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精选8篇)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篇1

照解析

互联网金融牌照是指用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正式文件。任何一张互联网金融牌照,特别是许可取得的,都是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发放的。

从2010年至今,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牌照的获取标准陆续出台,相关牌照也在陆续颁发和不断增长中。从2013年到2015年,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一直持鼓励发展态度。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开始收紧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2016年以来,诸如第三方支付牌照等金融牌照收购事件频发,除互联网金融企业之外,一些大的产业资本也对金融牌照较为追捧,恨不得将全牌照收入囊中。因此各牌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有些稀缺的牌照甚至开出了天价。许多知名大公司都开始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他们需要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去实现互联网金融梦想。这也是目前大势所趋。

获取牌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申请获取,一是收购获取。由于申请获取速度相对较慢,且一些牌照的颁发处于暂停状态,收购获取这种更为便捷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互联网金融牌照的分类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根据宽泛的分类标准,其业态有第三方支付、P2P(个体网络借款)、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互联网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网络小额贷款以及虚拟货币等。

互联网金融牌照是有关政府监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对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所颁发的准入性文件。按批准属于事前,还是事后,互联网金融牌照分为许可和备案两种形式。许可因其要求严格,存在不批准的可能性,又称为“硬牌照”;备案因其属于事后报告,不存在批还是不批的问题,又称为“软牌照”。

对于十一种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是都要求必须取得牌照。目前,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互联网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网络小额贷款等需要具备相应的牌照。P2P、众筹、在线供应链金融、虚拟货币等目前暂不需要相应的牌照,但P2P、众筹作为最为重要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监管部门即将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

要注意的是,上述牌照仅指金融监管部门对企业涉及金融性质的行为所做的要求。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互联网性质的行为,则由互联网网站主管部门等进行相应的监管。

下面着重介绍下几款牌照。

01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

网络小额贷款牌照实质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资格。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

根据银监会2008年5月4日《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根据该指导意见,各省、直辖市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条件,均有自己的一些细则规定。在互联网上开展小贷业务,要经当地监管部门审批。2017年12月1日,央行联合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其中指出,将严格规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

截止2017年11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954家,相比10月减少了21家。2017年11月的正常运营平台中,新上线平台数为13家;11月停止及问题平台共计42家,其中问题平台10家(跑路1家、提现困难9家),停业平台31家,经侦介入1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了4008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了5965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49%,环比小幅下降1个基点,同比下降12个基点。

近半年网贷行业综合利率变化情况

近半年网贷平台数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网贷之家,元亨祥经济研究院

据了解,互联网支付牌照叫价从2015年中到2016年底,已经涨了10倍。一张地区性

银行卡收单牌照当时的报价高达6亿,而一张全牌照(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的价格更是突破20亿大关。

02互联网基金销售牌照

互联网基金销售牌照是依据证监会2013年3月15日颁发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及《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而来的。该牌照分为两种。

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以自己名义销售基金,其应当通过许可的方式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其须满足以下条件: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销售业务管理制度、反洗钱制度等;有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技术设施和其他设施;完善的资金清算流程、业务流程等。

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为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业务提供辅助服务,平台按证监会规定进行备案,其须满足以下条件:为企业法人,网站接入地在境内;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满3年;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具有保障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运行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防范技术措施等。

2015年12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文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销售自家基金产品,要代销第三方私募基金产品必须是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基协会员的机构,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这一规定也直接使得大量私募开始申请基金销售牌照。

除此之外,原来很多做互联网平台的都在转型做财富管理,但是需要牌照,所以不是想转型就能转的。截止2017年底,根据笔者的了解,基金销售牌照的价格已经高达9000-9500万。供求不平衡也导致了牌照的水涨船高。

互联网理财

目前,互联网理财以及P2P暂时还没有单独的牌照,但是,根据监管层的趋紧管理政策,未来也有可能会用牌照来规范。

比如前段时间,关于P2P国家连续出了两个文件,有了很明确的细则。行业的发展受到指导其实对企业的规范性,信息的透明性,投资人的投资理财的安全性,包括自己能承受的风险程度,都有很好的指明作用。这个文件说明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通过过去几年敞开式发展有了很清晰的判断,对于阶段性的规范或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2月15日,上海市金融办组织上海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锁甲行业机构以及第三方机构召开会议,会上支出,上海的确P2P网贷机构管理办法正式稿将于2018年农历春节前后下发,同时明确的还有上海地区最终备案机构不超过100家。

展望未来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趋于规范化,未来合规经营将是企业持续发展基础。自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首部监管暂行办法出台之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在监管的高压关注下日益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迈入2017年,金融部门监管力度依旧,多措并举,一系列密集的监管举措,让“脱实向虚”的行业重回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普惠金融得到长足发展。

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数字金融,也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为实体经济供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动能。

互联网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这也是今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

【版权说明】

来源:元立方金服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篇2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发展历程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它是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的结合体,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功能和通信技术形成的新金融模式。2003年以前,互联网金融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的形式进行初期的发展。2003至2012年,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金融业务,而互联网企业则利用先天优势涉足金融行业。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爆发的元年,P2P、移动互联、C2B等正处于繁荣发展态势,掀起了一股狂热的互联网金融风,未来几年将是这个新兴领域激战的一年。互联网金融来势之迅猛,展现了现代信息科技的强大力量。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借鉴海内外的较为成熟的案列以及当前社会上初具雏形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在相应的市场、主体、人才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各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厦门市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厦门市作为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直辖市之一,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占据龙头地位。2011年,厦门市获批正式成为两岸金融中心,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厦门金融业发展和两岸金融合作迎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在互联网金融浪潮席卷的今天,厦门互联网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厦门金融业不仅发挥着推动海西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在对台交流合作的先行军。下面从厦门本土所拥有的市场与主体、人才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并结合区位优势探究厦门市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条件,同时针对厦门市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厦门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分析

(一)市场与主体

市场包括互联网金融市场和厦门本土的实体经济市场的状况。由于网络上虚拟的证券市场和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市场都是以实体经济市场为基础的,所以先从厦门市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起。厦门地处闽东南海岸,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是少有的优良港口,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利用这一优越的交通条件,近年来,厦门大力发展与台湾的经贸往来,招商台资企业来厦门投资,同时还逐渐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货运枢纽港。

