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思想汇报(精选8篇)
其中,我们大学生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思想上,我深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选择职业时,不应该只考虑个人利益,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通过对报告的学习,我改变了陈旧的择业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我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学习上,我认识到要想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具体说来,我会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注重对自己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加强对操作实验仪器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在工作上,我积极地组织并参与各项活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我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与他人交往也更加灵活自如,这为我将来的就业也增添了不少筹码。
在生活上,我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平常待人真诚,乐于助人,结实了许多朋友。我深知如何与他人相处对于自己的就业也至关重要,只有处理好与同事、与上下级见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不会畏惧和退缩,我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高校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 合理使用这一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但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是人才短缺, 一方面是现有的毕业生就业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 对就业现状、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观等内外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部分专家对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进行比较, 对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但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较少,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成才, 建立良好的择业观, 积极投身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 教育人才相对缺乏。同时,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使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
但是,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师工资的提高,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转而瞄准了教师这一职业。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报考师范的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 但近年由于非师范生的插足, 教师需求的地域与大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等原因, 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前所未有的严峻, 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压力。
1.1 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家也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 教师这一稳定的行业被人们所看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师范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与此相反, 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下降, 出现了合并学校的现象。学校布局的调整使中小学教师大幅超编, 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 但又由于教师工作周期长, 不是每年都有到年龄退休的老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师范招生规模的膨胀和教师岗位饱和造成了师范生“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1.2 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 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主要体现在:a.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供求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b.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中小学的基础课程, 师资需求量大, 而历史、化学、物理等小学科需求不旺;c.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 想去的毕业生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 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1.3 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对师范生就业带来冲击。
国家允许和鼓励非师范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 客观上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冲击。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 加剧了师范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1.4 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从学校方面看, 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由于培养周期较长, 学校自身资源限制, 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 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这也是导致师范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5 现行人事管理体制方面。
有的地方虽缺少师资, 但是囿于财政窘迫,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只好在毕业生吸收的力度上大打折扣, 宁用代课教师也不用师范生。
1.6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人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同时进人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不仅挑选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且挑选学校、性别, 同时提高进人门槛, 进而出现普通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有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 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增幅减少的情况下, 只接收本地区生源, 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 这就造成了有的毕业生虽然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 但碍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未能如愿。
2 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主义突出、盲目性强、自主性差、创业精神缺乏等问题, 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产生着诸多的不利影响。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是导致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 不愿到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 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增加了其就业难度。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的利益, 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 也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盲目追求环境舒适、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部门, 导致其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 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部分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心理上充满着矛盾冲突, 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表现错综复杂, 在求职过程中难以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部分大学生开拓创新意识较差, 难以树立自主创业成才的理想。现在学校事业编制也都是采取“逢进必考”方式, 这使得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令师范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很多师范毕业生感觉到考取一个教师编制的难度增加了, 压力也更大了。许多师范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 合理定位, 有的过于依赖政府、学校、家长、亲友, 缺乏主见;还有的因缺乏社会经验和应聘技巧, 应聘时未能充分展现自己, 而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 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3.1 政府扶植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规模已经发展到极限, 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 特别是城市中学对教师的需求明显减少, 但县乡的基层中学、边远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和西部地区的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 而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3.2 打造精品师范生, 提升综合竞争力。
精品师范生首先要求其生源的基础知识功底必须扎实, 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师范院校要为精品师范生量身打造专门的培养方案, 包括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施养成教育、整合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条件等, 完成精品师范生的培养和塑造。还要通过教育硕士等渠道提高精品师范生的学历水平,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教学专家和教学大师。
3.3 造就复合型师范生, 拓展就业面, 合理分流。
与培养精品师范生相对应, 要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师范生, 对师范生进行合理分流, 以应对师范生供过于求、就业选择面窄的难题。要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为师范生搭建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 造就复合型师范生, 使师范生掌握多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坚守师范教育特色的同时, 必须面对现实, 创造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模式, 在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计划中, 注入相关新的培养内容, 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范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使他们争取在一两个方面脱颖而出, 做“双证”师范生, 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还有其他专业技能证, 为当前师范生就业开辟一条新路。
3.4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要从低年级就为大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人格特点和个性优势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合理选择自己在校期间课程学习的重点,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并引导学生积极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志愿服务、义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目前师范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正值师范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市场接轨的过渡时期, 师范院校应增强危机意识, 把握市场需求动向, 增强竞争实力, 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师范类人才。师范毕业生应将自身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提高综合素质, 明确就业方向, 拓宽就业思路。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 师范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才能使师范毕业生真正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摘要:师范教育发展至今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 日益庞大的师范院校学生队伍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就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找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症结, 探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繁杂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特点,思想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月岭, 耿春亮.论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的建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
[2]郑向峰.200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 (1) .
