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1

2015-12-18 16:35 13435次

共3课时 离骚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2重点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浪漫主义特色。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评论(0)学时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知识;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评论(0)学时难点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了解背景及文学知识,整体诵读诗歌 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

二、屈原及相关文学知识简介

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作为政治家的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屈原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他的诗歌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2.关于楚辞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3.《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全诗372句,分93节,共2464字。

活动3【活动】

三、整体诵读诗歌、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kuā zhuó chà chì jí gòu miǎn 修姱 谣诼 侘 傺 岌岌 攘诟 偭规矩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1)指正生字的读音。

(2)诗句节奏指导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3、小组合作讨论,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引导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一部分第1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接着就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但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终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结论,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

活动4【讲授】

四、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课文节选比较集中地表现出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要善于“移情”,学习屈原追求理想、保持节操、九死未悔、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喜爱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并产生共鸣。课外阅读《离骚》的其他部分以及《读本》中的《涉江》、《国殇》,你会情不自禁地受他感染。

活动5【作业】

五、课后安排

课后安排

1、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第一段的意思。

2、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3、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2 第二学时 评论(0)教学目标:诵读诗歌第一段,结合注释理解。评论(0)学时重点:掌握重点古汉语知识,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论(0)学时难点:一些比喻类诗句的理解。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教师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读了课文,了解背景以后,你认为屈原被贬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2【活动】

二、鉴赏诗歌第一段

1、诵读理解:

(1)学生齐诵,教师评价。

(2)学生自读,结合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教师补充注释

①民生:游国恩《离骚纂义》:“民生即人生。”人生是泛指,应包括屈原自己。

②浩荡:原形容水大貌,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

③民心:人心。楚辞中“民”多指“人”,此处的意思是“别人心情”,也即是诗人屈原的心情。

④糅:这里指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揉合在一起。

教师重点强调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①替:废弃。(王朝兴替)

②申:申斥、申述,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③嫉jí:忌妒。(嫉贤妒能)

④溘kè:突然,忽然。(溘然长逝)

⑤不群:卓尔不群。

⑥方圆:方枘圆凿,也说圆凿方枘。

⑦相安:相处,相容。(相安无事)

⑧尤yóu:罪过,过失。(以儆效尤);责难,怨恨(怨天尤人)

疑难词句提示: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

忳郁邑侘傺兮

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活动3【活动】鉴赏诗歌第一段

2、讨论交流一。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歌内容,梳理诗歌思路。(2)小组交流发言。

(3)总结明确:第一部分第1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第二层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第三层说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最后明确态度 “伏清白以死直”,追随古圣人的理想。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3、讨论交流二:

(1)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2)交流后明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内心苦闷,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

活动4【讲授】

三、课堂总结

诗歌第一段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第二段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活动5【作业】

四、课后安排

1、诵读诗歌,并默写第一段中直抒胸臆的诗句。

2、结合注释疏通第二段。

3.3 第三学时 评论(0)教学目标:诵读理解诗歌第二部分。评论(0)学时重点:古汉语知识、诗人情感、评论(0)学时难点: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屈原是怎样做出选择的?

活动2【活动】

二、鉴赏第二段

1、诵读理解(1)齐诵

(2)学生自读,结合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3)重点字词强调与提示

岌岌jí:山势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

陆离:修长的样子,也形容色彩繁杂的样子。(光怪陆离)

昭zhāo:明白(明洁),(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游目:放眼远眺。(游目骋怀)

弥彰:更加明显。(欲盖弥彰)

惩chéng:挫败。(惩恶扬善)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缓行。使动用法。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不知吾”

高余冠……长余佩…… 高、长,用作动词。

唯昭质其犹未亏 “ 唯……犹……”,唯独(只有)……还……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4)疑难问题质疑探究

活动3【活动】鉴赏第二段

2、梳理诗歌层次内容。

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二部分通过自省,肯定了自己的美好品质及政治主张“苟余情其信芳”,“唯昭质其犹未亏”,信念更加坚定,为了寻求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情感无不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光明自由幸福而斗争。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活动4【活动】鉴赏第二段

