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精选8篇)

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 篇1

全体师生:

近来,我市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重大举措已经启动并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两创”工程在全市范围掀起高潮,市区的面貌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道路畅通了。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遗憾的看到,在大街上、社区里、公共场所和我们的校园中乱摆乱倒、乱停乱放、乱添乱画、乱涂乱改、乱丢乱扔等不卫生和不文明的行为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直接损害着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享受着天蓝的舒适、水绿的惬意、山青的雅致、洁净的舒心。我们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卫生文明的创造者,更是城市卫生文明的受益者,建设一个卫生文明、和谐美丽和具有时代气息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拓展素质的地方,营造卫生文明的校园氛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提高我们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创卫生文明校园环境,共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一个实验人应尽的责任。但我们仍有少数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让我们看见校园不文明行为留下的种种印记:随手乱扔的包装袋、饭盒、纸屑、果皮,携带早餐进入教室,刺耳的脏话、乱涂乱画乱改黑板通知,食堂就餐不排队、损害公物、抽烟嚼槟榔……为积极响应“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市”活动,努力创建卫生、文明的校园环境,特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证上课纪律。

2、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物,不带早餐进入校园。不在课桌上、墙壁上乱刻乱画,不乱改学校通知,不毁坏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的校园墙壁上无脚印及污损现象,课桌上无乱刻画现象,教室、走廊内无喧哗现象,考试无作弊现象,作业无抄袭现象。

3、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个人仪表: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不留长发、不染头发,将我们当代中学生充满朝气的、阳光美丽的气质展现出来。

4、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骂人;讲普通话,用礼貌语,态度和蔼;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5、以校为家,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6、举止文明,情趣健康,不抽烟,不嚼槟榔,不汹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片,不进营业性网吧、歌舞厅。

7、就寝文明,不打扰别人休息。

8、爱护公物,遵守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喧哗、起哄。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10、在规定区域就餐,有序排队打饭菜,不浪费粮食,主动收拾餐具,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11、不要在校园内骑自行车,自行车须停放在规定区域,做到整齐划

12、不玩危险性游戏,不攀爬校园围墙、栏杆。

13、倡导节约,杜绝浪费。用好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

14、坚决同不卫生、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同学们,我们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文明行为,掀文明之风,创文明校园,展文明形象。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做新时代的文明中学生。让我们用文明谱写青春之歌,让青春与文明同行!

行动起来吧;同学们!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

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实验人自觉言行!

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让我们携手努力,争当社会文明先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让我们争做文明中学生,共创文明校园,展示当代学子风采!——让我们共同铸造实验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亲爱的同学们,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收获人生一世的精彩!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言行上。让我们争做文明实验人,共建卫生文明校园,展示当代学子风采。

学校团委

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 篇2

1.1 学校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 学校卫生资源配置不足

(1)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由于受其历史的局限性, 一些条款和内容存在某些缺憾, 如没有明确法律责任, 加上没有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1,2], 学校卫生工作有法不依, 执法难行[3], 没有真正发挥法规的有效作用, 时至今日更难适应与时俱进的学校卫生工作发展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等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规章文件和要求[4,5], 但是由于没有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撑, 增进学生体质和健康的任务和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学校卫生面临问题突出、任务艰巨[6]。

(2)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组成部分[7], 但是《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没有明确定位, 学校卫生资源 (人、财、物) 配置不足和不均衡, 城乡发展不平衡[6], 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均未设立学校公共卫生经费预算, 教育和卫生部门也未设立学校卫生专项工作经费。学校卫生人员配备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医务室/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师生健康卫生服务、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 学校卫生基本设施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墙壁黑板、课桌椅标准配备、公共洗手设施和饮用水配备, 厕所、食堂卫生设施配备、校医和医务室配备等不足情况更加突出[8,9,10,11,12,13,14]。

1.2 学校卫生组织和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作效能低下或弱化

1.2.1 学校卫生组织机构不全和效能低下

目前从国家到大部分省市县卫生、疾控、监督部门都未能设立学校卫生管理专门或相对独立的机构, 特别是与学校卫生工作相匹配的管理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落实不力, 教育部门学校卫生管理和专业人员不足, 学校卫生工作组织管理力度有所不足;学校卫生各管理或技术部门间存在职能不清或交叉重叠, 总体工作效能不高[15,16,17,18]。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所机构人员编制和定位职能不明确, 可持续发展有待科学评估;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等专业队伍人员和能力建设薄弱;一些学校卫生室或医务室由于缺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卫生执业许可证”而形同虚设, 没有真正承担起学校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 学校卫生工作难以全面落实。

