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教案(精选6篇)
论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有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技术把天然物或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属于哲理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系统地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工作是由恩格斯的著作开创的(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评价)。在欧美诸国,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名义下进行。不同学派观点林立,但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相互补充。恩格斯代表着19世纪的一种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则包括着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都属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学科性质
1、与哲学的关系:
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一般规律,整体研究)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 2、与科学的关系 共同点:对象一致
不同点:视角不同(实证研究,形成思想;哲理研究,形成反思)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1873年,他致信马克思阐述了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的思想,这封信被看作是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的初步纲领。〈一〉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1、社会历史条件
工具机(纺织机)和动力机(蒸汽机)所奠定的机器大工业和产业革命,加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也是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生物化石),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精密仪表)和交流手段(科学语言),从而使科学取得长足发展。2、科学前提
(1)康德(1775)和拉普拉斯(1796)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莱伊尔(1831)提出的关于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
(3)焦耳(1843)和迈尔(1845)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维勒(1824)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实验。(5)施旺(1839)和施莱登()1838的细胞学说。(6)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 3、基本要点
(1)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概括出基本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体,接近和分离的位置运动,力学规律 物理运动:分子(以太),收缩或膨胀、吸引或排斥的物理变化,热学和电磁学 化学运动:原子,化合或分解的化学运动,化学规律
生命运动:蛋白体,同化或异化,遗传或适应之类的生命过程,生物学规律
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运动规律,而特定的规律又对应着相应学科,因而主张把运动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原则。
(2)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借助摩擦和碰撞可以转化为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物理运动超过一定物理常数的情况下会带来内部构造的变化,即化学运动,当化学运动造成蛋白体出现时又转化为生命运动。所以在科学的衔接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学科交叉边缘地带)
(3)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每种运动形式既有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也包括着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条件)。
(4)运动形式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下向分支),但不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低级运动形式可以演进为高级运动形式(上向分支),但它本身不是高级运动形式。〈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实验与数学结合,这种方法对研究既成事物的既定运动是有效的,而对于研究演化过程和起源关系往往力不从心。而假说则是以远离经验为代价而换得对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1、科学在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科学从经验向理论过渡的思维形式。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以便纯化,修正或取消。
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理论的兴起,使自然科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技术也突飞猛进。(生物物质时代)。〈一〉自然哲学
由于当时科学和哲学未曾分化,古代自然哲学既包括关于自然本质、自然本源、自然图景等形而上学设定,也包括关于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经验性知识,而且往往用形而上学性质的设定来直接解释和校正来自经验的知识。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和系统价值论)。海森伯的:现代物理学触及实在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它们存在着老传统和新传统的冲突,只能从哲学层面上才能解释现代物理学精神。
自然科学长足发展时代,自然哲学存在的必要性:1、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需要某种哲学信念作为前提假定。2、科学的进步又会强化、淡化乃至改变一些哲学信念。
一方面哲学信念引导科学发现,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又会修正以至改变哲学前提信念。1、研究内容上,把蕴含在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其提供的知识是关于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知识。
2、在研究方法上,自觉地把科学中已确认了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抽象。
3、在研究群体上,大量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哲学家与科学家在自然哲学问题上的对话。〈二〉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只有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才出现。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有过关于科学认 识的一般特点以及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方法的见解。
近代科学产生后,一方面形成大量实证知识及其体系;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了获取知识、解释知识、评价知识、整理知识的众多活动方式和研究方式。对科学知识及其体系的哲学研究属于自然哲学;而对获取知识的活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哲学研究,则是科学哲学的侧重点。
〈三〉技术哲学
过去没有一是因为在现实上人们对现代技术只是满怀热情的接受,没必要探讨;二是因为在思想上技术被看作是手艺,不值得哲学来研究;三是因为在历史上技术哲学缺少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
二十世纪技术哲学兴起的原因:1、新技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2、与新技术的巨大社会效应相关,社会对技术的评价和控制越来越重要;3、20世纪新技术是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自学应用于技术开发的结果。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虽然是在不同思想来源和研究重点下分别发展起来的,然而,内容上的交错和观点方法上的借用,又使它们相互渗透,很难划出严格的边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逐渐把整体性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而确认下来。表明,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哲学研究是适宜的。
事实上,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首先,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相互贯通。其次,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在相互结合。再次,科学组织和技术组织在相互渗透。〈一〉研究范围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古代本体论的具体内容虽已过时,它提出的问题却需要不断探讨。科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被抽象为科学思想。其中往往包含着对对象世界如何存在、如何演化的理解,由于普遍意义可以称为自然观。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既不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方法作简单的枚举归纳,也不对认识过程作思辨式的臆想猜测,而是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普朗克现象。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二、学习科技哲学的意义
1、体验方式:从科学素养培养层面。
2、观念框架: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3、理解方式:从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层面。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科学
关于科学性质的共识
1、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发展过程 3、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存在方式。
一、科学知识及其体系
广义知识(Scientia---Science):包括人们以各种方式认识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认识成果,包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狭义知识(Knowledge):特指科学知识,即人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一〉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
神话解释、宗教解释乃至艺术解释和自然哲学解释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现象(非科学知识);而科学解释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科学知识)。
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的知识体系:
知识(认知域)
〈二〉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
实证知识一般不包含价值判断,只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对象的行为,预测对象的趋势。非实证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如规范性知识,是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什么样的对象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规范性知识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的问题。自然科学提供实证性知识,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所包含较多的是规范性知识。
1、真理性:其一是指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质;其二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追求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尽管它可能被证伪。
2、合理性:首先,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其次,其逻辑体系是严密的。
3、进步性:后一种理论比前一种理论更仔细地更详尽地描述或说明同样的事实;后一种理论通过了前一种理论通不过的检验;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释前一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事实,还能解释并预言前一种理论不能解释和预言的新事实。
4、共享性:自然科学的内容及其利用有公共性和公享性。非实证知识自有其在调节情感、意志方面的价值。〈三〉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
比较成熟的学科,都是由事实、概念、定律、理论所构成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其一,理论与经验相联结,从而具有可检验性;其二,理论知识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演绎性质。这种结构化使其比字典等更具有易理解、易记忆、易传授、易提取的优点)。
1、准科学:不成熟的科学。概念的不确定性;思想内涵浅。
2、前科学:经验性定律和表征性理论得以出现。诸学蜂起,百家争鸣。持之有故,各不相让。
3、常规科学:带有某种确定的科学规范的知识。其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稳定的、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争论只在细枝末节上。
4、后科学:体系化极强的科学发展阶段。把常规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更加数学化、理论化。完全排它。它又是孕育科学革命的阶段。所谓科学危机正是后科学僵死的信条与新科学事实之间激烈冲突的结果。
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
〈一〉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解释存在、预言未来。
解释存在是对现象和过程做出合乎规律的说明。合乎规律意味着将一般规律作为解释前 提,把被解释的现象看成规律在特殊条件下的表现。科学解释的前提:其一,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必须是逻辑相关的,或者说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一定要有必然联系;其二,构成科学解释的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科学定律,以及可观察的现实条件。
预言未来是提出将会出现的可观察到的某种事件的必然性或概率。科学预言比经验预测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客观存在却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现象的预见。另一种是对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必然要发生的现象的预见。〈二〉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真理在古希腊时意谓真知,即绝对正确的终极知识。现代科学所说的真理,则指的是客观性知识,即能够描述、解释、说明自然界本来面目并能预言自然界发展趋势的知识。
1、科学活动成果的“真”。2、科学活动过程的“真”。3、科学活动发展的“求真”。〈三〉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是检验和评判科学理论的标准。
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
〈一〉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
科学劳动的特点:在性质上,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在任务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在产品形式上,其成果是精神性产品。
科学共同体的本质规定,不在于它的群体性或集体性而在于它的内部组织方式。群体性只表现了它的外部存在形态。其本质上是科学工作者按同一范式组成的集体。范式是指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中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架或模式。〈二〉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2、公有主义。3、利他主义。
4、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伪科学的特征是主观性、特设性、孤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性质与形态
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运用的知识、技能、物质手段和规则方法的总和就是技术。经验技术(古代社会中以手工工具和经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匠技术)的特征:与知识发现的分离性(其一,技术中知识的含量较少;其二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失衡);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同一性。
近代社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的表现: 科学成为变革自然界的巨大精神力量。机器工具的出现使劳动手段发生了革命。
——所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具有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技术的操作形态(观念的技术和物化的技术)、实物形态和知识形态。〈二〉技术的知识本质
现代技术是客观的、理论性的、社会性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现代技术的主要标志。现代技术的知识本质体现在:其一,以科学知识为根据、在多门科学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二,现代技术的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只有凝结了相应的技术原理知识之后,才能成 为技术系统的有机部分;其三,技术的实施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技术知识同科学知识的区别:
目的和任务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知识形态不同。
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知识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技术研究活动
〈一〉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
