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精选13篇)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它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是一轮复习阶段备考工作的重点。以下是东星资源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它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是一轮复习阶段备考工作的重点。
一、把握基础,善于查找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包含字音、字形辨析,词语运用、名篇名句的默写以及病句修改等内容,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夯实基础,多背诵多练习,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此外,在语文学习中,要善用查找工具书,这样不仅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而且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素材。
二、重视阅读,培养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因此,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我们每日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三、规范写作,勤于练笔
每年的高考语文,被议论的最多的是作文,各地的作文题目都会在考试结束后登上热搜榜,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复习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
1.素材积累,与阅读融会贯通。
2.从小处着手,善于联想。
一、构建知识网络要有自主整合“知识链条”的意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改变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 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这里所谓的“有机整合”应该包含着几方面的意思。比如, 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新旧知识点之间的是什么逻辑关系?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不同的模块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要从一关键概念为中心, 寻找上下前后课或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建知识网络, 从而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知识链条”。
以生活与哲学为例, 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总线索把整本书串联起来, 它主要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原理、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原理、物质与运动原理、运动与静止原理) 、辩证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原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原理、认识运动的规律原理)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线索清晰, 事半功倍。此外, 对有些相近的概念, 教师应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 从而做到理解到位。在《经济生活》就有几对概念让学生容易混淆:劳动产品和商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对这些相似的概念, 教师讲解必须化抽象为具体, 采用对比的办法讲解;对某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 可以采用一定的图表把它表示出来;对的重点或盲点要进行集中分析讲解。
当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树立老师起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起主体作用的意识, 千万不能代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关键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整合的方法, 并在简单的示范后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网络的整合。这其实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并热爱学习。只有学生自己懂得如何学习, 才学的更加轻松, 知识才能更长久地保留在学生的脑袋中。“教育, 30%是启发, 70%是等待。对儿童如此, 对成人亦如此———教育应该是留白的艺术。”在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点时, 用什么形式、内容和方法, 均由学生自行安排处理, 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教师只要要求学生既要对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 又要做到重点突出。我们教师的任务在于经常的检查和善意的提醒。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主复习意识的形成与否将事关一轮复习乃至后续几轮复习的成败。
二、归纳解题技巧要有“规范”的意识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主观题的回答存在很多不规范化的现象, 比如:答非所问, 口语化, 观点的表述缺乏条理性和简洁性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第一轮复习时要花比较大的精力强化学生的“规范”解题的意识。我们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的评讲中不断的强调解题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要求学生做到卷面整洁、文字工整、层次清晰, 逻辑性强, 能使用专业术语进行答题。例如: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 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 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并制订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 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我们在回答本道题目时首先注意设问的要求:答题范围只能在政治生活内容, 而且答案涉及的原理不只有一个;其次紧紧抓住本道题目的关键词:如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十届人大、省政府学科领域的专家论证等, 并联系书本的相关知识点;最后有层次的组织答案。当然学生的规范解题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 需要我们老师除了平常强调外, 还需要专门用几节课现场做, 现场评讲, 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三、政治内容关注上的“社会热点”意识
