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精选8篇)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篇1

1、经济管理的性质和原则

经济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监督等各项实践活动的总称。经济管理是人们进行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经济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济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是指经济管理反映协作劳动、社会化生产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性质;后者是指经济管理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性质。经济管理的二重性原理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管理的二重性是由生产的二重性决定的。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经济管理的共性,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经济管理的个性,经济管理的二重属性是同一管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学习和掌握经济管理的二重性原理,有助于我们探索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对外经济开放”的方针,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经验和方法。

经济管理的原则,是经济管理中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规范和标准。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最佳效益的原则。

2、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在资本主义管理史上,他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方面。在作业管理方面,泰罗制定了三项管理方法:第一,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第三,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在组织管理方面,泰罗也制定了三项管理方法:第一,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业计划部门,按照科学的规律制订计划,管理企业;第二,实行职能工长制;第三,利用例外原则进行管理控制。

3、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整体趋向一个目标,它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项活动。管理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项,管理活动又包括五个要素或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有名的“法约尔法则”,即:大企业的下级阶层和小型企业以及初级企业的经理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是技术能力,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的经理和大企业车间主任以上的管理人员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能力。

法约尔总结出了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3、梅奥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不仅有经济动机,更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必须注意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寻找提高工人积极性的办法。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只重视正式组织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即士气,士气越高生产效益也就越高,管理者要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4、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论。他认为,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因素,如基本工资、工作安全以及周围关系等,这些因素一般不构成强烈激励,因此也叫保健因素;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包括工作本身、成就、晋升等,这类因素是满足个人发展或自我价值实现的因素,因而是真正的激励因素。麦克雷戈提出了X理论-Y理论。

5、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取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决策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决策的性质可以把他们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6、系统原理。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它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优化目的,必须对管理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这就是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运用系统原理研究管理问题,必须明确:系统有哪些要素组成;系统内外部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联系方式;系统及其要素具有的功能;系统的生产、发展过程对现存系统的影响,以及发展的趋势;维持、完善与发展系统的源泉和因素;完善系统功能的途径。管理的决策和措施就是建立在上述的系统分析基础之上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系统的四个特性,即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7、人本原理。所谓人本原理,就是指一切管理活动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遵循人本管理原理,从保护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人的合理意愿,维护人的基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一要建立适宜的体制,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促进人才流动。

8、经济管理的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激励)

经济决策,是指人们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改革策略和重大措施等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经济决策的程序是: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方案评估,择优决断;实施决策,追踪反馈。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经济决策贯穿了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经济建设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决策对社会政治和人们的心理也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监督,是指对经济活动的监察或督导。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经济监督,有其客观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可以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考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要保持正常经济活动的进行,仍需要进行经济监督。因为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组织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在分配方面我国贯彻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还会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发生等等。

激励职能,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刺激手段,唤起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其将储存的潜能发挥出来的管理活动。激励职能的特点是:作用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变化性和差异性;不可测定性。激励职能的类型有:目标激励;奖罚激励;支持激励;关怀激励;榜样激励。激励理论主要有:ERG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9、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人、财、物、科学技术、时间资源、经济信息的管理

(一)对人力的管理。我国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1)实行计划生育,为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2)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质量;(3)广开就业门路,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人力资源潜力;(4)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达到人尽其才;(5)挖掘劳动者潜力,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二)对财力的管理:财力及其运动。财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财力的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财力的开发(生财)、财力的集聚(聚财)和财力的分配使用(用财)三个环节。财力运动的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财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是聚财和用财的前提;聚财是运动的中间环节,是生财和用财的制约因素;用财是为了生财,用财和生财互为目的。

(三)对物力的管理。对物力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要求,结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开发、供应、利用和保护好物力资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合理地、永续地利用物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

(四)对科学技术的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1)根据创新驱动战略,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2)组织科技协作与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3)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4)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对时间资源的管理时间资源管理的基本途径。(1)规定明确的经济活动目标,以目标限制时间的使用;(2)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控制时间的使用;(3)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挖掘时间潜力;(4)保持生产、生活的整体平衡,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

(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是:广泛收集;认真加工;及时传递;分类贮存。经济信息管理的要求是:准确、及时、适用。

10、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经济、法律、行政方法(一)经济方法的科学运用。经济方法的科学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经济杠杆的科学运用。为了科学有效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各种经济杠杆的不同作用领域和具体调节目标。如税收杠杆的调节触角可以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多种调节目标;信贷杠杆是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其调节目标从宏观上看可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从微观上看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等等。(2)必须使各种经济杠杆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套运用。(3)要注重科学地选择经济杠杆和掌握经济杠杆的运用时机与限度。

(二)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国家管理和领导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经济管理中之所以要使用法律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统一,保证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朝着同一方向、在统一的范围内进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体讲:(1)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的合法利益;(2)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实现;(3)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4)为了推动和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5)为了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性。行政方法的作用表现在:(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动员广大劳动群众和经济组织完成统一任务的重要手段;(2)科学的行政方法,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3)科学的行政方法,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行政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1)容易造成经济活动的动力不足;(2)容易割断经济的内在联系;(3)容易造成无偿调拨、无偿供应、无偿支付的现象。

11、经济管理组织的基本原则

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是管理者履行各种管理职能,顺利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有效性原则,即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包括它的结构形态,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都必须讲效果、讲效率;(2)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即各级经济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根据所管辖范围和工作任务,在管理经济活动方面,都应拥有一定的职权,与此相对应,还要规定相应的责任;(3)坚持管理层级及幅度适当的原则,一般来说,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即幅度宽对应层级较少,幅度窄则对应层级较多;(4)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5)坚持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执行与监督的分设原则。

12、经济管理的效益及评价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投入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产出是指劳动的成果。

经济效益的大小,与劳动成果成正比,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成反比。经济效益有三种表示方法:即比率表示法;差额表示法;百分率表示法。评价经济效益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宏观经济效益、中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13、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企业对国家的责任,如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依法向国家交纳各项税金、费用和利润;有效地利用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资产,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对用户的责任,如为用户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劳务,做好各种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工作;企业对自身发展的责任,如企业必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保障职工的利益;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如必须从遵纪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提供就业机会、进行职工思想教育、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等。

1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不对外公开发行股票、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5、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现代生产力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6、深化企业改革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在基本制度、组织形式、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所以,在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必须重塑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即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推进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必须真正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机制。要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加强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管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企业改革为加强管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加强管理巩固了改革成果,推进改革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而不能互相替代。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管理企业。

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管理不断地创新,当前已出现企业管理“软性”化、知识化、战略管理全球化、走向开放式面对面的感情管理等新要求,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一整套随情况而变化的制度和措施等企业管理新趋势。

17、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内外环境的要求,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作的总体谋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为了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并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以合理配置企业的全部资源。

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点,同企业经营策略、企业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关系企业根本性问题的重大决策,而企业经营策略是服从于服务于战略的具体筹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定着计划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要求,企业计划必须体

现既定的战略,是战略的展开和细化,使企业发展战略成为可能实施的具体行动方案。

企业发展战略包括市场开拓与经营、人才开发、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许多方面。按照企业发展方向的不同,企业发展战略有单一经营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集团化战略、外向化战略等多种类型。

18、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对劳动效率、经济成果有重大影响。产品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其实质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吸纳优秀的人才。企业要以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相对优厚的生活待遇吸引各类人才,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综合考虑专业、岗位、技能等要求,使适当的人才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再次,要加大人事、劳动、工资改革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收入随职责、贡献不同而变化,引入竞争机制,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人人精神振奋、干事创业的局面。第四,要坚持员工培训,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培训工作,用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19、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塑造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具有鲜明企业特征的企业哲学、价值观、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传统习惯和作风等方面的总称。它具体表现为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容包括有: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管理思想、企业民主、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作风、企业团体意识、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它可以有效地强化管理效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塑造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规范企业的行为,改善经营作风;可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引导企业以及职工个体的价值取向;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职工以最大的热情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行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辐射外部环境等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企业精神及其行为特征等在企业职工和公众心目中的全面反映。企业形象是个综合概念,它由许多具体内容构成。概括起来说,它主要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工作形象、环境形象等要素构成。

