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的近义词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立的近义词(推荐8篇)

创立的近义词 篇1

创立造句

1. 老板创立公司是建立一个平台帮助员工实现他们的梦想,顺便再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巴甫洛夫

3.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学说。

4. 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能促进未来的创立。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现实。雨果

5. 朱德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 在重重的困难下,她凭着精卫填海的精神,终于创立这家育幼院,完成了父亲的遗志。

7. 光宇人呕心沥血,创立了光宇辉煌的基业,闯出了光宇崭新的天空。

8. 当时美国人总是有一种基本的信念,即为了创立一个廉洁的新社会,他们已经与腐败老朽的欧洲一刀两断。

9. 他就这样脚踏实地,创立了他的超市王国。

10. 48个人重起炉灶,从创立到拆分,塬联通华盛鼎盛时期全国员工总数达到6000人。

11.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薪尽火传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终处于正统地位。

12. 他们开宗明义,将大学的使命简单归纳为“创立新知识、向学生开启新知识之门并使学生善用教育的机遇”。

13. 他们奋起推翻不可一世的船长,创立了全新的海上作业方式。

14. 48个人重起炉灶,从20创立到20拆分,原联通华盛鼎盛时期全国员工总数达到6000人。

15. 多亏高士名师指教传授,创立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程腔。

16. 书中体现了胡启立同志在创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所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及独特的睿智与果敢。

17. 在salesforce公司创立后的十年中,它从一个夏威夷的南柯一梦变成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目前市值80亿美元。

18. 宋儒杨龟山创立了东林书院。

19. 然而在秦刻石这一精神目的实现的过程中,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可以使书法更长久留存的形式,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20. 南京国民政府师承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创立了包括司法院在内的五院。

21. 错误: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22. 青春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伽利略十八岁发现了钟摆原理,牛顿二十三岁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创立相对论。青春多么的短暂,智慧却无穷。珍惜时间就是拥抱青春,珍惜青春就是拥抱未来。

23. 我愈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帮助,就愈是把时间花在那些创立这门学科的人身上。我愿意把我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结成一个整体。

24.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是资本主义制度创立过程最基本的运行机制,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对西方经济学恐怕只能择善而从之,否则没有出路。

25.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阻碍他们变成巨人。试问,有谁能否定物理学中的落体规则、惯性规则、抛物体运动规则、摆振荡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树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位置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创造家呢?

26. 电懋的主持人陆运涛及公司要员于1964年死于空难,令本来活泼丰盛的电影事业兵败如山倒,光艺却在1955年创立之后,虽然也经历过人事上的变迁,如秦剑于1965年转投邵氏,但发展基本上相对稳定。

27. 其共同特点是,不必再引经据典,进行注释,而是面对西方哲学的挑战,根据其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或者从批评的角度,或者从引入的角度,或者从理解和相互解释的角度,直抒己见,创立新说。

28. 自由意志是心灵的神髓,每个感到不自由的人,必须想出逃离的方法,有些方法的确行之有效。新的艺术和科学,新的宗教和国家,都是这样创立的。

29.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创立的近义词 篇2

1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的重要性

近年来, 全球变暖、沙尘暴、洪水、风暴潮和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 人们对地球生态学领域的兴趣一直在不断增长着, 强烈关注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 并进行了大量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1,2,3]的研究。作者“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提出, 意在揭示产生一系列自然灾害的过程和机制[4,5,6], 并且预测未来的气候模式[7], 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供给、生态保护、环境优化、防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持。

2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

2.1 “地球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和目标

“地球生态系统”是指地球本身具有生命特征, 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完成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使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地球生态系统”由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3部分组成, 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之间构成了3个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的目标:就是为地球上一切物质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够延续存在, 使地球能够可持续发展, 维持地球正常地、稳定地和长期地动态运行, 并且具有稳定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2.2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和意义

“地球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与环境。当出现生命之前或者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生命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容则包含的只有环境。

“地球生态系统”将全球的生命与环境看做一个整体, 从结构方面阐明了地球的运动轨迹, 从功能方面分析了地球不同领域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研究,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阐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成因;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的预测理论, 为人类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3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

“地球生态系统”是将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而生命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表层和外层, 就可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系统领域, 以及由他们构成的3个生态系统界面。

“地球生态系统”从全球来确定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来调节和控制全球的变化, 尤其在人类对地球的作用下。“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三大补充机制[4,5,6], 修复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消除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干扰, 同时补充人类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动力缺少。

3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前人的概念及假说不同

3.1与前人的概念不同

1983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 于1988年出版了《地球系统科学》报告[8], 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 通过对地球整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演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认为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各子系统 (圈层)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大基本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笔者认为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缺少有机的整体结合, 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也相互孤立和分离开了, 这样的研究只会得到片面的、局部的结果, 甚至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只有“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才能对地球整体进行完整的和全面的研究。例如, 在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9] 中, 就展示了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硅的运行轨迹。