一轮复习的政治内容虽然重各种类型知识的系统梳理, 但目光不能仅限于课本, 而应关注到社会生活, 特别是要注意关注对近期社会热点。因为每年的政治高考, 必然会根据本年度的社会政治、经济动态, 国内外焦点热点来设置一些考题, 这就要求学生去关注并重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去深情地拥抱这个时代, 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的政治学原理, 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社会现实,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注意抓住国内外热点焦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是相对于以前的“四位一体”而言的,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还比如全面小康社会, 从“建设”到“建成”, 仅仅是一字之变, 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面对这些时事, 要注意抓住现在和以前的不同点, 即所谓的变化。突出重点, 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要有一定的逻辑层次, 最起码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另外, 相关的热点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涉猎, 这实质上是微观切入的问题, 符合高考命题情景创设的特点。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使专题复习宏观在胸、微观在握, 分析、理解问题就有深度, 不至于答题就事论事, 泛泛而答。比如, 我们上文提到的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 由“四位一体”变“五位一体”, 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就可必须以关注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如“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事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珍珠奶茶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等、还有北京雾霾等气候问题。利用这些社会热点从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哲学生活等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对时事热点的敏感性, 提高分析、理解问题能力。
总而言之, 一轮复习中应把上述的“三个意识”贯穿始终。诚如希腊神话所言“人啊, 你要认清你自己。”“三个意识”就是高三师生对自己的一轮复习行为必须有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一轮复习应该朝着的正确方向。惟其如此再加以积极地努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否则不啻缘木求鱼, 必将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黄玉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J].学理论, 2013 (12)
[2]屈淑兰.刘翠敏.初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差异[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 (09)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 —— 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脂(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要突出化学复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四大能力。要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過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建议如下:
一、心态——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活在当下
进入高三以后,有两种状态是常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一就是根本就紧张不起来,进入不了状态,这样导致的就是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成绩下滑或处于低迷状态;二就是紧张过度,老是担心最后的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永远被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困扰着,最后成绩也是不断下滑。这两种状况的学生到了高考临近的时候都会严重的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我们现在的心态什么样是最好的呢?那就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老是为最后的结果紧张和担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种虚无缥缈的假设完全是我们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我们只有把所有的用心都放在过程上,最后的结果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在人生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应该把目标分解,给自己设计发展的阶梯,按部就班的完成我们该完成的任务,这样说来高三应该“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也就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做好每一个“一”),每一步都走好了,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知识——夯实基础、扬长补短
我们一直强调要落实基础,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知识多牢都不为过,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扎实、只有更扎实。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基础的落实,主要基于三个原因:首先,没有扎实的基础,最后根本就冲不上去,到了最后大综合的时候,就会进入瓶颈阶段,漏洞百出,学习首先要抓微观,要抓细节,要弄懂弄透,做到怎么问都问不倒;其次,现在的高考整体难度是下降的,更加注重基础的考察,如果我们基础不过关,最后高考关我们就过不去;最后就是高考的特点,高考的题是千变万化的,要考原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神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我个人总结高考的特点是“主干永远是主干,热点常常是热点”。那什么是基础呢?这就一定要听老师的,要跟着老师走,不要走弯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要按部就班,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盲目做难题和过早做高考真题都是不合适的。
学科发展一定要均衡,要有优势科目,但绝对不能有劣势科目。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除了把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把劣势学科给补上来,有的学生总是说自己不适合学哪个学科,我看不是,第一是心里暗示的结果,仗还没打呢就认输了可不最后就得输;还有就是对自己太温柔了,得狠一点,只要狠下决心猛下功夫,成绩就能上去,想做就能做好。
三、计划性、条理性,执行力
对于高三的复习来说特别忌讳打无准备之仗,不能无计划做事情,脚踏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就好比是无头的苍蝇瞎撞。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实际、有效,要符合高三的规律和特征,也得符合自己的基本情况。此外,计划再好也只是计划,不落实没有实际价值,执行力非常关键。做口头上的巨人很容易,但是做行动上的巨人太难了。高三的计划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辨证统一,既要有大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有计划,同时也要把任务分化到每一个星期每一天,小计划的`学习内容要具体到位,而且争取每个星期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有总结,从计划的可行性、执行力、效率和效果等多个角度分析,为下一阶段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
四、从容应对备考
