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800字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800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800字 篇1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早年隐居隆中,后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作军师。

诸葛亮有很强的外交能力,尤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游说,使得孙刘结成同盟。诸葛亮在孙权面前谈论战事时的精细,与当时东吴大都督周瑜、参军校尉鲁肃等人不谋而合;再有是军事才能,想必《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大家都不会陌生:周瑜借曹操之手杀了曹军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心中很是得意,但他又担心这件事情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诸葛亮,于是派鲁肃前去试探。谁知诸葛亮不仅知道蒋干中计、曹操上当的事,还对鲁肃的来意也一清二楚。鲁肃回去如实向周瑜汇报。周瑜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实料事如神。诸葛亮在军事上是长于治军而短于计谋。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领商议军情,请诸葛亮也来参加。周瑜在会议上请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够了。周瑜心中暗暗高兴,心想诸葛亮这下死定了。

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让我三天之内造十万之箭,分明是想让我死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命!”诸葛亮让鲁肃帮他准备二十条船,每只船配三十个士兵,船上用青布帷幔掩盖严密,船两边各扎五六百个稻草人。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鲁肃很疑惑。诸葛亮传令让军士把船全力向北岸进发。这时,江上大雾弥漫,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船队悄悄驶进曹军水寨。诸葛亮吩咐把船一字排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脸都绿了,忙说:“快停!快停!曹军要是一出来,我们都没命了!”

诸葛亮笑着说:“放心!曹操虽有谋略,但疑心太重。他看见大雾,很是担心会有伏兵,绝不会轻易出击。”

在说曹军突然听到擂鼓和呐喊声,吓得乱作一团。曹操到江边一看,只见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江中长长地一只船队,似有千军万马。曹操说:“不许出击,只用乱箭射击。”于是曹军一万多将士拼命朝江中放箭,江面上万箭齐发,好像一场大雨从天而降。曹军越射越起劲,不一会,船上的稻草人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得箭。

天空渐渐发亮,浓雾散去,诸葛亮下令开船返回。又让船上士兵齐声呐喊:“谢谢丞相送箭!”曹操这才明白上了当,气得要死。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 篇2

三年,被济北相鲍信等拥为兖州牧。继软硬兼施,收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征战的重要力量。您立足兖州后,盘踞南阳的袁术向北扩张,勾结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您审时度势,表面仍从袁绍,以争取支援,先击溃公孙瓒,继迫袁术败走淮北。初平四年秋,您以报杀父之仇为名,贸然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因粮尽,于次年春退回兖州。夏,再次出兵徐州,而兖州大部被吕布等乘虚夺占,经艰苦奋战,方收回失地。纳荀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吸取教训,巩固兖、豫二州根据地。

建安元年,率军至洛阳,靠近汉献帝,受封建德将军、镇东将军,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预朝政。不久,迫汉献帝迁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实行屯田,足食强兵,减轻民赋。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遂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建安四年,您为抗击袁绍南进,预作周密部署,争取战略主动。

次年,乘袁绍迟疑不决、刘备新据下邳而兵力分散之机,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两面受敌。当袁绍统兵10万进屯黎阳时,您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解白马之围,退至延津南击败追兵,大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待机破敌。后采纳部属建议,坚意拒守,并相机先后袭烧袁军故市粮车和屯于乌巢的粮草,乘势发起攻击,歼袁军7万余,致袁绍此后一蹶不振。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您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统一了中国北方。

次年,挥师南下,轻取荆州。又率精骑昼夜兼程追击,大败刘备于长坂,直下江陵,以图进占江东。由于骄傲轻敌,加之军中流行时疫,且不习水战,以致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回中原。接着,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十六年,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又转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二十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

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二十四年,赴汉中,拔曹军出困境,集中兵力于荆州,并着手离间孙刘联盟,欲各个击灭。继唆使孙权袭杀蜀汉名将关羽,使曹军在荆州战场转危为安,迅速形成优势。正当军威大振之时,病卒洛阳。您戎马倥偬一生。用兵灵活,长于选将用将,治军严整。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座骑惊入麦田,当场割发代首以肃军纪。体恤将士,赢得军心。您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800字 篇3

