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精选10篇)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篇1

一、后勤维护保障制度

1、水电设备巡视检查制度

(1)为保证配电室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做到安全、计划、节约用电。

(2)后勤人员在值班期间要对医院配电室、水泵房进行定期巡视,认真做好记录。

(3)巡视中认真查看运行设备运行状况,巡视检查必须到位,注意听、摸、看、闻,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记录上报,情况严重时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及扩大。

(4)设备发生异常情况,在未消除前应加强监视,当发现其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5)当发生重大电器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院领导。

2、配电室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制度

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要按照电力部门的相关要求维护保养。

3、后勤维修制度

为保证全院医疗、教学、行政等各方面的正常工作,提供必须的水电供应,并对医院内设施进行正常维护、检修,特制定本制度。

3.1、工作范围:

(1)维持医院内所有机房、水泵房、各楼层空调、热水器、配电室的正常工作状态。

(8)各部门、科室未经正规渠道批准,自行购置、安装的各类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均不予以修理。

4、后勤维修管理制度

(1)医院的一切房屋、水电的维修改造由后勤办统一计划安排实施。

(2)科室的水电、办公用具、门窗玻璃的维修,由后勤办安排人员维修,修后开具工料单,被修科室签名,每月由后勤办汇总统计上报财务部作会计核算资料。如需要整体改造时,由科室申请,经医院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改造。

(3)公共场所水电维修时,由水电班开具工料单,后勤办主任签名后,方可承认材料支出。

(4)医院的医疗用房和办公用房需要维修、改造时,由科室申请,经院领导审批后,后勤办组织人员维修改造。

5、后勤外包项目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外包服务公司的管理,规范外包公司人员的行为,确保项目外包期间医院的利益实现医院外包项目的经营目标,待制定本规定。

5.1、医院后勤外包项目范围:卫生保洁、电梯维保。

5.2、医院外包项目:主要是指为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约定由外包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服务。

5.3、日常监督管理,医院除按合同约定对外包服务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外,还要进行各主要环节的监督检查。

(1)卫生保洁

①对从业人员岗前和定期培训进行监督检查,查培训计划和记录: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岗前培训、岗位技能、院感和医疗废物知识、安全知识等。

②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检查:A.环卫设施齐全,病房有垃圾篮,实行垃圾分类处置;B.清洁卫生范围责任明确到人;C.各清

2、洗衣房工作制度

(1)树立为临床一线及全院职工、患者服务的思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爱岗敬业、积极为医疗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方便。

(2)各种卫生被服物品的洗涤,要做到洁净、晒干、破损缝补,折叠整齐。

(3)加强洗涤用品的管理和机器的维修保养,机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请有关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并做好节约用水,用电及洗涤用料工作。

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跑班、不旷工。坚守岗位,工作认真负责,确保医院各科室的后勤保障。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篇2

[关键词] 后勤物资 建设 保障

1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后勤物资管理数字化、为后勤物资快速保障奠定基础

后勤物资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后勤物资管理水平和快速保障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高技术战争中后勤物资的管理和快速、机动保障任务。因此,战略后勤物资储备库要实现从后勤物资账目、数据处理,到终端的收发作业,全过程信息化、自动化,就必须创建一个以应用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储存系统。

1.1实现后勤物资仓库内部各保障模块的网络化

1.1.1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库房、车间的情况,通过局域网实时传送到仓库的控制指挥中心,指挥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对各库房、车间实时进行组织指挥,实现分散系统复合化。这是推进后勤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2数字化的仓库建设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运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后勤物资的自动识别,运用自动摄像技术实时监控,运用微电子控制技术进行机电设备的自动操作控制,实施仓库管理自动化。

1.2实现后勤物资战略仓库安全监控数字化

监控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主要功能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功能、防盗报警功能、温湿度监控与调节功能、火灾报警与控制功能、出入库监控功能、紧急报警功能、周界防卫功能、门锁控制功能等。通过对监控系统的应用,可实现仓库的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可以为仓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一体化地实现对仓库内各种功能的管理。

1.3创建高架密集自动存取系统

库房全部用计算机管理,其货架构造为高架多层、单元格式,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发出指令,堆垛机在巷道中就可以自行作业。提取物资时,可在计算机上发出提取某项物资的指令,堆垛机会自动通过远红外装置、控制管理软件、条形码技术等将该物资从单元货架取出,并通过RGV有轨导引车在很短时间内把该物资送到指定位置。

由于高架密集自动存取库以单元货格为储存方式,对大件物资和单元集装的物资存取效率高而且空间利用率高。但是,它对存储体积小、重量轻的单件物资,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就会降低。与垂直循环式存储系统的存取相比,时间会相对较长。所以,要创建完整的现代化的存储系统就必须安装垂直循环式存储系统,来对高架密集存储系统进行有效补充。

1.4创建垂直式回转货架系统

垂直式回转货架系统,是一种旋转或循环的储存装置。该货架系统本身是一台垂直提升机,提升机的两个分支都悬挂有货箱。提升机由机算机控制,根据操作命令可以正转或反转,提取物资时,操作人员发出提取某一物资的命令,计算机对物资的条码信息进行读取,并能够准确的查询物资而且能够对出库的物资进行有效确认,然后自动将物资旋转到工作人员面前。

总之,为实现高技术战争对后勤物资保障的要求,后勤物资储备库的发展应该向自动化高架密集库与自动化回转库相结合,货架单元与集装单元相结合的新的保障形式发展。

2 加快实施后勤物资单元集成化的保障模式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及物资对存储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战争对战略保障机动、快速的要求,实施集成单元化保障将是物资仓库发展的方向。