[3]朱厚望, 严曲新.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学报, 2005 (4) .
[4]肖继军.关于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吴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视野[J]高教论坛, 2003 (5) .
[6]张传龄, 廖克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 (25) .
[7]张国芳, 余晓平, 金仁康.浙江省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06 (4) .
[8]王攀, 王旭辉, 贾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单位流向的调查与分析[J], 2005 (14) .
[9]张天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 2004 (12) .
关键词:高校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绩效 评价
一、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准则和原则
1、 应当坚持绩效评价导向功能与激励原则: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绩效评价导向功能在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绩效评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对当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是对高校的校园建设起到促进方式的一种重要体现。无论是哪一种的教育目标,都应当在教学事先有着明确的教育安排,安排哪种教育方式是最适合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严格的按照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2、 应当坚持绩效评价自身的发展功能与全面原则:
在当今各大高校实行绩效评价的时代,绩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价既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社会的需求方向。只有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努力。这对于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大高校实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按照既定的标准去规范学生。使学生在绩效评价当中能够有着前进的动力和希望。与此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使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看的更加清楚,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 应当坚持绩效评价反馈功能与整合原则:
经过调查笔者认为当今的绩效考核评价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各大高校的相关部门应当对自身校内的学生有着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楚准确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本质上来讲,高校就业思想政治绩效评价体系的存在价值在于能够有效的衡量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效果。与此同时,对于这种绩效评价是否有一种时效性也是一种审查方式。既然实行绩效评价原则就一定要配有相应的反馈制度,否则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这一方面笔者建议校方应当设立自己的反馈整合部门,这样就会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这一反馈工作做的更好,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学校的进步。
二、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近些年的绩效评价当中来看,高校的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仍然有一些模糊,并且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将会影响着学校的绩效评价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进行绩效评价考核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因为只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才能够将绩效评价做的更好。很多时候绩效评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考核,这种情况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考核,这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种绩效的评价也是不容易从平时的考核当中体现出来的。但是对于其他的在短时间内能够体现出来的绩效评价是应该容易看出来并进行总结和统计的。
三、 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有效策略
1、 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是现代教育绩效评价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客观、准确的总体的评价。因为首先要设计不同级别的绩效评价制度,不同的级别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将学生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类。学校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学生类别的不同而进行细致的分类,紧接着专家经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这样就会在绩效评价的时候找到合理解决各种非确定性或是模糊问题的方法。模糊综合性的评估方法会具有强烈的系统性特点,从而降低绩效评价中主观性因素的影响。
2、 综合目标分析方法:
综合目标分析法是近些年经过大量的实践才研发出的一种方法,综合目标分析法比较适合于绩效评价管理方法综合的进行运用。因为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当前学生所需要的和未来社会所想要的人才。良好的运用综合目标分析法能够为构建高效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的帮助。综合 目标分析方法在未来的绩效评价当中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将现有的学校教育变得更加好,更加具有创意,我们应当将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综合性的目标分析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绩效评价当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需要一种科学的评估手段,为了能够使得绩效评估手段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当前的绩效评价思想政治情况来看,绩效评价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绩效评价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当今各大高校的绩效评价相关人员应当将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尽量多的为学生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当今的社会当中,绩效政治教育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确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应当对学生进行加强教育。
参考文献:
[1]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
[2]金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及方法探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3).
[3]宋睿.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评价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2012(09).