对于高三来说,考试是一个常态,我在北京四中网校上课时也总提醒大家对待考试要有从容的心态,不要总是充满焦虑。对此有几点对同学们的建议。第一,不要过于在意与他人的竞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必须有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激励,我们应该和同学多交流,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但更重要的还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复习。第二,如果出现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及时调整,争取整体上做到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始终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始终充满信心的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五、化学学科在一模前要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保证和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步,要跟着老师走,确保复习的完整和系统,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我们自己还应该做的事情有:教材(两本必修和三本选修)中的化学方程式要认真落实,包括条件、配平等都不出错;要认真做错题分析和总结,而且过一段时间要重做至少一遍,部分争取做三遍,纠正自己的思想偏差;自己的薄弱专题要系统的复习,典型例题反复做;历次考试要认真总结,而且循环复习,积累考试经验,提升考试策略。
一、重点文言文16篇
七上《论语》十则(2012)
八上《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2007)、《三峡》《记承天寺夜游》《2011》 八下《马说》、《送东阳马生序》(2010)、《小石潭记》(2011)、《岳阳楼记》(2008)、《醉翁亭记》
九上《出师表》
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2009)
二、重点古诗词34首
七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七上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晏殊)八上《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游山西村》
八下《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山坡羊 潼关怀古》、《己亥杂诗》
八下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无题》、《登飞来峰》、《相见欢》 九上《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上外《观刈麦》
九下《关雎》、《蒹葭》
九下外《雁门太守行》
三、重点背诵现代诗篇目
七上《秋天》(何其芳)、《荷叶 母亲》(冰心)、《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七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九上《沁园春 雪》(毛泽东)、九下《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四、朗读的指导
七上朗读的好处P12要读出感情来P58朗读要注意重音P165学习快读P189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P200
八上学习背诵P172学习猜读P177学习浏览P182学习扩展阅读P198八下怎样精读P157学习复述P176
五、听话的指导
八上测一测你的听力P8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P19
六、说话的指导
八上说话要有中心P106说话要连贯P159
八下说话要讲究方式P49说话要简洁P55说话要看对象P86
七、基础知识
1、书法欣赏
七上硬笔楷书、行书欣赏(写好硬笔行楷字)
七下颜体书法八上王羲之书法八下唐人草书
2、语法
七下汉语词类表(实词)八上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下短语结构类型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P101句子成分P110句子的主干P117 长单句的分析P152句子成分简表P258
九上因果类复句P29非因果类复句P36怎样分析多重复句P110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P20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简表P2643、标点符号
八下标点符号用法P2594、修辞手法
七上11课《春》练习三比喻12课《济南的冬天》练习二拟人
七下17课《安塞腰鼓》练习三排比、反复
八上2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三对偶
八下4课《列夫 托尔斯泰》练习三夸张11课《敬畏生命》练习三反问对联常识P221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109常用修辞格简表P665、修改病句
九下句子结构要完整P30表达要合理P65使用句式要单一P81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P149语序要合理P1586、名著阅读
七上关于名著阅读P181《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七下《童年》、《昆虫记》
八上《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下《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九上《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九下《格列佛游记》、《简·爱》
八、现代文阅读指导
八上新闻常识P7学习阅读记叙文P28关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P60
学习阅读说明文P113《苏州园林》练习题“说明方法”P112注意说明文的科
学性P124
九上议论文的阅读
(一)P114议论文的阅读
(二)P122怎样读诗P253谈谈小说P259
九下谈谈散文P232谈谈戏剧P237
九、应用写作
八上缩写P201改写P205学习续写P212
九上写好演讲稿P52学写调查报告P178
九下写好总结P193
十、考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山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复习学案配餐制作分工
七年级上册:乔朝曦
七年级下册:纪守海
八年级上册:郭淑文郑菊玲宋一
八年级下册:周彩芬赵国海
九年级上册:田永红马艳清
九年级下册:张苞时宏
怀仁四中语文教研一组
2.在完整的结构图表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知识点回忆总结考查的基本方法与基本题型,对于自己无法回顾或者回顾的不是很顺利的,通过翻看以前的试卷、笔记或者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力争基本题得满分
3.对每一章的综合题进行归类与整理,可能通过回忆的方式或者查看以前的试卷、参考资料方式进行整理,每题过关,力争中档题题题过关
(一) 压缩再现新课
有的教师不了解政治第一轮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材几乎是按照新课教学的模式进行, 不同的是一节课教学的内容相当于新课的二节或三节课的压缩, 是简单的新课相加。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没有主干没有重点, 实际上只会是浅尝辄止, 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
(二) 课堂满堂灌输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 自己既要梳理知识, 又要联系时政热点, 还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很被动地接受, 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 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 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 学生苦不堪言, 复习负担很重。
(三) 教学效率低下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 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 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 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或收获有多大, 没有注意学生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情况, 无法确定讲课的重点。在教学前没有研读高考考点, 没有研究考高试卷, 在教学中既不进行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 又不与时政热点结合, 更没有应试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 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低下。