3.2与前人的假说不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英国地球物理学家Lovelock和美国生物学家Margulis提出“盖娅 (Gaia) 假说”[10,11,12,13,14], 盖娅是一个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寻求并达到一个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了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盖娅假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并且认为如果地球上生物消失, 那么盖娅也就消失了。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与“盖娅假说”有4个方面不同,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① 不能将地球研究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近地空间、人类圈, 即不能够将环境各部分之间、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分割, 它们是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② 不能以生物圈为中心, 不能认为生命和生命活动决定地球表层系统, 也不能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是不断地、主动地起着调节作用。环境与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作用, 他们是有机地、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③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的一部分, 而不能够单独从地球生物中分离出来。即使人类活动已经并且继续影响地球的变化, 人类的活动也只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④ 不能过于夸大生物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即使没有生物, 地球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控制和调节地球的变化, 地球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状态。

4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

4. 1 “地球生态系统”营养盐硅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根据营养盐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和浮游植物的生理特征以及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特点的研究结果, 综合分析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营养盐硅的补充机制[4]:近岸的洪水、大气的沙尘暴和海底的沉积物向缺硅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即由陆地、大气、海底3种途径将硅输入海水水体中, 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 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动态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生态系统中硅的严重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了补偿机制。① 水流对硅的输送能力加大, 在海洋沿岸形成了多雨气候, 降雨次数频繁、降雨时间延长、雨量增大, 形成了沿岸河流向大海的泥石流和洪水;同时风暴潮也越来越频繁和剧烈, 进一步加大了洪水流量, 向海洋输送更多的硅量和更高的硅浓度。② 大气的输送增加。在内陆, 气候干燥、高温, 造成植物死亡、土地干裂, 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通过干燥、高温的上升气流, 将地面所形成的沙尘带起, 逐步随着风力加大变成猛烈的沙尘暴, 并尽可能将这些沙尘送向大海的近岸水域, 有时送到远离近岸水域。③ 台风或飓风发生频率剧增, 其强度在不断增加, 台风或飓风扫过的面积也在增大, 使海底通过沉积物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同时, 台风或飓风所带的雨量也在增加, 使近岸的洪水向海洋水体输入大量的硅。

4.2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

海水水温的升高,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若要水温下降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就要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放缓, 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平衡。海洋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吸附器, 二氧化碳能够溶解在海水中, 被浮游植物吸收, 沉降到海底并贮存。由于浮游植物的作用, 使得大气中温室效应减弱, 气温开始降温, 也使得海水温度下降。

为了使气温和水温下降或缓慢地增加,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 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②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 应疏通河道增大流量、加强流速,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硅, 通过促使浮游植物的生长, 使其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当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而河流的输送减少时,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只有通过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4.3 “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首次提出碳补充机制[6], 并且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 阐明了无论硅的充足与缺乏, 地球生态系统都要将碳从大气中移动到海底, 储藏起来, 完成碳的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气温和水温上升, 地球生态系统不惜损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也要启动碳补充机制, 完成碳的迁移, 从而使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的平衡。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 导致气温呈上升趋势, 水温呈上升趋势, 在海洋中氮和磷含量升高而硅含量降低。地球生态系统为了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开始启动碳补充机制, 使大气中的碳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在此过程中, 会出现两种情况:① 地球生态系统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的硅使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硅藻为优势种, 易产生硅藻赤潮。② 地球生态系统无法启动硅补充机制, 海水中大量的氮和磷使浮游植物集群结构改变, 从硅藻改变为甲藻等非硅藻。甲藻等非硅藻生长迅速、旺盛, 形成优势种, 易产生甲藻等非硅藻赤潮。这两种情况下大气中的碳都被迅速迁移沉降到海底, 气温和水温恢复到动态平衡。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碳补充机制, 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近岸和盆地流域地区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上成为多风暴潮区。从全球生态系统和变异气候的变化趋势的角度来看, 在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有两大显著特点:气温趋向于升高;风暴趋向于增强[2]。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下, 农作物的生长都趋向于耐高温和抗倒伏, 在内陆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干旱的特性, 在近岸和盆地流域生长的农作物, 具有抗洪涝性。海洋生物能够适应水上风暴潮的搅动, 也能够适应甲藻等非硅藻赤潮以及赤潮带来环境变化。

因此, 人类需要提高生物技术来进行培养、改良陆地的农作物物种和水产品物种, 以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以便人类的食品资源可持续利用。

4.4 “地球生态系统”的硅轨迹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子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 来研究硅的运行轨迹。

在北太平洋水域, 无论是在近岸水域还是远离近岸水域, 从秋天的雨季结束 (11月) 到春天的雨季开始 (5月) 之前, 浮游植物生长都受到硅的限制, 由于长时间缺乏营养盐硅, 造成了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最低。这时正是系统的上升通道加大力度、提高运行能力的时候。在3—5月, 沙尘暴次数多、强度大, 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的4月和5月, 北太平洋水域极度缺乏硅, 沙尘暴4月次数最多, 5月强度最大, 给北太平洋水域带来最多的硅补充。这表明上升通道与硅在时间上缺乏紧密配合, 其运行能力与硅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在北太平洋水域, 当5月雨季来临后, 有陆源通过洪水和河流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11月的雨季结束之前, 北太平洋的季风已经成为冬季季风, 在冬季, 当没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通过大气由冬季风向北太平洋提供了稳定的、持续的、大量的硅。在4—5月期间转入夏季季风, 这时, 有陆源向北太平洋提供硅时, 就不需要季风提供输送了。于是, 夏季季风就变得较弱、持续时间短、稳定性较差的季风。由此可见, 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一直保持向大海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通过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剖析, 就知道陆地沙漠化的原因。