1.2.2 学校卫生良好的管理工作模式和合作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但是教育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卫生的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卫生技术支撑和监管作用, 部门间缺少良好合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以及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机制[17,18]。政府缺少国家层面的学校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部门间缺少对学校卫生重点工作管理和实施的合作和设计, 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些决策和措施缺少良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6,19,20,21,22,23]。

1.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等防控效果不明显

1.3.1 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能有效控制

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尽管在教育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下而有所控制, 但防控效果仍不明显, 发生率仍然较高[6,19], 成为危害学生健康和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1.3.2 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学生体质特别是学生身体素质如肺活量、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一些指标多年来逐年下降或少有上升[20,21,22], “豆芽菜”体型和“梨形”“桶形”等肥胖体型学生增多, 学生因体育长跑而发生的心脏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学生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以及近视、营养不良和肥胖、伤害、心理卫生问题和疾病等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学生近视上升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农村学生营养不良和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同样突出;伤害已逐渐成为儿童青少年第一位死因, 学生溺水、车祸、高空坠落等发生率较高;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疾病比较突出[9,23], 学生心理问题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引起的自杀和他杀等伤害事件亦屡见报道。

1.4 学校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学校青春期教育几近空白

1.4.1 学校健康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教育部规定大学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或选修课, 高中开设健康教育讲座, 初中和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 2002年有关调查表明大多数学校能达到规定要求[24], 但实际调查情况不容乐观[25], 浙江2005年课题“所调查的32所中小学中, 仅有1所城镇小学专门设有健康教育课程, 备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讲义, 每周1学时, 学校专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为3.1%”[8]。2008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 主要载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 但是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要求和保障措施, 实际上导致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弱化。上海一项调查[26]表明:“健康教育的资金、仪器、设备、教学资源匮乏, 健康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距《纲要》要求相差甚远, 而且质量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将学校健康课编排在课程表上, 不少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早已名存实亡”。有关调查表明学生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知晓水平不高或未达目标要求, 健康素养和常见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也不高[27,28,29,30], 提示未能发挥学校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的主渠道作用。

1.4.2 学校青春期教育停滞不前

学校青春期教育严重滞后, 学生正确的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行为等教育欠缺, 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6]。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 特别是不安全性行为日见增多[6,23], 由此所致性病、艾滋病、怀孕流产等生殖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和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和报道。

1.5 学校卫生顶层设计不到位, 学校卫生防病技术缺支撑

1.5.1 学校卫生科研攻关不足实效性不大

学校卫生科研水平与学校卫生工作发展不相适应, 学校卫生科研攻关不足, 难以满足学校卫生与时俱进发展需要, 未能够协调和整合学校卫生各行业专家作用, 组织学校卫生宏观和微观的科研攻关, 为学校卫生整体设计和顶层设计提供决策性技术支撑不足, 为学校卫生实际工作和学生健康实际需求提供实用性和有效性技术帮助不力。

1.5.2 学校卫生防病适宜技术支撑不够

随着学生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学生疾病谱的变化, 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适宜技术和实施规范研究, 指导学校有效开展重点性疾病的防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适宜技术研究跟不上学校卫生防病工作实际需要, 如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学生近视、营养不良和肥胖等防控技术、学生故意伤害和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问题预防控制适宜技术研究不够, 学生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未能有效控制[6,20,21,22,23]。

2 建议

2.1 建立完善学校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规划

2.1.1 制定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法律法规

修改现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制定《学校卫生法》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法》及其配套实施办法或细则, 从法律层面明确学校卫生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定位;从组织体系层面保证学校卫生体系建设和人员配备, 从财政经费层面保证学校卫生专项经费;从管理层面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内容、职责、考核、奖惩等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有法可依, 执法可行。

2.1.2 制定学校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从政府层面组织协调教育、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研究制定学校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2015-2024) 和五年行动计划 (2015-2019年和2016-2024年) , 明确学校卫生工作发展宏观和微观蓝图, 确保有计划有目标有成效地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2.1.3 制定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和标准