3、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活动5【活动】

三、探究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讨论:《离骚》虽以抒情为主,也不乏生动的比喻及对偶,从文中找出一二处并谈谈这些诗句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应该说,本文所用比喻及对偶较多。

如:“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运用了对偶及比喻,通过这组对偶句描述了政敌对他的诽滂、诬陷,不仅揭示了政敌的卑劣,也表现了自己的坚贞;任凭他们“既替”“又申”;作者还将自己的品德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物化为可见的“蕙、茝”这样香气四溢的植物,让读者了解他的美德,使诗人的形象生动具体,营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

又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些比喻及对偶的诗句,意境多么明净、馨香,跟现实的黑暗、污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使我们看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正是这样的喜爱和追求,使他终生保持了“泥而不滓”的品质,世世代代为人民所景仰。

2、讨论:有人认为直接抒情的诗句,只有“意”而无“境”,你是怎么认为的?请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说这种认为是不够正确的,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等,这些诗句决非有“意”无“境”,因为诗人的情意是在楚国当时的特殊背景下产生出来的,透过它们可以返照出楚国朝政昏暗、群小盘踞要津和人民生活艰难的情状,同时诗人保持高尚节操,献身理想的崇高形象凸现纸面,栩栩如生。意境深邃,撼人心魄。

3、讨论: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①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②大量使用对偶句。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③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 侘 傺”“陆离”是双声词,“岌岌”“菲菲”是叠音词。

4、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此指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比拟诗人,“鸟”比拟周围群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以衣服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品德高洁。

5、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有人说他这是一种“宗国”思想,你同意吗?

明确:观点一:同意。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这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对屈原的评价应该分两个方面:作为一位诗人,屈原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是失败的。屈原的失败就在于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楚国的国运紧密的联结起来。他爱楚国,是爱的那么的深沉和执着。他深深地爱着楚国的文化,这一点造就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深深地迷恋着楚国的腐朽的、没落的政坛,这一点铸成了他只能是一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从而他的国家的毁灭,连带了他政治信仰上也彻底的毁灭。

6、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①观点: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②观点: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7、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明确: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活动6【作业】

四、课文总结与课后安排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反复诵读,背诵并默写名句。5 离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5 离骚

1第一学时 学时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知识;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学时难点

3、诵读诗歌,把握生字词,把握骚体诗的节奏,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了解背景及文学知识,整体诵读诗歌 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

二、屈原及相关文学知识简介

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作为政治家的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被楚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屈原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他的诗歌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2.关于楚辞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3.《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全诗372句,分93节,共2464字。

活动3【活动】

三、整体诵读诗歌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kuā zhuó chà chì jí gòu miǎn 修姱 谣诼 侘 傺 岌岌 攘诟 偭规矩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1)指正生字的读音。

(2)诗句节奏指导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3、小组合作讨论,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

引导学生交流后明确:第一部分第1节主要是说他因进谏而遭贬黜,接着就说到朝中小人如何诬蔑他,而君王却执迷不悟,由此他想到当时政治上的坏风气:投机取巧,不顾公理,造谣中伤,产生了孤独感。但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终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结论,这种精神是极为感人的。

活动4【讲授】

四、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课文节选比较集中地表现出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要善于“移情”,学习屈原追求理想、保持节操、九死未悔、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喜爱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并产生共鸣。课外阅读《离骚》的其他部分以及《读本》中的《涉江》、《国殇》,你会情不自禁地受他感染。

活动5【作业】

五、课后安排

课后安排

1、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第一段的意思。

2、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3、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4.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用得着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人格尊严,在漫长的专制的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

观点一: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

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

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为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三)总结:

1.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2.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3.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4.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补充屈原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鲁迅《自题小像》

自题小像

灵台①无计逃神矢②,风雨如磐暗故园③。寄意寒星荃不察④,我以我血荐轩辕⑤。

注:①[灵台]心灵。②[神矢]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传说丘比特的神箭射到青年男女的心上,就会发生爱情。这里借以表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③[故园]泛指当时正在风雨飘摇中的祖国。④[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汉朝王逸注:荃,香草,以喻君也。这里借指祖国和人民。⑤[轩辕]即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译文:爱国思想犹如爱神丘比特的神箭,我无可逃脱被刺入心窝,爱国之情火日夜燃烧!