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用兵,在新野地这个小地方,靠几千人马,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从此打开了刘备争夺霸权的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他主张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信义卓著,可占人和。为此,他决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夺四川建立基业,这样就可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为了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他纵谈天下形势,火烧新野地,舌战群儒。他明知道周瑜年轻气盛,妒才嫉能,却能处处顾全大局,果敢沉着,巧妙地利用鲁肃作掩护,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愿以偿,又不让孙刘联盟分道扬镳。终于在赤壁之战后,他趁势占领了荆襄九群。他三气周瑜,致使周瑜临死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孔明赏罚分明,严于律己。他知道司马懿的大军必取街亭,决定派马谡把守,并一再嘱咐“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料,马谡自高自大,浮夸骄敌,拘泥“兵法”,任意违反孔明的军令,不听部下的建议,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执法严明,一方面“挥泪斩马谡”,正军纪以服众;一方面又仁至义尽,答应死后照顾他的一家老小。对于自己,他也不推卸责任,痛悔用人不明,自作表文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刘备死后,孔明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外拒曹魏,内征蛮番,博纳众议,整顿军纪,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死在北伐曹魏的军营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司马懿赞叹是“天下奇才”,被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800字 篇4

我最喜欢的那个宋朝人苏轼。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浩瀚夜空中群星璀璨,有明耀闪烁如恒星的李白,也有转瞬即逝如流星的李贺你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一颗,那一定是那颗照耀整个大宋盛世的恒星苏轼。

我喜欢大词人苏轼,喜欢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现实的暴风雨来临时,苏东坡躲入了诗词的怀抱。他视这些困难为雪泥鸿爪,坚定地踏向理想的.远方。细细的雨纷纷扬扬的落下,隐隐有烟雾缭绕,杨柳岸上,有一人垂手而立,如遗世独立的仙人,他微微抬起眼眸,仔细端详着这泪眼婆娑的西湖。不管雨水是否浸湿了自己的素色长衫,也不管它是否扫了客人的兴,他的眼神随着烟雾的随风曼舞而起了微妙的变化,猛然间,一道光从苏轼的眼睛中掠过,他朗声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随即,他顿了顿,远望横卧的西湖如同美人西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一派花红柳绿之间,似是浓妆艳抹但又有那淡雅的细雨和缥缈的烟雾装点似乎未饰粉黛。见此情景,后两句便浑然天成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心无旁骛,只关心眼前的美景,这样的事情在宋朝干的最多的也只有苏东坡了。

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这位潇洒豁达的大词人苏东坡,是个心灵充满浪漫和敏感的人,就似那十年生死两茫茫,哪怕口中说着绝情的不思量但心中依然自难忘的孤身一人,身处他乡。我就那样看着这首诗,看了很久很久,渐渐地,一股被隐藏在豪放的表面下的婉约柔情从字里行间中渗透了出来,我被深深的震动了。但苏轼有的,不仅是对亡妻的思念与爱。还有那因和兄弟分隔两地而被抑制的豪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只听一声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命运有时也是有趣的,为你关上一扇门便会打开一扇窗。就这样,苏轼用了一种令我敬佩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他成了风雨中随风飘摇却怡然自得的竹叶,任由那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苏东坡,已然成为了一个老顽童。他不仅在海南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依然谈笑风生,在谈到自己生平功业之时,还半开玩笑的自嘲了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甚至身兼数职,当上了美食家修仙者或者是瑜伽大师,我不由暗暗佩服这样的苏东坡,他不仅能在受到挫折时泰然自若,甚至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那一个个无人问津的夜晚,只有他一个人,用自己孤独的灵魂去回忆或者思寻和他同样孤独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和喜欢。

曹操的作文600字 篇5

门开了,一位满脸胡须隐衬着的一张白色的脸孔的男子站在了我的面前,从他的气息里我能感觉到比人的豪气与壮志,眉宇之间流露出了一缕刚气,他就是这扇门的主人——曹操!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夹杂着尊刘贬曹的思想,而今日,我要正确地记录下真正的历史,为曹操“昭雪”!曹操作为一名文人,自小受到父亲的教导,老师的指点,才有他日后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才有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才有后人的称道,后人的敬仰……