(四) 缺乏能力培养
做好文综试卷既需质量也需速度, 有的教师把解题能力部分全安排在第三轮,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 讲课中缺乏能力培养意识。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适度训练, 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指导, 更没有规范学生答题, 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 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地完成。
二、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科学的策略
(一) 教材知识:举纲列目
纲就是知识体系, 目就是知识点。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同时突破重难点, 可有效提高第一轮复习效率。
经济常识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基本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三条主线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条线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热点进行分析提高。
高中哲学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大版块进行复习, 把每一个版块的所有原理和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热点梳理出来, 在要求学生逐个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重点把握。这样学生对整个高中哲学就体系明了, 使每一个范畴里的知识点能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部分的复习。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政党、国家机关、公民、主权国家、民族宗教五个主体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典型习题从抓主体的角度落实知识突破重点提高能力。这样整个高中政治五本书就用345的编码串接起来, 学生在宏观上可有效把握知识脉络。
(二) 各种题型:归类总结
教师以题型类别为线索对教材进行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的归类总结。
计算型选择题。在经济常识教材中共有十二个知识点可设计计算题, 把这十二个知识点抽出来, 每个知识点安排一个高考题或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经常复习, 这样可确保计算型选择题不丢分。
措施类主观题。把经济学、政治学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再结合讲解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从主体找措施, 从教材找措施, 从问题的反面找措施, 从材料找措施, 从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中找措施, 并在专题练习和学科综合练习中重点训练和讲解。还有原因类、意义类, 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就在第一轮复习中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
(三) 提高能力:注重讲评
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 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复习讲评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归类讲评
归类的内容很多, 可按考点归类, 按能力要求归类, 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 按高考题型归类, 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如重点向学生介绍组合型选择题的三审九排法, 如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整理出来, 每个易错易混知识点对应一个典型例题, 分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印发给学生训练, 老师和学生互动讲解, 并要求学生经常温习。
2. 重点讲评
在每一份练习和试卷的讲评中要有重点。整体上要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 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典型题时, 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规范。
3. 过程讲评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要想学生为什么会错, 学生怎样才能不错, 引导学生怎样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完成解题过程, 规范语言表述。
4. 变式讲评
注重变式 (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 思维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 单选变成组合选怎么做, 选择题变成问答题怎么做等等。讲评不是就题论题, 更重要的是借题发挥, 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 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 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跟踪讲评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学生利用恰当的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笔者结合自己多届高三教学实践,认为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及不同知识,可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一、自测法(回忆法)
作为第一轮复习,重点是掌握知识点。为此,在复习时,结合考试大纲,采用回忆的方法进行复习。比如复习光合作用(必修)时,结合每一个考点进行回忆:如光合作用的发现、概念、场所、相关色素及其作用、过程(光反应的场所、条件及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条件及反应)、实质、影响因素。若某些知识点回忆不起来,则说明该部分知识未掌握,有必要回到课本上重新学习并掌握。如果能顺利回忆出来,说明本部分知识基本掌握了。
二、互测法(提问法)
在复习某一节时,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提问,其中一位同学结合考纲知识点逐一提问,另一个同学分别作答,然后换位。这种方法适合于在二年级初学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不能利用自测法。
三、归纳法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归纳法。
1、顺口溜归纳法
对一些零碎、学生不易记忆的知识可采用这种方示,如:学生对有丝分裂各期特点觉得多而琐碎,不易记忆,于是引导学生将其归纳成顺口溜:“有丝分裂并不难,多看多记是关键;间期、前期、中后末,人为把它分五段,间期是在分裂前,染体复制在其间;前期染质变染体,膜仁消失纺体现,……“这样,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快便掌握了。
2、联系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特别零碎的知识、学生记住了,但很快就全忘或记不完整了。如:在复习“人和动物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其中涉及到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学生反映太难记,于是我就启发学生将八种氨基酸归纳成一句话,即苏(氨酸)缬(氨酸)这个人既色(氨酸)又赖(氨酸),卑鄙(苯丙氨酸(谐音))、下流(甲硫氨酸(谐音)),你若不信可以亮(氨酸),一亮(异亮氨酸)他的事实。这样把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一句话,学生很快便记住了而且也不易忘。
3、图解归纳法
图解中用节点表示概念,连线和连接词语表示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在将教材上的知识复习之后,通过归纳找出各概念间的关系,以达到全面掌握的效果。如细胞生命的历程图解如下:
4、表格归纳法