物资的单元化集装是应急机动保障的前提。一些发达国家军队普遍把单元化集装技术的应用视为物资装卸搬运走向现代化的基础,集装箱和托盘的拥有量,以及集装箱运输的比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队物资装卸搬运现代化和保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为了适应联合作战指挥一体化与保障对象、保障力量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和坚持“灵活、协调、高效”的保障原则,后勤物资战略储备库也必须走单元集成化的道路,来完成应急、机动、快速的后勤物资保障任务。

2.1实现单元集装

单元集装就是根据担负的保障任务和战时物资的消耗量,按一定的基数和物资种类进行集装化储存装载,以此提高物资的保障效率和保障物资多元性,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集装箱的制作充分考虑不同的运输工具的能力和特点;实现集装箱和部队运输装备达到最佳组合,使各自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2实现标准化包装

标准化包装是应用高新包装技术和新型包装材料,根据后勤物资自身的特点,对后勤物资实施科学、规范、统一的包装。标准化包装是单元集装化储存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后勤物资的标准化包装,就不能使单元集装化储存得到有效的发挥。要切实解决后勤物资在战时的应急机动保障过程中的质量和储存问题,实施科学、统一、规范的包装,是必要的手段。

2.3 开发野外应急保障方舱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提高战略投送的能力,针对现代战争作战机种多、强度大,后勤物资保障复杂的特点,战术保障库和战役保障基地的保障能力,已不能持续大强度完成对现代战争的保障任务。所以,战略储备库要大力开发野外应急保障方舱,来完成战术和战役两级保障所不能完成的任务。野外应急保障方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保障系统,方舱的外形特点根据现代化的运输装备的特点而设定,可以进行陆路机动保障和空中垂直投送保障,内部采用折叠式、垂直式回转货架系统。独立的数字自动保障系统用一台笔记本计算机来完成,另设机械手动保障系统可以在自动系统受到战争破坏的情况下使用。

应急机动的保障模式,由于高新武器的发展,非线性、非接触性等作战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后勤物资保障的空间。通过这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战役、战术后勤物资保障已无明显区分。战略后勤物资保障直接保障战术、战役后勤物资已是普遍做法。根据我们自己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走基地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平面保障与立体保障相结合,伴随保障与战场预置相结合的路子。

3加强人才的培养,为高技术保障装备高效能的发挥提供可靠保证

要培养一支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的后勤物资保障队伍,就必须认真抓好人才的培养,使之具备现代信息观念和意识,并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后勤物资进行管理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后方仓库官兵综合素质的提高。

3.1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要加强现代技术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提高新装备的保障能力;要求官兵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对新的保障装备设备要达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它、驾驭它,释放其最大战斗保障效能。

3.2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物资仓库每个官兵都要熟练掌握本岗位、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同时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根据训练对象和目的,选准训练的“重点、难点、急点”,针对后勤物资保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训练实效,克服训练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状况,使专业技术不断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3.3要提高战时保障素质

注重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作战方式的变化、保障对象的情况,掌握战时后勤物资保障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特别是干部要学会战时组织指挥、实施保障的一般程序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保障方式和对策。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性的科技练兵活动,通过科技练兵提高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和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

3.4要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篇3

根据《武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春季学期开学工作胡指导方案〉及配套指导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区安排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切实落实学校各项防控措施,严密管控,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成立后勤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志赟

副组长:张

徐志敢

涛 三、具体工作要求 1.做好开校前安全隐患排查

开学前一周,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校舍、教育教学设备、体育器材、取暖消防、电气设备和线路、周边环

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整治,为学校正常开学提供有力保障。时刻绷紧安全之弦,认真做好每月 1 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抓好特殊时期的安全隐患一周一排查工作,对用水、用电、用暖、校舍、体育器材、其它设备设施等重点部位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治。

2.保障物资足量供应和 协调落实物资储备

购置一定数量的防控设备器材和用品,如测温仪、消毒剂、消毒壶、喷雾器、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防护服等,增配学校卫生室用品。在校门口平房和教学楼一楼,各设置1 个留观室。建立防控物资领取及使用记录台账,经常清点防控物资存量,及时补充购置,保证防控物资足量供应。

3.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要求

要求保安人员严格做到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的“五个一律”,校外人员和车辆未经同意不准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和车辆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并履行体温测量、车辆消毒及登记程序后方可进入校园。

4.制定 善后工作 处置预案

XX小学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篇4

根据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为保证学校搬迁能按时、有序、安全进行,推进后勤服务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特拟定以下预算方案:

一、学生生活费

1、寄宿制学生全日(午餐、晚餐)伙食费5.5元/生(含

大米、原料、燃料、水电费等成本开支)。

2、全校学生日开支:5.5元×293人=1611.50元。

3、全校学期开支:1611.50元×100天=161150.00元(其中

开学初内宿生已交550元×110人=60500.00元)。

全校学生学期尚需费:161150.00元-60500.00元

=100650.00元。

4、聘请工友工资开支:5000元/学期×3人=15000.00元。

5、保安费(2人):2000元∕月×5个月=10000.00元。

合计:125650.00元

二、学生食堂设备、维修费

1、水管、笼头更换维修费:2500.00元

2、炊具、餐具添置费:1500.00元

3、冷冻、消毒柜添置费:3000.00元

4、电器维修、添置费:4500.00元

5、学生饭桌、椅添置费:10500.00元

合计:23800.00元

三、内宿生床架、箱子、床上用品等搬运费

1、床架搬运费35元×20车=700.00元

2、箱子、床上生活用品等搬运费30元×36车=1080.00元

3、床板添置 65元×80张=5200.00元

合计:6980.00元

四、学生食堂炊具、餐具、电器、饭桌、椅等往返搬运费30元×16车=480.00元。

五、教职工办公用品等往返搬运费30元×36车=1080.00元。

六、学生课桌、椅等往返搬运费30元×40车=1200.00元。

七、教师办公课桌、椅等往返搬运费30元×16车=480.00元。

八、教学用品、用器等往返搬运费30元×10车=300.00元。

九、运送学生往返车费(大巴)150元×14车=2100.00元。

十、其它拆、装、上下车等费:10元×120车=1200.00元。

十一、校园安全隐患处砌砖用的原料、手工费共计2680.00元

十二、其它;20000.00元。

第四项至第十二项共计29440.00元。

以上各项合计:185870.00元

XX小学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篇5

后勤保障方案

为做好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后勤保障是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经济普查的顺利实施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后勤保障组在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工作任务:

1.负责与国家统计局财务基建司、市财政局、区县财政局联系,落实各经济普查经费。

2.负责经济普查经费的帐务处理工作。

3.负责组织和监督经济普查经费的预算执行工作。4.负责经济普查各类物资的招(邀)标工作。5.负责组织经济普查各类物资的发放工作。6.负责经济普查各类物资的保管工作。7.负责办理普查人员的人身保险缴费工作。

8.负责配合市级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对经济普查经费的审计、财政检查的协调工作。

二、经费管理

1.各级普查机构和财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

2.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精神,本着实事求是、厉 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和精神,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专款专用,要根据普查工作的进度和经费实际需求安排支出,及时拨付资金,把安排的资金使用好,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3.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制定的《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规定》的支出范围使用资金。一般性费用支出,实行主管领导审批签字的原则,超过5万元或重大事项的开支,必须由局、队领导研究决定。

4.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现行财务规定,会议、印刷必须在政府采购指定单位范围内,严格按照制定和审批后的支出内容执行预算,如遇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支出方向的,必须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5.加强对普查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财务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认真执行《会计法》,接受各级审计和财政部门对普查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财产管理

1.各级普查机构在各种普查物资的准备上,要精打细算,尽量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必需补充、购置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支出。

2.各级普查机构应建立各种物资帐卡,由专人分类管理。收到物资,及时进行清点、验收;发放物资,认真登记和调配,尚未领用的物资妥善保管;物资出现损毁、缺失的,及时与上一级有关部门和人员联系,进行更换和调整。

3.各级监察部门对普查经费的使用和物资招标实行监督,对各级普查机构经费使用和物资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认真查处。

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管见 篇6

【关键词】 社会化保障审计现状; 改革架构; 后勤保障社会化“六审”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现阶段军队后勤领域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以较少投入获取较高效益,对军队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军队审计在保障社会化进程中如何才能有所作为,为推进保障社会化改革保驾护航,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是审计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亟待探究。

一、改革与困境——社会化保障审计现状剖析

(一)两大缺失

缺失一,社会化保障改革作为被审客体本身市场运作尚不规范,增加了审计难度。国家对实施军队保障社会单位的资格、条件和能力要求没有政策约束,这就导致社会保障单位各自为政,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缺失二,社会化保障审计配套法规不完善。社会化保障审计属改革项目审计内容,组织开展社会化保障审计的专项法规制度尚未出台,审计内容、程序、方法、标准等不够明确,导致开展审计缺乏法规制度支撑。

(二)两点悖论

悖论一,审计主客体相悖。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第二条规定:“一切有经济活动的军队单位和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接受审计监督”,意即军队审计部门只有在军队内部实施审计的职权。社会保障力量不属于军队单位和部门,对社会保障力量的审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悖论二,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悖。保障社会化过程中,保障单位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军队主要追求军事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尤其是军事行动和战争更是如此,这与保障单位目标相悖。

二、全程跟踪社会化保障审计要点探究

(一)“全程跟踪式”审计方式选择

之所以采取“全程跟踪式”审计方式探究社会化保障审计要点,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化保障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要防止承包方短期行为和后勤职能部门管理中的前紧后松现象;二是社会化保障关系到军人的衣、食、住、行,利益关系密切,要加大审计力度,全程跟踪审计方式比较有效。

(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架构剖析

审计工作首先要建立在对被审客体的准确认知之上,被审客体本身决定了审计工作要点。探讨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要点,必然先要剖析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从后勤自我保障系统到后勤社会化保障系统,本文以其结构图来示意,改革路径一目了然(见图1、图2)。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要依次实施“六审”

1.审决策。审计部门应要求后勤职能部门及时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保障项目决策进行审查并专门建档,审查每一个保障项目从评估、决策、申请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审查项目、范围和内容,委托代理模式选择是否经过了认真调研论证,是否符合上级规定和保密要求等。

2.审资质。社会保障单位的选取一般采取招投标方式决定,招投标的公正透明直接决定保障单位资质合格与否。招标审计,复核投标单位的资格条件;开标审计,查阅开标会议的公证书和现场记录;定标审计,走访审标人员,了解定标依据和标准,审查其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3.审契约。军队与保障单位依靠合同这种契约关系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乙方资质、范围、履行合同的能力;审查合同的内容条款是否详细、全面;审查合同的真实有效性;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双方是否严格履行规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4.审管理。一是行政手段到市场手段管理方式转变审计。要审查被审计单位对社会化保障法规和管理规定的遵循情况;社会化项目的日常组织管理、内部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能否规范有序运行;管理人员在对保障项目实施管理时,是否正确运用法律、经济手段纠正供应单位的不正当行为,对保障单位的奖惩是否符合规定。二是供需“缺口”审计。自我保障模式下,军队标准经费也就是需求价格比较低;社会化保障模式下,承包方要实行“综合式完全成本核算”,供给价格肯定要高于需求价格,供需存在缺口。保障社会化审计要通过审计来改善管理,增强效益意识,缓解经费紧缺。

