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精选10篇)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1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实行民主监督,维护党纪、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逐步向小城镇转化带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群众思想相对活跃,从而带来的信访事件有多种不稳定的苗头。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清信访形势,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新方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群众信访的调研,新时期的农村信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信访问题的反复性。有的上访群众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理解为就是自己服务。个别信访者不顾实际和政策,要求过高,难处理,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没能及时处理,有的老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被引发,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重复信访的发生。

二是信访内容的复杂性。由于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党在农村政策的不断落实,信访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有反映村财务管理混乱,农村干部作风问题的;有反映企业占用土地,要求增加土地租金的;有反映农村福利保障的,要求增加福利补贴的.其范

围涉及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信访时机的选择性。群众上访经常选择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要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前夕和期间,认为这样的时机更能够引起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迅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更大,这对信访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四是信访处理的艰巨性。群众信访涉及范围广,触及面宽,牵扯各方利益,牵扯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难度较大,有的信访时间跨度长,落实责任难,不容易彻底解决。

造成群众信访的成因复杂多样,农村的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处理不当,都有可能成为群众上访的原因。

1、在个别村村干部交替过程中,财务移交不及时、不完整,存在问题久拖未决,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意见大,对干部不信任而引发信访问题。

2、个别村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工作方法过于简单,作风不正,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搞一言堂,侵害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导致上访。少数村干部缺少学习和研究,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向群众宣传的不够,对信访稳定重视不够,在矛盾化解排查方面不负责,有些不稳定因素应该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没有消灭,不该使群众上访的导致上访。

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在对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个别村干部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补偿不合理,导致群众不满上访。

4、是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土地

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民收益不断增加,因土地使用权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

分析当前信访问题的成因和特点,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一、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注重排查信访隐患。信访举报工作制度建设是依纪依法做好纪检信访工作的基础础。近年来,我们着力于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纪检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了党员、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信访渠道。

1、坚持信访矛盾定期排查调研制度。对于一些有周期性、季节性的信访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行超前排查预报,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信访工作专题调研。镇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包村干部分赴全镇所有办事处、厂矿企业、各村,对信访稳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单位信访稳定工作形势,探讨解决问题的政策依据,及早制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调查发现的存有群体性、越级访倾向的事件,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有效避免了各类群体越级上访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我镇没有发生一例越级集体上访。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由于各调研小组摸透了情况,找准了症结,采取了提前介入,超前防范工作措施,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有序引导各村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东洋汶村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根据调研情况,采取了“公推直选”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党支部的换届,广大党员、群众对选举结果十分满意。截至目前,全镇没有发生一例与换届选举有关的信访案件,保持了全镇政治的持续稳定。

2、建立重要案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为及时排查出信访隐患,将信访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各办事处、各村每周进

行一次信访隐患排查,无隐患的实行零报告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信访,建立应急处理预案,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全力靠上,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凡事实清楚,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案件,而且能够当场解决的,由主持接待的领导当场拍板;当场解决不了的,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集中查处,涉案单位和责任归属单位必须有主要领导参加,认真调查,反复研究、协调,力求使处理结果达到上访人满意。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促社会和谐。干部作风好不好,往往是产生干群矛盾,引发群众信访的根源,做好纪检信访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方法上依靠群众,才能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亲民、爱民良好形象,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关系和谐。去年以来,结合全市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活动,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镇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成立了“干部作风监督委员会”、“和谐稳定顾问团”,切实促进了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一线工作法”,坚持实施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日制度,深入调研,情况在一线了解,注重实效,问题在一线解决,机制引导,责任在一线落实,改进方法,经验在一线创造。对上访群众坚决做到了“一句话暖心、一支烟消气、一杯茶细谈”的亲情接访,对有政策法律依据的,严格按政策、法律执行;对没有可行性政策但生活确有困难的上访群众,本着“有难必帮、有困必解”的原则,在尽快解决好其信访问题的同时,明确专人对其进行帮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镇纪检信访室累计协调解决农户宅基、债务纠纷9起,帮助困难党员30余人,指导6个村200余户农户合法合理的

对修路占地补偿款、矿区土地塌方补偿款进行了分配使用,协调解决工农关系、厂地关系3起,及时发现和化解了信访隐患,有力促进了全镇社会稳定和谐。

三、建立各级信访网络,实施信访全程代理。为进一步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办信处访成效,我们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自主办理和组织协调功能,将纪检工作任务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全面实施了纪检信访工作全程代理机制。

1、建立信访代理网络,全程代为群众信访事项。镇纪委设立了纪检信访代理中心,成员单位包括纪检、信访、经管、财政、土管、司法等相关职能单位,每村设信访代理员1—2名,镇机关包村干部兼任村级信访代理员。明确各办事处信访代理员由党总支副书记担任,镇纪检信访代理中心工作人员为镇级信访代理员。镇、办事处、村三级信访代理网络,共同负责民情整理、信访受理、矛盾调处、政策解答、办事代理、结果反馈等信访工作流程,代替上访人反映情况、表示拆求,全程代办群众信访事项。

2、明确工作职责,全力调处信访矛盾。村级信访代理员负责收集、报送信访信息,调解村中事务,参与解决一些邻里矛盾纠纷,宣传信访政策法规,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及时向办事处反映情况;办事处信访代理员受理各村不能解决但在办事处辖区内能够解决的信访问题,针对信访苗头做好沟通、疏导、协调工作,及时向镇信访代理中心报告调处情况;镇纪检信访代理中心和镇信访代理员负责联络、指导各办事处、各村信访工作的登记、审核上报、整理代理信访事项的有关资料,利用自身职能或者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信访事项代理后,信访代理人要与信访人签订《信访代理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在信访事项调处期间,信访人不得再到上级机关和其他部

