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通用8篇)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1

“4.25”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1.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2.疫苗的特性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3.有六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7.预防接种后偶合症

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六种情况中,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4.关于预防接种的禁忌证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5.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预防接种是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在保护绝大多数人群健康的同时,极个别人承担了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充分考虑到受种者的权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规定,对因异常反应引起的严重损害者给予一次性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属于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由省级财政安排,属于二类疫苗(自费接种)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由生产企业承担。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2

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 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国游客, 我国很多旅游景点都提供各式各样的英文服务, 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游宣传资料供外国友人阅读, 或建立相关的英文旅游网站方便外国游客查询, 有的景点还提供英文导游服务, 等等。这是一个顺应时势的举措和进步, 不仅可以使外国友人的旅游时光变得方便、舒适、温馨, 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我国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细研读这些英文旅游宣传手册和资料等, 我们会发现这些英文翻译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意识到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观光旅游, 其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游山玩水, 其中还必然会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必然会遇到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一些不尽如人意、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翻译不仅会导致外国游客错误的理解及误会, 有时还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形象及其发展, 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避免这类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译方法, 达到准确传递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特点

1.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

“旅游业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 (陈白颖, 2003:55) 。旅游自始至终都与民族特色、宗教信仰、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紧紧相扣, 息息相关。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 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 因而它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撰写者强调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韵味。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 这些对于海外游客来说无疑是陌生的, 这其中存在的风土人情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观光旅游。笔者以丽江古城为例, 简要分析旅游宣传资料中的一些普遍特点。

例如在丽江古城旅游网的宣传资料中, 连续使用了丽江古城、纳西东巴、龙腾古城、火把节、放河灯、古城木府等作为标题。这些词句在中国游客看来是一目了然、清新明了。它们从历史称谓、民族风俗等方面反映了云南丽江丰富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与人文背景。例如“东巴文化”、“火把节”、“放河灯”这些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独有的民俗与文化特点。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中国“龙”的概念对外国人来说已不是那么陌生了, 很多老外都已熟悉并接受了“龙”这个代表繁荣、吉祥、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词。“龙腾古城”生动地显示出这座丽江古城的朝气蓬勃, 凸显了浓浓的中国味。此外, 就连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特意加上了古城两个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 例如古城时尚、古城街景, 就连最时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 称作“古城泡吧的柔软时光”。可见, 文化信息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当翻译者遇到此类情况是要特别注意, 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2. 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美感。

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点在丽江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同样有着充分的体现。在此让我们再来看一段玉龙雪山的简介: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 而且随四时的更换, 阴晴的变化, 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 雪山乍隐乍现, 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 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 白云横腰一围, 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里, 群峰如洗, 闪烁着晶莹的银光。……”

这段介绍虽短, 中国游客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充分展示出了中华语言的优美与丰富, 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几点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第一, 中文的文章喜欢引经据典, 引用古代的诗词歌赋。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 原本用来描述琵琶女的美丽与羞涩的神态。这里却用来表现出玉龙雪山如仙境般壮丽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讲都特别喜欢引用诗词歌赋来增加文章的美感。旅游宣传资料也是如此, 引用诗词歌赋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 旅游宣传资料经常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法。例如这整篇玉龙雪山的宣传资料大量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时而……时而……”, 这不仅使文章朗朗上口, 增强了整句话的气势, 更是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玉龙雪山的扣人心弦的美, 使得它更具有神秘的魅力。从旅游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能体会到中华语言独特的风格及韵味, 然而这些语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译过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这段文字文笔优美, 引经据典, 却让译者一下子无从下手, 为了将宣传资料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达到旅游资料宣传的目的, 译者必须采用省略、意译乃至重写等多种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二、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

学者陈刚指出:“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 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 (陈刚, 2004:59)

翻译旅游宣传资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译者需顾及多方面, 既要准确地表现旅游资料的原汁原味,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实于原文, 体现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内涵, 又要兼顾市场的需要。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

作为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旅游资料原文的含义。因为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的众多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作为译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准确, 这是正确翻译的前提。下面笔者着重探讨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旅游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直译可以保持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原汁原味, 让外国友人直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风采。例如, 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就可以译成dragon boat racing。虽然中国文化中的龙和西方文化中龙的含义差距很大, 但是随时全球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 老外也早已了解了中国龙的生机勃勃、吉祥的含义, 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用直译, 直接把“龙舟”翻译成“dragon boat”完全没有问题。再如“香山”直译为“the Fragrant Hills”;“蛋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egg”, 这些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含义, 又通俗易懂, 使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但是直译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宣传资料中比比皆是, 有些文化特性是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的, 因此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充。

2. 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法。

音译意译相结合也是常见的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之一。

例如“华清池”。华清池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以其古老的历史和著名的温泉闻名于世。在这里“华清”两个字可以用音译, 但是“池”这个字如果把它简单地直译成pool或者pond, 那样不仅流于形式上的一般, 也丧失了华清池内容上的特点, 只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该景点没什么特别之处。这里根据华清池的实际特色及功能, 略作变动, 翻译成“hot spring”。“Huaqing Hot Spring”既能体现出其本身内在的含义, 又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求, 让人联想到了温泉的惬意和舒适, 让游客感到心驰神往。

再以雍和宫为例, “雍和宫”译为the Yonghegong Lama Buddhist Temple。

雍和宫原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 后改为行宫, 故名雍和宫, 再几经变迁改为喇嘛庙, 最终被确认为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其英文名字时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两个字, 将其音译。至于“宫”如直译应为“palace”, 然而究其历史它早已被接纳和定位为佛教寺院, 因此译者根据其历史及宗教定位将其译为“Lama Buddhist Temple”, 让外国游客比较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其包含的真正含义及背后悠久的中华文化, 达到了准确传递旅游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 注释法。

