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所绩效考核自查工作总结(精选8篇)
2011年,我所在畜牧兽医局党委、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注重执法队伍业务培训,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树立动物卫生监督新形象,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执法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现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建章立制,促进效能建设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政务公开制;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申请办证时间,为群众办证提供方便,使办证效率大大提高,得到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检疫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今年以来,采取走出去,先后5次27人(次)参加自治区、地区级举办的培训班。收到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
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配合专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设咨询点、宣传单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3月份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4月份,结合在和田县郎如乡流行“腮腺炎”和感防控工作,开展了《传染病防治法》、《知识产权》执法宣传,出动宣传车3辆次;到全县乡镇开展《食品卫生法》及食品安全行动宣传;5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条,出动宣传车4辆次,咨询活动4天。通过大力开展宣传,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知识,更好地配合我们的监督执法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业务工作
(一)卫生行政许可
为了作好实施前准备工作,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了解《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本级卫生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卫生行政许可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否定事项报备制、公开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一年来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严格把好准入
关,逐步提高准入条件,使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
为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防控工作,今年4月份、8月份、9月份,在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指导下,我监督所的配合下,对全县乡镇医疗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全县共检查县级医院1个、疾控(防疫)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2家,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三)食品卫生监督执法
1、基本情况:我县辖区共有食品餐饮户186家。截至目前,办理卫生许可证 167个(其中食品卫生许可证134、公共33),发放健康证 752 个(检查体检中发现梅毒11例,乙肝11,均已调离食品工作岗位)。一年中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85人次,监督车辆56车次,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发放监督意见书20余份。案件率为0。监督覆盖率为100%。
2、食品专项培训工作:年初,举办了一期食品安全培训班,参加人员达到3000余人次,4月份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发放严
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1500余份,和餐饮单位签订承诺书、责任装86份,培训学校分管食堂校长、卫生管理人员等200余人。6月20-22日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0人次,车辆3台次,设立咨询台4次,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3、4月份对全县辖区29所学校学生食堂及校周围边食品摊点进行全面联合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卫生的食堂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取缔一批校园周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摊点。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要求各学校对食堂进行合理整改和布局。9月份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检查工作共检查学校29家,有食堂的14家,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21家,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29家,配备卫生技术人员的3家,疫情配备人员的25家,因病缺勤登记的19家。
4、做好重大会议、接待的卫生监督工作:今年共参加政府重大会议、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监督3次。针对各种接待不同特点,先前制订可行卫生监督方案,指导接待宾馆(饭店)做好接待前各项工作,强调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按各自工作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保证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安全。
(四)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对辖区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全县共有水厂11家,对供水单位11家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对部分供水单位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监测,共抽检11份,合格11。
(五)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1、医疗机构废弃物专人管理情况,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避免其流入社会,造成医源性污染,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未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县11个乡镇,共有各种医疗机构32家,其中县级4家,乡镇卫生院12家,个体诊所16家。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避免周围环境遭受医疗废物的污染,造成疾病的传播,我所极为重视,多次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医疗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确保医疗安全规范有效。要求各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及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暂时储存点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
2、今年以来为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按
照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有步骤的开展工作,重点对本辖区内非法从事医疗美容、口腔、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超范围开展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非法的专项整治工作,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25次。
3、医疗市场整顿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医疗市场的管理,依法加大对医疗市场的执行力度,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维护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医疗市场的专项整治。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市场检查,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21家,乡镇卫生院5家,个体诊所5家乡镇巴扎市场1处联合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工商局取缔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第三医疗器械企业1家,取缔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个体诊所1家,查扣巴扎市场上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的药品51个品种,货值金额800元,检查保健食品、化妆品兼营企业52家,联合工商局下架“三无”品种的化妆品三个品种。针对存在的问题均给予了限期整改并限期进行了检查。
五、存在问题
(一)监督执法经费不足,交通、通讯、取证工具缺乏。致使监督覆盖率、发证前卫生审查率、餐饮具的抽检率、从
业人员体检率等都与“卫生工作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对远离城区的乡镇的食品经营单位,不能保证经常全面巡回监督,很多监督检查工作只能委托当地卫生院的防保机构代劳,难以达到卫生规范要求。
(二)所执法人员素质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
(三)卫生防疫体制改革后,由于各项协调工作没做好,致使监督监测采样难以同步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乡镇一级从业人员体检未明确,致使乡镇一级从业人员持证率低,存在较大的隐患。
六、今后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
(二)认真开展效能建设和行风评议活动,改善服务质量,树立文明执法窗口形象。
(三)继续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转变观念,广开思路,开创卫生监督新局面。
(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法律知识和对卫生监督执法的认识。
(六)积极争取政府落实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以保证工
1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考核对象
1.1 市 (行署) 妇幼卫生
省卫生厅要求, 对黑龙江省12个市和1个行署的市级妇幼保健院进行绩效考核。
1.2 县级妇幼卫生
按国家卫生部要求, 对黑龙江省64个县的妇幼保健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1.3 区和农村妇幼卫生
按省卫生厅要求, 在13个市 (行署) 中各抽取1个县和1个区, 每个区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县抽取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
2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政策依据
2.1 市 (行署) 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