研究制定一系列适宜性和实用性的工作规范和标准, 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如制定完善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规范, 学生近视、营养不良和肥胖等重点常见病监测和干预工作规范, 学生故意伤害和意外伤害监测和干预工作规范;学生体质和健康监测工作规范;学生缺课、病休、退学、死亡监测工作规范;学校心理问题、疾病监测和干预工作规范;中小学校课桌椅生产供应和配备工作规范;学校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工作规范;学校卫生目标考核工作规范等;制定完善学校饮用水技术标准, 学校公共洗手设施配备技术标准, 学校卫生厕所配备技术标准, 中小学校教室教学电子白板配备技术标准, 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技术标准, 学生近视、营养不良、肥胖干预效果评估技术标准, 学生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近视、肥胖等常见病KAP水平评估标准, 学生健康素养知识行为水平评估技术标准, 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学校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等。

2.2 健全学校卫生组织网络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2.2.1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组织管理体系和职能

卫生部门在卫计委相应局机构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学校卫生处, 承担相应的学校卫生管理和职能, 统筹协调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以及疾控和监督机构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在中国疾控中心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学校卫生所 (或学生健康监测和疾病防治所) , 或整合扩大现有学校卫生中心, 承担学校卫生监测、指导、培训、科研等综合技术管理职能;在中国卫生监督机构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处, 承担相应的学校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各省市和辖市县也应设立相应的对口管理部门和人员。各级教育部门也应设立相应的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和人员, 特别加强配备具有公共卫生管理背景或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 承担学校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职能。从国家到地方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完善的学校卫生组织管理体系。

2.2.2 加强学校基层卫生保健机构网络建设和管理

各级政府和教育、卫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应将学校卫生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总体规划, 加强和完善基层学校卫生人员和保健机构配备。在医科大学或职业技术卫生学校开设学校卫生 (校医) 和健康教育专业, 培养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并建立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真正解决校医、保健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津贴和绩效考核等问题, 调动校医和保健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可以分别参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进行分类设置, 如大学医院可以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校可以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 农村学校和较小规模学校和幼托机构可以参照农村卫生室标准进行建设, 配备完善卫生保健机构设施条件, 充分发挥其功能。2.2.3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和目标考核机制建立以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导、卫生部门技术支撑和监督、多部门合作、学校具体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在国家层面成立学校卫生或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委员会领导协调小组, 协调教育、卫生、体育、科技、财政、人事等部门共同组织领导学校卫生工作;成立学校卫生专家委员会, 整合教育卫生各相关行业专家技术资源, 充分发挥其技术咨询和参事支持作用, 从技术层面保证学校卫生工作决策和措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各地和各部门也可设立相应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负责协调本地区和部门的学校卫生工作。同时根据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和学校卫生发展规划要求, 建立政府部门相关学校卫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对学校卫生工作实行阶段和年度目标考核和奖惩。

2.3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等适宜技术研究

2.3.1 建立国家和省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技术方案

组织教育、卫生、体育、科技四部门联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估工作, 真正发挥各部门作用, 整合资源、减少浪费和科学实施。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估技术方案, 科学准确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动态发展趋势, 为增强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服务。

2.3.2 强化学生体质和健康适宜技术研究

集中全国学校卫生科研机构、高校、疾控和监督机构等优势力量, 组织开展增进学生体质和健康 (卫生防病) 适宜技术研究和科研攻关, 切实研究出促进学生体质和预防控制主要危害学生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适宜技术, 并应用推广, 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有效防控学生近视、肥胖、伤害等主要健康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2.3.3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工作

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 篇3

【关键词】卫生监管;学校;问题和建议

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属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水平,强化学校卫生防治措施,有利于促进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1 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卫生监管过程中,由于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学校卫生监管不重视

梅河口市处在吉林省东南部,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学校仍然只注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甚至很多学校领导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占据了大量卫生监管时间,忽略了卫生防治工作。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梅河口市的各个学校没有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学校卫生监督管理策略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传染病出现的几率大大升高,学校食堂中毒事件也频繁出现。

1.2 卫生、教育两部门之间关系不协调

目前,由于梅河口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没有将责任落到实处,经常出现擅自做主的现象。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卫生和教育两部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方针。

