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精选12篇)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篇1

综合实践(劳动)活动计划

本期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

三岔小学综合(劳动)教研组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篇2

一、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发展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问题, 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中, 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 课程主要是以认识和理解为主, 带领学生到实验场所参观实验场地, 认识各种动植物, 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 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喂养, 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场地和动植物生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再运用和再实践, 经过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 由初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指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掌握动物喂养和护理的方法, 从而达到实践课的目的。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劳动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主,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挖掘出蕴含的深刻道理,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二、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

劳动实践课程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 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课程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 不但能提高课本教学应用力, 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例如, 在玉米基地劳作时,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是语文课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将劳动与课本相结合, 不仅开拓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 在此期间, 指导教师不只是分配工作, 而是将与作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穿插其中, 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授, 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 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体验丰收也是学生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利用, 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看到的记忆不深, 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 终身难忘。”我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组织教师和学生到试验田和养殖场参观, 听技术人员讲解养殖栽培技术, 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比如, 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多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对科学的探讨, 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从观察自家的植物中引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从而才会有他伟大的环球航行, 最终有了生物进化论的伟大成就, 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引导、教育和启发, 很多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对将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五、劳动实践基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植物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和照顾,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从而增强了完善自我的意识, 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其他的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

劳动实践教育是在劳动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参与, 不仅积累了知识, 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道理, 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此外, 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篇3

一、创新缘由: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

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总趋势、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1.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主席也指出“必须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内容的认识。

当今人类面临自然、道德和社会等越来越多不利因素的挑战,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层面,而是要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从道德意识、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相互关联的统一上去审视。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综合了中小学各阶段各学科的知识和关联,不容割裂,它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2.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迫使逼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国务院要求2017年起高考改革试点文理不分模式,第一依据“3”(语、数、外统考)体现了全员发展的要求,第二依据“3”(等级考自选)体现了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第三参考“其他学科”(合格考)将体现出更为广泛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最吸引眼球的风向标。改革价值取向和改革风向标不仅直接引领了高中教育,也将间接引领几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显性发展和潜在发展均有着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过程中有着更为自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出新思路,推新举措,有新作为。

3.在劳技教育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必须加强联动,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从各地情况看,目前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学校按行政班级或选课班级每周分散进行;第二种模式,各校学生去劳技中心自主选课集中一周进行。由于历史、城市化、体制等因素,上海市松江区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上述两种模式并存,预计这种情况还将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学校和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各有长短,但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要高一些。劳技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课时有保障,专业师资强,专业设施完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高。学校的优势体现在部分劳技资源特色明显,拓展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参加。因此,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要加强联动,建立区域劳技教育共同发展平台,让优质劳技教育资源尽可能发挥作用,推进全区劳技教育新发展。

二、创新路径: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

课堂是主阵地,兴趣是原动力,项目是好载体?我们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过程中,选择了课堂、兴趣、项目三条路径。

1.立足课堂,优化过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实施开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劳技中心在一周集中教学中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怎样上好课,如何实现全体学生学习劳技的有效性,是劳技教育课堂教学创新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2007年起,我们尝试课程时代化和教学数字化探索,丰富了课程,生动了课堂。2010年起,我们开展培育特色课程和研磨精品课实践,促使课程更加特色,课堂效益更加提高。2013年起,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以学案导学法、技术分解导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施教法、多元评价法、微课程助学法等举措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针对劳技中心一周集中教学的特点,从贯彻劳技课程标准和学生选课多样性考虑,我们对第一轮校本课程教材进行优化改编,致使这些课程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劳技课程标准,更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更受学生欢迎。比如,《金属加工》具有初高中连贯和课内外兼顾特点,《实体设计》充实了3D打印技术,《电子技术》增加了数字电路和自动控制比例。设定一周集中教学的时间与一学期每周分散教学的累计时间相当,采用指导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分别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至少选修一门市统编教材的课程,然后再有更多的校本特色课程可选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了学习经历,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2.兴趣驱动,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件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成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发”的,与生俱来的;第二种是“后发”的,逐渐养成的。这两种成因的共同特点是,发自于人的内心,具有冲动性和持久性。