企业形象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财富。一个企业的外部形象如何,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其次,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三,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对外交流和合作。

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绝非一日一时之功,需要企业在许多方面做出长久不懈的努力,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企业为消费者服务的环境的改善;第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加强企业形象的宣传;第四,企业形象的维护和调整;第五,从外部形象、内部形象、表层形象、深层形象等多方入手,全面努力。

20、市场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具有市场购买能力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即:有某种需要的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的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的市场,才能决定市场的规模和容量。

21、企业可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策略,主要策略包括市场定位策略、无差异市场策略、差异市场策略、集中性市场策略等。市场定位就是确定本企业

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无差异市场策略,是指把对象市场看成一个整体、以单一的产品去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差异市场策略,是指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制造不同的产品,采取有差异的营销组合。集中性市场营销,是指在整个市场中选一个特定的子市场,充分发挥本企业自身的优势,采取专业化生产,并集中在这个子市场营销。

22、主要的营销策略正确选择及合理调整企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整体营销策略,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策略(产品从投入市场直到在市场上被淘汰,如同生命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成熟、直至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根据产品处于其市场生命周期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灵活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品牌和商标策略、包装策略等。价格策略主要包括用成本导向定价法、市场需求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等不同方法给产品定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高价策略、低价策略、折扣让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多品种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等。销售渠道策略包括选择中间商、选择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长渠道和短渠道、宽渠道和窄渠道等方面采取的不同策略。促销策略主要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等多种促销方式的选择及组合策略。

2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极为重要。首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石。只有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不断促进技术进步,改变产业技术结构,形成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把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现实生产过程,占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制高点,才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再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本措施。企业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运用新原理、创造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扩大和开拓市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其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才能不断改革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手段,改进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改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兴旺发达,不断发展。因此,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硬道理和大趋势。

24、质量管理。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全面质量管理是由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的系统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第一,全面的质量含义。质量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各部门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工作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第二,全过程的管理。产品质量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因而质量管理也必须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第三,全员的管理。产品质量是全体员工工作质量的体现,因而要动员每一名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实行全员管理。第四,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全面的质量是企业在现代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立足点,是企业的生命,因此,必须把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第二,一切为用户服务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是从了解用户需要、到经济有效地满足用户要求的经营性管理,用户满意是产品质量的最高标准。第三,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防检结合,预防为主”,重点放在“事先控制”上,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第四,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数据为依据,全面进行质量分析,把握质量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了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性。第五,一切按PDCA循环的原则。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标准化程序,按照这个程序开展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25、企业财务管理包括成本和成本管理、企业资金筹集、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

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成本管理是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内容。1.在实际成本发生以前,在分析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调查了解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预测产品成本的变化,确定目标成本,制定成本计划;2.根据成本计划的要求和各种消耗定额及标准,对实际成本发生过程进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影响成本的不利因素;3.对生产过程的实际消耗和各项开支进行准确及时地核算,保证实际成本的真实性与可比性;4.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分析,即分析实际成本与定额标准的差异及原因,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使成本管理达到新的水平。

对流动资产管理的要求:(1)正确预测流动资产的需要量;(2)合理筹集流动资产运动所需要的资金;(3)科学控制流动资产的占用数量;(4)不断加速流动资产的循环与周转。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1)摸清固定资产家底,科学确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搞好固定资产投资;(2)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都能得到合理补偿。(3)切实搞好固定资产的保全,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无缺;(4)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及矿山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具有无实体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管理无形资产的要求:(1)正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防止这部分资产的流失和侵蚀;(2)按规定期限分期摊销已使用的无形资产;(3)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效能并不断提高其使用的效益。

财务分析是运用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做出的评价。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提供广泛的帮助。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偿债能力分析,就是通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来判断企业负债的安全性和短期负债的偿还能力。营运能力分析,主要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判断企业资金流进、流出速度及销售活跃情况。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

26、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宏观经济管理既不同于政府对于特殊行业和特定产品的具体管制,也不同于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性和地区性的经济管理,更不同于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内部的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不是对单个微观经济主体的个别管理或部门、地区经济管理的简单加总,而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和部门经济、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国民经济有机系统,对其进行全盘统筹和整体协调。

27、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宏观经济管理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管理。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生产的运行过程。所以,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也就是对社会再生产总体运行过程的管理。其具体内容主要有:国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国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消费基金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际收入的平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生产布局和地区合作等。

28、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政府对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进行管理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二是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变动; 三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者说是在一定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社会就业状况。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四是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外汇收入和支出的相对平衡。

29、实现总供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总供求的平衡对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第一,实现总供求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二,实现总供求平衡有利于社会

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实现总供求的基本平衡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0、政府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是最能代表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机构,掌握最充分的公共权力资源,拥有最强大的公共信息系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参与和组织国民收入的分配;二是要购买和消费大量的社会商品,这种行为必然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三是重要的社会投资主体,政府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是要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流通;五是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相应政策、税收等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活动,能够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由此,宏观经济管理具有行政性、总体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1、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是指政府凭借一定的行政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行使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核心是搞好宏观调控:(1)宏观决策,即从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方针和政策;(2)宏观计划,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短期规划;(3)宏观调节,即运用各种政策和手段,协调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4)宏观监督,即通过制定各种法规,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促进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目标;(5)宏观服务,即通过提供信息、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各种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32、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3)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4)具有可操作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短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对长线产业和产品采取抑制政策。

33、财政政策的种类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如税收、公债、投资、补贴、公共支出、预算等,对一个时期的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如果在一定经济状态下,增税与减支同时并举,财政盈余就有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它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保持中性影响的财政政策。财政收支在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34、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第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第三,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第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35、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因资金不足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用未到期的票据进行融资时支付利息的比率。

36、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保证货币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二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7、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1)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都是

投资主体,这能促进形成竞争局面,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2)投资决策自主化。新的投资体制将使投资者拥有充分的决策自主权,同时也要承担投资风险。真正做到谁投资、谁负责、谁受益。(3)投资方式多样化。新投资体制下,在融资方式上,将由传统的单一的间接投资方式发展到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相结合方式。在利用外资中,可采用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4)投资领域广泛化。除少数特殊行业和领域由政府规定特定主体投资外,对于市场能有效调节的领域,应由企业来投资。(5)资金来源多渠道化。即由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转变为财政、贷款、自筹、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

38、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第四,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五,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第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39、对外贸易战略

对外贸易战略主要包括进出口平衡的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战略以及比较优势战略等。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要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篇2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探讨优化重点税源管理的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新古典经济学专业化分工理论,在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税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税收体系的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意义

受制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并趋近于GDP增长速度。2012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为12.8%,增速继续变缓。2014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6%,增速跌至1991年以来新低,二十多年来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态势被打破,与前些年动辄2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对比。这些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进入了“慢”增长时期。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下移至“七上八下”成为一种常态,财政收入的“慢”增长也将得以持续。而从财政支出方面看,财政支出进一步增加,民生改善需求大,我国的财政收支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化解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 税源管理一直是税收征管的一个薄弱环节,重点税源企业作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支柱,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税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分配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税源结构呈现流动性及多元化趋势, 这意味着税源发展更具有隐蔽性。而我国目前的税源管理实践对此应对不足。造成这种局面有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原因是各级政府过于重视组织税收收入,对税源没有深入地进行分析、调查和预测,没有充分掌握实际的税源情况;其客观原因则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处于深刻变化之中,相应的税收制度往往缺乏成熟性和稳定性, 也就难以深入开展作为基础性的税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属地化”为原则的税源管理体制,对所有企业并不加以区别对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基于此,通过专业化分工,建立专业化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机制, 对稳定财政收入、缓解收入增长放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分析

