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共10篇)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1

(衡财工院字[2006]40号)

为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对在职教师培训暂作如下规定:

一、培训方式

1、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2、课程进修与短期培训;

3、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

4、公派出国培训和访问学者;

5、新教师岗前和上岗培训。

二、培训对象及具体确定办法

凡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我院正式或聘用教师,均属培训对象。具体确定办法如下:

1、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国民系列硕、博士学位,专业选择上应符合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系部签署意见,报人事宣教处和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并经主管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报名参加研究生统考。

2、课程进修与短期培训

各系、部根据专业设置及师资培训计划、专业需求的轻重缓急、经费从紧、一年内对个人不重复安排、专业教师二年内必须参加一次本专业的业务进修或实训等原则,每年向人事宣教处报送教师课程进修和短期培训计划,由人事宣教处根据学院有关规定及学院当年教师培训计划筛选培训教师名单,上报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人事宣教处和院领导审批后实施。凡未列入进修培训计划的,除特殊专业经学院批准外,各部门不得随意增加计划(短期业务培训除外)。

3、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

各系、部须先提出申请,并经院长审批后,选派教师参加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或研讨会。

4、公派出国培训和访问学者

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院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出国参加短期培训、进修、学术交流、高级访问学者等。

5、新教师岗前和上岗培训

凡毕业分配来校工作、新调入我院的教师或由本院其它岗位转入教师系列者,都必须参加新教师岗前或上岗培训。

三、培训要求及有关待遇

(一)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

1、学院鼓励教师以不脱产方式攻读硕、博士学位,攻读学位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享受在岗教师同等待遇,取得学位后学院报销全部学费;以脱产方式进行的,攻读学位期间停发工资、奖金和福利,待取得学位回院工作后,一次性补发攻读学位期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停发的转出时的本人工资。

2、攻读研究生的教师取得硕、博士学位后,应当在校工作五年以上。不满五年要求调离者,应向学院每年交纳培训费贰万元。

3、学位奖励金的发放方式。教师取得硕士学位,在职取得硕士学位的,学院奖励6000元,分二年平均发放。脱产获得硕士学位的按引进人才办法同等对待。

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后,在职取得博士学位的学院奖励20000元,分二年平均发放,并划拨科研启动基金10000元。脱产获得博士学位的按引进人才办法同等对待。

4、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在上学前必须与学院签订有关协议。取得学位后,应及时到人事宣教处办理相关手续。

5、攻读在职研究生班拿到结业证,未拿到学位的可报销30%的学费。6、2003年9月1日前参加专科和本科进修并获学历者,凭当时学院同意进修的批复按原规定报销学费。2004年9月1日以后进修专、本科的学费自理。

(二)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和课程进修的规定

1、学院根据工作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短期培训和课程进修,鼓励教师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本专业第一线的实践工作,特别是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公司实习培训。

2、各系部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具体招生情况,选派教师参加短期专业培训,时间一般不超过六个月,方式有课程进修、下厂实习、与实习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技术开发与转让、联合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等等,其培训费用由学院全额负担或学院与系部共同负担。

3、教师本人要求参加短期培训和课程进修的,先由本人申请,经所在系部签署意见,再报人事宣教处和主管院领导审批。其培训费全额自费。

4、教师应在课程进修和短期培训结束后,将进修课程成绩单、培训鉴定报告、科研成果鉴定表及时送交人事宣教处,存入个人业务档案。

(三)教师公派出国培训的规定

1、公派出国培训时间在六个月以内者,享受在岗教师同等待遇;六个月以上者,停发校内岗位津贴、奖金和福利。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外访问学者,在国外留学期间,其公派身份不因经费资助来源或待遇的变化而变化,仍须遵守国家关于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外访问学者的有关规定。

3、公派出国的进修人员和国外访问学者的身份均在出国前确定,出国后一般不得改变。个别人员如确有特殊情况要求改变身份的(如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改变为研究生),应由国内派出的主管部门严格审核。其学科、专业确属国内急需的人员,年龄限于35岁以下,并有对方教授同意必读研究生的推荐信和可靠的资助证明。

4、公派出国进修人员或国外访问学者,在国外期间不得改读学位,但如在规定的进修期限内,完成了出国前确定的进修或研究课题计划,且国外的导师和学校愿授予学位,可以改读学位。

