM的兴趣与抱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实现,家长、社会、产业及高等教育部门都是重要的STEM教育实现伙伴。

1.提高学生的STEM能力、投入程度、参与程度和抱负水平。当前,澳大利亚学生在早期形成的对于STEM的兴趣并没有转换为持续的STEM教育参与。证据显示,尽管学生对于科学有天然的兴趣,但他们不一定理解STEM教育(尤其是数学)的重要性。此外,学生对于STEM职业向往与其STEM学科的参与程度存在相关。数学思维是奠定STEM学习基础的基本技能。数学学习的连续性意味着那些早期数学落后的学生,可能很难达到足够的数学素养水平。

在该领域国家层面的合作行动包括:研究所有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需要达到的最低数学成就水平备选方案;加大对学生学习高级STEM学科的认可,鼓励学生学习高级课程,如可以实施大学入学奖励分计划。

在该领域地区层面的优先行动包括:支持在早期教育中加大对STEM的关注;明确小学和中学是学生形成并巩固其STEM抱负及自信的关键阶段;通过《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技术》的全面推广,关注培养学生高层次计算、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技能;鼓励吸收一些结合课堂实践的在线学习资料,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推理技能。

2.提高教师能力和STEM教学质量。高质量教学是提升学生STEM参与程度及成绩的关键。教师需要具备支持学生STEM学习的技能和自信心。而技术的变革以及强调真实世界科学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使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显示,一些小学教师缺乏教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自信,尤其是当他们在这些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有限时。各州和地区都在开展支持STEM教学的重要活动,而国家战略将关注点放在分享最佳做法,以及实施国家职前教师教育标准,以努力吸引更多的STEM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在该领域国家层面的合作行动包括:与大学和产业合作,收集并开发在线示范性教学模块,帮助最佳STEM教学实践的实施,重点关注通过编码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世界问题的能力,应对从“国家评估计划——阅读与数学”(NAPLIA)评估结果中出现的数学方面的弱点,实施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支持在幼儿园阶段引入STEM概念;与大学和产业合作,建立一个STEM职业学习交流平台,支持学校与教育系统通过分享最佳实践,找到能够有效帮助提高小学和中学教师STEM学科内容、数据分析和编程方面自信和能力的方法;提升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提高教师对STEM教育的自信和STEM内容专业知识,通过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施,强制要求职前教师教育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的阅读和数学测试,以及与大学签署财政协议,进一步提升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与大学合作,改进STEM毕业生进入教学队伍的路径,如通过财政激励以及将教学方法教学纳入STEM相关学位中等。

在该领域地区层面的优先行动是继续支持学校获得数学、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专家型教师。

3.支持学校系统内的STEM教育机会。学校和教育系统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估资源,促进学生STEM的参与,并改进课堂学习结果。尽管现在有大量课程资源可以获得,但国家战略关注增强国家课程及评估,以提升学生核心STEM学科知识及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基础技能水平。

在该领域国家层面的合作行动包括:更好地帮助教师甄别并解决学生的个体需求;开发在线形成性评估工具,帮助教师收集和使用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关的数据;扩大针对六年级和十年级学生的国家科学与ICT评估范围,并根据国际最高标准调整评估指标,确保学生达到较高的科学与数字化素养水平。

在该领域地区层面的优先行动包括:将统计概念、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技能整合进学校课程中,重视技术和大数据对于学生STEM素养的影响;拓宽学生STEM学习机会,如通过虚拟课堂,拓展课程以及尽早接触大学课程等。

4.促进学校与高等教育提供者、企业和产业的有效合作。需要国家层面作出努力,以提高全社会对于STEM技能在知识经济社会发挥的关键作用的理解。目前已经有大量合作项目集合了学校、产业和大学的努力,支持学生的STEM参与。但是,国家还需要加大协调力度以及扩大这些计划的覆盖面(尤其是代表不足群体的学生的参与)。

