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精选10篇)

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 篇1

给传记性的电影打分是件尴尬的事情,不是说故事不好,而是这人的一生有太多值得圈点,背景又过于宏观,无法浓缩在短短的电影里,处处是高潮,平铺出来反倒失去了高潮。虽然镜头不断在真实与戏剧的影像间穿插,想要尽可能给一个详尽并真实的剖面,也酝酿了足够丰沛的情绪,却并不能叫人咀嚼出多少好味。

一直认为衡量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讲好一个故事,二是成功地传达出情感或价值观。

从第一点上,有些贪多,试图串讲若干个好故事,于是每个故事只有几句话,像流水账一样潦草。可是第二点却做得很好,主旋律电影都这样不是吗?人们眼目所追寻之处,永远也不缺乏精神与信念。

说说演员吧。

几周前刚看过对蒋英女士的采访,她真是个美丽的女人,年轻时是,年老亦是,馥静、优雅。钱说:跟我走,她便跟了他一辈子,六十二年,波折动荡,聚少离多,甘愿地守望他。我们乐于称颂的,是她与他共同经历每一处风浪,忽略掉的,是他带给她无数平淡甚至寂寞的日子。一个凡事素心以待,却又保持天真的女人,该怎样描画?张雨绮撑不起来,如果换作赵雅芝来演,我想会好点。

陈坤演技算不错,但和真实的钱学森相比,还是如他自己所说:燕雀安知鸿鹄。单从形似上,钱的模样,一眼望过去就聪明,但是文雅和气收敛,眼里含笑;可是陈的眼神有他标志性的桀骜,戾气,凉薄。可能他想表现出睿智冷静、有锋芒,却有点收不回来。说到底,陈坤只是一个年轻的演员,懂得在叉腰、蹙眉、眼神的转换上去诠释一个知识份子,已经不错了,我不能指望自己从他身上看到一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那是灵魂的东西,与演技无关。

“皇阿玛”和“在首尔的林师傅”,他俩是来搞笑的么?说方言本来是想最大化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可是这里拾人牙慧用得实在蹩脚,他俩所到之处,一片欢乐笑声。

许多演员喜欢运用丰富的表情,仿佛不这样卖力,就不能让观众明白他们现在是在诠释“欣慰”、“忧虑”、“矛盾”等复杂的内心和情绪。也许是底蕴单薄,也不够气场,才会借助于皱眉、转眼珠、张嘴……等等这些流于表面的微表情。使得drama 只是 drama。

以唐国强大叔为首,他长期饰演的M主席,哪有一点伟人气场?眯着桃花眼,一副和蔼的文艺老青年的模样。真实影像中的M,没有多少表情,却极有傲气和力量,霸气无比。其他真实的历史人物——如钱、蒋、周,其气质风流,也是无论多好的演员都无法临摹的。

于丹讲座观后感优秀心得650字 篇2

一、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感恩教育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他们一直在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默默为孩子付出,但孩子们可能不曾细细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忆一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你的?都为你做过哪些事?他们是否曾做过下面这些事:放学后或天黑了不见你回家,四处寻找;下雨了,为你送雨伞;下雪了,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们赶忙找医生……当孩子们想到这些事之后,他们就会感觉到亲人的关爱。这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才能回报亲人的爱?

二、通过影视资料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没有遭受过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没有体验过艰苦奋斗的艰辛,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看一些抗战题材的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董存瑞》《长征》等,这些影片形象直观,感染力很强。另外,教师还可以带孩子们到博物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看一看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用过的手枪,指战员们用过的云梯和机枪,烈士们的照片和事迹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学会珍惜。

三、通过生动的故事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知恩图报的美德故事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韩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赠;首阳之饿人受赵盾活命之恩,在赵盾危难之际,便舍命相救的故事。孩子们听了这样的故事,自然会知晓感恩图报的美德。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感恩教育实际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可以没有读过许多书,可以没有许多知识,但是,他必须懂得做人最起码的原则——知恩图报。我们一定要在教书的同时育好人,让孩子们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后用更多的爱来回报社会。