活跃的市场交易使厦门的各个大中小企业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在逐年呈指数上升。至2013年末,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43.20亿元,增长13.5%。但结合往年金融数据可以看到,厦门市金融机构数量的增长速度远不及厦门市企业资金需求增长速度。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开始求助于网上包括P2P的金融融资渠,以更低的门槛融得资金,这无疑为厦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在对台交流合作方面,互联网金融也发挥了重要的先行先试作用。目前,在厦台资金融机构已达8家,资金的网上流通极大促进了两岸合作交流,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正逐步显现。

(二)人才

互联网金融人才既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有专业从事金融行业的技术型人才。互联网金融将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的要求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领域中,金融分析人才很重要。网络金融市场即时即刻产生的爆炸式的大数据都先需要金融分析师等运用专门的工具和技能进行处理和分析。互联网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无一不需要技术性人才在后台的支撑。

据调查,厦门现有金融人才约3万人,总需求约5万人,大部分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反映,目前在厦门金融人才匮乏,许多公司发展都遇上人才瓶颈问题。辖区内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每年培养近700名的金融人才,但大多前往北上广深就业。厦门市高端金融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三)基础设施

互联网金融设施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三大体系:市场交易体系,支付结算体系,支付保障体系。就厦门市而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日渐完善,支付结算体系稳步加强,支付保障体系逐渐安全。

在互联网市场交易方面,近几年,厦门市上市金融机构及企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金融网络交易平台也日渐完善。2013年12月12日,是大陆首家集“资金托管、借款保险、全程公证”为一体,专门以公职人员为信用借款主体的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在厦门开通。与此同时,厦门市先后推出了理财产品,保值产品,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

在互联网支付结算支付方面,通过业内人士努力,厦门市已初步建设了覆盖全市,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网络支付系统。以2011年11月1日厦门刚上线的无线城市政务应用综合服务平台为例,用户下载客户端后,不用再输入复杂的网址,只需要点击手机图标就可以获得服务:可以查到并在线支付水费、电费、公积金、社保、燃气、手机、固话、宽带、数字电视等多种日常账单。

互联网支付保障方面,厦门市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取得一定成效。厦门金融评信网,厦门企业信用网,厦门中小企业信用网等信息公示平台的建立对企业倡导诚信经营、增强自律意识及加大监督力度具有重要意义。一系列符合厦门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运行,调控,监管,自律等规则出台,包括厦门市金融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P2P行业白皮书等,维护了厦门互联网金融发展秩序,保障了金融设施发挥效率。此外,各金融机构基本建立了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三、厦门市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探索

厦门发展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早,金融体系相对完善,但是要想发展更成熟的互联网金融,还任重道远。通过现状分析,我们针对厦门市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台金融交流合作方面上,提出了如下合理化建议。

(一)市场与主体方面

就实体经济而言,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是厦门成为闽东南地区对台联系的“桥头堡”;另一方面,还需要努力拓展经济腹地,把厦门建成在闽东南地区具有自由港特征,国际性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就互联网虚拟金融市场而言,厦门金融机构应该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尽量开发出更多的类似于“金谷网盈”,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加强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性,给各个投资需求者更多选择的机会。

(二)人才培养方面

好人才选拔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政府还需要制定适当的市场规则来避免金融人才流动的无序状态和不平等竞争、缺乏薪酬指导价的混乱的薪酬标准。多培养一些复合型金融人才,以最优化对IT技术与金融的综合应用。同时可以举办金融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通过项目招标等形式吸引海外金融人才,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的“软环境”。

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因此组织培训从业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政府应着手管理社会上各种金融培训机构,使其具备符合标准的高教学水平;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政府应督促其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引进师资;而在高校方面,政府应协调金融机构为高校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三)基础设施方面

市场交易体系方面,以两岸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要素交易平台等为重点的招商方向,加快打造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期货、租赁、信托、风投、外汇、担保等十大产业支撑平台。厦门如何成为海峡两岸金融中心,关键在于能否创新金融产品,做大金融市场总量。目前整个厦门的融资余额不到5000亿,仅是深圳的20%。厦门市应借鉴深圳融资渠道设计,争取连通台湾,拉动海西,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融资渠道。支付结算体系方面,要不断创新网络支付安全体系,大力推行新兴支付工具和手段,加大支付结算系统的科技含量,使系统设计更加完善,规则更加严密,运行更加安全。具体包括强化银行和用户防范金融支付风险的意识,普及支付密码相关知识,推广支付密码的应用。支付保障体系方面,要加强信用建设和教育,特别要强化失信罚戒的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仅金融机构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而且金融监管方面也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存在明显监管失误的行为予以追究。

综上所述,无论是有海西南岸的区位优势带来的良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为基础的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还是由“金羽网益”拉动的渐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系统,厦门市发展互联网金融都有着无穷的潜力。尽管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改善,相信厦门互联网金融会逐渐走向成熟。当然最让我们期待的还是在厦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台资企业及本地的大中小企业能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受益,进而能够为海西经济发展和两岸金融贸易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厦门发展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早,金融体系相对完善。但是,厦门市要想发展更成熟的互联网金融,还任重道远。在市场与主体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经济腹地,金融机构应该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尽量开发出更多的类似于“金谷网盈”,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人才培养方面,好人才选拔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基础设施方面,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日渐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要不断创新网络支付安全体系,大力推行新兴支付工具和手段,加大支付结算系统的科技含量,使系统设计更加完善密,运行更加安全。

关键词:厦门市,互联网金融,条件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东荣.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人才培养[J].中国金融,2013(24)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及发展方向

目前除了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理财通”、百度的“百度理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家互联网公司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推动他们的金融产品。但是李安渝教授认为他们的核心还是在互联网上的凝聚力和控制力,“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主战场有它的创新点,应该在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有交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比如说有互联网双边平台的建设经营,线上支付、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以及一些简单的金融产品销售。标准产品销售互联网一定是销售成本比较低的销售办法。”