1.3 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梅河口市的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基本上由校医负责。但是校医综合业务素质都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卫生管理知识培训,对学校卫生监督和防病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无法确保学校卫生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1.4 学校卫生设施陈旧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梅河口市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现代国家的发展需要。如: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课桌椅设置等都已经陈旧。由于食堂基本上都是承包给私人经营,设施简陋,甚至连与卫生密切相关的冷拼间、洗刷间、冰柜等都缺乏;同时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较差,这样便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导致学生中毒事件频繁发生。

2 做好梅河口市学校卫生监管工作的对策

2.1 明确校医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

在梅河口市学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卫生监管工作,首先就应该从行政管理方面明确校医的工作和各个岗位的责任。通过总结分析得出,校医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实行疾病预防为主,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其二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其三是扩大卫生宣传范围,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其四是经常了解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其五就是切实抓好学生的常见病和身体情况。在以上这些制度制定过后,校医应该坚持指导建议为主,当发现问题仍然不予改正的行为,校医卫生部门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2.2 遵循激励原则,建立评比制度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具体的卫生管理激励原则,在学校卫生部门做出一定成绩之后,应该坚持实施激励的原则,增加学校卫生部门人员的责任感。其中主要对学校的环境卫生监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比制度,实施鼓励政策,然后定期进行评比。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校卫生监管工作人员的激情。

2.3 协调做好卫生教育两部门之间的关系

积极开展学校与卫生部门领导层之间的协调关系,强化领导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划分,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制度,制定年终考核机制,从而对学校的卫生监管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

2.4 提高学校监管水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其中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广大学生创设一个卫生干净的学校环境,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加强校医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校医队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卫生监管人员再将业务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于实际工作中,最后为做好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赢得学生和社会的信任。

2.5 不断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

学校和卫生各个部门之间应该采取密切合作的措施,充分利用长假的时间,不断加强学校卫生监管部门人员的培训;同时让卫生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短时的传授,不断加强公共场所以及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快速提高相关人员的卫生监管水平。

梅河口市的卫生监督机构部门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学校卫生设施进行改建,其中包括学校食堂、浴池等学校配套设施。这样便有利于帮助学校消除卫生隐患,提高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2.6 提高学校卫生监管技术管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就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提高梅河口市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是学校卫生监管工作的总目标。要想完成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校医各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广大师生之间配合完成。学校卫生监管技术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卫生监督监测,不断强化学生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对学生传染病的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饮食、饮用水、教学卫生、学习环境的卫生监督,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疾病防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学生疾病防治工作。学校卫生技术管理就主要是针对学生疾病防治工作,促使梅河口市的学校主要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阳,高海波,邹杰.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

[2] 马军.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

爱护学校环境卫生倡议书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校园,是我们工作、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卫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学校对外形象的直观因素。

可是最近,在我们校园中存在少数同学随手乱扔垃圾,随口出脏话的不文明现象,如食品包装袋、果皮纸屑、狂言乱语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已经影响到我们校园的整体环境和形象。为了构建和谐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优美,在此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

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养成将垃圾投入垃圾池内的习惯。

二、爱好校园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不乱贴乱画,不乱刻乱踩。

三、每天做好值日生工作,清除卫生死角。

四、不在楼道、教室等场所进行激烈有危险性的活动,不要把脚印、污迹印在墙壁上。

五、节约能源,用水用电一定要记得关闭,杜绝浪费现象。

六、爱护公共设施,不攀折花草树木。

七、倡导文明,不向窗外丢杂物。

八、礼貌待人,不说脏话。

九、取餐排队,文明就餐。

十、人人自我约束,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做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小卫士。

亲爱的同学们,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收获人生一世的精彩!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争取 “国家级文明城市”。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环境卫生的卫士,共建和谐文明校园,展示当代学子风采!

浪寨小学(宣)

清洁从我做起创建卫生学校倡议书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你想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

你想在一个姹紫嫣红、四季如春的环境中学习吗?

你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成才吗?

