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篇1

■呢喃

一直等待着,

等待一缕云墨,

飘溶在我的血液里,

贯穿浑身的动脉,

让孱弱的心脏,有力地搏动。

一直期许着,

有一只玲珑剔透的水晶球,

嵌入我寂寞的身影,

悄悄趴在你前面的书桌上,

陪伴你度过萧萧的夜阑。

一直遥望着,

天上那颗微微闪烁的星星,

知道你也在梦想,

时光穿梭回青春的那刻,

让背与背在落阳的影下伸展。

岁月的石碑,

一度雕刻着一段段划痕,

风雨的断续,

让痕迹当然的润滑光亮,

一路吟唱着,

每个角落的沧桑。

你可曾听见,

这世纪雨中无声的呢喃?

■镜中戏

黑夜,似一张无形的网,

笼罩着丢失了灵魂的人。

慌忙逃脱的思想,

被枷锁无情地锁回。

每个人头顶上的十字架,

在夜晚行使着它的光芒,

深度刺激着大脑,

脑电波一次次冲击着,

极力想睡去的思维。

黑夜,原本是每个人的私有,

也只有在黑夜才卸下白天的戏装,

默默地在镜前注视,

几乎要丢失的自我,

暂时忘却戏中的串行。

摸一摸铅华退去的眼角,

刻录了一页页沧桑。

夜晚,是休整的时刻,

夜晚,是重拾自我的时刻,

夜晚,应该是享受的时刻,

可夜晚,都变成无聊的颜色。

深远的夜色,

慢慢过滤着月光甩下的一角,

把这一席之地净化地清灵圣洁,

当你听到几声蛙鸣的清脆,

想必已经坐在了满是荷花的池边。

波光的闪烁恭候你的驾临,

潸然的月色清透一时的梦境。

大地,在晨钟中苏醒,

对着镜子再次勾描入戏的眉梢,

继续唱着接连重复的人生,

闻听台下一声声喝彩。

■流浪·爱

背起行囊,流浪激情的岁月,

收敛一路的风光于眼底,

饥渴的心在雨中湿润。

伸出我的手,

等你来我的旅途,

一同愉悦生活的妆扮,

让心与心碰撞出不一般的色彩。

行囊里装满了晨露,

一滴一滴的晶莹剔透,

是你我眼睛里的升华出的实果。

伸出你的手,

牵我走进你的夜色,

一同欣赏不计费的月光,

在古墙上留下永久的拥吻影像。

等你,在流浪的路上,

呼吸,自由的空气,

聆听溪水的呢喃。

唱响你的旋律,

引我进入你的花园,

一同领悟南山的悠然,

迷醉在桃花飞满天的世外。

等我,流浪到你居住的.海边,

夕阳会记录浪潮的回放,

日出收起我的行囊。

与你,厮守着一句承诺,

听海鸥箭入海底那一声嘶鸣。

■七夕借语

空荡,薄雾弥漫了八方,

寻不出正确的方向。

花香,熏染夜的寂寥,

斜倚栏杆,夜未央,

依稀

独自走在诗行。

夜太凉,借一下你的肩膀靠一靠,

陪我度过七月里的情人节。

四十岁的节日平淡如一汪清水,

妆后的容颜里平添了几分秋色。

夜已深,裹在你的臂弯里睡一睡,

命运的债务一时还不清,

七夕只能借你来做,一日情人,

葡萄架下无语,

偷偷羡慕影子里的红粉佳人。

诙谐的夜晚,

捕捉属于我的一颗星。

偶尔也在闪亮,

却没有了四射的光芒。

流星的霎时坠落,

参照了命运经历的征途。

借来的肩膀在晃动,

好像支持不住我沉重的托付。

起身拖走重负,

让你我各自轻装行于南北线上,

平行相去,何能相交?

玫瑰花瓣一片一片脱落,

飘扬在风里。

浪漫七夕的夜空,

到处都是红色的花瓣,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篇2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古典诗歌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只不过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之中空山、新雨、秋、明月、松林、清泉、浣纱女、莲花这些只是诗歌中的意象, 但如果发挥想象, 创设诗歌情景, 那么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下的画面: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色之美妙, 是那么宜人;雨后碧空无尘, 松针如洗, 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松林上, 涧水清澈见底, 水石相激发出淙淙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嬉闹的笑语声, 那是洗衣的妇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 渔船返航顺水而下。由于想象, 一幅幅的画面才如此鲜活, 而读者也在想象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不仅体会到了山村的清幽明洁, 而且也能感悟到作者超脱世俗、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 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琵琶行》最后两句:“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青衫”是唐代最低文官的服装, “江州司马”则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身份, 这正是一篇之主旨所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44岁, 年龄老大而位卑言轻, 又遭贬谪而投闲置散, 使他顿生美人迟暮、天涯沦落之感。而琵琶女与之相似的遭遇更引发了他的无限感慨, 此情此景, 自然是涕泪纵横, 不能自持了, 凄凉落寞之意在这两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解读。

八月,夏语呢喃诗歌 篇3

风轻轻的徘徊在花开的世界

斑驳的碎影上

飞舞漫天的花瓣雨

让时间停留在轻花飞舞的瞬间

浅浅的微笑安静了整个世界

窗外,雨淋湿了天空

晶莹的雨滴从指间滑落

一个人的身影轻倚在岁月的转角

将那些深埋心底不曾说出的言语

提笔写进纷飞的细雨

期待,在下一个花季雨季

那些许与时光的细语温暖流年花开

独自行走在月华如水的夜下

拉住擦身而过的夏风

将那些嘴角上扬的细语送入风中

等岁月再次走过轻舞飞扬的季节

这经年的呢喃是否抵达你的心间?

