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2025-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共10篇)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1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

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将至,对于毛主席的纪念充斥国内各大互联网媒体,个别互联网媒体甚至针对毛主席主政新中国27年的功过是非进行了调查讨论,引起广大网友共鸣,其中不乏许多谩骂攻击者,这让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我,心中甚是疑惑、不平。

我没有经历过毛主席主政的时代,没有经历过网友们所谓的饥饿、贫穷,对于毛主席及其主政期间的了解也是通过大人的讲述,通过书籍、媒体获得的,可以说是略知皮毛,但是,毛主席作为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的身份是不可抹灭的;他主政新中国27年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是不可抹灭的。当然,他不是圣贤,既然不是圣贤就难免要犯错误,即便犯错误也要看其犯错误的初衷。有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好心却办了错事。对于这类人,只要大家理解了他的初衷,那么,他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好的;有的人,犯错误的出发点就是恶意的,可以说故意为之,那么这类人就是所谓的坏人。而我心中的毛主席就是第一类犯错误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笔者认为,要客观评价毛主席,评价毛主席主政新中国27年所发生的种种,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的苦难史。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陷入空前灾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段苦难史相信每个学过历史的网友

都了解。正是这段历史,让我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正是这段历史,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批批有志之士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浪潮。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但是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却从未发生根本改变,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受国内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代办的双重压迫。出生在晚清时期的毛主席经历并目睹了这一切,再加上受有志之士的影响,或许这就是毛主席后来走向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因为出生在农村,毛主席对农民有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伴随其一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对农村发展的重视更说明了这一点。农业合作社、大跃进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说明毛主席不管搞经济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建设,依靠的都是群众,其目的是为了国家政权和人民福祉。希望国家更加稳定,发展的更快更好,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裕。但是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和错估了当时的形势,再加上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才导致后来的贫穷、饥饿和动荡。

对于网友所埋怨的毛主席时代中国贫穷、落后,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我们要搞清新中国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

晚清,中国几乎被列强掏空,国家经济濒临崩溃,虽然之后建立了民国,但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相反,把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国经济推向更大的不幸。大革命失败后的民国,表面上完成了所谓的国家统一,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打断了这一进程,直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都是在战火中煎熬,国民党败走台湾后更是把国库中的黄金悉数卷走,留给共产党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彻彻底底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但是仅仅经过四年的三大改造我国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49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7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的成就不一一罗列,但是原子弹是在64年爆炸的)。即使在随后的十年动荡期间,我们造出了氢弹,东方红卫星,第一艘核潜艇„„这些成就令世人瞩目,它们都是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

至于毛主席时代的饥荒,通过听身边大人们讲述以及从一些书籍、媒体上获知,毛主席时代的饥荒主要指三年困难时期。造成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

二、决策失误。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决策失误

“一五”计划的超时间、超幅度完成导致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产力发展进行了过度乐观的错误估判,引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由此引发的“浮夸风”导致农民把粮食被迫上缴,从而造成农村粮食短缺,出现严重饥荒。

发生三年自然灾害决策失误是一方面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因此而诋毁攻击毛主席。毛主席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想尽快实现中国工业化,他最大的梦想,是“把中国变成一个伟大、强盛、繁荣、高尚的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贫苦的中国人过上平等、幸福的生活。

也许网友会说笔者为毛主席辩护,但是有事实为证。

1958年8月,毛主席对赫鲁晓夫说:1949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以后对工商业的改造、抗美援朝的胜利,又愉快又不愉快。只有这次大跃进,我才完全愉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完全有指望了!他总是想把各项建设事业搞得快一点,用最快的速度扭转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的被动局面,尤其在中国经济连续七年取得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毛主席失去了冷静,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作用。在此之后,国民经济调整进一步深入展开,党内外政治关系上的调整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错能改)。

„„

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毛主席。一个出身布衣之家,一个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因为他不是圣贤,所以带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因为他不是圣贤,所以会犯错误,特别是晚年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是他的一生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的。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2