门上访,洪山口村某村民上访反映个人的土地承包问题,承办单位在受理之初就与信访人签订了信访事项代理承诺书,让信访人在相互信任、心平气和的氛围中等待信访问题的解决,直到案结束了,息诉罢访。

3、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纪检信访案件查处。我们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职能,努力在三个方面强化了对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一是惩处违纪者,对经过初核发现被反映人确实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镇纪委立即立案查处,严格依据党纪条规对违纪者进行惩处。二是保护干事创业者,在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中,对因改革创新而暂时得不到群众理解,甚至得罪人的干部,给予坚决支持,澄清问题使其放下包袱,大胆工作。三是教育失误者,引发群众信访的有些问题,有的是因为干部思想保守、工作方法简单造成的,对此类不构成违纪、属于一般性错误能够通过自律解决的问题,采用诫免谈话、开展自我批评等手段,促使其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转变作风,及时对个人失误行为进行整改。

四、坚持标本兼治,夯实稳定基础。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涉及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充分发扬民主,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渠道,是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纪检信访工作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注重制度创新,规范办事程序。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办事程序不规范、不民主,不依法办事,侵害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是引发群众上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图》,该图将农村

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凡上诉重大事项,都必须按照征求群众意见、支委会酝酿初步意见、村两委会议研究、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公示告知全体村民等六个规范化流程进行。在镇村两级小城镇开发、道路建设、农业开发、水利电力建设等资金额度较大的项目建设上,全面实行了工程项目阳光竞标,镇里成立了农村项目阳光竞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每一个项目严把程序、公开招标、投标,杜绝了在项目建设中的暗箱操作,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小小一张图,将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交给了群众,实行民主决策;工程建设项目公开、公正竞标,实行阳光操作,自然也就规范了干部施政行为,大大减少了干部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按照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的要求,我们在建立纪检监察信访长效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规定》,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村实行“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包办事处领导、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机关包村干部实行“辖区负责制”,每月兑现30至60元的信访责任工资,各职能单位负责人执行“一岗双责”,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明确信访任务目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齐抓共管纪检监察信访。镇纪委对各单位信访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分解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评先树优直接挂钩,执行一票否决,努力形成了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部门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的纪检信访工作新格局。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信访,专业视角,工作方法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使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农村社会,由于制度和传统的原因,某些利益冲突靠法律和行政法规是无法得到化解的;信访作为一种“安全阀”机制,就成为了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1 号)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农村信访从主体上看,以农村弱势群体为主,包括贫困户、残疾人、无业人员、农民工,也有少数离职的村干部、退伍军人等,年龄多集中在40~75 岁。农村信访中体现的问题多为民生问题,内容涉及征地拆迁、惠民补贴、社会保障、与村干部的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使农村信访中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且难以解决。由于信访条例并没有对信访工作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农村信访工作往往是凭经验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模式。农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怨气得不到发泄,就有可能出现越级上访、暴力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威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社会工作者介入政府信访工作,是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工作组织之间开展的一项新型的合作模式。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对政府购买项目、由社工介入信访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社工介入农村信访,仍是一个有待尝试的新领域。处理好农村信访工作,需要社工具有针对农村问题的专业视角和工作方法。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的专业视角

社会工作与传统信访工作的不同之处,体现在社工看待问题的独特的专业视角。对于农村信访工作,作者认为社工应具有三方面的专业视角,要从案主个人、案主与政府的关系、社会安全与稳定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由微观到宏观,分别加以关注,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信访工作。

1.案主个人的视角———疏导案主情绪,促成案主增权增能。与传统信访工作只注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思路不同,社会工作关注的是人,“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是专业社工所秉承的理念。从案主个人出发看待问题,是社会工作介入信访的基本视角。

首先,社工对待问题和上访的个人,强调的是“人在环境中”,将上访的个人和反映的问题作为某些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这样,就要充分地了解个人系统、社会系统和个人所处环境,尽可能地去搜集案主的生活史、案主的优势与劣势、案主的经济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认知状况等信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介入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其次,由于社工不是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从价值中立和非官方化的立场出发,聆听案主的诉求,使案主的情绪得到疏导。在农村信访中,村民首先会向所在乡镇政府反映情况;而由于中国信访制度主张属地处理,乡镇信访工作人员往往都是找所在村的两委进行协调处理,或者出具调解意见书让村委签章了事。这样,如果问题得不到合理的答复和解决,村民就会选择向上一级政府部门“讨说法”。上访村民的利益诉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内心积聚起愤懑和不满,就可能造成不理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的身份,本着平等、尊重和接纳的态度聆听案主的诉说,这本身就可以起到疏导案主情绪的作用。

再者,疏导了情绪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社工面对案主,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案主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即“增权”和“增能”。多数上访村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针对他们的问题,社工要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可以为案主所用的积极因素改变他的处境。同时,对于合理的诉求,要帮助案主分析其面对的问题、提高表达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反映问题。

2.案主与政府关系的视角——促进平等交流,使案主与政府合理沟通。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不同,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治和税费改革等政策,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相比,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农村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村民与政府的沟通比较困难。

按照哈贝马斯的沟能行动理论,社会成员相互协调的真正内在基础是相互间的理解。而当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成员之间未能建立合理的沟通途径。哈贝马斯提出,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中,只有坚持理性讨论,才能形成所谓“共识的真理”。也就是说,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坦诚相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协调各自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的合理化。

