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篇1

赵杰全

复习目标:

1、能够明辨常用八种修辞格的特点,学会分析其作用。

2、能够在语言交际、习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格。学习方法

以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得到自己的发现,达到各自思维的碰撞,从而在冲突碰撞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材要求进行组织安排,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起到组织引导各小组成员积极探究的作用。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有关修辞格的概念、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组长汇总本小组搜集的资料并小结,以备课堂展示。

一、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中如果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就会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眼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修辞知识的复习。去感受修辞的魅力。

(二)能力预演

每个同学自我考虑后,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

小组交流后,班内同学互相订正。如有个别疑难问题,教师加以指导。矫正交流。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题目:

1、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别。①句中把“银波”的形状比作“鱼鳞”,是比喻。②句中把“根”富于人情味,“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是拟人。③句中把“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作对偶,且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同样是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近。④句中把太阳的温度夸大到“火”的程度。这是把事物夸大的一种,这是运用了夸张。

【答案】A

【说明】

做这类修辞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像上面“分析”的方法,即逐句逐项地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一种方法是直接筛选法,这种方法是若你一眼看出哪句是何种修辞,就给该句定位,用排除法即可确定,其他选项暂且不再过问。总之,做这类题的前提是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类型及判别。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分析】

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作用,甚至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如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 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

【答案】 D

【说明】这类题既应注重修辞的运用,又应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深入分析,才能做准做好。应予以重视。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分析】

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答案】 A

【说明】这类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修辞方法运用能力的测试,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来介绍、描述这一事物。关键就是看这一修辞运用是否合理。故修辞的运用须紧紧结合语境来判断。

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案】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着一分春色。③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霖。

(答案可多种多样,但应注意运用修辞和句式正确。)

【说明】

要做好这类题型,除了要掌握好仿写题和修辞的知识,还应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必须注意“观察”语言现象,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感训练,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语言。

(三)复习八种修辞知识

结合课本后附录有关修辞知识和教师提供的课件。

要求:

1、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判断和辨析。

2、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作用

(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在组内讨论解决。教师随时询问,发现共性问题后,要及时加以指导。)

(四)互助合作

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所学知识,互为补充。

(五)课堂巩固检测:

1.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4.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C)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B)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句)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6.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7.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8.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D)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六)课堂小结:

以上题目就是修辞手法部分考查的基本题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认真掌握八种修辞方法,能在文中辨认这些修辞方法,注意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特点,并能灵活运用。具体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所给文段,准确把握文段内容和句子间的关系,明确修辞上的特点。(2)仿写时首先必须符合话题的要求(注意形式),并力求见解深刻,有新意。描述性文字力求生动,议论性文字力求准确,抒情性文字力求有感情。

(3)从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增强了表达效果等角度,看语段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恰当。

(七)课后作业

运用三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内容不限,要有一定的话题中心。

最后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谢谢!下课!

《修辞知识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能够明辨常用八种修辞格的特点,学会分析其作用。

2、能够在语言交际、习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格。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回顾:

学生回顾常用的八种修辞格,每个同学自我考虑后,应用恰当的修辞格写句子。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交流后,班内同学互相订正。如有个别疑难问题,教师加以指导。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题目:

1、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复习八种修辞知识

结合课本后附录有关修辞知识和教师提供的课件。

要求:

1、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判断和辨析。

2、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作用(复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在组内讨论解决。)

(四)互助合作

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所复习的知识,互为补充。

(五)课堂巩固检测:

1.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4.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句)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6.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7.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8.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篇2

比喻。比喻是对联中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如: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 易纵难收。

这一联上下句各自构成比喻, 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得形象生动。有时是一联中的上句与下句构成比喻, 如:

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此联上句表述艺术创作中的经验:绘形易绘神难。下句阐明现实生活中的哲理:知人易知心难。两者之间构成比喻, 将诗情哲理融为一体,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借代。不把人与事物直接写出来, 而用与之密切相关的东西代替它。这种借代手法不仅广泛运用在诗文中, 在对联中也常可见到。如:

未晚先投二十八;