5、利用国家、学院费用出国者,在出国前须与学院正式签定合同并公证。回国后应向人事宣教处递交国外培训期间的工作、学习总结,并存入个人业务档案。

6、凡因私、因公出国人员需要延长在国外、境外停留时间的,凭本人申请及对方正式函件,原则上可延长一次,时间以一年为限。

(四)教师岗前和上岗培训的规定

1、新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参加岗前培训,修完《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参加由湖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结业考试,并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新进入本院的教师(含正式调入和聘用)应参加我院组织的教师上岗培训,学习本院关于教师工作和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组织管理

1、人事宣教处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

2、师资培训费用一般在院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和师资培训费中列支。

五、本规定由人事宣教处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凡本院原有的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六年三月十一日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衡财工院字[2006]40号)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教师培训进修工作的管理,明确教师、系(部)、职能部门各自的职责,提高培训进修效果,实现培训进修预定目标,将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水平队伍,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原则。

(一)选派教师的原则

1、优先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强势专业、特色专业、紧缺专业的教师;

2、优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3、优先二年内未参加任何培训进修的教师;

4、优先45岁以下的转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二)确定培训进修单位的原则

1、在专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院校、厂矿企业、科研单位;

2、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定点培训单位;

3、优先省内(特别是本市内)的培训单位。

第三条 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申报审批程序及费用分担。

(一)系(部)选派教师参加短期专业培训。经教研室推荐,填报《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进修申报表》(附件1),系(部)签署意见后,由人事宣教处上报院领导审批。其培训费用(含资料费)差旅费视具体情况从学院师资培训经费中负担。

(二)教师个人申请培训进修。先由本人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个人培训进修申报表》(附件2),经所在系(部)签署意见,再报人事宣教处和院领导审批。其培训费用分为部分自费和全额自费两种。个人申请培训的项目若符合学院省级重点、强势、特色、紧缺专业的需求,由学院全额承担或部分承担培训费。培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年,且本人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若本人要求脱产学习,则全额自费,脱产学习期间享受脱产读研同等待遇。

第四条 培训进修手续的办理。

1、培训进修人员持培训单位的通知书或接收函,到所在系(部)落实培训进修期间的工作安排,并由系(部)开具《教师进修介绍信》(附件3)。

2、培训进修人员持上述材料到人事宣教处办理培训进修前的相关手续。第五条培训进修人员的职责。

1、培训进修人员在学习期间应主动与所在系(部)保持联系,及时告知有关情况。

2、参加课程进修的培训人员在每学期结束时,须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人员考核表》(附件4),经指导教师及进修学校签署意见后带回所在系(部),并报告本学期的进修情况。

3、参加厂矿企事业单位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时,须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人员考核表》(附件4),经培训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带回所在系(部),并写出书面总结,上交学院人事宣教处存档。

4、不脱产的培训进修人员,在培训进修期间除按期完成学习或进修任务,达到预期进修目标外,必须完成所在系(部)安排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

5、完成培训进修任务后按期返校,及时到所在系(部)报到,并到人事宣教处办理相关手续。脱产参加研究生学习的人员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业,需延长学习期限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提前办理延期学习手续,本人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延长学习时间申请表》(附件5),培养学校的导师、院系、研究生处分别签署意见并盖章,所在系(部)签署意见,再报人事宣教处、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否则,按学院劳动纪律的有关规定处理。申请延长时间最多为一学期,延长学习期间不再补发档案工资。

第六条 培训进修人员所在系(部)管理职责。

1、培训进修人员持入学通知书(或接收函)到系(部)办理手续时,系(部)应与进修人员落实培训进修期间的学习任务、工作安排,明确脱产的具体时间,开具《教师进修介绍信》。

2、每学期于开学后的第五周,填写好本系(部)《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人员有关情况汇总表》(附件6),报送人事宣教处。

3、每学期结束后的一周内,要召开本系(部)培训进修人员会议,汇报交流进修情况和学院工作情况,并对进修人员进修期间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鉴定,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人员学期考核汇总表》(附件7),连同会议纪要及学期培训进修工作小结及时报送人事宣教处。培训进修人员的岗位工资发放与考核挂钩。

4、系(部)应保持与进修人员和进修单位的联系,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培训进修人员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其按期完成进修任务。对需延长进修期限的人员,应了解延长的原因,督促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对已完成培训进修的人员,系(部)在落实工作安排后,应填写《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进修返校工作报告单》(附件8),报人事宣教处备案;对不按期返校、也未办理延期手续或手续不全的人员,系(部)要了解原因,并将情况及时报人事宣教处。