(一)新古典经济学专业化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首先明确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首要地位,他在《国富论》的第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所带来的技巧、判断力和熟练,似乎都源于分工。”在他看来,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和日益深化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原因。亚当·斯密还以做扣针为例详尽论述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国民财富增进的巨大促进作用。1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阿林·杨格、杨小凯、墨菲和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摈弃规模经济而采用专业化经济的概念,强调专业化和分工的重要地位。2阿林·杨格认为效益递增的重要实现途径是专业化和分工,分工和专业化始终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全过程,他的这种主要思想后来被称之为“杨格定理”(Young Theorem)。杨小凯作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继承性地发展了亚当·斯密和杨格关于“分工”的重要思想,提出“提高劳动分工水平产生经济增长”的论断,他认为分工涉及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与协调,一种经济组织结构性与制度性的安排。选择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是个人最重要的生产决策,一定程度的合理分工,将会促进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墨菲和贝克尔则从分工加深所带来的协调成本及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他们认为,分工能够取得专业化的经济效果,从事专门化生产的工人,要比从事非专门化生产的工人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二)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理论。

根据上述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不难发现税务机构同样存在专业化分工,存在着组织效率最大化及组织结构选择的问题。若将其运用到重点税源管理领域,假设存在两个税源管理人员(a=2),如果在这两个管理人员作不分工的情形下,按照区域划分各自的管理范围,假定他们面对四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对所有企业不区分规模大小统一进行管理,在两个规模不同的企业两位管理员各花费一半时间,那么他们各自对这两个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知之甚少,因此,他们管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定义为La-1=1/2。由于他们从事同样的管理工作,一方的知识都不比另一方多,当然整个社会掌握的知识也不比一个人掌握得多。

如果在两个税务管理人员选择完全分工的情形下,假定按照企业税收收入大小规模,区分重点税源和中小企业两种类型,第1人只管理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大的2户企业,而第2人只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2户小型企业,那么第1人对重点税源管理的知识绝对要比第2人更为丰富,而且也多于在不分工(自给自足)情形下一个人的知识。这是因为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管理重点税源上,他能钻研这种管理活动的细节,并通过反复实践获得更多经验,因此他在管理重点税源问题上就能获得比第2人更多的的知识,而且远比不分工情形下一个人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更高,此时,他管理重点税源的劳动生产率就是La-1=1,超过第2人的劳动生产率,也高于不分工情形下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由上述知,不分工下劳动生产率为1/2)。同理,第2人管理中小型企业税源的劳动生产率也肯定高于第1人,也高于不分工时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由于这两个人完全分工税源管理,两人掌握的知识不同,这两个人的知识之和就为该社会掌握的总知识,这要比他们各自掌握多得多,而各人掌握专业的知识要比不进行分工时一个人的知识更多。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前提:分类管理

税源的形态各种各样,分布的密度也不一样, 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对不同税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分类管理有多种形式,如按行业、规模、税种、注册类型、纳税人类别、特殊对象和按社会信誉等级等。对税源实施分类管理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税。分类管理能有效促进税收执法理念由“收入任务型”向“税源管理型”转变, 将以税源管理质量作为征管质量评判的主要标准,更加重视对税源管理水平的考核。第二,有利于税源管理由利用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利用综合信息转变。在目前仅靠纳税人自行申报难以准确掌握其货物流、难以有效控管纳税人资金流的情况下,只有把纳税人放到产业链和行业中,全方位采集其货物流和部分资金流信息,包括企业基础信息、纳税申报信息、产业链信息、行业信息以及从工商、统计、海关、审计、行业主管部门等职能部门获得的外部信息,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将这些企业的第三方信息与“一窗式”管理信息、纳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加强对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监控。第三,有利于实现税源管理方法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把单户企业视为该行业的代表,通过对该行业调查分析,总结规律以形成对整个行业的全面管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产业链条的相关信息, 采取交叉比对方法,实施链条式税收管理,构建立体化管户机制。

实施税源分类管理时,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一般税源管理与重点税源的关系。重点税源企业数量少,但其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大。因此,对管理重点骨干企业的税源,必须“重兵把手”,对特大型企业发生的重大经营活动,要善于重点跟踪调查。加强对中等规模企业的专业管理,经常评定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纳税规模较小的纳税户,应侧重税务登记和经营变动监控,突出抓好个体经营大户、专业市场集贸和批发市场的管理,并将临界起征点的业户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第二,处理好固定性税源和流动性税源的关系。税源流失与税收流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流失必然带来税收流失,税收流失并不一定意味着税源流失。税收流失可以通过税收征管和税务检查进行补救,而税源流失则没有任何补救措施。第三,对特殊纳税人实行跟踪监控定期管理。对实行关、停、并、转等行为的企业实施户籍管理、行业监控和实地核查,定期开展清理,必要时可依法提前进行税款清算,以防止税源流失。

我国税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税源监控是税收征管的“眼睛”,是税务机关通过对税源的监测、分析,实现征纳双方信息对称,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对税源变化实时把握和控制的一种行为,对及时发现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税款流失、减少税收执法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由于我们系统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较晚,相关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目前这项工作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对税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仍有不足。

部分税务分局在税收征管中,往往偏重对税收收入计划完成的分析和管理,而缺乏对税源的分析、评估、监控和管理。许多基层税收管理员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的处理,缺少对潜在的税源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分析和监控管理。

(二)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科学。

税收征管质量“六率”只就已纳入管理的纳税户和申报的税收是否入库等情况进行考核,税务部门往往较少关注社会实际税源变化以及纳税人应纳的税收是否都如实申报了,税收状况与经济水平是否相适应。指标体系和预警值尚不能满足相关工作深入开展的实际需要,其直接影响到税收分析广度和深度,从统计数据到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不透彻,税收分析指导工作的导向性不清晰,使税收分析局限于对税收计划完成情况、收入增减情况和少数税源变化对收入计划的影响的简单对比分析,税收分析除为计统工作服务外,其分析成果运用于税源管理尚不理想。

(三)税源管理主要环节联系不够紧密。

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的联系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税收分析的结果没有较为深入地应用到纳税评估对象确定方法上来,税收指标体系“各自为政”,分析的指导作用不够强;二是税收分析与税务稽查的联系不够紧密,税收分析的一些行业性税负分析、税种分析,在稽查选案尤其在税收专项检查选案中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三是税收分析与税源监控的联系不够,税收分析指标没有在税源监控预警管理中发挥效用,没有把握好税收日常监控的时机;四是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与税源监控的联系不够紧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成果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和研究,并使之成为日常税源监控的长效管理手段。

(四)多头管理或管理缺位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在评估、稽查、监控等税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多头布置工作问题,没有注意如何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信息共享问题,信息传递、管理责任,各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衔接等未达到较佳的状况,布置的部分业务工作在内容、时间、要求等方面存在多头发布、重复发布、随意性大而刚性要求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税源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优化我国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举措:分类集中管理

鉴于重点税源企业本身的特点,对其实施“属地化”传统管理的方式,一方面会制约重点税源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造成其软件投入及其他高技术性管理设备的浪费。另外,由于上行管理层级过多以及管理层设置过低,会影响对集团化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在实施管理、及时提供优质纳税辅导和信息沟通等方面效率。因此,很有必要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对重点税源实施相对集中的税源管理, 成立重点税源管理机构,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和管理规范,充分利用高技术手段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分类集中管理模式。

(一) 成立专业化的重点税源管理机构。

专业化的税源管理机构是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按照专业化分工理论,有必要成立重点税源税收管理机构,从而在较高管理层面上对重点税源实施相对集中的税源管理。为了与目前税务系统管理覆盖能力及信息化程度相适应,原则上将重点税源管理机构设置在省级城市、省内地级市和直辖市。一方面将达到重点税源标准的纳税户进行集中管理, 减少执法随意性,提升管理层次,也有利于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向集约化、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把中小企业继续沿用下放县(区)进行属地管理的做法,这样可以方便纳税人和节约管理成本。在理顺重点税源管理机构设置的同时,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范围,实现统一机构名称、统一机构职能、统一征管软件和统一征管流程四个“统一”,以规范征管工作。

