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泛读作业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务英语泛读作业(精选8篇)

商务英语泛读作业 篇1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four passages into Chinese, and find out the topicand draw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ssage in English.Passage One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goals: short-term, medium-range and long-term goals.Short-range goals are those that usually deal with current activities, which we can apply on a daily basis.Such goals can be achieved in a week or less, or two weeks, or possible months.It should be remembered that just as a building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foundation, our long-term goals cannot amount to very munch without the achievement of solid short-term goals.Upon completing our short-term goals, we should date the occasion and then add new short-term goals that will build on those that have been completed.The intermediate goals buil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short-range goals.They might deal with just one term of school or the entire school year, or they could even extend for several years.Any time you move a step at a time, you should never allow yourself to become discouraged or overwhelmed.As you complete each step, you will enforce the belief in your ability to grow and succeed.And as your list of completion dates grow, your motivation and desire will increase.Long-range goals may be related to our dreams of the future.They might cover five years or more.Life is not a static thing.We should never allow a long-term goal to limit us or our course of action.Passage Two

Now let us look at how we read.When we read a printed text, our eyes move across a page in short, jerky movement.We recognize words usually when our eyes are still when they fixate.Each time they fixate, we see a group of words.This is known as the recognition span or the visual span.The length of time for which the eyes stop — the duration of the fixation — varies considerably from person to person.It also varies within any one person according to his purpose in reading and his familiarity with the text.Furthermore, it can be affected by such factors as lighting and tiredness.Unfortunately, in the past, many reading improvement courses have concentrated too much on how our eyes move across the printed page.As a result of this misleading emphasis on the purely visual aspects of reading, numerous exercises have been devised to train the eyes to see more words at one fixation.For instance, in some exercises, words are flashed on to a screen for, say, a tenth or a twentieth of a second.One of the exercises has required students to fix their eyes on some central point, taking in the words on either side.Such word patterns are often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rather steep pyramids so the reader takes in more and more words at each successive fixation.All these exercises are very clever, but it’s one thing to improve a person’s ability to see words and quite another thing to improve his ability to read a text efficiently.Reading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Consequently, for these reasons, many experts have now begun to question the usefulness of eye training, especially since any approach which trains a person to read isolated words and phrases would seem unlikely to help him in reading a continuous text.Passage Three

As you are probably aware, the latest job markets news isn’t good: unemployment is still

more than 9 percent, and new job growth has fallen close to zero.That’s bad for the economy, of course.And it may be especially discouraging if you happen to be looking for a job or hoping to change careers right now.But it actually shouldn’t matter to you nearly as much as you think.That’s because job growth numbers don’t matter to job hunters as much as job turnover data.After all, existing jobs open up every day due to promotions, resignations, terminations, and retirements.(Yes, people are retiring even in this economy.)In both good times and bad, turnover creates more openings than economic growth does.Even in June of 2007, when the economy was still humming along, job growth was only 132,000, while turnover was 4.7 million!

And as it turns out, even today — with job growth near zero — over 4 million job hunters are being hired every month.I don’t mean to imply that overall job growth doesn’t have an impact on one’s ability to land a job.It’s true that if total employment were higher, it would mean more jobs for all of us to choose from(and compete for).And it’s true that there are currently more people applying for each available job opening,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s a new one or not.But what often distinguishes those who land jobs from those who don’t is their ability to stay motivated.They’re willing to do the hard work of identifying their valuable skills;be creative about where and how to look;learn how to present themselves to potential employers;and keep going, even after repeated rejections.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data shows that 2.7 million people who wanted and were available for work hadn’t looked within the last four weeks and were no longer even classified as unemployed.Passage Four

商务英语泛读作业 篇2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院才开办2年的新兴专业, 而《商务英语泛读》则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 同时也一直是备受重视的课程。但我们的本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泛读课上的训练活动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 而学生则以为阅读就是记单词、语言点、弄清每句话的语法结构。这种将词汇和语言点从上下文中分离出来进行孤立记忆, 而忽视培养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方法, 不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在阅读理解中的推理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交际, 试图揭示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推断信息发生者真实意图的心理认知过程, 并试图从揭示语言理解的规律和原则来达到对语言应用规律和原则的认识。阅读理解也是一种必须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信息产生着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因此, 阅读是对作者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 那么它也是一个寻求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

随着语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研究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或语言在语境中的意义;但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 语用学者除了研究“说话人意义”之外, 更转向研究“话语的理解”的问题。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者往往用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待语用学, 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说话人作为话语的“生产者”如何遣词造句;但研究“话语的理解”的学者却热衷于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自然语言交际。1986年, Sperber和Wilson在Relevance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on中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 认为人们是通过相关知识、根据有关联的信息来认识事物的。在推断交际意图时会形成认知假设, 在新出现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 才说明该语境假设取得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 表明该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越强。如果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 而听话人又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 那么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要想获得最佳关联, 有两个条件:“ (1) 话语的语境效果足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 (2) 听话人为获得语境效果付出了努力。”最佳关联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把关联定义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关联是依赖语境的。这个语境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 也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因素, 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关联理论认为语境的选择受关联原则的支配。它把语境视为变量, 把关联看成是常项。话语的理解就是从语境中选择最相关的假设, 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从而找到话语同语境的最佳关联。