那么“余额宝”为什么可以快速引发燎原之势?李安渝教授认为有三点优势支撑余额宝的快速发展。首先他认为作为互联网的产品,余额宝具有销售渠道优势以及流量优势,“这个产品还不是金融产品,如果是金融产品理论上讲要有监管部门的批复,所以它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这个互联网产品需要销售渠道和流量,正好阿里巴巴占有这个优势。”其次李教授认为余额宝的服务方式非常符合网上用户的习性和用户体验,“我们去银行办理应用的时候需要填表,阿里巴巴他就摸清楚了网上用户习惯。”第三是阿里巴巴有大量的数据,“他知道他在什么样的回报率可以吸引到用户过来,所以用户预期是阿里的优势”李教授说。

李安渝教授总结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三个重要发展领域。第一网络渠道拓展:即怎样利用网络让金融机构的产品能够快速地推出去。第二大数据应用:即分析受众,什么样的群体需要我们的产品,这种需求的群体在哪里。第三虚拟信用平台:即快速识别交易对象的基本信用情况,以及在交易以后持续的信用监控。

“这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三个重要的发展领域。互联网金融它会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平台化的方式依托第三方支付,我想一定会对金融行业发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李安渝教授认为。

互联网长尾理论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余额宝”引发的电商大战中,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接受“得[屌]丝者得天下”的理念,纷纷将目光转向成千上亿的用户。对此,致力于电子商务研究的李安渝教授认为互联网金融实际上也沿用了互联网的长尾理论。

“我们传统的金融服务是大户和大项目,就是我们要去找一些大的项目,然后找有钱的大户,这样我们金融机构在中间进行撮合,这个不需要太多的互联网用户,基本上来讲跟网络的关系不是那么大。”李教授表示。“互联网出现以后,却使得金融行业就可以走到小户对小项目,什么叫小户?就是手上有3000、5000元,或者万把元的投资者;什么是小项目?比如说摆地摊、报亭,100、200元就可以启动的项目。那么互联网金融就使得小户、小项目也能够获得相关的金融服务。”李教授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长尾理论一个很直接的应用。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的集约化技术。李安渝教授认为互联网可以迅速地把很多人或者很多事情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比如说利用社交网络,把一些小的投资者组织成一个超级大户,除此,他认为互联网也可以把一些小项目集中在一起。“比如说过去我们的报亭,它分散在城里面,我们一个个去看就很困难,而且一个个去看它都是单独的一两万的小投资项目,那么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把这些项目聚集在一起,在一个一个地方我们把这些经营者以某种方式,比如说论坛,把他们摆在一起,了解他们共同的需求,以及他们业务普遍的风险。”李教授举例说。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创新、创意方式也自然应运而生,“聪明人在中间设计产品,最终就使得这些小额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去投资一些小规模的项目,还能获得高额的回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李教授这样解释到。

互联网+金融的估值高于金融+互联网

那么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也成为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李安渝教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估值高于金融+互联网”的观点,“我引用了上海银监局局长的一段话,阿里巴巴市值1500亿美元,工行的市值是1.2万亿,他认为如果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业后,资本市场给予其的溢价可能会远高于工商银行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自身服务所获得的溢价”李教授认为这种观点的核心实质是未来量价机构的资本补充和未来的竞争潜力带来的根本性影响。

因此,他也提示企业如果扩展业务,或试图拥有互联网上的长尾用户,那么就要改变服务方法,“我们的金融机构过去是习惯做大项目、服务大客户,而互联网公司的强项是服务成千上亿的用户,大部分的企业对小众客户服务非常好,但是那种方法不一定能够用在大规模的用户上。当然反过来互联网金融也不太可能做大项目和大客户,互联网公司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服务能力,也没有这个服务网络。”

金融牌照及相关政策 篇4

(一)银行卡业务

1.银行卡发卡 法规依据: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1999-01-05)

《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5号,2014-1-22)《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2.信用卡发卡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2号,2011-01-13)

《关于印发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59号,2012-12-27)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6-5)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3.信用卡收单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2号,2011-01-13)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2013-7-5)《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6-5)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关于加强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199号,2015-6-28)《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4.外资银行借记卡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开办借记卡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三发[2008]2号,2008-04-10)

(二)第三方托管、存管、保管及账户业务

5.公募基金托管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2012-12-28)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5号,2013-3-15)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2号,2013-4-2)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4号,2014-07-07)

6.私募基金和资管产品托管 法规依据: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9年第1号,2009-02-04)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3号,2012-9-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2012-12-28)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7.社保基金境外托管 法规依据: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06]24号,2006-03-14)8.社保基金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2号,2001-12-13)

9.QDII、RQDII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2006-06-21)

《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331号,2014-11-14)

《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10.QDII境外托管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11.QFII、RQFII托管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央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2014-10-23)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6-5)《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工作指引》(2015-01-19)12.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境内托管 法规依据: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央行、外管局令2007年第2号,2007-07-26)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监发[2012]93号,2012-10-12)

《关于规范保险资产托管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14]84号,2014-10-24)《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保监发[2015]33号,2015-3-27)

13.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 法规依据:

《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保监发[2005]16号,2004-11-08)14.券商、基金ABS托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15.信贷资产证券化资金保管 法规依据: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年第7号,2005-4-20)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05-11-07)

《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2014-11-20)16.期货结算和保证金存管 法规依据:

上期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告[2013]16号,2013-09-25)

大商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2013-8-14)中金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2013-8-14,2015-4-3第一次修订)

郑商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郑商发[2013]210号,2013-8-29)

国际能源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指定存管银行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2015-6-29)

17.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 法规依据: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号,2001-5-16)《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证监发[2001]121号,2001-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18.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账户 法规依据: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2013-06-07)

《关于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信息核对校验的通知》(银发[2013]256号,2013-11-07)

19.P2P第三方存管 法规依据: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2015-07-18)

20.海外投资基金资金保管行 法规依据:

《关于本市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沪金融办[2012]101号,2012-4-19)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三)投资及交易类

22.银行衍生品交易 法规依据:

《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银监会令2007年第10号,2007-07-03)

《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银监会令2011年第1号,2011-01-05)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70号,2011-03-18)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23.外资银行债券投资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和交易企业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31号,2015-02-25)

24.QF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2号,2012-12-7)

25.RQFII 法规依据: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90号,2013-03-01)

《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4号,2013-03-01)

《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3]9号,2013-3-11)

《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3]105号,2013-4-23)

26.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会员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2014-9-16)27.银行从事黄金市场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主席令第十二号,2003年12月27日)

《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黄金市场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2]238号,2012年12月18日)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令[2015]1号,2015年3月19日)

28.债券做市商(包括银行、券商)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06-29)第214项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 3 号,2004-09-13)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1号,2007-01-09)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工作指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第2号,2010-04-06)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审批服务指南》(2015-09-15)29.银行间外币对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0.人民币对外币即期、远期和掉期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指引》(汇发[2013]13号,2013-04-12)《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2015-04-15)31.外汇综合做市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指引》(汇发[2013]13号,2013-04-12)《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2015-04-15)32.外汇一级交易商 法规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一级交易商准入指引》(2006-06-02)33.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 法规依据: 《公开市场业务暨一级交易商管理暂行规定》(银发[1997]111号,1997-03-29)

34.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 法规依据: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2014-07-04)35.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6.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7.外币对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38.外币拆借会员 法规依据:

《银行间外汇市场入市及服务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5-04-15)

(四)结算及结算代理业务

39.债券结算代理行 法规依据:

《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0]325号,2000-10-20)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35号,2014-10-17)

40.基金销售支付结算银行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41.股票期权资金结算银行 法规依据:

《修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银行证券资金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管理业务协议(适用于结算银行)>的通知》(2009-9-3)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银行期权资金结算业务指引》(2015-01-0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关于做好股票期权业务上线相关工作的通知》(2015-01-29)

42.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指定结算银行资质 法规依据:

《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资金清算管理办法》(上国金发[2015]002号,2015-07-06)

43.CIPS系统直参行资质 法规依据: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银办发[2015]210号,2015-09-11)《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CIPS函[2015]7号,2015-10-08)

(五)代客理财、代销业务

44.银行理财产品发售

严格来讲,除下面将要介绍的代客境外理财,其他类型的理财并没有真正的准入流程,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从监管准则来看,主要门槛在于中债登的登记流程、地方监管的事前准入、和2014年银监发[2014]35号文对理财事业部的要求。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2号)

《关于印发理财、资金信托相关统计制度与标准的通知》(银发[2010]268号)

《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1年第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13号)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非法人产品账户管理规程》(中债字[2014]57号)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45.商业银行客境外理财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06]70号,2006-06-15)《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47号,2009-02-18)

《关于深化银保合作、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粤保监发[2009]126号,2009-06-15)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保监发[2011]10号,2011-03-07)《关于加强银保业务销售行为管理的通知》(深保监发[2015]54号,2015-9-21发布,2016-1-1实施)

46.商业银行代销基金 法规名称: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47.商业银行代销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06-26)48.银证合作定向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2013年7月19日)

49.代客利率互换 法规依据:

《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8]18号,2008-01-18)

50.银行结售汇业务 法规依据: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4]第2号,2014-06-22)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2014-12-2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4]48号,2014-12-05)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资银行结售汇专用人民币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12号,2015-01-13)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六)外汇业务

51.离岸银行业务 法规依据: 《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7]438号,1997-10-23)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52.国内外汇资金主账户、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的业务资质 法规依据: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5]36号,2015-08-05)53.金融债发行和上市

1.今年6月5日银监会发布五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5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到境外发行金融债券审批服务指南》(2015-9-15)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2.人民银行及银行间市场机构相关规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2005-04-21)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2009-03-25)

(七)债券发行及承销业务资质

54.金融债承销 法规依据: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2005-04-27)

55.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 法规依据: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2008-04-09)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17号,2012-10-15)

《关于启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分层机制试点工作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3]20号,2013-11-18)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市场评价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4]1号,2014-03-04)

56.国债承销团成员 法规依据:

《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2012年9月)

《财政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财政部令第77号,2015-2-2)

(八)法人机构准入

57.城商行机构准入及股东资格要求 法规依据: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银监发[2006]12号,2006-02-13)《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银监办发[2009]143号,2009-04-17)

《关于加强中小商业银行主要股东资格审核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115号,2010-04-16)

《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发展规划相关工作的通知》(银行二部[2013]152号)

《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77号,2013-12-05)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2015-08-29)

58.外资法人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78号,2006-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7号,2014-11-27)《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6-5)59.民营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9号,2015-06-22)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2015年版)60.农村商业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1.村镇银行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银监发[2009]48号,2009-06-09)

《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2006-12-20)

《关于加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280号,2014-12-03)

《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46号,2014-12-12)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2.资金运营中心准入 法规依据:

《关于印发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59号,2012-12-27)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2号,2015-06-05)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2015-06-05)

63.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和上市交易资格 法规依据: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年第7号,2005-04-20)《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5年第3号,2005-11-07)

《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4]1092号,2014-11-20)

(九)其他

64.大额存单发行资格 法规依据:

《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13号,2015-06-02)65.同业存单发行资格 法规依据:

《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20号,2013-12-07)《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境内发行人操作指引>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同业存单境外发行人操作指引>的通知》(银总部发[2015]72号,2015-09-25)

66.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4号,2015-06-05)

二、银监会监管的非银金融机构法人准入

67.信托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2号,2007-01-23)

《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5号,2015-06-05)

68.金融租赁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4年第3号,2014-03-13)

《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改进市场准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76号,2014-06-16)

《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办发[2014]198号,2014-07-11)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69.消费金融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3年第2号,2013-11-14)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0.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1.汽车金融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1号,2008-01-24)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2.货币经纪公司法人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5年第6号,2015-06-05)

73.企业债主承销商资格 法规依据: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1号,1993-8-2)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2004-06-21)

《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2007-03-19)

《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2008-1-2)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2008-4-9)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发改委,2013-8-15)