北太平洋水域营养盐硅的提供系统必须要有充足的硅源和强大的上升动力,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① 要有充足的硅源, 就是需要硅源的面积扩大。这样, 沙漠化逐年增强, 沙化的面积逐年扩大。② 强大的上升动力, 就是系统上升通道的运行能力增强。这样, 沙尘暴时间延长, 空间变大。形成了遮天蔽日、持续数日的沙尘暴。由此导致内陆的气候干旱, 使陆地成为沙漠化, 沙尘暴增强。

4.5未来的气候预测及证实

通过海洋生态变化, 确定了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营养盐硅和水温, 营养盐硅是主要发动机, 水温是次要发动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的气候模式、内陆的气候模式和海洋的气候模式。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成为多雨区, 内陆成为干旱区, 海洋成为风暴潮区。

根据未来地球气候变化的模式, 在不同的区域, 建立不同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基础设施。在近岸地区和流域盆地, 建设排水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 注意连续遭受暴雨袭击, 防范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在内陆区域, 建设节水灌溉系统, 做好城市、农田的防旱措施, 注意高温、强风和持续的干旱, 防范可能引发的干旱灾害。在海洋区域, 建设预测、预报的设施, 完善预测、预报的机制, 注意风暴潮的面积、强度、速度等级别, 防范台风、飓风、热带风暴和寒潮等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海上灾害。

以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3种方式向大海水体输送硅, 对人类生存来说是3种灾害, 但是这些灾害与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是由于洪水、沙尘暴和风暴潮是局部的灾难, 然而全球气温和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灾害是全球性的灾难。因此, 通过未来地球气候变化模式, 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风暴潮灾害等灾害进行时时监测, 提高预报精度和准确率。人类要应对气候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防灾减灾的系统建设, 以便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5结论

创立伟大的企业需要耐心 篇3

即使听完一个人说的事情,但若不能真正消化、理解这些东西,人们也会认为你没有认真倾听。因此,我的大脑不停地在运转,总是在不停地接受、分析、思考、理解、反应。

当然,如果你真想激励人干好工作,就必须倾听他们所说,并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在倾听:所以说,我得学会适时慢下来。在这方面多做改进,这对我及周围的人都有好处。

微软的会议以前通常是这样:你带着一些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走进来做演示,把听众引导到一条“漫长崎岖的路”上,带他们探索、发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过去也很喜欢采用这种方式,盖茨也很欣赏这种方式。这看起来的确也是开会的正规方法,因为想要得出结论,就必须先问“这个怎么样?你试过这种办法没有?”人们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会把方方面面都讲到,最后告诉你一个结论。

但我决定不再这么做了,这效率不高,不够有效。我没有耐心。现在开会,你得先把材料给我,我会事先看一遍。然后开会的时候直接说:“对这个东西我有四个问题,不用展示整个过程了。”当然如果我对具体的数据感兴趣,我会直接问他们,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做事更加专注。

而在招聘时,如果应聘者来自内部推荐,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过去做出过什么成绩。这不是百分之百的管用,但这是一个合理的方法。对内部推荐人士,仔细分析他的简历相当重要。

我不是很相信简历上所写的一切,因为每个人总可以找到些帮他说说好话的人但如果多问问题,并涉及各个方面,就会真正了解这个人。

我会找出那些既有激情又有足够智商的人问他们:“在你过去从事的工作中,什么事最让你感到自豪。”如果他有值得自豪的东西,就该回答出我对此提出的所有问题,至少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能看出你的激情,或许是种沉寂下来的激情,也可能是种高涨的激情。我可以看出他是不是那种全身心投入到某种事情上的人。

总的来说,微软需要的应聘者必须是愿意努力工作的天才,必须有志投身于利技领域,必须在数学与科学上有所建树。不过,跟10年前比,如今的技术更为复杂,产品与服务以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的业务也更加全球化。因此,人们应当跳出自身的圈子,从外部来看事情,并且能够把技术、客户需求、市场这些点,用全新的方式结合起来。

我天性乐观,总认为,只要你的事业选择正确并愿意投入精力,就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当事情和预计的方案出现差池,或是根本无法预测时,我就会感到十分沮丧。我身上现实的那一面告诉自己,总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东西出现,而乐观的一面会激励我去应对挑战。

更有效率,这也是每个企业家希望自己公司文化发展的朝向。看看当前的经济形势,还有衰退可能持续的时间,每家公司都希望能用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微软也不例外

我们至今做得不错,但对于一个30年连续增长的公司来说,在更为苛刻的环境下运作并不轻松。同时,对效率的追求正驱使我们更为专注。专注那些真正能够契合用户需求,并占领市场份额的业务。

2月份,我应邀在(美国)民主党年会上分享一些有关微软业务的看法。在演讲中,我谈到了父亲对我说的一番话。这些话很简单,但的确对我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我父亲在福特汽车工作了30年。小时候,他曾说过:“如果你想干一份工作,就去干。如果你不想干一份工作,那就别干。”我的理解是,如果你真想完成什么事情,就必须执着地投入并找对办法。这是十分普遍的美国式的工作态度,但的确也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用长远观点看问题的方式很重要,很多公司总是关注那些短期对业务有促进的事务。事实上,想要创立一个伟大的企业,需要耐心,有时候必须进行长期投资,并持续投资。我加入微软时,公司只有30人,而现在我们在全球有超过9万名的员工,我有机会在公司发展的每个阶段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我从共事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关领导方式的经验。