身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我一直关注各种动向,尤其是现在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也促使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正确的就业理念决定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大学生在目标和角色意识上定位模糊,即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而这种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认知的缺失,是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关心度较低,多数学生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妥善结合,
严重缺乏对毕业后人生路程的准备,对自己有多大潜能一概不知,到了毕业时就会出现就业恐慌现象。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只在30%左右。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抱有一种“赶集”的心理,无目标、无准备,碰运气,结果造成许多毕业生有意向而没有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的现象。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则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勇于投身创业。
把我镇就业工作推上新台阶
中共云潭镇党委
云潭镇人民政府
(2012年1月)
我镇位于高州市东部边陲。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
会和1 个居委会。204条自然村,总人口46312人。其中劳动人口23380人。富余劳动力总量14898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共为36人。一年来,我镇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求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
了我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去年,我镇就业人数达到了22134人,占全镇劳动人数的96.3%;比去年增长16.2%,其中:城镇新增工作岗位436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37人(4050人员7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6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49人、选送市免费培训162人,劳务输出全年收入达3.6亿元,占我镇社会总产值的42%。真正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我们抓好了如下四个方面: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我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
定了基础
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促进
全镇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为此,我们把该项工作摆上了党委、政府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镇成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经济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务
1所所长、镇经济建设办主任及相关人员组成。各村委会、居委会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级级签订了具体计划。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就业工作实行了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党政一把手真正负起了抓就业再就业的总责任。做到了“三个亲自”(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检查督促、亲自制定方案)。如今年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进的丰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我镇响应上级的号召,成立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干部任成员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村(居)委会、机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大力宣传,由全体镇干部共同发动。目前全镇已报名57人,送培训28人。现陆续有人回来报名,春节后送厂培训。为确保再就业工作专项资金的落实。我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拨付了部分资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的社会保障工作,就业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等支出。此外,我们还督促其他有关单位做好该项资金的落实。仅此一项,由于健全了机构,加强了投入,使全镇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
二、摸清底子,加强培训,提高了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竞争力
富余劳动力是我镇就业的主要群体,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组合结构。从去年开始,我镇便对16-55周岁的劳动力开展全面调查摸底。以自然村为单位,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就业意向等指标,逐户逐人造册登记,归档处理。目前,全镇已建成劳动力资料库14个,设档户数7354户,人数达25439人,完成任务的68%。劳动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为我镇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提高我镇富余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把加强就业前培训放在第一位,按“擅其所长,补其所短”的原则,采取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形式。此外,进行针对性的免费培训,最
大限度地提高困难就业人员再就业竞争力。有306人被镇政府保送到高州、茂名技校接受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我镇今年特别注重对初中毕业生离校前的岗前培训。全镇有中学生1279人,其中26%的被培训学生在珠江三角找到了工作,就业率创历史纪录。此外,我们还采取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富余劳动力可免费到我镇任何一家毛织厂或手套厂边培训边上岗。这种模式今年内为我镇培训了212名毛织熟手工,其中征地农23人,免费培训400多人。
通过加强岗前的知识培训,加强了对各小水电站工人岗位培训,通过两个月时间培养了80名适应能力强的现代实用型水电工人,发放了资格就业证150人.还采取了其他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大大提高了我镇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全镇目前已涌出一大批“种养能手”、“企业老总”“师傅”等优秀人才。
三、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了富余劳力的出路问题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就是要想方设法增大就业空间,提供职业岗位。为此,我们做到:
1、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把我镇劳动力人才信息资料下载上网,推销自己;发挥我镇驻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再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广泛联系企业、项目到我镇招聘用人;向本镇外出老板积极推介。今年年初。我们镇召开了2次在本地办厂老板座谈会,促进了用工单位与用人签订合约660多份,签订合同率达82%。
2、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
今年,我镇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解决就业再就业的重点工作。加大对我镇基础设施的投入,使软硬件建设日臻完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全镇新办企业6家,新增小型手工业18家,开拓了更好就业岗位,解决我镇就业人口1896人。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2人,其中本地就业517人,我们拓
宽了就业渠道,富余劳力的出路问题得到了解决。缓和了我镇的就业压力。
四、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证了各项再就业政策的落实
我们严格执照上级关于促进就业的政策,不定期地对劳动保障部门、工商、财政、物业管理等职能部门落实再就业情况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共发现有违规问题4宗,并责令限其作出了整改;劳动纠纷调解3宗,结案3宗;拖欠工人工资12468元,追回12468元。真正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劳动部门积极为下岗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优质服务,较好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工会、团委、妇联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再就业办实事100多件,帮助下岗失业人员143人再就业;市场物业积极为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安排场所。今年安排22%的摊位优先租赁给下岗失业人员经营等,并落实优惠租赁摊位费、卫生清洁费,工商部门积极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经营经济发展人微言轻开发就业岗位的主要依据。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设立专门窗口为下岗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提供了方便。
由于我们加大了对有关部门落实再就业政策的监督力度,今年全镇新增投保人数158人,续保率80%,没有出现一起损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的事。使下岗职工深感满意。