创造天然物:从其来源和形成看,是人制造出来的人为之物;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性质来看,它们是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为人之物。(有时候会事与愿违)
技术研究目标的实现(三个阶段): 1、制定计划,酝酿蓝图。2、使用工具运作阶段。
3、在生产或生活中消费这些人工物,即物的使用。〈二〉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求用为原则,达到对善的追求。这由技术活动的两重性决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可以用优、劣、精、粗等技术指标衡量;社会属性则可用善恶标准来衡量。求用与求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
古代:功利性——求用观念。善只与功利相关。
近代:科学性——求用观念;商品性——求用性。善与经济性、科学性相关。当代:伦理性——求用观念。善与功利、科学、经济、伦理全方位相关。〈三〉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指为实现社会需要面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来解决。
三、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它是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带有应用性前景的项目进行商业开发的部门和组织,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组织。两种主要形式:
集约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科学城、工业园等:硅谷,中关村),其共同点是以智力密集区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综合性基地。
相对独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学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
〈二〉技术开发的激励和保护——技术专利、技术保密
目的是保护技术发明和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获得的利益不受模仿者侵犯。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科学技术系统一、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一〉科学的萌芽和文艺复兴 〈二〉近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进步开始先于技术进步,二者与生产的关系开始从生产 需要——技术进步——理论发展的趋向,朝理论发展——技术进步——生产需要方向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正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技术进入知识本质阶段,科学直接带动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对生产已悄仅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理论突破——(促进/促进)技术创新——(满足/提出)新的生产需要。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1、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1)科技成果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由于社会对科技投稿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3)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4)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进程表现进化和革命的辩证统一。
一、小科学到大科学
〈一〉大科学的标志、本质和特征
小科学,就是指历史上那种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靠个人的财力、技艺和兴趣而选题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的小生产方式。
小科学到大科学转变的历史性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点期间的曼哈顿工程。大科学的本质特征:
1、它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2、它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产物。
3、它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二〉大科学观
1、要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古代:朴素整体论;近代:分析论。2、要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3、要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4、要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5、要建立大科学的大协调观。
一、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在京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
技术科学化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并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提高已有的技术。二是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而做出。
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它是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产物,是指某个领域科学与技术联结为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整体。两种途径:一是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而相互渗透融合而成;另一种是由于科学实验装置的技术原理符合某种实际需要,科学的技术化连续演变成新技术。
科技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技术系统的影响:
(1)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二〉当代国家创新体系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它的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纳尔逊:创新是由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形成的复合体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是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的一种适当的平衡。
第二章
当代自然观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第一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原始人造工具和原始自然语言的出现的意义。如果把自然演化中自发形成的天然物总称为原生的第一自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既提供自然资源,又承受废弃物);那么,对天然物进行有意识重组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物,则可总称为次生的第二自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内部支撑条件)。
一、科学所认识的天然物世界 〈一〉宇观世界
宇观世界是指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等天体系统。相对论效应不可忽视,是广义相对论、星系动力学、宇宙动力学所研究的领域。
20世纪对宇观世界的重大进展,是发现了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着。据此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二〉微观世界
要要指原子、核子、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物理系统。波粒两象性相关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力学理论所研究的领域。
二、技术所创造的人工物世界
人工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手段重组天然物所形成的人工制品。人工物的两个序列:实物(满足物质需要,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其固有属性被直接使用);符号(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信息流,以其指代意义被直接使用)。〈一〉人工物的实物序列
1、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控制机+智能机 2、消费资料:基本生活资料,基本保健资料以及享受资料。
3、还原资料:污水处理、净化除尘、工业和民用垃圾处理、殡葬掩埋等设施。〈二〉人工物的符号序列
1、作为人工物的符号:物理模式+指代意义
符号=符形(物理模式)+符义(指代意义)+符码(指代规则)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形式化语言、世界语)。它们都是由词素、词、短语、语法所构成的符号链。
非语言符号首先指相似符,同时也包括标示符、肢体符、情感符等。通常是比较简单或比较模糊的符号约定,符形与符义的变化范围也较小。
3、符号的生产、存储和传输系统
符号的生产主要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当前的符号生产往往在人——机系统中进行。符号的存储系统主要指脑外存储,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数据库和图书——情报网。符号的传输系统是指各种信息网络。(因特网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系统的典型形式)。〈三〉人工物所构成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实物型人工物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资源再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并通过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资源再生活动的进行而构成社会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承载物质流的是物质网络,如公路网、水路网、铁路网、空运网等。符号型人工物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基本手段。通过交往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资源再生活动才能得到调节。这样,符号型人工物将进入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构成社会中的信息流。其承载工具是信息网络,如数据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等。
这样,在人类的生产、消费、资源再生以及及活动中,人工物世界被塑造为信息流调节下的物质——能量的社会循环。(P104)
三、地球上人工物与天然物的复合
〈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天然物——人工物——天然物;天然的能量资源——人工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耗散了的热能和其他能量。
〈二〉低效用与高效用的重新组合:具有潜在效用的天然物——具有高效用的人工物——效用消失了的废弃物。(效用流)
〈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有效统一:认识天然物——创造人工物——更广泛更深刻地认识天然物。(知识流)
第二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
〈一〉对简单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必要
简单事物由于相互关系简单,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就能把握对象的整体。原子主义:重构成轻关系、重个体轻整体的思考方式。
〈二〉对复杂而无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可少
经典热力学的出现,要求调整思考方式:不再关注每个粒子的细节,而从整体上去寻找宏观量(不是粒子微观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但经典热力学研究的是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热现象和热过程,其最高成就是热二律。它虽强调了系统的不可逆性,但演化的方向却是使组织走向死寂。这显然是一种复杂而无组织的事物。
〈三〉对复杂而有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充分展开
二、系统的规定
诸种系统的共性: 都由诸多要素构成
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整体特有的性能。这些整体性能表现在外部环境中。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一〉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但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但对其只做描述性分析。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能接受什么输入提供什么输出,可建立什么关系,至于具有这些属性的实体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二〉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实现的。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方式。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三〉环境
环境分析与分析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也即系统的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小环境。环境的作用相当于一种选择机制。结果是特定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软控制)〈四〉功能
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能。它是在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功能。
结构对功能的承载并不具有单值对应的性质。究竟哪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结构是内部根据,环境是外部条件。
二、系统中的新质突现
系统概念的要义是强调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造成新质突现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系统才会具有表征其整体特性的功能规定。
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新质突现年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一〉独立性与相干性
相干性是指,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相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其一,相互影响。其二,长程相干。其三,反馈调节。
〈二〉基于相干性的新质突现
其一,约束限制。其二,协同一致。
四、统的稳定性 〈一〉稳定与涨落
稳定性是对涨落的不变性。涨落是指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
定态对涨落的反应有三种形式:涨落随时间而放大,定态一去而不复返(不稳定态);涨落随时间而衰减,定态能够复原(渐进稳定态);涨落在定态容许的范围内随时间而振荡,定态能够保持(稳定态)。〈二〉稳定性的形成
稳定性归根到底来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是系统的整体性质。
〈三〉稳定性的范围
微涨落与巨涨落。〈四〉稳定性的效用分析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层级结构
层级思想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的基本方式。即把复杂系统看成逐层构成的大系统,整个系统的组分也许很多,但每层所包括的子系统却数量不大,研究这数量不大的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就可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解。
一、层级结构的特点
层级结构的要点:层级结构是由下而上逐级构成的结构;层级结构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
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逐级构成所带来的逐级递进以及逐级相干所带来的逐级集约。这两个特点的实现都依赖于一种内部机制:层级结构中结合度逐级递减。
二、层级结构的结合度 〈一〉结合度及其递减趋势
结合度泛指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势能、结合能、键合力、信息量加以计算。〈二〉结合度递减的存在论意义 〈三〉结合度递减的进化论意义
三、层级结构中的信息流 〈一〉信息及其逐级集约
狭义的信息特指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逐级集约意味着高层系统形成所需要的信息条件不仅低层系统严格,把而较为宽松,也较为容易得到满足。
〈二〉信息逐级集约与行为逐级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递阶控制 〈三〉信息逐级集约与问题逐级简化
四、层级间的因果链
因果链是指因果关系的传递方式。长程链、复合链和反馈链。〈一〉上向因果链与递进性解释
特创主义。
〈二〉下向因果链与扩展性解释
第四节
物质系统的演化
一、演化及其不可逆性 〈一〉演化图景
总星系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二〉可逆与不可逆
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某种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 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两个要点:其一,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的概念。单一状态不存在可逆与不可逆问题。其二,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可复原性的概念。
不可逆并不意味其逆过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说逆过程发生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足以消除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的变迁。可逆过程也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存在,而是说如果真有逆过程的话,它应当能使系统状态及其环境完全复原。〈三〉不可逆与演化的方向性
时间之矢。
二、演化的两种分支 〈一〉序变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有热力学中,序变用熵增或熵减来表示。信息论中的信息等于负熵。
协同学中,序变则用序参量的变化来表示。序变的实质是系统中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自发进行的序变称为自组织。
〈二〉序变的熵增分支
熵增原理。〈三〉序变的熵减分支
三、演化的根据与条件 〈一〉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据。原因是:其一,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其二,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原因。其三,相互作用中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的依据,也是新结构得以出现的依据。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二〉演化的外部条件