第七条 人事宣教处管理职责。

1、制定学院教师培训计划。

各部门要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学进修培训计划。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向人事宣教处报送本部门下一进修培训计划,并附上由个人填写经本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的《教职工进修培训申请表》,经人事宣教处汇总审核后,报院领导审批。凡未列入进修培训计划的,除特殊专业经学校批准外,各部门不得随意增加计划(短期业务培训除外)。

2、及时落实培训进修人员的培训费用及办理相关手续。

3、检查和督促各系(部)培训进修管理工作,对未按期、按要求报告进修人员情况、未按时提交座谈会纪要、工作小结、考核汇总表及延期学习手续的系(部),由人事宣教处报院领导批准扣发系(部)负责人次月的岗位津贴。

4、负责与培养单位和培训进修人员所在系(部)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

5、每学年召开1~2次师资培训进修工作会议,交流培训进修工作情况,共商提高改进措施。

6、每学年分类型召开培训进修人员座谈会,交流情况,听取意见与建议。

7、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培训进修工作情况,并做好学培训进修工作总结。

8、建立健全培训进修人员的管理档案。第八条 本细则解释权归人事宣教处。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2

《规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 由于特种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 占生产经营单位事故总量的比例约80%。因此, 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对保障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矿山安全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都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安全生产法》第23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 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自2005年至今, 历时5年, 在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并发布了《规定》。

当前, 我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存在哪些问题?《规定》的出台有哪些重要意义?

1999年, 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主任令第13号, 以下简称13号令) ,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范围、人员条件和培训、考核、管理作了明确规定。近年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继颁布实施了《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的意见》 (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作了进一步规范, 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初步统计, 目前全国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 其中煤矿约260万人。但是,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要求。200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行政许可法》, 对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时限、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目前执行的13号令中的一些条款, 已明显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二是特种作业类别不规范、工种不明确。目前执行的有关法规中, 矿山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种类、数量偏多 (矿山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约57.4%, 个别小矿山甚至达到70%以上) , 失去了特种作业的意义。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没有明确特种作业人员范围, 部分地方自行设置了一些工种, 导致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混乱。另外, 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企业的一些危险作业未纳入特种作业。三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管理比较混乱。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上, 有关行政部门存在职能交叉, 造成不依法培训、重复培训、多头发证, 给企业带来负担的同时, 也给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管带来困难。

制定《规定》的重要目的, 就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讲, 《规定》涉及面十分广泛, 是一部综合性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出台有利于明确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管职责,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管理工作, 必将为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 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规定》对特种作业范围作了哪些重大调整?依据什么?

《规定》本着成熟一个确定一个的原则, 在13号令的基础上, 对有关特种作业类别、工种进行了重大补充和调整, 主要明确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类别、工种, 规范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及发证工作。调整后的特种作业范围共11个作业类别、51个工种。这些特种作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必须有独立的岗位, 由专人操作的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二是危险性。必须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如果操作不当, 容易对操作者本人、他人或物造成伤害, 甚至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三是特殊性。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不能很多, 总体上讲, 每个类别的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不超过该行业或领域全体从业人员的30%。

《规定》保留了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等4种作业。重新调整和划分了矿山作业, 将矿山特种作业划分为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2种作业类别, 分别列了10个和8个工种;将危险物品作业规范为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增列了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等16个工种。增加了石油天然气安全、冶金 (有色) 生产安全和烟花爆竹安全等3个作业类别, 分别增列了1个、1个和5个工种。

另外, 《规定》删除了5种作业, 即: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号) 删除了起重机械 (含电梯) 、锅炉 (含水质化验) 、压力容器和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等4种作业。同时, 由于《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号) 对矿山救护队员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 经广泛征求意见, 矿山救护队员不再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规定》对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首先, 为了避免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上的职能交叉, 《规定》第二条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其次, 由于基层对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负责持有不同意见, 为进一步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职责, 《规定》第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监督全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 (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可以委托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作了哪些特别规定?

目前, 特种作业人员中存在着大量的农民工, 提高学历要求, 会影响一大批人的就业,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此, 《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仍规定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但是, 考虑到危险化学品企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规定》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学历要求做出了特别规定, 即: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 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另外, 为进一步增强对特种作业人员体检健康要求的可操作性, 《规定》对影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的有关疾病作出了禁忌规定, 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合格, 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和生理缺陷。

《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有哪些新的规定?

