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共7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篇1

摘要: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本文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探讨我院教学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通识的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共同追寻的目标。为此作者远赴德国EBG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对我院今后的教育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德国职业教育

目前,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支撑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力量主要归功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素质和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核心的秘密武器,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双元制,就是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首先职业教育机构将某一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划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专长能力三个递进的层次,在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按照模块化实施教学。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实施都是以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为基本培训场所。职业学校承担的是学生为形成某种职业素质、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解决“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企业主要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怎么做和怎么做会更好”的问题。所有的培训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变成了职业活动的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主动获取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成功实施,归纳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紧跟社会生产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了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接触。

(二)企业积极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各种企业通力合作,不仅专门为学生的培训提供技能训练场所,也提供出实际的工作岗位使学生真正参与职业活动,这让学生与企业技术发展有了亲密的接触和交流。

(三)不管是在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这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大批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的培养,为德国的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我院目前的现状及借鉴点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借鉴。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紧跟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确定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发出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紧跟技术发展的高职教材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教学设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简单的提炼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案的内容基本是抄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特别的大。借鉴德国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应该要详细设计规定时间内要讲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咨询到评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指导作用。使每一次课都让学生感到学会了“为什么这么做”或“怎么做”。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理解了;我做过的,我记住了。”因此,德国的老师和学生都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强调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专业理论课教学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专业实践课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我们学院在目前的现有条件下,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的小班教学,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并实施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法等等教学方法;教师也应该充分重视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课堂中除了黑板、讲台、课桌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演示设备和实物教具等,以加强直观教学,做到通俗易懂,提高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具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三高教师队伍,教师一般都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目前,我院的许多教师来自于各种高等院校,从学校进入学校的经历使得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有所欠缺。学校可以通过引进行业企业专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等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的师资结构问题,构建一支力量雄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篇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各国纷纷借鉴和效仿。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涵义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 一边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 一边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者通常在学校里进行1至2天的理论学习, 在企业里进行3至4天的实践培训。培训者在学校学习的同时, 企业对培训者提供职业培训, 使其掌握职业技能, 而不是简单地掌握某种特定的岗位培训。

通过双元培训, 培训通过者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在企业的训练中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 还能锻炼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和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双元制”教育体系的核心, 一是向青年人提供良好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使其具有更好的从业前景;二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专门人才, 确保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一) 两种培养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德国的职业教育, 企业和学校都十分注重在实习培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上的结合与协调, 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强的职业能力, 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中, 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以全面系统为标准,

而是以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学习和实训的内容与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较大的吻合度, 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 两条经费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包括培训费、培训资料费和学生每月补助费等等, 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还可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职业学校里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共同承担。

(三) 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培训者初中毕业后需要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在培训前, 他们需要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 这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唯一前提。在企业, 他们是学徒。在学校, 他们是学生, 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的三年教育。

(四) 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 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他们一般是在企业工作2—5年后, 到技术员学校进修并获得证书, 且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考试, 才有资格担任实训教师。或是经过“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 包括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课教师, 都属于国家公务员, 完成4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 然后在接受两年的师范学习并进行一段实习后方可任教。还有一类专业实践课教师, 其任职条件和企业实训教师差不多, 主要任务是教实习课或实验课。

(五) 两类证书———考试证书和毕业证书

位置和火情判断、利用有效的地形地物带领队伍进行紧急避险等内容, 进而达到森林防火高级技术工人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 课程体系构建

1.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 容知识、技能、态度为一体, 建立“以强化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块体系。

2. 以岗位需求为核心。

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 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模式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 合理设置课程模块。

3. 以实用有效为重点。

把“培养什么样人, 怎样培养人”放在首位, 注重提高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坚持本校教师、外聘专家、企业共同开发的原则研发校本教材。在内容上, 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在形式上,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灵活性、多样性。

四、大兴安岭技工学校森林管护专业建设

的成功实践

(一) 定单培养, 毕业学生“供不应求”

做好、做强、做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是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学校一方面紧贴市场需求, 主动与企业对接, 共同研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达到无缝对接, 使毕业学员受到企业认可。另一方面, 采取成建制招生模式, 学生毕业后可转变为合同制身份, 企业为之交纳五险, 并增加工资待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目前, 已经开设7个办学点, 在读学生达到1150, 每年有500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就业率达到100%。

(二) 资源共享, 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企业生产设备作为学员的实训设备, 既节约了购置实训设备的大量资金, 又实现了教学和生产的零距离接触。同时, 采取半工半读、弹性学制、集中授课办学方式, 培训对象既是学生, 又是企业预备制工人, 解决了学员急需培训又不能离开生产岗位的实际困难, 为学员节省了学习费用, 为企业节省了培训资金, 更方便了企业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化自身新设施、新装备建设, 校企双方合作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加快了高标准实训基地建设。