想在这个岁月静好的夏日

偷得风轻云淡的清闲

用阡陌花开的清欢与时光华丽邂逅

不经意间,风吻过唇角

心事在风铃回响中渐渐风轻云淡

聆听,岁月的呢喃作文 篇4

风过无痕,一直都是这样听说的。我只是不懂,风过怎么会没有痕迹?明明树在摇曳,叶儿在飘落,我的发丝在起舞,难道这不是痕迹?想来风过必是有痕的。

舔着秋风的味道,有些许干涩,缺乏春的朗润,夏的暖热,却多了几分成熟的清香,那是秋季最喜人的收获味。一个人走过无数次走过的小径,没有过多的花香,有着丰满的籽粒,想必来年小径一定是“春色满园”。空气里,夹杂些许风的味道,不寒不暖。雏菊的药香味沾染了我的衣裙,在风的拂动下,直钻到鼻尖,一阵阵清目养神。

这样的日子,只是不知道你忙碌的身影是否有过片刻停歇,那缕缕的清风有没有你送来的问候?不过清清凉凉的感觉很美,就像思念一样,不需要太过浓烈,只要一如既往的留着。

感情有时候清凉到让人寒冷,有时候热烈到像做梦。也许,你我都属于那种不甘平庸而心安理得的人,所以心底才会有一些暗淡的品质,对人对事格外挑剔。就像风儿吹过,明明带着秋天里的`思念,却被彼此活生生说成无痕。你给的思念,我早已惦记在心,只是不想去说,也不想去做什么?有些情,一生铭刻便足以,无需让你得知;有些东西,只是一个人的繁华,无需炫耀。

眼看冬的气息浓郁,我也早已褪去了秋装,换上棉衣。季节的刺骨依旧在屋外张扬,而远在他乡的你,有没有感到一种薄凉?我在博客里,写满了章章节节,每一句无不浸透着暖意,就让这些残碎的篇章借着风儿给你带去冬日的一丝暖意。寂寞的时候,听听风儿吹过的声音,展望你的容颜……

听,窗外有风儿来了,这是你给的呢喃。

节气的呢喃与喊叫作文400字 篇5

上周,著名诗人、地域和民俗文化研究者谈正衡爷爷给我们小记者带来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不一样的江南二十四节气”。

提起节气,在我的印象中,仅仅知道有24个,而且在日历中都会注明,了解得很是肤浅。但是,谈爷爷却对此津津乐道得讲了好多好多,也因此引发了我的听课兴趣。

谈爷爷告诉我们:二十四节气是介绍有关天气、有关大自然、有关人与生活的。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始于商代,先人根据日月星辰制成最早的二十四节气,真正成形是在唐代。在农村,农民们都要熟悉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这关联到人的生存。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收入到人类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不仅是给我们,更是给了世界一笔很了不起的`遗产……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篇6

一、品出诗歌的情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也不例外。它总是通过一些人、事、物、景等形象来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须知这是性情豪放、善于谈笑的作者做了一辈子官, 80多岁时向皇帝请求还乡, 经恩准, 荣归故里, 踏入家门时所作, 语言很简单。如第一句只用“少小、老大”两词对举, 难道仅仅是在告诉我们他离家时间久吗?是否还暗示着什么?通过联系和想象, 自然会想到诗人为什么几十年不归呢?可能是为争功名, 也可能是为生计所迫。因他在皇帝面前做官, 难免身不由己吧!还可能是交通不便, 没有回乡的机会吧!同时再想象诗人回乡时的心情。常年在外的人, 共有一种感情就是怀念家乡, 离家时间越长, 思乡就越切。他脚一踏上家乡土地时, 一定比别人更喜悦、更激动、更亲切。想到这儿, 就找到了“少小”、“老大”两个词的深层含义——它暗示着诗人强烈的喜悦感、亲切感。第二句“乡音无改”和“鬓毛衰”两个意象, 更会触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一踏上乡土, 所听到的全是乡音, 这大概是他接触的一切事物中最觉亲切的了。乡音没有变, 乡情依旧浓, 诗人肯定会有一种欣慰感。然而什么都没有变吗?不会的。无情的岁月, 已催老了诗人的容颜。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白发稀疏的老人, 看到小树参天, 新瓦长草, 这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时内心的感慨。诗的后面两句, 是一个小小的普通的生活镜头:家里没有见过面的小孩子, 竟然把自己当成了远方的来客, 很客气地问讯。我们想象诗人听了问话, 望着围在身边的天真的孩子们, 会怎么样呢?仔细体会, 定是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衰老之感, 恐怕比“鬓毛衰”更加深重。因此, 全诗流露出的情味是既喜悦亲切又伤感无奈的。

二、品出诗歌的意味

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出了诗的情味, 也就进入了诗的意境, 这时还需继续品出诗歌的意味, 也就是诗歌所表达出来的理想信仰、生活智慧、人世经验等等。如艾青的《跳水》一诗中, 有这样几句:

从十米高台/陶醉于下面的湛蓝/在跳板与水面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我们读到“从容的曲线”马上就会想到运动员跳水时流畅的动作, 优美的线条。而那是一瞬间的事, 如不放慢镜头, 在人们眼中, 也就只留下个曲线了。“从容”二字, 透出动作的漂亮。更漂亮的是诗人重点描绘了水面的颜色。跳前“湛蓝”, 跳后“雪白”。为运动员优美的动作铺设了美丽的背景, 从而给人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通过联想和想象, 我们就会感到, 这几句诗简直就是一幅怡人动感的色彩明丽的画。