我们在开展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正视了兴趣的“先发”与“后发”两个成因,通过发现和培养来实现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丰富的劳技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初步兴致所向,触摸体验,尽兴玩耍,深度探究,发现兴趣,进而内化为动机。

每年劳技节系列活动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劳技体验实践,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周六劳技探趣——每年4、5月进行,全区初中、高中学生自主参与,探求劳技带来的乐趣,约有300余人次参与。

劳技竞赛——每年3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主报名,分学段分项目规定时间竞技,约有460余人次参与。

暑期开放活动——每年7月进行,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对劳技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参与,在宽松的氛同中体会劳技感受,享受劳技快乐,带回劳技成果,约有200余人参与。

未来-程师创新夏令营——每年7月进行,十个整天,营员们自主设计、制造、体验,更接近社会实际,得到了课堂上从未经历过的快乐和收获,有70余人次参与。

劳技成果展评——每年11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分主题预先告知,提前准备,同台展示评比,约有480余人次参与。

水仙雕刻造型评比——每年12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约有500余人次,优胜者被推荐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水仙雕刻造型比赛。

从全体学生普遍经历的劳技课堂教学,到部分学生课余自主参与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松江区劳技节系列活动,经历了从试探兴趣到形成动机的过程,埋下了可能对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种子,甚至烙下了痕迹。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项目实践,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多维思考,促进学生学会生存

劳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特点。因此,深度的劳技学习最适合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运行实践。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一个项同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学生作为项目实施者要参与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更加贴近,更具真实性,当然也更有风险性、艰辛感和愉悦感。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白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得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上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探讨,到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均有实质性的提高。通过项目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项目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参加项目实践小组,也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项目实践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培养能力的多维度要素决定,要完成一个项日必须要求项目参与者从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实践、调整。“未来工程师创新夏令营”总结-2012年的《思行悟》、2013年的《梦之旅》、2014年的《智慧行》生动展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收获。有机会多参加项目实践的历练,就有助于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教育思想。

三、创新成效: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我们通过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获得了收获。

1.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员和个性化发展

调查显示:学生对劳技学习愿望强烈,有89.9%的学生“很喜欢”和“比较喜炊”上劳技课,劳技作为创新和实践的载体受到学生欢迎,有39.9%的学生在上完劳技课之后,“经常参加”和“非常想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劳技拓展探究活动 学生有两方面反映。第一,劳技课堂生动有效。“这里的一节课50分钟,感觉上比我们平时的40分钟要快得多。”“真是不可思议,这么逼真精巧的花,竟然让我这样笨手笨脚的人给做出来了。”“老师本事真大呀!我们一开始认为学不会的东西,最后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做成功了。”第二,劳技拓展活动令人喜欢。一位学生说:“老师认真,营员专注,作品美妙,这里的收获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学校的课堂上从没碰到过。”一位学生心得:“无意之间翻到了一本关于荷兰风车的杂志,被它巨大、壮观、伟丽的构造所折服,这是我这次创意木工设计的灵感。用手转动风叶,好似听到了古老的风车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世界在我手指间转动,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一位学生感言:“只凭脑子的思考、蜻蜓点水般的触摸,是不能完成实际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的同时,认真操作实践,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成绩表明:三条路径创新劳技教育,丰富了学生学习经历,满足了学生拓展探究劳技的愿望,提升了学生的劳技素养。2007至2014年连续八年,我区中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学生劳技竞赛中成绩稳中有升,2007年填补个人一等奖空白,2008年团体总分第五名,2009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0年团体总分第四名,2011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2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3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4年荣获团体一等奖。