(二)建立各部门协作的管理机制。

市、县(区)税务局、分局各单位、机关各部门以及各岗位人员首先要明确分工,强化各自职责,尤其要充分理顺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完善和落实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企业税收经济分析“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各管理环节要坚持税务机关审核申报资料与纳税人自行申报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与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税收管理员征前审核与征后进户复核相结合。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为目标,以政策法规为准绳,以税收信息化手段为依托,以把握税收工作规律为基础,规范业务流程,整合税源管理资源,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

(三)明确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标。

对于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以科学的方式进行, 实行差异化、深入型、综合式的管理,明确税源专业化管理目标。

一是基于重点税源企业差异化的现实必须实施有差别的税源管理。这种个体差异既体现在规模和数量上, 也体现在企业经营模式和治理结构上。针对这类纳税群体, 常规性的税收管理力度明显乏力, 如重点税源企业在经营扩张中经常采用融资方式, 尽量降低费用支出, 取得最大的边际效益,实现自己增加资产规模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个体化差异的实际, 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弥补非常规性管理的不足。

二是重点税源管理不能以监控间接税为主或者只依靠常规管理, 在实践上强制性的管理稽查手段也不能代替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税务部门全面深入地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纳税能力是难以做到的,其直接带来的后果是规划收入、税收预测、分析缺乏充分的信息资料,信息失灵势必造成管理失误。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应该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及时调整管理目标,逐步使税源管理从表层向内核纵深发展。

三是实施税源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充分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的综合信息,以便有效开展专业化税源管理工作。重点税源通常是一个经营范围广泛、内部运作紧密以及层次结构复杂的系统,如存在关联交易、母子公司等情形,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就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和信息中断,因而,必须实施综合性管理,及时获取企业的真实信息。

(四)构建以分类分税种专业化管理为重点的重点税源集中管理体系。

总的思路就是以我国的现行征管模式为基础,在征收、管理和稽查三个环节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尤其是进一步完善管理环节的税源管理。其基本原理是,以各个税种为主要对象,综合归集社会渠道获得的信息以及涉税环节反馈的各种信息,分类分税种进行分析、研究和监控,把握各税种的动态变化规律和静态状况,挖掘潜在税源,掌握存量税源,最大限度地缩小实际税收和潜在税源之间的差距,有效地实现重点税源管理的目标。

分类分税种专业化重点税源管理的有效运作,主要是通过分税种税源信息采集、税源分析和税源监控三个基本程序进行,切实掌握税源的发展变化规律,堵塞税收流失。

(1)税源信息采集。税源信息采集是分税种管理的第一步,通过税收征管工作和其他各种渠道收集的包括数据、图形、文字等在内的相关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筛选与整理,为税源分析和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2)税源分析。税源分析是对税源采集、监控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反映税源现象的本质,揭示税源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税源分析可以分为经济税源变化分析、收入构成分析、收入特点分析、重点企业解剖、收入预测和征收管理薄弱分析等方面。

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建设;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68-03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应立足职业教育实践,坚持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下,贯彻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努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坚持工学结合,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子,把学生培养为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并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应当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保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尤其注重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办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逐步体现会计专业区域办学特色。

一、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办学总体思路

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办学,应当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立以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定期进行专业调研、研讨会,根据时代发展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实践“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位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逐步构建起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

(一)办学规模坚持可持续发展

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办学需要根据本地学生需求、生源状况与自身专业建设实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规模,逐步壮大招生规模,不断提高生源素质与办学水平。

(二)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

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办学坚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打造和培养会计专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专业教学与管理教师,师生比例、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学历与人数符合相关专业重点建设标准与要求,高、中、初级教师职称呈金字塔型发展结构。

(三)不断完善实训条件

会计专业在日常教学经费、设备投入及专业建设上,积极争取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按重点专业建设设置标准不断完善会计教学实训设施,确保会计教学与一体化实训设备齐全、先进与正常运转,充分满足教学要求与学生实践需要,全面体现会计重点专业建设办学的超前意识。

(四)全面深入开展校企科研与教学合作

会计专业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就业、升学、考证、比赛”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式、共建实训场室、技术研发和对企业提供多种培训服务。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岗位体验的场所,也为专业教师成长搭建交流的平台。

二、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措施

(一)建设“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研究会计专业教师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和胜任本专业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中职会计重点专业建设要求不断充实和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学历水平,通过学历教育、国培、省培等方式逐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培养专业技能过硬、教学改革与科研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学术带头人,实现学历、职称、人员结构满足重点专业建设要求。

学校要加大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企业实践锻炼活动等制度,通过从企业引进人才和选派教师进修培训及岗位培养等办法,不断优化师资专业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

(二)建设高标准的校内实训环境

会计专业按照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的要求不断完善专业场室硬件建设,争取省市专业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产学研项目研究,购置一批体现会计专业发展和岗位要求的先进设备,全面建成或提升实训练楼、会计基础一体化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一体实训室、ERP沙盘模拟一体实训室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也更发挥会计专业建设服务企业和辐射示范作用。

(三)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格局

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中严格执行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相关工作规程与规定,按规范编制各年级教学指导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实训实习等,通过制度的规范作用对教学常规、教研活动、科研活动、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管理,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考核资料收集完善,坚持百分百完备各项教学文件资料。

教学管理上,会计专业应当专门成立由教学校长、教务科长、专业教研组长、教学骨干、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等组成的教育教学督导评价小组,坚持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积极开展学期教研活动,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及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和解决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是会计专业强有力的建设手段之一,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涉及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职业能力标准制定、产教研发、培训实习、教材开发等全方位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建设进度与水平。

(五)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走在职业教育改革前沿,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当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积极推行“双证”制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会计专业建设坚持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学过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双证融通”。

2.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结合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基础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打造新时代职业技能过硬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

3.普遍推行专业改革

会计专业建设,应当通过开展企业调研,促进课程对接岗位,普遍推行“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岗位实践”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有效实现会计专业教、学、做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效果,且学生质量亦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与出版和教师技能竞赛等方面争先创优,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知名度,全面锻炼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

(六)重视技能大赛,努力提高学生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技能大赛是展示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平台,对中职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课程适宜采用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且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通过校内外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模拟经营等技能竞赛,采用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技能竞赛资源库,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操作能力提高。

三、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四位一体”研究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教育融入产业,有效服务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辐射周边城市,实现符合自身发展实践的鲜明特色教育。

(一)构建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本专业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论证,形成会计专业“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以就业为根本、以升学为目标、以考证为基础、以竞赛为推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是指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其中考证是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竞赛是指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职业院校(或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就业是得到职业,走向工作岗位;升学是考入高职类院校,深造个人学历。

一体是指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方面的需求。通过“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会计技能大赛应对能力,提高参赛水平;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为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

图“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按照“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以企业调查为前提,以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由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重构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岗位对接,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三)探索四位一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通过轻形式、重过程、灵活多变的实训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以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需要立足学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建设需要,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位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中职学校会计重点专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施大发,刘晓魁,张大伟.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的开发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贺胜军.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3]曹文.价值链视角下湖南信息职院发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05).

[4]孙俭.“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财会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2010(33).

[5]翟继云,李广宇.浅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0(10).

[6]梁庆.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下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7]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会计专业建设坚持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学过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双证融通”。

2.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结合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基础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打造新时代职业技能过硬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

3.普遍推行专业改革

会计专业建设,应当通过开展企业调研,促进课程对接岗位,普遍推行“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岗位实践”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有效实现会计专业教、学、做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效果,且学生质量亦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与出版和教师技能竞赛等方面争先创优,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知名度,全面锻炼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

(六)重视技能大赛,努力提高学生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技能大赛是展示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平台,对中职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课程适宜采用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且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通过校内外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模拟经营等技能竞赛,采用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技能竞赛资源库,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操作能力提高。

三、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四位一体”研究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教育融入产业,有效服务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辐射周边城市,实现符合自身发展实践的鲜明特色教育。

(一)构建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本专业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论证,形成会计专业“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以就业为根本、以升学为目标、以考证为基础、以竞赛为推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是指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其中考证是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竞赛是指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职业院校(或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就业是得到职业,走向工作岗位;升学是考入高职类院校,深造个人学历。

一体是指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方面的需求。通过“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会计技能大赛应对能力,提高参赛水平;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为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

图“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按照“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以企业调查为前提,以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由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重构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岗位对接,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三)探索四位一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通过轻形式、重过程、灵活多变的实训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以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需要立足学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建设需要,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位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中职学校会计重点专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施大发,刘晓魁,张大伟.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的开发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贺胜军.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3]曹文.价值链视角下湖南信息职院发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05).