新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一是免于培训的规定。为使职业教育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有效衔接, 避免重复培训, 根据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 《规定》第九条规定:“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 持学历证明, 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于相关专业的培训。”

二是考核发证程序的规定。为进一步明确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程序, 《规定》将考核划分为考试和审核。考试由考核发证机关或者其委托的有条件的机构进行, 审核由考核发证机关进行。同时,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规定》对考核发证的程序、时限等作出了严格规定。

三是跨地区考核的规定。为便于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参加考试, 《规定》对申请考试的地点作出重大调整, 允许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提出申请, 方便了特种作业人员跨地区从业。

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规定》都有哪些要求?

目前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期为6年, 每2年复审一次。为方便和加强复审工作, 《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一是对复审时间作了调整, 延长为3年进行一次。二是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 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 在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满时, 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 不再复审, 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延长3年。三是明确特种作业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 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 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四是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健康体检不合格, 或者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违章行为, 并经查证确实, 或者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并给与行政处罚, 或者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监督检查, 或者未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 或者考试不合格等情形的, 不予复审通过。五是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复审或者延期复审不通过的, 经重新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 办理复审或者延期复审手续。

《规定》发布后, 下一步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规定》发布后, 我们专门就做好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部署。近期我们考虑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宣教行动, 在相关报刊、网站上广泛、深入宣传《规定》, 使公众深刻理解, 准确把握《规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二是印刷《规定》单行本, 发放到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以及有关中央企业, 并通过他们及时向辖区内相关机构和部门, 以及所有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宣传学习。

三是举办省 (区、市) 和部分重点市 (地) 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业务培训班, 重点解读《规定》的要求, 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3

一夜之间,数百名教师下岗,这些教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临聘。用我们民间通俗的话来讲,编制教师是正规军,临聘教师就是杂牌军。临聘教师不仅在待遇上与编制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更为重要的是,临聘教师还存在职业保障上的忧虑。今天还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可能明天就走下讲台,不再是一名人民教师。深圳此次解聘数百名临聘教师,据校方回应,是按规定执行,临聘教师“按规定下岗”,这难道不是人才之殇?

将教师分为正式和聘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对比二者,都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都是学生们心中的老师,都是社会敬重的“蜡烛”,奈何要分一个正式和聘用的。从区别上来讲,二者却大有不同,正式教师的待遇和临聘教师的待遇截然不同,拿深圳教师来讲,该学校临聘教师每月固定工资7000元左右,不享受至少2400元的房补等福利,比正式在编教师少30%到一半,并且工资不会像编内老师一样每年增长,同样的工作不同报酬,这不是公然对劳动法的讽刺吗?劳动者的尊严何在,教育部门的公平概念何在。

临聘一直是行政管理工作上的一个弊病,饱受社会争议。而临聘的由来,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家和地方严格控制临聘人员规定之前,大量招聘非体制内人员而来,另一方面,由于编制的严格管控,杂牌军难以转为正规军,但是二者始终都干着相同的工作,却享受不同的待遇。从人才的角度来看,没有正式和临聘之区别,就像没有正式的人才和临聘的人才之说。如果非要区别,是对人才的不尊重,对人才的蔑视。

我们也要看到,深圳大量临聘教师是出于弥补流动人口造成的教师匮乏缺口,教师配备普遍超编30%至60%,我们不能说深圳当时招聘临时教师时没有考虑到后来因素,毕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突然让这些临聘教师下岗,而且还是“按规定下岗”,那么我们不得不问,剩下的正式教师如何应对当前的教育需求,这些解聘的教师又何去何从呢?我想,这两个问题,深圳市教育部门不能视而不见。如果只拿“执行规定”当挡箭牌,则体现当地教育部门缺乏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两个问题不仅仅是给解聘老师的交代,同时也是给学生和社会的交代。

临聘老师就不如正式老师吗?不尽然,报道显示,一些解聘的临时教师,经验不比正式老师少,教学水平和综合职业技能不比体制老师差,一些骨干教师也是学校教育上的人才,人才都下岗了,试问,我们的教育工作如何再上新台阶?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4

一、培训对象:

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班是按照教育部教人司[1998]34号文件要求对高校教师进行的上岗培训,是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已经进入高校任教尚未取得《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的在职教师和其他准备在高等院校任教的人员均应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的学习。

二、学籍管理:

1、参加岗前培训的学员必须按规定时间报到、注册。

2、学员在学习期间应统筹安排工作和学习,应自觉参加考勤,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请在中心网站首页点击“下载专区”专栏填写并下载统一格式的“岗前培训假条”(B5纸),之后加盖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公章方视为有效;其他形式的假条均无效,所缺课时一律按旷课处理。