5.审服务。保障社会化后,军地双方是对等利益主体,军队审计部门是否有权对地方保障部门审计,审计主客体悖论如何解决?本文以为解决之道就是充分利用地方审计力量。军队审计部门可以将审计任务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委托给地方中介机构,或者由军队与地方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共同完成,既保证公正性、权威性,又考虑到了军队的特殊性。审服务把握两点:一是审保障服务质量,要审查保障单位具体的保障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平战时及战备、保密等有关规定,能否高效率运行;二是审服务利润,要审查社会保障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财务核算与管理规定建立账目、单独核算,服务利润是否超过规定比例,有无随意扩大成本开支范围、侵占军队利益。

6.审绩效。一是审军事绩效,审查承包方能否把各种物资、劳务保质保量及时供应部队,尤其处突任务中,供应单位能否提供应急保障,满足部队需求;二是审经济效益,主要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保障的成本分为社会化前的成本和社会化后的成本,两者之差即为经济效益,以此审计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审社会效益,审查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改善军民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李波.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初探[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2(4):92-93.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篇7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知识

一、识图基础知识

1.图样

2.正投影和三视图

二、常见形体的三视图

1.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2.截割体的三视图

3.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机械图样中常用的视图

1.基本视图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3.旋转视图

4.剖视图

5.断面图

6.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四、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公差与配合标准

3.形状和位置公差

4.形位公差各项目的意义

5.形位公差的标注

五、表面粗糙度

1.基本概念

2.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六、机械传动基础知识

1.带 传 动

2.链传动

3.齿 轮 传 动

4.螺 旋 传 动

七、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1.刀 具 材 料

2.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3.材料的种类

八、常用夹具、量具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夹具

1.1台虎钳

1.2 桌虎钳

1.3机床用平口虎钳

2.卡盘:

2.1三爪自定心卡盘

2.2 四爪单动卡盘

3.分度头

九、常用量具

1.游标量具

2.千分尺

3.百分表

4.游标万能角度尺

十、常用刀具

1.切削运动和形成的表面

2.车刀的组成3.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4.切削要素

5.车刀

6.铣刀

十一、常用设备简介

1.机床的种类

2.常用机床简介

十二、润滑剂与切削液

1.润滑剂

1.1润滑剂作用

1.2润滑剂种类

1.3润滑剂名称、特点及用途

2.切削液

2.1切削液作用

2.2切削液种类

2.3切削液名称、特点及用途

十三、钳工操作知识

1.錾削

2.锯削

3.锉削

4.钻孔、扩孔、铰孔与螺纹加工

十四、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2.常用安全用电措施

3.安全文明生产

十五、、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2.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3.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二部分 中级装配钳工工作技能知识

一、工艺准备

1.读图与绘图

2.编制装配工艺

二、加工与装配

1.划线

2.钻孔

3.刮削

4.研磨

5.矫正与弯曲(34)

6.铆接、焊接、粘结

7.常用起重设备及安全操作规程(66)

8.钳工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9.旋转体的静平衡

10.装配与调整

三、精度检验

1.常用量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机床外观检验、机床精度检验

3.钻床及故障排除

4.立式钻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钻床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

四、水暖工技能知识

1.常用水暖管材及附件

1.1常用水暖管材

1.2常用水暖附件

2.水暖工常用工具

2.1量具

2.2手动工具

2.3电动工具

3.给水工程安装

3.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给水方式

3.2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与安装

3.3室外给水管道的敷设与安装

3.4水压试验和清洗消毒

4.排水工程安装

4.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4.2排水管道的敷设与安装

4.3卫生器具安装

5.采暖工程安装

5.1采暖系统分类与组成5.2采暖管道安装

5.3采暖散热器安装

5.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

6.保温防腐工程施工

6.1管道保温工程施工

医院后勤保障 篇8

后勤保障篇(第二稿)

“十一五”已经过去,回顾五年来在医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每年的后勤工作目标,广大后勤职工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团结一致,创新务实,奋力拼搏,较好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医院后勤方面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后勤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和“十一五”成就

后勤办下属13个班组,正式在编人员110人,聘任人员 118人。

拥有2台10T蒸汽锅炉2台5T热水锅炉2台6T供热机组、变压器装机容量19910KVA、污水处理站2座日处理医疗污水8000T、中央空调机组共计3500万大卡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及先进的大型洗涤设备。担负医院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水电维修、2.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绿化和4千余万元的物资供应工作。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医院党政工作要点,认真落实医院的工作部署,服从需要,后勤方面建设取得了发展。“十一五”期间先后圆满完成了抗冰灾保运行任务、医院综合节能降耗项目、锅炉余热回收技改、磁共振机房扩建、腔镜中心改造等重要项目。完成了复兴街小学、老内科楼、102户宿舍的拆迁工作

(二)特色与优势

后勤保障工作是医院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院工作的有力保障。尤其抓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医院后勤保障的工作关键。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有效地发挥职工的主观积极性,立足本职,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围着临床需要开展工作,才能全面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促进后勤工作与医疗同步发展。

(1)后勤办下属班组多,服务涵盖范围广,专业性强。

不少岗位专业性强,工作人员都有岗位执照。如锅炉班负责医院的高压蒸汽生产,医疗消毒少不了;配电班担负全院的10千伏高压配电任务,为医疗提供电力保障;气体班负责医院的制氧等工作,抢救病人必不可少。

(2)广大后勤职工群众团结一致,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后勤队伍是一支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队伍,后勤职工群众对于医院领导交给的任何任务都能认真完成,尤以08年抗冰雪灾害的斗争,它展现了后勤系统的作战能力和应变素质,体现了职工群众牺牲精神和责任意识。

(三)差距与不足

作为一个病床排名全国前10名的现代化医院,在后勤保障方面与同级医院相比仍然有差距与不足。

1、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后勤班组有许多高级工和技师,但个别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办事推诿、拖拉的现象。工作主动性不够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2、主人翁意识淡薄、责任感和危机感不够