“注释法是一种最重要的补偿性翻译方法”, 译者通常可以通过注释法处理译语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用于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 (郑声滔, 郑声衡, 2010:94) 。因此注释法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 当涉及有关历史朝代等问题时, 注释法也是个非常有用的翻译方法。例如西汉可以被译成Western Han Dynasty (206B.C.-A.D.25) , 宋朝可以被译成Song Dynasty (A.D.960-1279) 。这样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称, 又让外国游客对其具体时间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又如, 当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时, 注释法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例, 元宵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农历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译成“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 中国农历的计时与公历的不同经常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笔者认为在其后稍加注释例如写明“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这样会让外国友人对其大致的时间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节为例, 中国有些地方端午节有悬挂钟馗像的古老习俗, 然而仅仅将钟馗按其音译为“Zhong Kui”, 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 如略加注释“a ghost that can exorcise”则能让他们了解到这项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同样的例子在饮食菜肴翻译中比比皆是。饮食文化一向是旅游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中国的美食文化闻名世界。在翻译一些传统食品时也可以运用注释法。例如粽子可以译成Zong Zi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腊八粥则可以译成Laba porridge (rice porridge with nut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

4. 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复的词句、华丽的辞藻或者诗词歌赋等, 让译文更加接近读者, 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达到传达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会引用一些诗词以达到丰富内容的目的。以某旅游景点介绍端午节的内容为例, “樱桃桑葚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端午饮雄黄酒是我国传统习俗, 这篇旅游宣传资料引用了清朝李静山的诗, 然而这句是非常难翻译的, 且不说无法简单地说清“樱桃”、“桑葚”、“菖蒲”等词与端午节的关系, 如强行翻译不仅表达不出原诗的韵味, 而且使译文变得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认为这句诗词可以完成省略, 该资料将其简单地翻译成“It is a very popular practice to drink this kind of Chinese liquor seasoned with realgar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就很不错。

此外一些增译法、替代法乃至重写法等都可以根据旅游宣传资料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应用。

外国友人来中国观光旅游, 不仅是游览河流山川、风景名胜, 更是希望领略和体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民族韵味。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 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特征,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 又要达到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我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白颖.旅游英语及其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3 (4) :55-57.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李丹.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延边党校学报, 2013.29 (3) :102-104.

[4]吕和发, 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 2008 (1) :30-33.

[5]魏琼.论注释性翻译与解释性翻译[J].考试周刊, 2011.65:27-28.

[6]吴冰, 李宪生, 陈鑫柏, 等.大学英语口译 (汉英) 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7]郑声滔, 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31 (11) :94-97.

[8]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 2005.35 (3) :159-164.

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过程的语用探析 篇3

【关键词】对外宣传资料 翻译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频繁的对外交流,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研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和兴趣,因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宣传的效果。研究者大多采用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当前,除了从语言特点、翻译策略等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外,研究者运用不同理论或方法,如功能翻译理论、传播学、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等,阐释其在对外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运用,但是,笔者注意到这些研究只是外宣翻译方面的静态研究,似乎忽视了外宣翻译中的动态性研究,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体味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意图,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使译文读者易于接受,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结合语用等效的观点,对外宣资料翻译过程进行探讨。

二、语用学理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由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核心是探讨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认为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双方能够以最低程度的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有两个原则:认知关联原则和交际关联原则。前者是关于最大关联性的,后者是关于最佳关联性的,在理解过程中,读者所追求的就是在文本与自身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具备三个特性,即可变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具体地说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关联理论为外宣翻译的译者理解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正确处理以达到最佳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顺应理论对译者进行译文语言选择,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读者易于接受提供了理论依据。何自然的“语用等效”观点认为,语用翻译是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现象,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实现的。前者要求译者在表达原文意图或语用目的时选用合适的译文形式,后者要求译者在研究语言运用时考虑到社会、文化等因素。何自然的语用等效观点为译者选择最佳语言提供了一个参考。

三、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语用探析

结合上述的语用学观点和对所搜集的外宣资料语料的分析,笔者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个外宣翻译的理论框架: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原外宣文本的基础上,做出语境假设并体会效果,找到与外宣文本交际意图相对应的最佳关联。然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译者根据其理解对译文做出相应的语言选择,使之符合原文的意图并且让目标读者易于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肩负双重任务,译者要能够认知外宣文本的意图,而且必须了解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从而在语境假设中衡量两者是否相称,以达到语用等效。然后,在译文具体的语言选择上,从语用语言等效方面来说,译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顺应以传达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社交语用等效方面来说,译者必须考虑到非语言层面的顺应,即目标读者的社会世界、心理世界,认知语境中的社会、文化等因素。总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力争达到语用等效,可以采取增添、删减、重组等翻译方法。

1.语言层面。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语言结构、语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另外,外宣翻译译者也要注意语言背景的差异。例如,我们常见到的标语“创文明城市”,很多城市为了显示其文明程度而翻译为“create national civilized city”,但是这样翻译对外国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外国人很容易就想到了“野蛮”这个文明的反义词,其实不妨翻译为“the national model city”即可。不仅如此,汉语外宣资料里多“美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英语相对比较简洁质朴。对于广大的外宣翻译人员来说,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2.非语言层面。非语言层面即目标读者的社会世界、心理世界等方面,包括认知语境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和目标读者的审美标准、认知、情感等内容。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1:豫剧,河洛大鼓

Yuju Opera (Henan Opera), Heluo Dagu (Dagu is a story in verse, su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a small drum and other instruments)

外国读者应该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有所了解,当他们看到豫剧时,会认为和京剧一样,是地处河南的一种表演形式。而“河洛大鼓”并不是一种乐器,是一种洛阳的表演形式,译者在括号中增添了关于河洛大鼓的相关信息,使外国读者理解它是一种表演形式而不是乐器。这是目标读者认知语境中的一个空缺,译者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增加了相应的译文内容。因此,在处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翻译时,增添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例2: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释源”、“祖庭”之称。

As the first official temple establishe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White Horse Temple is regarded as the “Origin of Sakyamuni” and the “Court of the Buddha”.

