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通用9篇)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篇1

本课题经过上学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本学年针对教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当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因此特定本学年的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提高质量、提升内涵为工作主线,努力实现教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务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确立“服务”理念,为学校教育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全面提高开阳一小教育水平而努力。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本课题有关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及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研究内容

1、着力于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探讨课堂教学中的 “三个有效”: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包括:

(1)、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和质疑;

(2)、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4)、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5)、课堂中如何解决生成的问题;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等。

2、着力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思行为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作为“实践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评价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从而推动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

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设想的策略是:提问——诊断——改进。教学后,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进?”“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得到培养,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改进?”等等。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保证机制

1、领导保证。学校领导对教科研有正确定位,并能身体力行,经常性参加各组的研究活动。

2、机构保证。教科研负责人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注重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自觉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完善课题组长负责制,加强对课题组长的培养、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有较高科研水平,并且相对稳定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3、制度保证。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逐步修订符合学校实际,能激发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系列制度。

(二)、创设科研氛围

用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思想、观念去引导教师、凝聚教师、激励教师。把教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上,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使教师们认识到投身教育科研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各课题教研备课组间周召开一次教科研研讨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开展教学开放活动和送课下乡活动。在教科研实践活动中,加强教科研的过程性管理、指导,确保实验达到预期目标。

(三)、创设学习氛围

学校积极搭建教师学习、交流、观摩和研讨的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交流和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水平。请进来,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并作专题报告。走出去,吸收信息。极力提供每位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机会。

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工作,加强向外推出的力度,争取有较高的论文发表和获奖率。

(四)、搭建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使学校网络资源和教师博客真正成为教师教科研的参谋和助手。

五、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并通过学校各教研组计划。

2、各课题备课组、教研组围绕学校教科研计划制定课题教研计划。

3、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效教学研究的有效策略。

4、召开各课题组负责人会议,检查各项教科研计划落实情况。

5、行政教师进课堂,了解教师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6、第一届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

十月份:

1、各组开展教师教学观摩座谈交流课题研讨活动。

2、各年级开展课题研究教学课堂开放活动课。

3、检查各课题组教师各类学习及课题研究情况。

4、搞好十月份教学活动月,各教研组各派一位教师准备参加校教学比武。

5、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种活动。

十一月份:

1、各组开展教师教学观摩座谈交流课题研讨活动。

2、各学科组开展课题研究教学课堂开放活动。

3、开展县教学课堂交流丝活动课。十二月份:

1、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2、各课题教研组、备课组整理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3、各课题组完成学期课题研究小结。

4、各教师撰写学期教科研小结。

5、统计本学期教科研各项获奖、发表情况。

6、整理本学期教科研所有相关资料。元月、二月:

教师自学有效教学相关内容,并做好学习笔记。

三月:

1、各组开展教师教学观摩座谈交流课题研讨活动。

2、各组认真组织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

3、召开各课题组负责人会议,检查各项教科研计划落实情况。

四月份:

1、行政进课堂听课,查看教师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2、各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开展各备课组相互观摩教学活动,促进课题研究。五月份:

1、各备课组推荐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参加学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2、开展课题研究内容的学生竞赛活动。

六月份:

1、各课题教研组、备课组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2、举办教科研教学沙龙。

3、各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总结。

4、各教师撰写好教科研总结。

5、统计本学期教科研各项获奖、发表情况。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篇2

一、一项准备:扎实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备课是精品意识的保证,备课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备课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尺度,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扎实备课应该从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备语言、备板书、备导入、备小结、备后记入手,做到准备充分,细致入微。尤其是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合理补充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新教材,选取更加有效的信息为教学所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以整合重组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扎实备课。

二、七大过程要素

1.精彩导入:导入是传授知识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是否恰当,会影响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从好的序幕开始,一篇好的报道从简捷的导语开始,一部激扬的乐章从优美的序曲开始,一节成功的好课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在教学实践中,精彩、恰当的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成功的导入,犹如倏然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犹如悠然流淌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复习导入、故事导入、生活实例导入等,只要运用得当,也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有些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展示,用悬疑和问题设置导入,也是目前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2.问题预设。教师备课时要依据学情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学习内容,预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障碍、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陷入的思维误区等,提前做好引领和指导预案,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在交流中会生成很多问题,只有预设充分了,教师的引领才能免于被动,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精练讲解。所谓精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得精确、精炼、精巧、精彩,实用、高效。也就是教师根据中考的要求,在深入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进行简明扼要、省时省力地引导与讲解,从而为学生提供练习、观察、思维、探索、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一环节重在强调教师精炼讲解,因此一定要紧扣教材文本,选取最恰当的讲解内容,采用最易被学生接受的讲解方法。