[4]孙俭.“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财会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2010(33).

[5]翟继云,李广宇.浅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0(10).

[6]梁庆.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下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7]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会计专业建设坚持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学过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双证融通”。

2.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结合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基础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打造新时代职业技能过硬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

3.普遍推行专业改革

会计专业建设,应当通过开展企业调研,促进课程对接岗位,普遍推行“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岗位实践”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有效实现会计专业教、学、做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效果,且学生质量亦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与出版和教师技能竞赛等方面争先创优,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知名度,全面锻炼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

(六)重视技能大赛,努力提高学生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技能大赛是展示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平台,对中职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课程适宜采用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且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通过校内外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模拟经营等技能竞赛,采用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技能竞赛资源库,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操作能力提高。

三、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四位一体”研究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教育融入产业,有效服务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辐射周边城市,实现符合自身发展实践的鲜明特色教育。

(一)构建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中职学校“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本专业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论证,形成会计专业“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以就业为根本、以升学为目标、以考证为基础、以竞赛为推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是指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其中考证是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竞赛是指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职业院校(或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就业是得到职业,走向工作岗位;升学是考入高职类院校,深造个人学历。

一体是指同时适应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方面的需求。通过“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会计技能大赛应对能力,提高参赛水平;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为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位一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

图“四位一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按照“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以企业调查为前提,以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由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重构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岗位对接,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三)探索四位一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通过轻形式、重过程、灵活多变的实训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以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需要立足学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建设需要,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考证、竞赛、就业、升学”四位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中职学校会计重点专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施大发,刘晓魁,张大伟.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的开发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贺胜军.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3]曹文.价值链视角下湖南信息职院发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05).

[4]孙俭.“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财会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究[J].职业,2010(33).

[5]翟继云,李广宇.浅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0(10).

[6]梁庆.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下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经济法考试重点 篇4

内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广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承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无效合同:(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

一、重大误解;

二、显失公平;

三、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损害国家外当事人利益

效力待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不相当的合同;无权代理、代表、处分人订立 抗辩权:债务人对抗债权人请求权的权利。合同关系中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请求其履行义务时主张的权利,即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正当理由。

代位权: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1、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合法

2、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3、债务人债权到期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撤销权:债务人因1放弃到期债权2无偿转让财产3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其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要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规避行为的权利

合同解除:一约定解除;二法定解除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实现2预期违约(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根本性违约(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不能实现)5法律规定其他情形

抵消:当事人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时,以自己债权充抵对方债权,使自己债务与对方债务在等额内消失。

提存:因债权人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务人可将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从而产生与债务清偿完全相同的效果,即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制度。

免除:合同债权人放弃自己债权,免去债务人债务,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单方法律行为。混同:合同订立后由于某些原因债务债权同归于一人,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不正当竞争行为:1.仿冒行为(欺骗性交易行为)2.商业贿赂3.虚假宣传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不当有奖销售行为6.诋毁商誉(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1.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2.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立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3.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4.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5.倾销不正当的价格竞争行为

消费者权利: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获取知识权8受尊重权9监督权

经营者义务:1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2听取意见、接受监督3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4提供真实信息5标明真实名称和标志6出具凭证、单据7保证质量8履行“三包”义务9不得做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10禁止侵犯人格权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独资企业:是指依照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票据: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指定他人,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按票面所载文义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其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本身包含两个行一是作成票据并在票据上签章;二是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指注册商标的所有人对其所有的注册商标享有独占的使用权,未经其许可,任何人都不准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发明: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二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国家被称为小发明。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50人以下。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最低3万;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1、有限责任公司是属于“人资两合公司”其运作不仅是资本的结合,而且还是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他是基于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是资合公司,是股东的资本结合,不基于股东间的信任关系。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限制,为2人以上50人以下,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只要不少于5人就可以。

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有限制,需要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没有限制,可以自由转让。

4、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发行股票,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5、有限责任公司不用向社会公开披露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多,流动频繁,需要向社会公开其财务状况.设立合伙企业应具备什么条件?(1)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不得使用“有限”或“有限责任”字样);(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金融专业知识,更需要熟悉国家财经、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务能力。

目前经济法对国家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经管类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无可否认经济法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的企业一定要学好法律,懂得法律以后,企业内部人员的关系特别是跟职工的关系就可以正常化,这样就可以把企业的关系搞得更好。市场经济下面,企业所面临的陷阱越来越多,只有学好法律才能避免。现代企业的管理,除了管人管物这种传统概念里都有的,还要管好两者之间的东西,就是人创作出来的成果,我们所讲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认为,企业的法律意识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它必然要求企业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法既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也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公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法律应当成为我们的行为方式;法律应当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法律更应当成为企业家朋友的生活方式。我们向往生活在公平、有序这样一个空间环境中。

经济法的巨大作用,决定了经济法的重要地位。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法的一般作用

1.保障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监督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不再进入微观经济领域,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政府只是通过税收、价格、预算、利率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对经济生活进行监测,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干预。

2.规范市场主体。国家通过经济法对市场经济各类主体做出规定,并对各种主体的内部和外部权利义务关系做出一定规范,保证市场主体的规范化,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3.制定市场活动规则,维护市场健康运行。市场经济需要公平、公正、公开的“游戏规则”,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共同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这些游戏规则法律化,让市场主体根据这些游戏规则去做出合理有效的抉择,而不是像过去在计划经济下一样,由政府去替市场主体决策。经济法将合理的游戏规则合法化,使得市场能够良性有效运行,从而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4.规范政府失灵。经济法还对政府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保证政府不会滥用经济权力,对国民经济进行过度干预,从而有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作用

1.保护、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法权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法是保障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工具

3.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4.经济法是促进我国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有力工具。

5.维护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但是,不能一讲加快经济发展,就一哄而上,大起大落,而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每一个经济法律法规都是为了维护某一方面的经济秩序而制定的。所有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全国的经济秩序有了法律保障。这就需要运用经济规制方面的法规、经济监督方面的法规和奖惩方面的规定,对违反经济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制裁,对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为进行鼓励。例如在市场管理方面,经济法就对不合理的垄断、反竞争、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制裁,而鼓励竞争、促进有效联合、加强协作,打破地区封锁、反对保护落后,促进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和繁荣。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篇5

2.财务管理客体,也称理财对象,即财务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什么,企业财务管理最直接的对象就是现金及其流转。

3.企业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就是企业家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现金流转活动。一般可分为基本财务活动和特殊财务活动。

基本财务活动: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耗费、资金收入、资金分配。

4.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各种财务活动中企业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与政府、出资者、受资者、债权人、债务人、内部各单位、员工、社会财务关系。

5.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实现价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6.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生存、发展和获利。生存,第一要求,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发展,第二要求,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形成正的经营现金流。获利,第三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使用资金,并且尽可能多的获取盈利。

7.财务管理总目标: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8.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9.用企业价值公式来评价企业的实际价值优点:1).更多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者说企业价值是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博弈的结果,体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所有签约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2).企业价值公式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企业价值公式的内涵包含了对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与稳健发展前景等多重要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4).企业价值公式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更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而风险的增加又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获利能力。

10.年金:一定时期内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通常记为A,分为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永续年金。

11.风险分类:按风险性质,系统性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按风险表现,经营风险,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12.标准差是多种可能的变量与期望值离散程度的指标。由于标准差是个绝对数,只能用来比较收益率期望值相同的各个投资对象的风险程度,而标准差率是相对数,可以用于对收益率期望值不同的投资对象风险程度的比较。