三、品出诗歌的趣味

在品出诗歌的情味和意味后, 还同样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出诗歌的独特趣味。如刘半农的新诗《一个小农家的暮》中有这样几句: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的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那只亲人的狗。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回头问她说:“怎么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这一节描写了他 (农家妇女的丈夫) 从田里回来几个小小的动作, 是见惯不惊的农民行为。然而, 通过联想和想象, 我们就会感到这是几个颇有深意, 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衔着十年的烟斗”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 从烟斗的年龄可以判断烟斗的主人起码是三十岁以上了。第二, 并不比手表、金笔之类宝贵的烟斗, 他却用了十年还未丢失或更新, 可见他的细心和节俭。第三, 衔着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回来, 显示了他劳动后的松弛和有节奏。“调弄着那只亲人的狗”, 更表现了他劳动后的欢欣和喜悦。令人叫绝的是他最后的问她:“怎么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第一, 问话中流露出他平时有喝二两的习性。第二, 体现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 就像一杯香甜可口的美酒, 是长年累月的艰苦劳动酿成的。第三, 一句问话把他们夫妻之间亲密和谐的家庭生活表露得含蓄动人。你看, 整首诗在充满情味和意味的同时, 不也充满无穷的趣味吗?

春之呢喃散文 篇7

小雨缠绵

当我还在睡梦中,仿佛在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那滴滴答答的旋律,眩迷了整个音乐大厅。

天籁之声,在顶空盘旋,余音缭绕,引起天地和鸣。

就在为美妙的音乐如痴如醉的时候,被汽车的引擎惊醒。揉着惺忪的眼睛,回味着刚才的梦。

那滴滴答答的天籁之声还在盈耳,是梦境中的梦境还是梦醒时分?

迷迷惑惑,半信半疑地捏了一下手,感觉了疼,原来是醒了。那滴滴答答的声音,如何而来,信步走到窗前,撩起窗纱,那漫天的雨丝扯着斜斜的线,依次地降落在柏油马路上,花池里,小树身上。

下雨了,一场春之呢喃,一场天地对话在沈城激情上演。

小雨缠绵,细雨霏霏。滋润了沈城大地,也滋润了久盼春归的人们……

犄角旮旯的残雪在雨水中快速地融化,小树的枝条上明显看出那含苞的蕾,散发着绿意。

心,突然怦怦地跳个不停,久盼的春天马上就要来到了。怎么会浑身发抖,盼了那么久,思念的我几度疯狂。为什么春天就要和我携手,我却有了胆怯,有了久别重逢的羞涩?

久久地站在窗口,欣赏着雨丝编织的景色。窗前的小树,摇曳着枝条,洒落如珍珠般的雨滴,那串串雨滴是上天的使者,那晶莹的雨滴像极了那喜极而泣的泪滴。那晶莹的泪为谁而流?

雨中几只早春的鸟,飞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它们身上的羽毛黏在一起,活脱脱落汤鸡摸样。有几只胆大的落在我的窗台上,蹦蹦跳跳地东张西望地好像找寻什么?还有忘情的和玻璃窗的影子激情拥吻。被雨中鸟儿的可爱感染,喜悦在眼角绽开。

伞花

天地对话没玩没了,久别重逢软语绵绵……

那喜极而泣的泪滴啊,润湿了大街小巷,也润湿了那俏丽的春装,润湿了姑娘的脸颊和发梢。在天地被湿润中,那伞花如春笋般悄悄发芽,而后遍布各个角落犄角旮旯……

盛开的伞花,如那早春的花儿,五颜六色。盛开的伞花,如那绚烂的夏花,姹紫嫣红。

那朵朵花瓣在雨中盛开,那醉人的蕊像极了眼窝,那眼窝里的泪水啊,在移动中流到了腮边,

那腮边的泪滴滚落在地,那劈劈啪啪的声音,将如泪水的雨滴摔得粉碎。

伞花在盛京古城慢慢地移动,那移动的伞花儿如美丽的山茶花,带着芬芳,洋溢着春之气息,流动在大街小巷。

伞花下,姑娘们的脸颊如桃花般娇艳,那水灵灵的眸子里写着青春飞扬。那婀娜的腰肢令杨柳嫉妒发狂,合体的时装眩迷了早春,惹得小草拥挤着探出脑袋,询问自己睡觉的时候城市发生那些变化

伞花下,孩子们推搡着说笑着,那稚嫩的脸笑得那么灿烂。那无暇的眼神里透出钻石般光芒,纯净的心灵,在伞花下绽放着希望。在希望中寄托着希望!

伞花下,一对蹒跚的老人,进入视野。他们手牵手,伞花并蒂开放在沈城。望着雨中牵着手的手,感动得热泪流。那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仿佛再向世人证明:牵了手的手,今生的路再难走,也要一起牵手到白头。还仿佛在承诺婚礼上的誓言:无论贫穷和富有,无论健康和疾病,无论欢乐和悲伤,与你牵手不放弃。

街头人头攒动,伞花一簇簇绽放。凄迷了城市,凄迷了早春,也凄迷了观赏的人。

氤氲气体

雨丝渐渐地被回收,那摇动的线轴声,搅得枝条左摇右摆。

太阳懒懒洋洋地不愿起来,迷雾随着氤氲气体的不断上升而越来越浓,给沈城的早春蒙上了神秘的面试。

天地间散发着潮湿的气体,那潮湿中一股股氤氲气体还在冉冉升起,与空中的迷雾汇聚,形成浓浓的云。那云散发着湿气……

雨后的沈城,清新纯净。

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一股暖暖的润润的气息进入胸腔。让肺活量空前的强盛。

地上的雨水像小溪那样,欢快地寻找出口。潮湿的.不止是空气,也有那美丽的鞋子。踩着雨水中,体味着那种朦胧的心情,那心情就像喝了一杯老酒,酣畅淋漓……

站在十字街头,望着穿梭的车辆。眺望远方,迷茫一片……

伞花已经消散在天之涯地之角,雨滴如丝丝缕缕被收回云那端。

清晨发生的一切,仅停留在记忆里,那天地对话的缠缠绵绵,那丝丝缕缕的牵牵绊绊,那低低的春之呢喃,随风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地的潮湿,一缕缕的氤氲气体冉冉升起。