“释源”和“祖庭”都是佛教用语,说明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中国汉地的第一座佛寺,这是中国佛教界历来所公认的,这里并没有用翻译佛教专有名词时惯用的拼音,而是翻译为“Origin of Sakyamuni” 和 “Court of the Buddha”,译者把握了原文所传达的意图,又顺应了目标读者的心理,这样有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例3:洛阳牡丹甲天下

Luoyang peony is the best under heaven.

“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词,意思是“最好的,第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语境来意译。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如“状元,榜眼,探花”,他们指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前三名,而英语中并没有与其对照的表达。英语的译本是 “zhuangyuan, bangyan, tanhua” 再加上 “a first/second/third-place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 examinations”.

例4: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万人空巷,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In blossom season, people of the whole town turn out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eony.

中国人通常好面子,有一种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语言选择上经常使用一些所谓的大词和虚词来拔高自己,而英语人倾向于使用简单直接、无过多修饰、有真情实感和较为具体的语言。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进行删除或重组。例4中的“花海人潮,万人空巷”就显得非常夸张,而译文就显得更简单明了。译者不用太多努力推导便找到原文所传达的最佳关联,即“人很多,几乎全城出动”,在译文选择中就顺应了目标读者的习惯,使之易于接受。

四、结语

本文在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语用等效观点,探讨了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我们发现该模式对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尤其对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外宣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2001(6):21-28.

[4]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举隅[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关联顺应模式下河南省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过程研究”(编号:152400410148)。

宣传活动人员培训资料 篇4

欢迎大家来到英杰电脑手机广场,在此表示非常的欢迎。大学生自主创业好像一直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但你们在自主创业之前,你们要首先了解这个社会,解除这个社会,所以得有一个前期的铺垫,这个前期的铺垫,就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兼职。大学生在校外兼职,越来越受到广大同学们的欢迎,这好像也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英杰电脑手机广场也积极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的参与开发区每所大学的校园活动与交流。来英杰电脑手机广场做兼职,不仅可以得到自身的锻炼,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你们毕业之后的就业也会很大的帮助,同样也能挣到一部分工资,也能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就是各位同学都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各大高校,也许通过我们公司这个平台,认识更多的同学、朋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们毕业之后,会成为同事,朋友。

一、公司简介:

英杰电脑手机广场于2010年10月1日盛大开业,卖场现有营业面积为3000余平,有1.2.3、负一,四层卖场,一楼主营品牌手机、品牌笔记本、品牌电脑、移动、联通、电信营业厅,ATM自动全款机。(具体品牌介绍)二楼主营:数码相机、小数码、DIY装机、办公设备,电脑外设。安防监控等。(具体品牌介绍)三楼主营:电子游戏厅、轮滑专区、台球厅等娱乐设施、负一楼主营:国产品牌手机、山寨机、水货机、手机配件、手机贴膜等。(具体品牌介绍)

二、具体岗位介绍:

1.卖场迎宾,要求女性,形象好、气质佳,说话有一定的亲和力,面带微笑着向顾客打招呼,熟悉卖场产品布局,详细见一楼西门和南门的购物引导图,向顾客介绍活动内容,做好购物引导。

2.卖场广播员,广播员不仅是在读广播稿,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的应变力,需要根据卖场的情况而定要广播的内容,有时候还需要自己的写一些广播稿。播音原则:

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播音,音量适中,语速中等,音质明亮柔美,语言流利无错别字。

广播词需先默认几遍,要求语句通顺。

播音开始与结束必须使用礼貌用语。

除了日常广播和促销广播之外,会需要自己写一些广播稿,例如:一些节日的祝福

语。

3.免费购物直通车引导员:

学会微笑,有亲和力。

声音洪亮、积极的招呼同学上车。在同学们上车之后,积极的介绍卖场情况。下车之后引导同学进入卖场,记录购物车行驶公里数

每次记录乘载人数,进入卖场人数。4.宣传车监督员:

负责宣传车加油,对于首次来的宣传车,在出车之前,陪同司机加满油,(由司机付钱),待工作结束之后,陪同司机加满油,(由公司付钱)监督宣传车司机行驶活动路线。

配合公司相关部门的工作,随时做好用车准备。

做好单页投放的准备,在重点路段,宣传车可短暂停留,利用这个时间单页投放。做好宣传车公里记录及加油情况,报公司有关人员。5.DM单页投放人员:

首先,要了解这一期单页的内容,都有什么产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活动内容,一定要准确的记住,以便随时回答顾客所提出的问题。第二,知道卖场的地址,以及乘车路线 第三,卖场经营范围 第四、注意事项

1.在单页投放过程中,要有主动性,而不是固定站在一个地方,等待顾客接你的单页。

2.在单页投放的过程中,要始终微笑着对每一位顾客,说“你好,英杰电脑手机广场”“谢谢”。如果顾客比较感兴趣,可以再详细的介绍卖场的活动。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5

1.局机关宣教挂图(53*75cm):2套

①办公室安全与健康:共6幅计40元

②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共8幅计50元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常见隐患识别:共6幅计40元

④突发事件应急自救逃生:共8幅计50元小计:360元

2.施工安全方面挂图(53*75cm): 推荐下属单位购买

①班组安全管理法:共6幅计40元

②工作现场6S管理:共6幅计40元

③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共8幅计40元

3.安全宣传折页(19*44cm)4折8页100份起订每份3元:

①2014年安全主题月折页100份

②杜绝“十大交通违法行为”100份

③摈弃“十大交通陋习”100份

④消防安全常识100份小计:1200元

4.知识手册:每本10元

①班组安全知识手册:10本

②居民(社区)安全知识手册:10本

③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10本小计:300元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6

学校根据中滩中心小学《关于开展201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向家长和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保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营造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文件为重点,以宣传保教知识,科学保教,突出规范办园、,促进办园质量为宣传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的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重视和理解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我校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一、活动主题: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习宣传学前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永侠

成 员:孙

郭晓丽

三、活动时间:

2015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第一阶段:5月20日至5月25日为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动员会,成立宣传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5月26日至6月18日为宣传实施阶段,根据宣传计划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抓好活动的落实。第三阶段:6月19日至6月20日为活动总结阶段。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写出书面总结,上报到中心校。

四、宣传内容和方式:

1.多渠道向社会宣传。5月21日下午,组织家长学习《指南》,在学习交流中让广大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政策方针,培养孩子的一些正确方法与途径,消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荒谬言论,也正式启动和部署学前教育宣传月的活动。

2.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方针。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通过印发宣传单、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园内宣传。

3.业务学习活动。在宣传月期间组织学前班教师集中学习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开展学习《指南》的活动,利用校本教研等形式,通过撰写论文、学习笔记、集体交流,在实践中科学运用《指南》,开展保育教育活动。

4.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明确了解读书、写字不是儿童的专利,快乐游戏才是儿童的权利,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还孩子一个轻松童年。引导广大家长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学会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实际行动。

总之,学校会把开展此次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教育理念、宣传育儿知识、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契机,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策划,并组织好宣传活动,力求做出实效。

新桥小学2015年夏季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全面提高学前科学保教水平。我校于5月20日启动了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学前班的保教工作及家庭幼儿教育等有关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我校对宣传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前班教师为小组成员。组长负责部署工作、紧抓落实,学前教师负责制定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宣传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

1、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宣传。

宣传中央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明确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向社会各界、家长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了解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2、宣传学前教育的发展成果。

宣传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宣传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制度及相关管理文件,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行为。

3、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

宣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促进幼儿教育规范化发展。

三、面向社会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

1、在校宣传《指南》内容和精神,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通过悬挂横幅,突出宣传活动主题,营造宣传氛围。发放《指南》、家长宣传手册,积极鼓励家长认真学习宣传手册的内容,以更新家长的育儿观,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发展。力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2、广泛宣传《指南》教育理念,增强社会共识。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我校通过宣传标语、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广大家长介绍学前科学办园理念,宣传科学保教常识,向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方针;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规章制度,让家长、社会了解学前班坚持科学保教的行为。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内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3、向家长宣传《指南》要求,纠正“小学化”倾向。

通过家长会、庆“六一”文艺演出、家访、发放宣传单、和家长谈话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4、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服务。

结合“六一”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校学前班开展了“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庆祝活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观看表演,使家长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了解我校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指南》中提到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的理念。

四、组织学习交流。通过组织教师撰写学习笔记、论文、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规范办学、科学保教,以及学前班办学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增强规范办学、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宣传月活动,促进了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各个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发展,营造了孩子快乐的成长氛围,对我校学前班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通过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保教工作、传递科学育儿知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幼教论文: 浅谈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新桥小学

孙 燕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 取 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重要是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 取 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重要是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回归幼儿教育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等。入学问题不是知识与技能的问题,而是心理准备的问题,对幼儿进行任务意识的强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防止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由于广泛性和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由此,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综合的策略。

一、推行素质教育、强化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二、遵循幼儿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也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迷失了正确的办园方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记诵英语单词。为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幼儿园借鉴小学做法,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实验班的招牌。

总之,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准备教育的办园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

四、开展竞赛游戏,回归教育本位,激发幼儿上进心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重要的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而应当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能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

总之,幼儿教育就应 当做好教育幼儿的工作。

五、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性的共识。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内容做出相应的努力。

1、培养初步的责任心,树立完成任务的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心理上更加渴望独立,成就感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希望成为活动的主人,所以对一些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1).加强值日生工作,明确值日生的主要任务

当值日生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教师在指导幼儿值日时,要注意落实值日生的具体工作,使他们有事可做,并便于同伴和老师进行评价。(2).建立责任区,明确责任区的任务

对班级的活动区进行了分配,每个活动区都由几个幼儿一起负责,幼儿自愿选择所要负责的区域,负责该区的玩具材料的整理及监督工作,教师随时进行提醒督促、表扬鼓励。

(3).通过大带小活动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参与能力较强,让他们到小班去,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去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感。

2、教幼儿学习并记住一些完成任务的方法

孩子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要经过成人无数次的提醒和要求,同样。要让孩子养成善于记忆任务的能力也要经过多次的教育和训练。让孩子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图示来记录一些任务,如:请幼儿第二天带一盆植物或者带春游需要的一些物品,幼儿会在纸上用自己看得懂的图画记录这些任务。我想,孩子能自行设计图案表示某种具体的任务,也就能在初入小学时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3、口头布置任务,及时检查,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持久性

孩子的短时记忆明显优于长时记忆,对于当天或第二天应完成的任务可能记得,而对一周前或更长时间之前的任务则很难记得,因此在口头给孩子布置任务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午布置下午的任务,今天布置明天的任务,这周布置下周的任务。教师要及时检查,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教师及时的检查与表扬对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持久性非常重要。

4、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一天的活动中,我们几乎每个环节都会给全体或个别幼儿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提高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布置任务时就要具体明确,让幼儿能听清并理解交待的任务。如:在课间活动时可以给在拼插飞机的幼儿布置“拼插三架不同的飞机”的任务;在户外活动之前,让幼儿在5分钟之内收拾整理好自己的责任区。另外,要注意多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如:让幼儿分类整理玩具图书时,比一比“看谁记得牢”、“看谁做得对”等等。

5、争取家园配合,形成合力

幼儿园中布置的许多任务都需要幼儿在家完成,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周一幼儿来园时纷纷介绍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家长也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是怎样鼓励孩子去完成此项任务的。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布置的任务幼儿均能完成,使孩子的任务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总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要从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成人更要做有心人,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从小就有责任感。愿意接受任务,能够按要求积极地完成任务,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

六、加强保教队伍建设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

七、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条件。对此,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举办者(法人)应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办园标准加快建设,以逐步达到规定的办园条件。同时,幼儿园也要注意丰富、积累和创造园内、社会和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办园条件更趋完善。

总之,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教论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应对措施