质量作用定律的创立 篇4

质量作用定律(Iaw of mass action)在现代意义上理解,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均匀化学反映(homogeneous chemical reaction),其反映速率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事实上与反应物质的质量的浓度有关,所以此定律字面的意义是错了,但因为习惯也就沿用下来了。

在质量作用定律创立的发展史中,有3次比较重大的时间:一是贝托雷提出质量作用的思想;而是威廉米得出的第一个物质浓度与反应速率有关系的书决表示式;三是古得贝格比较完整地叙述质量作用定律。现对该定律创立过程的近180年的历史进行简单回顾。

1、从日夫鲁瓦到贝托雷

化学作用的本质是化学领域中最古老又最有吸引力的课题。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可勤(Empedokles,公元前约490~430)认为物质之所以能够发生化学变化,只不过是由于“爱”和“憎”的2种力的作用,即元素在爱的作用下结合,在憎的影响下分离;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约466-377)用亲疏关系结实化学作用。公元13世纪,德国炼金家马格努斯(A ibertus Magnus,1193~1282)提出亲合力概念,其原意也是姻亲关系,认为一切化学结合都看做是因有关物质的“亲合性”所致。早期化学家们接受了这种观点,把导致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力称为化学“亲合力”(addinity或chemical affinity)。

在18世纪初,英国着名物理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在他的拉丁语版《光学》(Optics)(1705)的疑问31中,就从力学的角度发展了物质构造的微粒说,提出了他对化学亲合力的见解。他提出:“我们已知物体间能通过重力、磁力和电力的吸引而相互发生作用,那么在不同物质的微粒间,当距离很小时(即相接触时),则还会有另一种吸引力使2中微粒以加速地相互发生冲击。”他把各种化学物理现象,都归结于这种使物体趋近的力。牛顿对化学亲合力的这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观点,使他在化学研究上没什有取得什么成就。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曾不满于“……酸和…碱之间假想的敌视”,并表明,盐是由一种酸和一种碱相化而生成的,一种酸或碱能取代一种盐中的另一种酸或碱。他认为:“相异两元素之微粒相互吸引,则生成第三物质,即成为化合物。倘若此化合物中两元素成分之相互亲合力小于其中一成分与第四物质之亲合力,则此化合物即分解,而生成第五种物质。”波义耳试图力学原理说明化学亲合力的性质,又用这种亲合力大小解释各种微粒的分解和结合。因此,化学工作者都认为反应物间存在着亲合力,且出现了多种亲合力表。

最早的这类表中,有日夫鲁瓦(Etienne Francois Geoffroy,1672~1731。法国化学家)制定的一种。他在1718年试图表明一种碱对各种酸或一种酸对各种碱的亲合性的次序。他从这样的假设出发:如果一种盐中置换它,即物质间的反应能力可以进行比较。因此,日夫鲁瓦指定了一些类似物质的表,它们按照在同表首所列物质相化合时,彼此置换的能力排列。然而,在此之后不久人们便发现,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亲合性不是不变的。尤其是法国药学家、波美(Antonine Baume,1728~1804)

在1773年表明,这些亲合性是变化的,视溶液中反应是在常温(“温法”)下还是这些物质一起加热到较高温度(“干温”)进行而定的。因此,需要对这2种“法”即反应条件下制定不同的表。

在日夫鲁瓦以后,更应注目的是在1775年,瑞典化学家贝格曼(Torben Olof Bergman,1735~1784)的着作《选择性引力研究》(Disquistio de Arractionbus Electivis)中提出的“有择亲合性”概念。根据贝格曼的提法,化学反应知识根据反应物的性质,通过其所决定的有择亲合力的大小而发生的,而这个有择亲合力的大小应由置换反映来决定。他在1775年~1783年间编制了这种亲合性表。贝格曼花了艰巨劳动研究了范围广泛的物质,编撰了2张亲合性表,每张表包括59种不同的物质,正式结果发表于贝格曼的《物理化学简论》(O puscula Physica et Chimica)中。可惜,贝格曼没有认识到且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一切参加化学过程的物理条件,而他倾向于把亲合性看做是不变的,很少受热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他写到:“在这篇论文学位论着中,我将致力于按照吸引的强度确定其次序;但是,每个吸引力的比较精确的量度(它可以表达为数字,并将表明整个这学说),则还知识迫切追求的东西。”他按照下述原则得出其结果:“设A是一种物质,其他异质物质a、b、c等等都对它有吸引力;再设同c相化合而饱和(satuation)的.A(我称这化合物为A c),在添加了b之后,便倾向于同b化合而排除c,于是可以说A对b的吸引强于c,或者说,A对b有较强的有择吸引;最后,设Ab的化合在加入a时破裂,设b被拒斥,a被选来取代b,则将可因出结论:a在吸引本领上超过b,这样,我们便有按效验排列的系列a、b、c我在这里称做吸引的东西,其他人命名其为亲合性,我以后将不加区别地使用这2个术语,虽然后者比较带隐喻性,从哲学上看不怎么合适。”贝格曼将亲合力看作是吸引力,是物体化合的原因,也是物体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但贝格曼的有择亲合力概念,对于整理当时化学反应有关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777年,即贝格曼提出有择亲合力概念的第二年,德国化学家、冶金家温策尔(Karl Friedrich Wenzel,1740~1793)对金属溶于酸中的溶解速率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这些研究估计这是化学亲合力的作用;同时,他还发现了金属的溶解速度率除了酸的种类之外,还受到酸的用量的影响,即他在《物质间亲合势的学说》(Lehre von der Verwandschafrt der Korper)中提出,化学反应的变化率与酸的“有效质量”(浓度)成正比。这是对质量作用的早期认识。