三、阅读理解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规律

阅读理解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参与这一活动的阅读者充当的就是信息接受者这一角色, 他不仅要从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 还要了解他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 他所要做的工作不限于接受信息, 不只是对信息作简单的解码, 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推理, 理解并破译信息发出者的真实意图。

传统的交际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就是交流意义, 但意义究竟是什么尚无定论。通常人们把意义区分为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前者无疑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然而, 信息接受者感兴趣的却经常是后者。阅读材料可能包括明说与暗含两个方面的信息。在关联理论看来, 任何交际者意义都包含明说与暗含两个方面, 阅读材料也是如此, 阅读者不仅要了解作者的明说, 更要紧的是理解他的暗含。按照Sperber和Wilson的定义, 暗含就是语境暗示, 是说话人意义的间接表达, 它往往在明说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获得。阅读理解是一个从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关联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认知是以关联性为指向的。无论是信息意图的传递还是交际意图的理解与破译, 以及传递信息是采取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 都是以关联原则为引导的。信息的接受者正是以关联为原则结合明示信息对信息发出者的意图进行推理。阅读理解是一个寻求关联的过程, 应当遵循关联性认知原则。换言之, 寻求关联信息进而推知交际者意图, 是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根本特征。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泛读》教学

根据阅读理解的认知特征, 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过程分为三大层次:字面理解层、推论理解层和评价理解层。这表明, 阅读理解是读者依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读物进行的一个积极思辨和推理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收的过程。阅读理解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对语词语句的解码, 而应该着眼于整体的认知。阅读教学的语码模式应予以摒弃, 代之以语用认知模式。阅读理解教学也不应该是一个填鸭式过程, 相反应该让学生独立为学生, 积极吸收,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学生达到整体上认知, 形成一个整体认知环境。

因此, 运用关联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商务英语泛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进我们本门课程的教学:

4.1文化语境的导入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商务英语泛读》必定会大量涉及商务知识, 而我们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尚不扎实, 加之以前又很少接触商务材料, 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填补文化知识空缺所留下的空位, 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商务英语泛读》第二册第六单元中有这样一段话: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you can insure and some things that you cannot.If you want to insure someone or something, you must have an insurable interest in the person or property insured.”

这段话中的“insurable interest”是指从投保物或投保人上可获得的直接货币利益, 即可保权益或可保利益。保险的通行条件是:从保险契约受益的人自己必须负责承担损失, 一旦投保物遭受损坏或丢失, 或投保人受伤甚至死亡, 这种损失可以用货币单位来估值。如果这个条件不能满足, 那么这种利益是不可保的;所订契约也是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的。学生可以先根据文中的提示再加上认知语境中的商务知识进行理解, 若仍然找不到最佳关联, 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这样一种文化语境帮助理解。

4.2情景语境的导入

教师可根据篇章范围让学生理解有关篇章的时间、地点、场合、情境、话题等, 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最佳关联。在《商务英语泛读》第二册第一单元中有这样一段:

“Avoid nightcaps.Yes, alcohol does help you fall asleep.But as it is metabolized by the body, it releases a natural stimulant that disrupts sleep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ght.And the greater the quantity of alcohol consumed, the worse the disruption.”`

文中的“nightcaps”有多种含义, 可指睡帽, 可指一天中的最后一场比赛 (尤指两场连续举行的棒球赛之第二场) , 还可指临睡前喝的酒。那么, 我们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根据情境推理, “nightcaps”在这显然是最后一种意思。

4.3语言语境的导入

语言语境知识的导入, 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理会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语义联结体现在段落与文章中心、段落与段落、句子与段落的中心、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在《商务英语泛读》第二册第六单元中有这样一段:

“For these and other reasons, most people turn to insurance companies.Insurance companies are businesses that provide insurance services.Because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able to insure many people against a specific risk, the pool of people sharing the risk is large.”

这段话中的“pool”的本意是水塘、水池, 如果单从本意理解起来有障碍, 教师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to insure many people against a specific risk”进行语言语境的导入。根据前面的语境可推理出“pool”在这指的就是“a common supply of money”。同时由于整篇文章都是关于保险的, 并且在上一段中还提到由内部成员达成的一种规避风险的形式, 因此也可以根据整篇文章的语言语境进行导入, 最终达到寻找关联的目的。像这样根据语言语境的导入推理得到最佳关联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上下文确定生词的意义, 根据词根确定词性等等,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导入。

五、结语

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 它把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 将重点转移到对话语的理解, 它适用于阅读理解这一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书面交际活动。从分析认知语境入手, 有助于解决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出现的推理困难, 同样给我们的《商务英语泛读》教学的定位也提出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 如果说把精读课教学定位在“点”上, 即以分析难词难句等语言点为重点;那么, 泛读教学就应该定位在“面”上, 以综合理解、分析、应用语言等诸方面知识为重点。

参考文献

[1]Ha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 2000.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ation[M].Oxford Blackwell, 199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任玉霞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关联理论阅读方式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7]曹志宏从认知角度探讨阅读理解[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1