(三) 校企合作,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 全方位、全口径、全过程加强校企合作,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就业安置协议》, 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包括学籍管理、专业师资、成绩评定、毕业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的发放等;企业负责提供全口径管理, 包括学员的日常管理、实训指导、毕业生安置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顶岗实习、生产实践。森林管护专业这种“打造没有‘围墙’学校”办学模式, 是产学结合办学思想的丰硕成果, 得到了国家劳动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实践证明, 森林资源管护专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为全国生态安全保障做出了贡献, 更重要的是这个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创立的赋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为当地技工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技工学校)

凡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者, 都可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 如技术工人证书和商务办事员证书等。培训和毕业证书则是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颁发的与培训和学习地点有关的学历证书。

可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双元”在总体的培养目标上合二为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一分为二。因而“双元”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招生工作面临困境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从招生人数来看, 2006年, 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 有些地方不足30%。

(二) 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 我国职业学校的普遍状况是, 专业水平低且设置重复, 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有关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研究表明, 我国一些地区职业学校分布过密, 管理上条块分割, 导致专业设置重复, 设备利用率低, 专业结构设置十分不合理。

(三) 办学经费紧张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性与生产实践性为一体的特殊教育, 一方面它必须有普通教育的特性, 另一方面, 它又必须体现职业的特点, 以专业为主, 并建立起与专业相关的大型实验室、生产实习基地, 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需的经费比普通中学多得多, 而且, 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是八十年代由条件差的普通中学改办的, 学校硬件欠缺很多。目前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仍是单靠政府有限的办学经费在维持, 这就导致了教学设备无力购买, 基地无法开发, 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

(四) 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较迟, 年青教师多, 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 教师缺少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 “双师素质型”师资严重欠缺。中职教学淡化理论强调实践, 学校教师往往难于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

(五) 校企合作不紧密

目前, 我国中职的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但是, 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 在校企合作的内涵上仍显肤浅, 其合作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流于形式, 在实质上没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很多中职院校如今依然是一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往往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和补充, 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没有确立实践教学的独立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 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中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在合作中没有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和“结合部位”, 双方缺少交流和密切合作。

(六) 职业资格认证不合理

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中职教育, 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有着天然的、极其紧密的联系。中职院校可以成为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重要力量。但是, 中职院校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中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缺乏有效衔接, 成为互不相交的“两张皮”;就业准入政策执行不严;职业资格证书泛滥, 市场管理混乱, 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等等。

总之,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中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 需要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中职发展之路。

四、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双元制”模式, 开拓视野, 开展全方位的“双元制”教育尝试,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 不断由物质层面、教学层面的合作向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方面融合的层面发展。

(一) 多渠道招生, 多层次、多形式办学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试入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宽进严出制度。初中生或高中生毕业后, 除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之外, 理论上都应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接受就业前的专门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依靠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一主渠道生源的同时, 应采取多元招生方式拓宽生源。中职学校不仅要面向城市, 也要面向农村;不仅要面向应届毕业生, 也要面向农民和务工人员;不仅要开展学历教育, 也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二) 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选择专业

中职学校应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 加强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建设, 针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开发需求, 设置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加快有关专业的师资培训、课程改革、教材开发, 引进相关的硬件设备。在专业选择方面给学生职业试探的机会, 允许学生入校两年后再选择专业方向, 在此之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供学生尝试、比较和选择, 允许学生在学习期间变更专业, 建立辅修制度以及毕业生回校返修制。

(三) 加大财政对中职的投入, 扩大经费来源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 需要多方面筹集社会资金, 以优惠的措施吸引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为形成多元的办学经费来源途径, 职业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及面向行业、企业、社区培养特色人才等多种模式来获得不同渠道的经费支持。

(四) 提高职教教师素质, 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要以发展为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加快知识体系的更新, 实行定期学习和实习制度, 大力推广、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并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和相关部门聘请操作能手及专业人员, 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五) 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 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

职业教育是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共同责任。从企业角度讲, 既是人才的“出口地” (即培养基地) , 又是人才的“进口地” (即就业基地) , 所以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企业只有全方位地积极参与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 才能使自身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产品”输出。从政府角度讲,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锻造每位准备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为他们提供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机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政府不仅按在校学生规模拨放教育经费, 还应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各行各业创造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从行业协会角度讲, 其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 是技能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 根据行业生产、技术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参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制订, 并组织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考试, 为学生就业提供筹码, 从而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下得去, 用得上”的人才。

(六)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提高竞争力, 除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外, 关键是要极大的提高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员素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记得在90年代初欧共体建立统一市场的前夕, 德国就曾响亮提出, 迎接欧洲统一市场提高竞争能力最好的准备就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确保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由于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产生高的教学质量, 德国的职教理念名扬世间, 而这一高质量的培养又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德国学生的最后考试由与培训机构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 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要求严格进行, 确保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考试合格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被全国任何企业聘用, 这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显示出考评的时效性。在我国, 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多, 劳动力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低, 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很大, 就业压力大。在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的现实条件下, 会增加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现实国情出发, 借鉴德国的方式, 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当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城镇化, 解决“三农”,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有大的发展。中等职业院校要按照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地方为主、企业参与的原则, 进一步深化改革, 取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突出特点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 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困境的方案, 以期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双元制,职教模式,中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4.