以省卫生厅制定下发的《黑龙江省地市妇幼保健院目标考核量化标准 (试行) 》、《黑龙江省地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绩效考核方案 (试行) 》为依据和标准。
2.2 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
以国家卫生部制定下发的《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试行) 》——卫生部妇社发[2010]201号文件、其中附《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试行) 》为依据和标准。
2.3 社区和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
以省卫生厅制定下发的《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主要含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管理) 、《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试行) 》为依据和标准。
3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分级实施
3.1 市 (行署) 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
在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自评的基础上, 由省统一部署实施。
3.2 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
首先由县本级进行自评, 由市 (行署) 负责逐一考核, 省按10%比例数对县进行复核, 国家将对若干县进行抽查。
3.3 乡镇和社区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
应分成两种情况:从块状结构上, 妇幼卫生工作作为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而接受绩效考核;从条状结构上, 作为整体妇幼保健的网底延伸工作而接受绩效考核。无论何种情况均由县 (区) 负责实施, 省、市进行必要指导和抽查。
4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职能分工
4.1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组织领导, 落实好上级对本级的绩效考核, 部署好本级对下级的绩效考核。
4.2 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既要充分做好自身接受考核的准备, 又要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专长, 牵头、协助、参与对下级的绩效考核。
4.3 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兼有行政和业务职能, 要组织落实好本辖区内妇幼卫生工作和绩效考核工作。
5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组织体系
5.1 管理协调组
根据绩效考核的工作数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 由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体系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专业机构的人员组成。
5.2 技术指导组
由辖区内或更大区域内与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内容有关的专业技术、业务管理等专家组成, 负责绩效考核技术问题的解答和指导。
5.3 考核执行组
根据绩效考核工作实际需要, 抽调相关业务机构领导和若干名专家组成, 视情况在组内指定联络人员和文秘人员。
6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内容区分
6.1 绩效考核的种类
要区分工作考核和机构考核。工作考核即区域考核, 事关区域内所有与妇幼卫生相关的部门和工作。机构考核则是以该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工作建设状况及承担职能任务完成情况为主。目前这两种考核在市、县两级分别进行, 必要时可统一进行。
6.2 绩效考核的范围
要区分全面工作考核和专项工作考核。许多妇幼卫生单项工作特别是重大综合妇幼项目都要经常进行检查考核, 但要求的绩效考核是全面工作考核, 应包含专项工作考核在内。
6.3 绩效考核的时限
要区分年度绩效考核和规划目标中期 (终期) 考核或相关工作随机考核。各级每年不同时段都会对不同妇幼卫生工作有相应考核, 要求的绩效考核是年度绩效总体考核, 每年一次, 但平时各种考核成绩均应计算在年度绩效考核中。
7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先期准备
7.1 考核方案的制订
及时研究制订下发相应的实施方案, 除了一般工作方案的要素,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方案同时要明确开展考核工作的技术规范, 还要明确促使考核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规范。
7.2 考核组的准备
卫生行政部门确定考核时间, 下发通知, 抽调人员组建考核组。考核组要召开动员会和培训班, 掌握考核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 备齐各种材料和报表, 以及开展工作所需的相关用品。
7.3 被考核单位的准备
一方面是迎检工作的准备, 成立组织, 明确分工, 按考核要求及程序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考核内容的准备, 按考核标准分门别类充分准备好资料、现场和人员。
8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
8.1 资料的验证核实
主要通过材料阅看、实物检查、现场观察、基层访视、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看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评资料的准确性、正确性;查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8.2 考核的综合评价
对于定量、定性指标, 按照确定的分值、计算公式和统计学方法处理, 判定得分数。
8.3 情况的报告反馈
考核组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写出书面报告, 以评估情况通报会的形式向被考核单位如实反馈考核情况。
8.4 结果的复核校正
考核组将考核结果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抽样复查, 并参照平时工作情况进行适当校正。
8.5 成绩的确认公布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被考核单位的层级和工作需要, 于一定场合、一定范围、一定形式、一定时间将绩效考核成绩排序公布。
9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9.1 实事求是
严格要求考核人员, 尊重事实, 尊重被考核单位, 考核中把成绩说足, 把问题找准。
9.2 按章办事
提高考核人员的政策水平, 一切按标准和制度办事, 杜绝随心所欲和个人说了算。
9.3 科学严谨
对考核工作进行周密规划, 不搞形式走过场, 认真把好每道关查实每件事。
9.4 一视同仁
加强考核过程的有效监督, 反对双重标准, 有几组考核人员时必须统一口径统一标准。
9.5 紧凑高效
明确考核人员各自任务, 搞好协作, 抓紧时间, 减少应酬尽早完成工作。
9.6 廉洁公道
考核人员要认真执行考核纪律, 遵守自律规定, 避免暗箱操作和人为因素干扰。
10 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理性对待
10.1 把绩效考核作为更上层楼的动力
绩效考核排出名次不是唯一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 不论考核成绩如何, 都要做到不骄不躁, 谦虚谨慎再创佳绩。
10.2 把绩效考核作为改进工作的契机
在诸多被考核单位中排序必然有前有后, 在某些主客观因素影响下成绩不甚理想时, 要认真总结经验, 决不气馁以利再战。
10.3 把绩效考核作为交流学习的平台
各个妇幼保健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不要盲目和其他单位攀比, 要通过绩效考核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10.4 把绩效考核作为奋发进取的起点
调度通信所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制度
调度通信所各专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搞好标准化县调创建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将各项管理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实现调度通信所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可控在控,特制定调度通信所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制度。
一、考核对象:
调度通信所各专业(所长工作目标由局生产领导考核)。
二、考核办法:
1、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各专业专责人为成员的调度通信所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调度通信所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工作。
2、调度通信所工作目标按月考核,日常工作由考核小组人员日常检查,月考核时累计考核。
3、月考核时间按责任制规定的时限执行,考核时考核对象全员参加。
县卫生局妇社科:
为落实深化医改相关政策,加快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推动我县妇幼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长垣县卫生局转发《河南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的通知》(豫卫妇社便函[2012]24号)文件的精神,根据《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县卫生局计划于2012年全面推动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对乡镇卫生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的妇幼卫生工作进行立了考评,现将自评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各部门职责
根据市卫生局文件精神,乡卫生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领导为组长的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小组。对本院和村卫生所进行评估,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二、着重从以下四点入手进行了自查考核
1、政府保障: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行政管理;
2、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医疗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妇幼保健人员配备及服务能力;
3、妇幼保健管理:依法执业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妇幼保健服务提供的数量及质量,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信息管理;
4、妇女保健服务提供:妇女保健服务和儿童保健服务,服务对象满意度、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三、自评结果如下
1、政府保障方面 ⑴政策支持
政府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每年制定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
⑵经费保障
每年发放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照国家规定落实了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的经费。
⑶行政管理
卫生院设有专门部门负责,专人分管妇幼保健工作。