[8]王峥认知语境及其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5

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探究 篇3

关键词:英语泛读;课堂教学;教学模式;课外;阅读

阅读是语言学习中第一重要的技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阅读教学分为精读和泛读教学,并配以相应的教材。许多教师认为泛读教学就是在精读学习的基础上再多读所谓泛读教材上的一两篇课文,并给以逐字逐句的讲解,这实际上是泛读学习的误区。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哈罗德.帕莫(Harold Palmer)早在其1917年出版的《科学研究和语言教学》一书中已开始使用“泛读”(extensive reading)一词以将其和精读(intensive reading)区别开来,前者侧重于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掌握。皮茨堡大学语言学院从事在美国留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C.B.Paulston将泛读定义为“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的速度在无老师的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外阅读。其目的是通过阅读而学会阅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泛读强调的是更多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阅读。泛读并不神秘,更不困难,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母语从事的大量阅读活动如报刊、杂志、小说等的阅读都可以理解为泛读。泛读过程中,相对于个别字、词、句,读者更加关注文章整体意义,正如英国学者弗兰科斯.格雷里特(Francoise Grellet)认为:“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向细节理解过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

通过泛读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能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语感。克拉申(Krashen)认为阅读是学会写作的最重要元素。Neville Grant将泛读意义归纳为:提高学习者语言技能,扩大知识面,学习新单词,并了解词汇更多、更广泛的意义,促使听说写能力全面提高,更主要的是通过广泛阅读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泛读能更好地解决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将课内和课外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泛读教学应区别于精读教学。文章就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构造,做了些探讨。

一、泛读教学的特点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泛读首先就是广泛、大量地阅读,但是,语言教学中“泛读”不仅仅有“广”的含义,阅读要有持续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母语阅读的过程是日常和终身的。此外,阅读的基本出发点是其快乐性和实用性,比特来丝.迈库勒克(Beatrice Mikulecky)就称其为快乐阅读(pleasure reading),因为只有当学生被阅读所吸引才能成为流利的读者,也才渴望学习新技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

德以及巴福特(Day and Bamford)很好地为我们归纳出了泛读的一系列特点:尽量多地阅读;阅读材料的语法难易度和词汇量应在读者的能力范围内;阅读材料主题和特点要多样化;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不能强迫他们阅读不感兴趣的内容;阅读的目的是娱乐、获取信息以及一般性理解等。我们可以认为阅读基本上是个人行为,首先,不同语言程度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阅读,而毋须锁定为一个固定模式;其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要读什么,从而提高学习的动机。Elly也认为,阅读是为了得到愉悦的感觉,要把握好阅读材料的难易度。

二、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针对泛读量大、难易度适中和注重兴趣的特点,笔者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综合英语》课教学中尝试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和督促并给予一定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指导原则定为: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主要是课外)时间和各种学习资源,注重实效性和趣味性,尊重学生各自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并如巴福特认为的那样,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可能多阅读,跟踪记录学习进度。据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进行课堂教学时,特别关注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上。

1.材料的选择

由于我们国家全民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导致大量英语期刊、杂志、书籍、报纸等的出版,材料多样化且取之不尽,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料。

通过研究,劳弗(Laufer)建议要想理解文章并有所收获,学习者至少需要了解全文95%的字词。这一比例应该说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即i+1假设。为了解释学习第二语言困难因素,美国南加洲大学语言学系教授Krashen.S.D.于1977-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五个假设,其中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惟一方式是接受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当人们理解了输入的信息,并且让输入多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语言结构也就习得了;因此,语言习得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获得比现有水平更高一点的语言输入。假设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是i,则下一阶段应该获得的输入应该是i+1。学习者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手段,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外信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已获得的语言能力)等获得对输入内容的理解。如果输入的内容远远超过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即i+2,或者是和现有水平一样,即i+0,这两种情况下的习得都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据学生个人情况,5%或稍多的生词量在阅读材料中是较为适中的。

2.课外阅读的前期准备

学生开始课外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泛读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做认真而细致的工作,向学生详细介绍泛读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切实可行的具体详细的方法。首先就必要性而言,将母语学习和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加以比较,要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母语进行了难以计数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阅读,而以第二语言——英语进行的阅读却屈指可数,大量阅读有利于培养语感。可行性来自于我们国家和全民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导致大量英语期刊杂志、书籍、报纸等的出版,材料多样化且取之不尽。

前期准备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详细以书面形式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和课堂陈述的方法:课外阅读要选择环境舒适,不受干扰的地方为宜。阅读时间不宜过长,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有持续性,最好能每天坚持,在初始阶段教师可规定一个最低限额。笔者在第一学年每周一至周五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2页,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和难易度,不宜将大量时间花在查字典上;阅读材料为开放型的,不仅仅局限于指定的某一本或几本教材,报刊、杂志、小说、网络等均可使用。阅读过程中要就阅读时间、地点、文章或书籍题目、作者、页码作简单阅读记录,并做一句话总结,一星期一次将最喜欢或记忆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写成150字左右的阅读笔记,以备用于每周一次的课堂小组交流。阅读笔记的写作内容及方法,写作内容因题材而异,如果是议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如果是叙事文,应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如学生能对文章加以点评和自己的感悟则更好。

3.课堂教学

每周固定某一天为阅读交流和课堂陈述时间。开始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分为3-4人的小组,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口头交流自己写成周记的短文。每一位学生一学期内至少在全班做一次阅读讲述,具体时间在开学的第一次课由学生自定,课堂陈述时可偶尔看讲稿,但不允许照本宣科,讲述过程中以加分形式鼓励学生配合以图片、实物、PPT、游戏、互动等,以增加此活动的生动和趣味性。听众人手一份讲述质量评定表,此评定表即可作为对他人的评定标准,又可作为自己讲述准备的参照。