根据省厅《关于对2004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要求,我市及时研究部署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据考核内容,对各区县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现将我市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和政策落实情况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把新增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淄博市的“五大民心工程”之一,从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入手,在继续贯彻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建设、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2.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391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7.3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138%、294%、106%、1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一)拓宽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去年我市继续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三O”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领导体系。一是市及各区县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会、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等制度,形成了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结合市政府对各区县2003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行考核情况,对照2004年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进行了考评考核。同时,市委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考核区县领导班子、企业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并量化分值,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三是市与各区县、各区县与各乡镇都层层分解落实了全年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并签订了责任书。
(三)积极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协调,各项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到位。享受四项补贴的有23155人次,补贴金额1956.36万元;有6815人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收2052.36万元;新办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578人,减免税1021.26万元。二是积极开展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前,已累计为1283名下岗失业人员放贷1224万元,发生贷款贴息49.5万元。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3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2003年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进行了年检。今年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73万个,其中为“4050”人员发证3893个。
(四)继续加大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市区县两级都制定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府补贴有关问题的规定。去年初,全市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再就业专项资金共6353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1479.1万元。全年已支出再就业资金1956.36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479.1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3300万元。拨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经费471.3万元,保证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业务的顺利开展。
(五)积极开展人本服务,全面实现就业服务“新三化”
1、劳动力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据“新三化”建设的要求,2004年市政府把“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确定为为群众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是制定了《淄博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意见》。按照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规范各类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提出了3年内劳动力市场建设规划。二是市劳动力市场改造扩建顺利完成。从去年9月下旬至今年元月中旬,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对市职业介绍中心进行了改造扩建。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一楼大厅为“一条龙”服务窗口,设有工作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和洽谈区。二楼大厅为“一站式”服务区,设有30个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小额贷款担保、《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劳务代理等14项服务内容。同时,三层以上通过改造扩建,形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培训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求职者,进一步提高技能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三是区县劳动力市场建设顺利进行。有4个区县通过新建、改扩建已投入使用;1个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其余区县制定并上报了新建和改扩建劳动力市场建设方案。同时在15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中心,进行了劳动力市场试点。
2、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运作良好。继2003年全市22个街道、8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后,我市把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建设与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纳入了全市社区整体规划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市及区县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指导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工作程序,指导开展工作。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都相继开展了辖区内劳动力构成情况调查,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劳动力资源台帐、就业统计报表制度,帮助
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开展职业介绍等工作。有49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受了“社区就业信息平台”软件培训,并开始应用。到6月底,全市已全面启用社区平台软件。为了加快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的进度,妥善解决基层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我市已决定聘用部分曾从事企业劳资、退休管理的人员从事基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各街道(乡镇)普遍开展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纳入街道、乡镇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的退休人员达到60%以上。
3、强化了再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了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对申报的32家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认定。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劳动保障部门与各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全市共开设美容美发等十几个专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1762多人。二是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市政府已拨付100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通过为参加创业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大力扶持他们开展创业活动,并通过他们领办或创办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的倍增效应。
4、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一是围绕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上半年开展了全市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基本摸清掌握了全市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认定了6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二是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编印了5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南》免费发放,全年共发放2.4万余册。三是积极参加“西输东接”工程。2月份,组织81户企业、提供7244个就业岗位,赴菏泽市曹县参加“西输东接”劳务用工洽谈会,有3258名农民工到**市参加工作。4月份,组织了84户企业、5764个就业岗位,赴**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1.5万农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254人次。11月份,组织41家用工单位,10个工种、5170个岗位,赴**市**县举办第二次“西输东接”劳务洽谈活动,意向成交625人次。四是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250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5、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各类非法职介活动的力度。今年以来,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先后对职业中介机构进行了年检、开展了全市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专项行动、打击各类非法职介活动专项行动等,查处非法中介机构28 户、取缔11户,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六)帮助困难群体,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活动。