不管怎样,首先明确指出“质量效应”的还是法国着名化学家贝托雷(Claude Louis Berthoolet,1748~1822)。他在1798年随拿破伦远征埃及,发现当地盐湖沿岸有碳酸钠,便设想了这是湖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作用的产物。由此猜测到,当产物过量时,化学变化会逆向进行。贝托雷用这种观点重新研究了化学变化。第二年他在开罗由一些远征者建立的开罗学院的学术会议上宣读了题为“亲合力定律的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Lois de L’affinit)一文,该文于1802年出版。文中提出:化学反应不但要看亲合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反应中各个物质及其产物的性质,尤其是发挥性及溶解度。这篇论文中的思想在他1803年出版的两卷本着作《化学静力学》(Essai de Statique Chimique)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他认为增加浓度使反应继续进行;反应通常是不完全的,而是建立起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反应产物也有变回原来物质的趋势:“亲合力并非是化合物中置换出某物质的独一无二的力量,但在化合和分解时,它有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一个物质被另外两个物质以相反力量作用,就被它们划分开来,分配的比例不仅以来于亲合力的固有强度,而且还以来于现存的作用物体的量,所以,为了产生相等的饱和度,分量可以补充亲合力之不足。”贝托雷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效应”:首先,他发现化学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存在着产物变回反应物的趋势;其次,他看到不仅是反应物,而且产物的质量(浓度)也会对反应发生影响,产物量可使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最后他指出了物质的发挥性和溶解度等影响物质浓度的性质对反应的影响。这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思想。

古德贝格和瓦格

1862年~1879年,挪威的克利斯蒂安娜(现在的奥斯陆)大学应用数学

[1][2]下一页

教授古德贝格(Cato Maximillian Guldberg,1836~1902)和化学教授瓦格(Peter Waage,1833~1900),在贝特罗和圣・吉尔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碳酸钡与硫酸钾作用产生硫酸钡和硫酸钾的反应,他们根据实验结果首先以最一般的形式宣布质量作用定律。在1862年至1864年间,他们做了差不多300个实验,于1864年用挪威文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指出:对于一个化学过程,有2个相反方向的力同时在起作用,一个是帮助生成新物质,另一个帮助从新事物再生成原物质,当这2个力相等时,体系便处于平衡。在这里,他们阐述了两条规律性认识:(1)质量作用,也就是力的作用是与他们本身的质量乘积成正比;(2)如果相同质量的起作用的物质包含在不同的体积中,这些质量作用是与体积成反比。186年用法文以《化学亲合力研究》(Etudes sur les affinitse chimiques)为题出版,该书主要是讨论他们自己的以及贝特罗的结果。他们用质量作用定律进行计算,与实验结果很为一致。他们指出,如在力学中一样,“我们必须研究这样的化学反映,其中产生新化合物的力被其他的力所平衡……,反应是不完全的,而是部分的。”他们把“活性质量(active mass)”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当“2个物质A与B由于双取代变成2个新物质A’+B’,且在同样条件下A’及B’可把自己变为A及B,……生成A’及B’的力随反映A+B= A’+B’的亲和性系数成比例地增加,但它也和A’B的质量关系有关。我们从自己的实验中知道,力是和两物A及B的活性质量之积成正比。如果用n,q表示A,B的活性质量,用k表示亲合性喜蛛,则力=k.n.q。”

但是,这个力不是唯一的作用,这样就弥补不了贝特罗和圣・吉尔工作的不足。“命A’+B’=A+B的反应中,A’B的活性质量为n1及q1,亲合性系数为k1,引起重新生成A及B的力是k1.n1.q1,这个力与第一个平衡,所以k.n.q= k1.n1.q1。通过实验测定活性质量n、q、n1、q1,我们就可以求出系数k与k1之比。反过来,如果我们能求出这比k/k1,我们就能算出4个物质在任何初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结果。”这些结果在当时仍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866~1867年,英国化学家哈库特(Augustus George Vernon Harcourt ,1834~1919)和艾逊(William Esson,1838~1916.英国化学家)研究了在硫酸存在下过氧化氢氧化氢碘酸的反映,并且还研究了稀硫酸和硫酸锰存在下,用草酸还原高锰酸钾的反映;1873年,英国牧师、物理学家杰莱特(John Hewitt Jellett,1817~1888)等也分别发现了质量作用定律。但这些充其量是与贝托雷意义上的质量作用定律思想相尽。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霍斯特曼(August Friedlich Horstmann,1842~1920)、德国有机化学家霍夫曼(August Willhelm Von Hodmann,1818~1892)等人也分别从热力学导出了质量作用定律。古德贝格和瓦格在他们用法问发表着作后12年,即1879年,又在德国的一个重要刊物上全面阐述了他们的结果。此后,这个定律才引起化学界的重视。这样,质量作用定律成为反应速率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的核心。质量作用定律的建立是化学研究的新起点,它与热力学结合研究化学平衡形成了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则成了化学动力学。

