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歌》读后感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明日歌》读后感(精选9篇)

《明日歌》读后感 篇1

革命烈士,李大钊曾说过一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得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今’是很容易丧失,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握好‘今’,珍惜‘今’的时间,不能让他白白浪费了。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早晨看河水向东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这样,便又过了一日,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散文家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了;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了;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了。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伸手去遮挽时,他有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了;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睛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他’指的就是每一分每一秒,稍不留神就悄然离去了。

抓住今天的关键才能创造明天的价值,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我们就应该抓住今天的时间,去‘挤’今天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这样才能创造明天的价值。

时间如水逝,又有多少个“明日”等待我们呢?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自有明日事。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让我们的岁月就这么蹉跎过去。

-------------------

临近放假一段时间,学校的广播内容换了,下课时总是放着一些谱上音乐的古诗词,如《七步诗》、《明日歌》等,每到下课我都会侧耳倾听,这既让我心情放松愉悦,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读后感《明日歌读后感》。对我感悟最深的还是那首《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对啊!明天又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如果我们做事都要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浪费时间,到时候就会一事无成。听着听着,我觉得好像在说我。我做事总爱拖拖拉拉的。如周末的作业吧,我在星期六之前明明可以做完,可我总会拖拉拖拉地做到星期天晚上。

在听了《明日歌》之后,我就让妈妈事事计着时间。如果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完成,就不准做了,还得挨老妈批。如果作业提前完成了,便翻倍休息。比如提前十分钟,就可休息二十分钟,以此类推,一实行,我发现我的速度快多了。原本要一个半小时的作业,我竟提前了半小时!是啊,只要你努力了,认真了,正如李宁所说,“万事皆有可能”!

后来我还从书中查到了一首文嘉写得《今日歌》,两首诗一对比,我的感触就更深了。这两首诗寓意都很深刻,劝诫人们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这首教我“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的诗,我会永远铬记在心,让他时时激励着我,督促着我!

---------------------------

我特别喜欢明代著名诗人文嘉写的《明日歌》。

这首诗告诉我们:明天又明天,明天那么多!如果一辈子等待明天,那么什么事都耽误了。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在手术台上浪费一分钟,病人就会有死亡的危险;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多睡一分钟就可能会迟到;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不按预定时间发射,火箭就可能会脱离轨道与其它小行星相撞;如果你是一名军人,在战场上延误一分钟,就可能会全军覆没;如果你是一名消防队员,在救火现场拖延一分钟,就可能会生灵涂炭、损失惨重。

这首诗让我明白了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分数……

《明日歌》读书笔记 篇2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有时我会这样想,有时我也是这样做的。当我读过《明日歌》之后,我非常惭愧,我发现我错了。为什么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而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无尽的明天。大好的光阴就白白浪费了,到时候只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的感叹。

聪明、勤奋、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他们决不把今天的宝贵时光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珍惜时间,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搞实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面包,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一切有志气、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此。他们决不停留在昨天之中,更不空空等待明天,他们永远从今天开始,他们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读明日歌有感 篇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的几句诗,是先辈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了,是不是更应珍惜今天,抓紧今天的分分秒秒呢?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机会;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发明创造的可能。聪明、勤奋、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他们决不会把今天的宝贵时光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如此。他经常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时间搞实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面包;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如此可见,但凡有成就者,他们决不沉缅在昨天之中,更不空望明天,他们永远从今天开始。

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时割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人,哪有人们日后健康的体魄?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哪有日复一日城市的洁净?解放军战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装,做好准备,哪有千家万户永久的安宁?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时间就像代表它的那本日历,撕了这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他们不会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自己辛勤奋斗的汗水和学习、工作的成果。可以说,他们从初懂生活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和观望、等待中度过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会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史上的回忆,也将伴着悔恨、痛惜和哀伤的泪水……

虚掷光阴,在折损着生命的光;及时努力,在开辟理想的路。朋友,不要沉缅昨天,不要观望明天,一切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吧!