《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发改委,2014-4-24)《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发改委,2014-4-24)《关于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2014-9-26)《企业债券审核新增注意事项》(发改委,2014-10-15)《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几点意见》(2015年2月)74.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 法规依据:

《关于证券公司类会员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市场化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18号,2012-11-05)

75.券商在新三板的主办券商资格 法规依据: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相关业务规定和细则的通知》(股转系统公告[2013]3号,2013-02-08)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2013修改)》(股转系统公告[2013]40号,2013-02-08)

76.保荐机构资质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63号,2009-05-13)《证监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2015-7-3)77.公司债承销业务 法规依据: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2015-01-15)《关于发布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自律规则的通知》(中国证券业协会,2015-10-16)

部分结果略,详细目录及600页法规电子版原文,请参见电子版报告,订购联系微信号603366021

80.融资融券业务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年6月24日)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7号,2015年7月1日)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81.股票约定式购回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会员指南》(上证会字[2012]253号,2012-12-10)《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上证会字[2012]252号,2012-12-10)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深证会[2012]146号,2012-12-10)

82.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试点办法》(中证协发[2015]158号,2015-07-24)

83.交易所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发布<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证交字[2013]25号,2013-03-28)

《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深证会[2013]35号,2013-03-29)

84.证券公司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6-24)《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85.证券公司股票期权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证监会公告2015年第1号,2015-01-09)

86.证券公司介绍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证监发[2007]56号,2007-04-20)

87.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委发[1997]96号,1997-12-25)《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2002-11-1)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2008-10-30)《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40号,2012-12-5)

88.证券投资顾问资格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27号,2010-10-12)89.证券财务顾问资格 法规依据:

《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审核部分证券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1]6号,2011-0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90.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规范》(中证协发[2012]206号,2012-10-19)《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6-26)《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3]28号,2013-6-26)

91.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年6月26日)

《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3]28号,2013年6月26日)

92.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6-26)《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2]30号,2012-10-18)

《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2013-7-19)

93.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2013年6月26日)

94.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审核部分证券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1]6号,2011-0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证监会公告[2014]49号,2014-11-19)

95.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2-18)

96.证券公司、资管机构QFII资格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人行、外管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97.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

《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第619项(国发[2002]24号,2002-1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指引》(证监机构字[2005]126号,2005-11-11)《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04-23)《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55号,2008-6-24)《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2]35号,2012-11-16)

98.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

《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指引》(证监会公告[2013]34号,2013-08-21)

99.资质名称:证券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年4月23日)《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34号,2012-11-12)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年3月15日)100.资质名称:券商公募基金托管 法规依据: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5号,2013-3-15)

101.证券公司、基金公司QD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46号,2007-06-18)

102.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券商、基金)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2]60号,2012-07-16)

103.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个案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中证协发[2013]138号,2013-08-13)

104.证券公司机构准入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2008-4-23)《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17号,2010-5-1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06-29)105.证券公司子公司准入

《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证监机构字[2007]345号,2007-12-28)《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2]27号修正,2012-10-11)

106.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准入

《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7号,2013-3-15)107.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准入 法规依据: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已修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号,2002-6-1)

《关于实施<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2]86号,2002-11-18)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2号,2007-12-28)《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证监会令第86号,2012-10-11)《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5]20号,2015-4-8)108.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参与人 法规依据:

《发布修订后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证协发[2015]132号,2015-06-26)

《关于发布修订后<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参与人管理规则(试行)>》(2015年10月8日)

109.中证登证券公司类结算参与人 法规依据: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规则(2014年修订版)》(中国结算发字[2014]28号,2014年5月5日起实施)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参与人管理工作指引》(2015年1月19日)

110.基金公司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质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83号,2012-09-26,2013年更新)

《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令[2012]第23号,2012-11-1)

111.私募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年2月18日)

112.基金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4号,2012-09-20)

《关于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13]132号,2013-12-10)

113.基金子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32号,2012-10-29)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5]20号,2015-7-31)

114.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人行、银监会、证监会公告2005年第4号,2005-02-20)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4号,2012-9-20)

《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2]26号,2012-9-20)

115.期货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3-15)116.期货子公司股票期权做市商 法规依据: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7号,2013-07-18)

《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2号,2015-01-09)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指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年第1号,2015-01-09)

117.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18.期货公司商品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19.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120.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70号,2011-03-23)121.期货资产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0号,2014-10-29)《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证监会令第81号,2012-07-31)122.期货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关于规范控股、参股期货公司有关问题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24号,2008-5-22)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7号,2013-07-18)《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0号,2014-10-29)

123.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准入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委发[1997]96号,1997-12-25)《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02年11月)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23)

124.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2013-03-15)125.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1号,2013-03-15)

126.基金销售第三方平台辅助服务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8号,2013-03-15)

《中国证监会决定取消、调整的备案类事项目录》(证监会公告[2015]8号,2015年4月10日)

127.保险公司(人身险/财产险)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2015-4-24修订)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4年第4号,2014-4-15)《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9年第1号,2009-9-25)

128.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人准入 法规依据: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2004-04-21)

《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1号,2007-6-22)

《关于<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有关事宜的通知》(保监发[2007]70号,2007-8-13)129.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业务 法规依据: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10号,2013年2月18日)

130.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业务 法规依据:

《关于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报告事项的说明》(2012-8-2)131.外资保险公司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6号,2001-12-12)132.保险公司及其他机构QFII 法规依据: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令第36号,2006-08-24)

《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17号,2012-07-27)

133.保险公司代销基金 法规依据: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1号,2013-03-15)

134.证券评级业务资格 法规依据: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0号,2007-08-24)

135.证券评估业务 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6-29)

《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2008-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6-29)136.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业务 法规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2004-6-29)《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2012]2号,2012-0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2013-6-29)137.个人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2013-11-15)《关于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完善的通知》(2014年9月)138.企业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2013-11-15)《公布上海地区完成备案办理的企业征信机构名单的公告》(2014-12-31)《北京地区企业征信机构监管实施细则(试行)》(银管发[2015]163号,2015-5-19)