由于农村的上访者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又一独特视角要强调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双方在理性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社工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上访村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为双方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协调双方的关系,使双方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3.社会问题视角———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如果某些上访村民反映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就要求介入农村信访问题的社会工作者具备更为宏观的视野,发现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

有研究表明,目前农村信访中,集体上访和组织化上访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于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除了本着“案主个人视角”和“案主与政府关系视角”开展工作以外,要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对于上访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征地拆迁、惠民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去了解究竟是由于制度安排本身的漏洞,还是由于具体操作和执行而产生了问题和矛盾。这样就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提供来自实践的经验。这一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将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视为处理具体信访工作的前提。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依靠三种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小组)工作及社会区工作。社工运用这三种方法对农村信访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1.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对农村信访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长期、多次上访的村民开展工作。通常这类案主情绪波动比较大、家庭生活较为困难、问题难以解决。以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社工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上访问题的本质和案主独特的困难所在。具体来说,首先要开展前期工作,约谈案主本人,或者找到案主的家人、邻居、村干部等人收集与案主有关的资料,分析问题的起因;第二步要与案主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与案主进行讨论,制订介入计划;其后就是正式的介入,要疏导案主情绪、促进其增权增能、整合相关资源并向案主提供咨询,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以使案主的利益诉求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如果案主的要求不符合有关政策,也可以使其理解和接受。

2.团体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是以两个及两个以上案主组成的小团体为工作对象的工作方法;团体工作的对象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相同或类似的。所以,在农村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常见的信访问题中,应用团体工作,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团体的人数可视具体问题而定,但一般不超过15 人,否则可能会因为人数过多而难以控制。在团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制订工作计划,与团体成员进行协商,对活动时间、内容、要求等都作出具体安排。要由有经验的社工担任带领者,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团体成员就面对的问题进行沟通、讨论、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的认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还要起到辅导者和咨询者的作用,使团体成员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学习如何合理地表达诉求和正确地面对问题。

3.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是以上访村民所在社区(即自然村或行政村)为载体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工作,除了解决信访问题外,还要培养村民的自决与自治能力。社会工作者针对信访问题集中的农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对社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员结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在介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让村民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以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各类符合社区特点的文化活动,以活动的形式就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集中讲解和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入社区对有上访要求的村民进行接待和咨询;召开民意大会,集中反映民情民意;在此过程中,社工要对民众的意见进行梳理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向村民进行反馈。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3

信访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民主法治进程、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发挥群众监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转型的日益加快,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社会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加剧,基层信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

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访不信法。一些农民凡遇大小任何纠纷,无论是否属于信访范畴,首先想到的不是相关法律法规,而是千方百计寻求信访来解决,而实际上很多原本可以通过正常司法途径有效加以解决,而由此滥访既给信访组织带来了繁重的工作负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延误了案件处理的最佳时机。

二是信上不信下。在“信访能摆平一切问题”和“越是找上级,问题解决越容易”的错误思维驱动下,加之基层历史遗留问题没能加以有效解决,干群关系紧张,互不信任,或部分信访干部履职不到位等,导致信访农民对基层信访组织信任度不高,往往在初信初访还未处理终结情况下,就越级上访或告“御状”。

三是信闹不信理。时下有相当大一部分信訪农民由于听信错误宣传报道或他人对政策的片面解读,把“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奉为信条,故意纠缠领导,甚至演变成人身伤害,结对到公共场所或办公场所寻衅滋事,或肆意扩大事态,纠结地痞流氓,怂恿、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冲击国家机关、围堵交通要道,导致信访秩序混乱,严重影响政府正常办公和社会稳定。

四是信钱不信调。信访案件往往牵扯到利益,在信访人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不断上访、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在“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中央硬性要求和一些地方实行官员前途“信访一票否决制”的高压态势下,政府不惜花钱买息访,对纠缠不清的信访人无原则满足其要求,或绕过案件的是非曲直,追究原本没有过错的他方,以此平衡信访人的不满情绪了事,而部分信访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而自觉拿捏到了政府的软肋,一到关键敏感时期如全国“两会”、地方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等,或上级领导部门下来调研时,就迫不及待跳出来上访。

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信访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扭转当前农村信访困境,化解基层信访难题,必须建立健全信访机制,疏通矛盾纠纷解决渠道,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充分认识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自觉把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提高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三抓一促”活动部署中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必须正确处理好两对关系

1、正确处理好信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既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构建和谐社会当然也不可能回避矛盾;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醒的看到信访所反映的虽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处理不及时认真,也势必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2、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要科学民主制定各项法律政策,特别是涉及公民切身利益或权力事项,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件的矛盾和纠纷。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法律道德教育,引导农民辨是非、知荣辱、倡导个人权益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不得损坏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定团结。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农村信访工作难题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通过“上门家访”“带案下访”变被动接访处理为主动下访了解,变事后信访为事前信访和事中信访,抓早抓小抓苗头,着眼于矛盾纠纷早抓防范,立足于小防激化,确保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密织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落实包保责任,乡镇领导包片(战线),部门领导包单位,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信访信息员包人,聘请专职律师陪同领导接访,引导群众依法、有序、逐级信访。举办现场接访和开门解访,构建层层互动的接访网络。每月按时召开乡村两级信访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分解工作任务,让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在第一手解决,服务在第一地点,成效在第一线体现。

