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结合本校资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师培训工作,立足学校发展定位,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为主线,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能”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新教材研修、教学基本技能提升为核心,紧密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操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计划目标
1、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2、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
3、大力提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我校“有效教学工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措施方法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面领导、决策、监控、督导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层领导、各教研组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具体组织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继续认真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增强教师务教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写好读书笔记,结合本职工作写好心得体会,作政治觉悟高、思想境界高、立场坚定的新时期教师,学校将开展教师学习读书笔记展览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2、挑选本校老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做师德师风讲座,并从网上收集一些全国先进教师的教育事迹组织全体教师观看。
3、在每学期末开展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并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4、在本校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和演讲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三)立足校本,进一步抓实岗位培训
1、教育理论培训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要求,为使教师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分析,使教师能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形式,巩固、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使所有的教师都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信息更新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并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展学校特色,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年度根据教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要,在教师现有基础上进行培训。
(1)以“在学习中用,在使用中学”学用结合为基本组织形式,辅以专题培训,教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2)课件制作培训,逐步使我校中青年教师人人都能熟练制作和使用课件上课。
3、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根据教师职业和专业基本功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有效性。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主要是解读新课标、钻研教材和探索教法。
4、开展好班主任专项培训
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落实学校班主任三年培训规划,通过专家引领、班主任群体参与,加快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1)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理论学习,如:《现代中小学班主作培训教程》、《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等。
(2)继续开展以教育个案为主题内容的“班主任月论坛”,引导班主任反思个人的教育策略和教育过程,并形成集结成集。
(3)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优秀班会的评选活动,提高班主任策划班会的能力和发挥班会在班级体建设及创造学生教育契机中的实效性作用。
5、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子”培训活动 继续抓好新一轮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并对师徒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制定好实施方案,学年结束由教研室组织考核。培训内容:教学常规(如何备好课、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如何上好课、如何评课)、教材研修及课堂教学法的学习及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加快我校新教师的成长,真正达到“一至二年适应,三至四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的总体目标,为学校培养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生力军,使教师队伍和我校的发展同步前进。
6、继续组织好以“赛”育人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立足岗位,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赛”育人。开展青年教师演讲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展个性活动评比、优秀论文或经验总结评比、优秀案例分析评比、优秀课件展示评比等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7、着力科研内涵的发展,以“研”育人
将课题研究与我校教学实际和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定位最优化”,“教学模式最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选用最优化”,“教学氛围创设的最优化”。
8、继续着力打造名师计划
精心打造通往名师之路是我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校已有一批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校级骨干教师,学校将为这批教师搭建舞台,通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专题研讨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铺设通往名师之路,以造就一批名师。
9、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校际交流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将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学习他校先进经验,充实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0、切实有效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名师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11、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我市201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全市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教研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研员,职能部门、特教学校主要负责人,教育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共计3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教育局副局长主持,并宣读了《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
教育局局长王海波做主题讲话,局长在讲话中简要地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市的教育工作情况。指出:2014年是乳山教育全面丰收的一年,在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素质、教科研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安全维稳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薄弱环节和薄弱工作上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两个历史性突破”: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两个初见成效”:体卫艺工作初见成效,信息化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三个显著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个巩固和加强”:安全维稳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为教育事业发展创设了平安稳定的环境。
关于新一年的工作,王海波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明确教育“均衡高位优质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牢固树立“改革创新、进取有为、争先创优、攻坚克难”四个意识,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效果,争创领导认可、群众肯定、社会满意的优异成绩。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三都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三教办发[2011]3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业务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本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二、培训目标: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我校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为抓手,以县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以提高我校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训使我校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我校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让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我校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专项培训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我校将严格按照上级的安排,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骨干培训,及时派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逐步构建一支本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按照上级要求,我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省农4-