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从外部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即系统是充分开放的。缺乏外部条件从而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系统。外部条件不充分从而处于近平衡状态的系统。外部条件充分从而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三〉演化的诱因条件
诱因亦称导因。奇点效应和蝴蝶效应。引起重大结果微小原因称为诱因。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涨落在系统中有三种作用:
涨落触发系统失稳。涨落导引分支选择。涨落孕育新结构萌芽。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简述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的表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是基哲学基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自然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现代科学基础。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三章
科学发现
第一节
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是知识生产领域,它把外部的社会需求转变为研究课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加工,形成各种科学成果,提供给社会。
一、研究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建制化的研究主体 建制化主要表现为当代科学劳动需在分工协作中进行。其带来的结果是:其一,研究目标更直接地受社会需要的调节,个人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仅在与社会需要相协调时,才易于得到满足。其二,研究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带头人、骨干成员、一般成员所组成的研究梯队,已成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三,研究成果的编码方式更加规范,经验性成果主要用事实、数据、图表、曲线等表征,理论性成果主要用概念、定理、理论体系进行凝结,在特定的研究实体中,甚至连表征成果的语言和符号都需遵循约定的规范,以保证内部交流的准确有效。〈二〉对象化的研究对象
现实的研究对象是纳入研究活动之中从而与研究主体有信息交换的存在物。研究对象需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实在性。
其二,主体指向性。〈三〉客观化的研究中介
研究中介是沟通科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中的工具和仪器。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和符号。
科学研究中的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
研究领域在外部需要的导引和激励下,进行着以先行知识存取为背景的评价、操作、编码活动,各种形式的科学发现均是在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中取得的。其中,评价活动生成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对研究活动进行调节;操作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加工生成新的结果;编码活动则把操作结果凝结起来成为可评价可交流的新知识;而这些活动中都包含先行知识的存取和运用。〈一〉驱动评价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启动研究领域,拟定研究计划、调节研究过程。其中心环节是评价活动。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二〉操作运演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转换信息、进行创造性探索。其中心环节是操作活动。操作的五因素:操作目标,操作动作及其结合,传递主体动作的各种中介物,操作对象,操作所引起的对象改变。
物理操作(观察和实验)和思维操作(逻辑运演和非逻辑运演)。〈三〉编码映射结构
其在功能上是操作运演结构的延伸。其主要作用是:对操作结果进行编码、释义,以便在主体中复制和再现对象。在形式上是用各类符号将操作结果凝结起来。实质上却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映象。可分为经验编码、理论编码和预编码。〈四〉存储提取结构
这是由各种知识、观念、情报、信息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功能性结构。其主要作用是记载已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随时提取出来用物操作、编码和评价过程。
三、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生产的特点
1、生产过程的充分创新:结果的创新性和过程的创新性。2、生产资源的永续利用。
3、生产能力的自行增加:马太效应。〈二〉知识生产能力
1、研究队伍的集团研究能力。外在指标:年龄结构、代谢速度和专业构成。内在指标: 选择研究目标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探索的能力以及作出多层级反映的能力。2、实验技术装备的质量。3、“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
4、科学劳动结构的最佳程度:科学队伍的流动性;实验技术装备系统的变换性;图书情报系统的交流性;科研经费的灵活性。5、再教育的水平。
第二节
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两大环节:通过操作和编码以作出发现;通过评价以验证被发现结果的真理性。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绎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科学方法之间如何关联、渗透和耦合的结构性见解。〈一〉归纳主义方法论
1、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2、归纳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普遍原理的基本方法。3、理论的确认是在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的对照中实现的。〈二〉假说——演绎方法论
它与归纳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区别是:
1、在研究起点上,归纳主义强调观察和经验事实,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观察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中性观察,也没有纯客观的经验事实。因而,驱动研究的主要因素是问题。
2、在提出理论(或假说)的方法上,归纳主义强调归纳方法的重要性,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纯粹逻辑方法难以作出创造性发现,应发挥自由想象的作用。
3、在理论(或假说)的检验上,归纳主义强调用经验进行确证(乃至证实),而波普尔等强调证伪。
二、解释
〈一〉科学解释及其类型
科学解释是对被观察现象作出合乎规律的阐明,即把现象涵盖在某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内,从一般性的规律中说明个别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
演绎性解释。概率性解释。功能性解释。结构性解释。起源性解释。〈二〉解释的逻辑模型
〈三〉解释与发现的相关性
1、对解释的大前提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规律语句集。
2、对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先行条件集。
3、有时解释的困难并不在于规律语句集、条件语句集或被解释语句集不具备,而在于如何从前提推演出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不清楚。这时,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从前提到结论的逻辑桥梁,就成为科学发现的主要内容。
4、当解释前提已知,而被解释现象求知的情况下,解释模型变成了关于新事实的预言模型。
三、验证
验证是指对各类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一〉逻辑判定与实验验证
逻辑判定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发现的真假,具有前验性质。实验验证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经验事实,用以和科学发现进行对照,以判别发现的真伪。〈二〉实验验证中的证实与证伪
判决性实验:两个相互排斥的假说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能推出恰好相反的预言,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所作的实验就有判决性,可以充分肯定一个真另一个假。
证实与证伪的关系:
1、把实验验证看成多次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2、要持分析态度。
3、要注意验证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第三节
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历史性,指向性,可解性。)
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问题域;求解目标;应答域;背景知识。〈二〉科研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的双重作用:问题的未知部分作为一类内部激励因素,驱动共同体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其二,问题的已知部分作为一类定向因素,导引共同体去进行创造性探索,把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上,及早获得答案。前者可以称为驱动作用,提供的是动力刺激;后者可以称为导引作用,它提供的是选择框架。〈三〉课题及其选择
科学无禁区,选题有约束。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一般程序: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和作用
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经验事实=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概念符号 科学事实就符合的要求: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科学事实应可重复、可复核。科学事实应精确、系统。〈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1、观察方法
它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其一,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性活动。其二,观察是在感性和理性的渗透中进行的观察。其三,它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或重复出现情况下进行的。其四,科学观察力求全面、系统,因此,具有长期性、连续性。
观察就遵循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典型性。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对 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可控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其结构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3、模拟方法
是以与研究对象有相似关系的模型为中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将结果外推于原形的间接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的延伸。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三〉关于“观察渗透理论”
其一,理论帮助选择观察实验对象,使之具有典型性。
其二,理论帮助选择测量系统,使之具有对主、客体的适应性。其三,理论帮助处理观察实验结果,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解。
第四节 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
一、科学概念及其制作
〈一〉科学概念的特点和类型
科学概念是事物共性的符号表征。其主要特点是:它在内容上刻画对象的共同性、一般性,而不是个别性、特殊性;因而在形式上不再是个别存在陈述,而是普遍陈述。表征外在共性的形成经验概念;表征内在属性的形成理论概念。
空概念。
〈二〉科学概念的规定和作用 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变动性。
〈三〉科学概念的制作
抽取共同点——集中思路,深入抽取本质——理想地复制对象,即以本质一般为基点进行辩证综合,使本质向现象复归,将对象复制出来。
二、科学定律及其发现 〈一〉科学定律的特点
第一,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第二,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不变关系。〈二〉科学定律的类型
全称定律和统计定律。〈三〉科学定律的发现 1、材料驱动发现 2、理论驱动发现
第五节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一、科学假说及其提出
〈一〉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
严格地说,凡是基于一定科学事实并有背景理论支持的事实预言、概念假定、定律假定、理论假定,均可称为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二〉科学假说的作用
其一,凝结已有认识成果,为新理论奠立基础。其二,提示新的实验,促进新理论形成。其三,有利于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三〉科学假说的提出
对科学假说进行验前评价的准则: 包容条件。归并条件。可检验条件。
为此,在提出假说时应遵循如下两个方法论原则:解释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
二、科学理论及其建立
〈一〉科学理论的特点和结构化方式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其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
其形式方面在构成上包括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推论三类知识元素。
科学理论中还包含着使结构建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工具,主要是:抽象模型工具;符号语言工具;逻辑数学工具。
〈二〉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公理化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不下定义的基本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为基础,运用逻辑规则演绎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其构造必须具有不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
其一,好的理论应当具有与经验的一致性,即在总体上与大范围内的经验精确符合。其二,好的理论应当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其三,好的理论应当与其他已确证的理论有一致性,即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上不相冲突。
其四,好的理论应当量尽量简明,即理论体系中所使用的独立逻辑元素越少越好。
第四章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变革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是组建和拓展人工物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
第一节
技术研究的特点
一、技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技术功利
〈一〉技术研究的外部价值及技术利他性 〈二〉技术研究的内部价值及技术利己性 〈三〉技术的溢出价值及技术正当性
以技术的间接用户的需求作为价值尺度,衡量技术研究及其结果,可以称为技术的溢出价值。
二、技术研究的市场属性:技术商品 〈一〉专有知识和专利知识 〈二〉技术商品的特点 高额剩余 多次转让 预期承认
〈三〉技术商品属性的消解
三、技术研究的思维特征: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表现为实践中目的和手段的合理选择,有时被称为目的理性。〈一〉求真思维与求用思维 求真思维是以获得真知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求用思维是以获得效用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其特点为:目标导向。手段搜索。程序编码。价值评价。
〈二〉目标和手段的最优化与满意性
最优化需要的条件:价值统一,边界清晰,精确预测。
但由于尺度限制,搜索限制和预测限制,使得技术理性成为有限理性。“看来不错”的方案。
第二节
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一、技术目标
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
〈二〉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这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这种关系中,技术性能是价值的载体,社会需求是价值的尺度。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作用。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作用。
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指技术性能满足了什么性质的需要及满足程度,从内部价值看,性能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从外部价值看,效用优化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目标的正当性是指所研制的技术对现行法律和道德相符合的程度。其作用在于昼消除负的溢出价值。
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它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可分为两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是指研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是否具备,即技术目标是否在实际中可能实现。(理论上不可能,理论上可能,原则上可能)可行性是指对技术技术 投稿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性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其作用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有适应性的技术目标。
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及其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影响进行推测。
技术预测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惯性原理,相关原理和类推原理)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二、技术设计
〈一〉技术设计的基本问题
技术设计是为实现技术目标而搜索可用手段的操作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手段能使目标优化?