新桥小学

郭晓丽

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幼儿园附设在小学之中,幼儿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依附于或借鉴、沿用于小学的管理,幼儿园教育单纯为了适应和迎合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需要,迎合和满足家长的需要,被动地改变了办园的初衷,造成幼儿教育上的诸多误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其中之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把小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下放和提前到幼儿园,如增设了识字、拼音、写字、计算等(主要是一年级)课程内容。幼儿园的教师就像给小学生上课那样,让他们死记硬背,让幼儿被动地强行接受所教授的知识,使幼儿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产生厌烦、心怯、逆反的心理且不说,最重要的是扼杀了幼儿应有的探索求知的学习兴趣,抹灭了幼儿独立自主的求知能力。

尽管幼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宣传,不能让幼儿教育“小学化”,但在农村的幼儿园,这种形式还普遍存在。当然,让幼儿教育“小学化”留有存在的空间,主要因素还是农村的家长,在家长眼中,衡量孩子聪明程度的尺寸主要取决于他们识字量的多少,算题难度的大小等等;衡量教师能力的好坏则是他们的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懂得幼儿教育的真谛在于开发幼儿的智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从以下途径应对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帮助幼儿园的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农村幼儿的家长,孩子大多都有爷爷奶奶接送,孩子的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做买卖;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二、使家长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幼教规律《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开端性、根基性、迅速性、整体性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基础素质为任务的奠基教育,是启蒙性的教育。幼儿园应结合《幼儿教育发展纲要》和《幼儿教育指导手册》,结合实际情况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以《纲要》中幼儿园的任务: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作为出发点。保育是教育的先决要件,是物质基础;教育是保育的必然要求,是发展要素。它们相互促进、有机联系,保证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幼儿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也是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却全然不知其价值、全然不能把握其进程的时期;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又是一个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是一个稚嫩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迈向独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幼儿园教育应该有它独特的性质和复杂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法论,辩证的思维,全新认识幼儿园教育规律。

三、重视规律,辩证思维,把握性质,协调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关系

1.科学把握启蒙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发展性又是幼儿园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教育的宗旨是要促进发展,没有发展的教育是凝固的死的教育。启蒙性是发展性的基础,不着眼启蒙的发展是危险的发展,它会毁灭孩子的一生;发展性是启蒙性的目标,没有发展的启蒙是徒劳的启蒙,它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知识和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兴趣的同时,不能迁就幼儿身心发展的现状,不能停留于幼儿的自发活动和原生兴趣上,而要把幼儿现有的水平、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拓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一定的挑战性”,也只有这样,“尊重”才能真正体现,发展才有鲜活希望。

2.准确理解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幼儿处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幼儿园教育是人的开端教育,它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它与小学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它又具有连续性,因为“童年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有终点的比赛”,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所有时空。这种阶段性与连续性是客观存在,有机统一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幼儿园教育之后紧接着是小学教育这一事实,就忽视幼儿园教育的特殊任务,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明确地回答了幼儿园教育“为什么教育”“为谁教育”困扰多年的问题。它不仅是“为进入小学准备”“从小学一技之长”“成为父母的骄傲”而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而教育。只有把幼儿和人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把幼儿园教育和人的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充满后劲动力。

只要我们心里想的是孩子,教育想的是孩子,孩子的明天就会更加辉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幼儿园全体老师的努力,幼儿教育事业会蒸蒸日上。

2015年夏季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你们好!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的影响,当前有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很多家长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且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与发展规律,也是希望孩子在学前班就接受“小学化”教育,孰不知这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学校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为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市教育局下发《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号召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要求重点宣传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一系列国家、区、市有关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及学前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已经开展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欢迎各位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本次宣传月活动时间为5月20日—6月20日,宣传月活动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我校将根据活动方案,扎实开展活动,落实各项活动计划。活动期间我们将利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介绍国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科学育儿知识等,使大家了解学前教育、理解学校教育,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我们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新桥小学学前班

2015.5.22 学龄前儿童应该学会哪些知识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安全教育:

【指南摘录】孩子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4岁孩子,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4-5岁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5-6岁孩子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不少家庭缺少安全教育,近年来,我国确实出现过幼儿回家时,因为贪图陌生人的食品,结果导致被拐卖的事情发生。睡眠和运动:

【指南摘录】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中午睡眠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数学能力:

【指南摘录】3-4岁孩子,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4-5岁孩子,能知道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5-6岁孩子,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此外,还有要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3-4岁孩子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尝试正确握笔。4-5岁孩子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5-6岁孩子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7

为使世界更好地了解恩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朋友来恩施旅游, 加强对外宣传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欲从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措施及恩施州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的重要性

1.有利于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树立恩施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良好形象

旅游资料的英文本具有信息、召唤和表情等交际功能, 目的在于准确传递旅游信息, 吸引外国朋友来观光旅游, 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只有在准确实现旅游英语文本的各种交际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建立起完善、健康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体系。为方便来恩施旅游或投资的国外朋友不需翻译也能轻松进行简单的游、购, 我们应该给所有的汉语旅游和配套的服务资料都配上相应的英文, 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我们恩施少数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 检验我们的城市国际化程度, 体现我们城市的综合素质, 从而在世界树立起对外交流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 2003年前, 恩施州累计接待游客309万人次, 旅游收入7.3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0.8%、29.1%。其中, 海外旅游者接待人数31.5万人次, 年均增长30.56%;旅游外汇收入3242万美元, 年均增长26.7%。2004年, 由于加大了资源开发和产品对外宣传营销的力度, 建成并开放的景区景点增多, 开展了一系列节会活动, 对各旅游景区进行了综合整治, 改善了旅游环境, 恩施旅游业在上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又有新的突破。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41.6万人次, 增长36%, 其中境外游客7万人次 (神农溪漂流因受三峡大坝蓄水的影响而游客减少) 。旅游收入首次过亿元, 达到1.3亿元, 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累计完成营业税及附加税近700万元, 实现历史性跨越。[2]旅游业的发展, 还带动了交通、饮食、住宿、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全州近5万人因得益于旅游业而脱贫, 就业增加8.5万人, 其中直接就业增加1.4万人。到“十五”期末, 仅巴东县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20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108万人次, 在全省的海外旅游及外汇收入中, 仅次于武汉、宜昌, 排名第三, 国际旅游在湖北占有重要地位。 2007年五一黄金周, 恩施州旅游业持续升温。截至5月7日下午5时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26094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984.05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8.65%和17.34%。各景区景点吸引力倍增, 接待游客达98172人次, 实现收入732.35万元, 同比增长均超过40%。[3]但是, 与附近的三峡比起来, 恩施州接待的海外游客数量还非常有限。除了交通旅游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外, 对外宣传的力度很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的措施