夜色

夜幕降临,华灯齐上。霓虹灯眩迷了大街小巷。

雨后的夜色有些凄迷,在凄迷中略略有点神秘……

端起一杯茉莉花茶,站在窗口。眺望沈城夜色,好久没有这份闲情逸致了。

茶香顺着氤氲的气体袅袅升起,思绪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思想的原野里。飞奔在童年的记忆里:那一年,也是这样的早春,也是这样的夜色。山城的夜晚,雨后山城的夜晚。远山朦胧,近水晶莹。那被雨水冲刷的街道显得比平常又宽又平。穿着一双红色的皮鞋,偷偷地溜出家门,来到大街上。那会儿,夜色下,没有什么霓虹灯闪烁,只有一排排路灯,排着整齐的队伍为城市站岗放哨。

因为没有霓虹灯的眩迷,那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也不数不清。喜欢这样雨后的夜色,喜欢在湿润的空气中数着天上的星星。也许是数学没学好,天上的星星从没数清过,为此还狠狠地惩罚了自己,惩罚的结果是:让红皮鞋与雨水亲密的拥吻。其拥吻的结果被妈妈一顿数落。

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好,总是在思绪纷飞时从封存中跳出。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牢牢地占据着心灵的一隅,在快乐时在悲伤时在思绪脱缰时,把存放的美好拿出欣赏品味。让快乐延续让悲伤云散让脱缰继续脱缰狂浪不羁……

呷上一口茶,那茉莉花的香沁人心房。暖暖的软软的气体在胸中环绕,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

眼前的夜色多美好,虽然霓虹灯泛滥,让我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但数不清星星也让我心有余悸。看不见与数不清是两码事,看不见就有了数不清的理由,看见了数不清会被人误认为脑子不灵光,尽管脑子不灵光还是不愿意让人们那么说。

一杯茶落肚,浑身热乎乎的。脸颊飞满了酡红,久违的色彩,在雨后的夜色下絪染。

沈阳的夜色更加地凄迷,霓虹灯也演绎到浓烈。一层层薄雾将城市笼罩……

那穿梭的汽车尾灯,闪着光亮。在迷雾中像极了那闪烁星星,那星星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是我脑子不灵光还是时代发展的快,我在夜色中陷入迷茫……

风中呢喃散文欣赏 篇8

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晨跑,应该从体测后算起,原本以为自己以后都不会再踏足田径场,没想到才过几天就被师傅影响重新回到那里。体测前那几次跑步其实只是去做做样子,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免得测试的时候还没跑就被枪毙掉了。到了测试那天我才知道,我的害怕有些多余,老师带了那么多年的学生,当然了解我们的情况。他们知道大三大四取消体育课以后,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再坚持运动,所以大四这年的很多测试项目都降低了标准。尽管如此,我的测试也只是低空飞过,用师傅的话说:“你也太有辱师门了。”为了不把师门辱没得太厉害,小雪童鞋最终还是踏上了晨跑这条不归路。

第一天跑,心里的那股排斥感和懒散劲儿还没消散,我一路慢悠悠地晃到田径场门口,一看三教楼顶的时钟,才六点,于是先在橡胶跑道上散了两圈步。其间多次尝试跑起来,可是每次都是才跑几步脚就开始犯懒,不过更懒的是心,心说,我不想跑了,我要停下来,于是,脚听话地停止了奔跑。如此反复,跑跑停停,直到天亮。这样做的后果是,当师傅问我跑了几圈时,我只能含糊地回答:“很多圈。”然后便是漫无边际的心虚和汗颜。

有了第一天的教训,第二天就老实了。第二天去得晚一点,到的时候,田径场已经有好些人了,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读英语,还有一个人在修剪草坪。我并不喜欢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太浅了,看起来不真实。每次路过那个嘟嘟响的机器,都会看到满天飞舞的草屑,和着青草汁的味道,在阳光下旋转,扩散……来不及感慨太多,就匆匆路过了它们,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却一直缠绕着我并不轻快的步伐。我的心似乎跟着那些青草屑飞走了,再也顾不上计算自己的脚跑了多少圈,仅存的一个念头是:不能停下来,撑足半小时。这一天,很累,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第三天,跑起来顺畅了很多,也不那么累,不过这天出现了一个问题,我居然从此胃口变好了(原本胃口就不坏),当天还拉着同学去吃了顿自助餐。也是在这天,我终于数清楚了自己能跑七圈,所以给自己定下标准:以后无论怎样都不能少于七圈。这时候的我已经不那么排斥跑步,反而开始欣赏跑步时途经的风景。

一直以来,喜欢清晨多过日暮,因为我喜欢清晨的干净和温和,而黄昏太过绚烂和热烈,也消失得太快,总让人觉得很多东西抓不住。由于晨跑,我成了黑夜过度到白天这个过程的见证者。走出公寓大门,融身于浅浅的夜色中,感受着晨风的清凉,一路小跑去田径场,在田径场等待天空一点一点地醒来。幸运时,会在去田径场的途中偶遇一个也在跑步的老大叔,可能是因为他是我在新的一天里遇见的第一个人,也可能是因为我本来就心情好,所以每次看到他我都会倍感亲切,路过他身边时总会对他笑一笑,不过那时天色还很朦胧,他应该看不见。其实,与其说这个笑容是给他的,还不如说是给每一个清晨的,因为心里很干净,所以周围的环境也可以变得很单纯。

