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推荐3篇)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篇1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英美文化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我们每天观看好莱坞美国大片,赏日本动画,唱流行歌曲,跳芭蕾拉丁爵士。而让我们引以为傲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却在传承上遭到了冷漠。传统文化的传承该保持原汁原味,还是融入流行呢?

传承的目的是为了能保持文化的生命,而扩大范围是最有效方法,而想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那非流行莫属!所以我的观点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代的青年为何大多不喜欢看京剧而热衷于流行音乐,小朋友们为何不爱看皮影戏而沉湎于动画片中。其实并非我们对创痛文化完全没有兴趣,只是在形式上,这些传统的艺术过于老套,慢的节奏,陈旧的情节,老的思维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要将传统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那么上学的孩子岂不是要穿上马褂旗袍,从一堆乌龟壳里辨别一二三四?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显然这是不符合规律的。一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热衷于追求时尚、个性,传统经典诗文确实有遭到‘冷遇’的现象。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喜欢,而是教学的方式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比如,枯燥的背诵会让他们产生学古诗文是为了考试或是应付老师要求的想法。毕竟传统的东西经过几个世纪流传可能蒙着一层灰尘。如果把灰尘擦掉,并用新的方式展现,就会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只适用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如果现代人仍然使用它原先的方式,它必然得不到推广。所以,传统文化只有变革它的表现形式,更新它的表现内容,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跟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融入流行元素,才能让文化新生,更广泛得被现代人接受,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我们说融入流行能使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带有流行元素的形式受众面广,更易被大众理解同接受;第二,与时俱进是不可更改的趋势所有的文化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第三,因地制宜,融入当地的流行风俗,才能更好的被适用。文化不应当只是学术性的传承,它源于生活还要融入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融合的最典型代表要数中国风歌曲了。

《青花瓷》、《本草纲目 》、《兰亭序》等流行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流行元素,古典文化被重新演绎。伴随着广泛传唱而使年轻的我们找到共鸣,开始关注诗歌韵律,封尘于书籍中的得到情怀也在新时代得到了重生。很多年轻人因为《本草纲目》,特地买书了解去中国神奇的中医,并逐渐感兴趣,还专门研究起来。有人从《精忠报国》开始欣赏中国古代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恢弘气势。又有人听了《笔墨伺候》之后,专门去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感受其神韵。这些中国风乐曲并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用艰涩难懂的长短文章死板地告诉你中医药有哪些功效,古代战场是多么的气势恢宏,中国陶瓷的配方中化学成分有哪些,而是行云流水般的音调中将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人们在传唱的过程中已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铭记在心。而在这些歌曲传唱之前,我们年轻一代甚至都不知道有青花瓷这种充满魅力的瓷器,中医药如此神奇,书法艺术是如此有魅力,更不会去深入了解它们了。

又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功夫,你知道将中国功夫弘扬海内外的第一人是谁么?是李小龙!然而在他出现之前,更多的人所热衷的是西洋的拳击,日本的空手道等,我们的中国功夫甚至无人知晓。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西方人的喜好和当时时代流行决定大部分人不接受街头卖艺擂台比武的表演方式。李小龙将中国功夫融入了时下最为流行的电影元素,才使得中国功夫文明于世界。而现今功夫巨星成龙、甄子丹继续创作功夫电影同时发挥个人影响力从而这一瑰宝得以传承。