运用表格进行分析是最常用的归纳方法之一,包括一般的列举和进一步的比较:这种方法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有序地思考,将比较对象之间的不同点对比着列举出来,而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表: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专家建议,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本指导思想:“以本为本”要以课本为主。有些考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太简单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1、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建议:以每两课为一个阶段,复习完两课后做一套试题,自我检测一下。
2、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建议: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如果考生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
四、心态调整。作为高三应届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能只看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培养,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作为高三复读生要注意课本的复习,只不过要首先总结一下,自己考试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做到对症下药,在平时就要做到有重点的训练。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做游余,轻松制胜。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0年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熟语 第五章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课前高考体验
2009年高考全国卷1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B)
2009年高考(湖南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B)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D 1.(2008·全国Ⅰ,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寥若晨星。
D.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队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答案 B 7.(2008·浙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答案 D 8.(2008·安徽,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 C 9.(2008·广东,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答案 D 10.(2008·四川非延考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A.老张从善如流,和同志们一起商量修改他原先提出的方案。
B.她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越发没精神了,于是想起“人比黄花瘦”的词句,禁不住地顾影自怜起来。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D.那一脸的无奈,把他在生活重压下日渐萎缩的灵魂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答案 C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B.我看见就在那一瞬间,大黄狗忽然戛然而止,不再跟车追赶。
C.记者来到工厂采访,当他们看到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气贯长虹时,不停地啧啧赞叹。
D.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地采取制动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
答案 D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A.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B.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缩不前 C.举棋不定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犹豫不决 D.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答案 C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并且综合能力较强。②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了,应当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③只要你能 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指责我了。A.博闻强志 毫发不爽 身临其境 B.博闻强志 浑身颤抖 设身处地 C.见多识广 毫发不爽 身临其境 D.见多识广 浑身颤抖 设身处地 答案 D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桂林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B.本着曲突徙薪之义,战士们都苦练军事技巧,准备参战。C.战士们趴在壕沿上,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D.一个月后,他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答案 A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5.(2009·四川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B.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C.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
D.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答案 D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B.几年不见,没想到祖父已经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要人搀扶了。
C.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D.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大病初愈,拿起画笔,手却情不自禁地有些发抖。
B.2008年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1月份江苏省各种消费价格纷纷上涨,食品涨幅一马当先。
C.草原上的天气真是气象万千,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乌云密布,大雨滂沱。D.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战士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是他们忘乎所以,继续与山火搏斗。B.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可讲了半天,他根本无动于衷,一点也没听进去。C.这几个百无聊赖的流浪汉不是在台球桌旁观战,就是在角落里打牌。D.在舞厅里,E局长和伴舞小姐几支舞曲下来,已飘然如坐春风。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到我们班获得冠军的消息后,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
B.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是()
A.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B.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C.2008年1月底,长春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长春装点得格外漂亮。
