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课文教案(精选6篇)
知识目标
1、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能力目标
1、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情感目标
1、然孟浩的“隐逸超脱”的情感
2、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的题目叫什么?它的作者是?你可能记不准,一时说不出来,但同学们一定不会不记得这首诗!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诗的呢?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童年旧梦,再次走进孟浩然的世界吧。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①、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②、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③、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诗歌内容
①、读并分析第1句
师: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②、读并分析第2句
师: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③、读并分析第3句师: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 。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 :“庞公者 ,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④、读并分析第4句
师: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小结: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 ”,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三、迁移练习
一、《夜归鹿门歌》中的山水情怀探寻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 正逢大唐盛世, 在这一时期, 诗人的梦想自然也是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但事实上孟浩然一生运气极差, 多次错过出仕的机会, 以至于郁郁终老。他壮年时就赶赴长安去谋求官职, 盼望在仕途上有所进步, 但因为“当路无人”, 得不到当权者的推荐和赏识, 最终只好还归故园, 寄情山水, 成为唐代一位不想隐居, 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对于孟浩然自己来说, 这自然也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痛和始终解不开的结。孟浩然在出仕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寄情山水田园, 应该是心有不甘的, 更是无比愤懑的。但是就这首诗歌所言, 似乎此时的孟浩然不但默认了这样的人生, 并且在心灵上开始探寻其中的乐趣。
题中所写的鹿门山应该离作者家不远, “庞公”就是庞德公, 是汉末著名隐士。他不喜欢出仕, 于是他拒绝了朝廷的征辟, 隐居在鹿门山, 从此这里就成了著名的隐逸之所。孟浩然在仕途失意后, 似乎想起了这位前辈, 于是追寻他的足迹, 也在此修建了一处别业, 因此就有题目“夜归”的写实。但这首诗歌仔细读来, 其实还是阐发自己乐于归隐的情怀志趣, 这看似与作者求官本愿不合, 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作者多次失意, 难免厌烦仕途;二是作者本性就喜好山水;三是古人诗歌中之爱山水、望隐逸多是一时之感, 不能看作不变的思想。因此在这首诗中孟浩然确乎对山水之爱出乎真心、真情,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实质上就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中, 山寺、钟声、月光、鹿门、烟、树、松间小路、山中岩石等, 这些意象, 可以说是娓娓道来, 非常幽清自然, 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静谧优美的画面, 真可谓隐居的胜境, 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这静谧优美的景色寓含了作者那种悠闲淡然的隐居之情。所以诗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 也是诗人的自比。在这里, 没有熙熙攘攘, 没有俗务缠身, 没有失意不顺, 唯有古寺明月、禽鸟山林等美景, 隐者在这里可以幽居独处, 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诗人真实地抒写出这种隐逸情趣, 虽然也表现出了一些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地对这种静谧、远离世俗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这透露出在盛唐时代错失报国扬名盛宴的凄清与无奈, 与晚唐时代诗人躲避战乱纷争而隐居截然不同。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寄寓情感发微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 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 形象缤纷多彩, 表现手法新奇, 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又名《别东鲁诸公》, 从时间上看, 本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 由于受当朝权臣排挤, 李白被赐金放还, 没能够一展胸襟, 这对于李白而言是郁郁难平的。离长安后, 他回到东鲁居住了一段时间, 可是李白无法忍受这种安逸和空虚, 于是他与东鲁诸公告别, 踏上漫游的旅途, 希图通过寄情山水, 来消释在政治上遭受的挫折, 排解其中的愤怨。
对于李白来说, 他并不是要写现实中的天姥山, 他要写的是历来游览的那些山水, 甚至可以说, 现实中的山根本不是他要表达的内容, 他要写的只是他心目中的山, 带有某种寄托的山水, 因此, 用梦游便于作者超脱现实, 对天姥山进行寄寓式地阐发。诗人运用极度夸张与浪漫的想象写出了天姥山的雄奇高峻, 仙境的瑰丽如幻, 但梦醒时分, 一切消失了, 眼前的现实依旧无奈、黑暗。李白在梦中所游历的山水自然是一种美好、理想的人生与社会, 那么梦中的美好自然就与现实的黑暗、丑陋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对比。在诗中, 诗人因为仕途失意、人生挫折, 于是感叹“古来万事东流水”;为了排遣这种失意, 他选择梦游、仙游, 在天上仙境之中找寻乐趣, 于是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感慨;然而诗人并非耽于享乐, 这不过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方式, 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 于是在诗歌的结尾, 诗人还是发出了不愿为权贵折腰的呼喊。
这才是李白, 那个敢想敢说的李白。李白虽然曾受帝王优宠, 但也不过是个词臣, 在这样的景况下, 李白不但有失尊严甚而根本就没能够实现理想, 一展抱负, 同样在盛唐这场即将转衰、结束的盛宴面前, 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因此, 李白这样的一种态度, 实际上是一种决绝, 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者的决绝。对他们, 李白深深地表示出蔑视与不屑, 这种不屑写出了千古以来多少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之人的心声。所以, 诗歌虽然因为记梦而显得浪漫虚幻, 但实际上依然是针砭现实, 寄托了诗人的现实理想与态度。
三、两诗中盛唐诗歌风貌透视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夜归鹿门歌》,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首先、说教材
《夜归鹿门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自主赏析篇目,是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所写的。
本单元是建立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在对诗人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探究上,进一步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诗歌情景相融的特点。
二、说学情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根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把握诗歌的主旨。但在深入分析诗歌意境方面,还有所欠缺。本单元将着力调动通过想像与联想,掌握诗歌情景交融特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为此,针对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意。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发挥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隐逸的人格志向。
四、说教学重、难点
感受意境之美是本课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意象,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
2、感受作者在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的孤寂无奈的心灵。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根据学生实际,我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注重诗歌的诵读,利用多种方式展开。
2、引导法: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融入课堂,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3、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对比法:在对比阅读中,使学生深入的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用诵读导入,营造朗朗读书的氛围,便于进入诗歌鉴赏的情境。(二)、知人论世
针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将根据几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展开:
1、你对古人选择隐逸生活怎样看待?