曹操作为一位军事家,自幼习武,好舞刀弄枪,在宫廷的明争暗斗中培养出了一份武艺和一份勇敢。曾指挥军队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曾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升到了当朝的丞相,曾跟随董卓却又替天行道,他曾招兵买马东奔西投,又曾以八十万大军自称,独霸北方……这就是他。曹操以一位刚气十足的军事家登上了伟大的历史舞台……

曹操的最佳功绩在于政治,这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在那个汉末的勾心斗角的宫廷里,要想存活,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权利,自己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有一条深远的计策。正如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它满足了这些,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他就获得了权威,他曾经寄人篱下,但真正的成功这就是像勾践一样,像曹操一样能屈能伸。他在国局大乱的时候,大胆地制定了一个统一中原的计划,并逐步去实现它,从消灭袁绍到同吴、蜀三国鼎立,他从未放弃过,如果后人皆评判“赤壁之战”但他们有没有想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易中天曾评价过这位被世人取作“奸雄”的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曹操的智慧600字作文 篇6

在三国里,有太多的.英雄人物,像刘备、赵云、张飞、诸葛亮、关羽……大家都喜欢,崇拜的境界。可喜欢曹操,没错,那个施耐庵手中号称“奸绝”的曹孟德。

你们说奸诈?我不认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就算你不想杀,可也会杀你,在那个你杀我、我杀你的世界,我反倒喜欢曹操的做法,自己而活,掌握自己生。有人说诸葛亮是正义的化身,可诸葛亮三气周瑜,活活把周瑜气死了,没人说他阴险呢?其时,曹操就很聪明,小时,曹操很顽皮,他父亲忙于事,没管他,,他叔叔经常曹操父亲关于曹操的劣迹,曹操对他叔叔可谓是恨之入骨。碍于是长辈;没有发作,终于,他好办法有,曹操的叔叔看见曹操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忙向曹操的父亲说,曹操生了重病。待曹操的父亲回来时,曹操玩耍,其你道:“你不是生病了吗?”曹操笑道,“我没病啊,谁人咒我?”后其父不再曹操的叔叔。

曹操这不叫奸,这是智慧的体现。

官渡一战,可见曹操之鸿图壮志,智勇双全,深思熟虑,不甘示弱。此乃曹操英雄之气魄。汝知否?建安十三,曹公兵败赤壁,过华容以退中原。悲哉曹公!然曹公败而不狼狈,华容道遇张飞、子龙、关羽,无丝毫畏惧,并仰天大笑曰:“天欲亡我!”此乃曹公之大气凛然,慷慨悲壮也。

曹公曰:“日月星辰,若出。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乃曹公之心胸宽广。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已。”此谓曹公之雄心壮志。可见建安之风骨。

曹操乃乱世雄杰也,乃天下英雄也!

初中曹操的作文600字 篇7

对于爱读书的我来说,所接触的文学形象数不胜数,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智慧超人的诸葛亮,音乐奇才贝多芬……但唯一能打动我的却是那《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原因就是,像他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只有一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曹操是历史上的一位英雄,行刺董卓,可见其勇;离间马超和韩遂,可见其智,这智勇双全,就令人刮目相看。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去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伟大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深刻写照,“赤壁战败,大笑周郎诸葛,不耻下拜于关羽。”不因眼前的小挫折放弃大局面,能屈能伸,此乃大丈夫也。

然而,曹操更打动我的方面却是他文学才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充满了对韶光易逝的感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显其老当益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他视天下为已任的伟大志向。纵观历史,唐宗宋祖都是稍风骚的,曹操这文韬武略,只有主席才能与之相媲美了。人们大多都不喜欢曹操,说他过于”残暴“,干过“坏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大人物也是会犯错误的,《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借贪官的首领,以稳军心,若是换成袁绍好心不忍为之,恐怕霸业难成矣,更何况,“无毒不丈夫”,此毒非比毒也,与其说是毒,不如说是一种果断的决定,不会瞻前顾后的一种决断选择。曹操富民强国,乃“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没有一点手段是难成大事的。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作文800字 篇8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提起曹操,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把他当作奸臣的代表。但艺术的形象与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回事,需要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千百年来人们从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得来,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是有出入的。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曹操生在战乱时代,一生的大部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在三十五岁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参加了大小近五十次的战役,征战地区几乎遍及到大半个中国。在战争中,他长于选将料敌,“运筹演谋”,不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还善于吸取部属的正确意见,因此常常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著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