阅读量和课堂讲述质量作为平时成绩共占期末成绩的10%,阅读量大、认真的学生可以得到额外加分。

4.网络探究式学习(WebQuest)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学年在同样的班,笔者尝试使用网络媒体进行泛读教学:网络探究式学习(WebQuest)。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博士和汤姆·马奇创建了一种课程计划,由于该课程计划和因特网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将其命名为“WebQuest”。简单地说,WebQuest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它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的任务,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从而更好地感悟智慧。教师也不再只是关注教材和知识点,还要关注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网络探究式学习(WebQuest)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束语。伯尼·道奇博士在接受美国“教育世界”网站采访的时候指出,WebQuest区别于其它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的核心思想就是:WebQuest通过广泛阅读、整合资源、交流思想、把单个的信息与整体的结构相联系、把知识应用于真实世界等,以达到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达到Biggs等提出的学习者亲身致力、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深层学习,即一种深入的、有意义的,能够导致认知、态度、情感和价值持久改变的学习,这种学习不只是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同时其身体、情感、审美、道德和精神也得以成长。

至少有两种不同水平的WebQuest,即短期和长期探究学习:短期WebQuest探究学习指的是1~3课时单元的学习,其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某一次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新信息,并获得探究体验和感受;长期WebQuest探究学习的学习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WebQuest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看到任务之后,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去分析这些任务的可行性、重要性等等,甚至会构想或实际制定出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运用分析、评价能力,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地址找到相应的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比较、判断和加工;收集完资源后,运用综合评价能力完成自己的作品或是解决方案;最后,学生不仅可以对自己或他人完成的作品或解决方案进行评价,还可以对整个WebQuest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甚至可以对教师的WebQuest授课计划进行评价,并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评价和综合的能力运用。

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谓得天独厚,它至少存在以下三个优越性:广泛性、共享性和即时性。在二年级上学期的WebQuest教学设计中,由于是开始尝试的阶段,笔者主要采用了短期探究学习。通过抽签方式将全班分为3-5人不同小组,第一次的WebQuest由笔者制作作为模式供学生参考,以后每两个星期由小组轮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各制作一期。全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WebQuest提供的阅读材料,认真思考,回答任务部分的问题,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愿和抽签相结合的方式做出汇报(presentation),由各个小组根据评价量表对他们的汇报给出成绩,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

三、结论

各个阶段结束后,请学生对本阶段的学习在课堂和自我两方面进行反思性评价。学生反馈意见为: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改正了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如在阅读时要将每一句英语翻译成汉语、每次遇见生词都查字典等;增强了在面对公众讲述时的自信心;由阅读带动了听、说和写尤其是说的能力;增加了对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了学习和生活的思维模式等。由于这一框架模式下的泛读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竞争,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阅读因素分析——一份实验报告[J].外语界,1986,(5).

[2] 王跃.http://blog.hjenglish.com/cettest/archive/2005/07/03/81205.html,2009.

[3] Biggs,John.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M].Open Oniversity Press,2003.

[4] Elley,W.B.Acquiring literacy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effect of book-based programs[J].Language Learning,1991,41(3),375-411.

[5] Krashen,S.(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ergamon Downloadable from http://www.sdkrashen.com/SL_Acquisition_and_Learning/index.html

[6] Elly,W.B.and Mangubhai,F.(1981)‘The impact of a book flood in Fiji Primary Schools’. New Zealand Council for Educa tional Research,Wellington.

[7] Day,R.and J.Bamford,(1988).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pp. 7-8.

[8] Grant,N.The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 (ER),http://english.cersp.com/ketang/gaozhong /200509/12.html.

[9] Laufer,B.(1989).What percentage of text lexis is essential for comprehension?In C.Lauren & M.Nordman(Eds.),Special language:From humans thinking to thinking machines.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0] Mikulecky,B.(1990).A short course in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Reading,MA:Addison-Wesley.

[11] Palmer,H.E.(1917).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London:Harrap.Reissued in 1968 by Oxford Univer sity Press.

刍议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篇4

Key words:extensive, material, comprehension

Summary:At present in most senior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don’t attach importance to extensive reading although the General Outline says, “Extensive reading must be particularly increas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and skill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ers may do as follows:

1. Take the importance of extensive reading seriously.

2. Master the definite purpose for extensive reading essentially.

3. Select the reading material properly.

4. Us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raining students to read fast and comprehensively.

5. Test students’ reading scientifically.

一、引言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世界,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进行交流的能力。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以达到交际的目的。科技人员如能阅读原文的专业书籍、资料,比依赖他人翻译将会省时省力,因为现代科技信息的`时间性很强,等待他人译出,往往会贻误时机。许多出国学习人员反映,听、说并不是最大困难,而阅读速度慢则是最大的困难。这种阅读能力应在中学开始培养,打好基础。 泛读训练就是提高这种书面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泛读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教社SEFC教材在我地的实行,近两年多来,笔者到市属各高级中学随堂听课240多节,从统计中发现,有60%以上的教师对教科书中阅读课文的教学是从为培养学生

商务英语泛读作业 篇5

一、英国文学

Kingsley AmisJane AustenArnold BennettElizabeth BowenCharlotte BrontëEmily BrontëAnthony BurgessSamuel Butler