有少数后勤职工主人翁意思淡薄,工作表现不积极、不主动,缺乏责任感,工作散漫、劳动纪律较差。对后勤改革发展的趋势不明确,缺乏危机感,观念陈旧,吃大锅饭,守铁饭碗,已经不能适应后勤服务的现状和发展。

3、专业技术人才较缺乏

后勤的正式职工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面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扩大,面对大量的高精尖设备,多数人已经不能解决设备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医院后勤对医教研一线工作的支持。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后勤管理方式仍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理念比较落后,与医院的管理要求不甚相符,与先进的现代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有较大差距。

三、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已初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医院后勤改革仍面临着诸如观念转变迟缓、认识明显滞后、队伍素质偏低等困难。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部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医院后勤服务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由单纯为医院服务向为社会服务方面转变。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改革已成趋势。

(二)面临的挑战

医院后勤面临再次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医院大机器要良好的运转、大处和细节都离不开后勤的保障,随着社会化的要求逐步提高,管理必定更复杂、更困难;另一方面,医院后勤部门不是直接创收部门,医院改革和市场经济要求后勤人员编制尽可能裁减,后勤投入尽可能控制。在这样一种“夹缝”中生存的后勤管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后勤改革在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不少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就目前全国大小医院情况来看,不少医院用于后勤的人力、物力和财务往往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然而如此庞大的后勤摊子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彻底打破在以往旧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旧思维模式,用市场机制的强大生命力激活改革和创新,使后勤管理完全使用市场经济和群众的要求,把后勤服务切实推向社会化,才能真正提医院后勤的质量和效率。

三、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指导下,建立一支绿色、低耗、高效的后勤保障队伍。

(二)、总体目标

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和绿色低耗的现代化花园式医院,并打造一支“精干、务实、节约、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

(三)、具体目标和任务

1、基本建设

建设现代化花园式医院,力争医院绿化覆盖率达到30%。对院内绿化和道路进行合理设计布局,营造安全、宁静的医疗休养环境。院内沿道路设置绿化带,各楼之间以灌木为主。医院原有名贵树种或年代久远树木都将予以保留,并以其

原有位置为中心,辅以其他树种协调搭配,同时注意树种的多样性,确保院内四季有不同的绿化景观。彰显“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医院文化。

2、完善管理工作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物质采购招标的程序;规范基建维修改造工作,逐步实现全成本核算、目标管理,打造一支“精干、务实、节约、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

3、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办公用品领用制度、办公物品的购置、领用、管理和报废审批程序,减少办公设备的意外毁损、闲置浪费。设立财产管理员领物,严格办公物品的领用手续;完善用水、用电、中央空调开机管理制度,坚决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的不良行为。

4、增收节支节能减排

从严控制支出,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的增收节支活动。以达成全院的节能、减排、降耗目标,水、电、气的节能指标力争达到7%。开展增收节支节能减排就是向管理要效益,用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减少医院的支出,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改革后勤机制,推进后勤社会化

建立现代医院的后勤管理体制,推进后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后勤系统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强化劳动纪律,加强安全生产,实行后勤班组人员结构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强化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四、思路与措施

坚持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积极投身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结合院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与任务,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抓住机遇推行优质服务,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建立现代医院的后勤管理体制,推进后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强化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全成本核算、目标管理,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以达成全院的节能、减排、降耗目标。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建立优质、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

后勤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持保障和维修供应工作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后勤支出也是医院财务支出的大头,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是关键,加大对现有后勤人员的培养力度。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要实行持证上岗,对不具备资格的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严格培训,使其尽快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要逐步引进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与技术骨干,对一些特殊需要的人才可在社会上公开招聘,以不断充实我院的后勤队伍,力争在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支“精干、务实、节约、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

(二)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

后勤服务与医院主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体制如何改、机制如何变,以我们以医疗为主、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离开了这个宗旨,后勤部门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服务是商品,提供服务就是在创造和销售这一商品。后勤职工将要通过自己的商品----服务,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积极性,展示自己工作的技能,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价值。最直接的说就是根据医院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服务质量。

(三)精简后勤管理机构,加强后勤人员目标考核

在原有的水电班、钳工班、木工班、动力班的基础上成立后勤维修部;将锅炉班、配电班、电话班、空调班合并成立设备运行部;其余班组合并成立综合服务部。三部门统一归后勤办公室管理和指挥,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达到资源共享;后勤管理要本着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三五年内逐步形成小机关、多实体、社会化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后勤办作为后勤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要从医院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在人员管理上进行理顺与完善。在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实行“目标考核制“。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和工作量不同进行定岗定编,将原后勤工作人员的工龄和工资要记录档案,对被考核不合格的人

员实行岗位分流(甚至待岗或下岗),建立起有效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四)后勤服务实行有偿服务,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后勤服务的工作任务和性质不同,采取有偿服务形式,可采取责任目标经营管理形式。总的原则是在严格质量控制与价格控制下实行有偿服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与医院脱钩。服务部门内部可实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真正体现优质、高效、低耗、便捷的服务宗旨。本着“立足医院求生存、走出医院求发展”的发展思想,参与市场竞争与挑战。

(五)部分成熟的部门实行后勤社会化

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对医院的稳定影响相对较小的服务项目上先改革,把部分成熟后勤服务项目委托给社会服务企业,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剥离,稳定推进”的原则,推进后勤班组的社会化改革,在整体规划下,重视试点,坚持以点带面,分批推进,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有序高效进行。要在保证医院后勤服务、保障稳定的条件下,实现各项改革工作稳步进行。