2、建立健全督办检查工作机制。针对转交基层办理的重要信访案件,采取跟踪督办、电话(发函)督办或深入基层督办、定期对办理情况抽查通报等形式,督促乡镇及时高质量查办。针对信访反映问题较多且比较复杂严重的信访举报案件,则组织人大、信访、纪委、组织等部门进行阳光联合“会诊”,聘请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特邀信访团,对乡镇重要信访案件进行检查,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不准、处理不当、程序违法案件及时退回重新调查,确保信访案件的办结质量,让信访群众带着希望来,怀着满意归。

3、建立健全信访终结机制。要严格按照级别管辖的原则,坚持源头防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信访三级终结机制。把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入信访工作机制,实行案件办理全程由人大代表、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群众代表大会公开评议监督,在案件办理阶段,对主要证据材料适度公开,充分保证被举报人参与权、申辩权等民主权利。同时,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管理,实行村务公开,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基层群众群体访、重复访、多头访、越级访可能。

同时,不断创新完善信访工作举报机制、责任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预警机制等。

加大对闹访、缠访人员的惩处力度

国家鼓励合法、合理的信访,惩处非法、无理缠访。对无理闹访、缠访人员要及时做好教育解释工作,讲明政策,做好引导。对确有生活困难的群众,要交付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做好社会救助;对不听劝告、恶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上访人,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法律从严处理,打击报复举报人、证人和信访工作人员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发挥公检法机关分流信访的作用

公检法司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明确受理信访的内容,在科学分类和合理分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和司法救助机制,将一般的涉诉涉访案件的救济要优先纳入司法救济,对于群体性信访事件,应当交由权威机关予以救济。强化解决群众诉求纷争的其他渠道,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稳妥推行乡村流动法庭,坚持司法为民,通过树立国家司法机构的权威,把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引导到正规的司法渠道,逐步减少信访以及伴随信访的非制度化公民政治行动。

加强民生建设促和谐,从根本上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既是法律赋予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也是从根本上化解基层信访难题的重要手段。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与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大对农村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笔者认为,我省至去年开展的 “三万”活动和荆门市围绕“访民情、建组织、搭平台、办实事”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钟祥市司法局)

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4

免费公文网

“>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2010-06-29 18:28:2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2)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群众诉求问题 ——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州纪委信访室的通知,我县纪委监察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就“本县群众诉求、改进信访工作的经验和明年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应提出哪些新要求”课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由于我县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信访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群众诉求的问题主要有:

(一)、国家建设征用农民

田地补偿不合理;

(二)、村务、账务公开不真实、不可信;

(三)、有些村干和党政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

(四)、群众有时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向谁诉求等。面对群众反映的这些情况和问题,我县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工作,按照尽心尽力解民难、真心为民办实事的总体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为民、便民的工作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诉求问题。

一、加强疏导教育。针对国家建设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合理,群众有上访苗头的问题,我县采取及时教育、说服、疏导、解决的办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不让势态扩大,从而达到稳定和解决的目的。如我县招商引资,引进浙江客商到我县开发龙王滩电站,该电站要淹没370亩农田,客商提出一次性补偿,老百姓不同意,认为客商补偿太少,不合理,老百姓准备集体上访讨说法,闻讯后,县纪委书记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领导研究方案,并一边找

客商反复做工作,要求客商提高补偿标准,一边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通过做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了补偿协议。

二、加强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有些乡镇、村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应付的思想。因此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不全面,流于形式,特别是账务公开只是公布总账、不公开明细账。对此,群众意见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县采取下列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政务和村务进行公开,对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政务村务公开阳光作业。二是加强对公开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使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三是加大公开责任的追究力度,对不公开、假公开和部分公开等引起群众反复上访甚至造成恶性事件或群体事件的,坚决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从而使各级各部门从要我公

开向我要公开的观念转变,达到了自觉公开的目的。

三、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村干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了防止党员干部和村干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我县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发廉政知识台历、致警示信、剖析身边典型案例以通讯简报印发,播放警示教育片和充分利用短信息教育平台,各种大小会议等形式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和村干部从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管理,通过加强和规范管理来避免漏洞,让党员干部没有机会搞腐败。如为了避免各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我县制定了《从江县扶贫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了避免领导干部独断专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我县作出了“主要领导干部不能直接分管财务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下达监察建议限期改正。为了避免处理问题不

公,损害群众利益,我县出台了“信访听证处理办法”等等。总之,通过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和管理,有效地遏制了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四、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完善信访办理机制。为了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地方倾诉,有地方解决问题。我县纪委监察局结合本县实际,采取以下措施,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一是开展“文明接待室”活动,定时、定点、定人接待群众来访;二是开展“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活动,建立信访举报公开栏,将办公地点、办公电话、举报电话、信访工作的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及信访人的权利、义务等向群众进行公布。并对一些群众联名反映的问题,请群众代表参与调查处理,让群众了解调查处理的全过程,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开展“下访”活动,利用赶集日在街上设点挂牌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同时大力宣传信访条例和信访有关知识,引导群众依纪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四是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信访网络是搞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依靠。为此,我县在21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和17个县直机关纪检组建立了428个信访联络点,明确了512个专兼职信访联络员,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制度,形成了以县为主体,乡村联络点和联络员为基础和依托的信访网络,做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落实,通过建立基层信访网络,对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5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调研报告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渠道,是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第一道门槛,更是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倡廉新思路,群众举报各类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近年来,黄集镇纪委无论是接收上级信访交办件还是收到群众信访举报都居高不下,为从信访举报看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我镇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原因