2、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⑴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乡卫生院设有公共卫生办公室,专人负责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信息管理、孕产妇保健,承担全乡妇女、儿童各项保健服务,主要开展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孕产妇及儿童卫生保健指导等,随着医疗改革深入开展,承担着全乡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补助项目、增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 目,预防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降消项目、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指导管理等工作项目。同时开设有妇产科、内儿科等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妇产科开展正常产、剖宫产以及妇科疾病治疗等,同时开展人流、中期妊娠引产、结扎手术等。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方面:医护人员与病人通道设置合理,符合无菌要求,产房急救设施、设备齐全并保证功能完好,医护人员操作熟练。
⑵人员配备
我院设有妇产科,有乡村医生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公共卫生有专人承担相应的个人及群体妇幼保健工作。产房急救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好。经常派遣人员去各县市级医院进行培训学习,为做好全乡妇幼保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明确了村级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承担村级妇幼保健工作。
3、妇幼保健管理 ⑴依法执业管理
我乡能够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在县卫生局的监督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全院职工人员都是去的执业证书后持证上岗。
⑵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按要求签发出生 医学证明,有专人管理。当年出生的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平均签发率达99%以上,并全部做到电子打印。
⑶服务管理
根据县卫生局转发文件,制定了辖区妇幼保健工作考核评估标准,由卫生院组织,每年对辖区内妇幼工作情况和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及产科质量每半年进行一次督导检查,乡卫生院每对每个村卫生室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通知整改。县卫生院每年对全乡村级保健工作人员培训。每年进行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0~6岁儿童进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
⑷信息管理
为孕产妇及0-6岁儿童建立电子档案,每月对妇幼信息进行上报,制定质量控制及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全乡统一健全的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妇女病筛查、儿童保健、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原始登记。每年定期实施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
⑸健康教育管理
制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开展面向社会的妇幼健康教育活动,卫生院本针对“农免”、“叶酸发放”、“母婴阻断”等项目进行街头专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000多份。
4、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狠抓管理工作,提高早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2012年全年活产298人,新生儿访视263人,新生儿访视率88.82%,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4325人,电子档案管理人数3328人,管理率77%。全年产妇数310人,产前健康管理人数265人,产后访视263人,早检人数202人,产前健康管理率85.4%,产后访视率88.25%。每季度对当年发生的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定期对孕产妇及0-6儿童进行随访,提早发现问题,预防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
四、存在问题
(一)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方面:村级卫生室刚刚进行整改,由于基层人才匮乏,不能配备专职的妇幼保健技术人员。
(二)妇幼保健服务方面:房屋建设布局不合理,现有面积已不能满足全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个别村医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不能胜任妇幼保健工作。乡卫生院预防保健用房面积不够,设备不全,医务人员少。虽然已经免费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了基本保健服务,但服务对象满意度低,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五、整改措施
1、积极争取增加乡妇幼保健 人员编制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经费保障和人才培养,使必要的服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和民政、计生部门沟通,做好国家重大及基本妇幼卫生项目。
3、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改善妇幼保健服务环境,使其能够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需求。
4、加强乡村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建立本地区0-6岁儿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制度及高危筛查技术规范。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严格执行新的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加强产科技术人员培训,积极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及时对孕产妇及0-6岁儿童进行随访,及早发现问题。努力查找工作中不足之处,积极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管理,提高妇幼卫生整体素质,为全乡妇女儿童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更温馨舒适、更全面周到的服务,为我乡妇幼保健事业作做更大的贡献。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在《意见》的指导和推动下,2010年,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以及《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政策也相继出台。明确要求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机构运行机制,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加强绩效考核,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1]。
2009年8月,宁乡县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同年12月份,又被列入湖南省绩效考核试点县。从2010年元月开始,宁乡县基层医改正式启动,并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改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建设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财政足额补偿保障机制。而在医疗体制改革和绩效考核改革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发现实施绩效考核是医改的关键。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已经成为近期改革探索和研究的重点。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
利用图书馆、CNKI数据库,对国内外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及方法进行查阅。了解国内外基层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广泛收集反映医院绩效的指标,结合乡镇卫生院所承担的特定职能,制定初步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现场调查中资料收集的依据。
2.2 调查研究。
搜集2008~2010年宁乡县33所乡镇卫生院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借助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进行绩效考评制度再完善和再设计。同时选取两家典型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并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医院负责人进行全面深入的重点访谈,全面深入的了解绩效考核改革的现状以及各方各层次人员的反应情况和对他们的影响情况等。
2.3 比较研究。
利用重点获取的宁乡县2所典型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数据及确立的指标体系,在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
2.4 TOPSIS法。
运用TOPSIS法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作为综合评判的依据,并考察其在发展中的科学协调程度,防止“一美遮百丑”和“一丑遮百美”的评价结果。
3 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理论工具的选择
宁乡县在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以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卫生院规模都相对偏小,运营状况总体上不佳,资金缺乏,人员素质不高,整体学历层次低,人才缺乏,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部分卫生院存在“家族式”管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不想干事、怕干事;卫生院留不住人,业务水平较高的临床医师纷纷流向县直医院,有的投奔市级医院,呈现“马太效应”。群众有病不敢上卫生院,医生不看病,也看不好病,基层群众健康需求得不到保障。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留住人才,加大投入,和积极推行绩效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综合考虑到宁乡县乡镇卫生院规模相对偏小、资金力量不足,财政保证能力较弱、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相对不高、人力相对不足、设备相对落后,相关配套的技术工具不全(或者大部分不具备)等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绩效考核实施的难易复杂程度、可操作性、连续性、快速性、可扩展性以及可接受性等因素的影响,保证绩效考核改革的顺利推行,保证其快速明显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考核选择了将目标管理绩效法和关键指标法(KPI)相结合,对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再设计和再完善。
4 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实施过程
绩效考核设计实施过程是整个绩效考核改革最核心的部分,关系到整个绩效考核改革的成败与否,如何进行绩效考核的再设计,如何使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化,如何保证绩效考核富有成效,就显得至关重要。