祖国啊,隔着重洋眺望你——帝国主义的蹂躏,清帝国的腐败,对人民的压榨,你就像压在风雨交加黑暗如漆的大磨盘下,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仰望遥天寒星,托他转达我一片爱国赤诚,但我的善良的同胞却在深重苦难中沉沉不醒,一点也不理我的召唤。

我——轩辕帝的后裔,捧出满腔热血祭献在我们民族始祖灵前,我发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繁荣奋斗终身!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2

一、设计思想

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 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素材, 但摩擦力的生活经验也给摩擦力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反作用, 所以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摩擦力, 需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通过“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步骤, 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使之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实验边教学的方法, 给学生 (每两人一组) 准备好随堂实验器材, 使学生在教学提纲和教师的引导下, 自觉开展带有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顺利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2.贯彻启发原则, 培养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攀登。教学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 具体可通过设疑、激疑、点拨、引导、拓展等手段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由浅入深, 多设计“台阶式”的系列问题, 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培养学习动机。如摩擦力的概念教学, 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实验, 分析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 再对生活中的摩擦力进行分类, 在这种前提下, 利用例题、练习等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摩擦力知识。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努力完成以下三大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例如, 在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数有关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各小组分别进行分析讨论, 再由各小组的代表发言, 提出猜想。如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 (如粗糙程度、材料) 有关;有的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等等, 教师可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针对性罗列, 根据罗列的各种猜想与学生一起分析设计验证每一种猜想的实验方案, 比较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新课程《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该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高中物理难学, 主要原因是受力分析不到位, 而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 它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基石”, 所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要把它放在一个较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对待, 及时解析摩擦力的难点疑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 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尤其是静摩擦, 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 方向不定”。因此, 应当设计成一节科学探究课, 把教材中的一课时内容分为二课时, 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实践得出真知的重要性, 形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由于地区、学校的差异性较大,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现象) 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工作, 也应当对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等情况有所了解, 让学生在懂得比较的前提下, 对已有的知识与概念进行迁移, 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内化”。

本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 初中摩擦力知识掌握得不尽如人意, 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教师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摩擦力》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③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勇气、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和方法并熟练地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将全班分为10个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教具】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摩擦计、两个钩码、一块木板、一块棉布、一条毛巾。另准备玻璃球30个、带芝麻的花生豆30个、筷子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在冰面上或穿上旱冰鞋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汽车在雪地上艰难行走,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

看完这个,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分成十个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同学分别把两种数量相同的玻璃球和外面裹着芝麻的花生豆,用同样的筷子从一个盒子夹到另一个盒子中,看一看哪一个容易夹起。

提问:为什么夹玻璃球不容易?

学生回答(学生利用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会解释原因),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的分类。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师问:这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是什么力?

学生回答。(摩擦力。)

师出示课件: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且学生也会通过两个面的刷毛的弯曲方向不同进一步理解每个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的概念。

师问:谁来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出示课件:摩擦力的定义,并指出定义中的重点词,如“相对运动”“阻碍”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摩擦力的种类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静摩擦,以及各自的概念。(课本中是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合在一起的,没有具体的区分,我在这里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了三种摩擦的区别。)

师:哪位同学能在日常生活你认识的摩擦中分别举出这几种摩擦的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指正。)

师指出: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什么?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进行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并回答。

学生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

学生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学生3: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学生4:是否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组都有一些器材,请你们根据这些器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贵阳三中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4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徐 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动画、讨论学习以及实践应用,能够简要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通过分析转录的特点,认同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模型模仿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的实践,尝试用模型学习的方法,树立建模的观点;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学会数学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特点分析,进而认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统一性及生物之间的平等性;从再现引入问题的解决,进而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学生在获得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基因是有效地DNA片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这样一个知识新热点。