再比如新民乐的兴起。当我们沉醉于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感受,时我们渐渐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乐器。但女子十二乐坊的姑娘们告诉了我们,我们民族乐器同样美妙。她们没有原汁原味地重复那些古调,而是用琵琶、二胡等来展示融入流行曲调的新风格,让我们现代人了解到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张其萍说,把最新的手段、最新的配器方式、最新的流行元素结合到民乐里,年轻人就会更快地接受传统文化。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还掀起了国学热。它并没有被放在课堂上讲授,而是融入了电视节目这一流行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被忽视,而且传统文化正在没落。在百家讲坛的影响之下,国学热被掀起,人们通过如于丹老师的独特讲解,渐渐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开始用独特的视角关注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来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这无疑都是可喜的事情。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在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融入流行后,能够丰富传播的形式,加大了受众的面积,使传统文化更能适应时代因而更顺利地传承。梁启超曾经说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传统文化面临继承和发扬的瓶颈阶段,流行的介入无疑是最好的变革,何乐不为?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要将文化传承下来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如果我们固步自封仅仅追求原汁原味,最终会使文化脱离现实,枯燥乏味,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有人觉得传统文化融入了流行的东西就会变味而不成体统,这并不正确。比如唐朝的诗,发展到宋朝就融入当时的流行发展成了词,得到广泛传播,但词与诗的精髓没有变,最终他们都够成了传统文化。所以说,融入流行元素只是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更可以被大众接受。因为融入流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些手段使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宣传,而流行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将传统文化展现在大家面前媒介。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神不会因为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受到影响。况且真正有内涵的文化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的,这也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绵延至今未曾断绝的根源所在。

当然,流行元素的加入并不是没有限制的,我们一再强调过,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撼动文化精髓的主体地位,本质和内涵是我们要传承的主体不可以被扭曲和更改。如何进行革新,如何与时俱进,这又是一个广博而艰深的课题,等待包括我们在内的一代甚至几代人去努力探索实践。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篇2

关键词:流行文化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态势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此背景下由博客、微信、网络语言、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等构成的流行文化元素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群体活泼且充满朝气,喜欢新鲜时尚,流行文化易为他们所接受。语文学科的生命力植根于生活,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流行文化也应当是其回归生活视野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核心概念界定

“流行文化”,由关键词“流行”和“文化”共同组成。“流行”一词,《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1]“流行”是相对稳定与及时更新的结合,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表现文化与习惯传播的社会现象。而“文化”若以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就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中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才能和习惯,[2]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存在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的结合。台湾学者高宣扬认为,流行文化即是“时尚、时髦、物质文化、消费文化、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休闲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3]。对“流行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流行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类型具有多样性,且具备世俗性、商业性、及时行和娱乐性等特点,即“流行”特质。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从选秀节目、网络语言、流行歌曲、网购、哈韩、影视作品到网游、草根人物、博客、微博、玄幻小说等,都是流行文化样式的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流行文化简而概之为:流行文化是一定时期内被大众普遍热爱并追捧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是对多种具有“流行”特质的涵盖不同类型的特定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概括。而本文所涉及的流行文化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与高中语文教学关系密切、适合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部分优秀流行文化内容,尤其是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和影视作品之类。

二、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等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这与传统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把本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辨认、段落分析和试题讲解”,这种模式化语文课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被抹杀得一干二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关注当代现实文化生活,拓宽思维空间和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高中语文教学要改变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走进现实生活,联系现实文化,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思想活跃,喜欢求新求异、追逐时尚。而流行文化恰以时尚为风向标,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其独特的多元化审美元素迎合了高中生群体的审美需求,因此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对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多是被动的、枯燥乏味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的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例如,对于当下流行的歌曲《小苹果》,学生能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哼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而面对曹操的《观沧海》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重复背诵。再比如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面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喜欢此类型剧作的学生却能像如数家珍一样,不仅能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理清还能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从不同视角进行个性化的自我阐释。而同样作为戏剧的曹禺先生的《雷雨》,却有很多学生难以把握这其中不算太复杂的人物关系,甚至个别学生连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都无法说出。

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体验性、探究性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无疑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示。如果单从文本的经典程度来讲,《甄嬛传》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是难以与《雷雨》相比拟的。但之所以会出现上面这种“倒错”的现象,这与流行文化的特质有很大关联。而这种特质一方面契合了高中学生对文化本身的需求,凸显了流行文化的享用功能、愉悦功能;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其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往往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的兴趣、需求、积极性等在流行文化中无疑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这也正是当下语文教学所欠缺的。