[2]胡永甫, 等.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2-40.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院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5xjskt-0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0-03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经济发展的柱石”。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学习、模仿和引进这一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对促进本国的职业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培训为辅,校企密切合作、交替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个教育主体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是企业,一元是学校,这是两个教育主体,也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场所。企业起主导作用,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培训过程,还是考核鉴定,都强调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着重培训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理论知识培训则主要在学校进行。

2.两种身份

在“双元制”培训体系中受培训的人员首先须同企业签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而后找到一所与其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学校成为该校的一名学生。就企业而言,受培训者在初中毕业后与所选择的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其在培训期间所应履行的学徒的权利和义务。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需要继续接受教育。

3.两种法律制度

企业里的培训主要遵守联邦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属联邦管辖。职业学校的教学要遵守各州制定的学校法规,各州负责。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培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范围。

4.两个主管单位

企业的职业培训按联邦政府颁布的《企业培训条例》进行,该条例是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制定。全国各企业培训必须严格按照条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学则由各州的文教部分管。它以各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为指导性文件,职业学校必须依照此大纲组织教学。

5.两类课程

“双元制”培训体系中的课程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实训课主要在企业内进行;理论课主要在职业学校中进行。但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双元制教育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实际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两者平行进行密切合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6.两种教材

为保证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和质量,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出版了整套实训教材。而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教材则是由各州负责编写,没有全国统一的出版物。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

7.两类教师

企业培训的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则属于国家公务员。

8.两种考试

受训者经过三年或三年半培训,最后参加由工商协会或手工业协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有的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14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5-6个小时。

9.两条经费渠道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

10.两类证书

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由行业协会颁发的技术工人证书;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则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颁发。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1.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准则。虽然行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全面掌控、协调好各方关系。

(1)有法可依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了完备的职业教育法,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2005年修订的《职业培训法》更加明确了政府主导下的企业主体地位: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才有资格提供培训;企业培训由联邦政府主管,必须遵守联邦政府制定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培训条例;培训职业必须是《职业培训法》所规定的、全国统一的、国家认可的;职业名称、培训学时、课程大纲、技能和知识、组织准则以及考试标准等都有法可依,覆盖各种职业岗位群;学徒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的形式、内容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受《劳动法》约束;企业必须给学徒培训工资补贴,企业培训导师必须具备行业资格证书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各州政府监管下的行业协会监督、审查和考核职业教育全过程。

(2)有经费投入

除企业投入以外,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市政府以及联邦就业服务中心等均花上千亿欧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用于教育,花费70-80亿欧元(约占教育支出的8%)用于双元制职业培训,这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德国政府支持职业学校发展的拨款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00-2001年德国职业培训的整个支出就已达到了218亿欧元。在德国,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是免费的,德国各级政府对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级负责,如州政府负责公立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或养老金,地方政府或机构负责校舍维修、设备购买、管理人员的报酬等,同时州政府也会给予经费补助;对于私立职业学校,州政府给予业务以及人事经费的补贴等。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双元制”投入,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

(3)有监管考核

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和统一标准,有效干预和监管,突出政府主导地位。

德国政府在联邦、州、行业、企业四级均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他们各司其职,对职业教育教学进行协调、监管与考核。如联邦一级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需求,向联邦政府提出职业培训方面的建议;每年在官方网站上发布职业培训报告等;行业一级负责审查企业培训的可行性和职业培训教师的能力,监督企业培训执行情况,还负责培训协议的注册以及对学生评估的认证、管理和颁发资格证书等。

(4)有评估考核

《职业培训法》规定学生学徒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考试标准,行业协会依法评价学员的学习、负责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委员会至少有包括雇主、雇员和教师在内的3名成员组成,以保证国家考试的权威性的公正性。按规定,期末考试要涵盖4-5个职业基础范畴。考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考试时间也各不相同。

2.企业参与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业深度参与。在德国,大量企业自觉承担着职业教育的法律主体、教育主体和经费主体的角色。

(1)企业认可“双元制”培训方式

德国企业认为:一方面,能够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企业,在公众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这种无形的资本会带来高额的回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是人才资源储备的较好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培训中,虽然有所投入,但他们的薪酬只有熟练工人工资的1/4-1/3,而这些培训学员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企业还可以减少劳动开支,降低成本;第三方面,可以保持从业人员的稳定,也是传承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从本企业培训的学生中雇佣学员,由于他们熟悉企业的社会环境,了解企业的目标与专业岗位职责,因而会比较热爱企业,企业由此能保持相对高的岗位稳定性,减少员工的跳槽带来的损失。

(2)企业乐意为“双元制”培训投入

在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费用大部分来源于大中型企业,主要以直接资助和设立基金的集资资助等形式提供。企业承担的费用占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大部分,甚至达到政府拨款的7倍多,是劳动部门提供经费的3.4倍。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提供,无论是企业或跨企业职业培训,还是公立或私立职业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真正的投入主体是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他们从思想意识中乐意为“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投入,尽管一个学生平均每年需要投入1.7万欧元,3年约需5万多欧元。