13.发行债券采用三种不同的发行价格:1).票面发现价格,市场利率与债券利率一致,等价发行。2).折价发行价格,市场利率高于债券利率。3).溢价发行,市场利率低于债券价格。

14.经营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它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交付租金,由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资产使用及相关的服务,并在租赁期满时由承租人把资产归还给出租人的租赁。

融资租赁:财务租赁、资本租赁。是承租人为融通资金而向出租人租用租赁物的租赁。是以融物为形式,融资为实质的经济行为,是出租人为承租人提供信贷的信用业务。

15.融资租赁的形式:1).售后回租,根据协议先将资产卖给出租人,再租回。2).直接租赁,直接租赁资产付租金。3).杠杆租赁,出租人资金不足,只出部分资金,其余用资产抵押形式向借款人获得。

16.融资租赁缺点:1.资金成本高,财务负担重。2.不一定能享有设备残值。3.如果遇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固定的定期租金将成为一种沉重负担。

17.信用额度是银企之间的一种协议,不具有法律效率。

18.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

接信用关系。形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

19.项目投资: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需要的各种长期资产的投资

20.项目投资特点:影响时间长、投资数额多、不经常发生、变现能力差

21.项目投资决策基本依据: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现金净流量

22.内部收益率:内含收益率,是通过计算使项目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来评价的。

23.证券投资特点:首先,是一种金融投资,而不是实业投资;其次,是一种直接投资,而不是间接投资;第三,证券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原因在于证券投资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第四,证券投资是一种高收益投资。

24.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毛营运资金:广义的营运资金,就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和。在研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是由企业一定时期内持有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和预付账款及各种存货资产等所构成的。

净营运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它是判断和分析企业资金运作状况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依据,主要在研究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时使用。

25.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营运资金战略的指定,包括营运资金的投资模式、营运资金的筹资模式、营运资金的综合模式等。

营运资金投资模式研究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问题。保守型:现金多、存货比例高、收账政策宽松;适中型:中等水平现金,中庸;冒险性:现金少、存货低、政策紧缩。

26.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临时性流动资产: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如季节性存货、销售和经营旺季的营收账款。

永久性流动资产:即使企业处于经营低谷也仍然要保留的用于满足企业长期稳定需要的流动资产。

临时性负债:为了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需要所发生的负债。

自发性负债:直接产生于企业持续经营中的负债。

27.营运资金筹资模式:

配合型营运资金模式: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临时性负债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运用非流动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适中型营运资金模式:临时性负债只通融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自助餐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非流动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

激进型营运资金模式: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可以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

28.收益: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会计)企业的全部收入抵补全部成本费用支出后的净额。

收益管理内容:价格[重要因素,影响企业收益额和收益水平]、收入[主要源泉]、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及分配

29.利润分配原则:依法分配、分配和积累并重、各方利益兼顾、投资与收益对等、盈亏自负

30.股利政策:股利分配政策,一般指普通股股利政策,是股份制企业确定支付给股东股利比率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总称。

股利政策类型: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率政策、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现金股利加送配方案的股利政策。

31.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种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32.弹性预算[变动预算]

成本的弹性预算数= 固定成本预算数+∑(单位变动成本预算数X 预计业务量)

利润的弹性预算,是以预期的各种销售收入为出发点,按照成本习性,扣减相应成本,来确定不同销售量所能实现的利润或亏损,它是以弹性成本预算为基础的。

33.零基预算:全称以零为基础编制的预算,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遗忘情况如何,从实际出发按照预算期内应该达到的经费目标和工作水平,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并依次决定现有资源的分配顺序,确定新的预算。

34.全面预算管理:按照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以一个系列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将各个单位经营目标同企业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管理系统。

35.企业现金预算编制,即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状况的预算。

经济法考试重点总结 篇6

(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社会关系。

3、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 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5、公司债券:公司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6、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7、合伙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共同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8、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组织。

9、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只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组织。

10、商业秘密:又称商业机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予以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1、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以其全部财产抵偿所欠的全部债务,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务并取消其民事主体法律资格的行为。

12、破产界限:也称破产原因,是指人民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

13、破产清算:是指人民法院对企业宣告破产后,依法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理、变卖、处理和分配的活动

14、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为设立、变更、终止相互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现代社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法律形式。

15、无效合同:是指当事人虽已订立协议,但因缺乏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16、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全面地完成各自履行的义务并实现各自应享有的权利,使双方的目的得以实现的行为。(它是合同交易目的实现的手段)

17、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由债权人占有,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通过拍卖或变卖的方式所得价款优先抵偿其债权的担保方式。

18、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

(四)简述题

1、简述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主体,对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等组织管理关系国家应进行必要的干预。目的在于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法律资格及权利义务,促进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真正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第二,市场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会扰乱市场秩序,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市场管理关系。制定市场管理法目的在于确保建立公平、有序、稳定的市场环境。市场管理关系应当由经济法调整,有助于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

第三,宏观调控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市场调节是基础性调节,具有自发性、破坏性、滞后性,容易形成市场失灵问题如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收入分配不公、企业成本外部化、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等。市场失灵会影响经济总量失调和结构失衡,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干预,宏观调控关系由经济法调整,目的在于消除市场失灵问题,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第四,社会保障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自然、社会、市场等,劳动者遇到风险后其基本的生活应该得到保障,如城乡低保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充分利用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调动其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简述我国经济法主体主要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1)经济权利

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我国经济法主体的经济权利包括: 1)经济职权2)财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处分权)3)经营管理权它主要包括经营方式选择权、生产经营决策权、物资采购权、产品销售权、人事劳动权、资金支配权、物资管理权等。4)请求权(救济权)

(2)经济义务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参加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我国经济法主体的主要经济义务包括:1)遵守法律法规; 2)履行经济管理职责;3)开展合法经营; 4)依法纳税; 5)不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6)其他经济义务;

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一)区别

1、资本的划分不同

有:不等额;股:等额;

2、发起人人数不同

有:1-50人;股:2-200人;

3、最低注册资本不同

有:一般3万元,一人为10万元;股:500万元;

4、设立方式不同

有:发起;股:募集或发起;

5、信息公开不同

有:对内,程度低;股:对内对外均公开,程度高;

6、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有:发行债券;股份:可发行债券和股票;

7、设立程序复杂程度不同

有:简单;股:复杂;

8、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不同

有:6000万元;股:3000万元;

9、审批不同

有:不必审批;股:必须审批;

10、董事会的人数不同

有:3-13人;股:5-19人;

11、股权转让限制不同

有:受限制;股:不限制,自由转让。

12、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不同

有:分离程度较低;股:分离程度较高。

4、简述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

(1)净资产最低限额的要求:有限公司不少于6000万元,股份公司不少于3000万元;

(2)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净资产额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的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4)所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另外,如果存在上次债券未募足或对已发行的有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也不能批准发行债券。

5、简述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证券法于2005年10月7日经十届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施行。根据该法公司股票上市应具备以下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在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无虚假记载;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6、简述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一)有两个以上合伙人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者;

1、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合伙人限制:

2、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不能成为合伙人(如国家公务员、法官、检察官等)

(二)有书面的合伙协议

(三)有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1)合伙人出资方式多样;(2)合伙企业无最低资本金的限额;

(四)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合伙企业的名称应符合《企业名称管理规定》,不得出现公司、股份、有限等字样,营业执照应注明为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五)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从事经营的必要条件

这是每个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

7、简述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为中国公民;

个人独资企业对投资人限制应符合以下条件:

(1)一个自然人;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对投资人的限制(3)中国公民(中国大陆的);

(4)非特殊身份的人;

(非公务员、警察、司法人员等)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应符合《企业名称暂行条例》的规定,不得有承担有限责任的字样,如股份、公司、有限等;企业组织形式可采用场、厂、店、部、中心、工作室等。

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无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可采取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等方式,但投资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都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个人独资企业也不例外。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法律无明确规定,企业视经营业务开展情况而定。