1、开发公益型岗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一是劳动保障、民政、园林、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大力开发社区公益型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617多人。二是2003年市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监察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清退编外不合理用工和分配下达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计划的通知》,今年通过检查督促,规范了用人行为,全市通过腾岗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62人,其中“4050”人员379人。**、**区和**县等区县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0多人,其中**县腾岗安置“4050”人员83人。
2、建立完善了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全市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子帮扶困难群体的工作机制、困难群体动态管理和司法援助制度,开展了“扶贫济困万人行”活动。在元旦、春节前夕,市及区县领导走访特困户,开展了上门送公益性岗位活动。筹集发放下岗、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523万元,保障40627人次;为全市5.3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500万元,确保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区根据实际,制定了“领取失业保险金两年以上仍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大龄困难群体,可一次性发放3500元补助费,用于缴纳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使大龄困难群体顺利过渡到退休。
3、落实对大龄困难群体的各项补贴。为下岗失业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3967元。11月为2.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取暖补贴293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市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城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普遍存在“有合同无劳动、有劳动无合同”和“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的现象。再就业困难群体比重较大。据调查,市属以上“4050”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军转干部特困户5000多人。这些人员受年龄、技能、观念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扶持再就业的任务很重。
(二)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需进一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在有的区县和部门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按照省委、省政府鲁发[2002]24号、省劳动保障厅等13部门鲁劳社[2003]4号文件规定,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对象放宽到集体企业失业人员。但是,税务部门却严格执行财税[2002]208号文件,下岗失业人员不包括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有的区县财政比较困难,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很难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四项补贴。
一、中职卫校学生就业的思想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逐年递增,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大众化的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的就业时代的到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然而,与名校生、本科生相比,底子薄、专业能力差的中职卫校学生如果仍然固守陈旧的就业观念,就在择业的道路给自己设置障碍,让自己的就业举步维艰。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急功近利,对就业期望值过高。
对未来工作期望值过高严重地制约着中职卫校学生顺利就业。主要表现有:在选择岗位时,不顾自己的专业水平,有的一味地追求大医院等医疗机构,认为大医院会给他们带来高收入,不愿从事基础医疗单位工作,就更不用说比较艰苦的“蓝领”、“灰领”工作了。有的更热衷于机构事业单位,轻视中小企业和条件相对艰苦的岗位;在地域选择上,他们蜂拥至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地区、县及城乡社区基层等地区。结果是一些地区有岗无人,一些地区有人无岗。有的为了能在大城市有份工作,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又加上大城市的竞争压力,使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2.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
一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喜欢向别人看齐,如果有别人,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好工作时,就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这些虚荣心使得他们不顾自身条件,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来安慰自己,就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定得过高,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
3. 依赖心理。
有些学生过惯了安逸的校园生活,几年的校园生活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独立地走向社会,就不能应付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求职时,缺乏自信,总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和走后门上,面试时总爱拉上父母或同学作陪,或者是一帮学友同聘一家单位,希望日后有个照应,这些都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这样是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的。
二、培养中职卫校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应对策略
1.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新生从入学伊始,就应帮助他们客观、辩证地看待就业形势,对将来毕业时所面临的压力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专业优势,因为医护人员在任何时代和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让学生明白护理专业依然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脚踏实地,从低层次岗位做起。应本着“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观念,不要盲目地追求一蹴而就的工作机会。与大学生相比,卫校学生有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这几乎是所有医疗单位都需要的。卫校学生可以纵横发展。横向发展有:护士、按摩师、育婴师、营养师等;纵向发展方面,护士可以晋升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按摩师可以晋升中级按摩师、高级按摩师等。
2. 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在入学伊始就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相关就业信息。低年级时,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行业及职业群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未来大致的求职方向,有针对性地按相关职业要求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高年级时,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具体用人单位的信息搜集,如: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对聘用人员的能力要求、编制、长远职业发展机会等。这些信息的搜集可以帮助学生早做准备,从容地应对面试环节,从而在求职中获得成功。
(2)引导学生掌握面试技巧。在工作面试中,应试者在回答所提问题时,要实事求是,语言规范、简洁,热情适度,不贬损他人来抬高自己。回答面试官问题时要机智灵活且不失幽默,因为面试官问的问题的答案往往都不是唯一。面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面试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礼仪大方,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给面试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3)引导学生学会推销自己。在求职中,要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要学会推销自己。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推销自己。比如:医院招聘儿科护士,学生就应当多展示自己的儿科护理技能和关爱之心,而不要过多地展示自己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其次,要扬长避短地推销自己。对用人单位要投其所好,尽可能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轻松愉悦地与用人单位沟通,既要准确、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又要让别人知道你不是故弄玄虚。
3.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改变就业观念的一条重要举措就是自主创业,这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自主创业既解决了学生自身的就业难题,又为国家和社会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可能为别的学生创造了就业机会。学校应为学生的创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供方便和创造条件。中职卫校可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意识。
三、结束语
中职卫校学生的就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作好未来职业规划,可以调整现行教学大纲,使其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在毕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辉,祝金旭.医学生就业观误区与教育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03:94-95.