3.社会认可

(1)实用主义思想造就了德国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可

德国人历来特别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能和质量,务本求实的实用主义思想是德国社会普遍的心理,德国制造的产品厚重结实、坚固耐用、不求华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视为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实用教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重视,他们看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用功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优秀的职业教育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因而把提高工人素质和促进技能的娴熟寄托于职业教育,并主动寻求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合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崇尚技能助推了德国人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可

德国人普遍认为,具有某种技能(职业资格)是个体生存重要的基础,也是感受自身能力、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德国学生从小学4年级后就开始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之后进入了职业学校,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职业。虽然从长远看,接受职业教育可能不如大学教育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高,但他们从来都不鄙视职业教育,也不盲目追求高学历。他们的理念是:只要赚得钱多,无所谓上大学,好的职业就等于好的社会地位。

其实,“双元制”职业教育也不单是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技能,而是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等理论的系统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据统计,在15-18岁的青少年中,有60%以上接受过高素质的职业训练,在德国每年高考录取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不立即进入大学学习,而是先参加“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然后再进入大学学习。许多德国人十分看重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荣誉,甚至将这种职业带来的荣誉刻在墓碑上。正是这种崇尚技能的社会风气,助推了德国人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可,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德国与中国无论是在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把“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全盘移植到中国来,但是德国“双元制”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却是可以借鉴的。

1.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崇尚技艺而不鄙视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社会风尚,德国有一句谚语是:不教会青年人手艺就等于让他们去偷。所以,德国人总是教育子女学习技艺,立足社会。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的束缚,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人把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职教在许多人眼中被看成是普通教育的附属物或是教育体系的“旁门左道”,这种观念是全社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虽然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格外重视,特别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给职业教育界带来了春风,中国现在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视职业教育,也正在搭建中职、高职、大学教育的“立交桥”,但传统思想的改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除了在舆论导向方面需要大张旗鼓宣传外,更主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技能人才的地位;规范职业教育的培训标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形式等,并从国家层面严格就业培训准入制度,实现企业用工与职业培训制度的相互沟通与结合,有效保证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法制化、正常化和健康、有序运行。

2.寻求校企合作是关键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有机配合和相互促进,特别是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德国,法律规定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虽然有条款涉及行业、企业的办学与培训,但不是约束性的,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与义务。在现代学徒制中需要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国家应从法律制度、税收政策、产品出口等方面对有资格参与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保障现代学徒制在中国的有序开展。

产学研合作,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想提高职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注重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国家层面进行干预的同时,作为学校更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准确接到企业给抛来的橄榄枝。学校也不能一味等靠要,也要主动出击,寻求企业的帮助与支持,主动邀请知名企业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传经送宝,加强深度校企合作。送优秀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加强双方沟通与交流,解决企业中的技术难题,培训企业员工等,使企业认识到学校的能量,积极主动与学校合作,从而达到校企互惠共赢的目的。

3.培养一流师资是根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均来自于企业的师傅,这些人员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经过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才能胜任。而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德国政府审查更为严格,不仅对他们有学历要求、企业实践证明,还要通过两次国家级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德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依据联邦政府的规定,通过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保障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在我国,虽然政府对教师也很重视,但对职业学校教师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许多教师没有专业技能、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虽然也规定“职业学校教师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但这只是一纸空文,许多学校都没有认真执行。学校中有限的实习指导教师只是疲于应付大量的实践课程,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许多年轻教师由于怕脏怕累不愿从事实习教学,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资金短缺又不能很好引进,造成职业学校实习教师缺乏。

针对目前现状,职业学校应从两方面进行实施。一是从企业高薪引进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择品德好、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进行重点培训,特别是侧重于操作技能与企业实践的培养,真正组建一支品德好、理论丰、技能强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教学改革是基础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许多职业学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种种迹象显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教育部文件也同时指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职业学校办学的方向,那就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前提下,校企共同开展新型现代学徒制试点。

借鉴德国“双元制”成功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校企要联合制订教学计划、商讨教学内容,共同进行人才的培育。校企要把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实践环节的就业能力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要尝试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整合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的完整行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引导,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或任务的咨讯、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与反馈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行动方法和自觉的行为意识,从而构成完整的职业行为方式。

5.投入教育经费是核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职业教育没有钱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的共同投入,其主要经费来源就是政府的拨款和企业的主动参与投资,而国家和各级政府承担职业学校的各项费用,不仅如此,政府还专门拨款支持“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主管各类企业培训的各种行业协会,为德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政府办学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也大多由政府投入资金,但企业的投入几乎为零。这与德国恰好相反,德国大部分的职业教育投入是企业承担的。如何让中国企业积极主动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这是摆在中国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搞了多年的,但真正合作了多少,到底是如何进行合作的,企业到底为学校投入了多少、投入了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中国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多少具有前瞻性的人物,他们只是讲究经济效益、关心的是产值。员工缺乏可以从各级各类学校甚至社会上直接招聘,没有技能达不到要求,辞退重新招聘,反正中国是人口大国,否则,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的主管做什么?社会上风起云涌的人力资源市场又为什么那么热闹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中国,尽管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距离制造强国、创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还有很远,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华,加上全社会的关心、支持,特别是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现代学徒制必定会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江苏教育研究,2013(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篇4