培训后勤保障方案 篇9

【关键词】 后勤保障;市场运作;高效低耗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已经走过98年的辉煌历史,占地6万多平方米,房屋建筑物超过12万平方米,现在拥有职工1600多人,开放床位将近2000张,其前身是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属于“旱涝都丰收”的经营体制。自2005年9月由铁路系统移交给郑州大学管理更名后,医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勤保障同临床科室一样,紧密围绕着医院的阶段性中心工作,严格按照医院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服务医院大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后勤设备安全运行、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主线,把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强化安全生产、树立节能减排的成本意识,加强机械动力设备、供水供电、制冷供热、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修旧利废、房屋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管理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优质服务60条”、迎接“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既降低“后勤设备维护费”又突出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后勤保障,强化优质服务。为此,医院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后勤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来,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以飨读者。

1 以人为本,管理职工,服务职工

首先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有利于维持医院的稳定和发展”和“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及水平、有利于后勤队伍的稳定与技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医院后勤保障的运行成本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基本出发点。既要关爱职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达到凝心聚力之目的,又要加强职工劳动纪律的管理。理顺各种关系,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维护职工权益。克服一般的说教,多一点儿“人性化管理”的措施;使人人“心平气和、信任理解”,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宽容、互助、融洽”,创建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能干成事、人人能干好事”的和谐后勤工作环境。我们积极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经常教育提醒职工,关心职工,提高职工的待遇,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自觉热爱医院,关心集体,忠于本职。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排队促尾的方式,增强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始终做到岗位挂钩,能上能下,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不断拓宽职工队伍的知识面视野,充电补能,让职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以迎接新设备、新知识所带来的挑战。在执行劳动纪律和职工守则中,力度坚决果断、始终如一,精心操作、循序渐进,防止因调整、改革的操作不当而影响医院的整体稳定和发展,把保证医疗秩序的稳定列为头等考虑因素。班长是兵头将尾,十分重要,坚持关键班组长的早交班和科务会的一惯性;坚持实行班长负责制,班组、总务科成员首接电话负责制,推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总务科负责人每周必须到生产一线班组巡查签名的制度雷打不动,了解民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发现职工上班的感受好与坏。与此同时,安排专人每星期坚持到临床科室进行设备巡检制度;坚持“下收、下送、下修”制度,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强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的严肃性,服从生产指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及时完成生产任务。总务科办公室成员坚持每天上班的签到制度,严格执行病事假管理制度,经常进行劳动纪律、岗位值班的随机检查。按照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及时制定后勤改进服务的应对措施,认真加以落实。根据后勤工作需要,对班组成员进行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使资源共享,使劳动力互相搭配。对职工食堂、营养食堂、院内安全保卫、室内外清洁卫生的保洁工作进行“委托经营”。

2 设备优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服务到位

加强后勤设备的管理。在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车辆等的维修保养、大修改造及其病害整治方面的实施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确保安全”的后勤设备管理方针,充分发挥了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明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科学理财”,做到“管财规范,用财有效,理财有据,使用合理”,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每年春季3月初,为期一个月的全院设备大检查(简称“春检”)一直持续十几年,利用“查(调查设备档案)、看(观看设备现状)、问(询问使用人)、探(探测设备状态)、检(检验设备性能)”的综合手段,把全院后勤设备“体检”一遍,落实“账、卡、物”三相符,严格做到手续完备、数据准确、情况真实、内容完整、账目清楚、账账相对,账、单、表相符、编报及时。通过摸底排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区别轻重缓急,严格按照“春检”发现的病害进行梳理整治,并结合医院的实际以及后勤服务保障的要求开展工作。如机械动力设备、环保节能、供电、供水、供汽、汽车、电梯、锅炉、房屋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强化了运转、操作、维修保养的具体要求。要求严格按照《设备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检修规程》执行,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无人身事故的发生,已连续十几年。例如2005年初,医院首次利用“液体医疗氧气设备”进行集中供氧,总务科出台了安全、操作、保养、防燃、防爆等制度,使集中供氧的操作人员都能按要求操作,保证了高压液体氧气罐的安全运行。在每年夏季的用电高峰,医院进一步加强供电线路和设施的巡回检查,并出台了《夏季用电高峰的应急预案》,特别要求电工房和有关人员每月必须对全院的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一遍,每月查清水电表数据,既有利于成本核算达到节能减排之实效,又能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查出的用水用电故障和安全隐患,确保了每年的安全用电和用水。每年冬季,做好防冻、检修门窗、维修供热设备的同时,又出台了《冬季供热取暖的应急预案》。经过综合管理,在水电气等物价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在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我院利用仅有的70多名职工,使多年来的大修、中修、小修总费用一直控制在30万元左右,全部后勤保障总费用不到1000万元,还实现了“设备优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基本目标。上述效果,得济于以下几点:

①明确后勤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后勤为医疗、患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本宗旨不动摇,为主业服务的力度不减,加强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分类归口管理,定期核对,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及保值增值。

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逐步建立起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院内零小维修由职工自行处理,做好值班、“侦察兵”的工作,如水电暖设备、电话设备、房屋设施的日常维修全部“独立自主”。对于整体“室内外卫生保洁”“职工及患者食堂的经营”“电梯维修保养”“房屋大修改造”等比较集中的项目,对外实行“契约合同”,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平台,通过招标投标,签订托管或施工合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经营”,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规模经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医院满意、职工满意、患者满意。几年来的试验是成功的,克服了“企业办社会”的弊病,也减轻了医院关于直接使用“临时工”的各种保险、养老金的负担和风险,避免了各种意外风险的发生。医院不必再担心“人员培训、设备投入、资格申报”等主业以外的琐事了。今后,我院以社会化改革为契机,逐步推动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发展,拓宽社会化服务渠道,确保“后勤不后站,全力能够保一线”。

现代后勤保障体系 篇10

本版导言

《孙子兵法》中“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讲的是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现代战争形态,预示着我军后勤保障体系必然进行一次发展转型的脱胎换骨;时代飞速发展,昭示着我军后勤各个领域必将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革故鼎新。