从教材的分析看,本节内容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同时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计划1课时完成。本节内容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需要细有DNA与RNA的区别与联系,RNA的种类及功能做铺垫,而翻译过程需要遗传密码的知识做铺垫,从学生的认知看,DNA与RNA的区别是学过的,只要以问题串的形式复习即可。RNA的种类这部分知识可利用书本插图做讲授式教学,因为这知识是属于事实性的,这样处理便于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知识并迅速进入主干知识的学习。遗传密码的组成这部分知识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可通过与现实生活中文章翻译的联系来引入,通过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数学关系的推理理解密码表的知识,再通过引出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对密码子知识的学习、讨论、来获得。这样设计既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尝到探究性学习,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数学与生物学联系的认同。此外,根据密码子的通用性,随风潜入夜的贯穿生物遗传物质的统一性以及生物的平等性,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而对于主干知识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这两个部分,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翻译,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做和练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真正理解。

在做好了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对转录已模糊有了一定的方向,能大致知道粗线条的转录,我准备再利用教科书插图与多媒体动画的形式结合,使学生获得转录的知识,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而翻译,可通过教师引出的问题串先引导学生阅读、识图,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再通过小组模型模拟的方式,既可通过操作深入了解,还可对转移RNA的反密码子有深刻印象。此设计不仅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同时体现了模型构建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认同生物的物质统一性及平等性。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四、教学手段:问题引导质疑修正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模型模拟实践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以及讲授式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教教学学内容

环节

通过

学生

感兴

趣的实例

结合引问题入 引入 教师行为

多媒体展示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形形色色的恐龙,提出问题:这是一部科幻片,讲述的是科学家利用恐龙的DNA分子使灭绝于中生代的恐龙复活后的故事,同学们,已灭绝的生物的DNA分子真的能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学生讨论表达观点后)教师评价:同学们的考虑都是有根据的,思维是科学的。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遗传信息是如何表达的,那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行为

学生先回顾,再讨论,可能出现两种观点,一种是能,因为从已知的知识知道

DNA是遗传物质,携带恐龙的全部遗传信息;另一种持怀疑态度,因为DNA仅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蛋白质才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基因存在,就一定能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吗?为什么现在没有先例证明灭绝生物的复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例结合问题引入,创设学术矛盾,从肯定学生的观点的来源,到引入新授课,意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无声的培养了科学思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自然生成本节课知识主线DNA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评价方式

肯定学生的两个观点来自于已有知识的方式以及善于联系前沿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

活?

新授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首先我们来学习转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象空间的问题,同时结合我们学生思考后回答:DNA相当于司令,它不能

引导思考,拓展

及时鼓励

思维,激发兴趣。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课 的转录引到细胞质中去,入: 学习过的核酸的知识,想一想,再回答下列问题:DNA不能进入细胞质,那么,它的信息是怎么传递到细胞质中的呢?

展示一个研究实验: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了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这说明了什么?

很好,所以,要想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RNA。

(引入下一环节)

知识回忆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思预考:DNA与RNA有什么区热: 别?试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

以及存在部位上比较。脱氧核DNA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

因为不利于全局指挥,且太危险,不易保持它的稳定性。

它是通过一种中间物质RNA来传递的。

学生思考回答:DNA有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而成,是双螺旋结构,存在于细

提供依据,引导思考,锻炼从事实找证据的科学思想。

知识预热以教师问题串的呈现作引,渗透探究性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表述答

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学习

与RNA 联系?

胞核内,RNA由核糖核苷酸

案方式渗透面向全体学生的理教师呈现比较表格,学生完成 脱水缩合而成,念。区别 基

五碱基 本碳单糖

DN脱脱ATCG A 氧氧核核苷糖

RNA 核

核AUCG

糖糖

核苷酸

联系 碱基能互补配对

RNADNA是双螺旋结构,RNA是的种单链的结构,那么,它是什么类 样的呢?多媒体展示三种RNA示意图,讲述RNA的种类是根据功能来分类的。由此可见,遗传信息是由信使RNA完成的。

转录 提出问题:请观察教师动画演示的转录过程,小组在结合插图,讨论回答:什么是转录?转录的模板?转录的原料?