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我们满怀激情,畅想未来。

校园,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校园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对外形象好坏的直观影响因素。走进我们可爱的学校,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洁净和美丽,一株株绿树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为我们装点校园,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在此团总支向全体同学和老师发出如下倡议:

一、不在校园内吃口香糖、瓜子、糖果等零食,不随意乱丢垃圾。

二、不践蹋草坪,不摘花摇树。“小草也有生命,需要你我的共同呵护”,“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美丽”。

三、以爱护教室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教室的清洁卫生,不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不损坏教学设施。

四、保持食堂卫生,不乱丢剩余饭菜,不损坏食堂桌椅,自觉遵守食堂用餐秩序。

五、寄宿生积极作好宿舍清洁工作,换下来的衣物应及时清洗,以免提供滋生细菌的温床;窗户玻璃要及时擦洗;不要在宿舍楼的过道里任意堆放废弃物,看到过道地板脏污应主动拖洗。

六、老师禁止在校园内抽烟,对自己办公室卫生要及时打扫,确保卫生整洁。

七、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爱我校园、清洁从我做起!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人人动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造一个文明的、美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共同努力吧!

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篇6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楼建

设,八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73所村卫生室建设工程和21个空白村卫生室建设工程。

二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招录、稳定和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卫生发展后劲。

三是以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为抓手,提升医保覆盖率。

四是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抓手,在卫生监督、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应急反应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五是以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于学校卫生建议书 篇7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 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建立, 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成果。它的创立, 改变了人们对护理教育的固有认识, 是对传统护理教育观念的丰富, 是护理教育界的一股新风。其次, 涉外护理专业建设走过了一条螺旋式上升发展的道路。在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护理技能的同时, 注重实训, 重视学生的实际外语交流水平。主张交际语言观, 提高学生实际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上, 转向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英语, 提倡教育者在从事“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从被动、消极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的接受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制定与自身实情相符的涉外护理方向从业之路。

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 在护理教育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它把传授知识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 强调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 由此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多, 领悟应用少;学习科学知识多, 学习做人真谛少。涉外护理专业的现代教学模式则是互动式的, 强调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训练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另外, 由于涉外护理的职业特点, 涉外护理工作者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人民形象的代表。因此, 教学过程中大力强调往往被忽视的民族文化教育, 使学生在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培养民族自豪感, 以展现当代中国护理工作者的良好风貌。

规范化教材的诞生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各医学院校的办学自主性增强, 教材选择的自主性较大。涉外护理专业开办二十余年以来, 各院校专业建设有较大的差异性, 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也不利于校际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系列教材, 作为我国首套涉外护理专业教材, 既适应了目前国内涉外护理教育的现实情况, 又为各地涉外护理专业教育提供了导向, 有力地规范了各地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国内首套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规范化教材的诞生, 结束了以往教材五花八门的局面, 成为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建设道路上的里程碑。

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首先, 由于涉外护理专业的鲜明特色, 课程设置不同于普通护理专业。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外, 英语课程也举足轻重。这就涉及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 分配专业课与英语课的学时问题, 以实现课程设置优化,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 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课程科目种类与学时分配设置较为完善。如对一年级新生开设解剖、人体、药理等一系列医学基础类课程;二年级则在具备一定医学基本理论素养的前提下, 分门别类地开设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程, 完善学生的医学知识。而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类课程设置则十分混乱。如将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项统一设置为英语课来进行教学, 这样, 英语课只停留在形式, 无法分门别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专项深入训练, 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涉外护士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内容上, 应注重医学类课程与英语课程的比例以及英语课程类别的划分, 实现课程设置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医学英语与基础英语脱节目前, 在国内涉外护理教学实践中, 存在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结合难的现象。一方面, 由于兼备医学背景和外语能力的教师颇少, 在医学知识传授过程中, 难以胜任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薄弱的语言基础和大量陌生的医学类专业词汇, 致使学生往往把医学英语和基础英语视为毫不相干的两门课程, 视医学英语为英语学习的负担。殊不知, 基础英语的学习是为医学英语学习服务的, 医学英语的掌握利于基础英语的加强,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缺乏与国外护理院校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目前, 开办涉外护理专业的各地院校中, 直接与国外护理院校开展合作的并不多。与国外护理院校合作的加强, 可以直接提高办学水平。通过派遣外教、引进国外教材、培养中国师资力量、开辟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使中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标准接轨, 使学生在中国就可以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 培养出国际化的护理人才。