139.外资征信机构 法规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3-15)140.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法规依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财金[2008]85号,2008-7-9)《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2012-1-18)《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2013-11-28)

141.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 法规依据:

《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15]22号,2015年4月22日)

142.非金融支付机构 法规依据: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2010-6-14)《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2010-12-1)

143.小额贷款公司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篇5

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过去30多年中是高速发展的,规模做得很大,但是市场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且很明显对中小企业和百姓的金融服务提供是非常不充分的。

中国金融30年高速发展,金融服务是短板

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在1978年经济改革之后就开始了,在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金融体系其实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到今天中国的金融机构已经非常庞大。无论是从机构的种类,还是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大的,有一个综合性的指标,M2占GDP的比重,现在大概是200%左右,我们可以看成一个金融资产的相对规模。这个比例在世界上来讲是非常高了。从负面来说,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人担心中国的高杠杆率,高杠杆有很多指标,有很多人拿其中的一些做指标。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我们的金融机构已经比较完备,市场规模也比较大,但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较为普遍且严重。这样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益。

干预直接的结果就体现在资金配置上。过去一两年经常听到政府担心所谓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核心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我们知道这有天生的原因,因为它的失败率比较高、不稳定性比较大、风险比较高,判断中小企业的风险难度比较大,所以一般的金融机构都会有不太愿意给中小机构提供融资的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这个问题尤其严重。首先一个因素是,除了一般性的判定中小企业难度比较大以外,利率管制也是一个因素。这就理论风险定价的基本条件要求,风险比较高的客户应该接受比较高的利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利率受到一定管制的时候,尤其政府想解决融资贵问题的时候,不断下去调查、清理融资成本,尤其是收费的问题,希望在行政上把成本压下来。

其次,金融机构不太愿意给中小机构提供融资的原因在于,如果我给国有企业贷款变成了坏账是可以说清楚的,如果给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贷款成了坏账是说不清楚的,要受到追究和查处。这样的问题使一般性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更为困难。中国有70%以上的中小企业和70%以上的居民没有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过去30多年中是高速发展的,规模做得很大,但是市场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且很明显对中小企业和百姓的金融服务提供是非常不充分的。

互联网金融是推动普惠金融的一种有效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改革的蓝图,其中关于金融改革的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三个方面,一是要降低准入门槛,二是开放市场,三是改善金融监管。其中有一条要发展普惠金融,我理解发展普惠金融就是为了克服我刚提到到金融体制规模做得很大,但事实上没有真正的给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和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所以,我们所说的普惠金融并不是政府给钱,财政补贴,第一它是可持续的,第二按照市场的条件来从事交易。

普惠金融现在变成一个全球性的、政策性的浪潮,亚洲开发银行在说普惠金融,大家都在说,但是做起来难度非常大。中小企业要获得融资有很多天生不利的地方,它的规模比较小,没有传统的硬数据。比如财务、税收、工资,时期比较短,数据就比较小,发展前景确实比较困难。

实际上,传统的金融机构不太适合给他们做。当然,我们过去有很多金融机构,比如小贷公司、农村商业银行,有这些新的金融机构,但是整体来说服务的效率还是非常有限。去年有5家民营银行挂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小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银监会有一个辅助的规定,一家民营银行只能开一家分行,服务的对象是非常有限的。腾讯和阿里想在网上开银行,全国的企业都可以服务了,希望可以服务很多的客户,但是现在面对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存在远程开户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影响并不大。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我看来就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当然可能不是唯一的,互联网金融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但是它的发展确实有效。中国最早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宝推出大概是2004年,至今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真正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大概从2013年6月份余额宝的上市,开启了一轮非常高速的增长。

我从2013年开始观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我对传统金融业的经验来看互联网金融确实有很多令人震惊的变化,余额宝一年之内做到了5千亿的资产规模。还有很多网上的个体网络贷款公司P2P,有小贷公司,还有很多众筹网等等,各种形式都非常多。

但是从核心来说,互联网金融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解决我们金融希望解决的问题。金融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一是怎么找到客户,第二是怎么判断客户的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我觉得简单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支持:

第一,我们的监管政策确实相对宽松。很多国外的朋友说中国的网购公司怎么可以拿金融的牌照?贸易公司怎么可以拿金融的牌照?房地产开发商怎么可以拿金融的牌照?确实,这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到尽管政府层面觉得金融要创新,所以采取一个相对开放的姿态。

第二,我们的金融体系发展这么久,这么快,其实仍然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缺口。就是我们的金融服务供应是不足的,比如支付宝、余额宝,每个学生都有,因为他们在传统的银行都没有获得好的服务,因为他们的存款比较少,到了银行维持一定时间,每个月还要收取管理费用,用了支付宝和余额宝后感觉非常好。其实,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和个人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好的金融服务。所以互联网金融服务一起来之后,就自然获得很多潜在客户的欢迎。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支持。第一是平台,现在中国大概有8亿台智能手机,把金融服务机构和一大批潜在的、没有获得很好金融服务的群体连接起来。第二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分析代替了原来比较难的风险评估。以蚂蚁金服做的小贷为例,有上百万的网商在网上做交易,在蚂蚁金服申请贷款三分钟就可以搞定。对他来说就是通过对你过去的一些行为分析做一个判断,到目前为止这个分析还是非常有效的,已经做了将近100万的客户,这个对金融来说确实是一个突破性的变化。从这几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加强金融监管的三个突破口

听说互联网金融比较赚钱,很多人都想投资,我们调研发现很多企业既不懂金融,也不懂互联网,这样的公司很多,风险确实很大。我们去年搜集了网上3400多家平台,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平台都有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动机的问题,参与P2P的融资平台都是投入比较小,对风险的判断和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我们提出要加强监管。互联网金融可能是非常好的一个加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形式,但是要加强监管。

第一,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方向。虽然是一个小公司,但客户遍布各个行业,不像一个小贷公司在一个小地方,互联网金融形成之后,风险传导的区域和行业的范围,有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

第二,需要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执行准则。从监管的角度设置一些基本的门槛,先把那些明显没有资质的平台清理出去。尤其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参与的很多机构和企业其实对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比较低,所以需要政府做一些工作。