也许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太无私,以至于孩子对这份爱非但不珍惜,反而感觉父母唠叨。因此父母要学会做“弱者”,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如父母不妨告诉孩子,自己工作时会很烦恼、很辛苦,养育孩子也很辛苦。父母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是因为爱他,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照顾,等等。一旦父母学会了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他们就会懂得孝敬父母,对父母感恩。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捐献活动、扶贫活动等等,让孩子体会他人的辛酸与苦难,让他们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 篇3

一、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乐观向上。

曾先后被评为“三好生”、校级“优秀班干部”、校“优秀少先队员”“纪律标兵”“文明标兵”。还多次在作文、绘画、书法、手工、舞蹈活动中获奖。她参加“第八届全国校园文化汇演暨第十三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中表演出色荣获一等奖。她的成绩在全班一直名列前茅。在校担任了五年的班长,是各方面的积极分子。

二、家长、老师的好帮手。

父母打工,放学后她总是洗菜、扫地、做饭。她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从不和同学们闹矛盾,还经常给班上的差生讲习题。作为班长、中队长的她总是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自从加入少先队。她处处以身作则,她带头不买零食,做好“三自两包”。

三、乐于助人。

汶川地震了她从电视上看到了许多和她一样大的孩子瞬间失去了一切。她把自己积攒下来准备给从来都没有买过生日蛋糕的农民工爸爸买生日蛋糕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的孩子们,被学校评为“抗震救灾爱心天使 ”。她从不和别人比吃穿,衣服都是亲戚们给的,洗洗再穿,晚上回来早早给爸爸沏好一杯热茶,给父亲打洗脸水,洗脚水。

爱国电影钱学森观后感优秀 篇4

上午10点左右,随着礼炮的响起,庆国典礼终于开幕了。

这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们祖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又一个新亮点。

这次阅兵阵容里还有女兵,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壮举。

清晰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天-安-门广场上的庆典画面,看着一个个庆典方阵,仿佛把我带到了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四位伟大的领袖爷爷,由于你们的丰功伟绩,才有我们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华儿女感谢您们!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我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好开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革命前辈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刻苦训练精神。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这一代的肩膀上。

我们只有向革命前辈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新一代的人才。

《钱学森》观后感500字 篇5

《钱学森》由张建亚执导,主演陈坤、张雨绮。影片讲述了钱学森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和传奇英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并再现了他和夫人蒋英青梅竹马、相爱终生的动人爱情经历。品才网整理了钱学森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钱学森》观后感500字

最近,一直被一个人的故事感动着。

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他的一生充满神秘和传奇,虽然历史已经尘封了一些记忆,但阅读了《钱学森故事》这本书后,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无法忘怀。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

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

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遥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钱学森》观后感500字

作为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的一生为中国的航空和国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为什么他要放下美国那么好的生活条件,毅然选取回到国内,回到一个在外国人眼里,被视作是一个农耕社会的新中国呢。正是因为他拥有着一颗赤诚火热的中国心。即使被美国人软禁,即使已经失去了教授的职位和地位,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我回国的信念和执着。回国后,为了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托付的重任,为了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为了新中国亿万同胞的安全,他一向在坚持着科学研究。他放下了在美国时的一点点傲慢,坚持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他放下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坚持在前线指导工作。为我国的科研付出自我半生的心血和精力!他从不放下每一次机会,也从不放下每一个人。即便是失败了,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责。这也许就是他的伟大的另一面。

我想之所以原子弹能够成功,卫星能够发射。除了所有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拥有像钱学森教授一样的那颗中国心。或许原子弹的威力是超级大的,但是无数个钱学森的能量是无限大。