[摘要]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关键词]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作者简介]谢建平(1964-),男,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蒋雍君(1966-),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工艺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江苏 宜兴 21420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43-02

一、“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

“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企业里学习相应职业的实践性技能培养从业能力,同时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公共文化课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合作的校企双方任务和分工是相当明确的。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任务由学校“元”+企业“元”组成的双元共同完成;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具有“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真实的生产环境完全一致,使学生一上岗就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双元制”是德国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如何有效借鉴这种模式并且努力探索适合本土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依托陶瓷产业园基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认真研究与吸取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的精髓,结合省级示范建设,逐步形成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寻求企业“元”和学校“元”如何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解决方案,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是学院对“校企融合、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一种培养模式,抓住岗位需求,学生创业才有方向,培养方向才有目标,工学结合才有基础,能工巧匠才有资源。“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双元”(学院元和企业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工学交替组织教学,特别注重针对岗位要求全程进行精雕细琢,最终使学生(学徒)不仅能较出色地胜任岗位(群),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按照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岗位需求与培养过程、技能培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办学过程中实行的“半工半读”培养技能人才的历史积淀,总结多年来实行订单式、顶岗实习、“项目+工作室+工地(陶坊、工场)”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在全院各专业推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工作室、校内导师”为一元,“学徒、陶坊(工地、工作地)、校外导师”为第二元,双元结合培养“双创”人才,着重强化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肩负着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该专业实施“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实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入学院后既是学生又是大师的徒弟,具备双重身份,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双导师全程指导,培养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人才,目标是在传承传统紫砂陶技艺中走向创新,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工艺方向)在与企业多年成功合作的基础上,扩大校企合作领域,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一二三课堂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或模拟实际项目,吸引合作企业建立校中厂,实施“双元双创”形成“项目+工作室+工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设计创意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1.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原来“工作室+陶坊”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宜兴陶都的陶瓷行业发展,围绕“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结合传统紫砂工艺特点,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传承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紫砂艺术人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形成后备人才库。

2.“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点。为了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加强对传统技艺人才的培养,依托地域优势,聘请工艺美术大师参与教学过程,传承和发展传统紫砂工艺。2010年,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开始试行“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传承与创新宜兴紫砂文化艺术建设后备人才库,学生毕业5年内达到工艺师水平。学生入学后,学生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确定大师工作室。第一年完成岗位平台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年进行岗位核心课程的学习,在大师工作室中强化传统技能训练,并将前沿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紫砂文化相结合,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陶瓷成型工中级技能考证。第三年到陶坊进行顶岗实习,学生设计制作的紫砂作品能够为企业所用,被市场接受,达到陶瓷成型高级工水平,毕业时取得工艺美术员资格。在“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大师组成。学生在企业累计实习和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年,因此,其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双元”,即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大师)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学生同时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二是“双创”,学校按行业标准培养紫砂艺术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3.“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点。

(1)师资。聘任校内专业能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校外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承担“卓越技师”的教学工作。采用全程双导师授课,企业大师介入,双管齐下。实行双导师制教学,是指为学生在所有专业课中,设立校内教师(理论课为主)和校外大师(实践课为主)两类导师,使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同时得到加强。双导师制教学适合操作性强的传统紫砂工艺教学。双导师制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能较好地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中,双导师制教学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导师队伍构建、导师上课时间、地点和方式、理论课程导师和实践课程导师的教学内容分工与配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等。

(2)学生。学生来源为统招高职学生。2010级学院对所有艺术类专业学生,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统一遴选。遴选的条件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2010级艺术类录取新生中通过报名、组织专业考试(素描、泥塑),通过面试,从中选拔15名优秀学生组成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紫砂卓越技师班。2011级开始正常招生,招生计划中单列“卓越技师”班。学生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

(3)学习场所。校内学习场所主要有学生工作室(专业教室)和教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学校配备较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工作室为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教师工作室由教师工作室与大师工作室组成。校外的学习场所主要是校企合作的陶坊(陶瓷企业),三年内学生累计在陶坊时间不少于1年。

(4)教学管理:单独编班,实行学分制管理,实施弹性学制,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机制,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对于在陶坊学习阶段的管理,由学校和陶坊按要求进行联合管理,加强学生在陶坊的学习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卓越技师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班制教学,分小组实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1)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积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参展、竞赛意识,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比赛,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其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都得到增强。