改革,后勤建设发展的加速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后勤保障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在探索中不断开创后勤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看,从白山黑水到青藏高原,从西北边陲到南海之滨,军用物资网上采购,地方饮食公司取代非作战部队自办食堂,公交车开进军营大院……一项项创新带来的新景观,折射出我军后勤发展战略的历史性变革。

听,从万里长空到浩瀚大洋,从密林绿地到茫茫戈壁,处处响起推进后勤建设历史性变革的铿锵足音,新型加油机为战机翱翔输入“血液”,补给船为战舰远航提供保障,战场抢修车为“铁甲”驰骋保驾护航……一组组壮观的演练画面,反映出我军野战化后勤装备正成系统形成保障力。

抚今追昔,我们欣喜地看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正稳步推进,后勤保障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军后勤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军联勤,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

2008年9月下旬,济南战区“联合―2008”实兵对抗演习紧张进行。

某港口,野战油料补给站正在快速铺设油管;某机场,野战油库正为战机加注油料;某登陆艇上,维修分队正紧急抢修受损装备……演习中,陆海空三军采取定点立体保障、跟进伴随保障、支援协同保障等多种保障方式,实现了作战区域内横向“联”军种、纵向“联”地方的联合保障目标。

这是济南战区实施大联勤改革以来呈现的喜人一幕。2007年4月1日,大联勤体制在济南战区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军后勤保障一体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联勤保障,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世纪梦想”。传统的三军后勤保障自建、自管、自用模式,不但平时保障效益低,造成重复建设,而且很难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要求。

经过多年调查论证,2000年我军建立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体制,一举打破了以往三军门户独立、互不往来的局面,使我军后勤保障体制初步适应联合作战需要。2004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济南战区实施大联勤改革试点,深化以“联勤机构三军合编、保障实体统管共用、保障活动统一组织、后勤管理分工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大联勤改革。

春华秋实。从自成体系到三军联勤,从“通专”保障“两个渠道”到大联勤后“一条线”运行,大联勤改革将诸军兵种后勤保障力量综合集成、集约使用,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益,建立和完善了三

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以往,三军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几乎都要千里迢迢自带粮秣、油料。如今,一体化保障模式使部队告别“坛坛罐罐”,集中力量抓战斗力建设,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质量的现代化后勤保障之路。

2005年盛夏,“和平使命”中俄联合演习在胶东进行,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海军陆战旅一登陆山东半岛,济南军区军需系统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充足的给养;空军空降兵一落地,油料部门就快速把输油管铺设至营地;隆隆炮声中,联勤系统野战救护所、海上医疗队、空中直升机医疗救护组构成立体救护网,凸现了联勤保障的高效快捷。

寓军于民,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

一道由总部下达的紧急采购命令,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东北三省20多个地方采购部门,仅10多个小时,一支支满载物资的车队便从四面八方奔赴驻辽东某师集结地……2005年9月,总后东北军用物资采购局开展应急采购保障模拟演练,积极探索从政府、企业直通部队的军民一体化应急采购保障新路。

此后不久,演练的成果反映到我军保障体制变革的战略思路中: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下发实施。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保障体制,使座座军营形成了一个个“小社会”。一位从事后勤管理多年的领导感叹:从吃喝拉撒到生老病死,“当家人”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办后勤了。惟有改革才有出路!

改革,从顶层设计开始。胡锦涛主席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强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意识,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这为我军深化社会化保障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0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搞好这项利国利民利军的重大改革。

2004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总后勤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军队人员住房供应社会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快了实现军队住房保障货币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步伐。

2007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试点工作在江苏、湖北、陕西同步展开……

展望今日军营,5200多个营区实行供水、供电、供热等社会化保障,160多个单位停开通勤班车,96%的军队被装物资由社会提供……一个既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显现雏形。

精确高效,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

2007年伊始,我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改革发出新春第一声:“军用购粮卡系统”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及地方军粮供应系统正式启用。自此,我军沿用几十年的军用粮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票

证供应时代宣告结束。

保障手段信息化的要旨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活动实时可控。如今,这一目标在后勤保障部队正在加速实现。

记者在北京军区某分部看到,他们启动联通三军受供单位的信息指挥系统后,一组组保障物资储量、流向及管理状态的数据立即呈现在眼前,上级机关可随时对库存物资进行精确盘点,对物资流向、流量进行远程调拨补充。过去需要经历十天半月流程的物资请领工序,如今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能全部落实。

随着我军后勤信息系统综合集成课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总部、大单位两级后勤一体化指挥平台初步建成,后方仓库和各专业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军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已迈开新的步伐。

发展无终点,创新无极限。科技牵引是实现后勤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发展,我军后勤保障建设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一系列现代化成果在一次次保障演习中大显神威——

2005年,我陆空军首次联合卫勤保障演习成功实施;2006年,全军实施联勤部队首次军事训练考核;2008年,抗震救灾部队在四川地震灾区构筑起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网络……

创新模式,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电脑自动分析、荤素科学搭配、膳食营养合理……如今,在基层连队,司务长只要往计算机《军人食谱系统》中输入伙食费标准和主副食品名称,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若干套食谱。这一系统,被官兵形象地称为“电子营养师”。

青藏高原,车轮滚滚,满载各类后勤保障物资的集装箱运输车队沿着崎岖山路驶上钢桥。车辆经过时,桥头架设的“射频读写站”逐一识别集装箱上的电子标签,将采集到的物资信息实时传输到军交运输指挥所,指挥员足不出户即可知晓在运物资的全部信息……