4.1 确定实施绩效考核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机构,其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着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绩效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经过深入调研,宁乡县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政府统筹,一院一策,节余提奖,亏欠不发”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的在于政府统筹各级财政投入和医改政策的前提下,建立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为核心的综合关键绩效考核制度,并实行绩效工资制。实行县对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在岗人员的双层绩效考核;允许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自身实际,在总的方针和原则指导下,自行合理确定具体的绩效考核细则和激励方案;鼓励各乡镇卫生院创新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节省开支,提高效益。但是对于当年收支节余出现亏损或未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的,以及考核(百分制)得分在60分以下的乡镇卫生院,该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不得发放绩效工资,以达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效果,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2]。
4.2 确定绩效考核范围和绩效考核对象。
宁乡县作为湖南省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对全县所辖的33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绩效考核。本次绩效考核的对象主要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所有在职在岗职工(退休返聘人员、外聘专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可不参与考核),请事假、婚假、丧假、产假、病假及各种原因缺岗人员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重点对卫生院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绩效管理。
4.3 科学测算有关经费和合理核定人员编制。
由宁乡县财政部门牵头,联合审计、人事、编制、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医改调查组,对近三年的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包括近几年全县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药品综合差价率、医务人员月平均收入等。摸底工作完成后,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的收入与支出,在收入方面,核定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绩效考核管理以奖代补以及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等收入。在支出方面,核定了人员经费、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物化成本费用和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等。根据收入支出核定结果,分别制定了2010年基层医改收入测算表和2010年宁乡县基层医院支出预算表,两个表格的制定使全县基层医改收入支出一盘棋运作,明确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及“五险一金”等经费由县统筹上级相关拨款后足额安排,临床一线及后勤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和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经费在医疗服务收入利润中解决,为绩效工资来源和经费预算提供依据。
根据《湖南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综合考虑乡镇卫生院的服务人口数量、服务范围等因素,以1.4人/千人口的标准,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编制只是作为核拨经费的依据,不把编制固定到人头。2010年按1.2人/千人口的标准配备,为人才引进适当预留编制。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严格准入、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按岗竞聘、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全员聘用制度。执行落聘人员待岗、自费进修学习和培训、停薪留职、自谋职业、辞退等政策,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为绩效考核实施打好基础。
4.4 确定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
总体上分两层进行考核,一是乡镇卫生院考核小组考核到各科室,再由各科室具体考核到个人,最后医院整体综合;二是院考核小组直接考核到全体干职员工。各单位可综合规模、科室设置、人员构成等情况,采用切合实际的考核方式,原则上要求每月进行两次以上考核,综合形成月度考核结果。各单位每月将绩效考核情况、绩效工资、大额费用支出项目进行公示,增加透明度,接受职工监督[3]。
4.5 建立绩效考核的框架体系。
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乡镇卫生院绩效综合考核体系应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设计乡镇卫生院绩效综合考核体系必须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要坚持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转变乡镇卫生院经营和服务模式,促进主动服务,消除职工收入与药品收入、医疗设备检查收入等挂钩的情况,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二是要坚持综合考核评价原则:合理量化考核指标,合理确定考核层次和频次,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方式;促进从单一考核评价向综合考核评价转变,从而提高质量与效率,促进乡镇卫生院全面履行职责。三是要坚持按绩效和贡献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逐步建立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分配办法;使相关医护人员收入与技术水平、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劳动贡献挂钩,并合理的拉开分配档次,重点向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的岗位倾斜,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医护人员倾斜。四是要落实考核结果: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护人员收入以及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4]。
4.6 建立和设计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依“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把乡镇卫生院员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一些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组织机构、优化岗位设置,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资格,做好各岗位的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考核指标和标准的参考依据,以建立岗位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为基础的考核。
4.6.1 建立绩效考核组织机构。
根据各卫生院实际情况,首先成立由卫生院职代会选举产生的绩效考核组织机构(5—7人),并明确分工负责。根据不同的被考核者选择不同的考核人员,既做到民主又做到科学。选择考核人员的首要原则就是应当对被考核者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其工作行为有最为密切的观察。在对不同的被考核者选择考核人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考核人员必须能够消除或者减少在考核中的个人偏见,保持客观标准。第二,必须是经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对单位的绩效考核思想与流程比较了解。第三,考核人员必须有机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全方位地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观察。
4.6.2 确定岗位职责目标及工作规程。
卫生院根据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下发的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具体实际,认真制定好本单位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目标及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相关人员反复学习,为绩效考核打好基础。科学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岗位配置主要考虑工作量和技术含量来配置人员,部分岗位实行并岗处理,岗位人员的确定实行人员竞岗、聘用等形式。卫生院岗位总数不得超出本单位财政补助人员数。
4.6.3 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结合卫生院的具体实际确定绩效考核项目和具体内容,把主要目标和各种关键业绩指标(KPI)作为重要内容,考核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和不能具体操作的一般不作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必须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满意度指标,以及否决性指标。明确评分细则标准,确保公正、客观及可操作性地确定绩效分值。工作数量以近三年度本岗位工作数量的平均值为基数,超额完成工作数量部分实行加分制。工作质量主要以卫生部推广的临床路径的执行、操作规范、熟练性、创新性及病历文书质量等为考核依据;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实行扣分制或倒扣分制,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
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与类别对德、能、勤、绩、廉五大方面通过岗位目标管理以及关键绩效指标方法(KPI)进行细分和提炼,确定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服务满意度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并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地确定相应的指标权重,增强科学性以减少主观性。为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考核指标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被考核者建立不同的子指标;第二,在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被考核者进行考核时,赋予各关键考核指标不同的权重;第三,对每个子指标具体详细的说明,以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准确地把握内涵,减少因对考核指标理解有异而导致偏差;第四,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强化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可比性。也就是分别把医生职系、护理职系、公共卫生工作职系、医技药剂职系、行政职系、财务会计职系、后勤服务等职系的工作都进行量化设计,合理确定其关键业绩指标的各子指标;同时对关键业绩指标的子指标赋予相应权重、明确内容、显化内涵,并说明资料信息来源[5]。