第三,需要加强信息披露。我们发现很多的机构信息披露不足,甚至没有什么信息可以披露。

总结归纳一下,首先是我们的金融改革已经推进很多,但确实也留下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有相当一批个体,或者中小企业没有获得很好的金融服务,所以发展普惠金融确实是非常紧迫。

其次,互联网金融可能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或者渠道。尤其是我们短期来看,是因为三个因素促成的:第一,容忍了一个简单的框架,门槛很低;第二,有一些潜在的之前没有获得很好金融服务的市场群体;第三,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金融的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加强金融监管不仅是势在必行,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互联网金融相关论文 篇6

传统金融业的社会分析

传统金融面临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挑战,这也未必是它的末路。要知道,有竞争,才有发展。为了自身发展,传统金融行业也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为自身谋取福利。

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分析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人人贷(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如万融投资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经常谈到的P2P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模式有4

种,相对安全的P2P模式是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此模式首先在人人贷平台创立,由人人贷与中安信业共同推出产品“机构担保标”。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万惠投融就是采取这样的模式,极大的保障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互联网金融pk传统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融360副总裁陆佳彦是标准的“银行高管”:上海交大MBA毕业,从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做到了宁波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副行长,拥有11年的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经验。2011年与朋友创建融360,专做针对金融零售市场的产品搜索。

对比银行体系里以关系为导向销售银行产品,融360副总裁陆佳彦现在更欣赏互联网以效果为导向的销售方式。两种不同的销售模式,反应出了两个行业产品特质的巨大差异--靠关系销售产品的背后,是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没办法靠产品本身去说服客户,只有走大客户关系;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强调的是“产品价值”,放大客户、用户的使用体验,让产品本身说服客户。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篇7

互联网金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版块:一种是个人对个人的贷款即人们常说的p2p, 另一种是个人对企业的贷款即p2b。在目前的市场中p2b比p2p有优势, 在借款人信用等级、资金用途方面、p2p的风险比较p2b的风险要高。

一、互联网金融合理监管的必要性

现在的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发展出了很多衍生产品, 而且发展趋势也变得多元化。就目前的市场形式而言, 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 金融监管目前没有变得更具体化、细节化, 而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现在的监管环境十分脆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金融监管迫在眉睫。

(一) 存在非理性个体行为

例如现在最火热的p2p投资, 它的投资利润比银行的利息高出5倍到10倍之多。虽然p2p网站对于那些贷款者进行了信誉评级, 投资者是分散筹集资金, 但是p2p的风险仍然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往往被p2p网站所淡化, 投资者仅仅是将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想法可能会使得投资血本无归。

(二) “羊群效应”使投资者不理性

合理的投资能保证货币的保值或者赚更多的钱, 但是现实当中有许多不懂得投资的人, 他们往往更多的是根据他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投资理念去投资。“羊群效应”在有些地方是可以运用的, 但在现代的投资方面往往跟风者都是受害者。例如在近些年的股市中, 许多人看到他人在股市挣钱了, 自己也入市, 这样的跟风者大都是赔钱出市的。目前网络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软件是余额宝。余额宝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3倍, 余额宝下还有很多衍生产品, 例如蚂蚁金融他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6倍。蚂蚁金融就是将投资者的钱购买市场基金, 不过可以随时赎回。但是, 在这操作中需要涉及到存款流动性的问题和期限问题。如果投资市场发生巨大变动, 投资者们集体将自己的存款赎回, 这会导致余额宝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流, 它可能不能在段时间内将资金返还用户, 由于市场的紧张因素加上余额宝不能短期还款, 这又会引起更多的用户恐慌, 导致更多的用户要求返还存款, 这样可能会导致余额宝出现大面积违约, 导致无法还款。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风, 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三) 政府部门对于风险控制力不强

投资风险分两种, 一种是潜在的显性风险, 另一种是隐藏的隐形风险。显性风险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已发生的偏差、不合格或是审计中的缺陷项等来辨识出来, 而隐性风险则需要通过对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来判断, 而且需要结合知识管理来拓展目前的知识面以便更加有效的识别出隐性风险。

将风险分为显性和隐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正在开展风险管理的人们认识到, 咱们不仅要关注显性风险, 更应该关注隐性风险, 这些隐性风险往往危害会更大, 因为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风险。

如果识别出隐性风险, 这个跟如何获得隐性知识的方法是一致的, 知识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知识管理我们可以掌握如何将隐性知识外显化, 也可以获取隐性知识, 当然也可以借助此种方法来识别出隐性风险。

(四) 存在欺诈性等非法行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据不完全统计, 有超过45%的企业在过去2年时间内发生过信息安全问题, 在这些存在信息安全的公司中不乏国内知名大企业。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不断增加,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管制不到位, 导致了各种企业开始玩“猫腻”, 不少黑心公司开始兴风作浪。例如:某些网络金融产品在网络营销过程中, 对于投资的风险都是避重就轻, 对于展示面最大的字符就是预期收益。这会的极大的误导投资者。为此,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能放任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 应该出台较为完善的监管措施, 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健康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效措施

(一) 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 对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完善法律法规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对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诸多法律, 对于金融和证券方面的法律比较完善, 然而在那些相关法律条文中, 涉及到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近乎没有。为此, 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2、互联网金融有涉及内容比较广、领域多等特点,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没能及时跟上;即使有涉及到的内容, 也因为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节奏而起不到太大作用。为此, 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

(二) 建立全面的互联网管理体制

互联网涉及到许多行业, 而且涉及到很多领域, 这就加大了互联网监督监管的难度。为了实现更为合理的管理, 就需要对于那些网联网金融监督空白领域多下功夫, 对那些互联网金融管理中的重复管理, 进行不断优化整改。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首先, 政府要加强各个金融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相互协调;

建立起一行三会的制度, 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多交流沟通, 强化监管力度, 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2、其次是减少根据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 实施切实有效的监测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银行业也要发展其固有作用, 银行的介入使得金融方面的监管更加全面, 也促进了监督管理结构的转化。