鸡鸣早看三十三。

这是旧时旅店里常见的一副对联, 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三十三天”之说。这里借“二十八”代“宿” (这里别解为“住宿”义) , 借“三十三”代“天”。意即“未晚先投宿, 鸡鸣早看天”。这种借代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联语别具一格, 有一种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妙趣。

拟人。拟人即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动作, 使之具有活泼的生命力, 这也是形成联趣的一种手法。如: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竹能“虚心”, 梅有“傲骨”, 这显然是人移情于物的审美效应。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 感物咏志, 把抽象的品格气节表达得生动形象。

夸张。根据表达的需要, 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 以期引人注目, 这种手法称为夸张。如:

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副对联, 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渲染了莺莺在长亭泣别张生时那种难以遏抑的离愁别恨, 分外真切感人。

顶真。顶真又称“连珠”, 以前一句的结尾来作后一句的起头, 使相邻的两句首尾蝉联。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是北京潭柘寺弥勒殿的一副名联。上下联的两个分句中都运用了顶真手法, 前后蝉联。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的意思引申阐发, 意蕴深长。

回文。回文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修辞手法。在对联中有单句回文与双句回文两种。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厦门鼓浪屿的一副对联。上句与下句都可顺读倒读, 回环流转, 妙语天成。

双关。双关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 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常见的有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中“荷”谐读作“何”, “藕”谐读作“偶”。意即:“因何而得偶 (配偶) ”。下联中“杏”谐读作“幸”, “梅”谐读作“媒”, 意即:“有幸故不须媒”。音同而义殊, 言此而意彼, 别有一番趣味。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光绪三年, 黄河长江流域灾情严重。当时有人撰写了这副对联来讽刺中堂大人李鸿章 (合肥人) 和户部尚书翁同龢 (常熟人) 。作者以双关的手法将“合肥”、“常熟”这两个地名予以另解, 与联中的“瘦”、“荒”形成对比。巧妙熨帖, 讽刺辛辣。

排比。把句式相近, 语义相关, 语气相同的词或句子并列使用, 称为排比。这种手法在长联中较为常见。如: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 合宇宙奇观, 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 收古今绝艺, 置我山窗。

上联排比出八种“宇宙奇观”, 下联排比出八种“古今绝艺”。句式整饬, 意象纷呈, 气势充沛, 犹如天风海涛扑面而来, 令人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设问。为阐明己见, 故意提出问题, 以引人注目, 这种修辞手法称为设问。如: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这是杭州灵隐飞来峰下冷泉亭的一副对联, 相传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题。上联与下联都分别由设问句构成。含蓄蕴藉, 启人遐思。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这是副很著名的劝学联。上下联各由两个分句构成, 设问设答, 一呼一应;语势劲健, 张弛有致;借物咏志, 催人奋进。

用典。用典是对联, 尤其是风景名胜处楹联常用的手法, 它寓典于联, 言简意深, 大大拓展了联语的思想蕴涵。如: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这是黄州赤壁的一副对联, 对仗工整, 然而又各有出处。上联出自俞文豹《吹剑录》:“学士 (苏轼) 词须关西大汉, 执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下联出自曹操《短歌行》。这两句诗也被苏轼引入他的《前赤壁赋》中。此联不仅切合赤壁名胜的由来, 而且格调高雅、语义蕴藉, 回味悠长。

析字。析字即利用字形的离合变化以形成联趣, 如:

议论吞天口;

功名志士心。

上联中析“吞”为“天口”, 下联中析“志”为“士心”, 不仅离合巧妙, 而且语义也浑然天成, 堪称佳构。

少目焉能评文学;

欠金岂可立功名。

清乾隆时, 直隶学政吴省钦主持乡试, 贪赃枉法, 民怨沸腾。当时有一落第生员愤然在试场门口贴出此联。上联中“少目”为“省”字所析, 下联中“欠金”为“钦”字所析。这样既巧妙地切合吴省钦的名字, 又对他的丑恶嘴脸作出了辛辣的嘲讽。

迭字。迭字是把同样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上下联相应的位置上。有的紧相连接, 有的间隔出现。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是杭州中山公园的一副对联。其中连用十对迭字, 如珠走玉盘, 历落宛转, 优美动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相传这是明代东林党人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中分别间隔出现相同的字“声”、“事”, 这样构思既强调了联语的主题, 同时也使联语产生了一种回环反复的声韵美。