是基层干部纪律和廉洁意识还有待强化

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普遍学历学识不高,对政策法规和纪律的学习不够,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政治理论水平欠缺,法纪意识淡薄,工作规范性不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够,甚至个别基层干部认为“山高皇帝远”,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如,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八项规定”精神约束的是领导,反“四风”、反腐败,查的是国家干部,与自己关系不大,偶尔搞点违规的事,没什么大不了;一些村居干部把公权当私器,权钱交易,认为自己帮谁出过力,谁就得来报答;一些村居干部把公款当私人钱袋,集体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随意挥霍浪费,大肆贪污挪用;利用职权挪用集体资金、贪污受贿,已严重触犯刑律,一些基层干部却以为钱已经归还、问题交代清楚就可以回家,村干部还可以照当不误;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法不责众,只要大家有参与,就大胆跟着拿;一些基层干部工作只求结果,不注重工作程序和规范要求,时间一长容易产生腐败,导致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规范基层用权制度不健全

基层权力清单制度还不健全,有些权力边界还不明确,权力运行程序还不规范,权力运行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一些规章制度虽然建立,但流于形式,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很少落实在行动上。如,一些村居主官自认为是村里一把手,代表村集体,村里事情自己说了算,把集体议事规则当儿戏,把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当摆设,以账外账、假公开甚至不公开来逃避政府和群众的监督。有的制度没有广泛宣传,群众不知道,不了解,不知办事究竟该找哪个部门、按什么程序、需提交什么资料。有的制度没有坚持执行,上级要考核检查的时候就抓一阵子,不检查时就不执行了,成为应对检查考核的临时措施。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执行中往往变通解释,使制度成为维护少数利益体的“护身符”,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拉开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对权力产生怀疑,对干部失去信任。基层干部工作强度与待遇不匹配

现在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基层群众的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基层干部面临着发展和维稳的双重压力,工作条件艰苦,难度大。而且基层干部在政治、经济待遇两方面都较差,晋升空间有限,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上的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心态和发展预期,从而在思想上放松要求,并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基层监督执法问责力度不够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不够重视,措施还比较有限。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力量比较薄弱,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发挥不到位。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特别是党内民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领导“一言堂”的现象比较突出。基层群众对干部的监督渠道不畅,一些重大事项公开的内容不全、时间不及时、范围不大;监督反馈意见的途径较少,解决的过程较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有效性不够,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导致一些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全,存在“运动化”倾向。惩处问责威慑力不够,存在“疲软化”倾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大多数程度较轻,在处理时基于保护干部的目的,一般处理也较轻,震慑力不够,导致违纪成本较低,造成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造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影响了法纪的公信力。

二、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纪律和警示教育,筑牢廉洁履职思想根基 深入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完善并落实基层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制度,加强廉洁履职教育。建立健全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谈话提醒机制,及时扯袖子、咬耳朵,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廉、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严肃监督执纪,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章守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问题。加强对镇、村级重点领域的监督,尤其是对征地补偿、工程建设、资产发包等事项进行验收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区对镇街、镇街对村居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巡查制度,及时发现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并督促问题整改。完善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处置群众反映的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信访举报。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严肃查处“三资”管理、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共同缔造以奖代补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领域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以及小官大贪等基层腐败问题,对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效果。

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我镇将把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强化责任担当;领导和支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委一把手高度重视,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亲自部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重要信访举报亲自过问,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和问题亲自协调,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案件和信访件亲自督办。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问题列入纪律审查的重点,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取信于民。对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禁而不绝,或者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的同时,开展“一案双查”,实行责任倒查,对工作不力、听之任之,或者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甚至袒护包庇等严重失职行为,要严肃追究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不仅要追究主体责任,还要追究监督责任。

三、信访举报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化应用率有待提高。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仍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给传统工作方式带来的革命性转变,究其原因是由于思想上“三转”特别是转方式上不到位。互联网+的信访平台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创新性探索的载体,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二是安全保密性有待加强。信息化的出现,使保密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过去的“锁好柜”“关好门”的保密措施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虽然电脑从技术上加强了保密管理,从程序上规范了操作流程,但使用人员的保密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网络也会被黑客攻击,也有可能存在信息失密、被盗等风险。

具体的建议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6

一、信访举报活动的特点

信访举报主体出现多元化。过去举报人以农民为主,现在,个体商户、地方工人、油田人员、公务员、下岗职工等信访举报比重加大。

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挪用村民青苗赔偿款、土地征迁、村务公开、村居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居民住宅楼建设过程中开支不明、执法机关作风粗暴、部门工作失职等。特别是城区居委会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流失、油田赔偿款的去向、村级事务不规范等问题成为近两年来反映的突出问题。

信访举报崇上性强。即信访高递、人员高访。大多群众心理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阅批的信访件“震动”越大,解决问题才快。因此,不少基层群众直接向去市到省进京信访反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层的屏障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信多投现象较为严重。不少信访群众认为,多向几大机关举报,多找几位领导反映问题,总有一件得到受理,或能形成轰动效应,从而出现相同内容的信访举报件同时向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级别的部门同时投递。

出现了择机越级上访现象。在国家或本地有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节日时,如“两会”期间、基层换届选举、国庆、春节前夕等,个别上访人往往会直接到省进京上访,甚至出现干扰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

上访由个体化向组织化发展。过去,上访人员仅就个人受到利益侵害而单体上访。现在,不少上访事件中暴露出,个别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联合被反映人的对立面联合进行反映,并且分工明确,有人组织牵头,有人筹集资金,有人计划方案,有人联络协调,有人负责车辆。