2、说说你所知道的孟浩然。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知道的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通过设置以上问题,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品格、追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后面鉴赏诗歌作具体的铺垫。(三)、以意逆志
这一部分,我将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具体分析诗歌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2、将以小组合作鉴赏的方式,从字、词、句入手,理解内容及主旨。(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本环节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部分,将引导学生从场景及意象入手,分析其特点,感受其意境,实现情与景交融的目标。
针对这一环节,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全诗的基础上,我将设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设置:(1)、诗歌中选择了哪些意象?
(2)、展开联想,从意象的归类中你看到了几幅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说一
说这些景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3)、如果你是诗人,这这种美妙的意境下,通过诗歌你想要传达什么情感?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紧扣诗歌,并能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更深入的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五)、直通高考,知识拓展——“炼字”题型答题技巧
通过本诗的学习,抓住与高考题型相关的知识点,我将结合本诗设置出与“炼字”题型有关答题技巧,引导学生直通高考,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问题设置如下:有人说“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用的很妙,你同意吗?为啥? 在以上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将出示类似的提问方式:
如,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提醒学生,在答此类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并通过课件,展示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六)、布置作业——对比阅读 课件展示王维的《归嵩山作》
问题布置:将本诗与王维的诗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本诗掌握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分析方法,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学完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一诗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如何看待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第二天一早上课,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考积极地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班内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答案:
其一,将古代文人的隐逸类型分类;其二,对古代文人选择归隐山林的做法积极肯定;其三,否定这种自私的隐逸归隐,并提出了应该积蓄力量,追求更高的目标的建议。最后,我和学生分享了我的看法和理解。古代社会要出名只有一条路――去做官。这和古人讲的“学而优则仕”是不谋而合的。孟子也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更加准确地道出了古代文人当官的真实目标。其一,为小家。光耀门楣,改善家族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修身,齐家”。其二,为大家。实现理想,追求天下富贵的目标,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治国,平天下”。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所以才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布衣躬耕,不求闻达,却又暗暗积聚力量,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还有一种另类,像柳永,先以极大地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成就了他的文名。这些文人们的隐逸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就是问政的无奈。无论是暂时的积聚力量,还是拿得起放不下的忧虑,都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因而,他们的文字读来也会给人一种伤感之愁。而孟浩然式的隐逸,除了为考试做准备外,本身也有积极入世的意义,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都有利。这种隐逸心情优雅,如同在大自然里开辟了一间大书房,充满了幻想,也就缺少了萧瑟之感。
诗文学完了,我的心却就此纠结一个问题:人,到底怎样才算活得真实。对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无论谁都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限制,每天萎靡不振,精神不济,忍受疼痛煎熬,这肯定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目标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也是活的`不真实。同时,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追求也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支持也是空洞的。
高二语文组
鲍树柏
【学海导航】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志趣。
【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二、背景介绍
本诗为七言古诗。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意在鹿门山辟一住处,一度隐居在此。因为他的诗歌多写隐居闲适,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这首诗就是如此。
【学习内容】
一、诗句赏析与评价
1.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 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2.分析第2句: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3.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4.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二、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一首诗中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有的以某内容为线索,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4.答题模式:公式:是什么(点明结构特征或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具体分析结构特征或为什么以此为线索)+怎么样(这样构思或这样的线索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有何效果)5.答题示例
(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4分)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是什么)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为什么)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怎么样)后几句为第二层次,(是什么)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为什么或怎么样)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是什么)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为什么或怎么样)“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是什么),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为什么或怎么样)
【课后巩固】
(2011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是什么)由上片的“渐向暝”到下片的“更深人去”(为什么)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怎么样)《登岳阳楼》学案
高二语文组 鲍树柏
【学海导航】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
【知识清单】
一、简要了解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二、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学习内容】
一、诗句赏析与评价
1.首联“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昔闻:渴望向往已久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今昔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2.赏析颈联“坼”“浮”二字。明确:“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3.颈联中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景: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情: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4.颔联叙写了作者什么的感受?
明确:颔联转而写自己因登楼而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信全无,自己一身病痛,唯有一条孤舟。空阔的境界,往往激发人们的飘零孤苦之感。
5.赏析尾联,如何理解“涕泗流”?
明确: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又想到自己老迈,壮志未酬,以及自己孤苦伶仃,生活落败的遭际,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二、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赏析形象型
诗歌中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塑造的景象和物象,即意象。
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
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景象或物象。1.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提问变式:诗歌中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3.解答模式:公式:是什么(塑造了什么形象)+为什么(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看意象)+怎么样(表达了什么情感)即:通过什么描写(意象),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一般顺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4.答题示例: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由诗句中野径、桑麻、篱边菊、犬吠、日斜等具有田园生活意象的描写,(为什么)可以看出陆鸿渐是一个是寄情山水,高洁不俗,不以尘世为念,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是什么)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怎么样)
【课后巩固】
(2011四川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天经;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作者:孟浩然
朝代:南北朝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注释:⑴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⑵昼已昏:天色已黄昏。⑶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⑷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⑸岩扉:石门。⑹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赏析: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山歌原文,翻译,赏析2原文:
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及注释:
韵译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
散译
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
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
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注释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余: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中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知“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中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