3、学员在培训期间,单门课程缺课达1/3以上者,取消该门课程考试资格并需重修。(全勤、因故请假及旷课学员的处理办法详见[说明1]、[说明2])

[说明1]全部培训课程结束后,若教育学、心理学、技能三门课程均全勤的学员,则该三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各加5分作为奖励;若单门课程全勤者,则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加4分作为奖励;若单门课程缺课少于或等于该门课程总学时的1/3,并且递交过假条者,则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加1~3分作为奖励;无故缺课、早退或请假超过1/3的学员均无任何加分奖励,并需跟随下一期培训班重修相应课程;

[说明2]因法规、师德两门课程课时较少,故不作为全勤加分奖励的衡量标准,因此出勤加分只针

对教育学、心理学、大学教学技能三门课程。

4、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本期考试的学员,可登录中心网站进入“下载专区”专栏打印并填写统一格式的《缓考申请》,然后按规定时间交到高师中心;无故缺考者,若要参加下一期岗前培训考试则需重新交纳考务费。

5、已参加考试但未通过者,需登录中心网站进入“下载专区”专栏打印并填写《补考申请》,然后按规定时间交到高师培训中心,未递交申请的学员一律不予安排考场。

6、特殊情况需延期或停止学习的学员,应在开学一周之内办理延期手续(登陆中心网站进入“下载专区”专栏打印并填写《延期申请》,然后按规定时间交到高师培训中心),或持现工作单位开据的证明于开学前到高师培训中心办理退学手续(开课后不再办理退学手续)延期期限从开学之日算起一年时间,特殊情况延期期限最多为一年半;逾期将不再保留学籍,再次参加培训需重新交费。

7、学员应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考查作弊者其成绩均为零分,情节严重者将通报所在学校。

三、课程免修请仔细阅读《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免修及办理方法》。

四、成绩查询及证书领取:

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证书领取的相关事宜将在考试结束后公布在中心网站,同时考试当天各考场的监考教师也会在各考场公布通知。请各位学员考试结束后经常访问中心网站查看。(注 意:逾期未领证书的学员,需按照下一期证书领取的时间前来办理。)

五、学员学习期间应爱护公物,若因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者应予以赔偿。

六、请学员在每周上课之前务必访问中心网站查看课程安排即最新相关信息!

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网址:http://gaoshi.cnu.edu.cn

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5

院发[2008]26号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积极掌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学院鼓励教师参加高等级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深入企业调研及参与生产实践活动。

一、学历教育及培训

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培训须履行下列审批手续: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理由、学习内容、地点、学习时间、方式、学费总额。

2、申请人所在教研室、教学单位审核同意。

3、院长批准、人事处备案。

教师参加学历教育的学费按下列原则办理:

1、攻读博士学位,学院承担全部学习费用。

2、攻读硕士学位,学院承担学费的2/3。

3、攻读学士学位,学院承担学费的1/2。

教师参加培训按学院《职工培训费使用标准》办理。

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后应在本院服务年限及申请调离本院的,按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办理。

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或培训的学习费用一律由本人垫付,学习

1结束后由申请人持学历、学位证书或培训结业证明及其它培训合格证书,经人事处审核,院长审批后办理报销手续。没有能够证明本人学习情况资料的,学院不予报销费用。

二、调研、生产实践

调研、生产实践是教师积累直接经验的必要手段和途径,50周岁以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每年不得少于20天。

凡参加调研或生产实践的教师需事先写出实践计划或调研提纲,实践、调研单位及时间期限,由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指导性意见,教学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报人事处备案。

为确保调研或实践活动质量,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调研或实践活动的课题及主要环节做出规定或部署,教师调研或参加实践活动结束后,应提交调研报告或生产实践单位的鉴定意见。

经学院批准利用寒暑假或无课期间进行调研或实践活动的,调研或实践期间按每天2课时的标准支付绩效津贴。

教师调研或参加实践活动应遵循就近就便的原则。必须到外地的,需经院长批准。到外地调研除按上述标准支付绩效津贴外,学院正常支付差旅费。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对调研效果的检查与督导。教师调研或参加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将调研报告及相关资料交本教研室及教学单位审核。经人事处审核,院长批准后方可报销相关费用。

教师每年到生产企业调研或参加生产实践的天数,应作为教

2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未达到学院规定标准的(20天/年)应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评选中给予减分。

三、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此前学院颁布的教师调研、参加生产实践,学历教育,培训方面的规定自本规定公布之日起废止。

员工岗前培训规定 篇6

员工岗前培训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岗前培训之宗旨系要使新进人员了解公司概况及介绍公司规章制度,便于新进人员能更快胜任未来工作。