A.S.ByattLewis CarrollAngela CarterAgatha ChristieIvy Compton-BurnettJoseph ConradDaniel DefoeCharles DickensSir Arthur C.DoyleMargaret DrabbleDaphne Du MaurierGeorge EliotE.M.ForsterJohn FowlesJohn GalsworthyWilliam GoldingGraham GreeneThomas HardyObscure

Aldous HuxleyHenry JamesJames JoyceMan

Rudyard KiplingCharles Lamb

D.H.LawrenceJohn Le CarreDoris LessingDavid LodgeW.Somerset MaughamBondage

Iris Murdoch

George OrwellLucky JimPride and PrejudiceThe Old Wives’ TaleThe Death of the Heart Jane Eyre Wuthering HeightsA Clockwork Orange The Way of All Flesh Possession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The Company of Wolves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A Family and a Fortune Heart of Darkness;Lord Jim Robinson CrusoeDavid Copperfield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The Waterfall Rebecca Middlemarch Howards End;A Passage to India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The Man of PropertyLord of the Flies The Human Factor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Jude the After Many a SummerDaisy Miller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Kim Tales from ShakespeareSons and Lovers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The Grass is SingingNice WorkThe Moon and Sixpence;Of Human The Black Prince Nineteen Eighty-four

Salman Rushdie

Sir Walter Scott

C.P.Snow

Muriel Spark

Robert Louis Stevenson

Jonathan Swift

William M.Thackeray

Evelyn Waugh

H.G.Wells

Oscar Wilde

Virginia Woolf

二、美国文学

Sherwood Anderson

James Baldwin

Saul Bellow

King

William S.Burroughs

Willa Cather

Kate Chopin

Stephen Crane

Theodore Dreiser

Ralph Ellison

William Faulkner

F.Scott Fitzgerald

Alex Haley

Nathaniel Hawthorne

Joseph Heller

Ernest Hemingway

Sea

James Jones

Maxine Hong Kingston

Harper Lee

Sinclair Lewis

Jack London

Norman Mailer

Carson McCullers

James A.Michener

Margaret Mitchell

Toni Morrison

Vladimir Nabokov

Frank Norris

J.D.Salinger

Erich SegalMidnight Children Ivanhoe The Affair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Treasure IslandGulliver’s Travels Vanity Fair A Handful of Dorian GrayThe Invisible Man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Mrs.Dalloway;To the Lighthouse Winesburg, Ohio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Seize the Day;Henderson the Rain The Naked Lunch My AntoniaThe Awakening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Sister Carrie;An American Tragedy Invisible Man Go Down, Moses;The Sound and the FuryThe Great Gatsby RootsThe Scarlet Letter Catch-22 The Sun Also Rises;The Old Man and theFrom Here to Eternity The Woman Warrior To Kill a MockingbirdMain StreetThe Call of the Wild;Martin Eden The Naked and the Dead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Centennial Gone with the Wind The Bluest Eye Lolita The OctopusThe Catcher in the RyeMan, Woman and Child

Upton Sinclair

John Steinbeck

Harriet Beecher Stowe

William Styron

Mark Twain

Alice Walker

Robert Penn Warren

Edith Wharton

Thornton Wilder

Thomas Wolfe

Herman Wouk

Richard Wright

三、加拿大文学

Morley Callaghan

Northrop Frye

Margaret Laurence

Stephen Leacock

Malcolm Lowry

Hugh MacLennan

L.M.Montgomery

四、澳大利亚文学

Martin Boyd

Peter Carey

Miles Franklin

Thomas Keneally

Alex Miller

Henry Handel Richardson

Christina Stead

Randolph Stow

Patrick White

五、中国文化

Yung Ming

Chiang Monlin

Tcheng Ki Tong

Ku Hung Ming

Fei Hsiao Tung

Lin Yu Tang

阅读参考书目(附)

哲学:The JungleThe Grapes of WrathUncle Tom’s CabinSophie’s Choice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The Color PurpleAll the King’s Men The Age of Innocence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Look Homeward, AngelThe Winds of WarNative Son That Summer in Paris The Great Code The Stone Angel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 Under the VolcanoThe Watch That Ends the Night Anne of Green GablesLucinda BrayfordOscar and LucindaMy Brilliant CareerSchindler’s ArkThe Ancestor GameThe Fortunes of Richard MahonyThe Man Who Loved Children To the Islands Voss;The Tree of Man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Tides from the West The Chinese Painted by Themselve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Peasant Life in China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兰讲述哲学的故事》(美)威尔·杜兰 东方出版社

《上帝之城》人民出版社、《忏悔录》商务印书馆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古

罗马)圣·奥 古斯丁 The City of God, Confessions, St.Augustine 《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

《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 Iliad Homer

《奥德赛》(古希腊)荷马 Odyssey Homer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Prometheus Bound Aeschylus(约前525~前456)

《旧约圣经》Old Testament

《新约圣经》New Testament

《俄底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唐·吉柯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Don Quixote Miguel de Cervantes 《哈姆雷特》《李尔王》(英)莎士比亚, Hamlet, King Lear

《神曲》(意)但丁Divina Commedia(1304~1321)Dante,Alighieri(1265~1321)

《双城记》狄更斯 Tale of Two Cities, Charles Dickens

《黑暗的深处》(又译《黑暗之心》)康拉德,Heart of Darkness, Joseph Conrad《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漓江出版社 On the Road, Jack Kerouac政治学: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Republic, Plato