藏字。藏字, 也称藏词、漏字, 即在上下联相应的位置上有意漏缺一字, 以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相传是袁世凯称帝前夕有人为他撰写的。上联有意漏缺“八”字, 下联则有意漏缺“耻”字, 借以讽刺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是“忘八” (即“王八”) 、“无耻”。辛辣而巧妙, 深刻而又含蓄。

嵌字。根据表达的需要, 有意将几个特定的字嵌入联中, 称为嵌字。所嵌字的位置灵活多变, 如:

花学红绸舞;

径开锦里春。

这是郭沫若为成都杜甫草堂“花径”题写的对联, 上下句句首嵌入“花径”二字, 不露斧凿痕迹, 十分贴切工稳而又巧妙自然。

冬夜灯下, 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 南京人唱《北西厢》。

上联中嵌入“冬夏春秋”四字;下联中嵌入“东南北西”四字, 一为时间, 一为空间, 皆恰到好处, 浑然天成。

对联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不仅仅只有上述这些, 其他如反复、列锦、呼告、转品、层递等也常用到, 限于篇幅本文未能尽述。应当指出的是, 在某些对联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以增强其审美功能。如: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这副对联中就同时运用了层递、顶真、迭字等修辞手法。又如: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这副对联中也同时运用了设问、迭字、列锦等修辞手法, 有效地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效应。

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 篇3

执教人:王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并掌握表达技巧中修辞手法方面的答题方法。

2、过程和方法:检查预习,构建知识体系;借鉴例题,探究答题的方法步骤;

课堂练习,体会答题的方法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在表达方面的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借鉴例题,探究有关表达技巧的答题方法步骤。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填诗词小练习

最害羞的人——

最多的愁——

最消瘦的人——

最深的情——

最高的楼——

最大的瀑布——

二、考纲在线

三、探究过程:

第一:检查预习,构建知识体系

修辞手法:1、比喻 2、借代 3、比拟 4、夸张

5、对偶 6、排比 7、设问 8、反问 诗词鉴赏中常用的就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

(一)比喻

作用:

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

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分析: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借代

作用: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三)比拟

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2.突出作者的情感。例: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分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四)夸张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第二:借鉴题例,探究答题的方法步骤。

常见设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详解析)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手法)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详解析)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谈效果)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感情)

第三:课堂练习,体会答题的方法步骤。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四、布置作业

(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篇4

(1)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2)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表达方式只有五种,写作手法却有很多种。

写作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修辞手法:种类很多: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悬念,联想,想象,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创设意境、用典、讽刺、类比。

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描写分类:

一、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

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又分为: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二、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论证方法分类: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列数据: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

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9)摹状貌:

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10)引资料:

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

说明文不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3.逻辑顺序: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篇5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泛吴松江(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 此诗系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解析: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诗人把鹭鸶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手法。指出手法后,还要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拟人手法。诗人赋予鹭鸶人的情态、动作,写它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自己的心思,并频频翘足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为奸邪之人蒙蔽,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难以受到君王重用的愁绪。

3.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词句写冷风中忽然闻到花香,原来梦寐以求的梅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一样出现了,但是酒醒之后现实却是令人“断肠”的。因此,从梦中梦醒的对比中写出了作者孤独、失落、凄凉的心情。修辞手法也很明确,把梅花写成白衣女子是拟人,“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是对偶。

答案:“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逸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贺新郎 寄李伯纪①丞相 张元幹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②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①李伯纪: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在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幹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幹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②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此处借指归隐之地。

“用典”“比喻”是本词主要的表达技巧,请各举一例阐释其作用。

解析:回答该类题目,一是要弄清表达技巧的内涵,从基本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要明确该类题目的答题模板与得分点,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案:①用典:如“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了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膝议和的不满及抵抗金人南下的决心。②比喻:如“谩暗涩铜华尘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宝剑被弃来比喻李伯纪等主战人物受到罢斥压制。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题干有三问,其实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回答时先点明用了什么修辞,再分析其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要写明为什么是拟人。从“送”字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 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解析:找准颔联两句,抓住“流水”“暮禽”的动作行为可作出判断。