(2)接轨市场,学生作品成为市场产品。在双导师的教学过程中,用陶坊真实的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创作作品成为陶瓷企业产品,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与陶坊产品开发同步。学生一边接项目一边学习,直接进入项目的实际操作。特别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陶坊的生产或在陶坊进行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被企业接受或在市场上得到认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宜兴方圆紫砂陶艺有限公司、宜兴精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岗位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将陶瓷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就业目标更加明确。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开发流程:根据对陶瓷行业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以行业标准为参考,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归纳出相应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岗位,再分析出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分析本专业中陶瓷造型设计制作、陶瓷装饰设计制作等4个专门化小方向,针对4个专门化小方向分别完成课程体系搭建,进一步推进课程标准及项目式课程方案制订等工作,使学生在项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获取陶艺技能,主动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岗位针对性和技能应用性的要求,逐步加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形成源自陶瓷生产一线、符合陶瓷艺术教育规律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一)校企合作的创新

在“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伙伴体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突破传统的学校导向,构建校企紧密合作、效益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要高度重视校企互惠互动机制的建立,应出台相应的文件,促进各专业与企业的“联姻”,目前,我院有进行传统紫砂传承的卓越技师班,有打造电缆卓越高端技工的“远东班”“享通班”,有培养高端设计师的“许建春大师班”等,这有效保障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施。

(二)课程体系创新

按照专业岗位(群)开发课程,重构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课程开设与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具体表现在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制、学习项目设计和学习包开发等环节,开发项目化课程,围绕企业市场的需求实施教学。使毕业生的能力更贴近企业与市场的需求,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与市场,进行就业与创业。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职业资格操作技能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实行课堂讲授、技术指导、学术讲座、论文报告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围绕校企工作室建设校中厂、厂中校,促进创业与教学互动、创新与就业互动,以创新与创业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四)学生就业创新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学生就业创业优质平台。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创新创业网络教育与服务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平台;校企共建、企业资助、派遣高级创业技术培训师讲课,在专业课程中遴选创新教育课程,加大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不用担心学非所用,不会为寻找不到实习单位而困惑,也不会因毕业后无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双元双创”为学生铺平了就业创业之路,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篇5

二战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特色,德国重视对职业教育的立法保障,实施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重视校企合作,使德国职业教育走上了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重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协同合作,进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借鉴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对我国高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深厚的实践基础,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应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制度,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双元制”。“双元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院学习文化和理论及实践知识,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学校与学校、政府与学校等多方面协同,在德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和并行的教育体系,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制度。

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使其掌握职业教育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即其职业范围领域里的所有企业的工作),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同时,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学会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这样,1 本论文是广东省教育厅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广东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zczx0007)研究成果之一 其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为自己人生的道路做了坚实的铺垫,可以更成熟、更出色的扮演其在社会中的角色。

德国教育体系

1911年德国宪法便规定了18岁以下职业义务教育。德国的教育体系有它自己的特点,从初中五年制或者六年制中学毕业之后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和家长的意愿,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学制一般为3—4 年时间。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从业, 另一部分毕业生又可继续进入高一级职业学校学习。第三阶段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管是九年制完全中学还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根据意愿都可以进入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通过读大学预科班, 同样可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深造, 形成职教与普教之间相互沟通, 纵横交错而又畅通的网络。

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

二、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中协同创新的表现

1、政府参与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德国联邦政府早在1938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中就开始从法律上确立了“双元制”的形式,规定职业教育为义务教育,并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将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重新划分了培训职业,明确规定了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之后,联邦政府又相继制定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各州政府、部门、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科教部与经济部共同制定的《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布了一些实施条例和激励制度,如对接受学生实习的德国企业免交部分国税的规定等。德国政府还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专司对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的监控。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并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一体系为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不仅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型人才, 更需要一大批能够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无疑潜伏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和发展空间。

2、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企业广泛深入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多采用项目教学方式,一方面强调工作上的技能型、知识性、责任性、纪律性等,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在社会方面培养其适应能力、协作能力进而使个人增强在工作过程中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 是严格按照行业工商协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设置的, 职业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开设课程, 教学内容由各州制定, 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的前提下, 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 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在制定课程计划时,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统筹双方互动办学的有利因素, 双方充分考虑了企业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 课程内容既有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 又有符合企业岗位的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 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 从而建立起由专业技术课和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 岗位实训课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为大多数青年人夯实持续就业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并且它通过这一基础平台使青年人具有终身职业学习能力,以促进其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3、多种层次的教育的开放性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经过几年实际工作后, 人们可以继续通过考试获得更高的技术职称乃至进人大学深造, 成为高级人才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考试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与雇员的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这种教考分离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 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4、校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职业教育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就是具有更重要的决策价值和责任空间。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职业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 是应用型教育,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 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创新训练, 在培养过程中着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 实现一专多能。

三、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比较孤立的地位,缺少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缺乏企业的参与,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升必须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指导原则,必将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关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多种办学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德国与中国无论是在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还是政治制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把“双元制”全盘移植到中国,但是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及其教育理念却是可以借鉴的。