4.针对性、有层次性训练。

(1)针对性。所谓针对性,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练习难度要适宜。二要针对教学目标,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设计时,首先要想到: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应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本次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达到怎样的水平?三要针对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

(2)层次性。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练习题本身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承认差异,优化弹性练习结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选择练习,从而较好地完成练习。

5.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或在紧张地记笔记,或在忙着找书上的知识点,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才会呈现一潭死水的现象。应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入手,“以学论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真诚、赞赏的语言,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6.课堂民主管理。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都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民主管理,实现“管放结合”。教学管理必须精通现代班级管理理论,必须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民主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客观公正,尊重每一个生命客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管理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可见尊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管理中,当学生犯错后,不少教师就不分场合,直接进行批评,致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不听从老师的管教。若要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就要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尊重学生,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变化,使师生关系真正成为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在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时,教师最好不要指手画脚,高声责骂,而应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心平气和地对学生说清楚错在什么地方。特别是在批评学困生时,不能把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所犯的错误捆绑在一起批评,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使每一个学生的行为都得到合理客观的评价,这样,他们才会充满自信,及时改正不足,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2)以人为本,构建自主型教学管理。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仅是管理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内容的制定者,而且还是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在教学管理方式上,教学管理者习惯按自己的思路设计班级管理,千方百计地把学生一些有创造性的见解用自己的思路去“格式化”,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整天都处于被动、机械、重复之中。笔者以为,要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的状态,教师应扮演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教学管理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管理时必须转变管理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学生是一个完整的、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在教学管理中按照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方案,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机会,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达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目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果教师在民主管理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实、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管理过程中来,那么,学生在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就肯定会有稳步的提高,从而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3)赏识鼓励,点燃学生的心智。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管理,要有对学生的人格、人才之爱,只有师生情感融合,心心相印,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经常沟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在这种朋友般的闲谈中了解、引导他们,寓教育于其中。同时,还要以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把人塑造成社会有用之人,它严格区分于一般社会机构,不依赖于人的自由成长。因此,学校为达到这种目的,都会有一系列的章程和常规制度,以及完善的教学体系,诸如新课标、教科书等,教学管理要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操作能力等,突出“严”。只有这样,才能培训、造就懂文化、守纪律、会技术的新型人才。俗话说“远则不新,近则不散”,朋友之情不是袒护,教学管理之严不是粗暴,教学管理工作要恰到好处,才能做好班级民主管理工作。

7.有效活动安排。顾名思义,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有计划地、带启发性的针对性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问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是目前倡导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三大发展提升策略

1.作业精练。所谓精练,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高考的重、难点,热点,学生的易错点、失分点、模糊点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对学生所进行的各种优质练习。强调精选,变多练习为巧练。

2.选择性辅导、阶段性测试。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进行选择性地辅导,给学生以练习、实验和实习的机会,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班、分组或个别辅导等方式,而辅导的效果则通过随后进行的测验或学生的作业来检查。

阶段性测试是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目标的实现需要测试,能力的提升靠测试,高效课堂仍离不开及时测试。以测导学、以测促学、以测固学是成功的不二法则,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一定要恰当运用测试和考试这一测量工具和手段,及时检查教与学,时刻不忘质量和效益,提高成本意识,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多元激励性评价。在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评价的作用在于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并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评语既要反映出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又要肯定其优点、成绩;既要写出其个性特长,又要引导其发展、努力的方向;既要诫勉其缺点不足,又要热情鼓励启迪……学生评语是学生自身表现的公正体现,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如同甘露,会使学生心灵复苏,可使懦弱学生变坚强,冷漠变热情,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多元化激励原则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评价内容而言,多元化原则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种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采取激励的措施,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利于教师成长的高效课堂教学常态模式是当前中学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工作实践,认为“1+7+3”(1准备、7过程、3提升)教学模式既是一个操作体系,也是一个教学评价体系,适合当前中学教育的实际要求和现实状况。当然,对中学阶段高效课堂教学常态模式的研究还要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教学;高效课堂;问题;兴趣;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54-01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高效课堂的建构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更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作为一名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正确认识当前阶段英语教学所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现阶段,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供同仁参考。比如,目前阶段英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丰富和拓展。一线英语教学工作者及英语教学理论工作者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从主干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发展出了具有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且适合英语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教师教学态度的问题,也有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原因,导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不明显,甚至是无视现实问题。同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仍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得不到表达,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高。 课堂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前期准备工作指的是教师的备课工作欠妥。有的一线教师在课前只是将本节课的课文通读,并划出其中的重难点就去上课。对于教材的仔细研读,教具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的时间安排等毫无准备。尤其是有些课文涉及到需要学生进行现场模仿或表演的环节,也被教师忽略。课前的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实现整体把握的途径,是教师控制上课节奏,保证上课质量的中介。如果教师将这一环节省去或是敷衍对待,只会使课堂变得毫无效率和质量可言。同时,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准备工作督促不到位。英语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尤其是新单词的预习和拼读以及课文大意的了解。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督促学生对课文的预习,在早读课上也没有很好的指导学生拼读单词或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均没有到位,质量低下的课堂的出现也就无可厚非了。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出现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师生课堂互动不足等等。为此,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有助于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