D.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8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C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清朝有种可光明磊落地受贿的方式叫陋规,在春节、端午、中秋“三节”及官员和其太太的生日即“两寿”时可以接受他人孝敬的红包。
D.历史上的这类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惜流风余韵还是绵绵不绝。答案 B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学和初中她都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寒假就要结束了,开学的日子已迫在眉睫。D.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答案 B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天色很暗,那个人的笑容讳莫如深,如同罩在一层雾里。
B.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坚持借鉴、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使文学的百花园呈现出如花似锦的景象。
D.有些人妄想通过散布耸人听闻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嘲笑而已。
答案 D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几百年的肆意开垦让昔日的人间天堂变成了风起沙扬的茫茫黄沙地,但有的人仍不足为训,继续着悲剧的上演。
C.向别人学习要有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态度,自命清高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是()A.一席话说得他羞愧难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涨红了脸站在原地一声不吭。B.天边飘来一朵乌云,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天空。忽然间雷厉风行,大雨如注。
C.很多信得过的产品,这些年来质量下滑,如再不引起足够重视,金字招牌非砸掉不可。D.袁夫人一听,顿时笑得花枝招展,她的声音又尖又利,听起来如同北风穿过墙缝的嘶鸣。
答案 C
作文之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系列讲解5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团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战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作导引
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两个主体:一是大树,二是小草。材料中体现的观点也很明确:“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原因:大树在狂风中“奋力抗争,不屈不挠”,小草在狂风中“抖动战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最终的结果是:“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这里,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要有大树一样的“刚”,又要有小草一样的“柔”,只有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才能走好人生之路。这种立意是最切题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或没有看清前提是“在狂风中”。
题目二
请以“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
这个题目的感性色彩很强。“惊喜”是外在的人或事给予写作者的情感反应,“享受”是写作者亲自体验到的真切的认知。“惊喜”是写作的对象,“享受”是写作的支点。
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提醒,处身自然的意外警示„„一切能产生意外情感的人或事,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写作素材,而其中只有那些能唤起享受体验的东西,才能熔铸成一篇真情流露的个性之作。
一、 定语从句的概念
定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修饰主句中某一名词、代词或句子的从句。它所修饰的词叫做先行词。关系词既引导从句又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因此从句中不能再出现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所替代的名词、代词或词组。)
二、 定语从句的分类
定语从句有两种: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它们的区别是: ① 形式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用逗号分开;而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不用。 ② 意义上,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定语,如果省去,主句的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确;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只是对先行词作附加说明,如果省去,主句的意思仍然清楚。 ③ 语法上,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用that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不用that而用which引导。 ④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作宾语时可省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作宾语时不可省略,介词后的关系词也不能省略。 ⑤ 限制性定语从句一般只修饰先行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修饰先行词,也可以修饰其前面的整个句子或句子的一部分。例如: ① She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which made her mother very angry. ② I have finished the novel that you lent me yesterday. ①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关系代词which代指前面的整个句子,不能用that也不能省略,去掉从句句意完整。 ②是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the novel, 在定语从句中担当动词lent的直接宾语,若去掉从句则句意不明确。
三、 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注意下面例子中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1. I, who am your best friend, can give you a hand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先行词是I, 所以从句中的be动词该用am)
2. There are 40 students, two thirds of whom are league members. (先行词是students, 动词用复数)
3. He is one of the boys who/that are diligent. (先行词是the boys, 所以谓语动词用复数)
4.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boys who/that is lazy. (先行词是the only one, 所以谓语动词用单数)
四、 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的区别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① 名词性从句中的that是连接词,它没有任何意义仅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担当句子成分。而定语从句中的that是关系代词,它必须在从句中担当句子成分; ② 名词性从句中的when、 where、 why、 who、 which等是特殊疑问词,其前无名词或代词做先行词。例如:
1. As is known to everyone,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定语从句, as在从句中作主语,且代指后面整个句子的内容)
2. It is known to everyone that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主语从句, that是连接词,它仅起引导作用,不做句子成分)
五、 定语从句与强调句型的区别
强调句型是: it is/was/could be ... + 强调部分 + that/who + 句子剩余部分。判断是否是强调句型最简单的办法是:把it is/was和that/who去掉后,还能还原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是强调句型,否则就不是。而定语从句里的that/who是关系代词要担当句子成分。
六、 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的区别
状语从句中,容易与定语从句相混淆的是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1. 看有无先行词
当where, when引导定语从句时,其前必定有一个地点名词或时间名词。但当where, when引导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从句时,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句前没有名词,另一种是从句前有名词,但从句并不修饰该名词。例如, ① Bamboo grows well at the places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rain. ② Bamboo grows well where there is plenty of rain. 例①中where前有表地点的名词places, 故为定语从句。例②中的where前则没有表示地点的名词,根据句意,应为地点状语从句。
2. 引导词不同
当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前面有so/such修饰时,常用as替代that/which作引导词, 在从句中担任一定的句子成分,一般不省略。当状语从句中含有so/such ... that结构时,that是从属连词,引导结果状语从句,不担任句子成分。例如, This i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as all of us want to read. 句中as引导的是定语从句,其中的关系代词as指代先行词book, 在定语从句中作动词read的宾语,但不能省略。而This i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all of us want to read it. 句中that引导的是结果状语从句, that在从句中不担任成分,因此从句中仍然保留了宾语it。
总之,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语法重点,学生做题时容易把一些形式上与定语从句相似的句型也当作定语从句来理解,结果产生错误。因此,从某个方面来说,解答定语从句题的关键是弄清它和易混淆句型之间的区别。
一、精心备课
(1)作好试卷的统计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上好讲评课必须事先做好试卷的分析评价。首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试卷上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层次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欠缺些什么,充分肯定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出错率高低进行统计,查明原因归类集中,以便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其次,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试卷的前提下,把试卷中普遍存在的缺漏和失误,作为讲评起点,照顾大多数同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受益。第三,对学生的进步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并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题,要注意因人而异,细心寻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试卷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产生取得更好成绩的愿望。
(2)组织课前学生自纠或互纠。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后,及时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参考答案分发给学生本人或随机分发,让学生自查或互纠,熟悉答案,查找出错原因,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就可得到解决。该步骤要在课前完成,避免在课堂上分析是非选择题时,学生因记答案而大量消耗时间,降低课堂容量。
(3)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坚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防止题海战术。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不断翻新,与此同时,各类模拟题也与日俱增,很多辅导资料打着新课标旗号,卖的仍是过渡教材的旧药。茫茫题海,如何捞金?我认为:习题训练的效果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让每一个训练题都落到实处。为了节约学生的宝贵时间,我们提倡“剪刀加浆糊”的拿来主义,精心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或一轮复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经典试题或与“题型示例”相近的习题(也可以对题型示例进行变式)进行深入地研究,评讲时可纵横展开,多方设问,也可改换方式,逆向思维。以练题来促进解题技能的提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准确性和速度,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不求对知识的理解,大量重复训练。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并不一定能提高高考成绩,因为高考试题的知识点都是落脚在课本上,关键是理解不理解,会不会应用,科学定位训练的难度和密度。
二、课堂教学法要注意综合述评与重点讲评相结合
(1)归类评讲。对难度较大的试题采取归类评讲。把试题分成若干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专门强化重要知识点的,专门启发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专门纠正学生粗心大意的,专门设计思维定式的。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讲评也不至于枯燥乏味。
(2)重点评讲。对难度适中的试题,并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试题,可重点讲。主要突出方法、技巧、规范和规律,严密性和科学性。
(3)学生评讲。对因思维定式和粗心大意造成错误的个别题目,可让学生自己来评讲,也可组织学生辩论和讨论,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4)不讲。不讲也是一种评讲方式,对于试题较简单的,由学生自己根据答案来更正、纠错,也可个别进行辅导。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讲评课中要求学生听出三个层次。第一是答案,对照标准答案查找出自己所答的差距,这也是最基本的讲评;其次是听出解题思路,对于某一类题应该如何去思考,基本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第三是评价命题思路。老师在最后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一道题的命题意图是什么,如何观察领悟,这是较高层次的试题讲解。学生如能注意到并做好这一点,考试时就能准确地把握题意,高效地答题。
(2)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难点“登记注册”。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后将模拟考试中的错题集中分类,并与过去的错题加以比较,找出隐藏其后的知识难点、能力盲点“登记注册”,作为下一阶段临考复习的重点,并按计划逐一解决,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让重难点模拟题回归课本。主要搞清是书本哪些知识点的运用,是原来做过的哪些题的变式,从而减轻记忆的压力,提高应变的能力。另外可在重温课本或笔记中体验方法的运用、回味知识的描述、反思已有的结论,使其产生一种升华的感觉。