技术设计有如下特点:目标导向;条件约束;知识和效果的综合性。技术设计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生产。(思维灾害)〈二〉技术设计的思维策略:目的——手段分析法
古代方法:技术与生产融为一体,没有独立的技术设计。近代方法: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现代方法: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期思维策略:尝试——错误法 发展:启发式。
〈三〉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流派 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三、技术评价
狭义的技术评价:主要包括研制者的自我评价,研究共同体的同行评价,直接使用者的用户评价。
广义的技术评价:又称技术评估,这是一种社会评价。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广泛性、客观性和质疑性。
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准备资料阶段;分析影响阶段;制定对策阶段;综合评价阶段。
第三节
技术发明的形式
一、技术原理的发明
〈一〉技术原理及其知识属性
技术原理是指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帮助人们将多种不同技术要素联结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它既包括适用于一大类技术的普遍原理,也包括适用于某种特定技术的工作原理。前者可称为技术理论,它在科学同技术的沟通中起中介作用,既是科学理论的实际技术应用,又是技术发展所依托的理论根据;后者是技术理论的具体实现,它把具体技术的“硬件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软件部分”,是该技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
技术原理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它符合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能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变革或控制自然界的实践能力;二是它体现着人类的某种技术目的,能使技术系统产生一定的效用,满足人类的某种实际需要。〈二〉技原理构思及其方法 1、依靠科学理论构思技术原理 2、依靠已有技术构思技术原理 3、依靠自然原型构思技术原理 〈三〉技术原理方案化
技术方案是关于实现技术目标的途径或方式的总体构想。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技术研制过程中,技术方案把技术目标和技术原理结合起来,使技术目标明朗化,技术原理具体化,并为技术研制的运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从构造理想对象获得启迪。从思考方式的变换中获得启迪
从智力激励中获得启迪:智力激励法(BS)
二、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的发明
〈一〉技术物品及对象化知识:产品设计
技术物品是技术的实物载体,集中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设备等。其特点是:第一,它们都可以和活动主体下分离而独立存在,不依主体的消失而泯灭,因而易于长期保存,延续和传播;第二,它们都具有直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但并不是天然自然物,而是经过人的技术活动创造、改进的人工物;第三,它们都是人们以往技术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凝结体,并且成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及利用;第四,它们都是人体的“外化器官”,都可以起到补充、扩大或延长人体机能的作用。
技术产品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继承性原则 优化原则
〈二〉技术方法及其程序性知识:工艺设计 技术方法是技术的语言表达,其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形、符号、软件等。一般体现为工艺、流程、程序、规程、规则等技术资料或专利文献。
技术方法的特点:第一,它是与活动主体相分离的抽象存在方式。第二,它可以供多人共享和反复使用而它本身却可以完全不发生损耗。第三,作为这种技术存在方式的具体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四,它是通过对活动主体行为的影响和对物化技术作相应时空序列的变化来体现其功能的。
技术方法的发明在工艺设计中实现。工艺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多领域综合性原则 多重制约性原则
一定的经验依赖性原则
〈三〉设计发明中的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信息来源中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第五章
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活动领域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
熊彼特:创新实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新生产函数的引入,原有成本曲线因此不断更新。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一〉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发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发明活动的分界 〈三〉技术创新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 〈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
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上看是把理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技术系统或产品,从经济上看是运用新技术或改进原有技术来进行生产并开拓市场,取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或社会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新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市场性;创造性;综合性。
二、技术创新活动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机构性主体: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
个人性主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理、管理人员与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二〉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指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认知、操作、控制、组建和变革的对象,它主要以技术为中心构成。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技术系统本身;技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技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三〉技术创新活动主客体间的中介环节
一类是内化为创新主体认知能力、技艺水平、实践能力的主观条件中介;第二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利用的各类材料、设备、工具等客观物化条件中介;第三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 从事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管理的活动性中介。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系统维度
技术创新的活动域就是创新活动在知识、经验、资源、市场、社会环境等众多层次上的活动范围。由如十个维度构成:主体维度、客体维度、主客体中介维度、项目维度、知识经验维度、物质资源维度、经济维度、技术机会维度、政策法律维度、价值维度。〈一〉项目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技术机会维度 〈四〉政策和法律维度
第二节
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结构
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2、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创新主动力: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追求企业的发展;追求成就感和求新的精神。
创新被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迫于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或能源短缺或技术系统内部出现故障或“瓶颈”;为保持某些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科技界同行争夺优先权。3、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构成的创新动力。
〈二〉动力结构中的潜在冲突
1、企业发展和追求当前利润之间的潜在冲突。
2、自由研究活动与企业控制下的规定研究活动之间的潜在冲突。3、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
4、销售部门与研究和发展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三〉创新动力的形成
1、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2、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
4、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
5、企业过分地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因此,市场保持一军事援助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和的形成。
6、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决策机制
创新战略决策 研究与发展决策
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二〉创新研究与发展机制 〈三〉创新实施机制 〈四〉创新实现机制 〈五〉资源配置机制
〈六〉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
〈七〉研究与开发部门、实话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八〉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一〉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 〈二〉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三〉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四〉技术创新的创业激励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环境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及文化环境 〈一〉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环境 1、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支持体系
2、限制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法律边界体系 〈二〉技术创新运行的政策环境
1、对公共事业、国有产业、基础产业、国防事业提供巨额投资和资助计划和政策
2、对于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面临国际竞争的产业的创新活动,————
3、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技术,加速折旧和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折旧计划政策;————
4、对于风险太大企业不敢承担但对社会具有较大潜在需要的创新————
5、对于一般性的创新活动,政府一般采取增税或减税政策来引导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6、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状况,制定引进技术或输出技术的有关政策等等。〈三〉技术创新运行的文化环境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家角色和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三、科学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和权威结构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经济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二,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三,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其四,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
政治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其二,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其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其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再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调控作用。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经济支持系统 〈二〉信息支持系统
〈三〉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四〉教育支持系统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原理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的途径
第一,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三,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
一、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其一,对立的社会集团中某个集团如果以利己的目的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损人地利用,则会成为其他人群带来灾害。
其二,如果对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和间接影响未加详细审视而盲目地加以利用,则会 祸及自身,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
其三,如果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未加正确估量,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无节制地应用,则会千万区域性及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危机。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卢梭和伏尔泰的争论。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基本要点:
其一,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双重性是一种客观现实,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某种灾祸,福祸往往同存共生,相互渗透。
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社会条件是福祸权衡和福祸分配的制约因素。
其三,在各种社会条件中,利益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是左右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四,除了存在着生产单位冲突的社会集团之外,认识水平和观念条件也是影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如何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方式
贝尔纳:对技术的控制,可通过“技术鉴定”和发展“智能技术”去实现。技术控制的一般程序是:技术鉴定;技术选择;决策与管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除技术性方式外,还应包括法律政策控制、文化控制以及伦理控制等各种“硬”“软”控制方式。
第七章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的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及限度;另一方面,人类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 〈一〉屈从和顺应自然 〈二〉利用和强化自然 〈三〉控制和改造自然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人类中心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自然界中心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做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萌芽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之际。
工业社会中蔓延、膨胀,成为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行动准则和实践理念。〈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三、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伦理学的起源
〈二〉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主张
其一,在哲学理念上,生态伦理学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观点。其二,在伦理观念上,将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扩展、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其三,生态伦理学更为强调实践性。〈三〉对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评价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一〉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二〉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其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破坏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二,个别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损害了全球整体的共同发展。其三,当代人的经济发展危害了后代人的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产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一,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其二,它是一个整体战略。其三,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持续战略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一〉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首先,应该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即从狭义的经济增长观转化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进步的新的发展观。