在田径场画圈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是我的小说,仿佛一跑起来,脑子也跟着开始转动了,各种各样神神叨叨的情节在脑子里盘桓,共同编织着另一个喜怒哀乐的世界。有时候,我也会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注意一下路过我身边的人的动作和表情,猜测一下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想法,也许有一天,他们都会成为我写小说的素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离开田径场,我就会忘了自己在跑步时的所思所想,感觉像是从梦里一下子回到现实中,但当第二天早上回到田径场跑步时,思维又可以和前一天接上轨了。

几乎每次都是踩着三教的钟声离开田径场,听着悠悠的钟声在背后响起,总会下意识地回头看上一眼那个挂在楼顶的钟,我进田径场的`时候它正在夜色中闪着荧光,现在天亮了,荧光灭了,钟声响了。在这里待了三年多,每天都会在三教进进出出,也许是时间不对,错过了,也许是心不在焉,没听见,总之三年里听到钟声的次数也不及这半个月来得多。记得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说过一句话:“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我算不得那个看到美的人,师傅和雨儿姐才是,他们还能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偶尔会问自己:这种惬意的状态会不会来得迟了点?一个排斥了三年的地方,当我刚刚学会欣赏它的美好时,却已是站在离别的边缘。我是不是有点贪心了?毕竟我还是懂得了它的美好,迟一点又何妨呢?至少以后想起这几年时光,会有那么一段记忆,属于这片田径场。清清说:“跑步会成为你的习惯,因为你能从中感觉到快乐,所以如果你放弃的话会舍不得。”会吗?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自己差不多进入状态了,便试着多跑一圈,再多跑一圈。当我已经开始享受跑步的感觉时,也就不会再把关注点停留在累与不累上。前几天安静突然对我说:“雪,以后跑步的时候叫上我。”我难以置信地说:“你确定?”她说:“确定。”我说:“每天?”她说:“每天。”室友的加入使我更能体会到晨跑的乐趣,因为我曾认为我是不可能影响得了她们的,现在想想,师傅能影响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影响她们呢?就如师傅所说,正能量的东西是很容易感染人的,师傅影响我,我影响身边的人,如果能将这种影响一路传递下去,会是多好啊。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篇9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诗歌理论,语言,想象力

威廉·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 , 是英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诗风的开创者。华兹华斯生于英国西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一个律师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毕业后到法国旅行, 亲历了法国大革命风暴。后迁居湖区多赛特郡乡间, 结识了诗人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 并结下深厚的友谊。1798年, 两人共同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 (Lyrical Ballads) 。1800年该诗集再版时, 华兹华斯为之作序, 提出了“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 的创作主张。在序言中 (Wordsworth, 159) , 华兹华斯这样写道:

“在创作这些诗歌时, 我的宗旨是选择普通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景 (incidents and situations from common life) , 自始至终竭力选用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 (language really used by men) 去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 还要给予它们想象力的色泽, 从而使寻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 要使这些事件和情景显得生动有趣, 其方法是要真实地而不是虚饰地描摹自然……”

从这些话, 我们不难看出, 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 诗歌创作的原材料 , 即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场景;2) 诗歌创作的语言, 即普通人的语言;3) 诗歌创作的过程, 即利用想象力把描述事件或场景和表述诗人内心情感结合起来。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前的新古典主义诗歌是以德莱顿 (John Dryden) 和蒲柏 (Alexander Pope) 等人为代表的, 他们的诗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蒲柏等人重视“巧智”, 要求诗歌写得“正确”、“优雅”。华兹华斯提出的这些诗歌创作理念摒弃了以往对于诗歌形式和理性化的过度重视, 极大动摇了英国古典流派诗歌的理论基础, 引领了一大批年轻诗人的创作。毕竟, 当理性发展到极致, 情感就没有任何空间了, 诗歌也就随之变得枯燥无味, 也就走到了穷途末路。于是, 《抒情歌谣集》的这个序言就成了英国诗歌领域浪漫主义运动开启的宣言, 也就此奠定了威廉·华兹华斯在英国诗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华兹华斯在其大量诗作中饱蘸感情地讴歌大自然, 很多评论家也把他称作“大自然的崇拜者”。他把大自然看成是灵感的源泉, 以独特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不大为人所重视的小事, 把大自然真实地、充满激情地呈现给人们。《咏水仙》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就是华兹华斯描绘大自然的一篇代表作品, 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沉爱恋, 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诗人的创作理念。在英国文学史上, 这是一篇备受推崇、广为传诵的浪漫主义经典之作。因此, 笔者将在下文中通过对《咏水仙》一诗的分析, 来进一步探讨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理论。