另外,合理设置指标考核评价等级。在制定指标考核等级时,应注意既不要分得过少也不能过于细化。结合上述目标管理法,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被考核者设置等级不同的指标考核评价标准。对于中层及以上的人员将其指标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五等:“远超目标”、“稍超目标”、“达标”、“未达标”、“远未达标”,中层以下人员分为 4 等:“远超目标”、“稍超目标”、“达标”、“未达标”,这样以较好地区分“达标”等级以上的工作人员之间绩效水平的差异。再将所有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把评价结果综合处理成百分制分数进行综合排名。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分数段将考核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4 个等级。通过以上科学设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核者凭借主观印象武断地把被考核者评定未某个等级,从而减少考核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6]。
4.7 绩效考核量化分值的计算。
除由卫生局任命的院长及院委成员外,卫生院所有员工按相关规章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将卫生院工作岗位分成行政职系、后勤职系、临床职系、护理职系、公共卫生职系、医技药剂职系、财务会计职系、技术工人等级等九个职系,并将同一职系中不同的岗位根据岗位价值、风险和贡献程度及职称要求,确定不同的岗位系数,岗位系数设计的调节范围为1.2至2.0之间。特殊贡献人员可酌情调高岗位系数,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奖勤罚懒,兼职人员提高一个岗位系数,合并进行岗位考核,其岗位总绩效只套改一个高的岗位绩效系数[7]。
各岗位根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三项关键综合指标以100%进行绩效考核,并确定个人的考核分值。考虑到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的不同实际情况,建议一般卫生院按照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分别占总考核分值的60%、30%、以及10%的比例进行考核分值计算,建议中心卫生院按照50%、30%以及20%的比例进行考核分值计算。考核总分值分为A、B、C、D四个考核等级,并设置相应的考核等级系数,一般卫生院的考核等级系数分别为:1.4、1.3、1.2、1.0,中心卫生院的考核等级系数分别为:1.2、1.1、1.0、0.9。各考核等级人员的比例分别占当月参加考核总人数的20%、40%、30%、10%。具体表1。
其中患者的满意度基本要求为90%,高于90%的可分A(大于等于96%)、B(90%至95%)两等,低于90%的也可以分为A(80%至89%)、B(70%至79%)、C(低于70%)三等。总体上实行倒扣分制度。另外考虑到“一院一策”的原则,各卫生院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具有上下30%的自主调控权利。总的考核系数,用岗位系数与考核等级系数的乘积来进行最后的确定。
4.8 绩效工资体系的设计与发放。
绩效工资突出岗位业绩,实现按劳和按贡献分配,将静态工资管理转向动态工资管理,将劳动者工作岗位能力、成绩、贡献以及行为与报酬高度统一,强化分配激励与约束功能。但是乡镇卫生院的性质、定位不同于综合医院,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在制定薪酬管理方案中又应突出其公共卫生服务性质,要与绩效考核紧密联系,还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保障合理的财政投入,力保结余、促进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是坚持绩效考核、真实反映业绩的原则。四是坚持成本核算、严格规范各项支出的原则[8]。
(1)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在编在岗工作人收入实行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特殊津补贴三部分构成。
(2)卫生院在编在岗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2010年核定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水平基数为人均14782元/年,每年根据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再科学合理的核定一次。
(3)卫生院绩效工资以“总量控制、一院一策”的办法进行管理。各单位根据国家以及宁乡县卫生局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历史负债、内部管理、工作任务完成以及业务收入情况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按照定岗定编不定人原则,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服务满意分别按50%左右、30%左右、20%左右进行考核计分(各卫生院据也可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核定个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到岗到人。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和原发放的加班补助、职务津贴等非改革性津补贴,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4)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暂按现绩效工资总量水平不降低的原则核定,年度内绩效工资总量不得高出上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20%。卫生院每月的绩效工资总额计算为:
卫生院每月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收入 + 财政补助拨款 - 事业发展基金 - 支出
(其中支出包括:人员各类保险基金、岗位基本工资、医疗设备费用、药物成本、退休费用、管理费用、低耗、以及水电等各类费用支出。)
职工每月绩效工资 = 卫生院每月绩效工资总额 ÷ 全院总分值 × 个人岗位系数 × 个人绩效考核等级系数。
(5)特殊岗位工资津贴的计算:为了保证宁乡县边远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稳定,促进其人员积极性和稳定性等,对青山桥镇、沩山乡、巷子口镇、龙田镇、沙田乡等在职在岗人员发放特殊岗位津贴,按200元/人/月标准提取,统一在全县乡镇卫生院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中提取,由县卫生局审批后发放。
4.9 建立绩效考核的经费保障计划。
经费能否足够保障是绩效工资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一是财政拨款到位,二是卫生院医疗业务创收,三是争取中央省市上级资金投入,四是争取其他社会组织的专项支持性款项。目前,宁乡县乡镇(中心)卫生院公卫办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和工作经费,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予以解决。其他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和工作经费由各单位在医疗业务创收中统筹解决,财政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适时的合理的支持。
5 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改革的初步成效分析
绩效考核改革从2010年1月起正式开始实施,目前已经经历一年稍多的时间,通过对宁乡县2所典型的乡镇卫生院(菁华铺镇卫生院和黄材镇中心卫生院)的深入调研(主要通过对卫生院各层级人员面对面深入访谈、座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以及根据2所典型乡镇卫生院自身近年来的各类统计报表数据以及宁乡县卫生局近年来各类官方统计报表数据,比较分析后,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宁乡县绩效考核改革的效果已经初步彰显。
5.1 卫生院人员绩效考核激励因素偏好调查分析。通过对宁乡县菁华铺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以及黄材镇中心卫生院(较大型卫生院)绩效考核激励因素的调查分析(如表2),得出不同的乡镇卫生院对绩效考核激励因素有不同的偏好排序。对菁华铺镇卫生院人员重要的五个绩效考核激励因素是:工作环境,提高收入、增加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培训机会、良好的医院管理制度。对黄材镇中心卫生院人员最重要的五个激励因素依次是提高收入、改善工作环境、改善生活保障、增加职业发展机会、良好的医院管理制度。
5.2 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对医护人员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积极主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情况调查分析。通过对宁乡县菁华铺镇卫生院及黄材镇中心卫生院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后对医护人员工作努力程度和积极主动性提高情况调查分析(如表3、表4和表5),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实施绩效考核后, 宁乡县菁华铺镇卫生院以及黄材镇中心卫生院分别有89.7%和87.3%的人员表现出其工作努力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分别有85.2%和82.3%的人员表现出其工作积极主动性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两家卫生院的患者满意度分别比绩效改革前(2009年)提高了20%和17%,成效较为明显。
5.3 绩效考核改革前后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比较分析。通过对宁乡县菁华铺镇卫生院及黄材镇中心卫生院实施绩效考核改革的深入调研,以及根据2所典型乡镇卫生院自身近年来的各类统计报表数据以及宁乡县卫生局近年来各类官方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宁乡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效果已经十分明显(如下表6、表7所示)。
根据以下表6和表7所示,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后,菁华铺卫生院和黄材中心卫生院的门急诊人次以及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都得到巨大的增长,同时菁华铺卫生院和黄材中心卫生院的每职工平均业务住院床日以及黄材中心卫生院的年出院人次也得到了有效增长,但远远低于门急诊人次以及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的增长;其中,虽然菁华铺卫生院年出院人次出现了下降,但是其年门急诊人数增长迅猛,所以其接诊病人总数还是得到了高速增长。这也可以看出更多的患者以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症,现在在门诊层次就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体现了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的理念,也证明了其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效率以及医疗服务理念都得到了极大了改进和提高。
5.4 绩效考核改革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管理和医院形象的影响。宁乡县通过这次绩效考核改革运动,极大的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内部管理,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好形象,并形成了内在动力,促进了乡镇卫生院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1)用人制度方面:形成了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动态用人机制。通过绩效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卫生院的分配制度:在保障效率、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合理拉开了收入差距,干职工待遇稳中有升,大大提高了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2)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实施绩效考核后,基本上已经能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目前基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总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配置结构基本趋于优化,人才短缺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善。