二、成因

居委会工程建设不规范。近两年来,城区居委会在居民集资建设住宅楼、商品楼过程中,由于居委会干部素质不是很高,大都没有经过统一的招投标程序,加上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挪用集资款情况,造成工期延误等问题的发生,引发群众信访。

村级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管。纪检组织在基层特别是在村居,还存在空档现象,村居没有从事纪检监督工作的人员,村居干部的违反党纪行为情况更多的是依靠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出来,造成纪检监察信访监督工作明显滞后。

村级财务管理不严格。调查中发现,凡是出现越级访现象的农村,一定存在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甚至管理混乱的情况,且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村务公开工作形式主义化,而村干部工作作风又不民主、不科学,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对村民要求置之不理,对一些好的建议不及时采纳,导致村民意见很大,甚至激化矛盾,造成群众信访。

油田赔偿款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区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涉油案件发生比较频繁。有的人为了得到单井的承包权、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惜以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有的在油田赔偿款的划拨过程中,钻管理的漏洞,贪污挪用,侵害集体或个人的利益;有的在油田征地过程中,暗箱操作、假公济私等,造成群众信访。

三、对策

要注重“早”字,规范信访举报预警机制。

实行基层信访“网底工程”,建立由区纪委牵头,基层纪委、区直部门单位纪检组负责,基层站所和村居共同参与的横到面、纵到底、责任到人的覆盖全区的信访举报网络体系。在全区所有村居设立信访员,实行不稳定因素排查汇报制度。各村居信访员每周通过电话、报表等方式向镇纪委、街道纪工委汇报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基层纪委汇总情况后,报区纪委。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提前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解决。

要注重“约”字,规范村居政务管理。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加强对村居干部决策的约束。在研究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集体土地出租、出让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时,村居干部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召开村居两委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严禁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在城区村居,凡涉及集体土地、房屋的出租出让和村居民集资建设住宅楼等涉及资金数额较大事项时,村居干部除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研究外,必须报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审批、备案,严禁随意决定或个人私下交易;村居财务公开必须及时、真实、全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禁不公开、假公开或只公开支出、不公开收入;村居干部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集体资金的领取、上交、支出等,必须由报帐员经手,严禁非财务人员的村居干部管理集体资金;村居财务支出挂帐前,必须经村居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由理财小组长签字盖章,严禁村居主要负责人自己管理理财公章,并随意加盖。

要注重“查”字,加大群众的初信、初访办理力度。对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做好登记,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查。对应该办理又有条件办理的问题马上办理;对因条件限制不能办理的,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对违背政策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讲明政策,耐心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对有实际困难无连索反应的,暂缓办理,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处理。在查办初信初访案件的过程中,要坚持查实查细的原则,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在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做到查实、查清,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避免出现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 篇7

一是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滞后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直接导致农村信访问题逐年增多。同时, 少数农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 直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使农村群众对基层干部失去信心, 自然不愿向乡村组织表达自身诉求。特别是当农村群众对乡村组织有意见时, 害怕打击报复, 自然会选择越级上访的形式, 只要有人牵头炒动就会造成集体越级访。

二是诉讼成本与绩效的“市场效应”致使群众择访弃诉。据调查走访, 目前普遍存在诉讼成本过高、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很多群众反映若采取法律诉讼的形式解决争议纠纷, 既要向人民法院缴纳诉讼费, 还要向律师缴上代理费, 况且能否胜诉都不是定数, 即便胜了官司, 执行也是个巨大难题。因此, 在“胜了官司、赔了钱财、只能讨个说法”的现实面前, 很多群众自然会选择信访的方式。

三是“重堵疏防”的考核机制导致群众越级访、进京访。为更好地解决信访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我们将信访问题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直接挂钩, 实行“一票否决”。在“一票否决”的高压态势之下, 很多地方都片面强调“数字型”责任制考核, 只管有无进京上访案例, 不管信访人上访事由是否合情合法, 甚至在考核时对无理上访、缠访等不能区别对待。“重堵疏防”急功求稳的办法, 实际上对进京访、越级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甚至直接增加了各地接防和防控的成本, 催生了“信访资财”这个特殊的行业。

针对农村目前的这种信访状况, 笔者认为, 可从“浓”、“移”、“加”、“减”、“滤”等几个方面入手, 着眼于“加强基础, 畅通渠道, 健全机制”, 提高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浓”。即加强宣传力度, 在“依法治访”上促进信访工作的规范。第一, 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加大对《信访条例》、《治安处罚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提高群众依法上访意识, 规范信访行为。第二, 依托各种普法宣传载体, 以图版、宣传橱窗、文艺演出等形式, 融信访法律法规于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 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宣传、规范行为。第三, 利用好各种信访案例, 从正反两个角度强化“依法治访”理念, 并借此提高群众行为的自觉性。