主要在细胞质内。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区别是组成的五碳糖不同,以及碱基不太一样。

学生接受式学习,获得RNA种类的知识并认同信使R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请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

组补充,评价。

这部分内容属于铺垫,且是事实性的内容,没有讨论的价值,因此,设计为教师讲述,可节约时间。

转录这个重点知识的突破,采取先课件演示,获

得感性认知的基

小组互评,教师参与评价,落实三维目标

转录的场所?转录的条件?(播放1遍)

教师板书同学的回答:

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教师强调,三种RNA都是这样合成的,但只有信使R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模板:DNA的一条链

原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场所:细胞核

条件:酶(解旋酶、RNA聚合酶)、ATP

拓展:在学习转录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疑问吗?(如果学

学生可能会提出教师预设的问题,就一起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就由教师提出,一同认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

础上,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本图文结合,回答教师的问题串,最后实践一个转录过程来突破重点。这样处理第一符合认知规律,第二体现教师导与学生学的主客体关系,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及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拓展的设计意图先设计导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遗传信息转录与细胞分化的关系,从而将两个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细胞是一个整体的认识

预设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由教师抛出问题,引生没有,那么教师就问:一个性表达的结果,起思考,引导学新遗传授密码

课 细胞核中的DNA是全部转录还是部分转录?联系一下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在,信息已经转录到RNA上了,可是蛋白质在哪里合成?那么它是怎么到细胞质进一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

讲述:把信使RNA上的信息反映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上的过程叫做翻译。设想:我们如果要把一篇英文翻译成中文,你需要什么工具?是的,英汉词典。同样,把信使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变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也需要这样一种对应关系。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式怎样的呢?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讲述:RNA只有四种碱基,而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4中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呢?如果1个碱基决定一种,那么,4种碱基

既信使RNA不同。

学生顺着教师得思路,思考,计算,得出结论:假如2个,最多能编码16

种,还是不够。如果3个,就有了64种组合,这样就够了,但是又多了。

生将两个知识联系

首先以英文翻译为例,引发学生对遗传密码存在的认同,此举体现了与现实生活

联系,能激发兴趣及化抽象为具体。

碱基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获得,其中的疑问:三个决定又多了?又正好作为学习遗传密码的导,一箭双雕。此举顺便渗透了学科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码子表的学习

教师通过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及推理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只能决定4种,那么假如2个决定一种,最多能编码多少种?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中氨基酸呢?

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串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欲望,体现探究性

学生分析回答:学习及面向全体 的确如此,科学家把毎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称为密码子。P65页是科学家破译的密码子表。分析此表,回答:有多少种密码子?有多少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为什么64种密码子只能编码20种氨基酸?

对,这种一个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的现象叫做密码的简并。

科学家发现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是一样的,你对此有何想法?

同时说明了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生物之间的具有平等性,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平等的生命。

翻译 译员也找到了,那么它是怎么翻译的呢?在哪里进行,搬运氨基酸的工人又是谁呢?

64种密码子,能

编码的是61种,3种终止密码不编码,因为有些

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

生物在遗传物质上具有统一性。

学生回答:模

板:信使RNA,原料:游离的氨

学生。最后一个

问题:遗传密码的通用性说明了什么?恰是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平等性而设。

1通过问题串先

引导学生小组学习、交流,获得

及时评价学生动手能力、表述

1、教师提示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基酸,场所:核翻译的初步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糖体;条件:酶、象。体现倡导探ATP、转运RNA 究性学习及面向

2、请同学们阅读理解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小组讨论回答:翻译的模板、原料、场所、条件。

3、请用桌上的模型,尝试将一段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注意起译和终止)。

4、请一个小组演示翻译过程及展示翻译出的蛋白质。

5、一条信使RNA只能翻译一条肽链还是多条?可以同时翻译,还是逐一翻译?