答案: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以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隐嵩山时悠然自得之情。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解析:诗题为“梅花落”,前四句写梅花灿烂一夜败落,第三联言“少妇今如此”,“如此”即是“像这梅花一样”,显然诗作是想借写花的凋落喻写征妇的幽怨。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开头四句,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一夜之间便凋零、败落。颈联写少妇欣赏院里的梅花,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包含着不能与出征戍边的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华的幽怨。尾联重新归到落花。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颔联两句描写的对象分别是芳草、好云,但诗人却将其人格化,言其“有情”“碍马”“遮楼”,这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这样写使诗句更生动形象。

八种修辞方法和十种写作手法法 篇6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修辞手法练习教学案 篇7

知识简析

一 比喻:即“打比方”。

定义:抓住两种不同的事物相似点,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

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作用:把平淡的变得生动,把深奥的变得浅显,把抽象的变得具体,把拖沓冗长的变得简洁。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特点:<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事物“人化”

如:稻田里的稻谷都笑弯了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人“物化” 如:咱们是老实,才有恶霸,咱们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 对偶:也称为“对仗”。

定义:用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意义相关的短语的组成的句子。两个句子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平多阅历,胸中多沟壑。

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四 排比

定义: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品质是那么的坚定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

五 夸张

定义: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或者超前的描述。a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六 设问

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句: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七 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案)例句: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八 疑问

定义:用问题的形式来表达疑问,寻求答案。(有疑而问)例句:中国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作用:强调问题,启发思考。

九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十 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十一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十二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表达的人和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实战演练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二)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三)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2、葛洲坝真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阳光下,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2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明确修辞手法。2.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3.对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难】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修辞手法。涉及的范围一般在《考试大纲》里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之内。第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第三,篇章结构。“修辞手法” 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所以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学生们普遍热爱语文,对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然而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考虑到高考的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学生回答,明确分别使用了对偶、比喻、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设计意图)自然引入课题,同时明确考查频率最高的几种修辞格。

三、实体演练 精讲高考试题(2008四川非延考区,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毛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 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做。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⑴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些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生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向往中的隐逸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⑵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做赏析。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设计意图)细致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明确修辞手法怎样考。评分标准是什么。2.总结赏析修辞三步法。①揭示修辞手法。②分析手法的具体运用(结合句意理解)。③主旨情感及表达效果。(设计意图)总结规律,使学生在做题时有章可循。

三、沙场练兵 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⑴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⑵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理性认识。将上面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⑴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①比喻,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每答出一种修辞手法并能举例说明的,给1分;如答成“排比”,并以前 四句为例的,也可给一分)⑵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是动态。(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明确规范答题。

四、小结本课 重申答题步骤。(设计意图)明确本课重点,对学生的规范答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课后训练 :优化设计教材诗歌鉴赏修辞使用

修辞手法的句子 篇9

2、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4、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5、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6、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7、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9、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11、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2、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3、春天来了,小草露出脸来了。

14、春天来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耀眼的光芒照在身上,我感到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15、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抚摸着稚嫩的小草,像妈妈一样,不久春风停止了抚摸,小草也绿了。

16、星星就像俏皮的小毛孩,一般让人喜爱。

17、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8、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19、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21、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2、春姑娘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23、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4、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有关修辞手法的句子 篇10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2.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4.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5.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比喻句:

1.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4.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6.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夺眶而出。

10.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排比句:

1.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亲情是寒冷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亲情是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驱蚊的芭蕉扇;亲情是久别重逢时,家人的一个紧紧的拥抱。夸张句:

1.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3.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篇11

1、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5、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6、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7、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8、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9、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0、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1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6、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1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8、棉花像雪一样。

19、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0、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21、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2、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3、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2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5、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湿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26、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7、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8、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9、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30、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31、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3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33、43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

34、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5、书是智慧的钥匙。

3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37、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38、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9、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40、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41、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像晚年石钟乳一样。

42、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44、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4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48、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49、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5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51、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2、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5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54、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上一篇:数学考试技巧下一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