第二条 凡公司新进人员必须参加本公司举办的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其具体实施均需依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 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历史。

2.公司业务。

3.公司组织机构。

4.讲解公司管理规则。

5.所担任业务工作介绍、业务知识。

第四条 凡新进人员应给予七至十天讲习,每隔一周举行一次。

第五条 新进人员的讲习,人事单位应事先制定日程安排计划表,培训进度记录表及工作技能评定标准表。

二、培训阶段

第六条 对于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按工作环境与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司总部的培训。

2.分支机构的培训。

3.实地训练。

第七条 公司总部的培训最重要的是知识的获得并着重使受训者了解下列各点:

本信息由随州招才网提供

1.公司的状况。

2.参观公司的各部门及受训者未来的工作岗位。

3.介绍其岗位特征及如何与其他部门配合。

4.熟悉公司产品的性能、包装及价格。

5.市场销售情况的分析。

6.对市场上同类产品及厂家要有相应的了解。

7.聘请专家实施口才培训。

第八条 主持公司总部培训的人员,应对受训者的优、缺点做出评语提供给他未来的技术培训和实地培训负责人作为参考资料。

第九条 新进人员在接受公司总部培训之后,必须紧接着实地见习。

第十条 分支机构的培训重点在于受训者未来实际工作技术的学习,并应在下列几方面加强培训:

1.使受训者了解其未来工作情况范围。

2.了解每天的例行工作和非例行工作。

3.强调时间与效率的重要性。

4.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第十一条 分支机构培训的负责人员必须是新进人员未来的主管和实地培训的负责人。

第十二条 分支机构培训的示范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正确的技术,切忌教导新进人员投机取巧的方法。

第十三条 分支机构培训必须与实地培训密切配合。

第十四条 实地培训即为见习期,是在一位资深员工的指导下实际去从事未来所负担的工作。

第十五条 实地培训应尽量让受训者表现练习,指导员仅是在旁协助,待受训者做完某项工作后再告诉他应改进的地方。

第十六条 凡担任实地指导培训的人员,公司一律发给特殊奖金,以促使其更好地指导受训者。

第十七条 为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达到培训目的,对于上述三个阶段的培训,要酌情灵活运用,混合安排拟定培训计划。

三、培训内容

第十八条 岗前培训的内容应随着各单位的性质、工作区分由各单位自行决定,但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建立有关方面的知识体系。

2.有关技术方面的培训。

3.一些制度、程序方面的培训。

4.新进人员态度与自信心的培训。

第十九条 对新进人员首先必须建立其所须知道的一切知识包括公司的结构、目标、政策、产品及其特质、市场情况的分析,使其对公司工作性质及进展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第二十条 对新进人员应予以“程序规定”培训,培训对于时间的支配和工作的计划能力作适当的组织和配合,按一定的程序来达成工作的目标。

第二十一条 新进人员接受上述各条培训后,需给予“态度与信念”的培训。第二十二条“态度与信念”培训的宗旨在于使新进人员对于公司、顾客、工作岗位上的态度有乐观、积极、充满信心与活力的态度和热诚服务的信念。

四、附则

教师进修培训规定 篇7

最近,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四章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引发了社会各界很大的争议, 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教育权的问题, 教育权是教师的自然权利, 道德权利, 同时也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法定权利, 为何会在今天会以一个部门规章的法律形式重新给予确证?又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教师教育权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 我们必须从教育法学的理论视角给予解答, 以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权的实现, 建构合理的师生教育法律关系,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教师教育权即规定或隐含在教育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教师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施教对象进行教育的权利。纵观教育发展史, 教育权经历了两次再分配, 即从家庭走向学校, 从民间走向国家 (见图一) , 而现代社会的教师教育权即伴随着两次再分配的过程而产生, 教育权开始在家庭、教师、学校、国家之间重新进行分配, 但是教师的教育权从权利的起源上来讲, 其是源于家庭教育权、国家教育权, 当然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为什么教师教育权的实现会成为一个难题

教师教育权作为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法定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但是为何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的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从学生角度来讲,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我们开始强调保护青少年的人身权利。199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当然, 我们强调保护学生的人身权利价值取向是无可厚非的, 但我们片面强调和夸大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却对师生的教育法律关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仅第二十条的“不得对学生实施变相体罚”导致了基础教育战线的很多老师不想管、不敢管、不愿意管学生。