在该领域国家层面的合作行动是建立一个STEM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产业和高等教育部门之间更有效和更高效的合作,支持教师增强学生(尤其是代表不足群体的学生)的STEM抱负和能力。具体行动包括:制定有关最佳合作模式的指南和支持性材料;促进产业参与基于学校的合作;提高所有人对STEM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职业顾问应该对学生和家长强调STEM技能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促进产业和STEM教师之间的更大合作,如加大职前教师的产业工作实习及相关课程学习。

在该领域地区层面的优先行动包括:与高等教育部门合作,改进指向中学生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在大学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成功完成STEM相关课程。

5.构建一个强大的证据库。需要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更好的指导,帮助他们决定针对不同目的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最有效的方法。国家战略将重点放在构建一个强大的数据和证据库,以长时间跟踪国家趋势,从而了解那些措施在澳大利亚背景下起着什么作用。

在该领域国家层面的合作行动包括:发布国家报告,其中列出大量国家层面STEM教育成绩指标的变化情况,如STEM参与度与成就(包括关注女生、低社会经济地位、原住民学生)、大学入学和毕业情况及就业结果等;分享并合作研究与评估相关发现,甄别那些成功的STEM干预措施,并影响学校实践。

在该领域地区层面的优先行动包括:开发评估项目并制定计划,构建一个在澳大利亚背景下,哪些实践能够有效改进学生,尤其是特定亚群体学生的STEM结果的证据库。

四、指导学校支持STEM教育的基本原则

战略中制定了以下指导学校领导在学校环境中关注STEM教育并实现变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营造一种学校文化氛围,认识到STEM教育的重要性并重视STEM教育,期望所有学生都参与STEM学习;第二,尽早让学生(和教师)获得大量职业选择方案及信息,以提高学生的SETM抱负水平和参与程度,理想时期是小学阶段,并持续到高中,尽可能让家长、学校和社区参与;第三,通过身边的、基于调查的合作与个体学习,增强学生好奇心,帮助其将STEM学习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联系起来;第四,认识到只有整个学校合作努力时,STEM教育方法才最有效;第五,由于科技变革迅速,因此鼓励教师在决定他们的专业学习需求时,优先考虑STEM内容知识的更新;第六,利用学校的人口统计数据和地方背景信息指导合作及拓展项目的选择,要考虑如何最佳针对那些较少可能选择STEM学科或者很少看到STEM相关技能重要性的学生群体;第七,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部分,要考虑如何评估新的合作与学习方法,从而评定学生对于STEM的态度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是否转化为学生更高的STEM成绩。

世界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例析 篇12

一、古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地理环境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错点:误将地理环境当成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易错点辨析:星罗棋布的海岛、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造就了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地理环境对其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产生是历史、经济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雅典以海洋为依托, 航海条件优越, 工商业发达。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过程中形成了雅典人的平等、自由、民主等文化传统。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例1 (2013·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7)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 但双方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 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海洋

B. 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 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而古代希腊雅典实行民主制度

D. 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 而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开始出现专制集权的政治趋势, 同一时期的希腊雅典则出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出现这种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各自不同的经济形态, D项正确;地理环境和公民素质对政治形态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主要因素, 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两种不同政治文明的内容, 并非原因。

2. 知识点: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错点:误以为罗马法的内容仍适用于当代社会。

易错点辨析:罗马法对近代以来欧美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法中的很多原则和做法也为现代许多国家所借鉴, 主要原因在于罗马法中的某些立法、司法原则和思想符合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罗马法中的很多具体的内容是维护奴隶制的, 显然与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生活不符。

例2 (2015·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27)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的现象。例如, 14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l7 世纪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 罗马法

A.基本内容仍有生命力

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

D.成为史学研究的指导理论

【答案】C

【解析】罗马法的立法、司法原则与立法技术对近现代的立法与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C项正确;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在于保护奴隶制度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其基本内容并不符合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史学研究的内容, 并不能为史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D项错误。

3. 知识点: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主张是对智者学派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易错点:误认为苏格拉底从根本上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易错点辨析: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一系列主张。两者的主张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体现, 后者正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克服了前者思想的消极影响。

