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00字(精选4篇)
——题记
凡人都有二“根”,一是生命之根,一是魂灵之根,前者决定生命的长度,后者决定精神的高度。灵魂之根深植于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之中,唐宋诗词又是其精华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在寂静的夜晚,沏一杯香茗,随着古琴《阳关三叠》若隐若现的悠悠旋律,在飘散的茶香中,捧着《宋词三百首》细细品读,循着词人的韵脚,便走进了那个沉凝婉约,清丽典雅的宋词年代。
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苏幕遮》里描述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让我忘却尘世的烦恼,置身于蓝天、白云、高山、田野这片空灵的境界,尽情地领略着大自然的秋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东坡先生独特的处世胸襟,尽管平生历经坎坷,一波三折,但他依然乐观开朗,充满着活力,依然对人生充满着希望,依然追求心中的梦想。那份旷达和洒脱展示着一个文人的真正本质。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再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那非凡的豪情风神,非凡的胸襟抱负令人肃然起敬。那份怒,那份恨,那份笑是何等的悲壮,是何等的动人心魄。辛弃疾的《水龙吟》让我看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的苦闷忧愁。那千年的悲愤苍凉无奈感人涕下,那一掬英雄泪流淌到现代,洗涤着我的灵魂。
香艳奇绝的长短句,无不浸染、洋溢着词人们的真情实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悼亡词,没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傲气;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没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逸,只有对爱妻的绵绵真情。。苏轼的一腔真情,跨越了世纪的长河。一曲爱的绝唱,依然回响在今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一曲《武陵春》,让人双眼润湿,肝肠寸断。李清照,绝代才女,为什么如此的凄愁?为什么付出的一腔真情,国家的破败零乱和“此非女子事也?” “菊残犹有傲霜枝”,再多的苦难也抵挡不了她真情的流露。纵然是“人比黄花瘦”,纵然是“载不动许多愁”,纵然是“欲语泪先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但我仍听见她铿锵有力的心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她的人生与苦难相互撞击,却绽放出一曲千古菊花香——“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读宋词,醉宋词,其清新之气,清悦之声,荡涤了纷扬的污秽尘埃,淹没了功名利禄的喧嚣。徜徉于千年宋词那闲雅晴丽的意境之中,浓浓淡淡的思绪泛起层层涟漪,漾满心田。
宋词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宋词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宋词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宋词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古诗词;宋词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的赞美这丰饶的土地;宋词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阅读宋词能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人的修养“更上一层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让我感受到了苏轼在外出打猎时满怀的豪情。他望月思念弟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了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写出了苏轼怀念妻子的情感。“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笔调却婉约凄美,又写出另一种哀伤的心情。“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表达出了李清照在生活中的哀愁,孤独,惆怅。相比之下,辛弃疾的词有强烈爱国之情,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溉。他用“剩山残水”“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除了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还有:柳永、晏殊、周邦彦、秦观、李煜、欧阳修等著名词人。不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他们写的词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听,
是那一篇篇弥散在如漏光阴里的词章。从“裁剪冰绡,轻叠露重,淡着燕脂匀注”到“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三百首,抒写的三百个情感的誓言。
听,
是那一丝丝敲碎了萦绕在内心的情愫。还有自徽宗赵佶到易安居士,一个个富有才气词人道出的缕缕情思。
合上书,闭上眼,那些词句情景如现眼前。接下来,我就道一道,从《宋词三百首》旖旎的词章中体味的淡淡情怀。
国维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乃成就事业之说。然,今吾阅宋词三百,另辟蹊径,从感情方面探寻其三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曰思之境。
我默叹,高楼独倚时,只剩君一人,望月明星疏,寄予深情,只愿人长久,只可惜远方的佳人,却是婵娟不共。再没有梦里相遇的瞬间,悲欢离合,无人相伴这微寒的明月夜。