古德贝格和瓦格在描述他门的工作时说:“从事本领域的研究,无疑地比那些手到大多数化学家们关注的即新化合物的发现更加困难、更家乏味很少有成果。”但是诸如此类的这些研究,对于把化学引到“真正的精密的一类科学里来”却是必要的。

唯物史观的创立历程 篇5

它的发现、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是在继承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概括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唯心史观,经过长期艰巨的科学研究完成的。

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不断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不断肃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

文章通过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探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历程。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

一、马克思之前人们看待历史的观念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是用唯心史观看待历史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

列宁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之前,所有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唯心的。

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有着种种表现,大体可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史观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史观。

这两种形态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都是用历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释历史。

它们共同的基本主张是: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无视物质生产活动,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旨也只能“启示”他们并通过他们表达出来。

二、创立唯物史观的历程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1. 《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开始

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这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展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其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的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此外,《手稿》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还分析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根源,深化了对阶级斗争理论的认识。

这些认识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

2. 《神圣家族》中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

接下来,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

最后,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鲍威尔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

针对这种唯心史观,马克思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这是唯物史创立过程中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而阐明了时间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是唯心的.。

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为马克思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因此,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阐发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指出费尔巴哈除了知道人们之间被理想化了的感情关系之外,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社会关系。

并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就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他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行束缚。

并指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对立。

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的发展规律,并由此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至此,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唯物史观初步形式。

(三)唯物史观的具体阐述

1.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公开的阐述

马克思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本质的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也是一切具体学科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花了大量的篇幅精确的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以此取代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分析,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精确与科学。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

2. 《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解答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

他们指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他们把唯物史观的理论运用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系统和精辟。

参考文献

[1]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的收获: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换个身份做主考官,通过古今的对比,选出魏晋时期的官员,体现科举制度推行前的选拔人才的弊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结合本班学生爱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特点,通过2个学生活动来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观看视频猜猜我是谁,找出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完善这一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皇帝。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贴卡片,将这5位帝王的顺序和贡献对应摆出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把沉闷的学习内容变活了,把要学生学变成为学生我要学,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气氛点燃了。

3、通过口诀歌总结本课的内容,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课堂的实效性。课后练兵采用师生双互动的形式。

4、课后延伸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出学生的智慧火花。古今考试制度的比较,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最有发言权,讨论热烈,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多元系统学派理论的创立概述 篇7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翻译文学,佐哈尔

多元系统理论学派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 它的代表人物是以色列著名学者伊塔玛·伊万-佐哈尔和吉迪恩·图里。通过借鉴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 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元系统论, 将翻译文学作为一个子系统, 置于目标语文化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考察, 突破了传统的静态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研究模式, 从只关注文本转移到关注目标语系统当中的社会习俗、文化、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 从而为翻译学的文化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1 多元系统理论的起源和产生背景

1.1 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俄国盛行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 形式主义学者认为, “文学作品不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来研究的, 而应该被视为整个文学系统中的一部分” (杰里米·芒迪, 2007:153) 。这里所指的“文学系统”, 应该不仅包括经典和非经典的文学作品, 而且还包括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 作者在选材时所受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等。“系统”这一概念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J.通加诺夫 (Jurij Tynjanov) 提出的, 他的目的是要用这个概念, 来理解“创新的形式因素与特定的文本以及与业已存在的文学秩序的相互关系” (廖七一, 2002:63) 。

伊万·佐哈尔借鉴了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文学系统”这一概念, 同时, 将翻译文学看作与文学作品平行的一个子系统, 有助于使翻译文学摆脱以前从属于原作的边缘地位, 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1.2 多元系统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多元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佐哈尔和图里, 二者均来自以色列。对于之前欧美学者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研究, 来自非主流国家的译论家的观点无疑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以色列是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国家, 几乎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学传统和经典文学作品, “其多样性和深度完全依靠翻译作品来提供” (廖七一, 2002:60) 。所以, 翻译文学在希伯来文化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它甚至主导着希伯来文化的走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大背景下, 佐哈尔将目光聚焦在翻译作品和目的语文化上, 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 多元系统理论的发展

2.1 佐哈尔创立“多元系统论”

2.1.1 佐哈尔简介

伊万-佐哈尔 (1939-) 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诗学与比较文学系教授, 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哲学博士, 也是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今英美译家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译坛, 来自以色列的佐哈尔仍然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能够“用希伯来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瑞典语、阿拉伯语、挪威语、世界语和意大利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会话, 还可用德语、丹麦语、冰岛语、俄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等从事阅读” (方梦之, 2004:400-401) 。佐哈尔能够适时恰当地借鉴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 在翻译研究中引入“多元系统”这一概念, 与他掌握的大量原语和译语资料不无关系。