2.明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创新,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劳技中心共开展教研组活动22次,备课组活动52次,网络教研活动4次,校本课程培训3次。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内容、有讨论、有交流,教研组成员、备课组成员对劳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探讨劳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策略,探索新技术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均比以往有更深的体会。在市、区级的教学评比和论文评奖中屡屡获奖。

借助“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劳技节平台,全区劳技教师共同成长发展。连续多年的区劳技竞赛和区劳技成果展评,全区各校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组织能力、辅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快的提升。一位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师道出了心声:“劳技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以劳技节系列活动形式开展,对于我们劳技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件喜事,我们师生实践的活动更加丰富,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这将有助于我们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我们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我们倍感欣喜并倍加珍惜。”

四、创新续篇: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联动机制,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将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力量,运用性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综合多维意识改进课程建设,紧密中心学校之间联动,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助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

一要充分运用现代性息技术,切实改进劳技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技术学习特点,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增加指导和互动环节;精选知识技能点,精心录制微型课程,让学生通过智能终端自主下载,方便学生自学和交流。

二要完善劳技校本课程建设,综合体现劳技学科育人价值。突破狭隘的劳动和技术传统劳技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劳技课程标准指导下改进优化劳技课程内容,综合渗透民族精神、道德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等,体现劳技学科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育人价值。

五年级2011劳动实践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能力比较强。

二、具体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简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三、实践内容

锄草、扫地、播种、浇水、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

2、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六、安全教育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要有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用力适度,不要拿劳动工具当玩具。

五年级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篇5

我校劳动教育型实践活动将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1、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

2、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要坚持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成果服务,要使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成为补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有效地服务农村教育,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服务。

3、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要坚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务求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三、实施办法

1、九年级学生利用劳技课在劳技老师带领、豆腐加工师傅指导下学习制作豆腐。

2、八年级学生利用劳技课在劳技老师带领、喂猪师傅指导下学习喂猪。

3、七年级学生利用劳技课在劳技老师带领、指导下学习种菜。

4、通过向师生、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宣传创建劳动实践场所的目的和意义,使师生知晓,家长理解,社会支持。

三.具体措施: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劳动实践教育,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机会,广泛向教师大力宣传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宣传劳动实践教育的成功典型。也广泛向学生宣传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意义及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向家长宣传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三)坚持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是我们办学的依据,是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保证。我校站在执法的高度,严格按教育法规,切实抓好劳动实践教育。

(四)切实抓好劳动实践教育的几项常规工作。

第一,抓实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工作。开足劳动实践课程。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解决好教学目标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素养。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应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为此我们必须把安全工作列为首要的任务抓紧、抓好、抓实。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把安全教育工作抓好。

小学劳动课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小学实际情况编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神奇创造型大家创。二,家庭小帮手。三,小小彩泥坊。四,装扮我们的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和劳动实践,可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培养劳动观点和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二,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共有38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6人。

2,从上学期情况看,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劳动课的制作材料,不能按时完成,在本学期应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三,教学目标:

1,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技能,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2,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做起自觉从事家务劳动。3,培养学生,主动做好家务劳动的习惯。

4,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不怕困难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四。措施:

1,优化课堂,改进教法,让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让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2,劳动课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操作提高对劳动的认识。3,对劳动认识不足的地方或不正确的思想苗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正面引导。五。教学中难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的意义。结合生活实际做好家庭小帮手。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 篇7

一、以兴趣为导向,突显学生的“学”

兴趣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能够捕捉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犹如学生找到了登山的入口,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也不肯示弱。记得在学习“I like dogs”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可爱的动物的照片,通过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美好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不喜欢那个小动物?”学生立刻就会联想到自己与小动物接触的经历,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一些小动物,对自己幸福或悲伤的经历加以描述,教师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描述,及时的夸奖他们的小动物,然后委婉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进行学习,这个问题的建立一下子让学生变得更兴奋,有些孩子已经学过dog、cat等单词了,变得很是积极,顺应学生的需要,单词的学习边的非常自然和主动,顺利的引导学生学习了animal、monkey、elephant、horse等这些重点单词,为下面的句子奠定了基础。每个学生对小动物的喜好不同,在学生的讨论中就可以引入“I like...,I don’t like...”等句式的学习,学生充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图画,来讨论自己对小动物的感受,在相互讨论中学会了两个句式的应用,同时顺利的进行了消化吸收,在逐渐的模仿中逐步的转化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情景建立,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都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完全由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程,从本质上提高了学生的吸收,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幸福学习。