上午10时, 纪念活动在北京红星“韶膳”国际餐饮养生会馆大礼堂隆重举行, 与会代表全体起立唱国歌, 向毛泽东主席像致敬。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向大会致词;黄静波、李昌中、张宏志、钱嗣杰、刘燕群、赵锦荣等同志分别讲话和发言。深切缅怀毛泽东主席的丰功伟绩, 学习伟人的高尚品德和高尚风范, 把毛主席开创的红色江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出席纪念活动的著名歌唱家、艺术家、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舞蹈:“日夜想念毛主席”, 独唱“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红色经典歌曲, 演唱把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北京市南沙滩小学少先队员的童声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赢得了阵阵掌声。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3

吴健雄陈列馆5月31日上午正式开馆。在30日举行的吴健雄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两院院士、国内外高校教授、吴建雄亲属等近500人出席。家属代表、外籍院士代表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吴健雄一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身在海外、心怀中华”的爱国情怀。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季俊秋出席“纪念吴健雄诞辰100周年活动”。

纪念活动包括吴健雄铜像落成典礼暨吴健雄陈列馆揭牌仪式、“现代科技、大学教育、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纪念吴健雄袁家骝诞辰100周年瞻仰仪式、明德小学建校100周年庆典、两院院士太仓行等。

吴健雄当年从太仓市浏河镇走出来,1929年她以最佳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随后又前往上海中国公学,就读胡适先生门下。1930年她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她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934年离开了母校,赴美继续深造。她在读博士期间就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

1963年,她推倒了“宇称定恒定律”,先后获得了各国政府及世界著名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和奖励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物理女王”。

吴健雄的成果震动了国际科学界,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将名誉科学博士称号授予这位女性。吴健雄还获得其他15所大学的名誉学位。美国总统授予她1975年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还获得国际性的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奖金。她发表过100余篇科学论文,与丈夫袁家骝合编《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学》、与S·A·莫斯科夫斯基合写《β衰变》,由于她坚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巨大的成就,国际科学界称她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还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从1973年起多次到中国探亲和讲学,1992年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吴健雄实验室;1994年6月,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她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更是关怀备至,尤其是由她父亲一手创办的明德学校。

从1973年起,吴健雄曾先后多次回到祖国大陆,为明德小学的风雨操场剪彩,设立以其父亲为名的太仓市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创立吴健雄实验室,建造科技楼、教工宿舍等等,呈现出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和家乡的那颗“火热的心”。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4

同学们大家好:

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么?12月26日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诞辰115周年的日子。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

坚决主张放弃原定计划,该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经过毛主席这样坚持不懈的归劝,终于统一意见,向贵州前进。这一事件,是红军长征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开始,体现了毛主席坚韧不拔的意志。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主的是一个很旧的四合院,门窗的油漆大部分已脱落,地面上铺的青砖有不少缺角少棱。这房子不光旧,还漏雨,毛主席却说:“就这么住着吧。”毛主席的衣着更是简朴,只有在开会和接见外国使节时才穿上中山装,特别是那件毛主心穿了多年的白衬衣,肩头,袖口和领子都磨破了,他还是不让换,打上补丁继续穿。就连他盖的那条毛巾被都旧了,不少地方都磨光了,管理员说去买一条新的,但主席不让换新的,他说:“我们是一个大国,现在还很穷,还需要每个人的艰苦奋斗.”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5

2013年9月25日,全国侨联原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名誉主席、“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组委会主任庄炎林为即将出版的《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书画集》题写了书名。

庄炎林主席(左)为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书画集题词

庄炎林主席(左)为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题词

据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秘书长韦政岳先生介绍,今年是习仲勋老革命前辈诞辰100周年,习老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为了深入开展缅怀习老在我国革命事业、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从2013年4月开始向全国各地书画名家征集书画艺术作品,并先后在钓鱼台国宾馆和北京饭店圆满举行了“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 大型书画展新闻发布会”和“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

此次征集书画作品上万幅,经过协会精心筛选,认真评审出百幅作品作为获奖作品展览并载入《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书画集》,书画集

汇集了全国书画艺术界 的知名画家百余人的书画作品,作品内容充分表达了书画艺术家们深切缅怀习老的丰功伟绩,学习习老的高尚品德,继承习老的革命精神,弘扬习老爱党、爱国、爱 人民的巍然正气。同时也充分表达艺术家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感情和敬意之情。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6

袁 春 伟

2007年10月26日上午,在黄桥大剧院内,中共泰兴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泰兴市各界人士、丁文江先生亲属和全国有关专家学者。

2007年10月26日上午,会议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丁文江先生故居和丁文江先生史料陈列展览并留影纪念。