二、知原因,想方法,构建优质课堂几点策略

初中阶段英语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人们探索知识的重要性。要实现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构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要能够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次,注重实践练习。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所以我们说语言是练会的而不是学会的,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精心设计,重视学生的参与,强调向学生提交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与活动,以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目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练习机会,使语言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设法给每个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外,还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诚然,英语教学中,要完成较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要做到快节奏,就必须注意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不至于因为教学环节的松散而造成时间上不必要的浪费,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时,教师便可设计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情境中进行实践。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模式就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进行讲解,长时间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工具,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英语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歌曲等,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4

1、在理论层面:在学期初由魏校长、李主任和我进行了高效课堂理论培训,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培训,通过网络学习了李校长对高效课堂的解读,加上后来5月份电子白板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认真研习了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书籍,通过撰写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结合学校要求本学期进行了九轮高效课堂探索研究,平均我们每位老师上了三堂探索课,设计三篇精品导学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经验稿,阅读三本高效课堂相关的教育专著,引领追寻职业幸福。

2、在实践层面,重点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在高效课堂的推进中学生不会课前预习,不会使用导学案自学等现状,我们年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内容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展示等学习环节的基本要点和导学案的使用方法,为高效课堂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对各小组长进行培训,培养组长的协调、分工、管理和合作能力。尽力与班主任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取得的成绩

一是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师驾驭课堂的主流。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四步课堂学习的模式,能初步放开胆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到的想法,学习成绩稳定。

二是对学习小组的建设初见实效。小组评价机制采用班级对个人、小组捆绑式评价。小组策划赶超目标的做法以及优困结对帮扶等做法,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初步构建起了快乐高效的课堂。

三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构建,内涵发展更为丰富,引领目标更为明确。我们组高效课堂模式是在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前提下,将40分钟的课,以时间分配为标志,分为三个阶段:即30%(12分钟)教师释疑解惑,突破重难点,不以任何理由抢占其他时间;60%(24分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案内容,解决导学案中一些需讨论解决的问题;10%(4分钟)目标检测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首先在组内分三个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困惑、问题向上一层同学请教,在此期间,老师巡回收集、发现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引导、点拨。通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中心,两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基础、教师业务能力及思想观念所限,目前的课堂与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还有巨大的差距;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自主表达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3、班额大,组员多,两极分化严重,课堂气氛没法保障,探讨问题费时,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困生辅导困难;

4、小组探究学习只是学优生在动手动脑,语言表达能力差、学困生只照着别人的思路走;

5、学生预习肤浅,互评、家长评价不到位,学习资料以及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都难以普及,学生资料匮乏,知识面狭窄;

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如何使得讨论更加深入有效,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又不影响教学进度等一直是困饶我们组的主要问题。

四、今后工作设想 第一、认真组织高效课堂推进工作,继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是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将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在学生身上,落实在操作过程中。面对教材,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学习;面对学生,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使课堂成为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享受快乐的场所和舞台。二是树立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者的意识,明确学生学习的天敌是对教师过度的依赖,教师教学悲哀在于包办学生的学习。要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表达权。三是树立切实尊重学生过程中有效学习的意识。在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有效学习的能力,就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树立学生做过了,才可能更好;学生操作了,才可能不忘;学生想过了,才可能有所创造的尊重学生意识。四是牢固树立改革发展的意识。我们必须明确,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五是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设计导学案能力,使问题引领科学有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提高课堂导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有序高效。