其次, 新闻媒体对于一些“教师事件”过分夸大事实负面报道;很多家长自私自利, 目光短浅, 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受到批评之后, 就去找老师茬, 殴打教师, 甚至到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那里去告状;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视“安全稳定为头等要务”, 不为教师主持公道, 使得老师成为弱势群体, 逐步丧失了教育的话语权, 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

再次, 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权利—义务关系非对称性, 是教师教育权难以实现的法理根源。根据法理学中的权利义务理论, 我们得知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其形成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结构 (见图二) 。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以教师的教育权为例, 言其对应, 即指教师教育权的实现都必然伴随着教师和学生保证实现其义务。言其依存, 即指教师的教育权以教师和学生的义务为存在条件, 而教师的教育义务以教师和学生权利存在为条件。同时, 两个主体的权利总量必须与其义务的总量对等, 这种量的对等是教育公正和正义的基本标准。

由此可知, 教师教育权并不是孤立的, 学生的受教育权及人身权利、学生受教育义务以及教师的教育义务都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权的实现。当前我们过于强调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保护, 而忽视学生受教育义务的履行;强调教师教育义务的履行, 而忽视教师教育权利结构的完善和权利的保障。最终导致学生不考虑与自己对应的作为义务人的教师的利益、权利人义务人之外第三者的即社会的利益, 使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及人身权利走向滥用的歧途, 导致教师的教育权无法得以实现, 最终会有损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正是由于上述教育法律关系的“钟摆现象”导致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教师只要管学生, 学生在民主评议中给你打“不满意”, 家长告你状, 领导批你;教师只要不管学生, 学生在民主评议中给你打“满意”, 家长也不告你, 领导表扬你。长此以往, 我们教育何以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我们国家何以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对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分析

因此,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可以说是对上述弊病的回应, 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 此规定否定了其他任课老师批评教育的权利, 剥夺教育法律授予全体教师的基本的教育教学权利。

其次, 规定是非常模糊的, 什么是“适当方式”, 在那些情况下可以适用“适当方式”?在那些情况下不能适用“适当方式”?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导致老师仍然无所适从。

再次, 由于此规定仅是个部门规章, 且与教育法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相冲突, 导致其不能从根本上平衡班主任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平衡对称, 更遑论全体教师和学生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平衡和对称。

四、如何保障教师的教育权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促进师生权利与义务关系结构的对称与平衡, 才是解决教师教育权问题的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首先, 完善教师教育权的权利结构, 赋予教师惩戒权。因为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也无法全然排除外来的强制性的影响, 无视这一客观需要而否认教师惩戒权的存在, 不利于教师教育职责的正常行使, 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1]但必须对惩戒权的性质、目的、法律许可与禁止的形式、惩戒权行使的合理范围的限定、监督与救济途径的设定进行详细的规定, 同时赋予教师司法救助权, 使得教师能够通过行政申诉、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 必须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进行限定, 特别是学生的申诉权, 即对申诉合理的范围、途径进行限定。鼓励合法申诉, 禁止非法申诉, 防止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走向滥用的歧途, 导致教师的教育权无法得以实现, 最终会有损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第三, 各个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 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 使家长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正确对待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 尊重教师的工作和应有的权利, 在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上, 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四, 学校和行政主管部门要打破“安全和稳定是头等要务”的体制性拘谨现状, 解除这条束缚老师的紧箍咒。在规则秩序完善的过程中要释放教师的“活力”,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大有作为”, 而不是仅仅在拘谨的规则下委曲求全。

总之, 我们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依法治教, 培养法律信仰, 使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权利与义务走向对称和平衡, 防止走向极端。只有这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建构, 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校本培训探析 篇8

【关键词】高校;岗前;培训

一、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目标

校本培训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可以有效营造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高校各项规章制度,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并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校本培训可以进一步保证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环境当中,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教学目标,了解自己所在高校的相关政策、法规,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铺平道路。同时,校本培训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为其更好的为高校建设服务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校本培训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青年教师的专业思维,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师道德责任和敬业精神,初步形成职业理想;带领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专业规划,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引导青年教师了解校情、生情和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背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激活青年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等良好习惯,为可持续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增强青年教师的实践意识,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中初步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教书育人的需要。

二、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方法探索

岗前培训的校本培训部分由于归属于各高校自主安排和管理,所以方式、方法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既让青年教师对所在高校有所了解,增进学校与青年教师的感情联系,提升青年教师的爱岗、爱校情怀,又能让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挖掘其内在潜力,为学校未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校情、校史培训