《伦理学》、《诗学》、《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Il Principe(1532)Machiavelli, Niccolo(1469~1527)《乌托邦》莫尔Utopia(1516)More,Thomas,1477~1535)

《利维坦》霍布斯Hobbes, Thomas(1588~1679)

人类学, 社会学

《结构人类学》(法)莱维-斯特劳斯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Levi-Strauss,Claude(1908~)

《人之心》(美、德)弗罗姆The Heart of Man(1964)Fromm,Erich(1900~1980)

《后现代条件》李奥塔The Postmodern Condition(1979)Lyotard,Jean-Francois(1924~1998)

《区分》布尔迪厄 Distictions(1979)Bourdier, Pierre(1930~2002)《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历史: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Global History,《历史研究》(英)汤因比 A Study of History Toynbee, Amold J.(1889—1975)心理学:

《心理学原理》詹姆斯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James, William(1842~1910)

文化研究:

《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美、黎)爱德华·E·萨义德

《文化帝国主义》(美)汤林森

《菊与刀》(美)罗斯·本尼迪克特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Ruth Benedict

《印度之旅》佛斯特A Passage in India(1924)Forster, Edward Morgan(1879~1970)

《吾国吾民》(中)林语堂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 Lin Yutang(1895~1976)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亨廷顿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商务英语泛读作业 篇6

摘要:词汇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足够的词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一个难点。本研究试图通过历时三个学期的课外泛读实证研究探索一种有效学习词汇的途径。研究结果发现,课外阅读英文小说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词汇,习得更多的伴随性词汇,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泛读;词汇;伴随性词汇习得

一、前言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对于本族或非本族语言习得来说,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D.A.Wilkins(1972)指出:“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传递,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递。” McCarthy(1990)强调了词汇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认为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语法和语音再好也无法将语言知识和功能运用到可理解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中去。研究表明,词汇与语言技能的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词汇是语言技能的基础,快速流畅的阅读有赖于词汇解码的高度自动化(Grabe,1991);听力理解更离不开词汇的快速辨识;词汇也是口语交际的核心,语义信息的主要载体不是语法,而是词汇(王大伟,1997);高水平的写作者往往具备较大的词汇量(马文惠、文秋芳,1999)。

本研究通过一个实证对比研究,试图探讨课外泛读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内有意识学习过的词汇的巩固和深化作用(词汇深度)、泛读过程中伴随性词汇习得(词汇宽度)的作用和阅读技能发展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要求与问题设置

该实证研究从2006年9月开始至2008年1月结束,历时三个学期,从2006年9月起在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实施,以2006级外语专业大一刚入校的A、B两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A班为非实验班,B班为实验班。要求实验班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两部英文小说,可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易读的小说,遇到生词可用查词典、依据上下文猜测、运用构词法知识等多种策略解决,并把自己认为有用、重要的词汇记录下来。读完后要求写一篇读书报告,汇报小说的主要内容、重要人物或事件分析以及读后的感受、学到的新词等,然后找时间向老师口头汇报,交书面读书报告。老师根据小说内容和读书报告向学生提问,并记录其回答问题的表现。每学期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本学期所读小说的书面报告、页数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给他们评分,成绩占本学期《综合英语》课程总分的20%。而非实验班(A班)不要求做任何课外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泛读对学生在精读课上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词汇是否有巩固加强作用?问题2:泛读和其它三项任务(写书面报告、记录习得的词语和作口头报告)是否促成更好的伴随性词汇习得?问题3:泛读是否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的学生有73名。A班(非实验班)38人,其中男生7名,女生31名;B班(实验班)35人,其中男生5名,女生30人。这两个班级入学高考成绩的独立样本测试(Independent Samples Test)结果显示两班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t=0.154, p=0.878>0.05),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可以进行对比试验。

3.测量工具的制作

本研究采用三种工具测算实验结果:

(1)词汇测试。由课文单词和课外(伴随性词汇)两部分组成。课文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词汇知识的深度,所以测量方法采用Read(1993)的联想法(word associate format), 但为便于客观地计算数据和方便操作,本研究把此方法改变成从四个词中选出一个与之匹配的同义词,如,intricate A.difficult B.complicated C.invalid D.simple。测试的词语是在实验结束前从他们学习过的精读课《综合英语》中抽取的20个单词,再提供80个词,其中一个是同义词。课外词汇(伴随性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词汇知识的宽度,测量方法采用了Nation(1990)提出的词汇水平测试(Vocabulary Level Test)。但也作了调整,改变成:根据所给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从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词来填空,使其意义完整,例如:The doctors do not ____that the patient will live much longer.A.monitor B.manifest C.articulate D.anticipate。测试词语由120个较低词频的单词组成。要求学生们要从这120个词汇中找出与句子意义相符的30个相关词汇。以上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完成。

(2)阅读测试。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外泛读中阅读能力的变化,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专业八级水平的四篇阅读文章,每篇后有五个多项选择题,共20个问题,30分,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