这一幕幕场景,是我军科学改造传统后勤管理的缩影。

2007年,经胡锦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这是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按照时代发展要求,稳步实施后勤改革,加强正规化管理,推动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就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战斗力,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后勤现代化建设路子。为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我军加强后勤法规和标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标准化体系。据了解,“十五”时期以来,全军后勤标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废除一大批过时法规、规章和供应保障标准,新修订和制定各类后勤法规、规章300多件。

建立完善后勤保障标准体系。按照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相互衔接、齐全配套的要求,逐步

建立一个适应不同部队、不同地区、不同物价水平,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后勤保障标准体系。

强化后勤管理监督。重点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财务部门归口、事业部门分工负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促进后勤的清正廉洁,提高保障效益……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方兴未艾的我军后勤建设改革,正乘着科学发展观的春风,一路向着更高处攀升。

经胡锦涛主席批准 中央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

我军后勤保障建设在转型中步入快车道

经胡锦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日前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按照时代发展要求,稳步实施后勤改革,积极谋求科学发展,将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推动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纲要》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作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后勤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目前,我军后勤还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和信息化全面发展起始阶段,迫切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阐明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总体设想、本质要求、根本目的和实现途径,确定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纲要》围绕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重点构建12个体系:三军一体的后勤指挥体系,结构合理的后勤力量体系,高效顺畅的联勤运行体系,更广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快捷灵敏的后勤动员体系,军民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复合发展的后勤装备体系,综合集成的信息网络体系,功能完备的保障设施体系,科学民主的后勤决策体系,完善配套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规范的管理监督体系。

《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取得实质进展,全面具备应急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到2020年,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任务基本完成,为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基础。

《纲要》还从组织领导、检查评估、人才培养和作风建设等4个方面,明确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措施要求,动员和号召广大官兵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实践。《纲要》自12月12日起正式施行。

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工作

——访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刘铮

2011年伊始,总后勤部下发了《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目标任务框架》,引起全军尤其是后勤战线官兵高度关注,记者为此专访了总后司令部参谋长刘铮。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目标任务框架》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刘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军后勤围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有效履行使命的能力,广泛展开理论和实践探索:2005年形成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构想,得到了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2007年10月,“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成为引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年12月,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提出“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的“四化”目标及“十二个体系”的建设任务,明确分2010年、2020年两个阶段实施。

经过这些年全军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2010年前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任务”的第二阶段目标,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决定2010年、2011年在全军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探索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思路模式、政策制度和办法措施,以积累经验,树立标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整体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是一项宏大的复杂工程,必须有一个系统性强、任务清晰、标准明确的直观抓手。经过集思广益,总后勤部制定了《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目标任务框架》,把试点目标任务归纳为“四十二条”主要内容。“四十二条”是对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特点规律的深刻认识,是组织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工作的重要纲目和抓手。

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方针政策引入实践操作层面

记者:制定《框架》即“四十二条”的依据与作用是什么,请您作个介绍。

刘铮: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方针政策引入实践操作,把战略任务转化到部队落地生根,我们确实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一开始提出“四化”,主要是提出战略指导和长远目标,方向十分正确,但需要细化,之后就有了《纲要》“十二个体系”。此后,总部机关相继出台一些落实的业务标准规范,对推动具体工作起到了较好作用,但考量起来则显得“细”和“散”,难以全面反映和把握《纲要》的精神。总后勤部依据《纲要》“四化”和“十二个体系”,围绕后勤“供、管、建、训、改”,把试点主要目标任务归纳为《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目标任务框架》即“四十二条”。

《框架》“四十二条”与《纲要》一脉相承、高度一致。《纲要》是源泉、是行动纲领,着重回答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后勤、怎样建设现代后勤”的重大问题,管根本管长远;“四十二条”是抓手、是生动实践,源于《纲要》又实于《纲要》,是《纲要》的深化、细化、量化和具体化,管试点工作管实际操作。“四十二条”涵盖了《纲要》的核心内容,突出了整体推进试点工作的关键指标,使试点建设任务纲目更加清晰,一看就懂、一说就知、一做就明,是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的基本遵循,较好解决了现代后勤与现实后勤、当前试点与未来发展、全面建设与重点突破、规范程序与改革创新、夯实基础与提升水平、机关筹划与基层落实等重大关系,有利于普及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的基本内容,使官兵进一步了解试点任务、预期成效以及由此带来的实惠,调动他们关心支持和参与试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为加快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四十二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刘铮:在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方面,围绕建立完善后勤指挥体系、后勤力量体系和联勤运行体系,着重明确了后勤战备、重大保障行动、军事交通运输军民融合机制、后勤教育训练、后勤人才队伍、联勤供应保障、集约化联合采购等试点任务标准。

在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方面,围绕建立完善社会化保障体系、后勤动员体系和军事物流体系,着重明确了社会化保障、人事劳动、后勤动员、现代储运基地与军事物流建设等任务标准。

在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迈进方面,围绕建立完善后勤装备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保障设施体系,着重明确了科技创新、后勤装备、现代指挥手段、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军兵种保障基地与国防工程建设等任务标准。

在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方面,围绕建立完善后勤决策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管理监督体系,着重明确了党委理财、理论与决策机制创新、现代业务管理、后勤标准一体化、军营饮食文化、后勤优质服务、医疗体系改革、现代军营与节能减排、后勤安全管理等任务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四十二条”只确定了试点目标任务框架,实践中有关部门和单位,还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充实和拓展,形成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单位的具体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记者:请您谈谈试点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总体安排和工作部署好吗?

刘铮:总体看,试点工作呈现全面有序推进,整体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成效比较明显。全军后勤坚持大事大抓,总部机关凝聚共识谋试点、齐抓共管推试点、同心协力保试点。试点大单位及部队将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筹划早行动快,组织指导有力,研究论证深入,工作筹划到位,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抓得紧抓得实,建设重点突出,创新力度较大。

上一篇:刑事诉讼法形考作业四下一篇:怎么学习英语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