其次,以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三,建立很必要的社会调控体系。
〈二〉一国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其一,建立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其二,进行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其三,订立各国自愿遵守的道德契约。
三、国家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 〈一〉调控目标
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其目标和任务就是在整个社会建立调节机制、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逐步趋于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调控目标建立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调控体系的目标是以新的发展观为其依据的。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是以全方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的评价尺度而对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向和目标所做的庙宇和期盼,其中包括构成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调控手段
其一,规划。
其二,强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行政干预。其三,建立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其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其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其六,建立国际性的合作关系。〈三〉调控前景
1、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控制其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2、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崭新的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以生态技术作为生产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全面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
二、知识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 〈一〉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
其一,知识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其二,以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群体为基础。其三,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增大。〈三〉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对政治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四〉生态文明的现实经济基础
从生产方式看,知识经济是信纸型经济,它注意通过提高经济的质量、发送经济的结构,而不是靠扩大经济规模、加大资源使用量等非乔力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概念
刘道明先生曾概括说:“《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要命题,就是书名中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这两个词。在卢卡奇看来,这两个词实质上是一回事,即历史是由阶级意识所决定的。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世界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是由于无产阶级缺乏革命的阶级意识。因此,强调意识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认为,强调意识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一个辩证法即方法论的问题,因此他主张把辩证法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问题。”
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概念
(一)“自然辩证法”概念
根据俞吾金教授对该词的考察和研究,“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运动的“自然辩证法”,是由杜林(E.K.Duhring,1833-1921)率先提出来的,他在1865年出版了《自然辩证法·科学和哲学的新的逻辑基础》(Naturliche Dialektik.Neue logische Grundlegungen derW issen-schaftund Philosophie)一书中,用“自然辩证法”(其德语表达式是naturliche Dialektik)指称自然界的运动。
(二)恩格斯的自然观
苏平富先生把恩格斯关于自然的较为系统的看法归结为六点:
第一,“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强调,不是把辩证法注入自然界,而是“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
第二,自然界的物体“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第三,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
第四,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第五,“对立的运动”即矛盾决定着“自然界的生活”。
第六,自然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时也是向人的生成过程。
三、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的态度
(一)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概念的批判
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的批判在学界已经有非常多的论述,然而推敲几种有代表性的批判,无论是从“自然界无主体”的角度、“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还是“辩证法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批判,都是同源的。即不同角度的批判其实是互相贯通的。
在此问题上,张一兵教授的说法很具有概括性:“青年卢卡奇认为,恩格斯的错误主要因之于试图在显然并不存在着自觉的主体的外部的自然界中寻找所谓的“自然辩证法”,而没有主体的外部自然界是绝不可能自发产生革命功能的历史辩证法的。”
卢卡奇认为,辩证法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那么,没有主体的自然界,就不可能自己生发出辩证法。
(二)对恩格斯的误解的澄清
然而,学界的观点也并非一边倒,近年来出现了重新理解恩格斯的自然观的声音。
如汪信砚先生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恩格斯的自然观或恩格斯所系统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所阐述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或者至少是把自然辩证法理论视为恩格斯自然观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有的人甚至还由此出发对恩格斯的自然观大加责难,指责恩格斯的自然观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法既误解了哲学自然观的性质,也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观的本质。”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一文认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入地研究了人们的认识、思维问题,在对以往的认识论缺乏唯物史观基础的剖析中。阐明唯物史观是认识问题的基础,从而为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准备了条件。恩格斯认为,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因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的活动、人所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正确认识历史、认识人的活动和人所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正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对恩格斯的误解的澄清有两点:
第一,恩格斯强调规律是从自然界中提取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将规律强加到自然界中去。强调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二,恩格斯也不是不讲辩证法的人的因素。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形而上学历史观,因而最终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至多只能形成机械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不能形成科学的认识论。恩格斯对以自然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认识论的批判,正是对认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的肯定。
(三)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概念的改观
卢卡奇的后期思想改变了先前对恩格斯的批评,他曾因为持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观点,认为有人的存在才有社会历史,而批驳恩格斯的自然存在本体论(完全没有人的),但后来又在著作中肯定了恩格斯的自然存在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基础。
四、卢卡奇对“历史辩证法”概念的反思
卢卡奇在晚期即寄居莫斯科期间,做出了勇敢的自我批评,公开承认说至少《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确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或者说过于着重强调了主体性和革命性。
然而,并不能据此自我批评就将卢卡奇的哲学定性为唯心主义哲学,更不能将他划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阵营。因为,卢卡奇的哲学虽然可以称为是主体性的哲学,但绝不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卢卡奇强调的主体性和革命性是由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发展而来的,只是与恩格斯、列宁走出了不同的路径。不能因为他非常重视“主体”和“意识”,就忽略了他的唯物主义的本质属性。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承认社会历史的存在,他只是强调了主体性的作用。
比较卢卡奇同恩格斯著作中的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经典陈述,可以发现卢卡奇与恩格斯本质上有相似性,这两个同源的概念只是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这两种思想成为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两种不同路向。
参考文献:
[1]刘道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增刊.
[2]苏平富.恩格斯的自然观及施密特的批评.[J].求索.2006.(4).
[3]苏平富.恩格斯的自然观及施密特的批评.[J].求索2006.(4)
[4]张一兵.革命的辩证法与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青年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J]理论探讨2000(2).
[5]汪信砚.论恩格斯的自然观.[J]哲学研究2006(7).
[6]岳新风,宋赛花.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唯物史观.[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1(1).
[7]岳新风,宋赛花.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唯物史观.[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1(1).
1.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情况。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触电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触电?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
二、学生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说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家庭照明用电压和电器电压一般为多少伏?工业用电电压为多少伏?高压输电电压在多少伏以上?人体安全电压为多少伏?触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三、说一说: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请你告诉大家一个触电事故的案例。
四、看课文插图,说说怎样预防触电?
五、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师生评议。
六、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七、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用电的做法。预防触电,养成安全 用电的自觉行为。
2.火灾预防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的危害。
2.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3.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火灾的案例,熟悉一些消防知识。教学过程:
一、了解火灾危害:
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提供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省及本地发生的火 灾案例。说说火灾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怎样的损失?
二、知道火灾怎样引起:
引导学生看插图,读课文,说说引发火灾的一些原因。
三、怎样预防火灾?
让学生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预防火灾的 方法?你还有哪些预防火灾的办法?(先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并向学生具体介绍预防电器起火和燃气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四、认一认,连一连课文中的消防安全标志——禁止标志并说说这些消防安全标志分别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五、课后实践活动:
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防火大检查,消除家庭火灾隐患。
3.火灾逃生
教学目标:
1.道发生火灾时的一些基本应变措施。2.会火灾中自救与逃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3.察学校与家庭的火灾逃生线路,提高消防意识。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消防知识的资料或搜索消防网站。2.查本地区发生火灾的案例。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不幸面临火灾时该怎么办呢?你是怎样理解“天有不测风 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的?告诉大家你所了解到的火灾案例。
二、讨论问题:
1.习课本中的短文,说说小江是怎样逃生的?
2.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了哪些逃生方法?(留意逃生出口,记住逃生路线,运用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认一认消防标志:
1.请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各个消防提示标志,说说各个图表示什么意思? 2.说说这些标志分别会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四、学习、文中火灾逃生自救的4种方法,谈谈你的理解。再说说自己所 知道的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设置情景,开展火灾逃生自救演习。
六、画一画学校或家里的火灾逃生线路图,挑选优秀的展示在黑板上。
七、教师总结谈话,提出希望。
八、课外延伸题:
考察家里和学校的消防设施,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4.遇到坏人怎么办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上还存在少数坏人,懂得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2.学会讲究斗争策略,机智地保护自己。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或图片。2.师生收集少年儿童机智保护自己的事例。3.准备课堂模拟表演的小道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自然界,许多动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侵害,都有保护自己的本 领和办法,你能说出一些吗?(如:壁虎断尾自救、刺猬缩成一团、老鼠装死、变色龙用伪装迷惑敌人等。)
2.那我们小朋友呢?——虽然我们的社会比较安定,但仍有一些坏分子打 我们的坏主意。我们在身体力量上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呢?(揭题)
3.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二、事例探讨。
1.指名学生读《机智勇敢的谢尚逸》,其余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小尚逸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2.同桌探讨,指名交流。
(临危不惧、巧接电话、智断绳索、快逃求救——机智地保护自己)3.说说你曾经听到过的类似的机智故事,并谈谈从这些小故事中获得的启发。4.如果小朋友不是勇敢机智地保护自己,而是一味反抗,结果可能会怎样?(先 同桌讨论,再指名交流。)
三、模拟演练。
1.四人小组学生共同研究课文中的两种情况,设计行动方案,做好表演准备。2.请多对同学上来表演,表演后说说这样做的意图。3.集体评比出最佳的行动方案,教师点评。4.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情况?该如何解决?