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2、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和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要建立健全以学校投入为主、个人出资相结合等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打鱼中心校
XX年,我委的教育培训工作将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开发、培训指导、交流学习、测评考核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凝聚多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与综合效益,为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主要思路与内容
(一)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旅游管理前沿讲座等培训项目,构建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学习的平台,加强旅游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
(二)针对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
开展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为我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加强厨师、调酒师、宴会服务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领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针对一线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全面覆盖餐饮、客房、前厅、导游、计调等一线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增强服务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四)针对机关干部的自身学习
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修班、同行交流等途径,提高机关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旅游企业。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引入“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大型旅游企业
引入上海市旅游行业最权威的旅游培训项目——“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为松江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提优质的培训资源和便捷的培训机会。
(二)积极创建“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
积极参加“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争取借助市旅游局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在我区创建2-3家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素养、有能力的旅游专才。
(三)组织“松江区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工作联席会议”
预计于4月,联合区旅游协会、区人才交流中心、在松旅游院系负责人召开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联席会议,邀请区内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资源整合,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平台。
(四)精心策划“旅游管理前沿讲座”
根据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邀请著名旅游专家学者开设前沿讲座,对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培训。
(五)举办“季度性专项技能比武”活动
一、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三个三工程”,即:“决战三年,实现三个全覆盖,三个确保”,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都有学上;实现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改造全覆盖,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都有好学上;实现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全覆盖,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到位,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都有好老师。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教育精准扶贫的救助对象重点为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已实现脱贫致富且经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同一学段可继续享受相关救助政策;对于返贫的困难家庭学生,按程序及时将其纳入救助对象。
1、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对全乡建档立卡接受学前教育的名贫困家庭幼儿进行资助,资助标准每人每年1000元,实现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儿童应助尽助。
2、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312名(初中生301名,小学生11名)给予生活补助,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进城务工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资助政策。
3、全面落实高中、中职、高等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加大高中、中职和大学阶段的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雨露计划”资助政策,宣传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确保所有升入高中、中职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
4、落实特困家庭学生社会资助工作
加大特困生的救助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特困学生救助基金;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加大特困寄宿生生活费减免力度;落实教师包保制度,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特困家庭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二)全面改善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办学水平
1、科学规划建设贫困村所在地学校
明确精准扶贫学校建设任务,制定明确精准扶贫学校建设时间表。20_年完成柳塘小学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完成大古初小食堂楼建设,完成乡中学足球场地标准化建设。
2、扩大贫困村所在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二年行动计划,20_—20_年完成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大全乡3所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落实上级关于民办学前教育的奖补政策,实现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提档升级。
3、优先改善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积极推进郑友、七里等教学点校舍标准化建设,将以上学校纳入“全面改薄”规划,优先安排建设项目。20_年前完成油铺小学教师、学生住房建设和改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校舍、教育装备、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通过教育信息化工程,促进贫困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到20_年,全乡完小巩固和提升“班班通”成果,所有初小装备一套“班班通”设备,所有初小和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5、完善特殊群体教育资源
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开设亲情电话,建设心理辅导室,建立贫困村所在学校留守儿童“4点半学校”,落实留守儿童关爱包保制度,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加强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及时补充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
按照贫困村所在地公办幼儿园以公办教师为主,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农村教学点教职工编制和“总量平衡、退一补一”的原则,及时补充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
2、全覆盖轮训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校长)
“国培”、“省培”、“市培”、“县培”项目重点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20_—20_年,确保9个贫困村所在学校36名教师县级以上培训,培训率不低于85%,其中20_年10名:油铺小学4名,柳塘小学4名,郑友、七里教学点各1名。20_年10名:徐碾小学7名,大古初小2名,小溪教学点1名。20_年6名:柳塘小学、油铺小学、徐碾小学各2名。