首先,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的主题。《咏水仙》生动地描绘了英国湖区的优美景色。在英格兰的西北角, 分布着大大小小15个湖泊, 较大的有汶德米尔湖 (Windermere) , 阿尔斯沃特湖 (Ullswater) , 德汶沃特湖 (Derwentwater) 等, 湖泊星罗棋布, 风光秀美, 是英格兰著名的风景区。1802年4月, 华兹华斯、多萝茜 (华兹华斯的妹妹) 和几位朋友一起沿湖散步。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几株临水的水仙花, 继续前行时, 水仙花越来越多。最后在树荫下, 他们看到水仙花沿着湖岸蔓生成狭长的一带, 大约有乡村大道那么宽。“它们看来很是快活, 总在流眸顾盼, 总在变换姿态。风越过湖面, 吹拂着水仙。到处散落着小簇的花, 再远几步还有些散兵游勇, 但为数甚少, 不足于影响这条熙攘大道的简朴清约, 浑然一体和勃勃生机。” (Bloom, 276) 大家都沉醉于这一美景。回到家后, 多罗茜在自己当天的日记里就记下了这份惊艳, 而华兹华斯则是在两年后追忆着自己当日的感受, 带着自己在宁静中积累起来的强烈情感, 创作了这篇《咏水仙》。显然, 这篇诗作的主题就是长在湖边、在寒冷的春风里摇曳的一片野生水仙花。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场景了, 却也正是华兹华斯感兴趣的创作题材。

然后,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首诗的语言风格。除了几个文学或诗歌措词 (“vales”, “jocund”, and “oft”) 外, 整首诗的语言极为清淡、朴素, 都是常见的民间口语。这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理念是十分吻合的, 即要使自己诗作的语言尽可能接近人们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但是,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华兹华斯所倡导的在诗歌创作中使用普通人的语言并不是说要完全逐字复制普通人所说的话。笔者以为, 华兹华斯的这个创作原则主要是指诗歌的选词。我们都知道, 任何类型的诗歌, 不管是十四行诗 (sonnet) 、无韵诗 (blank verse) 还是颂诗 (ode) , 在形式上都是要受到一定限制的。而且, 诗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方面的精妙, 这不仅包括诗歌的选词, 还包括其中语音手段、修辞手段、句式结构等的选择, 这些对于一首诗歌的表意和格律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 在上文引用的那段序言中, 华兹华斯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写道:“自始至终竭力选用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也就是说, 诗歌的语言不仅要选自普通人的语言, 还要有助于诗歌的信息输出, 符合诗歌的韵律安排。下面, 我们就来详细地剖析一下在这首《咏水仙》中华兹华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这首诗基本是以四步抑扬格 (iambic tetrameter) 写成的。整首诗可分为四节, 每个诗节分六行, 每个诗节的韵律是:ababcc。具体来讲, 在每节诗中, 有三组押韵的对句, 即每节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 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 最后两行押韵, 这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使整首诗自然流畅, 和谐悦耳, 朗朗上口。也就是说, 它具备了音韵美。正如色彩具有感情一样, 声音也有感情, 不同的音色、音强、音高、音长、音调传达的感情色彩也是不一样的。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讲, 这首诗的成功还要归功于重音的巧妙安排, 语音的精心选择等。上面已经提到, 这首诗基本是以四步抑扬格写成的。但是, 如果诗人自始至终使用这种格律的话, 整首诗就会显得呆板严肃, 就无法呈现出水仙花在风中摇曳的灵动之美了。因此, 诗人在一些地方做出了调整。例如:在第一个诗节的最后一行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 只有三个重读音节:/t/, /si/和/bri:/。这个重音方面的调整是为了突显出作者心境的变化:就在诗人如浮云般独自漫游时, 一簇簇水仙花映入眼帘, 让诗人心动不已, 欢欣雀跃。还有第二个诗节的最后一行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 第一个音步变成了一个扬抑格 (trochee) 。这样一个变化突出了动词“toss”的意义, 生动地描绘了水仙在微风中摇首旋转、舞姿翩翩的动人画面。这首诗也因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无法自抑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华兹华斯在创作这首诗时, 在语音选择方面也是独具匠心的。例如:在重读音节中, 第一诗节主要是长元音和双元音居多, 使得第一诗节节奏缓慢;而在第二诗节, 出现的则是短元音居多的局面, 从而加快了诗歌的节奏。这个变化很显然是和整首诗的基调一致的。第一诗节主要描述了诗人如浮云般漫步在青山翠谷, 突然间看到了一片水仙花。诗人的行动是缓慢的、随意的, 而这一诗节的基调应该是漫不经心, 甚至是无精打采的。因此, 这一诗节的节奏应该是迟缓的。但是, 第二诗节主要是描述水仙花在风中的翩然舞姿, 这一诗节的基调就变成轻快、喜悦了, 节奏自然需要加快。节奏的加快, 仿佛把这首诗变成了一支节奏鲜明、欢快的舞曲, 花儿在舞动, 诗人的心也在舞动。这种节奏的变化和诗人的心境相符, 也与诗的主题和意境吻合。可见, 诗歌的韵律安排、声音选择对于诗歌的传情达意都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 在诗歌的传情达意方面, 还有一个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就是诗歌中句式结构的选择。例如:这首诗第一诗节第三行的开头 (“when all at once”) 。很明显, 这是本诗节第三行到第六行这个长句的状语部分。通过这个状语从句的前置, 清楚地表述了诗人漫步时注意力的突然转移, 与此同时, 也使其后对于水仙花的生动描述变得紧凑、流畅、浑然一体,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二诗节中, 主句 (“they stretched”) 的描述性状语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又被放在了句首。这样的一个变化是为了突出水仙花的“多”和“美”, 这也正是第二诗节的重点所在。当然,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诗人对于句式的选择还是要依据整首诗的韵律作出的。

再者, 《咏水仙》一诗中标点的作用也是值得一提的。例如:在第三诗节的第五行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中, 出现了两个破折号, 放缓了诗歌的行进节奏。面对着如此众多、如此仪态万方的水仙花, 诗人已经完全陶醉其中, 目光驻足于此久久不愿移去, 同时, 诗人似乎也陷入沉思, 认真品味着这些水仙花对于自己的意义。这两个动作, 凝视和沉思, 都是持续性动作, 诗歌的节奏自然要慢下来, 因此诗人选用了具有延时作用的破折号。