明日歌原文及翻译 篇4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注释

①复:又。

②何其:多么。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③待:等待。

④蹉跎(cuō tuó):光阴虚度。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若:一作“苦”,有些版本为“世人苦被明日累。”

⑥累(lěi):带累,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明日风尚》读后感 篇5

我刚刚看完了《明日风尚》里面关于厦门的描写,很震撼,我一直对那些破坏具有历史价值建筑行为嗤之以鼻。可是看了那篇文章之后,我却在考虑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否正确。

厦门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慢”,休闲的生活,人到了那儿,可以情不自禁地放下脚步和很多东西。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厦门的时候,不是高楼大厦,就是小洋楼,给人一种很现代的感觉。可是,看了这上面的照片之后,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高楼大厦会掩盖很多事情,比如说贫穷。上海的弄堂也许很有味道,可是我就是觉得太过压抑。灰蒙蒙的楼房中间架着晾衣服的竹竿,黑色的.电线横七竖八地割破天空,潮湿的空气,密密麻麻地撒乱排着的自行车……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令人愉快。

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在看了这些照片之后,我才记得中国的人均财富并不多,大部分人还很穷,很需要钱。对于这些生活水平只高出温饱线不多的人来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仓廪足,知礼仪。”我怎么能对那些只是想多赚钱养家的人说保护文化?

社会在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越来越快。也许这种慢生活注定是要被时间碾碎吧。我的确很想让它留下来,但是却无能为力。现代人的现实和理想已经构成了一种不可能调和的矛盾。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否能称之为一种矛盾。也许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在这里吧!人们永远在追求自己够不着的东西。在吃不上饭的时候想着能有顿饱饭吃,吃到了饱饭又想着睡得舒服些,睡得舒服了又想着生活奢侈些,生活奢侈了又想着精神世界丰富些,于是开始怀念被高楼大厦挤兑了的麦田。

明日香生日快乐读后感 篇6

过生日原本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摇曳的烛光,香甜的蛋糕,还有亲人与朋友的祝福。这些都令人难以忘怀。可十岁的少女明日香的生日,却在哥哥的“没生你就好了!”的嘲讽中到来,而妈妈完全忘记了她的生日,甚至也说“没生明日香就好了”承受不住的明日香终于在生日时失去了的声音。在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哥哥帮助她躲到外祖父母所在的乡下,明日香在外祖父母的关爱下,鼓励下找回的生存的勇气与希望,重新发出了声音。

在新的学校,明日香用外公教给他的道理,改变不团结班级风气。在经历外公和好友的死亡后,明日香12岁生日悄然降临,而这一次,她的身边站着的不仅有慈祥的外婆,朋友和善良的老师,还有曾经忽视她,嘲讽她的父母和哥哥。

书中明日香的母亲是令我讨厌又同情的`人,作为一名母亲,她对儿子直人过度期待,对女儿明日香选择了冷漠和忽视。两种极端的选择另两个孩子终日生活在痛苦中。明日香曾经是软弱的,在慈祥的外祖父,老师的帮助下,她坚强起来了,勇敢反抗欺负她的同学并帮助了软弱同学,她用善良和真诚收获了亲情和友情。

与明日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有关爱我们的老师,我们却一次次用言语伤害了他们,用冷漠的回应刺伤着他们,却总抱怨自己得不到疼爱和关怀。殊不知,有多少个“明日香”渴望着珍贵和亲情,我们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不用为家庭矛盾烦恼,去不珍惜幸福的时光,总让亲人们为我们操心,我们真应该学习明日香坚强的勇气,碰到困难也不能逃避……

明日边缘观后感 篇7

总的来说《明日边缘》在我看来是近些年阿汤哥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观影之前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之前没有做太多功课,包括原作漫画和故事背景都没有去了解,后来听说剧本相对原作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因此也没必要再去补习了。

故事架构是教科书式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不过在一部纯正的科幻片里揉入类似《源代码》式的软科幻元素是非常令人感到新奇的,这也使得影片并未单纯走爆米花电影的路线。故事概括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主人公不断重启同一天试图改变战局,在这样不断重复的情节设置中,只要能让观众看到两点就算是成功,一是主人公面对不断重复的事件感到无奈,二是情节反复带来的笑料,好在该片在这两点上处理的不错。尽管全片在几个场景间不断轮回,但并没有觉得乏味,这也得益于导演与编剧在叙事手法上所做的设计,将一些重要的细节分散在影片各个阶段而不是一味的反复,节奏上毫不拖沓一气呵成,单从叙事这方面来说很难再去苛求更多。