3、注重互联网的自律性组织的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管理制度, 网络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加大执法的力度。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三) 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权限进行确定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 例如;美国就实行SEC认定目前美国P2P平台的交易模式是一种实质上的证券发行行为 (由指定银行购买借款人的债权后发行借款凭证, 投资人购买借款凭证) , 因此要求所有P2P平台必须进行注册, 该项注册通常耗时几个月, 耗资几百万美元。笔者认为这可以算是经济限制手段的一部分, 比较高的准入门槛也导致了目前美国P2P行业的新参与者不多。这个规定是SEC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而制定出来的权宜之计, 有很多呼声呼吁制订一部专门针对P2P行业的法规, 但短期内看来还不太现实。

参考文献

[1]樊劲松.随需应变大唐电信DC-NGNCC IP呼叫中心平台[J].通信世界.2008 (21)

[2]樊劲松.论知识经济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1999 (11)

[3]樊劲松.防止出境套汇对策分析[J].中国外汇管理.1999 (11)

[4]钟世舟, 花振新, 樊劲松.一个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的NMR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6 (06)

互联网金融:有金融没思维 篇8

“余额宝”带来的利好消息使其他互联网企业大为眼馋,百度、京东、苏宁没有闲着,纷纷效仿布局“类余额宝”领域。此刻的互联网金融正如脱缰的野马,正在急速奔腾。

OTT作为互联网思维中最热门的蓝海走势,此刻正全面将焦点集中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特别是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等诸多时下大红大紫的产品身上。

伪OTT 余额宝利润从哪来

作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明星,余额宝承受了极大的赞誉,并被看作是继微信之后的又一个成功绕过传统运营商,实现OTT(过顶传球)的互联网产品。

在几乎是一夜暴富的庞大规模之下,一个数据则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余额宝平均每个账户3300元,属于典型“小散”性质。也就是说,恰恰是最普通的市民群体,或者称之为屌丝群体,才是这些“余额宝”的最大金主,这些钱当然大多是从他们的银行账号上挪移而来。

利益无疑是驱动这些互联金融产品被庞大的屌丝群体疯狂点赞的关键,余额宝收益率为6.4%?6.45%,这样的“活期”业务收益,俨然比银行的定期利率都高。

但余额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OTT,因为如此高的收益率,并非来自投资,而是钻了银行为了揽储而出现的存款利率“漏洞”上。余额宝们把钱从银行账户里转走,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又以大额存单存回到银行。

银行俨然就是帮助“各种宝”创造互联网金融奇迹的始作俑者,这只能怪银行自己,哪怕利率提高的今天,这种剪刀差依然存在,就给予了“各种宝”机会。

这其实恰恰解答了人们内心的疑问,即收益从哪里来。而钮文新的炮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各种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所以,如银行无根本上解决剪刀差的良方出炉,“各种宝”将会得到更加野蛮的生长良机。而钮文新等寄希望于上级监管部门的取缔,则可能难有下文。

互联网金融就是众筹

疯狂掠夺银行存款的余额宝们、支持打车应用烧钱大战的移动支付们,已经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幕,但一旦剥去互联网金融神秘的面纱,露出赢利的本来面目,则不再神圣。

互联网金融只是利用互联网的构架而让传统的金融模式获得更广泛的和更自由的衍生,并得到更多的场景应用。互联网金融并不代表互联网赚钱,它的投入和风险同样巨大。但这并不能阻止众多互联网公司杀入这个战场。而目前可实现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则主要是以下三类:

一是类余额宝式的投资理财产品。这是用户增值业务,难点在于如何保持高回报以确保客户不流失,如无漏洞可钻,靠基金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其高增长率和风险状况都难以预测。且此类模式需要有强大的原始积累,目前家大业大的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依靠第三方支付平台鏖战而形成鼎足之势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才有此实力,并已形成先发优势。其他则更接近于打酱油。

二是移动支付们,这是用户付费项目。这块天地目前看来,同样是财大气粗的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天下。所不同的是,其他公司将可以借助O2O模式,以接地气形式,辅助移动支付形成更多的支付场景,如何选择和移动支付建立互通口,而不是自建一个全新的移动支付平台,将是未来的互联网热潮。

三是已经出现2年多但并没有太多发展的众筹平台,这是用户投资和创业项目。由于缺乏较理想的项目,这个平台互联网巨头渗入较少,成长缓慢。但目前众筹环境在国内已经得到改善。但在缺少创新产品的中国,使得国内众筹目前更像是电视创业秀的网络版。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无论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出现何种全新的项目类型,但其实际上都是一种宏观的众筹,即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吸引草根和屌丝参与其中,而非过去传统金融更注重大客户的形态,以聚沙成塔的形态,将小额资金变成一个长尾,从而形成互联网金融的长尾效应,实现在理财和消费两个方面的核聚变。

互联网金融本质没变

互联网金融必然对涉及金融的各个领域带来极大的影响,只是它依然逃不过传统金融上投资、理财上的固有瓶颈。

之所以互联网金融产品特别是投资理财类产品如此受到屌丝欢迎,这是在中国投资理财环境长期压抑下的一个总爆发。在国内,普通人投资理财的渠道受到极大局限,而互联网金融在投资理财上许下的收益率和安全性诺言,让对金融完全业余的屌丝们找到了自己的蓝天,也极大地吸收了众多社会游资。但除了“散户”聚成“大户”,互联网金融并没改变金融行业的实质,理财投资依然是按照最传统方式进行,只是让钱换了个储藏柜罢了。

而移动支付们则更悲催,在盈利前景尚没有展开之初,它不仅不能像“各种宝”那样空手套白狼,还要烧上数亿元用打车应用来收揽用户,靠“抢红包”来培养用户习惯。

在完全还没找到自己定位和盈利模式的互联网金融面前,超高速膨胀的用户规模和与日俱增的所谓互联网思维的神话,其实就是一颗最为危险的定时炸弹,一旦出现金融风暴、国家政策调整或其他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其可能瞬间就被自己聚集起来的巨大雪球所引发的雪崩所淹没,更被人们的口水所淹没。

上一篇:励志的古风句子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