(3)改善卫生院的形象方面:使“以药养医”退出历史舞台,医院绩效管理与医务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不再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医护人员高尚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基层医疗卫生形象得到提升与美化,卫生院的公益服务型性质得到充分体现,保证百姓得实惠,使得人民群众对卫生院的评价满意度明显提高。2010年,宁乡县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0%,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与去年同比下降35.2%,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41.1%,累计为群众减轻药品费用负担近6000万元,使得人民群众对乡镇卫生院信任度日益的提高。
6 宁乡县卫生院绩效考核改革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湖南省宁乡县卫生院实施绩效考核改革一年来,由于指导
原则正确,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操作方法相对先进,并多方合力,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微观执行和具体操作层面,由于情况复杂,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针对行政、后勤等工作人员,尚存在量化的困难;某些考核指标的设计实际效果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即书面设计考核指标的成效提高,却导致了其他指标的下降,或者导致其他非要求内指标周边效益的下降;目前绩效考核工作量较大,运作流程也不是最为成熟,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部分人员对绩效考核改革理解不深,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重视不够,存在一定的阻力;总体上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特别是绩效考核方面专业人才缺乏,使得绩效考核在执行和改进方面存进一定瓶颈。如果仅仅依靠本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机构来推行绩效考核,不仅对绩效考核效果效率不利,而且很难保证长久的内在动力;同时实施绩效考核改革的财政保障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财政的投入不可能全面满足乡镇卫生院发展需要[9]。
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决不仅仅是几个基层卫生院的兴衰,它关系到一方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关系到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从医改前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医改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考虑,新形势下,在往后的绩效考核改革中,以下几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和改进:第一,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坚持合理的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双轨并行,使医院从“以药养医”的旧机制中彻底解脱出来。第二,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兼顾,注重于医疗卫生公益服务。第三,继续探索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运作流程,并适当引进当前比较先进的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制度设计和流程优化,加强系统的绩效管理,坚持持续改进,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效用。第四,继续转变职能,重视主动服务,注重公平,突出质量,关注效率,开辟出一条新的运营道路,把新医改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变为发展动力。第五,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推进绩效考核改革的纵深发展,完善竞争机制和分配制度,综合运用多种奖励政策,激发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积极稳妥的推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改革的发展和前进,并保障各乡镇卫生院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10]。
参考文献
[1]鄂琼,陈英耀.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5:292.
[2]蔡志明,王琦,王光明,等.医院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J].中国医院,2005,9(2):42.
[3]徐杰.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7:536.
[4]齐二石,刘传铭,王玲.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综合评测模型及其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50.
[5]周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需“量化”考核指标[J].中国社区医师,2010,7:23.
[6]张俊婕,赵琦,赵根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中国卫生资源,2010,13(2):60.
[7]Fredrik Nilsson.Recent Advance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TheNordic Case.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20(3):235-244.
[8]陈鸿君,彭亮.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乡镇卫生院薪酬分配方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2):884.
[9]John R.Griffth.Measuring Comparative Hospit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2002,47(1):41-45.
各村卫生室:
为了全面掌握2014年各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促进各卫生室的卫生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按照我院安排,于2014年7月22日至2014年7月30日对所管辖的19所卫生室进行2014年半年考核。卫生院成立了考核小组,由***副院长担任组长,***等人参加考核,考核情况如下:
一、考核方法:本次考核以《2014年**镇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细则》为依据,结合平时工作情况,采取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现场调查的方法,量化打分,综合评定。
二、通过考核,各卫生室工作都有所加强,综合服务明显提高,工作责任心强,各项工作以逐步规范。基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医疗:门诊日志均为按规范登记,存在缺项漏项,有的村甚至未进行登记。消毒销毁记录填写不规范。
2、药品未实行统一采购,未实施网上采购。大部分村卫生所未公开药品价格,未进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公示,部分村卫生所无国家基本药物公示栏。
3、健康档案:档案、活页体检表完整性差,存在漏项、缺项现象。如血型、家族史、中医体质辨识、用药情况、危险因素控制等项目未填。**村档案填写较完整,其余各村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项、漏项,尤以**村、**村档案漏项、缺项较为严重。
4、健康教育:大部分村医未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无工作计划,无健康教育资料及健康沙龙资料,无健康教育宣传栏。只有**村、**村、**村有健康教育资料,但资料仍不够完善。
5、免疫规划:儿童疫苗接种、出入库登记能够按时完成,个别村医儿童预防接种证填写不规范,无疫苗批号。
6、慢性病患者随访:随访工作虽然较2013年有所改进,但是仍浮于表面,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⑴、随访工作入户的少,主要以门诊随访为主,多以患者上门要求测量血压为主,在测量血压时未进行详细的询问及指导。较远的患者基本未进行随访,亦未进行电话随访,导致随访表信息不真实。
⑵、村医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不够,态度不端正,尤其是**村村医,可能村医认为到农民家中服务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而不去入户,有的村医入户时工作不够扎实、细致,未能具体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如药品名称、用药剂量、服药时间等。
⑶、随访表填写不规范,完整性差,缺项漏项严重。随访表中体重、体重指数、日吸烟饮酒量、运动、主食等项目未填写。
⑷、随访真实性差,随访表中填写的用药名称与患者服药情况不符。**村情况较严重。
7、重性精神病管理:对所辖村精神病患者未建立健康档案,未进行体检、随访。
三、整改意见
1、村卫生室加强基本医疗服务,各种医疗文书填写要规范,设立国家基本药物进行公示栏、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公示栏、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公示栏。
2、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面,由于条件限制个别村卫生室没有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因此我们会督促村医与村委会协商,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
3、要求村医、片医按照《2011版国家公共卫生规范》将各村的重点人群档案具体补充填写一遍,将档案中的空项、缺项按规范要求填写完整。
4、督促、指导村医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沙龙工作,要求村医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每月将本村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沙龙内容、文字资料、影像资料上报卫生院公卫科,公卫科进行审核、整理后,村医留档保存。
5、各村建立慢性病患者随访情况登记本,登记本应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值、用药情况、联系方式等项目。每季度进行一次更新,以确保随访信息真实性。
每月片医下村3天,联合村医进行入户随访,将随访工作进行落实。村医在每月到卫生院工作期间,与片医核对信息,在片医指导下填写随访表,录入电子版随访表。
6、为将糖尿病患者随访工作落实到位,卫生院给进行慢病管理的村卫生所配备血糖仪,以方便各村村医糖尿病患者随访。要求村医统计本村能够管理到的糖尿病患者数,以方便试纸条的发放。
7、要求村医通过重性精神病项目管理资料,为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并填写随访记录表。
四、通过现场量化打分和综合评定。我院决定对***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给予奖励,对***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给予处罚。