第二、进一步强化导学案的编制要求,加强个人主备,年组集体补充、修改、完善,审核人把关确认的导学案制定程序。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简明、科学。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和“达标测试”部分必须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设置探究式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要强调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一定要强调学习交流的科学性和互助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将导学案保存好,要及时记录纠错情况,要及时记载学习情况。

第三、树立与课堂共进退的想法,有不达高效不回办公室的准备,与一线师生共同完成教育理想,共同追逐教育梦。

“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高基庙镇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高效课堂的开展略有成效,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已初步构建,内涵发展更为丰富,引领目标更为明确,现将近一年来高效学科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的开展活动情况作以汇报:

一、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进展

(一)理论与实践并进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定要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意识,养成学习的习惯。课题组长带头并要求和督促组员每月必须至少写一次学习笔记和感想。这个习惯从课题实验伊始一直延续至今。我们课题组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我们在网上申请了一个课题组的QQ群,大家若发现有好的文章都可以放入邮箱中供大家学习,在开展课题组学习活动时,还将所看到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念下指导研究与教学,才能更好探索出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几个工作:

1、每学期规定每名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且每月有读书笔记的检查,纳入平时的教学月评月查。

2、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论等教育理论专题校本培训讲座活动。

3、学校再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工作,使所有的课题教师明确了课题方向、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探讨课题的实施整改方案。

(二)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积极探索

为了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我们依然以课堂、学校教研为主阵地。在去年的教研活动出现的种种问题上,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推进备课改革

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语数每一单元进行一次高效学科教学模式的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导学案的编制进行探索,然后自主进行实验,进行反思。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改进研讨课

为了使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我们围绕课题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①主题研讨。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设定者有时是课题组长,有时是执教老师。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②一课多教。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反思总出更有效的课。如李龙银老师执教的数学研讨课《鸡兔同笼》,三本校的六年级三个班分别试教了一次。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③同课异教。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中青年教师比武活动,要求同年级的参赛教师执教同一个内容,且按照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来上课。在这样一个大型的教研活动中,通过比较,认识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同时也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还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

3、提倡互动评课

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体现,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氛围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4、改善检验途径 归根结底,我们课题研究的初衷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佳境界。说白了,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模式教学最后的效果怎样就要看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有所收益。

为了检验课堂教学,我们进行的课题实验课都进行了现场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课一结束就要求组员及时对听课学生进行问卷反馈表上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查。全体组员通过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表,和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反馈表。进行检验与下一步的改进。旨在检验高效课堂的实施效果。

二、课题研究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青年教师的群体培养,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并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智慧。近一年来,我校青年教师王阿倩在市语文古诗词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袁容教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杨艳老师的以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的研讨课,获得了省专家的高度认可。年轻教师,均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他们遵循教学规律,关注全体学生,追求高效教学,大胆尝试,在课堂驾驭和执教水平均有显著提高,深受学生喜爱,在每的学生测评中,学生的成绩和认可度均在列前茅。经过努力,可以说我们的每堂研讨课都十分出色,课堂教学十分贴近学生,精巧而富有美感。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打造了名优教师。

2、提升了教师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即研究者”也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教师对新课程及有高效课堂教学有了自己的认识,结合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对照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措施还有一些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原因有两点: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课题组主要成员更换频繁,这对课题的开展很是不利,本课题的立项原是张校长,后来调到团山小学,课题负责人更换为李新明校长,可由于岗位的变化,本学期,课题负责人与主要成员基本更换。每一轮负责人对这课题都有自己的认识,由于认识的差距,导致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有时脱节。

2、我们课题的研究主题当初定得还是太大太泛,导致很多研究缺乏深入的突破和坚持,再加上课题组老师教学任务确实很繁重,每天上课,批改作业和其它的琐事做完后,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静下来进行探讨与反思。因此有时在推动课题的行动中会陷入困局,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3、师资的缺乏。我认为如果要想扎实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课题负责人至少要学好两门学科,一门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另一门《教育测评》。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教育研究素养,所谓的课题研究只能停留在经验上的探索。

四、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根据研究中暴露的种种问题,也为了真正的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下学期将打算缩小学科教学模式研究的范围,只针对语文数学学科的中年级学段进行某一类课型模式的研究。

2、建立课题组成员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3、下学期教研活动以课题实验研究课为主,完善操作要点。最终形成可操作的高效的模式。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4、在校网站上建立课题研究专栏。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教育的旧面貌,它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了极好的教育教学研究平台。

5、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6、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分项档案。

活动场景、设计、活动记录、活动照片、调查表、评价表和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活动小结等的保存和整理及时整理,建立分项档案。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篇5