3、加大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力度
加大乡内教师交流力度,继续实行中学教师到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制度。
4、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待遇
落实县级要求,扩大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中级、高级职称申报比例;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中级、高级职称评审;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评模评优比例;对在村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且任教达以上的教师予以表彰鼓励。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育扶贫工作领导
成立以党委宣传委员、副乡长石金锋同志任指挥长的教育扶贫攻坚指挥部,建立作战专班(名单附后)。明确每所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帮扶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责任。落实住点国家干部、村干部、校长(园长)扶贫责任制,住点国家干部、村干部摸清底数,落实包保责任制;中心学校、学校、班级逐层签订教育精准扶贫责任状,班级对学校、学校对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对教育局层层负责。摸清底数、瞄准对象,构建覆盖贫困村所在地每所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此为基础,绘制教育精准扶贫路线图,按时间节点推进,实行动态销号。
(二)加大教育扶贫攻坚落实力度
1、强化资金保障。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优先安排支持贫困村发展;对县级财政安排并拨付的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贫困学生资助资金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补贴等,专款专用,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信息台账。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全乡范围内的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村、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3、加强舆论引导。中心学校成立教育扶贫工作宣传小组,各学校(幼儿园)要在宣传小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三)建立教育扶贫督导考核制度
(一)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达到了新的高度。
2011年2月份, 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建省以来规格最高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9月份, 罗保铭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调研就是教育调研。蒋定之省长上任伊始, 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 他们强调抓教育就是抓发展, 就是抓进步, 就是抓海南的未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优先抓好教育的坚定决心, 成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12月份,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 2011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超过150亿元, 实现连续六年大幅增长。
(二) 教育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2011年, 在我省的积极争取下, 教育部与省政府分别签署了省部共建促进海南教育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 海南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重要规划相继制定出台;十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全面研究制定, 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八大教育工程预算资金陆续落实并全面启动建设。
(三) 教育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得到明显改善
在学前教育方面, 确立了政府主导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 开工建设57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义务教育方面, 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分别签订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 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 一批高标准建设的新学校和新校区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省新增5600个学位, 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有效增加;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 2011年新增7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我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8个的新突破。2011年我省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达6.4万人, 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任务。
(四) 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
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进展显著。二期4所思源学校建成投入使用, 新增优质学位6900个;三期8所思源学校全面动工, 建成后将再增优质学位1.85万个。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建立了普通高中学生的资助政策, 扩大了中职免费教育范围;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解决了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目前海南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省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我省居民对海南教育发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率比2010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 达到82.16%。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一) 突出工作重点, 力求突破薄弱环节。
一是要加快扩大学前教育学位资源。学前教育是我省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建好2011年立项的57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基础上, 今年再开工建设42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100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和30所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 力争今年新增2.51万个学位;另一方面, 启动实施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和部门、企事业单位办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二是要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是党和国家在义务教育普及后提出的战略性任务, 从2013年开始, 国家和省政府将启动对我省第一批4个县 (区)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三是加强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今年要通过实施基础能力建设 (二期) 、实训基地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等项目, 着力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力争再有3所学校进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行列, 2-3所进入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四是大力推进重点大学建设。提高质量是我省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 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专业是引领我省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今年海南大学将迎接国家“211工程”建设验收。
(二) 深化教育改革, 完善教育体制机制。
一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 要强化通过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管理教育, 特别是要制定、完善和实施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标准, 比如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标准和收费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编制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标准等, 努力做到用标准加大投入、用标准加强监管、用标准加重问责。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 要以学前教育领域为突破口, 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要探索区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模式和办法;要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三段式”办学模式的发展新途径, 加强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化办学;要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三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 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体要求, 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监控与管理,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研究制定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框架, 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我先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四是在扩大对外开放上, 要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 今年要启动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 (海南) 中心筹建工作, 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步伐, 力争完成与国际名校合作举办国际旅游院校的筹建审批工作。