看过《钱学森》之后,感到一股正气凛然在胸,同时也问自我,如果我是钱,能否像他那样为了redChina放下在美国优质的生活和研究条件,回来过清苦日子,并且在中国核领域一穷二白的状况下造出两弹?尤其是后者,钱学森徒有高级的大脑,但是双手被中国核背景缺乏的现状束住,他在应对惨淡现实的时候,就应是何等的无力与无奈?就像影片中,他应对听不懂他讲课的中国技术人员,脸上显出的表情是受到冲击、是无比失望,但是,他没有像对外国学生那样,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讲一遍。

对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和回国后的废寝忘食,我感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以致走出电影院后,重新应对外面纷杂的世界,看到现代社会上最多的“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梁漱溟语),也生出了无力与无奈,同时思考:此刻这个时代还会不会出现如钱学森般拥有高尚情怀和强烈爱国职责感的奉献者?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人们对国家的职责感渐微,或许只能在面临重大灾害后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不再有“巢倾卵破”“唇亡齿寒”的状况出现,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再与国家命运相连。作为青年人,我想:如果我们就向这样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如果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不再向往报效国家或回馈社会,而是看到国家和社会的不足后不思改变或无力改变,反去崇敬外界更加发达的环境和完美的生活,争先涌出国门,那么我们的国家不仅仅是用资源为外国培养半成品,而且也将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我想,每个看过这个片子的年轻人都就应反思,自我是否抱着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生活,尽管它能够用“每个人好国家就好”来大义化,另外还要思考是否能够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合,哪怕只是一点,但也是对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的一种回报和推动。

想到龙应台的一句话:“孩子,你是否想过,你这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我们意识到此刻还算完美和安稳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呕心沥血甚至捐躯为国,也许我们就能少点自我,多点大我,为这个国家做点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能推动改善的事情。

《钱学森》观后感500字

看完《钱学森》这部影片后脑袋里出现了一个词震撼。

钱学森,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了20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样优越的待遇,并且通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那个年代,原子弹、氢弹、导弹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国防力量强大,国家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只能沦为军事强国的附庸。在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没有试验的数据,他们就自己计算;没有实验器材,他们就去垃圾站淘,去自己造;没有科技人才,他们就自己培养……

从东风二号的发射失败开始,钱学森带着愧疚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儿女,但是,他的妻子和儿女对他理解,也正是这样,他圆满地完成了东风三号的发射。

从钱学森的身上我看出了一种中国人久违的热爱国家,为国献身,舍生取义精神。

在中国那段走向崛起的道路上有多少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献身,为中国之富强而牺牲许多的仁人志士,是他们用精神、躯体搭成走向富强的道路的地基,正是因为有了这 “地基”才使得后来人能向更高的台阶走去。

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年的“地基”才开创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影片《钱学森》观后感800字 篇6

这部影片,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钱学森爷爷光辉的一生。解放前,他在美国求学。学业有成以后,在国外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他得知了中华人民成立的消息时,这位热爱自己祖国的海外赤子,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重返自己的祖国,准备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尽一份力。

可是,因为当时钱学森爷爷已经是一位才学渊博的科学家,对航天科技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使用各种手段阻止钱爷爷回国,并把他关进监狱。在留居美国的科学界人士鼎力相救下,他才获得自由但是还是不允许他回国。从此,他就更加发奋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回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中国政府历经周折,他才回到了祖**亲的怀抱。钱学森爷爷回国后,对航天的研究没有丝毫的松懈,更是争分夺秒的抢时间进行科研。当时的中国科技很很落后,科学家也很稀少,他一边进行科研一边从事教学,手把手教学生。为祖国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

经过他带领众科学家的一致努力,在1960年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单合一”也顺利的完成。那一刻起,中国人终于可以昂起头,挺起胸对着外国人高喊:“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钱学森爷爷是个很乐观的人,东风一号发射成功,东风二号却不幸发射失败。当时,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钱学森爷爷却安慰战士们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东二’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咱就给它射上去。”在钱学森爷爷的鼓励和带领下,战士们积极努力工作,我们国家的航天科研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由科技贫瘠逐渐变成了科技强大的国家。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800字 篇7

