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精选4篇)
1.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1)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2)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时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解释1】除另有规定外,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不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填写的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解释2】自2014年10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思路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抵扣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在计算当期销项税额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期”的界定,根据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判断该笔收入是否应计入“当期”的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2)销售额的界定,其中应重点关注“价外费用、包装物押金、折扣销售、以旧换新和组成计税价格”等问题。
在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即哪些可以抵扣,哪些不得抵扣;(2)“当期”的界定,即进项税额能否在当期抵扣;(3)“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解释】(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自来水,可以选择按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2)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寄售商店代销寄售物品(包括居民个人寄售的物品在内),暂按简易办法依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3)一般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知识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基本规定
(1)销售货物;(2)进口货物;(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4)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2.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3.应当征收增值税的特殊项目
(1)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交割环节)(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3)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4)缝纫业务;(5)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过网费。
4.增值税的免税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自然人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知识点】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7)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委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除外),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2.进口货物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二、销售额的界定
1.销售额是否含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解释】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一般情况下,试题中会明确指出销售额是否含增值税。在未明确指出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原则:(1)商业企业的“零售价”肯定含税;(2)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额”肯定不含税;(3)价外费用和逾期包装物押金视为含税收入。
2、价外费用
(1)价外费用(价外向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无论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计入销售额。
(2)下列项目不属于价外费用:①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②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a)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b)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c)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知识点】 1.包装物押金
(1)收取的1年以内的押金并且未超过合同规定期限(未逾期),单独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
(2)收取的1年以内的押金但超过合同规定期限(逾期),单独核算的,应并入销售额(视为含税收入),按照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税。
(3)已经收取1年以上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视为含税收入),按照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税。
(4)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中征税。
【解释】啤酒、黄酒的包装物押金,按照前3条的规定处理。2.商业折扣
(1)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2)未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3.以旧换新
(1)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当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
(2)金银首饰以旧换新的,应按照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征收增值税。
4.以物易物
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计算进项税额。
5.组成计税价格
(1)不征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2)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解释】视同销售行为发生时,应计算销项税额,其销售额的确定按照下列顺序:
(1)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考生应清楚的是,只有在没有“同类货物”平均销售价格的情况下,才需要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内容导航】
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中级经济法》科目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知识点】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考点8 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1.原因
(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如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有限合伙人的,应当解散)。2.清算人
(1)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
(2)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
(3)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分配管理
【内容导航】
分配管理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中级财务管理》科目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分配管理
第四节 分配管理
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一)法律因素
如果公司为了避税而使得盈余的保留大大超过了公司目前及未来的投资需要时,被加征额外的税款。
要求公司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确定在分配后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持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从而保证公司的正常资金周转。
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要保证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以维持资金的正常周转,使生产经营得以有序进行。
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往往少发股利,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倾向于支付较高的股利。此外,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得报酬低于股东个人单独将股利收入投资于其他投资机会所得的报酬时,公司就不应多留存收益,而应多发股利。
具有较强的举债能力的公司往往采取较宽松的股利政策,而举债能力弱的公司往往采取较紧的股利政策。
【解释】无权代理的情形:(1)没有代理权;(2)超越代理权;(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1.合同的效力
在无权代理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而非无效合同)。
2.本人(被代理人)的追认权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3.相对人
(1)催告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2)撤销权
善意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之前,有权撤销其对无权代理人已经作出的意思表示。
【解释】无论相对人是否善意,均可行使催告权,但只有“善意相对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知识点】表见代理
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解释】(1)狭义的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待定;(2)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2.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1)代理人实际上无代理权;
(2)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
(3)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4)相对人基于这个客观情形而与无权代理人成立民事行为。
3.表见代理的效果
(1)本人
表见代理对于本人(被代理人)来说,产生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效果。被代理人不得以无权代理为由进行抗辩,主张代理行为无效。
(2)相对人
表见代理对于相对人来说,既可以主张其为狭义无权代理,也可以主张其为表见代理。
①相对人如果主张狭义无权代理,则相对人可以行使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从而使得整个代理行为归于无效,被代理人不得基于表见代理而对相对人主张代理效果。
②相对人如果主张表见代理,被代理人不得以无权代理为由进行抗辩,主张代理行为无效。
【知识点】代理权的滥用
1.自己代理(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2.双方代理(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解释1】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解释2】(1)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2)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例题·多选题】乙公司有个塔吊,甲和乙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甲代理乙公司将该塔吊出售。甲的下列情况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A.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把塔吊卖给自己
B.与丁恶意串通,将塔吊低价卖给丁,损害了乙的利益
C.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卖出,甲以丙的名义买入
D.代理权被收回后,甲仍以乙的名义把塔吊卖出
【答案】ABC 【解析】(1)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选项A)、双方代理(选项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选项B);(2)选项D:属于无权代理。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基本理论
1.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债权请求权”不行使达一定期间而失去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制度。
(1)起诉权
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胜诉权
债权人起诉后,如果债务人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人民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即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3)债权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债权人的债权并不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或限制。
2.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3.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1)适用对象不同
(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
(4)期间性质不同
【2018年《中级经济法》预习知识点】推荐阅读: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章节习题07-12
200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试题及标准答案07-15
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法》考点:赠与合同01-16
中级会计经济法题库05-26
中级经济法讲义-1007-18
中级经济法学习技巧02-09
中级经济法考试题库06-16
中级经济法第一章习题12-15
会计中级《经济法》课堂笔记五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