《咏水仙》的美还体现在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 尤其是头韵。头韵是诗歌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可以让诗歌更具表现力和音韵美。在这首诗中, 头韵也多次出现, 使整首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例如:第一诗节第四行中, “beside”和“beneath”形成头韵。通过这种声音的重复, 既加强了诗中两个地点的联系, 又使整行诗的衔接更为紧凑。此外, 第二诗节第一行的“stars”和“shine”, 第四诗节最后一行的“dances”和“daffodils”也都是使用了头韵。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华兹华斯十分重视诗歌的措辞, 不管是在语音的层面, 还是在句法的层面。在这首诗中, 诗人也充分展现了自己非凡的遣词造句能力。本着“选用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这一原则, 诗人在措辞上深思熟虑, 最终创作了这一语言简单质朴、风格清新淡雅的经典之作。

前面已经提到, 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还有第三个原则需要遵循, 即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 要利用想象力把描述事件或场景和表述诗人内心情感结合起来。或许, 在《咏水仙》一诗中, 最能体现华兹华斯想象力的就是他把水仙花和星星、波浪等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从而达到了一种空间上的延伸, 既描绘了水仙的多如繁星、绵延不尽, 又突出了湖面波光潋滟、水仙迎风舞动的绝世美景, 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纵观全诗, 诗人的想象力可谓是无处不在。诗一开始的画面就是诗人“似浮云般独自漫步”。“云”这一意象自诗人的脑海跃然纸上, 这可以说是诗中第一次现实与想象的碰撞。尽管这一联想和诗的主题“水仙”并无关系, 我们还是要给予它足够的关注。因为我们从这里, 从整首诗的第一行, 了解了诗人彼时的心境, 或许有些低落, 或许有些欢欣, 只不过, 欢欣中带着一丝冷淡和漠然。这也是诗人后来心境变化的起点。接着, “水仙”这一意象就出现了 (“I saw a crowd/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第二诗节从表面上看就是为了加深花之多这个印象。“continuous”呼应了第一诗节中的“crowd” and “host”。但是, 实际上, 这里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注意的呼应。如:“stars”和“twinkle”分别呼应了第一诗节中的“golden”和“fluttering”。毫无疑问, 正是诗人的想象力造就了“星星”和“水仙”的统一, 生动地再现了水仙如星般繁多、如星般璀璨的美景。第三诗节则是主要描述花之舞, 这里的“sparkling”呼应了上一诗节中的“twinkle”, 从而也呼应了第一诗节中的“fluttering”。“波浪” (“waves”) 这一新的意象自然也出自诗人的想象力。可以说, 诗中现实与想象的结合是逐步实现的。首先, 我们有了“fluttering”一词 (花在风中摇摆) ;然后是“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花在风中摇摆, 翩然起舞。“dance”是个关键词, 在这首诗的每一诗节的第一或最后一行都会出现) 。直到第三诗节, 才出现了比较清楚的表达 “glee”, “gay”, “jocund”, “pleasure” (高兴、快乐) 。也是在这里, 现实和想象的结合变得清晰起来。舞动的水仙花营造了一种欢快、自在、无忧无虑的气氛, 而诗人感受到了这种欢乐, 心情也变得轻松、雀跃。在最后一个诗节中, 诗人明确表述了这次经历给自己带来的精神财富:自那以后, 他都可以从这份回忆中汲取活力, 对他而言, 舞动的水仙俨然成为自己活力的源泉。没有想象力, 这些意象根本无法进入诗中;没有这些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意象, 诗歌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所以说, 诗人想象力的充分调动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咏水仙》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才华。在这首诗中, 诗人的快乐情绪源自舞动的水仙这一普通情境。经过两年宁静中的沉思, 诗人精心选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 把自己的感情全心灌注在诗的字里行间。在创作过程中, 现实与情感的结合依托于诗人非凡的想象力。这也正是本诗的魅力之源。正是这对想象力的翅膀, 让我们生活中的零星琐事变得如此非同寻常、意味深远。此外, 华兹华斯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展示了毫不雕琢的真实, 看似平淡无奇, 读来却是情深旨远、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Bloom, Harold, ed.Romanticism and Consciousness[M].New York:Norton, 1970.

[2]Gilpin, George H.Critical Essays on William Wordsworth[M].Boston, Mass.:G.K.Hall, 1990.

[3]Pinion, F.B.A Wordsworth Companion[M].London:Mac-millan, 1984.

[4]Wordsworth, William.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 With Pas-toral and Other Poems.I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M].New York:Norton, 1986.

[5]飞白.世界名诗鉴赏辞典[K].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0.

[6]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7]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8]王佐良, 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锦缠道·燕子呢喃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0

锦缠道·燕子呢喃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译文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的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语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语醉意醺醺。还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注释

锦缠道:词牌名,又名《锦缠头》、《锦缠绊》。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翠:指柳叶之色。

踏青:即游春。

赏析:

此词叙写春日出游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词的上片着意描写春景,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全篇紧紧围绕春游这一主题,既描绘了桃红柳绿、花鸟明丽的春日景色,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郊游宴乐的豪情逸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日景色的迷恋热爱之情和对郊游宴乐生活的向往赞赏之意,这是词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和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起首两句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时空交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意象。接下来两句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旺盛的生机,很见特色。上片结尾三句,以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喻为宫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经雨的海棠,红似胭脂;柳叶儿不是才舒娇眼,而是尽展宫眉,翠拂人首。

过片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活画出词人自身的情态。“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此三句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媚的色彩。

此词一反当时词坛以哀情写春景的风气,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春色的明媚、美好和春意的热闹,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此词当时词风中自具一格。