二是“移”。即狠抓源头, 重视初信初访初电工作。要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 及时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活动, 把工作做在前头, 未雨绸缪。而化解矛盾, 则要在“事要解决”上求得成效。就地化解矛盾和纠纷是避免越级上访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要通过信访专项整治、领导包案、加大督查等多种办法来化解矛盾, 解决信访问题。在模式上, 可从传统、非传统两个方面寻求借鉴:传统上, 充分借助民间道德的力量, 通过乡风德议会、道德议事会等载体, 对邻里纠纷、口角摩擦等道德事件进行评议, 形成舆论磁场, 在道德层面从内部予以消解, 尽可能做到“小事不出村”, 将可信访可不信访的问题在村内解决;非传统上, 充分发挥现有乡、村两级调解组织的作用, 赋予其乡、村信访室的某些职能, 为群众增加一个表达民意的窗口, 这对于下情上达、掌握初始信息有明显作用。如, 凤川外源村就以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 建立村信访接待制度, 推进民主管理, 有效降低村民的信访、上访次数, 村风民风大为好转, 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加”。即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在明确信访工作责任上抓落实。通过切实可行的操作指标, 真正把做好信访工作与政绩挂起钩来。另外, 在正确鉴别越级访、无理访的前提下, 对他们适当提高门槛、增加程序, 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上访成本, 一定程度上实现遏制越级访, 从制度上杜绝政府埋单的现象发生。

四是“减”。即缩减繁琐的司法模式, 降低诉讼成本。改变其呈现于百姓面前的面貌, 实实在在增加亲民度, 让它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使打官司不再“高高在上”、“云里雾里”。这样, 一旦发生自身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况, 在信访和司法之间就不会一边倒地倾向于前者。尽管这非一日之功, 也非信访单方面可为之, 但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模式、常态模式, 这必定是发展趋势。

五是“滤”。即对信访案例进行一定的过滤,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 使之不进入信访轨道。从近些年的接访情况看, 有泛化、滥化的趋势。特别是网上通道开通以来, 许多与信访特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如询问子女就学政策、查询考试分数等等也挤进行列之中。这一方面降低了信访、“12345”的严肃性, 另一方面也分散了工作人员的精力, 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六是“合”。即多方协同, 形成合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如, 今年4月份, 某县某镇某行政村的30多名村民不断到该县信访局、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来访、来电, 反映邻近某市铜材厂违规占用山地, 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要求查处。当时群众情绪激动, 言语激烈, 表示要越级上访。在县信访局领导极力做思想工作后, 暂时平息了群众激动的情绪。为此, 县信访局、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将此事上报, 希望上级部门帮助协调处理。同时也告知邻近市信访局和公开电话受理中心, 希望能帮助处理。随后由上级信访局牵头, 有关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 明确了对该厂处理的四点意见。在事情出现反复后, 又多管齐下, 一方面加强与邻近市的联系沟通, 另一方面告知铜厂有关情况。最后, 两地有关部门联合执法, 对该铜材厂停止供电, 强行停止其违法生产行为。经过多方共同努力, 群体上访情况得到及时化解。

七是“促”。即立足创新, 在“完善机制”上促长效。要建立健全七项制度, 即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信息事项报送和排查制度、信访事项报结和督办制度、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领导接待制度。

做好公司信访举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信访;举报;思考

一、分公司信访举报现状

(1)信访举报总量呈增长态势。一是个别干部对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不闻不问,我行我素,自身拒腐防变的意识薄弱。二是控源治本的力度不足。三是局党委、局纪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大了查办信访案件的力度。四是拓宽了信访渠道。局纪委下发了相关文件,建立了电话、网上举报直通车,方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方便的检控和诉求。五是个别单位在管理上还存在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工作自由散漫、违规违纪时有发生、赏罚不公,甚至出现吃拿卡要、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近年来,反映此类问题的信访件逐年增多。六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职工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普遍增强,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2)匿名举报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出于自我保护心理,被举报的人往往都是领导干部或是权势比自己大的人,举报人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署自己的真实姓名;二是出于矛盾心理,对自己举报的内容没有充分把握,担心举报不实,不愿署真实姓名;三是出于卑劣心理,居心不良,故意诬告陷害他人,属于诬陷性质的举报,他们害怕追究自己的责任,也不会署真实姓名。(3)举报对象相对集中。被反映的对象大都是领导干部、重点领域或关键岗位人员,普通职工极少。(4)举报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信访举报案件性质看,涉及廉洁自律、失职渎职等10项。(5)信访件的初核失实率越来越高。究其原因,一是群众的信访情况复杂,致使举报线索中存在很多无效线索。二是转办件查实率低。2012年转办的6件违纪线索中仅有1件为部分属实,其他全为失实。

二、干部职工违规违纪原因分析

(1)修养疏怠,主观世界的改造不自觉。违规违纪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集团公司、局、分公司下发的相关文件熟视无睹,不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导致理论素质低下,党性党纪观念淡薄。(2)管理缺失,防范措施不健全。某些单位内部管理松懈,虽然有许多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真正利用制度来约束权力。(3)监督乏力,责任追究不到位。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有的领导人员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对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上级监督是不信任,同级监督是不配合,下级监督是不尊重,千方百计地逃避监督。

三、降低信访举报量的几点建议

(1)强化教育。一是抓好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二是以局纪委推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为契机,找准岗位风险点,重点在防,关键在控。(2)强化管理。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行为的管理。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结合家庭和职工群众的监督约束作用,构筑拒腐防变的“第二道防线”。(3)强化监督。一是要强化党内监督。二是要强化职工监督。三是要强化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三重一大"制度落到实处。(4)强化惩处。一是在经济上加大对领导干部腐败犯罪的处罚力度。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三是除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果断、从严惩处外,要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建章立制工作力度,有效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营造“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廉洁自律氛围。