五是在评价制度改革上, 要探索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 继续深化中招改革, 加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级中学的比例, 完善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三) 促进教育公平, 着力解决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目前, 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我省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等项目都分布在农村地区, 各市县要尽快落实配套资金,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争取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是我省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举措, 今年我们要完成三期8所思源学校的建设, 新增1.85万个学位, 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扶贫、就业、促民生的重要举措, 今年我省中职教育的免学费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农村户籍学生, 力争2013年实现中职学生全部免除学费。二是健全完善教育资助惠民体系。今年, 除了扩大中职资助范围, 我省还将启动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 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继续做好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与管理, 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重点, 扎实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力促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保障任何一个学段都没有孩子因贫失学。三是重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目前, 有一些教育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讨论, 这既表明海南百姓对教育的关注和期待, 如“择校热”等, 要通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 多措并举共同解决。
(四) 转变发展方式, 注重内涵式发展。
一是向科学规划要质量。当前, 我省教育发展水平仍较薄弱, 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各市县、各学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科学规划年”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教育发展的科学谋划, 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的整体设计, 把解决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问题与实现全国性、全省性改革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 少走弯路。二是向资源整合要质量。在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整合方面, 今年要出台《海南省中小学“十二五”布局调整指导意见》, 指导市县加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中职学校资源整合方面, 今年要重点做好全省中职学校的布局调整, 推进五指山地区省属职教资源的整合。三是向规范管理要质量。今年要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规范管理, 对于学前教育, 重点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规范管理。对于义务教育, 重点是坚决抓好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 深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加强专项检查。四是向特色发展要质量。我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要紧密结合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围绕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开发课程、培养人才, 准确定位, 增创特色优势。
三、再接再厉、狠抓落实, 切实保障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 抓项目, 促投入, 务求取得实效。
省委、省政府已经把2012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 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学会设计和实施项目。
(二) 抓队伍, 强素质, 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抓教师队伍建设, 要从师德做起。今年将启动开展为期三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活动。二是抓校长队伍和教育行政人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 要继续加大对优秀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培养选拔力度, 让真正懂教育, 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同志来治理学校、管理教育;另一方面, 要加强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三) 强督导, 重督查, 提升教育执行力。
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督政与督学双重作用, 坚持督导和指导并重, 改“重部署”为“重督查”, 确保各项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实到位。
(四) 促协调, 聚合力, 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2003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02人,单位公派5144人,自费留学10.92万人。由于上半年发生SARS疫情,联系国外学校、办理签证等受到影响,另外,教育部加强了对留学中介的监管,去年发布了13个留学预警,克服了一些人的留学盲目性,因此,2003年度出国留学总人数比2002年降低了6.3%,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降低了6.8%,国家公派与单位公派的出国留学人数基本持平。
2003年,我国年度留学回国人员总数首次突破两万人,为2.0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为2638人,单位公派为4292人,自费留学为1.32万人。2003年留学回国人数比上年度增长了12.3%,其中自费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15%,公派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7.4%。
改革开放2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出国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部作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全面、系统地做好留学人员选派、在外管理和回国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汇报清华大学工作时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教育部立即就留学生的选派原则、选派方式和选派规模等具体事项做出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开考试选拔出国留学预备生。1979年,教育部成立出国留学培训部和集训部。1988年,教育部成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1991年,教育部支持成立了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1996年,教育部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实行“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国家公派留学的选派和管理办法。1998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为有效管理在外留学人员并为他们提供良好服务,教育部迄今已在38个国家驻外使(领)馆设立了55个教育处(组)。各教育处(组)指导成立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组织2000多个,以及300多个在外中国学者专业学术团体。为加强与在外留学人员的联系和沟通,1987年,教育部创办了《神州学人》杂志,1995年增设电子周刊。
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教育部先后设立了“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批项目。1996年,教育部设立了面向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春晖计划”,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近年来,这些项目在规模和效益上不断拓展,共资助或支持了21,000多名优秀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1997年,教育部率先组织留法学人支持甘肃活动,之后又成功组织了留英、留日、留美、留澳等国学人赴西部其他省份,由于对口支援活动注重实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西部地区的欢迎。
【2023—2024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教师继续教育年度总结11-16
本年度个人继续教育总结09-10
2024年度中学继续教育总结09-24
2024年度教师继续教育总结10-04
继续教育课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07-10
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2年度第一次作业09-13
医院年度健康教育计划09-24
2022年度教育工作总结09-27
团员年度教育评议工作方案09-28
安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