1、建立协同创新的配套政策

我国高职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校“热”企“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支持缺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 政府应在加强舆论宣传、健全组织协调机构、出台相关法规、搭建信息平台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企业(产业)、高职院校和科研单位, 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关系。1994年,由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及随后各地相继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但是上述“产学研”中的“学”的主体主要是本科院校,基本不包括高职院校,高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推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机制。要在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建立由教育、科技、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委联合组成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负责研究、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另外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贯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各方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热情。

2、以协同融合为特征的整体性体系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除了在强化企业合作意识、激发企业参与热情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还特别要着力在涉及企业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具体项目方面,争取企业信任和赢得企业参与的主导权。专业教师必须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产学研开发工作职业教育课程特征决定了承担课程实施任务的专业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职业实践者,必须熟悉企业岗位专业应用情况,才能较好地履行其职责。对于专业技能教师,更要求深入到企业一线,“零距离”参与到产品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当中,对应职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梳理归纳,准确把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方向、重点以及应用深度、广度,这样才能在技能教学和优才培养中做到“有的放矢”。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的显著特点在于,能够真正以企业现场具体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通过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符合企业一线岗位要求的“实战”型人才,我们要建立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贯通的渠道,为职业教育高端人才的深造提供便捷的通道。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3、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完善实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建设,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加强高职学校建设,重点建设好高水平示范(骨干)高职学校。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强化了产品质量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以 及团队合作意识,更主要的是逐步形成了技能优才必备的良好品质。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支持;面向科学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4、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高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共建平台,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篇6

德国的双元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种教育体制本身有着较为浓郁的企业文化特色。早在十七、十八世纪, 德国就存在对徒弟进行宗教教育的“星期日学校”,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教育实践, 19世纪时这种学校直接演变为作为补习教育机关的职业学校, 旨在对手工业学徒和在工厂劳动的青少年传授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到1870年前后, 这种模式进一步得到推广, 各州开始规定补习教育的义务制。1891年《营业条例》规定, 雇主必须让18岁以下的徒弟和职工进补习学校学习。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 这种教育模式逐步得以盛行, 还直接与生产厂家进行了融合。自1844年, 斯特拉斯堡的耶鲁泽斯机械制造公司创办厂办学校, 至19世纪, 德国厂办学校已发展到17所。直到20世纪, 厂办学校与补习学校一样, 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807年在普鲁士地区开设工业学校开始, 德国所有职业都分别设立了专门学校, 即近代的工业职业学校, 到1884年, 普鲁士地区有56所工业学校, 其中34所为国立。直到20世纪初, 熟练工人仍然按传统的长达几个世纪的工匠训练方式进行。

二战后, 这个由11个州组成的联邦国家仍保留了传统的教育制度。联邦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包括实业学校、高级中学、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学校、高级职业学校等, 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初中高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 德国企业界更重视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职业教育培训。1969年, 德国正式颁布职业教育法, 最终将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固定下来。教育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双元制”由此产生。

双元制职业教育由联邦、各州和企业密切合作, 根据职业世界的需要共同决定。职业教育的时间按职业的不同一般在两年和三年半之间, 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标准按照未来职业对受培训者提出的要求而定。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一是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二是吸引企业广泛融入。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 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三是与各类各层次教育形式互相融通。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 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 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由于这种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甚至有许多已取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学生也主动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 力求在大学毕业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四是特殊的考核制度。采用教育培训过程与实效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体现了公正公平的考核原则, 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 双元制对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体来说, 它是一种比较理想而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但从教育模式的层面来看, 它并非完美无缺, 正面临着来自学校、学生、企业、联邦政府和各利益集团的压力。一是分流时限不尽合理。作为一种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定向分流过早。除完全中学外, 实科学校和主要学校学生主要为职业培训提供生源, 学生在不足成年的12岁即被分流。二是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层面不够广。在双元制中, 学校与企业培训的联系程度亟需提升, 其在实际操作中, 通常也往往出现会超前或滞后的情况。例如, 课堂中所传授的某一前沿专业内容, 其专业理论在企业中并未学到或实践, 相反, 有些企业需要的实践技能, 课堂教学却尚未涉及。三是教学内容有待优化。双元制教学培训过程中, 不同企业、不同学校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 以及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或差距, 而学科课程的刚性使得课程很难保持现代化, 把从事各相关程度不密切职业的年轻人放到一起培训, 其效果也未必尽如人意。四是学校与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难度较大。因企业和学校之外还有普通培训中心, 而后者的现代化程度较高, 又不归学校管理, 很容易造成三轨的局面。五是管理较为松散。整个双元制的调控机制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 政府法规调节为辅, 双元职业教育的组织又是企业家负责, 多为企业实际操控, 这就意味着企业是否参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双元制”的命运, 其结果是年青人的需要与公司需要之间常常不协调, 致使德国国内对双元制培训体系的两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的批评颇多。