2007年10月26日上午,丁文江故居内,丁文江的侄子、清华大学教授丁海曙接受泰兴媒体采访。

2007年12月8-9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举行“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究会”,参加会议的学者提交与先生有关的研究论文十余篇。

2007年10月26日上午,中共泰兴市委、市人民政府在黄桥大剧院隆重举行“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德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等我国地质学界专家学者、丁文江先生亲属代表及我市领导曹苏民、高亚梓、张泽民、朱有瑞、刘军林、戴仁泉、顾弘庆、孙宏建出席。

纪念大会由泰兴市市长高亚梓主持。时任泰兴市市委书记曹苏民首先致辞:“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129万泰兴人民向丁文江先生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曹苏民在致辞中说,丁文江先生是泰兴儿女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地质事业,是我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泰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学习丁文江先生的科学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纪念大会上,部分地质专家学者、丁文江先生亲属代表、研究丁文江的专家及黄桥镇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

纪念大会结束后,泰兴市领导和嘉宾到丁文江故居举行了“丁文江先生史料陈列”揭牌仪式。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会长、国际地科联主席、原地矿部副部长张洪仁与市委书记曹苏民一起为“丁文江先生史料陈列”揭牌。

泰兴市市长高亚梓主持了揭幕仪式。

在简短的仪式后,有关方面领导和嘉宾以及丁文江先生亲属一起合影留念,并参观丁文江先生史料陈列展。

丁文江故居位于黄桥镇米巷的丁家花园,新落成的史料陈列展占地400平方米,展出内容包括丁文江古镇神童、留学生涯、培养

江先生开创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感人事迹,并展示了丁文江在思想界、政界活动的种种风采。

丁文江先生侄子、清华大学教授丁海曙对记者说:“我觉得这是学习和研究丁文江的一次聚会,我觉得我们学习丁文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不仅是黄桥镇,而是人人有责,我自己虽然年纪也不小了,可是我愿意尽我的力量为丁文江研究再做一些工作。”

2007年12月9日,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仁泉以及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仁泉在会上致辞并简要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情况。他说,丁文江先生15岁就出洋留学,先后获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和地质学两个学位,回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

戴仁泉说,泰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宣传丁文江先生,命名了文江路,实施了丁文江故居修复工程,出版了《丁文江传》,今年10月,又隆重举办了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明确进一步研究、纪念丁文江先生的举措,学习他热爱祖国、重视科学、勇于实践、求知敬业的可贵精神。

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地质调查局、丁文江先生亲属以及《丁文江传》的作者林任申、林林等在研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回顾了丁先生在地质学、现代科学等方面的历史功绩,对其深远的影响进行了高度评价。

参加会议的学者提交与丁文江先生有关的研究论文十余篇

丁文江先生简介:

丁文江,字在君,笔名宗淹,1887年(光绪十三年)4月13日出生于泰兴黄桥一个绅士家庭。他自幼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5岁入私塾读书,9岁读完“四书五经”,11岁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 “首尾数千言,汪洋纵恣,师为敛手,莫能易一字也”。① 14岁,丁文江先生欲去上海投考南洋公学,此事须经地方官保送,为此拜见时任泰兴县的知县龙璋,龙知县以“汉武帝通西南夷论”为题考丁文江,先生多有阐发,“龙大叹异,许为国器,即日纳为弟子,并力劝游学异国以成其志”。② 1902年,15岁,春,丁文江随同胡子靖前往日本留学。1904年,17岁,转赴英国留学,在司堡尔丁的Spalding Grammar School读书,丁文江的成绩非常优秀,颇受校长Tweed的青睐和Greenwood老师的器重,同时丁文江有了彻底了解英国人心理和思想的机会;12月11日,丁文江前往伦敦拜谒孙中山先生。1906年,19岁,丁文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但是由于资费原因,半年后辍学。1907年,上半年,丁文江在欧洲大陆游历,在瑞士的罗山住的最久。夏,丁文江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主攻动物学,地质学为副科之一。1910年,丁文江将地质学由副科改为主科,把地理学作副科。1911年4月,24岁,丁文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获动物学、地质学双学科毕业证书;5月至7月,丁文江回国时经云南、贵州、湖南经历了