教师补充转录的多个位点进行及快速性,补充蛋白质合成的加工过程。

再现多媒体展示:再现:你现在认与 为利用已灭绝的生物的DNA

能使它复活吗?那么我们该拓为此做些什么? 展:

拓展:如果,DNA上有碱基

学生动手模拟翻译。

表述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回答再现:从DNA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首先是是否全部表达全体学生,同时对图文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进行培养。

2通过模型尝试深刻理解翻译过程,从而突破难点。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模型构建这种学习方法。

设计再现一是为了课堂有始有终,体现生物学知识对决策的影响,二是进一步加强保护生物多

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6对,那么,它指导合成的多的问题,还需其样性的情感态度肽最多有多少个氨基酸构他细胞组分的与价值观的教育成? 参与,因此,至及激发社会责任

少,在未来的很意识。教师讲述:这个问题留给各小多年间是不可

组下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完能实现的。

问题留给课下,成,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激发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知识的连续性,为新知识作铺垫

作教科书67页练习学生课后完成 检测学习效果 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转录

1.概念:DNA→RNA

2.基本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

原料──脱氧核苷酸

场所──细胞核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

能量──ATP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二、翻译

1.遗传密码

(1)概念:

(2)种类:64;能编码蛋白质的种类:61;

(3)起始密码:AUG GUG; 终止密码:UAA UGA UAG(4)特点:简并性 通用性

作业评价 2.翻译

(1)概念:mRNA→蛋白质

(2)基本条件:模板──mRNA

原料──游离的氨基酸

场所──核糖体

工具──tRNA

酶──多种酶

能量──ATP

(3)结果: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4)特点:多位点同时翻译,快速。

寓言的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5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短歌行》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6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⑵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慷慨激昂之气此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六、总结: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七、布置作业:

1、预习《归园田居(其一)》

2、完成课后练习一3

关于初中“摩擦力”的教学研究 篇7

关键词:摩擦力,教学改动,教学增加

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初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面两种。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也是难点内容。对于如何利用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直都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摩擦力的实验探究入手,谈谈对摩擦力新课教学的看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发展。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一直是物理教育者探索的问题。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全新物理能力要求,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学内容,更是这次课改的核心内容,可见科学探究实验多么重要。新《物理课程标准》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以此为指导思想,初中教材不论是北师版还是新人教版,“摩擦力”一节的最核心内容都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类型和模式更多样化,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了科学素养的形成,这些对新课程教学和复习都有指导意义。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中,摩擦力这节课的教学是以探究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主,而把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去除,只在阅读材料“科学世界”中提到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使得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模糊不清,在认知上没能有清晰的感性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对摩擦力教学进行了一些改动和增加,使学生在摩擦力的学习认识上更直观易懂。在此,把自己对摩擦力这节课的教学改动和增加写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让学生直接感受擦力,并提出摩擦力概念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科学探究”进入课堂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从科学探究本质和素养视角阐述了加强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内涵,使我们对加强物理探究实验教学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2]。摩擦力一节教学可以从学生手掌按在桌面上滑动开始,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借此提出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3]。这样可以使学生利用身体对摩擦力有所直接感受, 加强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二、改进探究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课本中先进行猜想提出可能因素,主要提出两点:(1)接触面所受压力;(2)接触面粗糙程度,接着利用下图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样可直接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滑动摩擦力。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但在这个实验中大部分学生完成不好, 首先在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受压强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影响,会认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系,因此在猜想中要加上一点:接触面积大小,在探究中增加一步,其次在于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难实现,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实验改动,使学生更容易完成这个实验探究。具体如下:

总结归纳学生的想法, 提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1)接触面所受压力;(2)接触面粗糙程度;(3)接触面积大小。

再利用上图装置进行探究,上图中的装置只要拉动木块下方小车,而且不要求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克服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主要难点。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丁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变大,滑动摩擦力不变。

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三、利用实验克服静摩擦力学习中的难点,使静摩擦力易学、易理解

摩擦力是一种复杂的力, 在具体问题中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静 摩擦力在 许多情形 下“若有若 无 ,方向不定”,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扑朔迷离,不易理解。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理解静摩擦力的本质才可以在以后学习中游刃有余。根据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情况,笔者认为静摩擦力的学习可通过实验探究进行,当然,因为初中对静摩擦力的要求不高,不用具体测量,只要有个感性认识就好。