总之,这首词以风流闲雅的笔调,通过明媚鲜妍的艺术形象和欢快酣畅的情致与韵律,抒写了及时行乐的人生况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锦缠道·燕子呢喃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译文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看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经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经醉意醺醺。还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注释

锦缠道:词牌名,又名《锦缠头》、《锦缠绊》。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翠:指柳叶之色。

踏青:即游春。

赏析:

上片着意描写春景。“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点明时节是早春,时间是白昼。

“睹园林”以下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运用比喻总括春色,表现出大自然旺盛的生机。“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这是在总括之后具体描写海棠花以及柳条。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比作宫眉。“胭脂透”写出了经雨后海棠的鲜艳色泽;而一个“翠”字则将柳叶碧嫩的颜色写了出来。红花碧柳,两相映衬,十分耀目,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

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说明踏青者并非一人,而是一群人手拉着手集体出游。这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将载歌载舞的郊游场面描写得十分热闹。“醉醺醺、尚寻芳酒”,本就已经醉意醺醺了,可郊游之人还要寻醉,足见其不拘形迹、恣纵狂放的情态。“问牧童”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将踏青的欢畅意绪推至最高点。

想象的呢喃现代诗歌 篇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我们常常借用人们一贯的做法———诵读的方法,这种做法把诵读的过程笼统地归结为欣赏的过程,自然有它的合理之处,反复地诵读就会让读者理所当然地进入诗人预设的情境中,进而深入体会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内核。这种做法延续了很长时间,为广大鉴赏者所广泛接受,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当我们反思这种鉴赏方法的时候,也不难发现其在思维上的不连贯之处,那就是读者是怎样进入作者创设的情景之中的。很显然,鉴赏不能只满足于形式,更要深入鉴赏者的心理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借助诵读这一鉴赏形式而达到心理共鸣的目的,而这之中就必须借助想象的辅助,由此我们可以为鉴赏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诵读→想象→情境再现→身临其境→产生心理的共鸣。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可以看出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桥梁,是让诗歌产生情境再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那么,鉴赏的过程又是如何让读者进行想象的呢?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想象方法,兹将其列出,以供同仁参考。

一、情节再现想象法(时间想象法)

既然诗歌相对于其它文体而言最缺乏情节,也就是说诗歌虽以情感见长,但不以情节的叙述见长(个别的叙事长诗除外)。但这并是说古典诗歌是没有情节的,古典诗歌的情节大多被古典诗歌跳跃性的情节叙述方式给抽象化和片段化。而情节特别是详细的情节又是感受情感的基本条件,因而我们在进行古典诗歌鉴赏的时候,首先并不是情感投入地去诵读,而是基于字面意义的理解,进而通过想象把古典诗歌的情节的来龙去脉尽可能多地丰满起来,也许我们想象得越全面,对其中的情感体会就越深刻。现以一首诗歌为例来作简单分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般鉴赏者都认为该诗第一联是对去武侯祠的路途上的见闻的叙写,而第二联则是对武侯祠附近环境的刻画。实则没有如此简单,我们在仔细品味的时候,发现诗歌第一句话是问句,由此就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一开始为何用一问句,学生在反复试探揣摩设想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诗歌第一句确实为问句。这问句到底又是问谁呢?问诗人还是问路人?学生很快判断出是诗人在问路人。那么为什么不用陈述的方式而是用了问句的形式呢?学生很快就设想出一个情景:某一天,诗人从成都城里出发去寻访他仰慕已久的诸葛武侯祠,也许诗人早有耳闻,但确切地址并不知晓,因而沿路询问,问一人,人家告诉他不知道,接着问第二人,人家还是不知道,不知问了多少人,最终有人手指着城外一片松柏掩映、阴森可怖的地方,告诉他那里大概就是武侯祠的所在吧。经过这样一个情节再现的推理想象过程,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诗人对武侯祠的那种强烈的向往之情和对诸葛亮的深深的仰慕之情。

二、画面再现想象法(空间想象法)

有时古典诗歌所着力描绘的是一幅静态或动态的画面,我们若想深入鉴赏诗歌,就必须深入此情此境在时间空间上的实际情形,从多个情感主题的角度、视野、情感去丰满当时画面的真实情形,让其真实再现,进而就能很容易地借助这一复合空间的立体画面去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律动。下面以李白的一首绝句为例加以简单赘述。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面看为一首送别诗,但要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我们必须先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这首诗歌所描绘的画境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当时的情形真实地再现,方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情味。对这首诗的赏析学生容易只作一种情形的预设,即送别者眼前所呈现出的一幅图景,我们可以选取一幅送别的图画帮助学生探索,甚或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引导想象———一叶孤舟顺着滚滚东去的江水缓缓远去,由大而小,由小而微,进而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之外,诗人的面前只剩下那依旧滚滚东逝的澎湃的江水。实际上这只能是赏析的起点,诗人呢?他难道停止了思想?那么他又在想什么?事实上是在引导学生欣赏周围画境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诗人这一情感主体,由此就可以很容易地引导学生近一步想象当时的画面,这画面中又多了个诗人形象:友人即将远去,李白将其送至江边,友人乘舟渐行渐远,诗人极尽目力目送友人,最终友人还是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外,诗人并未归去,而是久久伫立江头,远望着那滚滚东逝的江水。此时诗人心头那种由依恋到失落的情感不言自明,那种人生中由热闹到热闹之后如东逝之江水一样难以平静的心理也自然呈现了出来。由此看来,只有从多层空间去想象才能真切再现这首诗立体的画境,进而真切感受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

上一篇:感恩母校主题班会小学下一篇:最快乐的一天小学生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