[2]孙希芳.卫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J].考试周刊,2012(29):167-168.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课;就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51-02
一、引言
当今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回暖期,依然严峻的就业现实给中职生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中职生毕业后工作难求的局面仍然挥之不去,就业素质养成与否与中职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关系密切。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发展的职业观、自信心和受挫能力、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就业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培养发展的职业观
职业理想是职业观的基石,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一种主观意识,是实现个人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桥梁,对求职、择业、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
中职生进入学校以后,已经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到毕业之后,就逐步调整和确立下来。其发展一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单纯的主观动机到主观与现实的统一、由不稳定到稳定三个过程。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要从三个方面逐步诱导学生把进校时表现的对于各种具体职业形象的倾向逐渐形成为对某项事业、某个目标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要诱导学生把个人兴趣、爱好、愿望等个人主观动机与变化的各种现实条件结合,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直至达到个人动机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2)要诱导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识水平和心理成熟程度,形成逐渐稳定而又紧跟社会发展的职业理想。
(3)要诱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她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喜爱小孩。
但是,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这些表面的单纯的兴趣爱好是不够的,更要要求她们掌握系统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幼儿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如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堂组织、教材教法、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3)实践性知识,包括幼儿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这对学生日后融入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毕业论文就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中职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后,应该摒弃社会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幼儿教师都被认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工资报酬偏低,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也阻挡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认同与选择。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针对性地结合相关活动,如参观、见习、座谈会、幼儿园园长报告会等,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学前教育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进而提升其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自暴自弃,学习不认真。新生进校后,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从职校毕业出去的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的就业艰辛和快乐,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他们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但当今幼儿教师待遇低 、工作时间长、社会不重视,但是,幼儿教师只有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坚守工作岗位。
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入学教育等途径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和目标,毕业后在幼儿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安排毕业生去见习,观察和和学习幼儿教师的现场活动,如保教活动的实施、幼儿的表现等,并且体会教师的耐心、爱心、责任心等。
(2)以真实的案例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幼儿成长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和倾注爱心。
(3)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的伟大,其在人的一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要从内心深处去爱这份职业,不要只看到工作辛苦、待遇低,而要品尝苦中之乐。
就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稍稍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这样不利于在困难中求发展。因此,中职政治课教师要多向学生传授有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注意事项,例如:
(1)向往热热闹闹的城市生活的同时,还要想到各种艰难困苦的处境。如找不到工作时焦虑,找到工作后又为机械繁重的劳作心烦;受到各种意外打击而愤恨、愁闷等。一句话,要做好吃苦耐劳、能够承受艰难生活磨练的准备。这是现实生活对外出务工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追求美好、回避痛苦,或许是人的本性,但是,世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之前,把前面的路尽量设想成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山间小道,这样在行走的时候就可以步伐稳一些,速度也能快一些。
(2)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走出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意料之中的困难,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旦困难摆在面前,就要把那种不服输的韧劲拿出来,同时还要想想办法,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时可能会感到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下去,又会出现转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3)准备好一颗平常心来到新的地方。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往往会给务工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容易激起一些不平的念头。有些务工者经不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或是恨自己为什么出生在农村,或是恨他人未必有超过自己的优点却过着自己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以至愤愤不平,或自卑自怨,或妒忌他人。这种心理膨胀到极点,往往会引发事端,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自身、他人和环境,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好一颗平常心。
(4)要有立大志、干小事的思想准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作起。学生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一定要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思想准备,把自己远大的理想落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之中,立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去创造光辉的业绩。同时,教师讲一些经过艰辛劳动才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找准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城市里必须面对许多人,跟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让别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甚至正常开展工作都困难。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沟通礼节等。练好普通话,不仅能使自己在应聘时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增加找工作的成功率,同时又能保证让别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在城市立稳脚跟,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清楚,即使他工作干得很好,但跟人不能有效的沟通,就会给人一种无法信任的感觉,这无形之中就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语言上的障碍也会使自己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这使自己显得很孤立,在情感的满足上存在着遗憾。所以,重视普通话训练是必要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就业思想素质在发展的职业观,自信心和受挫能力,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的取向至关重要,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开伦.中职政治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J].考试周刊,2009(13).
[2]蒋乃平主编.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就业思想汇报】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入党的思想汇报10-18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10-26
就业评估工作汇报10-09
就业创业汇报材料10-14
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07-17
就业服务部工作汇报07-16
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06-18
镇残疾人工作就业情况汇报07-14
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工作汇报09-23
赣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汇报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