校舍、图书、仪器均借自北京大学,地质研究所乃当时我国唯一的地质教育机构。1914年2月至7月,丁文江先生进行了

余人发起,在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5月18日,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先生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5年秋,应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及地质学系主任李学清之聘,兼任该校地质系名誉教授;12月在湖南应公调查时,煤气中毒,不幸于1936年1月5日下午5时30分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终年50岁。

1936年1月18日,在南京设追悼会场与中央大学大礼堂,到会者有蔡元培、翁文灏、胡适、罗家伦、朱家骅、张伯苓等,蒋介石在会前到会致悼。2月16日,《独立评论》

丁文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史研究会举行了丁文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1994年,黄汲清主持编纂的《丁文江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上半年,位于岳麓山上的丁文江墓,在湖南省地质学会主持下,得以重新修缮;10月26日,泰兴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泰兴市各界人士、丁文江先生亲属和全国有关专家学者;2007年12月8-9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举行“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究会”,参加会议的学者提交与先生有关的研究论文十余篇。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7

在何海霞逝世10周年、诞辰100周年之际,由文化部等多家部门主办的“纪念何海霞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于2008年4月29日在中国国家画院启幕。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副院长卢禹舜、解永全,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戴志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西安长安画院院长曹湘秦,何海霞之子何纪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刘中军在发言中表示,本次活动是文化部年内重要的美术活动,也对当代山水画演进脉络和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龙瑞说,何海霞是现代山水画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巨匠,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人审美特点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次活动旨在从艺术家个案研究的角度,回顾何海霞的创作历程,探讨他的艺术思想,借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修识、气度和胸怀光启后人。

该系列活动将在北京、西安两地陆续展开。本次活动是一次立体的、综合的文化活动,多项活动互相交叉,互为补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学术性、欣赏性、普及性与提高性为一体。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整理何海霞的艺术思想,全面搜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出版一批如《何海霞全集》、《何海霞艺术年谱》、《何海霞论艺术.论何海霞艺术》等能全面反映何海霞艺术成就、艺术思想的文献;推出何海霞从事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电视纪录片;分别在北京和西安举办“何海霞艺术研讨会”;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何海霞美术馆、碑林博物馆等地举办“何海霞百年诞辰画展”,展出何海霞不同时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两百余件。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8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划1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2013年9月

本系列活动以纪念毛泽东为主题。毛泽东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开始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2012年底至今,中国梦作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被正式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的政府思路。综观64年的拓路寻梦之旅,毛泽东思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资源及理论支撑,毛泽东本人也从未退出中国社会的精神与舆论舞台。值此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特举办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授内容,针对我校学生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纪念形式,引导学生重温历史伟人的生平事迹,感受新中国拓路寻梦之旅的艰辛与希望,思考青年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义务。

二、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2月

三、活动形式

1.论文、演讲类

2.读后感、社会调查报告类

3.朗诵、歌咏、表演类。

四、活动程序

1.第一阶段(9月):活动内容布置及动员

2.第二阶段(10月):班内展示、考察阶段

由任课教师在授课班级范围内组织进行展示、测评、遴选及汇总。

3.第三阶段(11月):全校性汇报、展示阶段

展演结束后,可借用48号楼展板进行活动的图片展示及宣传。

4.第四阶段(12月):活动的评估与反馈阶段

可举办小型座谈会及相关讲座,对此次活动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下次活动提供更多建议与相关铺垫。

附件:参考资料 1.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1991年)发行,收录了毛泽东在建国前的主要著作。

《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整理收录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大量毛泽东著作。其中第六、七、八卷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

《毛泽东军事文集》(一至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三、四、五卷为国共内战时期的著作,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

《建国后毛泽东文稿》(一至十三卷),收录了毛泽东1949年后的著作、讲话和批示。

《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1912至1921年间毛泽东青年时的一些文章。《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2.毛泽东研究著作

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逄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张素华主编.毛泽东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三联书店.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毛泽东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1956-1976.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3.影视作品

电影:

《大决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91年)

《毛泽东》(1983年)

《开国大典》(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年)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年)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93年)

《毛泽东在1925》(潇湘电影制片厂,2001年)

《毛泽东去安源》(潇湘电影制片厂,2003年)

《走近毛泽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2003年)

《秋收起义》(潇湘电影制片厂,1993年)

《四渡赤水》(八一电影制片厂,1983年)