要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首先就要提高对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外旅游宣传非个人能力所及, 从宏观的角度说, 它需要我们社会政府、企业单位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了, 才能付诸行动。有关政府或部门, 比如旅游局应制定详细的短、中、长期规划, 在“十一五”期内把所有的旅游资料都翻译成英文, 然后再考虑译成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在源头上, 要请专业人士进行翻译, 最后请专家审核通过。要尽量从源头上杜绝由于误译、乱译或者粗制滥造而造成的语言和文化上的错误。其次, 还要做好中英对照旅游资料的排版和印刷错误的校核工作。实际上, 国内现有的旅游资料英文宣传的错误有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印刷错误: 字母大小写颠倒;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字母;颠倒单词中字母位置;单词换行不规则;将一个或几个单词连成一个单词;将一个单词拆开成两个或多个等。究其原因, 应该是排版和印刷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懂英语而误解了英语原稿。因此, 做好校核工作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最后, 在一定时期内建立开放、完善的修正体系。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料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纷繁复杂,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存在失误或错误在所难免,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建立一个开放的、完善的修正体系很有必要, 即通过政府干预性地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参与, 对所有不规范、不准确的旅游英语进行举报, 甚至有偿性举报, 一经核实, 政府强制性马上纠正。这样集思广益, 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对外旅游宣传环境。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加强对外宣传还要特别注重导游的培训和培养, 尤其是涉外导游的培训。为培养和选拔更多的高素质的优秀导游, 政府和旅游部门也应制定详细的规划, 为未来恩施州的旅游开拓更大的市场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恩施州旅游资料宣传的汉英翻译原则

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诱导功能, 但不同的旅游文本其功能也会有所差别。具体来说, 恩施的旅游景点介绍以传递信息为主, 兼有诱导功能和表情功能, 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 吸引游客, 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旅游文本的英译文的阅读对象是国外游客, 他们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审美观念与中国人差别甚大, 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应首先考虑的是读者的理解和反应。[4]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 通过对原文的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等进行合理调整, 使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具有实质意义, 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否则, 译文的接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读者有可能对译文感到迷惑不解, 甚至造成误会。

1.宣传媒介决定总的翻译策略

根据目的论, 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我们知道, 有的旅游资料是供读者在网上浏览, 有的是在宣传画册上浏览, 有的是在旅游观光的现场阅读, 而有的是通过电视广播中的口头播报获取。也就是说, 旅游景点简介汉英总的翻译策略应视宣传的媒介而定。目前, 恩施的旅游资料宣传媒介主要有出版的图书、网络、宣传画册、标牌、口头讲解。我们在翻译旅游景点简介时一定要考虑到媒介的差异。如果忽视媒介的存在差异而一味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 势必会影响交际的效果。一般来说, 在出版的图书、网络和宣传画册的景点简介中,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常常需采用选译等种种变译手段, 突出其信息功能;而景点标牌的英译文更因受空间的制约, 常常只保留最重要的信息; 而在口头翻译中, 一定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尤其要避免少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字词。下面让我们以恩施州的名胜风景点“梭布垭石林”的简介为例进行说明。

[汉语原文]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国石林之首, 被誉为“戴冠石林”。景区平均海拔900多米, 遍布奇岩怪石, 有的形若苍鹰望月, 有的神似仙女回眸, 有的恰似龙争虎斗, 有的酷肖莲花朵朵……

由于这段文字来自旅游宣传画册, 翻译时务必要用简短的文字传达出主要的旅游信息, 原文中的细节描写“有的形若苍鹰望月, 有的神似仙女回眸, 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翻译时可略去, 因此最后的译文应为: The scenic spot, Suo Buya (Shuttle Passage) Stone Forest, with an area of 21 square kilometers, is the second largest stone forests in China. Its luxuriant vegetation ranks the highest among the stone forests in the country. With an average height of over 9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scenic spot also boasts fantastic and exotic stones and rocks.

2.变译在恩施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所谓变译 (或“翻译变体”) 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 大致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等。[5]旅游景点简介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 其翻译目的是让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 并吸引他们来参观游览, 因此译文要尽可能地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恩施州旅游景点的汉语简介大多词藻华丽, 语气夸张, 声情并茂, 虚实结合, 四字结构尤其盛行, 但整体行文却结构松散。 因此, 在景点简介的汉英翻译中采用变译手段往往是非常必要的。但变译决不是随心所欲的变通, 而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一般地说, 对原文中的高值文化信息, 可采用增译手段。恩施的许多旅游景点包括民俗风情都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 翻译时必须考证有关历史史实和文化内涵等文化因素, 以避免或减少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而造成的误译。比如“西兰卡普”、“蓑衣饭”、“包谷酒”等都是西方人所不熟悉的, 如果只用音译, 必定在西方读者的大脑中形成文化空缺, 因此要采用“阐译”的翻译策略。

另一方面, 根据接受者对信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对原文中的低值文化信息, 一般的常识, 次要累赘的细节描写, 重复堆砌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臃肿的四字成语, 在翻译中可采用节译、译述、改译等变译手段, 从而化虚为实, 用更为简洁、逻辑结构更为严密、更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的译入语来迎接外国的游客。

3.土苗民俗风情简介的翻译

恩施州的旅游特色被定位为:“绿色生态州, 民族风情园”, 因此旅游宣传中涉及较多土苗民族风情的简介。这些简介大多资料翔实, 翻译时, 一般不需全译, 以突出文化特色和信息功能为主。如:

[汉语原文]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 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 自主择偶。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对象或与旧情人约会, 畅诉衷情。如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梭布垭石林景区都会举行场面盛大的女儿会。

“Girls’ Gala”, known as “Valentine’s Day” of Tujia people, is celebrated on July 12th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n Suo Buya Stone Forest. On the grand scene, young men and women pour out their feelings and pick out their Mr. and Miss Right respectively by singing antiphonal folk songs.