优秀的流行文化中有很多元素既体现着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契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人文特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争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若将优秀流行文化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效补充,则能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和利用流行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优秀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流行文化内容。这种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流行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也是尊重多元文化、顺应当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影视作品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5]而影视作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集意、音、形三种美于一体,赋予枯燥抽象的文本材料以生动形象性和直观性。高中生的语文学习通常以“班级”或“课”的形式展开。它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诸如时间、空间、情境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加之高中生阅历尚浅,使得他们很多时候难以以直观的方式,直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美”。而影视作品却可以借助演员的表演,通过画面与声音同步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中原本蕴含的抽象意蕴与内涵。既形象生动,又可以使学生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利用影视作品的现场情境感,与文本内容有机对接,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被制作成为影视作品。其作品文本中叙述的情景内容,经由荧屏得以直观再现,学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并亲身体验。因此将影视作品中创设的现场情境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将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把握。例如,教师在讲授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同名电影,并设计一个“进入录音棚”的教学活动环节。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照课文为其配音,在配音中把握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身上的那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利用影视资源的丰富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影视资源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影片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文学涵养。例如,在讲授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湘西的风土人情、山川风景的视频,并以之作为文本切入口,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田园牧歌式的湘西生活情韵中,感悟湘西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另外,组织学生观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片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阅读科技文的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影视作品的吸引性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对影视剧本进行改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部流行电影,无疑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结局的设定等都或多或少有自我的感悟、思考和评价。对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充分占有了故事的材料资源,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他们能从更深思的想层面挖掘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能使既定写作技巧进一步娴熟,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流行音乐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流行歌曲将音乐性、情感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娱乐性较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流行歌曲中存在的真善美,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既定知识的掌握。借助歌词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语法和修辞。歌词本身就蕴含着诗性美、韵律美,其语法和修辞的运用极其讲究,通过对歌词本身句式特点的分析和讲解,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歌词本身蕴含的句法知识。如周杰伦《青花瓷》中歌词,“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显然歌词中的“嫣然一笑”,并非写实的手法,借由比喻从而将对方笑容中的优雅美、含蓄美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借助优美的流行歌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品味的方式便成为学习修辞手法的绝佳路径。

音乐创作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古典文化内容的借鉴。这既包含古典诗词的现代谱曲,也包括按照古典诗词格式要求的现代创作。现实生活中以古典诗词为蓝本而创作的流行歌曲不仅具有深远的意境,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古典文化素养。像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独上西楼》,伊能静的《念奴娇》等,这些原汁原味的古典诗词,在这些歌唱大师的全面诠释、深情演唱下,极好地还原了诗词的意境。学生在倾听中已然感悟到了寄托于作者内心的那份或期待、或忧愁、或赞叹之情。引导学生从熟悉并喜欢的歌曲入手,帮助他们分析和反思作品的主题、意象及情感等,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歌词仿写,丰富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流行歌曲中的语言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听歌过程中就能积累作文材料,形成富含诗性美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更能快速掌握歌词的句式特点、表达习惯等形式技巧,从而为写作技巧的提升做好积淀准备。

(三)网络语言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语言是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每个时代它会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部分。网络的普及,让不同地域的人可以汇聚一个平台,在彼此相互交流碰撞中,网络语言得以快速创新。其突出表现就是符号创新、缩略创新、数字创新、谐音创新,另外还有新词创造和借词等。

语言的创新过程是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融合再创造。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乃至使用的语境,学生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如果时间充足,学生很愿意就这些内容作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为此,这些具备创新意义的网络语言,是完全可以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在进行“汉字起源和发展”的专题讲解时,教师可开设“网络语言造词规律”的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形式中亦包含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依此开设修辞专题,由于这些所选例句贴近生活,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可以轻易消解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会伴随不文明语言,乃至低俗污秽语言现象的出现。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亦不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低俗污秽式网络语言对整个社会的危害,知晓使用这些不文明语言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作为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更应该自觉抵制网络低俗污秽用语,不断提升自我语言的使用品位。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特质,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从而完成时代与社会赋予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6]这种特殊的使命感就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恰当的方式面对当下的流行文化,既不过分排斥,也不过分依赖。既要传承历史优秀文学文化,又要善于创新,融优秀流行文化内容于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中与时俱进,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哲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曹明海,史岩:《语文教育与文化精神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篇3