实验器材:一个圆柱形杯子(没有把的,塑料的———不易摔坏,大点高点———可以装多点水),水,一点食用油。

步骤:(1)往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握住举起,在空中静止。 (2)往杯中加水至大半杯。 (3)往杯子外壁上抹上点食用油,再重新用手握住举起。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由步骤(1)可知,杯子在空中静止,但有向下掉的趋势,受到两个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手与杯子之间的静摩擦力。步骤(1)可得出两个结论:(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有做相对运动的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就是静摩擦力。 (2)因为杯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静摩擦力等于重力。由步骤(2)可知,杯中加了水,增大了重力,要保证杯子还是静止的,手握杯子的力就要加大。步骤(2)得出两个结论:(1)杯子仍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静摩擦力仍等于重力,但此时重力增大了,因此静摩擦力也增大了。 (2)手握杯子的力增大了,就是压力变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由步骤(3)可知,杯子外壁上抹上食用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了,要让杯子还能举起在空中静止,就要再增大手握杯子的力。步骤(3)得出结论:接触面越光滑,静摩擦力越小,反之,接触面越粗糙,静摩擦力越大。

通过以上实验不但对静摩擦力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还可增强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1) 接触面所受压力;(2)接触面粗糙程度的认识。

四、举出贴近生活的例子,体会滚动摩擦力

初中阶段,对滚动摩擦的要求是只要知道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小就可,因此,多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有初步认识就行。例如:现在有种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暴走鞋,是在鞋后跟装上一小轮子,当你一只脚翘起前脚掌,只让后跟着地,另一只脚轻轻向后一蹬,人就飞速向前,而你只要前脚掌一着地,马上静止下来,这就可以说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小。

摩擦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8

一、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

在摩擦力教学上,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把课本知识讲到位,然后让学生多做习题来进行知识的消化,学生就能正确理解摩擦力了。特别是一些教师喜欢根据课本的顺序,先讲有关静摩擦力的所有知识,然后再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做题。笔者进行了实践研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差,在摩擦力的教学上必须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在摩擦力的教学上应分为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要使学生认清摩擦力的概念,静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力,要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第二课时要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探究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要让学生探究出摩擦力的方向,包括滑动摩擦力及静摩擦力;第三课时要和学生一起探究出判断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一套方法,特别是静摩擦力,要使学生练习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举一反三。在每一节课后,笔者必须进行相应的分析,有不足的地方,在下一节课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的设计顺序符合学生的的认知特点,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摩擦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好的。

二、重视实验在摩擦力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生不做实验,物理是学不好的。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做过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所以高中不重视实验了,有些教师进行演示,有些都不进行演示,而是直接讲实验。其实学生在实验中才能对摩擦力的本质认识更清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探究,在探究中才能更加科学地、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特别是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公式,学生会理解深刻。所以,教师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进行学生实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浪费时间,学生学习效果还好。

三、在具体的情景中创设认知冲突

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师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后,大部分学生对摩擦概念的认识还只是处在识记阶段,理解很浅显,他们对“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还没有正确地理解,没有深入地理解,比如教师问:“运动的物体一定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吗?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吗?”许多学生回答都是肯定的。鉴于此情况笔者建议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如以上所提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手摩擦桌子,桌子静止,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传送带运物体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桌子受到滑动摩擦力而静止,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静摩擦而运动,或者让学生自己通过小实验举出例子,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错误的前概念。

四、在摩擦力概念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理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灌输式”的教学要彻底否定,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融洽的、被关爱和理解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生才能有效地暴露出自己的前概念,教师因而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的前概念,并且能及时转变学生的前概念,使教学变得更有效。

另外,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对概念的引入、建构和最后的反馈都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在一个和谐的、地位平等的和相互包容的环境中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会暴露出理解的不足,但这样是对学生个性的肯定,是对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对学生主动权的确立,同时教师会对学生的错误理解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得教学变得更有效。因此,在摩擦力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摩擦力的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而在学生进行实验中,在学生讨论中,在更加和谐有趣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去构建科学概念。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等奖】推荐阅读:

《摩擦力》试讲稿05-23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07-17

摩擦起电作文300字07-01

上一篇:产业实践报告总结下一篇:写感恩母校的作文5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