二、以文化为背景,彰显学生的“领悟”

语言中的词、句子的理解都要依托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同一句话表达的意思往往千差万别。教师就要设置课文所需的文化背景,逐渐的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其文化背景中,使学生能够在“学”时逐步对文化进行领悟,逐步的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脱口而出”。记得在学习“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单元时,在学生对重点的单词和基本的句式进行学习和掌握之后,就可以对国外的沙拉做一些介绍,了解不同水果,相互之间的谈话风格,以及相互之间的交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铅笔、尺子进行模拟,组织学生进行“salad”制作,让学生模拟各种水果来制作沙拉,同时利用英语相互交谈一些相关的话题,根据出示的图片,利用banana、mango、grape、pineapple等水果来进行制作,相互之间利用“Let’s...”、“Would you like...”、“Let’s look”等句式进行交谈,利用“I’m...”、“I have...”来进行展示他们拥有的物品,学生由刚开始的模仿逐渐的进入了状态,对西方的吃饭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渐的转化为了自己的知识,渐渐的达到了对句子和单词的非常熟悉。通过这样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对西方等国家的餐饮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本来对吃都很感兴趣的小学生,融进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很渴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外国人,尝试体验国外的餐饮方式,学生主动来“领悟”其中的内涵,使之顺利的将所学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学”的效率,奠定“讲”的基础。

三、以实践为原则,激励学生的“说”

学生需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大脑、嘴、手和肢体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需要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很做到“脱口而出”。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建立平等、独立又合作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敢想、敢讲、会讲、乐讲。记得在学习“How many”,教师让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排成一排,进行“竞赛”式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将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提问乙组回答问题,选择班中一个学生作为主持人来出示图片,让学生对其中的图片进行描述,使用“How many”句式进行交流,主持人开始表达:“Watch the cartoon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s”,甲组看到图片,根据上面的内容给出问题:How many toy cars?乙队的学生对图片观看分析进行回答,在回答中会涉及到“Thirteen、Thirteen、Fourteen、Fifteen”等等单词,在相互回答过后两组交换提问和回答,每个学生都想出利用不同的问题来提问对方,企图难住对方,使得学生多学的英语句子不断的在学生的大脑中闪烁,不时有精彩的句子出现,每个小组都不甘示弱,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的激烈。在小组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和加强功能句型的锻炼,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交流的愉快,变得越来越愿意交流、乐于交流,无形中就将英语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建立了学习英语的“大环境”,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践能力。

“学讲计划”中理论的学习、实践中的尝试、研讨课的聆听,老师们真实的诠释了“学讲计划”中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为英语教师理念付诸于实践做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我相信,在“学讲计划”的指引下,通过我的细致琢磨、不断修复,一定会逐渐的完善自己,成为“学讲计划”的直接受益者。

摘要:“学讲计划”的学习,引导了课堂教学的大改革,深层的更新的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浅谈“学讲”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实施,以期为高效课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文教学与劳动实践 篇8

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课堂作文,重在课外生活。目前作文教学之所以无法突破,无法显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灵被束缚,被禁锢。在当下的观念中,作文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课程存在,一种教学样式,一种学习活动,其实上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作文教学本身有其非常特殊的规律,它固然需要课堂的集中熏陶和培养,但它更多的习得更源于生活,特别是劳动实践。语文教育界有句行话“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显然一同。

其次是进行随机观察训练。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使学生明白,作文是有用的,是生活需要的。材料上有这样一则消息:法国一位语文教师对学生说,“假如我们要举行一次自行车比赛,应该怎样拟定比赛规则?假如此次比赛在居民区中举行,势必影响居民休息,应该怎样写安民告示?如果这次比赛缺少经费,应该怎样写募捐启事?”于是,学生按照这种假设兴趣盎然地写开去。这种做法令人耳目一新。新在作文应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言语交际;新在学生不是应命而作,而是感到写作是一种需要。从这位法国教师的做法中是否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点点启示呢?