通过考核2014年上半年在我院和各卫生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各片医、村医克服缺点和不足,发扬优点,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力争把我院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中心卫生院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推动我旗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根据赤卫办字〔2011〕153 号文件关于转发《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我旗妇幼卫生事业存在问题,并对我旗辖区内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自评,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各部门职责
接到通知后,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卫生局领导为组长的全旗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小组。由考核评估小组制定了《自评估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明确了各部门职责。
二、着重从以下四点入手进行了自查考核。
1、政府保障: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 保障。
2、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医疗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妇幼保健人员配备及服务能力。
3、妇幼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服务提供的数量及质量,妇幼保健服务的管理,服务对象满意度。
4、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三、自评结果如下:
1、政府保障方面
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制定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组织实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局设有专门部门负责、专人分管妇幼保健工作。
我旗每年都制定地方妇幼卫生项目补助政策,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落实补助政策。旗妇幼保健所为全额事业单位,25名全额编制及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均为财政发放工资。
2、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我旗妇幼保健所现有职工43人,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人,医师8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及护士8人,技师2人。妇幼保健所业务用门诊楼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保健科室设置健全,临床科室设置与开展的服务相匹配,产房急救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好,设备配备达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外设一个社区服务站,每年派出20余名业务人员进修学习,为做好全旗妇幼保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乡镇卫生院有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村级卫生室已经进行了整改,明确乡村医生承担村级妇幼保健工作。
3、妇幼保健服务:
(1)我旗能够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有22个,在旗卫生局和妇幼保健所监督下依法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每一位从业人员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2)旗妇幼保健所每半年对每个苏木镇卫生院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知整改,并留存质量控制档案。对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主要制度及技术规范健全、畅通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等问题进行指导。
(3)每年举行两期全旗乡级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班,由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按月例会,培训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班有签到,考试,档案齐全。
(4)建立全旗统一健全的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妇女病筛查、儿童保健、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原始登记。制定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建立妇幼卫生信息报告与质量控制及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妇幼卫生信息收集、上报、审 核、分析、反馈及质量控制工作机制,运行顺畅。每年定期实施妇幼卫生信息漏报调查。
(5)我旗各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爱婴医院实施《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将《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本院母乳喂养规定》张贴在每一个病房的显著位置,达到了爱婴医院要求。
(6)。。成立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当年实施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定期开展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及疑难危急重症病例讨论,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降低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率。
(7)制定全旗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及实
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包括媒体)每年开展面向社会的妇幼健康教育活动,本针对“母乳喂养”和“叶酸发放”进行了两次街头专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4000多份。。每月开展“孕妇学校”培训,对孕妇们进行健康教育。
4、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狠抓两个系统管理工作,提高早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制定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规范和高危筛查技术规范。
2009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34%;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04%;住院分娩率99.97%; 新生儿死亡率为11.57‰。剖宫产率为47.25%,201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5.04%,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3.34%。住院分娩率99.93%,孕产妇建卡率99.75%,高危产妇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为10.51‰,孕产妇死亡2例。剖宫产率51.52%。
2011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7.03%;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3.84%;住院分娩率99.83%;新生儿死亡率为4.51‰,孕产妇死亡2例。剖宫产率为60.77%。
五、存在问题
1、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方面:旗妇幼保健所的房屋建设布局及面积已不能满足全旗广大妇女儿童的服务需求,村级卫生室刚刚进行整改,由于基层人才匮乏,不能配备专职的妇幼保健技术人员。
2、妇幼保健服务方面:虽然已经为全旗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了服务,但服务质量有待加强,婚检工作虽然政府已经给了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但婚检率仍然偏低。
六、整改措施
1、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增加旗妇幼保健所人员编制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经费保障和人才培养,使必要的服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和民政、计生部门沟通,做好婚检免费宣传工作,提高婚检率。
3、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改善妇幼保健所服务环境,使其能够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服务需求。
4、加快村卫生室的建设,加强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严格执行新的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加强产科技术人员培训,降低孕产妇死亡例数,积极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努力查找工作中不足之处,积极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强化管理,提高妇幼卫生整体素质,为全旗妇女儿童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更温馨舒适,更全面周到的服务,为我旗的妇幼保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自1997年起在国内中文期刊公开发表的以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为主题的文献。排除内容不涉及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重复发表以及发表时间不明确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
以社区卫生/绩效/考核/考评/评价等为主题词, 检索中国知网 (1997~2010.4) 、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997~2010.4) 、万方数据库 (1997~2010.4) , 并辅以手工检索, 收集我国有关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绩效考核的文献。
1.3 文献信息提取。
1.3.1 定量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 在对文献进行复习的基础上, 编制文献数据提取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文献特征:包括发表时间、发表期刊是否为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主题类别 (即:方法研究、理论探讨、现状分析、其它) 。
作者特征:包括作者专业、身份背景 (即: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其它) 。
内容特征:包括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方法、评价方法。在结果中统计某一方法选择频数占文献的比例。
1.3.2 定性研究。
对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文献进行内容提取, 包括研究对象、考核主体、被考核对象、考核方法、考核时间、考核体系及考核内容等。
2结果与分析