课题名称:导学案设计和运用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2年4月至7月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思路

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指导,严格按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地结合,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的意识,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学校课题及各段的子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多一种意识,多一种实践,多一份总结,注意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本阶段研究目标

1、导学案相关理论学习。

2、导学案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3、初步设计导学案。

四、工作重点

1、定期培训实验教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资料。

2、制定学年实验计划,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开展工作。

3、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不断总结导学案设计和运用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五、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

1、调研学生学习情况,导学案理论学习。

2、研讨导学案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

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体验学习---学习检测---学后反馈。

3、组织成员写导学案,选择优秀者试用导学案教学。

六、本阶段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2.4----2012.5.15)准备阶段

1、落实课题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研究组,落实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与分工;调查学生课堂倾听状况,了解原因,分析对策;课题组纂写一篇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1):负责组织分工以及纂写调研报告

责任人:田智、聂金成(2):调查学生课堂倾听状况,了解原因,分析对策

组长:田承柱

成员:田智、田承柱、彭治顺、吴丽燕、戴超、聂金成、田胜坤、田时勋、张平男、梁翠香、彭晓蓉、彭梅英、周菊莲

2、设计出总体研究和实施方案,确保课题的实施。

第二阶段:(2012.5.16----2012.6.27)实验阶段

1、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学习,学习相关理论及前人研究资料(各成员写一篇经验性论文)。(田智、戴超主抓)

2、调整课题方案和操作措施。(田智、戴超主抓)

3、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讨导学案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合理性。(田承柱主抓,参与者:田智、彭治顺、吴丽燕、戴超、聂金成、田胜坤、田时勋、张平男、梁翠香、彭晓蓉、彭梅英、周菊莲)

4、组织成员写导学案,选择优秀者试用导学案教学。(各成员纂写一篇导学案教案)。

5、邀请教科所专家进行专题指导。

6、召开小阶段总结会,及时调整完善导学案在实践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第三阶段:(2012.7)阶段总结

完成初期课题研究报告,汇总研究资料。(责任人:田智、戴超、聂金成)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学习研讨组织:

田智:组织协调,确立研究活动与目标。

聂金成:负责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及资料。

田承柱:负责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现象的分析总结。

2、过程管理

①课题主持人负责开展每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主讲人、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论文交流、听讲座、课题研讨课的观摩、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外出学习的汇报、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并督促成员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②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每位课题组成员在一个阶段内听课题组组织的导学案课堂公开课两次以上。每次听过课后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活动,上课老师要写出详实的课后反思。按时参加每每阶段的课堂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③课题组成员要坚持理论学习,每阶段阅读一万字以上的有关导学案设计和运用方面的专著或教育杂志,参加读书交流活动。

④课题组成员每阶段必须按时上交论文和导学案。

3、制度与奖惩

①课题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研讨活动,请假每阶段不得超2次。超过2次取消课题研究资格。②课题研究工作每阶段一小结,对于未上交课题组安排的论文、导学案及其他等任务的,视其自动退出研究小组;对于完成任务的成员运用课题经费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小课题结题报告 篇6

如何确保“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及其实施办法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更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应对这种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模式,以加强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当前,我校推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追求“高效课堂”,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通过调查,目前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的课仍占一定比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方式落后,三维目标达成度低下。教师重在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探究性问题。教师虽然知道要落实三维目标,但在教学时注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为活动而活动。

2.课堂沉闷,缺少互动。在教学中,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与老师进行互动。大部分的学生处于沉默状态。即使有互动,也流于形式,课堂上经常把“对话”当“问答”。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没有被激活。

3.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学生本身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懒于思考、不善于问题的发现、探讨与交流。

4.教学手段落后,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讲到底。学生厌倦,效率低下。配备的多媒体形同虚设,造成资源的浪费。5.教学评价单一。缺乏激励性评价,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题是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结合我年级的实际,而提出来的改变生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的目的

开展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重在探究、寻求促进高中生物课程高效的具体策略。它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目的是构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师教学规律的新型课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一定的策略、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自主学习状态的情况下,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并在积极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使我校的生物教育教学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二)研究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培养一批乐于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和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型骨干教师。3.有利于实现我校生物教学的高效、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简单传授的过程,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知识主体的学生和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主义获得,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全过程,也是一种意义创造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特定情景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助性,强调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知识构建的内在意义和价值。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几个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合作和相互支持来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3)面对面的创设性的相互交流(4)小组技能(5)小组的自我评估 3.目标教学理论