(3)书面读书报告、口头读书报告和阅读小说页数。

(4)问卷调查。要求学生阅读所给的陈述句,然后做出判断,从Strongly disagree 到Strongly agree的五个选项中选择一项。问卷调查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以便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和词汇学习策略变化。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课内词汇t(71)=-2.682, p=0.009<0.05,课外词汇(伴随性习得)t(71)=-2.204,p=0.031<0.05,阅读成绩t(71)=-2.417,p=0.018<0.05,三项研究结果均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两个班课内词汇、课外伴随性词汇习得和阅读能力三方面的差异显著,而且,实验班(B)的课内单词平均成绩(12.8000)、课外词汇平均成绩(19.4000)和阅读水平测试平均成绩(18.2571)都高于非实验班(A)的各项平均成绩,说明实验班在课内词汇、课外词汇习得和阅读成绩三方面的教学效果均显著地高于非实验班。

由此发现,第一,实验班经过三个学期的课外阅读英文小说,接收了比非实验班更多的词汇输入,形成了更高的词汇复现率,在测试中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辨别词义,证明他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了在《综合英语》课程中老师教过的词汇,这就肯定地回答了问题1:泛读对学生在精读课上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词汇是否有巩固加强作用? 第二,在历时三个学期的课外词汇伴随性习得实验中,实验班学生阅读了至少六本英文小说,平均阅读量为2405页,最高阅读量为3455页,最低1555页,51%的学生阅读量超过平均阅读页数。同时完成至少六篇书面读书报告,六次口头读书报告,收集了许多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猜词、构词法知识和查词典学会的词汇,从而在所读小说设定的语境中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三者有机结合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运用各种阅读技能和猜测词义策略去理解和索取信息和意义上。课外词汇测试成绩证明实验班学生比非实验班学生习得更多词汇,这种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性。这一结果也十分肯定地回答了问题2:泛读和其它三项任务(写书面报告、记录习得的词语和作口头报告)是否促成更好的伴随性词汇习得? 第三,实验班学生在课外泛读活动中,不但巩固和习得了比非实验班更多的词汇,而且阅读速度更快,理解能力也更高,阅读成绩比实验班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课外泛读促进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结果也肯定地回答了问题3:泛读是否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读书报告、口头报告和问卷调查分析

除了用测试数据分析证明课外泛读研究的三个问题外,读书报告、口头汇报和问卷调查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证据证明实验效果的显著性和有效性。

第一,针对问题1,我们在问卷表设计了一个句子:这项课外泛读活动帮助我加强和巩固了我在精读课文中学过的词汇。在收到的34分有效问卷中,30人选择了“Strongly Agree 或Agree”, 占88.2%,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课外泛读使他们在小说创设的语境中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反复接触学过的词语,不断加深印象,逐渐从被动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在口头汇报时,实验教师也问他们类似的问题,他们反映在阅读中遇到一些词,很面熟,知道是在课本中学过,但就是想不起是什么意思。对于这类词,大部分他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能回想出意思来。以后再次出现就能很快辨认出来,阅读速度也加快了。由此可见,课外泛读活动确实增大了词汇的复现率,既阅读了文学名著,又复习巩固了学过的词语。

第二,关于问题2,我们设计了两个句子:(1)课外泛读帮助我扩大了词汇量,使我学会了一些以前没有学过的词语。88.2%的学生表示赞同;(2)你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生词的?64.7%的学生选择:在词典中只查那些影响理解意思的少数词语,82.3%选择:大部分情况下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47%的通过构词法知识判断词义,可见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得最频繁、最受欢迎。另外,口头汇报时一些学生反映,在读小说的前面几章时会遇到很多生词,但坚持读下去,发现生词会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前面章节中的生词反复出现,意思逐渐就看懂了。这一点在部分学生的书面读书报告中记录下的生词数量逐渐递减现象给以证明。以上发现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承认课外泛读帮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学会了一些生词,即课外泛读促使伴随性词语习得的形成。习得这些生词的策略主要是依据上下文猜测,一半以上的学生“有选择地借助词典学习生词”,这说明学生们已经具有较好的使用词典的策略。但利用构词法知识的人比较少。

第三,课外泛读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们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而且写作、口语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82.3%的学生认为,写书面读书报告和做口头读书汇报,促进了他们的写作技能,加深了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记忆;79.4%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跟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因为为了写报告和口头陈述,他们对所读小说的内容、情节发展以及思想内涵做了更深入的思考,还到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同时,在阅读西方名著活动中他们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提高了文化素养,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更好地利用大学的图书资源和宝贵的学习时间。

也谈英语专业泛读教学 篇7

泛读指理解整体意义的阅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简称《大纲》) 提出,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输入角度看, 泛读是语言输入的源泉, 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知识, 建立结构意识, 增加背景知识, 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 (李天紫, 2007) 。

笔者从事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泛读教学, 《英语泛读教程》共4册由黄源深教授等编写, 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 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扩大词汇量, 并掌握基本阅读技巧——与《大纲》要求吻合。结合该教材谈谈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预习

泛读教学中, 预习是决定课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泛读课要求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课文大意, 使句意与语境相结合, 而不过分强调字词用法。鉴于课堂时间有限, 加之泛读教学的特点, 精读课上的字斟句酌难以实现。从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充分做好预习工作, 熟悉课文内容, 才能跟上进度, 有效培养阅读能力。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对课文阅读两遍, 一是速读, 目的是了解课文主题及文章结构, 判断材料题材并与自身已有知识联系。二是用略读、细读或查阅的方式, 进一步了解中心大意, 抓住主要情节, 对之前的假设进行判断及分析归纳, 领会作者真正意图。