初检索出中文文献104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排除44篇文献, 最终获得文献共60篇。
2.1 关注度分析。
通过对检出文献的分析发现, 1997年到2000年, 社区卫生服务处于起步阶段, 被检索出文献对绩效考核尚未形成关注。自2001年起, 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相关文献开始出现, 但数量极少。2006年《国务院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6]10号) 进一步明确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 研究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关注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发表文献数量也逐年增加。由此可见, 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研究存在政策导向性。
在所发表文献中, 有36.67%的文献为基金或项目支持产出论文,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篇, 国家部委项目6篇, 省市级项目11篇和其他1篇。
不同身份研究者对社区卫生绩效考核的关注度也有不同。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 由于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制度、结果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政府投入关系密切, 同时由于机构具体情况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同, 在执行考核标准的具体操作上灵活性较强, 所以机构管理者对此关注较多。
在研究类别上, 方法研究所占比例最大, 为全部文献的36.67%。此外现状分析占31.67%, 理论探索占13.33%, 其他 (如综述, 经验介绍, 学术会议交流等) 占18.33%。结合文献发表年度分析, 初期主要为理论探索, 之后对考核方法及其实施现状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加。
2.2 研究背景与考核目的分析。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查阅[1,2,3,4,5], 国内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大多基于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的框架, 但相对体系评价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健康等方面的效益评价, 绩效考核更适用于对具体的机构层面的工作进行考评, 目的是通过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数量和质量, 了解机构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为决策者制定工作计划与管理目标提供依据[6,7]。
2.3 考核主体分析。
实施考核的主体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也有所差异, 主要为利益相关者考核和第三方评估。
2.3.1 利益相关者。
一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基层卫生机构的评价主体一直以来都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8]。多数研究者认为应该将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考核主体。
二是上级业务技术指导部门。上级业务技术指导部门为机构提供具体的专业技术指导, 可对其提供服务的项目、质量、数量进行评估, 是保证考核专业性的重要条件。
三是机构工作人员。机构工作人员对机构的评价可以体现机构内部的管理水平, 因此有研究者将机构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对机构的工作环境与个人成就满意度、组织认同度[9]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四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服务的直接接受者, 机构所在社区的居民对机构提供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是考核机构服务效果的指标之一。
2.3.2 第三方组织。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由第三方组织[10,11]来完成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机构绩效, 体现公平性。目前国内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进行绩效考核的第三方组织主要有大专院校专家团队和社会第三方评价组织[10]。
2.4 被考核对象分析。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绩效考核的基本单位主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常包含政策性指标[12], 可了解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国内研究一般以行政区划级别划分研究范围。
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有关的政府投入主要体现在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上, 因此国内研究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服务提供者及其所提供的服务。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考核, 包括机构的建设、运行 [13]和发展[14]等;二是对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 包括提供公共卫生整体情况考核[15,16]、慢性病社区管理考核[17,18]和妇幼保健质量考核[19]等。
2.5 考核体系构建的方法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中, 有24篇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研究归纳了文献中使用的方法, 以统计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各方法的选择频率。由表1可见, 大多数研究者在筛选指标及确定权重时都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比较注重使用统计学方法, 以获得更加客观、科学的研究结果。
如表2所示, 不同研究者根据自身专业背景或所关注领域不同, 在评价方法选择上有所不同, 构建体系的评价方法呈现出种类较多且较分散的情况。包括管理学方法[19][20]、经济学方法[21]、统计学方法[22,23]等。
2.6 考核维度。
国内研究者根据考核目的和主体的不同, 建立了不同的考核维度。如表3所示为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中提出的两种主要考核维度以及相关考核内容。
2.6.1 机构全面绩效考核。
2.6.1.1 投入-过程-结果[24]。
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维度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是目前国内研究者采用较多的绩效考核模式。该体系建立在成本、效果、效益的经济学评价方法基础上, 不仅对结果和结局进行考评, 而且充分考虑了影响结果和结局的因素, 能够对机构绩效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2.6.1.2 财务目标-业务流程-顾客 (患者) -创新与学习[19,20]。
该体系使用平衡计分卡将社区卫生机构的远景战略转化成为绩效考评准则[13]。其中业务流程层面和患者层面权重最高, 财务层面权重最低, 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性质相一致[20], 并强调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理念。
2.6.1.3 监督评估-专业评估-社会评估-自我评估[9]。
国内大部分绩效考核是组织机构层面的考核, 但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组织机构外部的因素。该体系借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开发的组织绩效测评系统 (OPM) 思路[26], 将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价主体, 结合利益相关者所感兴趣的权益作为评价内容, 确定了平衡政府、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绩效测评系统框架。
2.6.2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2.6.2.1 投入-过程-结果[5][27,28]。
有研究者在机构全面考核使用的“结构-过程-结果”框架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宏观环境和外部其他系统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32], 通过这一体系检查公共卫生机构或服务项目的绩效, 测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预定目标的程度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2.6.2.2 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满意度[29]。
在部分文献中, 研究者用服务效率代替服务数量这一指标[27], 更加强调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服务质量反映的是公共卫生各项功能的实现程度, 即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结果。满意度包括居民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 [29,30]。
2.6.2.3 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11]。
该评价框架从3E绩效管理思想[31]和绩效评价维度出发, 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作为评价主题。其中, 经济性指标主要考核提供服务时的成本控制;效率性指标主要衡量机构提供服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效果性指标主要反映提供服务的目标或效果。
3 考核结果运用
目前国内对社区卫生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13,21,32]
3.1 政府依据考核结果, 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补偿提供依据,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加强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监管。
3.2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考核结果, 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措施, 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3.3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考核结果, 分析机构的运行情况, 通过考核所反映的结果, 找出影响各机构绩效的因素, 以便进一步改进。
4小结
本研究发现,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研究受政策性因素影响, 经历了从理论性研究到应用性研究的过程, 研究方法逐渐由描述性向方法学研究发展。
【卫生监督所绩效考核自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卫生监督所行政效能监察自查自纠工作汇报06-16
卫生监督所工作制度06-18
卫生监督所党员承诺工作小结05-30
卫生监督所创建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06-14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总结11-01
2022上半年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05-27
动物卫生监督所上半年工作总结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