目标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4.结构教学理论

学生通过学习所得的知识点是零碎的和凌乱的,必须经过人为加工,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来。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收集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前期分析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教学实施阶段:按照不同时期的教学现状,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体系,并探索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安排: 1.由赵义民和刘志国老师针对学生学习现状上一节有针对性的现状改良课。2.由本组年轻教师上模仿性公开课。

3.通过阅读同课题老师的最新见解及分析,学习并领悟到许多优秀的方法,广泛搜集同课题教师的相关资料,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并及时网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力争提高自身的认知和水平,并转载供大家学习、讨论。同时,积极与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及时交流心得与体会,互相取长补短。组织课题研究组成员讨论,因材施教地推出了试行的高效课堂模式,即目标导学、小组讨论、师生解疑、知识自测、学生反思的五步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4.将平行班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班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对照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5.结合实际教学的全过程,将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的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时上传,并和多位老师积极探讨。期间还进行了《关于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问卷调查工作,组织学生代表参加讨论、分析实验数据,不断完善方案。通过家长及学生及教师的积极配合收获甚多。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1.最后几个月我几乎把设计的导学案全部上传,在此过程中对课题研究全过程再次进行反思,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担忧和隐患,好的举措教师和学生都很

满意;不足之处又时常反复踌躇、瞻前顾后,生怕“副作用”过大,影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庆幸的是,经过多位资深教师的指导,及时修改并完善了重要环节上的缺陷和不足。2.这多半年时间,我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为入手点,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高效性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物问题的能力为最高点,努力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着手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研究汇总,逐渐形成研究报告。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

1.编写了高二生物学案一套。2.撰写论文7篇。3.教学设计12篇。

4.通过对全年级理科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结果如下: 主要项目 对生物是对现行课新模式课通过新模 否有兴趣 堂模式的堂中的参式成绩提 满意度 与程度 高率 比例 83.2% 84.5% 较多 80% 5.通过对全年级理科班学生高二下第二次月考成绩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及格率 优秀率 32.1% 7% 从表一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生物感兴趣,对现行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赞成,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从表二分析,学生的及格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一定优秀率。基于以上数据结果,我们构建了目标导学、小组讨论、师生解疑、知识自测、学生反思的五步教学模式,希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目标导学,整体感知

教师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合一的讲学稿。在上课一开始,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后,然后学生根据目标导学,认真研读教材,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力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基本的内容要求能掌握。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小组讨论,自主构建

根据学生在研读中发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质疑探究,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为了使这部分落实到位,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学生的各项活动,创设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氛围。

(1)、在问题的设计上

?、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符合生物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

(2)、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

?、是要根据课程、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资料分析、情境分析、分组讨论、探究实验、看图或图表分析等形式;?、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参与点,不能让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成为观众或听众。3)、师生解疑,整体构建

在学生小组自主质疑探究、自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最后通过整合,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及技能体系。在课堂交流时: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二、要给充分的时间;

三、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交流学生有能力自己构建的,教师决不能越沮代疤;

二、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努力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习题巩固,反思提高

本步骤包括知识体系、练习题、反思三个栏目,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知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精选习题,选题的原则一:少而精,有明确的练习目标,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原则二:难易适中,做到不选难题、偏题、怪题等,所选题的难易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基。总之,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反思栏目中我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收获和建议,更鼓励学生写感受或建议,从而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平台。当然,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此栏目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1、运用固定模式教学,定模后课堂形式制式化,时间久了,学生会稍显浮躁,稍显疲沓。

2、运用有效课堂模式解决生物问题固然存在许多优势,但其他方式,如创设教学情景在有些课上的效果更为明显,如《胚胎工程》、《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等,是否可以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3、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比对,实验班存在的问题是,优秀率不如对照班,几次考试,最高分也不会在实验班出现。

4、与多位教师进行探讨,对陕西宜川中学进行实地考察,观摩有效课后,有一些感触,有效课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一种理念,模式也可以多样化,传统优秀的教学经验完全可以适时揉入到新的课堂模式当中,更好地解决生物概念的教学问题。

5、培优工作可以以开展第二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提高优等生的生物成绩。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学习一定的生物知识,培养一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为将来的科研科目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有效课堂在时代的呼唤中走来,课堂上师生情感交融、智慧碰撞、思维互动,教学并进。在有效课堂的模式下,探索高中生物课高效性的教学研究,通过高效课堂相关教学环节,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解决了高中生物的教学困局,实现了把快乐还给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把快乐还给老师,真正实现我工作、我生活、我快乐。