例3 (2015·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文综·32) 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答案】B

【解析】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但他忽视道德、法律、制度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则提出“美德即知识”, 并要求“认识你自己”, 他在智者学派的基础之上, 兼顾知识与道德, B项正确。题干反映出苏格拉底的文化素养更高, 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题干材料未反映两者对知识的认识不同, D项错误。

二、近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地理大发现”时代是由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最早开启的。

易错点:误以为只有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活动。

易错点辨析: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是开辟新航路的先锋, 两国支持的航海家所开辟的新航路加强了各个孤立的文明之间的联系,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紧随其后的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也开始探索新航路, 如英国航海家发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例4 (2015·湖北·黄冈中学高三4 月适应性考试·文综·27) 1596 年, 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 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环境下, 17 名水手中有8 个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 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答案】B

【解析】人性的启蒙是在18 世纪启蒙运动中, A项错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说明“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恰恰是商人的诚实, 并不是唯利是图, 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人的诚实, 但不能说明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D项错误。

2. 知识点:宗教改革的领袖们只是提出了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宗教主张, 并不倡导理性思考。

易错点:误以为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宗教信仰, 倡导理性思考。

易错点辨析: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经济压榨和政治控制, 宗教改革倡导的“信仰得救”“《圣经》至上”等宗教思想, 在不同程度上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但宗教改革中出现的新教并没有倡导理性思考, 甚至阻碍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与传播。

例5 (2015·湖南·长沙市高三4月模拟·文综·32)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诅咒, 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 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 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 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诅咒”“塞尔维特……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等信息, 说明宗教改革具有反科学、反理性的一面,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材料中未体现教会对人文主义的态度, B项错误。

3. 知识点: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易错点:误以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了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易错点辨析:发生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者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生活方面的诉求, 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并没有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指导。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的恰恰是宗教改革 (如加尔文教指导了尼德兰革命, 清教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和启蒙运动。

例6 (2015·浙江·东阳市高三5 月模拟·文综·23) 历史学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必须严谨、符合逻辑。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

B.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 文艺复兴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来

D.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产生

【答案】D

【解析】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产生, D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项错误;1956 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B项错误;启蒙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主张,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C项错误。

4. 知识点:《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

易错点:误以为《权利法案》颁布后, 英国国王就成了“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易错点辨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虽然国王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 不再像专制君主那样可以为所欲为, 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 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直到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后, 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虚君地位。

例7 (2015·湖南·株洲市高三质检·历史·20) 有学者认为:“英国政体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 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种实质权力之上, 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 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这表明, 近代以来的英国

A.英王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C.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D.从1689年开始英王成为无权虚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 掌握立法权的议会下院拥有实质权力, 掌握行政权的首相和内阁由其产生, 说明英国的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B项正确;英王是虚位元首,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 C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 英王仍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项错误。

5. 知识点:三权分立的机制下,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相互制衡。

易错点:误以为美国的三权分立中,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易错点辨析:完整的三权分立学说是由孟德斯鸠提出的, 他认为三权分立, 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可以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正是这一思想的最早实践者,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三权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制衡, 这正是美国政治制度创新的体现。而在英国的政体当中, 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的最高权力, 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例8 (2015·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31) 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经过激烈讨论, 最终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 加强行政、司法权力,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衡。这一变化说明, 美国

A.政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

B.三权分立学说深得民心

C.两党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深受英国政治体制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美国放弃了英国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力的做法, 而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做法, 这是三权分立学说的最早实践, 是美国制度创新的表现, A项正确;代表们的激烈争论体现了三权分立学说并非深得民心, B项错误;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 世纪50 年代, C项错误;美国放弃了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 D项错误。