对未来的展望

确立当代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观念指导行动, 认识指导实践, 明确当代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才能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由于时代的进步, 国情在不断发生变化, 当代涉外护理专业建设思路绝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目前, 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法规, 规范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因此, 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涉外护理专业的内涵, 建立与时代相符的专业建设方案, 拓宽专业发展途径, 确立未来专业发展方向。

逐步建立成熟的教学体系普通护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早, 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而涉外护理专业起步较晚, 经验相对缺乏, 教学体系还不够成熟。各院校从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到学时分配均不相同, 形成了一定的地方差异性。因此, 我国的涉外护理专业教学体系亟须规范。在尊重一定地方差异性的基础上, 应缩小地方差异性。借助权威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对各地涉外护理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此促进教学体系的建立, 进一步促进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我国首套涉外护理专业规范化教材的出版, 为进一步规范各地涉外护理教学工作提供了契机。开办涉外护理专业的院校, 应紧密结合教材, 以教学大纲为导向, 遵循教育规律, 办好特色专业。

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首先, 涉外护理专业的特殊性, 对师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 我国从事涉外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 往往只具备护理知识, 缺乏语言能力, 或只具备语言能力, 缺乏护理专业知识, 在教学上无法实现医学与英语能力的统一, 护理知识与英语知识兼备, 这也是涉外护理工作者职业发展的瓶颈, 对其顺利通过国际职业认证资格考试带来了困难, 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因此, 一方面, 需要更多兼具护理知识与高水平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入涉外护理教师队伍。另一方面, 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 创造条件, 使教师有机会走出国门, 与国外护理院校直接接触,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实现护理与英语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康永超.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历程与历史巨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4) .

[2]柏靖.关于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14) .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篇8

关键词:德育;中职学校;中职生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德育历来在学校教育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中职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整体素质。因此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生的特殊性

近年来,“普高热”持续不减,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是问题少年,在思想、情绪、言行等方面都表现出诸多叛逆性。比如有的学生穿奇装异服,打扮怪异,行为随意,语言低俗,不服管教等。表面看去狂傲不羁,其实这正是他们缺乏自信的体现,他们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标榜自己,正是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其实他们内心十分敏感而脆弱。学习方面,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现象时有发生。但令人欣慰的是,中职生所处年龄阶段,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正确的引导,假以时日,他们也会成为品德端正、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

二、优化德育教育

1.明确德育目的

道德的本质是精神道义对物质利益的超越,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德育的超越性。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德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意义。因此,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坚决地按信念行动。德育过程的关节点不在于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信念,重要的是训练道德行为。中职学校的德育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把道德理想转化为道德实践。

2.改进德育教学

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把主动权教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逐步转变为“学生参与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交流中进步。例如,在技术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此外,让德育走出课堂,走进日常生活,拓宽德育的实施范围。比如去校企合作公司参观学习、开展“雷锋活动月”等活动,让学生践行道德信念。

3.德育回归生活

德育应该回归生活。根据中职生的现实生活需要,使其对中职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在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如教学中渗透相关社会知识,指导学生就业等。特别是当今信息网络化时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与相对封闭的学校德育的反差,势必降低学校德育的说服力,学校用道德筑起的长堤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屡遭冲击。这就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学校德育教师,我们应该整合德育内容,端正教育思想,给予学生正面教育,但不能一味“阳春白雪”,对于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学校德育也不能回避。要让学生看到黑暗面,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社会面貌,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直面“惨淡现状”,树立正确信念,并坚定不移地践行美好的道德理念。

4.完善德育体系

德育体系包括管理体系和课程体系。管理方面,学校应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学生德育工作,制定德育管理细则,并严格执行。全体教师应树立“人人都有德育意识,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理念,学生在这种“阳光普照”式的教育下,才能感受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方面,依然需要设定相关课程,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职业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哲学与人生教育等。这样才能使德育有章可循。此外,德育具有情感熏陶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特点,这就要求学校要注意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培养,实施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策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强化学生思想德育的潜在课堂,是培养人的外在条件,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以技立命,以德立信。中职学校的德育不容忽视,其任务任重道远。只有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以上优化德育的方法,能够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课程体系、学科互渗的角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外在的道德理想内化为学生自身品质,并使之能够在生活学习中践行道德理想。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新方法,让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科技信息, 2010年36期 .

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煤矿综采队移动变电站操作规程下一篇:“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