参考文献 《生物课程标准》 《唐都学刊》 《生物教学参考》 《教师报》

《宜川中学导学案》

实施有效备课 构建高效课堂 篇7

一、以书为友, 与学生共学, 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现在很多教师都反映语文课难上, 不知道教什么。社会需求综合型人才, 各项试题也偏重于课外知识, 如果教师不继续学习, 只靠以前上学时学的知识, 单纯地教课本上的内容, 肯定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那么, 教师如何才能在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与书为友, 不断给自己充电,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 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来熏陶学生, 让其亲师且乐道。有些教师一提到自身语文素质便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悟, 于是便自暴自弃, 不再期望自己有多大作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常言“活到老, 学到老”, 虽然我们自身能力有限, 而且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学校上学, 但“临时抱抱佛脚”也未尝不可, 我们可以边教书边读书边学习, 知道了自己在下学期要教哪些文本, 在假期或开学初就应有意识地阅读此类文本背景下的相关小说或材料, 不要只读教材和教师用书。

如讲授有关毛泽东的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 如果单纯把教师用书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 学生理解不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 教师便实现不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也不会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这一单元之前都能详细了解红军长征时的历史背景及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认识毛泽东文学作品的特点, 则会帮助师生深入理解文本。长期坚持, 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就会锤炼出来, 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就更有品质、更有深度。

教师不但要以书为友, 随着教材而读书, 而且还要与学生为伴, 随着学生的爱好而读书,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去探讨问题, 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然后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 师生之间才不会形成代沟。同时教师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导学生应读那些书, 它的精华在哪里, 哪些书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避而远之等等, 最终达到“学生知其然, 教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另外, 教师还可以参加一个研究团队, 搞点小课题研究。每位教师要习惯参加一个团队, 在团队内和同事一起研究, 一起观摩课, 一起做读书交流, 互相探讨, 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搞点儿课题研究。这样有理论研究, 再把自己的班级当做“试验田”, 不断尝试, 不断改革, 不断反思, 最后积累的成果不但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而且还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 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二、潜心诵读文本, 设计出优质教案

1. 宏观把握语文教材, 体现语文教学的大知识观、大课堂观、大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阅读本学期所教教材外, 还要阅读其他年级的语文教材, 这样才能从宏观上了解教材编写意图, 明确本册书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而不会将所教知识狭隘地定位于某一年级、某一学科, 使教师在完成单位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充分体现课本知识的延伸性, 实现教学的大知识观特点。教学虽以课堂为主阵地, 但语文课堂则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的预习、调研、整理资料, 以及课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 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大课堂观。而教师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生存能力等的培养, 则是体现语文教学的大教学观。

语文教学的这三大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宏观把握教材, 最好在开学前对本学期的教材内容画出释译图, 准确把握重难点, 对每一块儿知识如何传授做到心中有数, 这个环节可以是粗线条的, 但便于整体安排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潜心诵读教材, 读出个人疑问, 读出个性化理解。我曾有幸听过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一个讲座, 在谈到备课时, 他说, 他要求学校教师每年暑假把所教教材背会, 开学时, 校长不看教案, 而是检查教师对教材的背诵和理解。针对这一点, 我深有同感, 总结自己凡是上得比较成功且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的课, 都是熟读教材的结果。

我认为, 对教材文本熟读甚至背会, 不是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秀, 而是为了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与文本对话, 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对文本有一个最原始的认识体会。在诵读过程中产生疑问、解决疑问, 对每个问题都追根求源彻底弄明白。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经验的阅读者, 在对教材经过了这样一个认识、推敲、研究的过程之后, 再去看教参, 就不会被“教参”所左右, 反而会吸取教参之精华, 长此以往, 熟能生巧, 即使教师没有想象中的博学多才, 最起码在课堂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从容应对。坚持下来, 还真正能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3. 合理安排教学设计,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达到课堂高效之目的。同一个文本的课堂教学设计, 就如同人的脸一样, 虽五官俱全, 却一个人一个样, 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同样一堂课, 受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个人阅历等因素影响, 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最好的呢?没有准确答案。

我认为, 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文本的课堂是成功的语文课堂, 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方法, 鼓励学生按照教师最初理解文本的方法提前预习课文, 了解作品时代背景, 形成自己的最初认识, 留待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去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并在班内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则趁此机会进行点拨提示, 形成学生下一节课预习的目标。这样就要求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 但教师的每次提醒和点拨, 都要对学习内容或争议的话题有一个知识的提升, 做到干预而不干扰。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和教师学习的过程一样, 有阅读的经历, 有解疑的过程, 有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才能达到课堂高效之目的。