6. 知识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易错点:误以为相对论否定了整个经典力学体系。

易错点辨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 至今仍指导着物理学研究。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打破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例9 (2015·北京·昌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23)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由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量的比重和世界黄金储备的比重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项正确;孤证不立, 单纯的一个史料不能证明当时青铜器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A项错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而不是淘汰了经典力学, 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农业开垦面积的增加和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加, 并不能由此得出赫鲁晓夫改革成功, D项错误。

7. 知识点: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代表的工业化。

易错点:误以为英、法、美诸国通过工业革命就实现了工业化。

易错点辨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现的。工业革命只是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代表的工业化, 而以重工业、石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实现的, 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德、美、英、法、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完成工业化进程。

例10 (2015·福建·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21) 布罗代尔说:“18世纪50—60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在这里他强调, 工业革命

A.是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是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是“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工业革命“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的信息可知, 布罗代尔认为工业革命是手工生产经验大量积累后发生质变的结果, 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才是英国“工业化”进程完成的标志, D项错误。

三、现代世界历史部分

1. 知识点: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易混点:易将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相混淆。

易混点辨析: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则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

例11 (2013·吉林·通化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19)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 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 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 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 二月革命的胜利有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二月革命使俄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

D.二月革命使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A项正确;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项错误;二月革命后, 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C项错误;1861 年农奴制改革以后, 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主义道路, D项错误。

2.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重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易错点:误将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当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易错点辨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特殊的国情 (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探索出来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活跃经济, 培植国家资本主义, 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其目的并不是要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例12 (2015·福建·福州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23) 1921年, 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 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可知列宁认识到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会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是因为没有认清俄国社会经济落后的国情, C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 俄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 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项错误。

3.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具有严重的弊端。

易错点:错误地认为应该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易错点辨析: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在苏联建国初期有其实行的必要性与特定的合理性, 它使苏联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它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否定商品价值规律;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对于斯大林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应该肯定其特有的积极作用。

例13 (2012·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34)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 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 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 片面追求公有制, 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C. 斯大林模式不可能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否定商品市场的作用和价值规律, 企图超越商品经济这个发展阶段, 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社会, 其弊端证明了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明显不同, 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 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教条地理解和照搬马克思主义, 不是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D项错误。

4. 知识点:二战后, 美苏两国“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彼此国家利益的矛盾。

易错点:误认为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是两国“冷战”的根源。

易错点辨析:在国际关系中, 影响国家间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二战结束后, 美苏走向“冷战”, 虽然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也是重要原因, 但主要原因仍在于两国利益的不同:战后的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例14 (2015·河南·郑州市第二次模拟·文综·32) 1946年初, 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 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A.对抗共产主义 B.争夺世界霸权

C.实行政治封锁 D.采用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说明美国认为苏联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A项错误;材料认为苏联是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奋斗, 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与美国争霸, 因而美国也要积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B项正确;实行政治封锁、采用经济制裁是措施, 不是目的, C、D两项错误。

5. 知识点: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进行了调整。

易错点:误将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理解为恢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易错点辨析:20 世纪70 年代初,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 导致经济发展出现“滞胀”, 于是纷纷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出一种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这种调整并非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完全恢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15 (2015·贵州·遵义市普通高中第四教育集团高三5月联考·文综·33)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她首先让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 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 把英国石油公司、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统统卖给私人, 还大力推动货币主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政策是应对“滞胀”的重要措施

B.推行货币主义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

C.撒切尔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7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为此, 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有化规模, A项正确;推行货币主义旨在运用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 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撒切尔政府弱化对经济的控制, C项错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只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并不能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过时, D项错误。

6. 知识点: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 但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较快发展。

易错点:误认为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经济经历“滞胀”后一直低迷。

易错点辨析:二战后,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黄金时期”;20 世纪70 年代初, 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 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的增长模式, 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例16 (2015·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4 月月考·文综·35)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了“裙边理论”:当经济增长时, 女人会穿短裙, 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 女人买不起丝袜, 只好把裙边放长, 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元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当时的是

A.15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 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初, 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超短裙传入中国, 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 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答案】B

上一篇:2024年安全知识竞赛讲话稿下一篇:灰姑娘三年级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