2.1.2 多元系统论的创立

佐哈尔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的理论基础之上, 提出了“多元系统” (polysystem) 这一概念。”他借用了通加诺夫对整个文学系统进行分层的方法, 将整个文学体系作为一个由各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整体来研究。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 既包括文学世界, 即各种类型和题材的文学作品, 也包括超文学世界, 即超越文学作品本身, 和文学相互交叉的各个学科和实事。而作为翻译理论家, 佐哈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学世界和超文学世界, 他还关注相关译作的文学和超文学世界, 将“翻译文学看作是在目标文化内更大的社会、文学、历史系统中运作的一个子系统” (杰里米·芒迪, 2007:152) , 这也是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所在。

整个多元文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该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各个要素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也会因为各方面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佐哈尔强调了翻译文学作为一个系统运作的两个表现, 分别是:1) 目的语是如何选择要翻译的作品;2) 翻译规范、行为策略都是如何受其他相关系统的影响 (杰里米·芒迪, 2007:153) 。

2.1.3 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

翻译文学既然已经被看做是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那么它在整个系统当中所处的位置和层级与其他平行的子系统, 例如原语文学、原语文化、译语文化等是紧密相关的。佐哈尔详细阐释了翻译文学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问题, 他列举了翻译文学占主要地位的三种情况:

1) 当一种文学处于“幼稚期”或不成熟的阶段时, 翻译文学对整个多元系统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佐哈尔所处的以色列文学为例, 以色列是在1948年才被联合国批准建立独立的国家, 是在二战之后成立起来的一个“人造国家”, 本土的希伯来文化传统相当薄弱。因此, 希伯来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不断引进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的先进文学思想和翻译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从而为本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新技巧、新思路和新诗法。

2) 当一种文学处于“弱势”或“边缘”状态时, 翻译文学的地位相对而言就比较高。当一种文学形式处于边缘地位时, 它会努力向主流文学靠近,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主流文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而达到此目的要通过的媒介便是翻译文学。大量主流文学的翻译作品能够极大地丰富目标语文化的内涵, 充实目标语文化的文化底蕴, 给目标语作者用本土语言创作“提供了模仿的样本” (廖七一, 2002:66) , 使本土文学的发展向主流发展趋势靠近, 从而转变其边缘地位。

3) 当一种文学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 面临转折时, 翻译文学的作用就显得比较重要。当“公认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或出现文学真空, 没有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学类型时, 外来模式就很容易取得主导地位” (杰里米·芒迪, 2007:15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文学二十年来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戛然而止, 美国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段停滞时期, 因为“已有的文学模型不再能激起新一代作家的创作热情” (廖七一, 2002:66) 。

3 结束语

以色列著名学者佐哈尔和图里提出多元系统理论, 是翻译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多元系统理论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的新途径, 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催生了一个跨国界的翻译研究学派。” (张南峰:20) 多元系统理论摆脱了传统的文本模式, 在多元系统, 尤其是译入语系统中, 加入了历史、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习俗等非文本因素, 体现了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互补消长的关系, 为翻译的文化研究开拓了视野。可以说, 多元系统理论承接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和文化研究, 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学派。

参考文献

[1]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Routledge, London, 2001.

[2]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 2001.

[5]Nida E A.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7]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 2003 (4) .

略论武则天创立的“试官”制度 篇8

关键词:试官;试守为真;自报自选;生命力

唐朝对文官的管理具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对官员的克尽职守、廉洁奉公具有很强的威慑力与约束力。这些制度(包括“考课之法”)大体秉承前朝而来,在此基础上予以大力改进、丰富与完善。与此同时,唐朝对所沿袭的前朝文官任用和管理方法,亦大有增益甚或创新,使之呈现出与前朝大为不同的新面貌,并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试官”制度便是一个突出内容。

“试官”之举,是由武则天发明的。武则天当政后,利用各种渠道搜罗到大量人才,并以“量才授职”[1]。《资治通鉴》卷二百五注引《考异》说,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二月,武则天对史务滋等十道存抚史从地方上推荐来的一百三十人分别授予官职;但司马光该卷正文未录此事,却在“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条下有如是记载:

春,一月,丁卯,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自此始。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脱校书郎。”有举人沈全交续之曰:“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为御史纪先知所擒,劾其诽谤朝政,请杖之朝堂,然后付法。太后笑曰:“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先知大惭。

《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告诉我们:

第一,大规模的以民间或基层人才试官,当始自武则天。

这是秦汉以来所谓“试守为真”制度发展到唐代的一种必然。《汉书·高帝纪上》记汉高祖刘邦在秦代:“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注引应劭曰:“试用补吏。”《汉书·平帝纪》注亦引如淳曰:汉“诸官吏初除,皆试守一岁乃为真,食全奉。”这说明秦汉时期,官员初任,当先行任用一年,然后才视情况给予转正(为真)。嗣后魏晋南北朝至隋,亦大体如此。到了武则天之时,则有意识地大规模地从民间或基层直接选拔人才(包括地方基层官吏中的人才),并推上中央机关进行见习。这是秦汉以来未曾有过的。它既是对秦汉以来的官吏“试守为真”制度的发展,更是对其的一种大胆开拓。由于它在目的、内容、方式、规模上与“试守为真”判然有别,或者说已是不同的官吏任用制度,所以司马光才说:“试官自此始。”这即意味着:此“试官”(唐代)非彼“试官”(秦汉魏晋南北朝)也。