四、拓展阅读,小结指导。
1.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自我保护八要领》。
2.学生齐读《自我保护八要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收获。3.教师补充讲解并总结机智保护自己的方法。
5.识别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2.初步了解如何识别真假人民币。
二、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去超市购物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教师活动: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可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板书:识别人民币)教师活动:结合课件简介第五套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发言,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开端,让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拉近彼此的距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自然地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新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新课内容,初步了解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保持一致,但提高了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这个过程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教学片段二:新授
教师活动:你认识第五套人民币吗?(PPT出示各面值介绍)
学生活动:每组领取全套8种面额的第五套人民币。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仔细观察第五套人民币,说说各面值正反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交流。每组推荐1名同学交流,其余补充。(主要由AB组学生交流,C组学生重复。)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对“第五套人民币的各面值介绍”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片段三:总结
教师活动: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根据板书和老师一起总结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6.废旧电池的回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2、学习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 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 回收站里去。
7.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是属于珍稀濒危植物。2.要知道保护濒危植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知道保护濒危植物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了解哪些是濒危植物 教学过程:
一、检查交流
1.课外了解到哪些是濒危植物?
2.搜集到浙江省其他珍稀濒危的植物资料。(学生交流)3.师板书学生的交流所得
二、阅读教材 1.天目铁木 2.百山祖冷杉 3.羊角槭
三、课堂总结
提出设想,该如何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我们该怎么做。
8.珍爱野生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我省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2.知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了解我们目前所做的努力。3.学会保护和珍爱野生动物。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调查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野生动物
1.你知道什么叫野生动物? 2.请学生看动物的生活录像。
3.看着动物们自由、安详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动物和人类其实是一样的,也需要安静、自由的生活。)
(这么可爱的动物,我们怎么忍心去打扰它们,甚至伤害它们呢?)
二、了解野生动物
1.平时熟悉了身边饲养的小动物,觉得它们是我们的伙伴。其实野生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板书:人类的朋友
2.为什么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的存在对我们人类及整个地球有什么价值或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生机活力;保持生态平衡,地球安全??)出示课件
三、了解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随着野生动物数量的逐渐减少,很多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你能说出一些它们的名字吗?(华南虎、大熊猫、扬子鳄、中华鲟??)出示课件,老师读。
2.图片介绍各种野生动物(扬子鳄、白颈长尾雉、白鳍豚)3.下面这些都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状况。
4.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其他的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吗?谁想来介绍? 5.你知道我们的家乡——舟山以前能经常见到,现在却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四、我们的努力
1.目前,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威胁。出示课件:白鳍豚、白颈长尾雉 2.由于我们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活动方式的不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生活面临威胁。讲述故事:螃蟹泛滥成灾,蟾蜍威胁;非典的流行等。
3.当最后一只雄鹰无力地从天空中坠下;当最后一只老虎哀号地在山间寻找配偶;当最后一只海豚无奈地浮上水面;当最后一片绿洲突然间消失于世间,我们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命运的结局。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你了解人们为保护野生动物已做了哪些努力?
4.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事,更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吧!板书:珍爱
五、总结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驯化、利用动物的历史,动物为我们提供饱暖之需、精神安慰和身心享受。可以说,动物改变了人类生活,所以我们应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对待动物。为了世界更美好,为了子孙后代能永世长存于这片乐土,让我们一起努力,读——请珍爱野生动物!
9.探寻国家自然保护区
教学目标:
1.知道浙江省的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称,能够从地图上识别八个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2.简单了解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色。3.促使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浙江省的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称,能够从地图上识别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教学难点:
了解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色,促使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惯。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准备一张教学用的浙江行政区域地图。2.课前师生收集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入新课。你知道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全文,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三、了解什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讨论交流问题。
自然保护区内保护的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征?保护的条件是什么? 2.教师简介自然保护区分为的三个级别:
(1)省级自然保护区;(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四、认识浙江的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1.说说浙江有哪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在课文插图(浙江行政区域地图)中找出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说说它们分别所属的行政区域。2.说一说它们与自己的家乡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
五、了解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自的特色。
1.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有关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插图,想想:这八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自有哪些特色特色?
2.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挑选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插图进行介绍。(学生可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图片进行介绍和上讲台展示。)3.教师适当补充介绍。
四、总结全文
10.江南古民居
教学目标:
江南水乡繁荣,景色秀美,房屋大都傍水而建,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
2、从课本中你学到了什么?
三、解读文本
(一)学生汇报。
(二)教师播放视频,了解各个民居的景观和特点 1.乌镇的水阁 2.西塘的廊棚 3.南浔小莲庄 4.诸葛村 5.俞源村
四、总结全文
11.四大藏书楼
教学目标:
了解杭州文澜阁,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四大古代藏书楼的藏书特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杭州文澜阁,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三大古代藏书楼的藏书特点和建筑特2.点。从藏书楼的珍贵藏书入手,分别介绍三大古代藏书楼的特点和建筑特点。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四大藏书各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
二、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四大古代藏书楼。
三、介绍天一阁。
1.天一阁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2.天一阁藏了多少书籍?其中珍版善本有几万卷? 3.这些书籍是研究哪些方面内容的?被美誉为什么?
四、介绍文澜阁。
1.文澜阁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2.说说《四库全书》的编写年代、完成时间。3.《四库全书》共收书多少种?多少卷?分为几部?
4.介绍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阁。结合课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5.说一说江南三阁指的是哪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五、介绍嘉业堂。
1.说一说嘉业堂的藏书与前两个藏书楼的藏书有什么不同。2.讨论 嘉业堂藏书楼的建筑特点与藏书楼之间的关系。3.为什么藏书楼建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
六、总结延伸。
1.让学生介绍其他的藏书楼。
2.课后查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比较天一阁、文澜阁、嘉业堂藏书楼在建筑上有什么特点。
12.家乡物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水东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
2.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乘上了时光列车,飞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二、活动一:我是小导游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 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2.学生小组交流。(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三、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
(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小导游、最佳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
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四、活动三:心中的赞美。
(目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水东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2.请同学代表表演。
五、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 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
六、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
13.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浙江省的四大名湖及其景色特点。2.了解和感受四大名湖的秀丽山水。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浙江省的四大名湖及其景色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和感受四大名湖的秀丽山水。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湖的风景图片或影像资料。2.请游览过四大名湖的学生准备照片资料。
3.教师准备浙江地图,在上面标出四大名湖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学完了名人故事,我们今天要饱览“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了。
二、学生阅读全文,讨论问题。
1.你知道四大名湖分别指哪些湖?这些名湖有哪些景色的特点? 2.说说这些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出示地图讲解。
4.指名学生当导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名湖的风景。师生评议。
(学生介绍时可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或游览时拍摄的照片拿出来展示给大家欣赏。)
三、了解杭州西湖的旧十景和新十景。(见四年级科学书本中。)
四、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或上网搜集四大名湖的故事和描写四大名湖的诗词。
14.走进畲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初步畲族那里的风乡民情。是我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那里的风乡民情。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结:知道浙江少数民族散杂居,多民族的融合地区。
二、畲族乡情
(一)学生汇报。
(二)教师播放视频,了解各个民居的景观和特点 1.畲族的服饰 2.畲族的歌声 3.畲族的编织工艺 4.畲族的节日 5.畲乡的名产
三、活动
到地图上找找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位置
15.白居易在杭州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期间的主要政绩及其在杭州历史上的影响,感受白居易对民生的关怀。
2、了解、诵读白居易描写杭州的诗作。
3、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心。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介绍白居易的资料以及他描写杭州的诗作。
2、课前找一找白居易与白堤的关系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想一想: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讨论、交流问题。
二、学习课文,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政绩。
1、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白居易与〈钱唐湖石记〉》,说说他在杭州为官造福于民的故事以及他写《钱唐湖石记》的原因。
三、汇报交流。
1、西湖白堤是不是白居易带人修筑的那条湖堤?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有关介绍白居易的资料以及他描写杭州的诗作。
3、教师补充介绍:
(白居易是个多产的诗人,在他给后人留下的2800余首诗作中,就有200多首写到了杭州。《钱塘湖春行》就是其中的一首。诗的末尾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赞美了西湖白堤无限的春光。白沙堤:即白沙堤,一名断桥堤,沙堤。)
四、师生诵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感受诗意。
五、课外延伸:
让学生课外阅读《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史话》书籍。
16.苏东坡与西子湖
教学目标:
1、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主要政绩,感受苏东坡对民生的关怀,对杭州历史的文化的深刻影响。
2、了解、诵读苏东坡描写杭州西湖的诗文,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恒久魅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心。
4、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交流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主要政绩,感受苏东坡对民生的关怀。教学难点:
理解苏东坡描写杭州西湖的诗文,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恒久魅力。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及描写杭州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介“苏堤春晓”引入新课。
二、学生学习课文,了解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主要政绩。
1、指名学生介绍苏东坡的生平。
2、说说苏东坡在杭州做了哪些好事?他这样做为了什么?