从全片来看《钱学森》大致是分为3个部分来组成的:留学生,两弹一星,纪录片。“留学生”部分是个人魅力的极致体现,学识能达到的高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过渡到“两弹一星”部分就是爱国的“名”到“实”,“淡”到“浓”的逐渐变化,事情的重要与否和怎么去对待远非外人能随意揣测的,这个应该能在我们从激昂的音乐中冷静下来思考而得。

激昂的音乐声中,爱国的心脏在跳动。

20世纪50年代初是美国的“红色恐慌时代”,1950年,美国人指控钱学森是共产主义者,并对其进行秘密调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钱学森一直想回到中国。于是想美国当局提出了回国申请,没想到,根据五角大楼的指示,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

美国海军部次长极力想把钱学森留在美国,他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后虽将钱学森释放,却仍对他进行监视,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钱学森实际上是遭到了软禁。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监视,把一封请求回国的信寄给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最后,信件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上。1955年8月,中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方面要求美方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人回国,同时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儿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启程回国。过人的智慧帮助了他。

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 篇8

这部影片记述了一个为中国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钱学森。是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祖国科学事业上,也正因为他的奉献,使祖国的科学事业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的空白。

钱学森曾在美国留学。但他不同于其他留学者,他只想“学成有归”报效祖国。 由于他在美国担任学院教授,掌握了美国航空的大量机密,当他提出回国的时候,阻挠,诬陷,压制跌出不穷,然而莫须有的压制都无法阻止他回国的坚强决心。他利用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被美国政府囚禁的那几年,撰写发表了《工程控制论》的论文,也因此而获得得回归祖国的自由,这是科学改变了他命运的一把无声的利剑。

“科学创造了奇迹”,“没有中国做不到的,只有外国人想不到的。”钱学森回国之后,在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鼓动下,携同他的协助人员,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中国发射了一颗属于自行研发的导弹,使中国在世界上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消息令全国人民激动不已!在钱学森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又于1965年成功试验了导弹武器,并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这就是在外国人口里所说的钱学森种出来的苹果!

一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钱学森屈服于被美国囚禁的命运,那么他又将怎么使中国改变命运?然而他并没有屈服,向命运低头,他以惊人的毅力,坚强的精神,创造了人生奇迹,并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成为一个人人佩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一生,平凡中见伟大。他以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他以伟大的科学成就启示了我们:前进成功之路的道道坎坷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股动力;反而言之,对于意志薄弱者,是一个挫折。我则要做第一种人,告诉人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它从一个侧面则向我们陈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钱学森观后感优秀650字 篇9

鲁迅说,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钱学森羁留美国五年,冲破重重阻碍,最终回国,主持了“”研制,为中国奠定了军事大国地位。他是中国真正的脊梁,他参与主持研制的“两弹一星”至今都是我们对付外国列强的打狗棍,没有他的这些成果,到现在中国也直不起腰来,也没有真正的底气,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一代科学巨匠,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时,颁奖词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经典一问,他对国家尖端国防技术发展所做的基础工作,都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学习和思考。

有关钱学森读后感500字 篇10

在导弹的研究建设当中,不仅钱学森,还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也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路出家的张工农。军人出身的张工农,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工农作为工农阶级的代表,象征着为了祖国的腾飞,无数人都在积极向上的努力着。有这样的干劲,让人对新中国的导弹事业的腾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钱学森,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二十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优越的生活,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些优越的待遇,并且通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钱学森》,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钱学森于19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里。少年的钱学森喜欢自然科学、音乐、绘画,成绩优异,于20岁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4年毕业,赴美国留学。第三年考上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仅用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三年后获得航天,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到1949年钱学森成为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界之一。

1955年,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指导下,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仿制火箭,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

上一篇:关于冬至日记500字下一篇:对初一生活的感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