想念,凝结了泪水。唯有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默默遥望,任凭相思泛起。深觉,相思浓如酒,亦犹记,晏殊相思四壶酒。“绿酒初尝人易醉”,“烂醉花间应有数”,“醉后不知斜阳晚”,“一场愁梦酒醒时”。如此思念,把酒一壶, 亦算是一种宽慰罢。而飘落的相思泪,跌碎了时常忆起的重逢画面。
原来,有一种等待,叫做思念。
第二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曰等之境。
多少年华似水流去,多少等待在朝朝暮暮。
轮回了多少春花秋月,掠过了多少春雨秋寒,落尽了多少清愁别恨。
打不开的枷锁,冲不出来的牢笼,撩不清理还乱的鬓发,擦不了抹不尽的苦涩泪。谁默默的厮守“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梦游处,不知道何地何方,醉酒时,不知道何人何恨长。
严仁一首笔致清倩的闺怨词,道一声“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宣卿情调幽怨的一句“断肠落日千山暮”,净土尽头,几人解脱,谈笑间,华发早生,流年东逝而去。怆然间,留一缕青丝不肯老去,只为等你来。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曰缘之境。
一阵风,一场梦,海誓山盟般磨蹭。要寂静,谁能懂?缘来缘去缘无踪,缘生缘灭缘是影。
佛捻断了一声叹息,苍黄便染了满眼。
缘来,缘散,缘如水。
三生石上的印记历历在目,画楼湖畔的笑声声萦耳。带着前世的期盼,来到今生,寻找那个夜晚,寻找那夜的,朵朵烟花。
上元灯节,火树银花不夜天,人潮涌动。他和她走散了,在人群中切切找寻,已经是灯火阑珊的时候,无意间回头,却看见她立在那里微笑等待。他站在亭内,她立在桥头,隔着灯火遥遥相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令我不禁忆起,吴文英的花梦情缘,“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万般,只因一个缘字,一切便变的美好起来。佛说:一切皆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恍惚间,四周已是古风古韵的亭台楼阁,共度一幕幕哀乐交加的人事纷扰,才后知后觉,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遇见。
吾,本是喜好诗词的,特钟于耆卿和清照,然今纵观宋词三百,感受颇深。
一方斜阳铺成诗笺,一壶香茗饮出词话。品一句“心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道一声“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思一段“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的款款柔情。心中,似无杂念。
词,亦是可以养性的。读懂一首词,就是读懂了一个故事。言说亲情,爱情,友情和羁旅之情。
最后的最后,忽觉有点不舍了,不如就以自己的一首小词来结束吧,继续体味这旖旎宋词里的淡淡思绪,回味这宋词里的历久弥香。
一剪梅
残叶纷飞拭秋霜,征鸿过尽,径自彷徨。轻扶罗裙拾芬芳,荷锄葬花,苦泪千行。
绿肥红瘦李清照
她曾在那百花深处逢着扑蝶的人,她曾在那微醺的雨夜中梦到一滴冰冷的泪,可抖落历史的尘埃总见她在薄瘦的西风中卷起同样瘦弱的花帘,嗔怨着过庭的朔气。
“蹴罢秋千”一个镜头留下了少女如燕般轻快的身影,将那份荡秋千的愉悦天真烂漫流香了千年。“起来慵懒纤纤手”的细节刻画了那慵懒可人的娇憨。“露浓花瘦”薄汗湿轻衣,以静写动以花喻人将她的娇美衬托得淋漓尽致。下片“金钗溜”的“溜”字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少女急忙回避客人的娇羞,“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则将她羞怯的大胆、清纯的妩媚永远流传。(《点绛唇》)
萧萧的寒日爬上锁窗,染上了词人的百无聊赖与孤寂。“喜”“宜”二字给酒阑梦醒之时的熏香更染清冷孤寂。“莫负东篱菊蕊黄”,虽无心闲适仍痛饮樽中美酒,只求换得片刻的沉醉来忘记现实。(《鹧鸪天》)
千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听到那曲调中的欢乐与忧伤起伏成不老的传说……
多情才子柳永
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是多情人的季节,听雨落在纤细的柳叶上,宛若晶莹的泪,滴滴流入你的心中,吟笔哀弦与雨听!
“寒蝉”“长亭”“雨”无处不凄凉,无处不伤怀,恋人将要远走,兰舟催发,帐饮怎不无绪?“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于无声中见真情,。“千里”“烟波”,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显离情之深之远。酒醒于“杨柳岸、晓风残月”以虚景写真情,何等凄凉。“经年”与“今宵”相对,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几多伤感“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听,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幽幽浅吟着花间凄婉优柔的离愁。
豪放旷达苏轼
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再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同样的情形,多份旷达的心境,即是不同的境界。
把“明月几时有”向青天问之,气势恢宏豪放,将豪放派词人的气势展露得淋漓尽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作者“出世”与“入世”,亦“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词人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其旷达显而易见。(《水调歌头》)
又一个中秋,又一次月圆人不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00字】推荐阅读:
宋词一百首09-07
唐诗三百首800字读后感07-13
关于《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400字11-26
唐诗三百首心得12-25
唐宋词读后感07-08
唐诗宋词研究之宋词11-07
唐诗宋词总结10-13
宋词赏析5111-04
邂逅宋词作文12-11
宋词精选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