当代传统节日习俗的流变

中国的民俗在传统社会几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作为过去民众生活的集中表现,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内容表达,有严密的行事程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一整套的过节模式早已随着民谣传述久远。端午节,虽然如今人们多半只知道吃粽子,但过去却并不是这么单调,吃五毒饼,食樱桃、桑椹、石榴,饮雄黄酒,身上系五彩丝、配香囊,穿五毒背心,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头围嘴,门前房檐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在外赛龙舟、画舫嬉游、斗百草等。中秋节,人们祭月、拜月,泥玩兔儿爷,请“神祇”,糊窗户,七夕节穿针、拜织女、吃巧果,重阳节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塔。无论在饮食、行为还是环境布置上都有诸多讲究。

如今,节俗形式发生了变化。昔日严整的行事程序日趋简化,过节的“礼儿”也多不为人所知。比如,端午节少有人在家门上插蒲艾。中秋节,祭月等仪式性习俗已不存,兔儿爷等代表物渐为少见。流失的节俗元素俯拾皆是。

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从农耕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农耕时代过节的悠然从容,即使春节回家,许多人也只能匆匆的待上两三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不再登门拜年,而开始短信、微信祝福。由于社会价值观调整和演进,旧有的诸多驱邪压胜形式,也随着人们心智的变化成熟而淡漠。都市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节日祭祖这一主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许多民俗样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在发生变化。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的节日发展史,就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的节日产生,有的节日消失,有的节日内涵和形式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变迁是一种历史的客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中和节、上巳节,许多节日到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就这样,在慢慢流逝的岁月里,许多传统习俗渐渐流失、消散并上升到知识性的层次,昔日的生活场景日益碎片化。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许多节日习俗模式以一种零碎的态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所面对的“文化”。

传统节日:从习俗到情感

说到节日的传承,我想起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感恩节要到了,学校的外教老师Chuck在课堂上发给我们每个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学生的名字。他对我们说,你要将对同学们的印象用最美好的话赞扬出来,写好后交上来。Chuck说,感恩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美洲新大陆移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友谊,而是提醒我们要用积极、赞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就不一样。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机会,并懂得去尊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也是节日与假日的区别,节日是有核心情感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虽然有些节日已经走向过去时,但是仍有很多节日,人们依然在传承:

春节,人们也许少了一些敬神的念头,但还是会贴福字,虽然不再串门拜年,但一定要发短信、微信。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因为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

端午节,虽然人们不再五月避忌,但关爱生命的养生保健意义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近世转化的祭拜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夕节,人们早就不再去讨论家中女人们的心灵手巧,旧有的习俗模式因而消散,但还是会去借这个节日,用新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添上一把柴火。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团圆;秋意渐浓的重阳节,许多子女们都在琢磨着为家里的老人置办一身保暖的衣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每个节日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情境强弱有别,但是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说要策划旅游出行,大吃大喝,而是说,在这个节日情境里,在心理层面对这个节日情境有所期待。就像在中秋节我们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在某一时刻,看看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就是骨子里国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在现实生活中存续,在于它是否有那些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永久珍视和传承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具体习俗形式的变化流转,会发现一些传统节日的精神意蕴还在人们的心底涌动。这就是节日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新时代的节日传承

传统是有时代个性的。在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曾经丰满的节日习俗有的消散殆尽,有的徒留形式和个别元素,有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对接。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种洋节一起构成了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面对节日的传承,经常浮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是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愿意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我想,既不应该为各种本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该去适当的表述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节日理想,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比如通过习俗形式和载体的塑造反哺于情感的经营,去建设那片温润的心理空间。比如端午节,可以循着艺术化和祥物化的道路,将传统的端午节物如香包、五彩粽等形象,结合时代的要素,加以时尚化、卡通化,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节物的威严和文化象征,为民众传递一种明晰的节日讯号,提示人们节期的保健,表述文化关怀。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伟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向未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普世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使社会大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认真生活!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上一篇:忠实的近反义词及造句下一篇:散文练习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