3、修筑苏堤有什么作用?请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苏堤春晓”的绚烂、美丽的景色。
三、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其他故事。
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一个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先同桌互说,再指名班上交流。)
四、学生朗读苏东坡描写杭州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诗意,悟诗情。
五、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描写西湖的诗。(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六、教师讲述“东坡肉”的故事,学生评价苏东坡。
七、课外延伸:学生课外阅读《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史话》等书籍。
17.走近王安石
教学目标:
1、阅读名人小档案,了解王安石的基本情况。
2、了解王安石的故事,交流王安石的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王安石的敬爱之情。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王安石担任知县的故事,交流王安石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茅盾的敬爱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王安石的故事及文学业绩。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二、学生学习课文,讨论问题:你知道在担任知现时,是怎么关心老百姓的吗? 在任职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三、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1、阅读“名人小档案”。
2、介绍王安石生平。
四、了解王安石少年求学的故事。
1、阅读《少年求学的故事》。
2、说说王安石小时候是怎样读书学习的?
3、你是怎样评价王安石的?谈谈你的体会。
五、了解王安石卓越的文学业绩。
王安石在文学上有哪些业绩?为什么会有如此卓越的文学业绩?给你有什么启发?
六、课外延伸
18.沈括与《梦溪笔谈》
教学目标:
1、了解沈括及其代表作《梦溪笔谈》,理解《梦溪笔谈》在科技史上的地位。18
2、学习制作指南针(水浮法)装置,体验古代的科技发明。教学重点:
了解沈括及其代表作《梦溪笔谈》,理解《梦溪笔谈》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
学习制作指南针(水浮法)装置,体验古代的科技发明。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沈括的故事和他的贡献。
2、学生准备“水浮法”实验材料。
3、教师课前先进行一次“水浮法”制作指南针实验。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课题,质疑后自学课文。
二、了解“石油名称的由来”。
1、学生说说“石油名称的由来”。
2、学生介绍沈括的生平。
三、了解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的主要内容。
1、说说“后人是怎样知道活字印刷术的”。你能介绍活字印刷术吗?
2、《梦溪笔谈》主要记载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四、了解《梦溪笔谈》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是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资料库、学术宝库。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开展“水浮法”制作指南针实验活动。
1、教师演示实验过程,指导制作方法。
2、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水浮法”制作指南针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展示实验过程,师生评议。
4、教师补充简介其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碗沿法、指甲法和单丝悬挂法。
六、教师简介沈括在其他方面的贡献。
七、课外延伸:让学生课外尝试其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
19.“海青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海瑞的有关故事,感悟海瑞不畏权贵、一身正气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海青天的敬爱之情。
3、了解包拯、周恩来、孔繁森、任长霞等古今廉洁人物,培养学生对正直无私品质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海青天爱国爱民的故事,感悟为民除害的思想。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海瑞、包拯、周恩来、孔繁森、任长霞等人物的生平简介及故事。(分成四组找不同人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1、创设《海瑞骂皇帝》的相关情境,请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六品小官会如何做,引出主题。
2、生讨论发言,师小结。
二、读课文,深入了解海瑞
1、简介海瑞祠。
2、说故事,品故事。
三、看一看,判一判
1、观看视频《智惩胡公子》。
2、游戏:请学生根据逻辑判案。
四、课堂延伸
1、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包拯、周恩来、孔繁森、任长霞等人的生平简介及故事。
2、交换故事。
3、分享格言警句廉洁文化推广网。
五、课后活动
1、调查、采访身边廉洁公正的人,与同学交流。
2、小组分类整理海青天的故事,开展一次编手抄报的活动。
六、海瑞骂皇帝(1985)-故事梗概
明嘉靖皇帝欲登仙界,整日祈求长生不老。他受道士王金、申世恩、花非花之骗,降旨要在仙人巷修建灵坛一座,供养女姑花非花奉献的“灵芝仙草”。为建灵坛,工部主事顾造及道士率众锦衣卫强拆民房,搞得黎民百姓惶恐不安。户部主事海瑞巡视民情时,目睹奸臣掠夺民财,他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梁材奉首辅大臣徐阶之命督察修建灵坛之事,与海瑞相遇,二人同慨百姓的疾苦,共诉嘉靖昏庸无道。来到仙人巷,梁材一眼识破道士、道姑乃是他三年前曾追捕过的三个贼人。梁材
很是气愤,欲揭穿他们的诡计。假道士唯恐真面目被揭露,策划谋杀海瑞未遂,罪恶的魔掌又伸向梁材。此时国家外有倭寇进犯,内有朝廷腐败,危机四伏,民不聊生。梁材只因上朝劝谏,一言触犯假道士,被廷仗六十,边外充军??秉性刚直、一身浩然正气的海瑞欲为国分忧,但苦于自己六品小官无法上朝劝谏。他拜见首辅大臣徐阶,望其能劝谏皇上。但徐阶圆滑机巧,不愿冒此风险。海瑞决定置生死于度外,亲自向皇上奏疏。次日,海瑞手托疏本乌纱,一家三口抬棺进殿。众百姓跪拜路旁,望着这位忠心报国的良臣。皇宫炼丹大殿内一派歌舞升平,嘉靖高坐御椅上,接受文武百官奉献贺表。忽然冯保禀告海瑞前来进表,嘉靖阅后怒容满面,下令将海瑞五马分尸。海瑞临危不惧,忠勇地为大明江山面陈辞;为黎民百姓而请命;为清除妖道而直言;为抗倭除奸而疾呼。正当海瑞将遇难时,徐阶巧言劝谏皇帝,皇帝免海端一死,降旨海瑞削职下狱。公元1567年,嘉靖皇帝因误服丹药暴卒。
奏疏还指责朱厚熜滥兴土木建筑道观,竭尽民脂民膏;20多年深居西苑,不上朝理政,薄情于父子、夫妇、君臣;心惑,情偏,拒谏。等等。以至于“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最为犯忌的是,他说百姓传言:嘉靖,家尽也。如此下去,大明天下将什么也不剩!
20.江南戏曲奇葩——越剧
教学目标:
1、了解越剧的起源与发展,了解越剧的主要流派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感受越剧的唱腔和表演特点。
2、了解浙江悠久的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感受越剧的广泛流传性、鲜活的生命力。
3、通过收集、交流当地流行的其他剧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交流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浙江丰富的戏剧文化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关于越剧的资料和课件,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抬》、《九斤姑娘》等录音磁带或图片。
2、教师课前学唱越剧片段。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解题。
1、学生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2、讨论问题:“奇葩”是什么意思?江南戏曲的奇葩是什么?
3、教师简单介绍浙江地方戏曲剧种。(越剧、绍剧、婺剧。)
二、阅读课文,了解越剧的起源及唱腔、表演特点。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讨论交流问题:
(1)什么叫“越剧”?它发源与什么朝代什么地方?又在何时进入了哪些城市?(2)越剧的唱腔、表演有哪些特点?(并欣赏课文插图)
三、继续阅读课文,了解越剧的发展及主要流派、重点剧目、著名演员。
1、学生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
2、讨论交流问题:
(1)让学生说说越剧的发展过程。
(1916年“的笃班”——1923年“女子戏班”——30年代“女子文 戏”——1938年越剧。)(2)重点剧目有哪些?
(《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3)著名演员有哪些?
(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袁雪芬、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徐天红、筱丹
桂、竺水招、张桂凤、吴小楼、戚雅仙、王文娟、金采凤等)
四、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1、四人小组欣赏、交流收集来的有关越剧的资料。
2、指名上台介绍资料,学生评议。
五、欣赏音像资料片段。
1、播放《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2、投放《九斤姑娘》录象片段九斤姑娘》录象片段。
3、学生评论。
六、学生学唱越剧片段。
1、教师示范演唱或请会唱的学生示范唱。
2、学生学唱《九斤姑娘》片段。
3、让学生自愿上台表演唱自己会唱的越剧片段。(鼓励、表扬)
七、了解本地人喜欢的剧种。
1、你知道本地人还喜欢哪些戏曲?
2、把知道的填写在《本地流行的主要戏曲》表中,交流。
八、课外延伸。
让学生课外搜索以下网站:http:// http: http:
21、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老的各具特色地方戏剧及流传地域,了解绍具、婺剧、甬剧的主要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感受戏剧唱腔和表演特点。
2、了解浙江悠久的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戏剧的资料。如:录音磁带、VCD光盘、图片等。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趣,引入新课。
二、阅读课文,了解绍剧的悠久历史和流传区域。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绍剧为什么会是老百姓喜欢?
2、为什么说绍剧历史悠久?绍剧流传于哪些地区?它以什么地区为中心?