三、让学生参与备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备课中来, 课前教师与班长或组长共同设计完成学案, 要求学生按照学案进行预习, 对学案中感到疑难的问题, 反复阅读, 深入研究, 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留待课堂上交流讨论解决, 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教师出面了, 此时的点拨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共同备课这种课前预习准备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积极性的一个良好时机。共同备课环节, 让学生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人, 感悟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处理信息等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让学生参与备课, 还能培养一批精干的小组长, 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长期进行下去, 学生们还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提高学习效果。

四、对课堂进行反思, 形成二次教案

教师埋头写一年教案不如认真搞一次反思, 高效课堂重在反思,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 都要有意识地对文本理解、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深入反思,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想几个更好的办法, 然后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 形成二次教案, 以便于对以后解读文本起到借鉴作用, 最终获得切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更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比如课堂上偶遇的一些教学故事, 看过的一些文学杂志, 读过的一些诗词小说等, 都可以随手做些记录, 写一些教学日志, 时尚点儿的再开个博客, 这些都是养护自己教学生命的一些做法。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篇8

一、实施目的和意义:

1、落实新课改理念。即落实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和人格;

(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能力。

4、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继承再创新、先临摹再发展。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1.有效课堂 “自主合作,先学后教,精展训练,当堂达标”模式的研究。

2.在有效课堂新模式下小组建设的研究。

3.在有效课堂新模式下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交流讨论法和经验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有效学习模式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

2.行动研究法:教研组长及分管领导深入课堂,与学生座谈,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建立课题

研究的现实基础。

3.讨论交流法: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切合重、难点,在个体深入钻研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研讨,寻求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为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4.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主管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对课题的实验措

施、产生的实验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使研究工作由点到面向更深层次推进。

(三)研究途径

1.通过教研组讨论、网上研学等形式,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3.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会积极响应高效课堂要求,不光盯着知识点,还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勇于表现,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参与就是快乐,自信就是成功” 我的课堂我做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在教室(学堂)这个精彩的舞台演绎自己的人生。

(四)经验总结阶段:

1、随时总结:每次公开课后,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和研讨交流,明确得失和改进方法。

2、阶段总结:

(1)由教研组长根据本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写出高效课堂实施的总结。

(2)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写出本学科高效课堂实施的相关资料。如学科高效课堂实施细则(模式)、导学案编写细则等。

3、成果展示

(1)通过校园网,随时展示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2)以研讨会形式,进行高效课堂经验总结的展示交流。

(3)高效课堂活动开展成熟后,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对外展示。

(4)高效课堂活动开展成熟后,将编写的高效课堂实施细则、导学案编写细则、高效课堂评价细则、相关论文、研究课题等进行对外展示。

“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和本校实际出发,通过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中学的教学模式,促进我校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我校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二、课题组研究成员:

刘子才、周金华、刘永兵、高洪潮、赵玉兵

三、“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实施具体步骤 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及教研室的的要求,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中推广“学、讲、练、评”四环教学模式。

1、学:

即导学,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编写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分为三种形式:自我思考、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本环节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创设情境:寻找恰当的载体,沟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胃口”。

②学生探究:根据自学提纲,结合学生手中的学习资料,探索解决所学问题。

③教师指导:在呈现学习“支架”——自学提纲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问题,必要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④合作探究:交流见解或提出疑惑,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讲:

这一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由知之浅到知之深,知之窄到知之广,知之少到知之多,最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规范、严谨的新知识、新规律、新思想、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交流自学成果:通过不同学生、不同角度将探究问题的答案发散出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②教师评价总结: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的闪光点。

③教师点拔提升:教师将学生发散的思维加以会聚升华。,重点知识强化提高,难知识化解突破。

3、练:

练即练习,当堂训练,初步形成技能,这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初步应用练习②拓展提高练习

③要合理设计练习题 ④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4、评:

评即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评估,检测是“练”的提高,考查学生理解或熟练应用的能力,这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师生反思:教师小结或学生谈收获,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②检测所学知识:检测题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③将落实“进行到底”,落实有哪些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补救辅导。

④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四、具体措施

1、成立学校地理学科指导领导小组,加快推进我校初中地理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力度,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2、进一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等有关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我校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

3、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构建教研员→学科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和地理教学研究体系。

上一篇:幼儿园师德承诺书简短下一篇:乡干部作风整顿查摆问题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