《建国大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9年)

《建党伟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11年)

电视剧:

《开国领袖毛泽东》(1999年)

《青年毛泽东》(2003年)

《长征》(2001年)

《遵义会议》(1996年)

《恰同学少年》

《井冈山》(2007年)

《东方》(2011年)

老歌:

《浏阳河》

《东方红》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心坎里》

《北京的金山上》

《青稞美酒献给毛主席》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毛主席永远和我一起》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北京有个金太阳》

《读毛主席的书》

《翻身农奴把歌唱》

《想念毛主席》

《毛主席派人来》

《日夜想念毛主席》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纪念地

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滴水洞、毛泽东诗词碑林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爱晚亭、清水塘、湖南第一师范 江西井冈山八角楼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

陕西延安毛泽东故居

湖北武汉东湖宾馆

河南临颍县南街村

毛主席视察北园公社纪念地

毛主席视察山东省农科院纪念地

油画

《开国大典》(董希文,1953年)

《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1967年)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陈衍宁,文革时期)

《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和《长征》(靳尚谊,1976年)

网络资源

新华网-毛泽东

毛主席

毛泽东旗帜网

晶牛毛泽东思想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9

二、活动主题: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三、活动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丰功伟绩,更好地宣传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校热情,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特举办“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活动

四、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6日

五、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郑和水运楼二楼报告厅

六、组织机构:院团委 社团部 青年志愿者协会

七、活动形式:

1、征文比赛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纪念毛泽东诞辰的征文比赛。征文主题可为电影观后感,伟人精神解读,追寻伟人足迹、感悟生命真谛等。届时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在校报刊登。

2、朗诵比赛 毛泽东生平诗作、文章众多,举办一场诗歌、文章朗诵比赛。要求朗诵内容必须为毛泽东有关作品。届时评出奖项,颁发证书。

3、书法展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书法作品征集活动,写作内容为毛泽东诗词内容。届时评出优秀作品,在食堂一、二楼展览。

4、图片展 根据毛泽东收集整理毛泽东生平的照片、图片,按照时间顺序整理,配以文字解说。届时同书法作品在食堂一、二楼进行展览。照片的收集与整理可以由社员负责,也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

5、手抄报比赛 开展纪念毛泽东诞辰的手抄报比赛。手抄报的栏目可以为毛泽东生平简历、伟人趣闻轶事、伟人精神解读、毛泽东诗词节选、毛泽东语录等,要求内容要与毛泽东有关,体现伟人精神。届时选出优秀作品,同优秀书法、图片共同在食堂一、二楼进行展览。

6、电影放映 组织学院一、二年级团支书到郑和水运楼二楼报告厅观看《走进毛泽东》影视纪录片

八、活动流程:

1、征文比赛 2013年12月23日向全院师生发放通知,征集文章,12月26日停止征集,征集期间作品统一交由学生委员会四楼社团部。

2、朗诵比赛 2013年12月23日向学院一、二年级发放通知进行报名,12月25日截止报名,报名地点为学生委员会四楼社团部。26日12:00于阶梯教室进行比赛

3、书法展 2013年12月23日向全院师生发放通知,征集作品,12月25日截止征集,征集期间作品统一交由学生委员会四楼社团部。

4、手抄报比赛 2013年12月23日向全院师生发放通知,征集作品,12月25日截止征集,征集期间作品统一交由学生委员会四楼社团部。

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 篇10

各党委(总支)、直属支部: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世界上也有巨大的影响。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落实我校2004年工作要点、加快实现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关于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开展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校师生员工。通过纪念活动,使我校广大干部、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和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更加充分的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远意义,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我校中远期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安排

1.2004年8月22日,组织全校干部、师生收看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实况,并围绕胡锦涛同志所做的重要讲话组织干部、师生座谈。

2.由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并按照省委宣传部《关于全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筹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推荐论文。

3.2004年8月中旬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图片展。

4.将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纳入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范畴,同时在“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宪法》内容的宣传。

5.各学院要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文艺活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6.举办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

三、活动的要求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要按照隆重热烈、注重效果、勤俭节约的原则进行,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和感染力、说服力,力戒形式主义。把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结合起来,与搞好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既要搞好纪念活动的宣传,又要着重在加强教育、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

上一篇:关于做好消防迎检工作的通知下一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