仅仅从叙事方面简单谈了一下,其实画面、配乐以及演员表演等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惊艳之处,都在一个正常水准的范畴之内吧,因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由于近期手头也有软科幻类型的项目,因此这部《明日边缘》也能给予一些启发以及世界观方面的参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特别是在目前这个百家争鸣但缺少统治级超级大片的档期。

明日战记观后感 篇8

倾转旋翼机、运输机于基地起飞、装甲车与机器人公路追逐、身着铠甲的战士和隐约闪现的异形触手,都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巨大而独特的运载工具营造了科幻感,人工智能机器人、主角身穿外骨骼装备作战,则赋予角色科幻感。

《明日战记》由电影特效出身导演吴炫辉执导,吴炫辉曾三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代表作有《风云II》、《画皮》和《投名状》。对于《明日战记》导演吴炫辉表示:“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现实的世界,我们必须从一张白纸开始,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从外星怪物到演员穿的铠甲到装甲车辆等等,我们要创造出令人信服的一切,《明日战记》可能是迄今为止香港制作的技术难度最高的一部电影。”

平心而论, 中国的科幻电影在过去并非一片空白,不过在“大片”的意义上,在能够与世界级科幻电影有可比性的范畴里,《流浪地球》是最先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回顾春节档,《流浪地球》的各项指标都已经“爆表”:截至203月23日,《流浪地球》累计票房已经达到46.5亿票房,已经稳稳地成为己亥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和最终赢家。因此从科幻圈到电影业界再到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元年”的期待已经溢于言表,可以预见的本土科幻的发展趋势,观众期盼已久的国产科幻崛起的时刻即将到来。

离歌读后感 篇9

离歌读后感1

《离歌》,是青春文学作家饶雪漫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最近,我读了这部小说,十分震撼。

马卓有着悲惨的命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难以接受。在她一岁时,她的爸爸就被人杀害,至今都没有找到杀人凶手,随后,她的母亲也弃她而去;她只好和她的奶奶相依为命,她的叔叔只会喝酒、赌钱,别的男孩子也欺负她,甚至放狗咬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卓一天天长大;在她九岁时,她的母亲又突然出现,把她带到成都来生活,这让马卓有了一丝幸福的感觉,可好景不长,她的母亲在给她买早餐时,遭人惨杀;马卓,无家可归,只好再次回到雅安雨城,奶奶的家里,不料,她的奶奶也离开了她,还遭到了她叔叔的毒打;还好,一直喜欢她母亲的一名男子阿南,领养了她,把对她母亲的爱全灌注在她的身上,对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细心呵护……

马卓也不负阿南的期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天中,在高中的那三年时间,她偶遇“毒药”,并被他身上的桀骜不驯、帅气所吸引,展开了一段揪心的爱情故事,谱成了一曲悲伤的《离歌》……

上天是不公平的,剥夺了马卓所有至亲至爱的家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尽了欺辱、折磨,这是非人所能承受的,何况当时她还只是个孩子,可是上天又是很公平的,她如钢铁般的坚强,就是赐予她最好的礼物,也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慢慢磨练出来的。

比起她的坚强,我的坚强根本不值得一提。被烟头烫在胳膊上的滋味虽然从未尝过,但想想也知道那种痛苦,她,竟然一滴泪都没有滴下,也没有挣扎,只是无言地承受着。我小时候犯了错,妈妈用针扎我的手心,我没有哭,那是因为针头并没有扎进去,只是在我的手心上稍微重地点了一下。当时我看着针锋利的针头要扎进我的手心,心里都紧张的不得了,但还是强忍着马上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倔强地看着妈妈的眼睛,面无表情地接受着一切,一副不服输、坦荡荡的样子。当冰凉的针真的碰到我的手心时,心跳得很快,但我只是眉头皱了一下,手缩了一下,没有留下眼泪。我觉得我好了不起,面对这样的场景,我没有吓得流眼泪,直到现在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看到九岁的马卓冷静地面对她叔叔狰狞的表情,残酷的毒打,又是踢,又是踹,又是扇,又是拿烟头烫,又是揪着头发,她的嘴角都流出了鲜血,她却一声没吭,甚至反抗!真的,那场景,很残忍,我看着这段时,眼泪就已经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心里好像很疼,何况,那是真实的疼……