学生害怕作文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作文时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写出的文章呆板,没有新意。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是创新作文的基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不能光靠笔记本。另外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学会感悟生活,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

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个方面。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作文中,应诱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如论“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一作文题目,本来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如果我们能从新角度立意,赞扬不断进取的精神,像鲁迅弃医从文、冯骥才弃球习文就是典型的事例,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这样文章就有了时代的新意。发散思维学说是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创立的,其特点是思维无一定的指向,在头脑里呈散发型。在作文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是要追求立意的多元性、观点的非一致性和角度的广泛性。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意又不都是单一的,思想大于形象,因此观点相左的文章是可以写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9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

2017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方案(三)

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参加劳动,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制定我校中高段学生参加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劳动的实施方案。

一、明确意义,加强领导。

1.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参加劳动的目的意义,产生爱劳动的情感。

2.学校指定有关班子成员和年段长为领队人,班主任和有关科任教师为带队老师。(具体安排见附表)

二、严密组织,加强管理。

1.每次参加劳动前,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劳动观念教育,不仅要加强劳动技能的指导,还要注意劳动习惯养成的教育。要求学生服从指挥、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农作物,注意环境保护。在劳动中不嬉闹,不做危险的动作。

2.学生要穿好校服,佩带胸卡,戴好遮阳帽,穿平底鞋,带好毛巾,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3.各班级要足额参加,个别有特殊情况须请假,必须由家长申请,报请领队班子成员批准。

4.活动当天按附表安排前两班于上午7点30分在少年宫门口集中点名上车,其余班级于8点在少年宫门口集中点名上车。

5.劳动后班主任要填好《班主任手册》中社会实践登记表,做好学生劳动评价,并组织学生写劳动体会,每班择优上交一篇给学校存档。

三、明确职责,加强后勤。

1.每次劳动的领队要负全责,带队老师具体负责,负责劳动前、中、后全过程,确保学生安全。

2.交通车辆由学校与基地联系。

3.学校领队班子成员要准备好防中暑等常用药。

莲青山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材料 篇10

基本情况介绍

一、劳动基地设立的原因及指导思想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健康,劳动创造快乐,劳动创造美,劳动是最光荣的。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注重劳动实践与人格培养相结合,达到“以劳养德”的目的,莲青山小学设立了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是以新课程理念为统领,采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整体工作。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观点去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二、劳动实践基地基本情况

我校劳动实践基地于2013年三月正式使用,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左右,共分为三块:开心菜园、金银花种植园和农作物基地。在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从本地区特色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我校种植基地由各班级认领,种植本班学生喜欢的蔬菜、瓜果。教学楼后的开心菜园是我们莲青山师生共同栽种的辣椒、茄子、白菜、大葱、芝麻等。校门口两旁的300多平米的基地里则栽下了3000多棵金银花。春天,不仅花香四溢,花团锦簇,而且还能为全校师生提供天然的、绿色的茶叶。正对着大门的是农作物种植基地,约有900多平米,那也是我校最大的、最具规模的、最引以自豪的基地。由于这块基地本是很好的农田,利于本地特产---花生、地瓜的生长,所以,今年我们在此种植了花生。

学生们在劳动基地里,亲手参与种植,再通过长时间的培护、学习、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等到丰收时,孩子们体验到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珍爱生命、绿色环保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大家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真正引导孩子们明志、益德、立品、做人。

三、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统领基地建设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做,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教师教新教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四、收获和成果。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实践与思考 篇11