但是, 作为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在诸多方面还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我国职业教育至少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第一, 职业教育应形成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完整教育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虽然看似多为企业主导, 而实际上, 国家在法律、政策等各个层面都给与了指导和规范, 保证了这种模式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较早的实现了职业教育在层次上的连贯性, 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则各自为政, 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资源较少, 研究生层次更少, 尤其是没能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第二, 职业教育应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力度。我国职业教育历经时代变迁, 整体发展较为迅速, 但学历教育的主体地位较为明显, 教育培训力量不足, 而且多集中于民办教育机构, 虽然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但力度仍有待加强。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第三, 要提升企业主动参与、融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职业教育理应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和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而我国职业教育多为学校主体教育, 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仅停留在对社会市场宏观需求的满足上, 没有与具体企业的微观现实需要相结合, 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供求关系的脱节。近年来, 国家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企业进校园等职业教育模式, 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 但仍需强化, 重点是要出台政策、法规, 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动融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第四, 要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手段。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 因为这种职业性指向明显的教学内容, 大大降低了职业工人的培训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用工价值。同时, 双元制采用的教育培训过程与实效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效果和教育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因此, 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五,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功效。我国职业教育集团起步晚、发展快, 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北上广津等核心城市群, 以及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势头强劲, 但其规范性和时效性有待提升。在德国, 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 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 因此, 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 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而发挥现有职教集团优势, 组建新的职业教育集团, 正是凸显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J].比较教育, 1999, (6) .

[2]国家教委职教研究所.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北京, 经济教育出版社, 1998.

[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高丽, 石伟平.德国“双元制”的反思与发展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

[5]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教科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篇7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体系 优越性 启示

笔者联想到在天津中德培训期间一位专家介绍的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教学理念,就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的一些感触,做如下分析。

一、德国教育背景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是为众人所熟知的,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员工工作需持证上岗,而且主人翁意识非常强烈,人人关心产品质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机械设备从设计到加工成型每个环节都科学严谨。在设计方面,机械的结构合理,工人在加工制作机械的过程中注重机械的加工精度,所以设备的使用寿命高、机械性能优异。德国的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等品牌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这些产品质量驰名世界的主要原因也归功于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如今在德国,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这里所说的资格,不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而是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动手能力,懂得操作应用。要具备从业所需的资格主要还是依靠职业教育来实现。

在我国,人们重视的是普及基础教育,在上学过程中也是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即使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许多中职院校仍以文化课为先,且基础课的授课比例远远大于专业知识及技能实操,特别是实操训练的比例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基础知识教育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但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基础文化课所占比例过大会影响技能训练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毕竟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在这一点上,德国做得要比我们科学合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他们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且职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德国各个产业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不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都把职业教育放在首位,这样做也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腾飞。所以德国人把职业教育比喻为了“经济腾飞的翅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把职业教育认定是民族存亡的基础。

笔者认为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这种职业教育体系被人们称作“双元制”。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双元制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的主体,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要在企业进行学习过程,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员一般以在企业进行实践教育为主,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为辅。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学生在企业中更好地实践培训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过程所占比例为60%,40%是专业理论课程。所以在双元制的教育体系中企业的技能实践培训是最主要的方面。

双元制教育体系之所以成功,除了体系本身科学合理之外,强调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的现状、专业的类别、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的需求情况等。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要签订详细的合同,为达到教学效果各个企业事先也都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二是在施教过程中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他们特别重视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操作训练,在学用结合上下工夫,并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和意识。

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德国建立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制度来规范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他们的职业教育教师大都拥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和精湛的技术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四是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来。全民都有职业兴国的意识,并为职业教育的成功积极地投身其中。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越性

第一,它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促进了自己更全面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到企业进行相关的技能操作训练,这就做到了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它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通过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方面,有了企业作保障,学校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渠道,这就使得学校有了稳定的生源保障,同时,学校不用在学生就业这方面花费精力就可以致力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从而能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要求学校培养相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在企业的实训可以使未来的员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缩短其适应企业工作的过渡期,在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三,它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双元制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实操技能,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担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四、双元制教学体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要真正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联系的平台,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企业的实践进一步地加深理解,了解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为后继的理论学习提供目标和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在企业里面学生可以接受所学知识技能的实操训练,在提高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了解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必需的从业规范。

通过这种由学校提供理论教学所需场所、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习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技术、兼职教师、顶岗实习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校企之间的合作办学模式,企业与学校直接地挂钩,使人才的培养有目的性,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从而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二是要实行学工结合、工读交替式的灵活学习制度。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专业,同时因为机械各个专业间都是相通的,所以在个人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学生也可以进行多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允许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学工交替分阶段地完成学业。这种学习制度,会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之处,学习理论知识更有章可循,通过实践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

三是要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示范校建设作为标准的我们,通过建立规范的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到培训机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环节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并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

四是改革现有的教育重点,变“重视基础文化课学习轻视专业教育”为“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基础文化课学习为辅”的教学体系。要使学生从观念上加强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热情。

上一篇:老师写给学生的励志寄语简短下一篇:对外宣传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