四、结语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工程的推进, 随着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 恩施州的经济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 恩施州的旅游业蕴涵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潜力, 将成为恩施州经济的腾飞的重要依托。但是, 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未来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为吸引更多的西方人来恩施旅游观光, 为树立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我们期待所有的旅游资料都能配上准确规范的英文, 我们期待着这片神奇美丽的沃土早日为世人所了解。

摘要:恩施州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成为湖北省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为让恩施走向世界,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为使旅游业收入大幅增加, 从而最终促进恩施州经济的发展, 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无疑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恩施,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经济

参考文献

[1]恩施州政府.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EB/OL].www.enshigov.cn/htm/news/20041223.

[2]田孟清.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初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 :120.

[3]朱永恒.黄金周我州接待游客十二万人次实现收入近千万[EB/OL].www.eslygov.cn/htm/news/2007-05-08.

[4]游丽琴,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1) :73-75.

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 篇8

关键词:景点宣传资料英译;语域差异;语场;语旨;语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95-03

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网站成为大部分潜在游客出行前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站对潜在游客信息收集、出游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在对中美旅游网站特性的研究中,很多学者着力于对比两者的差异,如徐楚冰(2010)、兀婷(2009)等学者就中美电子商务在发展现状、经营模式、品牌核心竞争力、网站服务功能、网络营销国际友好度等方面做出比较,并对中国旅游商务网站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李彦丽、路紫(2006)等学者通过对比中美旅游网站的差异,提出了旅游网站“虚拟距离衰减”预测模式,为加强旅游网站的在线管理提供参考。而康宁(2011)等则基于语料库,对中美旅游网站上,旅游文本中的评价语言进行对比,以探讨中国旅游材料英译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运用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在中美旅游网站的景点宣传资料中,各选5篇进行文本分析,对比两者的语域差异,并对中国旅游网站景点宣传资料的英译提出建议。

一、语域理论

语言的形式与其所使用的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语言都发生于一定的交际情景里。不同情景,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言的使用,便会出现许多变体,这些变体所形成的范畴被称为语域。“语域是关于言语交际活动的主体,为什么在哪个时间和地点,并以怎样的方式对受体做了什么的描述。在不同的语域中,语篇的选词、造句、修辞、结构都会存在一些差异。语域是个非常实用的概念,它是适用于某一交际场合的语篇在词语、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的总和。”按照功能语法理论,“语域是由多种情景特征——特别是指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司显柱,2007)

语场与言语活动的主题有关,属于“发生了什么”的范畴;语旨主要描述的是,交际行为的参加者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即谁在向谁说话;语式是有关语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是面对面的日常对话,还是正式的书面用语。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在构成使用语言的情景语境的各个要素里,只有这三个因素对语言的使用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语域变量,对于使用语言时,如何选择语言形式有着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司显柱,2007)

二、中美旅游景点文本中体现的语域差异

1.语场特点

语场是关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或焦点。根据这一情景参数,语用场景一般分为技术场景和日常场景两类,不同场景的语言,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技术语言多使用技术术语或“圈内人”才懂的词语,句子使用简化的句法,多为技术行动过程。而日常语言,多使用日常用语和大家都懂的词语,句法上多使用标准句法。(Eggins1994)

对比介绍中美旅游景点文本,就语场参数而言,两者显示出很相近的语言特征。文本的主题都相同,都是对景点进行描述和宣传,普遍使用日常用语,标准句法,向潜在的游客提供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包括景点位置、气候、当地风土人情、旅游特色项目。两者均属于呼唤型文本,描述旅游体验,目的都是吸引潜在游客来旅游。

例如,在三亚旅游官方网站上,一则介绍三亚亚龙湾的文本,是这样写道的。

“亚龙湾,枕在青山怀抱的半月形海湾中。全长约8公里,是三亚的四大海域之一。亚龙湾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能见度有7~9米。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八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椰影婆娑,生长着众多奇花异草和原始热带植被,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错落有致的分布于此,就如一条坠落人间仙带上,镶嵌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把亚龙湾装扮得风情万种、光彩照人。”

相应的,一则介绍夏威夷的文本是这样描述的。

There are numerous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on the islands. You can swim, surf, scuba dive, snorkel, sail, fish, golf or just see the sights. The famous Hawaiian surf is among the biggest and best in the world.

Remember these two rules when surfing in Hawaii: 1. Never turn your back on the ocean! 2. If the natives are not in the water, stay out! When picking which islands to visit, consider the type of activities you enjoy. Some islands provide lots of nightlife and lots of sports or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Others offer spectacular scenery or quiet beaches and solitude.