高等学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组织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观学校的校史馆,组织专题讲座,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沿革历史,提升青年教师的爱校情怀。同时,可以让青年教师自主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学校的政策、法规,方便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青年教师在刚入职之后,由于不明白学校的管理工作流程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有力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师德、师风培训

高等学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增加师德、师风培训内容,使青年教师在刚参加工作之初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师德观,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师德、师风培训是青年教师的思想路线培训,有利于让为青年教师打好思想基础,为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做好示范,让高校中涌现出更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道德楷模,有力的纠正高校教师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高校可以在校内、校外聘请师德、师风方面的楷模,为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模范的风采,用模范的作用感召青年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工作中去。

(三)职业规划培训

高校可以在校本培训中为青年教师开设职业规划培训课程,聘请奋战在学校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讲解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打开自己的教学工作局面,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潜力、凝练学术方向。也可以聘请专门的教务、科研相关工作人员,为青年教师讲解学校课程规划,让青年教师了解学校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的,同时,为青年教师讲解学校科研工作情况,让青年教师在以后的课题申请、论文发表中少走弯路,了解课题申请的步骤与方法,掌握科研经费报销等相关工作的程序,提升以后的工作效率。

(四)设立专业导师引领制度

高校也可以以岗前培训校本培训为契机,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寻找师德高尚、教学水平一流、科研成果突出的专任教师作为职业导师,在一定时期内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使其尽快发生角色转变,尽早适应新的岗位角色,并未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明确方向。

三、岗前培训校本培训要加强监督与考核

由于校本培训不纳入岗前培训考试成绩,所以一些参训的青年教师并不能对校本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在校本培训中要加强监督和考核管理,不能让校本培训成为应付了事的形式化培训,要在监督和考核过程中切实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培训之中来,从学校的主动管理逐步转变成参训教师的主动参加。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让青年教师逐步重视校本培训,从而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

【参考文献】

[1]赖力静.论我国高校岗前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万玉兰.浅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5

[3]刘思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鸡西大学学报.2010

学校外出学习培训规定 篇9

为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设机会,让更多教师走出去。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指派或指定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学学习培训等活动。现制定有关规定如下:

1. 外出学习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要本着对集体

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感恩学校,感恩,认真学习,认真记录,认真总结,把好的经验和好的方法带回学校。

2. 对老师外出学习期间,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秩序,注意安全。要认真按照学习培

训的规定执行,遵守纪律,按时出勤,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在学习过程中要勤动笔,记录每天学习的内容,不迟到不早退,在学习过程中要勤动笔,记录每天学习的内容,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回来后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 学习归来的注意事项。回校后及时写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外出学习的培训通知、活

动安排,学习交流的照片,一周上效,如有必要学校将在教研组或全校范围内组织交流。

4. 外出学习的教师需完成第3项所规定的任务

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定 篇10

培训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并

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广西弘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条 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执行。

第四条 外出培训考试的成绩与奖惩将作为年终考评、职务晋升、待遇评定等事

项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外部培训的实施与管理

第五条 培训实施流程

1、相关部门接到外训通知后,严格按外部培训表上要求的时间将外出培训人员名单上报行政部,由行政部对送修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最终确定参训人员名单并提交培训机构管理处。

2、外部培训实施流程:部门提议——>本部门领导审批——>行政部复核——>总经理审批

第六条 外部培训管理

1、参见外部培训的员工必须和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服务期限根据培训时间1天,则签订服务期限1年。以此类推。

2、培训服务协议以员工培训结束后回公司上班第一天为起始时间;

3、参加外部培训的员工须遵守培训机构的管理规定,服从培训方安排;

4、外出培训结束后,参训员工必须按规定时间返回公司上班,于3个工作日内将培训期间的学习笔记和培训资料整理上交行政部备案。作为培训素材供公司内部培训使用,必要时将从所学的的知识、技能传授给相关人员;

5、参加外部培训的员工在取得职业资格证或厂家认证资格证书后,其证书原件

暂由公司行政部代为保管。员工离职时,若服务期已满且按规定办完离职手续,其证书由员工个人持有。

第七条 外部培训费用管理

1、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或考试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必须凭正规发票及

外出培训通知报行政部核实并上交培训资料后,财务方可报销。

2、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或考试会产生跨年费用的:例如 12月30日外出参加培

训,无法及时在本报销费用,需在每年的12月30前通知财务部,做好费用备案。如未按规定进行上报备案,所产生的跨年费用由员工个人负责。

第三章 附则

第八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经授权后,由行政部补充

上一篇:逻辑推理教学设计下一篇: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管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