8、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守法是每一个经济法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个人独资企业必须合法经营,遵守诚实信用,不得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纳税的义务;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以前个人独资企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施后(2000年1月1日后)个人独资企业仅缴纳个人所得税,取消企业所得税。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避免重复征税,为个人独资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依法设置会计帐簿,进行会计核算

(四)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个人独资企业应依法招用职工、保障职工的劳动权、报酬权、休息权、健康权等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五)保护环境的义务

不能将企业的成本转嫁给社会,应依法按照国家标准对废水、废气、废物进行认

真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倾倒,不能任意不加处理的排放,否则要受法律的制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9、简述企业破产财产的构成;

(1)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

(2)破产企业在宣告破产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如取得的股息、红利等)

(3)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如无形财产)

(4)超过担保数额的担保财产。

10、简述企业破产债权的构成;

(1)无财产担保的债权;

(2)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

(3)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未受清偿的部分;

(4)损害赔偿债权;

(5)破产人连带债务人,因代替破产人清偿债务而取得的求偿权;

(6)票据债权;(如债务人开出支票、汇票等)

(7)其他合法债权;

11、简述企业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

(1)支付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

(2)支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3)缴纳破产人所欠的国家税款;(参看后边法律视野)

(4)清偿普通破产债权;

性质不同的债权按顺序清偿,性质相同的债权按比例清偿。

(企业破产清算的一般程序:破产申请 →审查 →立案 → 通知申报债权→ 成立破产机构(债权人会议、破产管理人、法院合议庭)→ 财产清理、提出财产分配方案 → 债权人会议通过 →法院认可 → 通知领取财产 → 终结破产程序 →办理企业注销)

12、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合同法律制度之中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解决合同纠纷的准则。

(一)平等的原则

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二)自愿的原则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权依法决定订立合同的有关事宜,如自由选择缔约与解约、缔约内容、合同形式、争议解决方式等。

(三)公平的原则

是指在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当做到合情合理,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对等、合理承担责任和风险。

(四)诚信的原则

即诚实守信,是指当事人在订立或履行合同中应以善良的心理状态、维护双方利益以及社会利益;一旦订立合同后,应当积极地履行合同的义务,必须重合同、守信誉。

(五)合法原则

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否则为无效合同。(如买卖文物、枪支、毒品等为不合法合同。)

(六)符合公序良俗的原则

双方订立的合同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符合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如包养合同、租赁女友回家、代理哭坟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13、简述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

作为合同必须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条款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合同的主体,必须要明确。

(二)标的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如实物、货币、智力成果等。合同的标的必须明确、具体、肯定。

(三)数量

用计量单位和数字来确定标的尺度、决定主体权利义务大小。数量要清楚,单位要明确。

(四)质量

是标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具体特征,如品种、规格、型号、标准、技术要求等,标的的质量应尽量明确、详细、具体。(房产七通一平)

(五)价款或者报酬

合同一方得到对方商品应支付的货款或者获得服务(劳务)应支付的费用。

(六)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履行期限是指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的交货、付款和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时间。履行期限也应明确、具体。

履行的地点是指当事人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场所。

履行的方式:付货方式、运输方式、结算方式

(七)违约责任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采取补救措施、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一般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

14、简述合同生效的条件:

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定条件。

(一)主体合格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自然人:要求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①完全民事行为人→有效合同;②限制性民事行为人→效力待定合同;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效合同

2、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在其营业执照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订立合同。自然人或法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二)意思表示真实

订立合同完全出于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存在受威胁、胁迫等其他因素的强迫而为。否则,为无效合同或者为可撤销合同。

(三)内容合法

1、合同的标的物符合法律的规定;(非毒品、文物、枪支、走私品等,参看后边法律视野)

2、合同的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的形式和程序合法

有些合同是要式合同,须采取书面的形式或者要经批准、登记才能生效。

15、简述无效合同的确认与处理:

1、确认机关

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

2、确认依据

依法确认,依据合同生效的四个条件和无效合同的种类,确认合同是否有效。

3、无效合同的处理

(1)合同履行的处理

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合同尚未履行,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当立即终止履行。

(2)财产后果的处理

A、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

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充。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

B、赔偿损失

如果合同无效是由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的,有过错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C、追缴财产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追缴财产是对当事人故意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惩罚手段,它建立在当事人故意违法的基础之上。

16、简述无效合同的种类:

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无效: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如合办企业时对个人股的高估而对集体、国家股的低估等;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活动中,买卖双方相互串通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好处或回扣等(物业公司与沙霸相互勾结行为)。

(3)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篇7

对外筹资的需要量

式中:A为随销售同比率变化的基期资产 (变动资产) ;B为随销售同比率变化的基期负债 (变动负债) ;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ΔS为销售的变动额;P2为预测期销售净利率;E2为预测期留存收益率;ΔS/S1为预测期销售增长率。

十六、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计算

(一) 普通股筹资成本

1.在固定股利增长率的情况下, 采用股利折现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为:

2.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为:KO=Rf+β (Rm-Rf) 。

(二) 长期借款筹资的成本

(三) 债券筹资的成本

十七、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一) 经营杠杆系数

式中:a为固定经营成本。

3.杠杆效应: (1) 如果I=0, 则DFL=1, 表示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 但依然存在经营风险;

(2) 如果a不等于0, 则DOL大于1, 表示存在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

(二) 财务杠杆系数

(2) 如果I不等于0, 则DFL大于1, 表示存在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

(三) 复合杠杆系数

3.杠杆效应: (1) 如果a=0, 同时I=0, 则DCL=1, 表示不存在复合杠杆效应。

(2) 如果a和I不同时等于0, 则DCL大于1, 表示存在复合杠杆的放大效应。

注意:杠杆系数计算公式中的有关数据为基期数, 但计算结果表示预测期的杠杆系数。

十八、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一)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在分析时, 当预计追加筹资后的EBIT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 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 当预计追加筹资后的EBIT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时, 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二) 比较资金成本法

比较资金成本法, 是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三) 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价值分析法, 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资本结构下公司的市场总价值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最优资本结构亦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十九、4种股利政策的评价与选择

(一) 剩余股利政策

1.含义: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首先应较多地考虑满足公司投资项目的需要, 即增加资本或公积金, 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 , 才能派发股利。

2.优点: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3.缺点:使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 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4.适用范围:剩余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和衰退阶段。其理论依据是MM股利无关论。

(二)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1.含义: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 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 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在未来利润增长不会逆转, 才会增加股利。

2.优点: (1) 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 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2)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3.缺点: (1) 公司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相脱离, 造成投资的风险与投资的收益不对称; (2) 它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 甚至可能侵蚀公司留存利润和公司资本。

4.适用范围: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稳定增长阶段。

(三)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含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 并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2.优点: (1) 使股利与企业盈余紧密结合, 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 (2) 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 体现了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对称性。

3.缺点: (1) 公司财务压力较大; (2) 缺乏财务弹性; (3) 确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难度很大。

4.适用范围: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成熟阶段。

(四)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含义: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 一般情况下, 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额支付正常股利, 只有企业盈利较多时, 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2.优点: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既可以维持股利的一定稳定性, 又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使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地相结合。

3.缺点: (1) 股利派发仍然缺乏稳定性; (2) 如果公司较长时期一直发放额外股利, 股东就会误认为这是“正常股利”, 一旦取消, 容易给投资者造成公司“财务状况”逆转的负面印象, 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4.适用范围: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的高速发展阶段。

二十、预算编制方法的比较

(一) 弹性预算

1.优点: (1) 预算范围宽; (2) 可比性强。

2.弹性利润预算的编制方法包括: (1) 因素法。该法适用于单一品种经营或采用分算法处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种经营的企业。 (2) 百分比法。该法试用于多品种经营的企业。

3.弹性成本费用预算的前提是将全部成本费用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

(二) 零基预算

1.优缺点

优点: (1) 不受现有费用开支水平限制; (2) 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3) 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

缺点: (1) 工作量大; (2) 重点不突出; (3) 编制时间较长。

2.编制零基预算时, 要划分不可避免项目和可避免项目, 划分不可延缓项目和可延缓项目。

3.零基预算法特别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二十一、各类责任中心的定义、类型和考核指标