在新形势下,作为企业,如何将企业改革而稳步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下,怎样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促进企业跨领域、跨地区经营目标的实现,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奠定可靠的基础,从而更好地体现维护企业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统一。

发展是硬道理。离开了企业的经济发展,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就无从谈起。因此,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是各企业党政工组织和广大职工的共同任务,作为工会更应当根据企业的特点,善于运用劳动竞赛这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因素,特别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把企业的中心任务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竞赛更富实效,应形成四点共识来不断深化劳动竞赛内涵——

劳动竞赛必须着眼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总工会明确提出了“聚力小康、建功湘中”的劳动竞赛活动。目前在全市内重点项目建设和各行业企业非常多,既有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又有省属、部属、市属等多种规模企业。要使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劳动竞赛就应当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树立企业可靠信誉、促进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上更好地做好这篇文章。

劳动竞赛必须致力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强国之路。要加快企业的改革发展,就必须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必须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根据本单位制定的发展方向,劳动竞赛就必须由传统的体力型转为现代的智力型,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劳动竞赛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随着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减员分流力度的加大,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竞争上岗机制已逐步形成。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而且是职工增强岗位竞争能力的需要。要把企业建成具有一流水平的企业,更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一流的职工队伍。因此,劳动竞赛必须以“六比四创”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达到锤炼职工队伍的目的。

劳动竞赛必须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我们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就很容易产生轻视政治思想工作,以包代管;片面追求个人经济收益,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和职工合法权益等不良倾向。因此,要重视把劳动竞赛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深、做细、做实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稳健发展。

劳动与技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篇12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内容大多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劳动与技术课程可有可无,所以学习内容根本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就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最好在课程开始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模型。例如,制作简单的书柜、用旧的挂历制成窗帘等等。 当学生看到这些模型时,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 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就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很多学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然后教师再注重讲解模型的制作过程,对于一些比较麻烦的模型,也可以把模型拆开,使学生集中精力观察,把纸上谈兵转化为真正的实战演习。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更好地掌握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本质,这样再加上家长的帮助,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和能力都会大幅度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劳动与技术课程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介绍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具的内容,尤其是家用电器的讲解较多。但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家长很少会让他们接触电器,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采用练习法,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现以电饭煲的使用为例,教师可以用电饭煲分别由哪些部件构成、电饭煲独特的性能是什么等填空题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能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即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重新安排学生的位置,使他们就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 鼓励学生养成阅读课外资料的习惯,虽说劳动与技术课程在考试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小,与升学考试的关系也较小,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资料,在扩展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劳动技能。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定具有示范性的劳动场所,包括农场、田野、果园和养殖场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更应该利用自身所特有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基地。例如,在学习“无土栽培”一章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果园进行参观,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其次,由于实践教学和普通的课程教学不同,教师更应该注重示范的熟练性和连贯性,最好边示范边带领学生进行模仿。例如,在学习“给校园小树‘穿衣’”时,教师就应该提前准备好石灰、农药和小桶等,同时综合考虑会出现的问题,然后一边配浆、刷浆,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最后,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比, 作为对他们实施多样化评价的内容,能够有效带动全体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有更大的收益。

四、开拓学生的视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不断扩充, 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随着劳动与技术课程时代性的增强,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更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走进科学,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先进材料、工艺和产品,在最大程度上开拓他们的视野。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有许多关于饭菜和养殖的知识,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初步教学,通过提问学生最喜欢哪些饭菜,然后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对这些饭菜的制作过程进行搜索,先让学生观察饭菜制作过程的视频,然后进行文字方面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做菜的辛劳,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回家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逐步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蛋炒饭是由简单的鸡蛋和米饭组成的,那可否再添加火腿呢,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多种技能,认识到不同饭菜的制作过程其实是相通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与技术课程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出合适的培养方案,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教会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新课改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与技术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劳动与技术,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肖金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06).

上一篇:大山里的歌声读后感下一篇:高考关系型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