可见,中美旅游景点文本的语场特征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不难理解,介绍旅游景点的文本,必须使用日常用语而非技术术语,才不会使文本生涩难懂,便于读者阅读,才有利于对景点进行宣传介绍。由于旅游文本是刊登在网站上,供大众浏览阅读,所以它不同于普通的口语表达。它明显带有广告语言的特点,目的在于呼唤和吸引游客。文本多使用标准句法和过程动词。

2.语旨差异

语旨是反映言语交际行为的双方,在权势关系、接触密度和亲切程度等方面的情景参数,主要用来区分正式和非正式情景两类。非正式情景中,交际双方一般地位平等,经常见面,关系亲密,语言上常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口头用语,使用典型语气;而正式情景里,交际者之间在权势方面是不对等的,接触稀少,关系疏远,语言在形式上,多使用中性词语、正式用语和非常规语气。(Eggins1994)

就语旨参数而言,在语言形式上,主要由语言的语气系统体现。据埃金斯的观点,语气系统,包括了小句结构类别,即陈述句、疑问句等等;肯定性或道义性程度,即情态;表示态度、感情色彩的评价词语在内的变项。

中美旅游景点文本在语旨方面的差异,笔者同意康宁对中英美网站,英语旅游文本评价语言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即“在评价倾向上,中国网站文本的评价潜势较弱,而英美国家网站文本的评价潜势较强。在态度资源的利用上,两者旅游文本都倾向于‘鉴赏资源,‘鉴赏是旅游文本的共同特征,而中国网站文本中,‘鉴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英美网站文本。在情感资源方面,英美网站趋于一致,明显多于中国网站文本,而且以‘你指向情感为主,而中国网站文本的情感多为‘观光者指向。评判资源的利用,中国网站明显多于英美网站。”(康宁,2011)

英美网站文本较强的评价倾向,体现在文本多使用夸张的和具有劝导性的词汇,例如very、most、best并结合鉴赏性词汇,例如famous、beautiful等,多用祈使句来实现呼唤功能,而汉语多用陈述句来实现这一功能。从态度资源上看,中国网站文本的鉴赏,更多的体现在使用形容词、副词或程度副词来描述景点,而英美网站文本多使用名词、代词、过程动词、数字等来描述景点。这正好印证了,传统汉语的写作,多用华丽的、比喻的句子,习惯把情感融入对景点的描述中,而英文则更加直白、简单。英文网站文本景点描述的“你指向”体现在,文本的对话性比较强,句子的多把“你”用作主位,让读者直接参与进对话中。

3.语式差异

语式,是描述语言与情景在空间和人际距离方面关系的参数。据埃金斯,这一情景变量,主要用来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言语特征。口语依赖语境,句子结构松散,动态,使用日常词汇,句子的语法不标准,词汇化密度低。书面语不依赖语境,多使用纲要式结构的句子,使用“声望”词汇,句子语法标准,词汇化密度高。当然,这是对位于语式连续体两极,即典型口语和书面语言辞特征的概括,而实际话语中的多数是介于两极之间,也就是说往往既有口语体又有书面语体特征,差异只是多寡大小而已,即混合语体。(Eggins1994)

对比中美旅游景点文本的语式特征,可以看出,两者均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两极之间的混合语体,即两者的文本既包含口语特点,又包含书面语特点。但是中国旅游景点文本句子结构相对松散,动态,句子语法标准度相对较低。而美国旅游景点文本,句子结构相对紧凑,语法标准。但是两种文本词汇化密度差不多,即文本难度相当。

例如,下面是西安旅游官网的一则文本,对古都西安进行介绍。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化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对比USATOURIST网站介绍死亡谷的文本。

Death Valley received its name in 1849, when a wagon train of overland immigrants headed for California became lost in the valley for several weeks. They had to burn their wagons and cook their oxen to survive. At least one of them perished in the valley. When they finally hiked their way out, one of the women reputedly said,“Goodbye Death Valley”, and the name stuck.

可以看出,中国旅游景点文本的句子结构相对松散,动态,这正是由汉语波浪式句子结构所决定的,也是汉语语言的特点。而英语的句子语法较标准,结构严谨,也正好表现了英语括号式的句子结构的特点。中国旅游景点文本较美国旅游景点文本,更为口语化。

三、语域差异对中国网站景点宣传资料英译的启示

在语域的层面,因应语场、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语言使用的形式也有区别,追根究底,还是语言所属文化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期待等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译者所面对的原文语篇,实际上是原文作者使用源语的书面形式(语式)针对原文读者(语旨)就一定内容(语场)开展交际的过程中产出的产品。”(司显柱,2007)因此,在汉语旅游景点宣传资料的英译过程中,要实现文本对潜在外国游客的呼唤和吸引功能,必须更多的考虑译文功能的对等,而非语义、语言形式的绝对对等。就语域而言,译者首先必须对两种语言旅游文本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的差别,有全面的认识。然后在翻译过程中,在语言形式上,要有相应的调整,这是译者进行有效的语际转换的基础。

在中国网站旅游文本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英语旅游文本的语域特点,翻译过程中,避免使用生涩难懂的词汇,多使用日常用语,对于一些与本土文化、地域特点有关的专有词汇,要给予进一步补充解释。避免汉语的松散、动态的句子结构,多使用语法正确的标准句法,行文需结构严谨,多体现书面语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应加强译文的评价倾向,需更多考虑英美国家本地人的阅读习惯,利用不同的句式,如祈使句、强调句等加强文本的呼唤功能,在对景点的描述中,谨慎选词,更多使用名词、代词、过程动词、数词等,而相对减少形容词的使用,使描述景点的语言更加客观,具体,简单,直白。同时,翻译中应该更多的考虑英语旅游文本的‘你指向情感。句子的主位部分,应该更多地以“你”开头,把读者纳入文本对话。

综上所述,在旅游景点宣传资料的英译中,需要更多的考虑英语文本的语域特点,在翻译中做到功能的对等,使译文更加符合外国人的文化审美取向和情感取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文本宣传、告知、呼唤和吸引潜在外国游客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Continuum(Pinter),1994.

[2]程霞,单芳.旅游网站特性对潜在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1).

[3]顾伟.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网站汉英翻译[J].语文学刊,2010,(10).

[4]康宁.基于语料库的中、英、美网站英语旅游文本中的评价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5]李彦丽,路紫.中、美旅游网站对比分析及“虚拟距离衰减”预测模式[J].人文地理,2006,(6).

[6]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王丽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9).

[8]兀婷,张辉,兀晶.中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及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6).

[9]徐楚冰.论中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差异[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上一篇:苗木种植及保证措施下一篇:小学普法宣传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