(一) 成本中心

1.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 (1) 技术性成本可以通过弹性预算予以解决; (2) 酌量性成本的控制应着重于预算总额的审批上。

2.成本中心的特点: (1) 只考评成本费用而不考评收益; (2) 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 (3) 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控制。

可控成本需要具备4个条件: (1) 可以预计; (2) 可以计量; (3) 可以控制; (4) 可以落实责任。

(二) 利润中心

1.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 (1) 在无法实现合理分摊共同成本或无须进行共同成本分摊的情况下, 人为利润中心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 而不分担不可控成本; (2) 在共同成本能够合理分摊的情况下, 自然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 也应计算不可控成本。

2.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 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 其考核指标包括: (1)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2)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3)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4) 公司利润总额。

(三) 投资中心

1.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2)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2.指标的优缺点:投资利润率指标会造成投资中心与整个企业利益的不一致;剩余收益能避免本位主义, 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二十二、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一)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1.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2.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3.耗费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二)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能力差异三部分。

能力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 ×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二十三、财务指标分析

(一)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 流动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过高, 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 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 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二)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速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 速动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过大, 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 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三) 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 已获利息倍数越高,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长期来看该指标至少应大于1。

(四)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一般情况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 表明收账迅速, 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 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五)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一般情况下, 存货周转率高, 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 周转额较大, 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六)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 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零时,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七)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 整个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八)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0%

一般认为,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 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 运营效益越好, 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九)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越高, 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十) 市盈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来说, 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 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 但是, 某种股票的市盈率过高, 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十一) 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十二)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

(十三) 资本积累率:资本积累率=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100%

二十四、因素分析法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分析

(一) 关系式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即:N=A×B×C

(二) 分析过程

基期指标N0=A0×B0×C0

报告期指标N1=A1×B1×C1

该指标报告期与基期的差异 (N1-N0=D) , 可能同时受上列三因素ABC变动的影响。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核心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

据此测定的结果:

(2) - (1) =N2-N0……………是由于A0→A1变动的影响

(3) - (2) =N3-N2……………是由于BO→B1变动的影响

(4) - (3) =N1-N3……………是由于C0→C1变动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综合起来, 则:

(N1-N3) + (N3-N2) + (N2-N0) =N1-N0=D

经济管理专业 考试重点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发展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9-0044-03

一、重点专业的建设背景

(一)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重点专业

1.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管理等领域,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实际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随着我国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可以说,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职业教育质量总体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设置不平衡性,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没有紧跟市场需求;二是初中级岗位人数过剩,而技师、高级技师岗位人数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三是教育质量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低。

(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需要发展重点专业

1.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提高需要建设重点专业。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一直不被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要提高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必须尽快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其社会认同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重点专业建设。通过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培养一批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切实发挥职业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为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特殊体系打下基础。

2.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决定只能优先发展重点专

业。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主要投入部分,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非常少,部分地区到目前还没有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问题。教育经费的短缺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惠及所有学校所有专业,只能选择一批办学基础条件好的、教学质量优的、改革力度大的、示范作用强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

3.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需要建设重点专

业发挥带动作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有其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想一下子整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不可行的。只能先建设一批重点专业,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带动其他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二、重点专业的发展历史

(一)重点专业的提出

2001年,为推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启动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评选一批基础较好、改革势头较好专业作为教改试点专业。这是我国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的前身。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满足社会产业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为了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启动“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这是重点专业以精品专业的形式提出。

(二)重点专业的建设

2002年9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台《关于申报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2]213号)文件,开始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评选。2002年12月10日,教育部批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等62个专业为第一批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这是我国正式开始进行的国家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

2005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此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在全国各地进行。

(三)重点专业的发展

在精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发现,要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现有精品专业必须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和带动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方面取得成功。也就是说,精品专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也是精品专业的一大任务,同时也是开展精品专业的主要目的。这是我国精品专业内涵的进一步发展,赋予重点专业以示范、带动和辐射职责。

2006年年初,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中,建设内容主要落实到各院校的部分重点专业中,要求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这是我国正式提出重点专业建设,至此,国家精品专业建设实际上已重点转向示范院校建设,但各地仍进行精品专业项目建设。

三、重点专业的内涵与要求

(一)重点专业的内涵

教育部在教高司函[2002]213号文件中,提出:“要建成一批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条件较好、管理模式先进、教学质量一流的精品专业,在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由此可以看出,重点专业的前身精品专业的主要内涵为:一是要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基本条件、实习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条件;二是要有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等;三是教学质量一流,培养的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湛、职业综素质优秀、用人单位及社会评价优秀。这是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基本内涵。

(二)重点专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高司函[2002]213号文件,精品专业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基本条件、实习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条件;二是要有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等;三是教学质量一流,培养的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湛、职业综合素质优秀,用人单位及社会评价优秀;四是有示范与带动作用,要在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把上述四大方面进行细分,重点专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良好的办学思想与机制。学院领导、系领导、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经常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学习与研究,树立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改革实践。

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结合实施与机制。形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教育机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开发、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质量考核与控制、毕业资格审定、就业服务指导、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办学全过程都由校企双方合作完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能力和就业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人才培养实现重大改革与创新。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目标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每年都进行行业或地区人才需求和预期职业岗位要求调查,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优化专业内涵,增强复合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专业充满活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思路清晰,有相关行业专家参与,进行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充分,审批程序严密。毕业生质量标准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结构、基本学制、双证书制建立情况准确,并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

方案内容全面系统,突出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主线,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建立课内外结合、知行统一、教化和养成并重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从培养计划上落实质量标准,实行双证书制度,教学进程安排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体现培养模式创新,特色鲜明。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大量进行课程整合,课程设置能和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分解相衔接,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要求接轨;教学计划、实习大纲和计划、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齐全规范。设置了数量足够的选修课,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方面,改革力度大。设置了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标准),课程内容的深广度适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实用性、实践性强,现代技术含量高的课程系列。由双师素质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上课的比例大于80%。教学中,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因材施教;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20%,教学效果好,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行了书面考试与面试结合、理论考试与操考试结合、平时与期末考试结合、个体考核与小组考核结合、教师考核与师傅考核结合的考试模式改革,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学促教、信息反馈、质量检测控制与鉴定功能。

在职业素质设计方面,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品位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咨询指导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活动。

3.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素质提高机制,教师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积极投身改革,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强,学生满意率高。专业教师队伍数量适当,有数量足够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主干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力,具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质等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实训指导教师数量、结构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指导需要。在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不小于3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小于80%,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不小于4%,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不小于40%。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及科研,有较丰富的获奖成果,形成以专业带头人、学术与教学骨干为核心的教学梯队。

在实训条件建设方面,有专业实训条件建设规划,并建设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校内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能满足全体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企业实习指导人员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满足实训要求。

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一致。优先选用国家优秀或规划教材,全部课程选用较新出版的教材,并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自编教材。

4.质量监控与管理到位。校、系两级都成立包括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服务三个方面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队伍的数量和结构适当,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强,工作绩效好,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健全、规范,执行情况好,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学校对专业建设改革有专项资金、人力资源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大,激励效果好。建立质量管理的目标系统、决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评估系统,每年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实现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5.毕业生质量较高。学生学业考试效度、信度较高,成绩呈正态分布,现场抽测结果优良率较高,综合判断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综合判断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专业对口率达到较高比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优秀率较高。

6.示范与带动作用明显。重点专业成为一定区域内专业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行业或区域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技术开发与推广中心。对同类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就业指导方面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明显。

7.社会服务能力强。高职教育不仅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同时,学校利用自身在师资、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地方服务也是其重要任务。重点专业应向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地方相关产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服务,向相关产业单位提供专业管理咨询服务,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楚金华,刘长利.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张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设计及其成效[J].职教论坛,2009,(13).

[3]曾志军,童乃诚.从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成稿过程看示范性院校建设[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上一篇:我的理想工作英语作文带翻译下一篇:2018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