第二,不拘一格,自报自选。

这是武则天对旧时任官制度的大冲击。它不问出身门第,只问合不合适而已,遂使社会各类人士或称“三教九流”也得以跻身中央机关。《资治通鉴》卷二百四说,醴泉人侯思止,原先是卖烧饼的,后来在游击将军高元礼门下当仆人,因为告密有功,武则天要给他游击将军的官做(时告密有功者可得五品官职)。谁知侯思止认为自己擅长监督、告发,要求当御史。武则天认为说得有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做了朝散大夫兼侍御史。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竞一跃而成国家监察系统的官儿,看似荒唐,却道出武则天用人的一个准则:“量才授职”。后来,武则天将被侯思止揭发问罪的官员住宅赏赐给侯思止,被后者拒绝。这其实可能是武则天对侯思止的一次考察,结果令她满意。侯思止与来俊臣等审判案狱,专以苛酷为事,成为唐代有名的酷吏,契合了武则天的政治需要。

第三,不计前嫌,不惧流言,心怀坦荡,我行我素。

这是武则天得以推行其试官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武则天听到对试官的风言风语,并获得传言制造者,却一笑了之,说明她对这项改革的困难早有准备。对试官对象,只要本人未曾有过谋反大罪(但像骆宾王这样有才气的谋反者,武则天还是颇怜惜的),武则天皆不以计较。《资治通鉴》卷二百七载,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十月,武则天让各位宰相举荐可以做员外郎的人。韦嗣立就举荐了广武公。岑羲称不可,因广武公的伯父岑长倩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以谋反罪(实遭陷害)而受死刑。武则天却说:“苟或有才,此何所累!”便让广武公做了天官(即吏部)员外郎。此例一开,许多过去“缘坐者始得进用”。

武则天为了鼓励试官及其他新任官员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常在他们出任前告以训诫,为其壮行。对新任朝集史、都督、刺史及其他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武则天则各赐以绣袍以鼓励,绣袍上刺“德政惟明,职令思平,清慎忠勤,荣进躬亲”[2]等回文。

与此相应,武则天又加强左右肃政台(光宅元年,即公元684年由御史台改)的监察力量,时常派员对包括试官在内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予以督查、审计,项目多达三十余种。试官如有优异政绩,便可以正授超迁;如无作为甚或有劣迹,就要给以斥责、罢免或交有司问罪。对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元年”条下给予了公允评议: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在向德宗的上奏中谈到这段历史时也发出由衷的赞叹:

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贵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3]

陆贽“求才贵广,考课贵精”八字,道出了武则天“试官”制度的精髓(包括方法的精髓)。这也是武则天“试官”制度的生命力所在。关于武则天“试官”制度的动因,我们可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她发布的第一道“策贤良方正科问”中得到一些答案:

朕闻体国经野,取则于天文,设官分职,用力于人纪。名实相逼,自古称难;则哲之方,深所不易。朕以薄德,谬荷昌图,思欲追逸轨于上皇,拯群生于季俗,澄源正本,式启维新。俾用才委能,靡失其序,以事效力,各得其长。[4]

武则天是诏虽是为殿试而向贡士所发策问,但实际已暗含她准备“试官”的思考。她鉴于以往用人非长,名实不副的弊端(她曾在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的“策词标文苑科问”中亦提到“官虽备职,位匪得人”之弊),设想对官吏任用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两三年后,她便启动了“试官”之制,让从各地各部门推荐上来的新人,到他们向往并适合的岗位去见习,历练,最终达到人尽其才,名实相副的目的。

武则天创立的“试官”制度,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从唐中宗以降,中经五代十国及宋元;至明清则更具制度化,成为一般官吏正式就任前的一门必做的功课。

除了对政治上的新人先行试用外,初唐以来,还对有功业的退伍军人进行“试官”。这些立有军功的军士从战场上下来后,可由兵部或当地州府分配到各部门当差至一定期限(视勋级不同而定),期满无过的,可参加兵部的统一考选。通过考选的即可转为军官;其中有文才者,由兵部选送参加吏部考选,合格者便可进入政府机关做文官。

唐代还对技术官员实行试官制。这些技术官员分属礼乐、天文、医药等不同系统。他们的来源,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原先就效力于秘书省、殿中省、太常寺、太仆寺等各个后勤服务机关。经过一定时间后,这些机关的首长便根据他们的绩效和才能予以考选,通过者由吏部批准为本机关的实职官吏。他们在正式为官前的效力期,其实就是试用期。另一部分技术官员则出自上述后勤服务机关的见习生。他们在见习前是技术世家子弟甚或一般百姓子弟。他们被招入机关后,分专业见习相应技艺,每年有考核或课试。经过一段时间后,机关首长将其中优秀者报送吏部,经批准后即可成为官吏。这些技术官员先前的见习期,也可视为试官期。在实际上,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见习期间也是具有官吏身份的,只不过是最低层的不入流吏员罢了。如《唐六典》卷十《秘书省》即载:历生三十六人掌习历,“同流外,八考入流”;即经过八次考核或课试,这些见习天文历法的流外吏员已成为从九品或从九品以上的流内官了。

注释:

[1]《全唐文》卷九十五。

[2]《唐会要》卷三十二。

[3]《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陆贽列传》。

[4]《文苑英华》卷四百八十二。

上一篇:播种希望发言稿下一篇:中二班家长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