三、阅读课文,了解婺剧的唱腔、表演特点。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说说婺剧的唱腔有哪些特点?(丰富多腔、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
3、婺剧有哪些表演特点?(演员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表演风格夸张、粗犷、强烈、明快;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善用特技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如:变脸、耍牙、滚灯等。)
4、欣赏课文中婺剧脸谱,感受婺剧丰富多彩,风格粗犷,线条精细,雅俗共赏的独有的传统脸谱艺术。
5、甬剧 瓯剧也都是老百姓所喜爱的戏剧
四、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五、课外延伸。
22.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教学目标:
1、了解昆剧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昆剧的主要流派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感受昆剧的唱腔和表演特点。
2、了解浙江悠久的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感受昆剧的广泛流传性、鲜活的生命力。
3、使进一步感受浙江丰富的戏剧文化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二 学习课文
1、解题:
2、播放 《十五贯》、你们听后有什么感觉?了解昆剧唱腔、表演特点。4、了解昆剧的历史 5、学习课文第4段。6、欣赏昆剧
三、谈感受
23.钱王与杭州
教学目标:
1、了解钱王主要政绩及其在杭州历史上的影响,感受钱王对民生的关怀。
2、了解、诵读钱王——被称为“海龙王”的含义。
3、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心。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介绍钱王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想一想: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讨论、交流问题。
二、学习课文,了解钱王的生平、政绩。
1、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介绍钱王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说说他在杭州为官造福于民的故事。
三、汇报交流。
1、钱王带人兴建水利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有关介绍钱王的资料以及他钱塘江水闸建成后的好处。
3、教师补充介绍:
4、为什么钱王被称为“海龙王”?
四、课外延伸
24.孙权与东吴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动人的许多著名的人物和有趣故事。
2、孙权在职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3、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心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想一想: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讨论、交流问题。
二、学习课文,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政绩。
1、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介绍三国孙权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赤壁之战的故事
三、交流
讲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并把赤壁之战战争的锦囊秒机找出来。
四、课后延伸
25.南宋都城
教学目标:
1、了解南宋都城的概况。
2、热爱浙江的历史文化。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解题:
二、学习课文 1 读读;说说。2 建筑有哪些特征? 3 人们的生活怎样? 三 课后延伸
26.游览岳王庙
教学目标:
1、了解岳飞墓和岳王庙。
2、知道“四奸”跪像的来历,激发学生对奸人的憎恨与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岳飞墓和岳王庙,知道“四奸”跪像的来历。教学难点:
知道“四奸”跪像的来历,激发学生对奸人的憎恨与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有关岳飞和岳王庙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教师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岳王庙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岳王庙去看看!
二、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阅读全文,汇报介绍。
1、岳王庙位于什么地方?它是为纪念哪位英雄而修建的?
2、介绍岳王庙的结构和布局。(先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1)指名学生介绍其中的一处。
(2)教师补充介绍,整理归纳:忠烈祠、启忠祠、岳飞墓、岳云墓、石人、石羊、石马、石虎、石栏、四跪像、碑廊等。
(3)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些建筑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并汇报展示。
3、了解“四奸”跪像的来历。(可结合收集的资料讲述)
三、开展小导游活动。
1、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准备。
2、小组代表上讲台扮演小导游进行介绍,其余成员补充介绍。
四、总结延伸。
1、课外阅读《浙江历史与旅游文化》。
习作目标:
1.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公园、田野、校园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2.使学生意识到美丽就在身边,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先到田野中、校园里、果园里观察,寻找秋天的变化。2.把握《秋天的雨》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写出秋天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描写秋天的景物中你最喜欢哪篇?
2、能简单地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吗?
3、学生讨论,自由回答。生1:“写出了秋天的硕果累累。” 生2:“写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 ……
4、教师小结板书:写出了秋天的硕果累累等特点。二.自读感悟,明确要求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也来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它有哪些要求呢?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要求。
2、学生参加班级交流。
3、教师随机板书并小结,学生进一步体会习作要求。(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三.联系生活,选择材料
1、你认为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生1:“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 生2:“硕果累累的果园。”
3、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景物是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稻田”。
5、学生自由说话,教师作随机板书。四.抓住已知,指导写法 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
1、《秋天的雨》的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天的?
2、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小结:是抓住秋雨的颜色、树叶的变化、小动物们的活动等方面写的。
3、写稻田应该写它的哪些方面?
4、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教师小结补充:“对,不仅要写静态景物,还应该写出动态描写。同时,除了写实景外,我们还应该写由实景而引发的想象。” 五.利用地利,实地教学
1、下面我们就准备到稻田了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根据写作的各方面要求,我们应该如何观察?
2、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的内容:叶、杆、根、穗;方法:(1)按一定顺序,有点有面地观察。(2)及时捕捉相关事物,展开联想,如起风的情况,农民的收割等。
3、实地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独立观察,自由地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心想,并及时记录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显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
4、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把自己观察到、想象到的进行交流,并相互提出建议,取长补短。(2)、大组交流。各组派代表参加交流,相互平议,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写作。(如:A、可以重点写稻穗饱满、粒多,压弯枝头等。写面时,应注意表现出放眼四望,看不见边际的感觉来表现丰收的景象。B、起风时,应注意根据起伏的形态、“沙沙”的声音,从跳舞、唱歌、欢庆等方面展开想象。发现小动物时,应从赶来欢庆丰收等方面展开联想,以表现出丰收的喜悦……)生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金闪闪、黄澄澄的,秋天的田野更是非同一般。走进田野,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每当一阵风吹过,金色的浪花便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与地也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一色。” 引导学生讨论:具体写出了秋天田野金黄的色彩;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稻田的宽广;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动态,显得特别生动。
生2:“稻子的长势十分喜人,每颗稻穗都有八十几粒,粒粒都挺着个快要胀破似的大肚皮,沉甸甸的,直往下坠。它的秆很细,但十分坚韧,尽管已被压弯了腰,但从不趴下。它的根像鹰爪一样,紧紧地抓住大地,任凭风吹雨打,丝毫不动。” 引导学生讨论。(略)
生3:“瞧,那边的老大爷正在收割,他技术娴熟地挥舞着镰刀,一会儿,那密不透风的稻田便被割了好几垅,好像是一条条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远处的谷场上人们也在忙得不亦乐乎……” 引导学生讨论。(略)引导学生讨论。(略)
4、学生根据他人的发言和老师的指导再次观察,进一步体会。
5、学生及时动笔创作。
6、小组合作修改。六.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让学生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速读、自主、合作、教师讲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 9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展示有关大自然的优美图片,无论是春花、夏雨,还是秋雨、冬雪,都是美好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却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坏的图片)面对美丽而又正遭破坏的大自然,有一个作家清醒地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二、新授课
(一)检查预习,掌握下列词语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鹏 斥安鸟(yan)蓬蒿(hao)咫尺(zhi)狼藉(ji)相形见绌(chu)美味佳肴(ya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比喻距离很近。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 9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不过尔尔:不过这样。(二)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
2、理解题目及文体
敬: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畏惧之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
过程)。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
/ 9 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明确: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第一层:(2—4)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不过尔尔。第二层:(5—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三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第三部分:(11)人类应当敬畏自然。
(四)掌握课文内容
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1、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a在大宇宙中间,航天科技非常狭小。b人类的认识史,人类认识幼稚得很。c大自然宝藏,矿坑挖掘是自掘陷阱。d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人类大人物不过尔尔。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a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仅有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b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 c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
/ 9 d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3、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表明观点,得出结论: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
4、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之所以说“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6、“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存在不存在?“智慧”和“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明确:拟人手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成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相对的两个概念,具有可比性。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以利人类长远发展。
/ 9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熟悉、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新授课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体会、理解文章写作特点
/ 9 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思考,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谁也不能断言那些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反问句的作用: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反问句的作用: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你应当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的作用: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 9
(三)扩展练习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四、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爽心悦目。
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
•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 9 高科技------航天事业------相比大宇宙,空间十分狭小 人类的智慧 认识---------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可能成这人类自掘的陷阱
宇宙—————存在比我们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大自然的智慧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 兄弟关系-----敬畏自然=======保护、爱护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教学反馈
学生不太容易读懂课文,对理清课文思路有困难,不理解议论文层层推进的写法。对文章中部分语句的分析、品味有很大困难。
会议审议了通过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研究会章程修改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启迪当选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瞿振元、王基铭、邓勇、冯俊、张彦英等13位同志任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教授尚智丛任秘书长。
吴启迪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和发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光荣传统,紧紧抓住当前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提升学会能力”的倡议,切实落实陈希书记在3月“中国科协学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主动作为,努力提升研究会服务能力,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建设成为具有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会员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此外,大会还表彰了各地先进单位,讨论和决定本届理事会期间的工作方针、任务和工作要点等。大会向两位德高望重,为自然辩证法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前辈于光远和朱训同志,颁发了荣誉理事长证书。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1977年由中国科协提出申请,次年1月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筹备3年正式成立。研究会旨在倡导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为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30年来,研究会在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然辩证法教案】推荐阅读:
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01-07
逻辑辩证法12-19
《自然之道》教案及教学反思09-24
亲近大自然的语文教案12-16
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的教案01-16
小学数学课堂中自然有效的情境创设教案06-0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课时教案06-24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教案教学设计10-24
走进自然亲近自然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