她的坚强,我们是无法学到的`,只有她拥有;她的坚强,我们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她懂得……

她的勇气无法用任何东西衡量,不知道这股勇气是从哪里来的,与坏人勇敢搏斗,对方拿出白晃晃的刀子,对着人质和自己,她也毫不慌乱,镇定自若地跟他们讲道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马卓和“毒药”并没有在一起,我也深深为马卓遗憾,看到结局,我流泪了,不过哭完之后,也明白,总有一个人,会默默站在你身后,呵护你,爱你,不管你怎样改变,这就是爱。

也许,我们的坚强和勇气都比不上她,但是我们有相同的性格——不服输!我们也会学着更坚强,要好好好长大!

离歌读后感2

徘徊在书架之间,我在寻找一本书。一本封面印着几个女孩和男孩的书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从书架把它拿下来,揽入了怀里,走向了收银台。

回到家,我盘着腿坐在沙发上。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叫做《离歌》,作者是。无论是书名还是作者名都吸引了我。在书中,一个名叫马卓的女孩跟着妈妈来到了另一座城市。奶奶的离去,妈妈的死,朋友的离开,在马卓的人生里唱响了一首又一首的离歌。

看完了《离歌》,一股不知名的味道涌上了心头。离别,谁可以避免?世间的万物有多少东西是没有尽头?小溪会断流,太阳会下山,花儿会凋零,我们人也会死,不是吗?有的人,不去养花,是为了不想看到花儿不一点点地凋零。也许,这样做的确不会看到花儿凋谢。可是,在逃避了凋谢的同时,他也失去了一个新的开始。起点,终点,只有一线只差。没有终点,就没有起点。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到了终点,就得分离,开始下一段旅程。其实,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躲避,而是去珍惜。珍惜烟花在天空绽放的那一瞬间,珍惜小溪流淌的“叮咚”声,珍惜雨点滴在地面溅起的水花。相比之下,珍惜不是更加美好吗?每当回忆起当初珍惜过,心头一定会涌起一阵幸福吧?至少,我们不会遗憾,因为我们珍惜过,因为我们拥有过。

漫漫长路,我们难免要匆匆写下一首首情不自愿去又不得不的离歌。可是我们也不要忘了,这也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离歌读后感3

《离歌》是饶雪漫的又一部青春疼痛系列的大作。之前看过她的《沙漏》一二三部,《左耳》,基本上对她的文风与叙述语言的风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封面的书模长的实在太漂亮,也太帅了。呵呵,这是一个很感性的理由哦。

《离歌》不同于饶雪漫以往的码字风格,这次,这本书全都是在以一个人的口吻在讲述,那就是主人公“马卓”。马卓,其实我挺喜欢这两个字组建成的名字,读起来很干练,也很动听。这本书也就是在讲述马卓从四五岁记事前一直到18岁在这期间发生的故事。也许是高中离自己的生活最近吧,所以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天中里的生活,她与毒药的感情纠葛,她与于安朵这个校花的矛盾,她与肖哲之间的误会。

看完之后,我没有更多的关于人生,社会,学校的思考,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只当是自己看了一个故事,亦或是一场电影,在电影落幕时,是一个留给人悬念的结局,因为还有《离歌2》,所以作者在文末写着未完待续。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一些关于书中描绘的80后,90后生活的状态,内心的真实感觉,但是对于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或者所作所为,我无法发表意见,因为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

《离歌》里的爱情是复杂的,但是也是很美妙的,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干净,却也依然让人憧憬,让人期待。有些人看重的是《离歌》里的爱情,卑微却又期待的爱情,有些人看重的是亲情的部分,阿南对林果果,对马卓的照顾与关怀,阿南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有些人看重的是马卓自身的品质,坚强,隐忍,鼓励着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

【离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一曲离歌离歌高一作文

2.离歌高中作文

3.离歌高三作文

4.离歌的高二作文

5.高一离歌作文

6.离歌高二作文

7.离歌的高三作文

8.青春的离歌作文

上一篇:精彩的寒假生活初二周记400字下一篇:治安联防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