在实践教学中, 笔者发现此环节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如学生将精读课上的方法搬进来, 过多的精力用于关注词、短语和单句, 却忽略了上下文句意的衔接, 以为查完生词就是完成预习。试图以点代面的错误认识既降低了阅读速度又影响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易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和信心。针对学生这一误区, 方法如下:

(1) 将学生4人-6人分组, 要求每组学生课前写出文章大意, 包括人物、情节等, 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线索有所了解, 课上请每组代表发言, 进行小组评比并有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性。

(2) 课前给学生分发事先就新课内容设计的若干问题, 课上请学生回答, 检查学生个体预习情况。如笔者为Invented Words (第3册, 第1课) 设计的问题如下:

通过问题就文中语言大师和“官样文章”大师的不同进行探讨, 找出线索、总结大意。1、2册侧重一般生活小故事, 以小说题材浅易文章为主 (如A Mother’s Place) , 非故事性题材为辅 (如Numbers and Omens) 。3、4册侧重非故事题材阅读材料 (如:介绍文化背景The English Reserve and Politeness、诚信问题The Credibility Principle、社会问题Seeking Steady Arm to Lean on等)

课文讲解

1.背景知识

笔者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理解他们认为简单的文章。材料中常含有一定历史、文化、政治等知识, 了解不多会造成理解障碍。如讲Three Days to See (3册14课) 时, 介绍从小双目失明的Helen Keller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第一个单词water学起, 直到成为著名的演说家、作者和教育家的过程。

2.文章结构

文章的难度并不仅取决于词的难易、句子的复杂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还有赖于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如果忽略分析这一点, 易于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妨碍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中心。笔者通过如下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结构:

(1) 回答wh-questions;

(2) 根据标题、小标题及图片来预测文章主要内容;

(3) 从连接词如but、and等;过渡句、段或主题句等入手把握文章结构。

3.重、难点

词句的理解不容忽视。对于学生感到难理解的长难句的结构分析稍加点拨;含有不同于字面意思的深层含义的句子也不能忽视, 如The Rocking-Horse Winner (2册11课) 中“You won’t let it go further, will you?”是简单句且无生词, 但学生要通过上下文才能得出含义:Don’t tell the news to anybody else.此时, 笔者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语境、运用逻辑推理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语

泛读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在英语教学中, 精读是主体, 泛读则是其有效补充和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泛”和“读”有效结合,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改进教学方法, 进而达到提高英语泛读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黄源深等.英语泛读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 2007.

英语泛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8

【关键词】英语 泛读 教学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现代信息。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探究式的态度参与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能力的培养除精读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之外,还应抓好“泛读”,即“精泛结合”。(精读在于“质”,泛读在于“量”),让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的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阅读量,以达到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实施泛读教学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阅读材料的选取

泛读材料的选择要尽量做到:第一,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学有所得,不断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并使这种情感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内驱力。第二,要循序渐进。阅读活动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等进行思考、预测和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验证和修正,从而理解和接收信息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重建等创造性思维,领会文章表达的意义,从而吸收信息。第三,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增强学生适应各种阅读材料的能力。第四,还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相结合。传统的媒体比如,书、报和杂志等可提供适合学生泛读的材料。利用新的传播媒体——互联网,教师也可采集到大量的英语泛读材料。

2.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目的通常分为学习知识型和娱乐消遣型两种,我们鼓励学生先进行娱乐消遣阅读。这种阅读学生没做题的思想负担,也不必对文中的难点苦苦思索。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运用一张一弛之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激发他们大量进行泛读的兴趣。待兴趣激活后,再让学生进行知识型阅读,这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另外,还应鼓励学生随时留意各类英文书信、广告、说明书、标语牌、商业性杂志和影视节目中的英文字幕等随处可见的英文作即兴阅读。

3.扩大学生词汇量,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人们普遍认为,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词汇量越大,理解得越快越好。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4.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泛读材料不同于精读课本上的课文。课文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宜细嚼慢咽,其目的在于透彻理解。而泛读的目的则是扩大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我们不能照搬精读的阅读方法。常用的泛读有以下几种:

(1)掠读(Skimming),即阅读时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去而是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不去纠缠某些细节,而影响掌握全文的大意。

(2)扫读(Scanning),即在浏览全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或找到需要的细节,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一掠而过。

(3)猜读(Guessing),即阅读时,不因遇到个别生词而停顿去查字典,而是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快速猜测、判断某词的含义,不中断阅读过程,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4)悟读(Realizing),即在阅读中领悟词、句、篇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重视标题、主题句,开头或结尾等段落的阅读和理解。

阅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目的。有时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可以采用几种阅读方法交换使用。教师在分配学生阅读任务时,应指导、建议学生选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阅读,更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5.进行检测,了解效果

泛读不等于完全放手、放心地让学生自由地、自觉地读。教师应发挥其指导作用,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规定完成的时限,因为有的学生并非那么自觉,有的甚至有惰性。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开始的十分钟进行课外泛读的检查。检查的形式多样,但坚持一个原则:保持学生的浓厚的阅读兴趣,或是在适当的时候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近来的阅读进展情况,反省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检测中获得数据与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还应调整阅读材料。

众所周知,英语泛读教学在复现与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精读教学所不能取代的。加强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素质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2] 马国英.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5).

[3]何青.高职英语阅读课语篇教学之探讨[J].职教论坛,2005,(35).

上一篇:2024年度个人工作生活总结下一篇:这是你的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