四、对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具体说,抓重点,认真筛选线索,对可查性强的信访件,集中时间、人力重点解决;抓联办,对于涉及面广,问题较复杂的,局纪委调配二级单位纪检干部力量,联动查办。(2)科学谋划,用科学理论正确指导信访举报工作。一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理论研究,进而指导推进信访举报调查科学化水平。二是要重点突破信访举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提高信访举报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有效化解当前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信访举报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用理论成果引导创新,用创新实践检验理论。(3)夯实基础,用科学制度有力保障信访举报工作。一是要围绕信访举报工作中心和基本任务,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和严格审批程序。二是要健全完善辅助配套制度科学体系,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激励制度、保护举报人制度等,维护群众利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4)加强案件查办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关门集中学、走出去学和在工作中实践学,强化案件查办人员的素质培养,努力提高其捕捉信息的能力、侦查能力、案件线索突破能力。

参考文献

谈谈对农村信访工作的认识 篇9

实现“三个转变” 强化“三个机制” 着力做好农村基层信访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信访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映社会是否稳定的“晴雨”表。做好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各项政策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地方种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显突出,全社会的信访工作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都遇到了纷繁复杂的棘手的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凡是来上访的群众就是“刁民”,对上访者服态度差,语言生硬,处理简单;二是认为信访工作都是政府的事,有事找政府,由政府处理就行了,把政府当成了“挡箭牌”,服务意识差,群众观念淡薄。

2、相关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一些政策的制定远离实际,脱离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不满,给乡村一级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一些新政策出台后,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性不够,准备不足,造成乡村一级工作被动,威信降低。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统一,相互推诿,造成一些工作操作困难,群众不满。

3、群众自身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总认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即使是没有理的问题,他也要到上级去上访。

4、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一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及时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勾通,听之任之,工作方法简单,从而促使矛盾激化。三是一些部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于不闻不问,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严。

(一)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狠抓服务理念,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止访反映的问题、找我们解决问题为我们主动下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服务态度,群众还会上访吗?

二是狠抓工作方法,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村(社)、各部门尤其是政法部门和各窗口单位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工作中要拓宽信息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超前获得上访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村组,解决在初始。这样的预防方式和工作方法,群众还能上访吗?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把群众信访的问题都看成是政府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是要请求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各部门的干部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协调到位。切实转变观念,竭力做好群众的服务者,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群众还好意思上访吗?

(二)强化“三个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直接主导,因此要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必须机制上加以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上至党政领导、下到村(社)、部门的领导,以及包组领导,乃至全乡干部职工都要重视信访工作。同时不是一时抓好,而是坚持长期抓好抓落实。在工作要做到“三落实”: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让制度管人。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查责任制,定期排查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包片包案处理,对于包案件,挂包领导要亲自挂帅,督查处理,建立追究领导责任制度,把以上三项责任制作为工作任务纳入党委对我们党政领导德能勤绩的考核,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党委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2、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办法,确定具体办理人员。各村(社)、各部门要将信访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严格实行信访工作首问制度。

3、强化信访工作督查机制。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对信访工作的调查和督查,使群众信访的问题得以尽快的解决,改变过去存在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严。要积极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和事后督查的办法,加强对我乡信访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部门工作步伐,加快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推、拖、踢等不良现象的发展。

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篇10

XXXX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公司信访维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圆满完成相关各项工作,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我公司2011信访维稳工作相关情况和做法调研报告如下:

一、充分认清形势,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年初以来,我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止激化”为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本单位内部无任何矛盾纠纷,无上访行为。

同时,今年是我党成立90周年,我公司主要围绕重大节日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不断强化管理意识,突出管理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和维护了平时和重大节日期间广播电视正确舆论导向,保证了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播出和政令畅通,确保我县广播电视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讲求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工作的主动性

第一,要超前工作。抓安全稳定工作一定要积极主动,不能被动应付。这样就能发现一些前瞻性、苗头性的东西,把一些问题解决在可行的范围内,就有可能在处理这类问时占据有利位置,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全公司干部职工本着这个原则增强责任、超前工作、主动解决问题而不回避问题,力争做到把各种已经显现或潜在的矛盾隐患解决在初期。

第二,要善于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全面,详细的了解本部门的情况,做到对重点情况、特殊人员的情况心中有数。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掌握事态变化。

第三,要确保信息畅通。信息对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信息畅通了就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工作时效性和针对性。对发生的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密切掌握事态发展,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县信访部门反映情况,以便为正确处理问题赢得时间,争取先机。

三、认真完善机制,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今年我公司从讲政治、讲宗旨、讲稳定的高度来认真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主要领导公开接待上访群众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密切和改善干群关系。

第一,坚持领导轮值接待制度。公司班子成员每周轮值接待来访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并且每月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形式分析,都要形成文字记录和报告。以便于集中掌握深层次、内幕性、动态性的信息,努力掌握情况处置工作的主动性。

第二,敢于正面矛盾。工作中出现矛盾很正常,关键要正视进而解决矛盾,信访维稳工作越回避矛盾就越大。回避和掩盖矛盾只能是一时的风平浪静,留下的是更大的隐患和危险,因此对于矛盾和问题,各级干部要不回避,敢于正面,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三,高度重视,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首先要做到对容易发生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矛盾纠纷的问题底数情况摸查清楚。其次是排查出来的问题责任到人,跟踪服务保障,主动上门协调。尤其涉及维修等方面的业务,杜绝推诿扯皮,及时解释和说明情况,及时给予用户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发生。严格实行每周报告制度、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夸大和缩小、不隐瞒事实真相,做好记录,不弄虚作假。

本我公司维稳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

上一篇:小班优秀游戏教案《爱护小树》及教学反思下一篇:饮食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