他毕竟也犯下了不少罪过,除镇压黄巾,屠城杀降外,还对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进行迫害,如对孔融、杨修、崔琰、祢衡、华佗,甚至连大有功于他的荀彧也不放过。加上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所以当时人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有一定根据的。正因如此,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他当作奸臣来看待。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个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最喜欢的老师作文800字 篇9

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中总会遇到许多许多的老师,我也不例外。我喜爱的老师很多,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善解人意……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曾老师。

曾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曾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卷发,弯月眉下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曾老师很爱笑,笑起来会有两个小酒窝。

我喜欢曾老师的教学方法,曾老师让我们小组讨论展示,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我们大胆发言、积极举手,曾老师还让同学们之间学会了合作……曾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就像丰富的晚餐,一点一点的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营养

我喜欢曾老师善解人意,有一次我因为粗心忘记带作业,当曾老师问我时,我胆怯地说自己没有带作业,曾老师说我是第一次没带作业所以原谅我一次,顿时一股暖流将我的紧张抹去。还有一次考试,还是因为粗心,我漏写了一道题,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曾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提醒我不能怎么粗心。

曾老师也很严格,我当然也喜欢曾老师严格的一面,曾老师不论是对我们的上课、作业还有考试都很严格,一丝不苟;曾老师虽然严格,但曾老师平时也是我们的朋友,经常和我们聊天,曾老师和同学们聊天都是笑容满面。

曾老师像蜡烛,照亮我们前方的路,平时同学们遇到什么不懂不会的问题都会问曾老师,曾老师都会耐心地教我们,直到我们弄懂。

曾老师,您给我们的一句话,就让我们豁然开朗;您给我一个微笑,就让我们信心满满;您给我一个眼神,就让我们找到了方向。

花儿要感谢阳光,因为阳光抚育它成长;鲜花要感谢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大雁要感谢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要感谢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大地要感谢小草,因为小草让它美丽……而我要感谢老师,是您传授给我知识,让我健康成长。曾老师,您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作文800字 篇10

记得有一次,我们上试卷评改课,杨老师抱着一叠试卷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大家心里都非常紧张,心想:肯定是我们考得分数让杨老师特别生气。

杨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目光扫视了全班一眼,她的目光所到之处,同学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个个像霜打的茄子。接着杨老师开口说话了:“我已经教了大家一年的数学了,可班上还有那么多没有良心的同学,真的,太没有良心了!”

听了杨老师的话,大家又害怕又疑惑,害怕的是杨老师居然给我们扣了这样一顶大帽子:没有良心,这个罪名就比学习差的罪名大多了,我们居然成了杨老师眼中品质有问题的学生了;疑惑的是:我们并没有干什么对不起杨老师的事呀?“没有良心”,这话从何说起呢?

“这次大家租船出去玩,居然没有一个人带上我的。”杨老师脸上的怒气变成了委屈,十分的委屈,“你们都有船坐,就我一个人没有船坐,难道要我游泳吗?你们明知道我是旱鸭子,不会游泳,难道想淹死我吗?,你说你们有没有良心?”

听完杨老师的话,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我们又把租船的数学题做错了,明明是老师和59个同学一起出去玩,算有多少人时,我们又忘了算老师,把59+1=60,想成了59。看到我们恍然大悟的样子,杨老师脸上的委屈也变成了老师该有的严肃。“同学们,认真读题,把文字转化成我们的数学信息,正确提取每一个数学信息,才能成为数学高手,今天的错误谁来改?”

同学们高高举起了手,看到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杨老师脸上的严肃又变成了狡黠的笑。

上一篇:高考落榜怎么办?下一篇: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