四、善于指导学生过好心理关
经过模拟考试,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尽如人意而导致情绪消沉,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失去参加高考勇气的情况;对于他人的进步则往往产生嫉妒心理;对于接下来的复习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下手,产生焦虑情绪。对于该阶段出现的种种心理弊病,我们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对症下药,给予其真诚的人文关怀。
(1)帮助学生认清考试目的。高考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对自己问题的注意,使之对应试更有把握。对于考生而言,没有比发现问题更值得庆幸的事了,这可以使今后复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解决问题的精力更易集中。考试中发现的不足,指出了我们接下来复习的重难点以及复习计划的方向,使我们更好地检测和把握自己。
(2)鼓励学生尽快找回自信。当模拟考试不理想时,指导学生不要总是追忆考试过程,也不要经常和同学谈论此次考试,更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先暂时把自己的目标定低一点,让他们听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者和自己最要好的同学谈谈,或者及时咨询师长寻找解决办法,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平时做得最好的事情,使自己找回自信。
(3)要求学生重过程、轻结果。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结果,而是在努力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学习结果,只有做好了过程,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个过程,成功迟早是属于你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因为考试的结果并不是我们主观意志所能够控制的,还受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只从我们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判断我们自己能力的高低,往往会使我们产生消极的影响。在问收获之前,先问耕耘。
总之,教师在评讲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才能充分发掘习题评讲题的功能,保证复习效果。
摘要: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轮复习课?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找到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精心备课,通过综合评述和重点讲评、学法指导、心理辅导、针对性练题等方法,查漏补缺、扫清知识障碍、突破能力形成的难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理清知识系统。
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 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
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2.要注重利用教材。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查教材中的内容。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
4.语文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总之,第一轮复习需要同学们投入大量的时间,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细心的了解教材,大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并为后面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
二、确保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
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是高三同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长期以来大规模的训练是高三同学学习的传统模式,但综观高三同学的现状及考试结果,总觉得付出和结果的比例不尽如人意。那么,高三同学应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第一轮复习呢?
1.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
高三是繁忙的,为避免顾此失彼,高三同学应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这样,各科就能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能象一些同学那样,把整个晚上的时间都花在钻研难题偏题之上,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查找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当然并不是说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
3.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但为什么高考成绩会不理想呢?这固然与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书写不规范。尤其表现在作文上。当然这并不是要你的字如何洒脱,只是要求你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可以说,书写规范,是你成功的一半。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读书看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书看报的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语文!当然,在高三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藉,但每天哪怕花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也就够了。时间靠自己去挤,总会有的。
5.勤于练笔的习惯。
作文教学,根据大纲,也不过是两周一篇的大作文。虽然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是完全可能的。笔者认为,第一个学期,对作文就要强化训练。每周写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体的文章和20个成语。抄写的目的,是强迫自己去阅读,去开拓视野,去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强化训练,有助于语文成绩实现较大的飞跃。
三、侧重语文阅读写作技法与要求
1、关于阅读
根据高考试卷的分析,同学们最薄弱的环节不外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究其原因,纵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同学们有限的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不能不说是影响阅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那么,高三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
首先,注意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习的文质兼美、针对性强的读物。这样才能“怡情、博采、长才”。
其次,注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语文的阅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感知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力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读书的关键是“读”。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或读两三遍、或快读、或细读、或细读相关段、或跳读、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通过感受阅读,注意学习其中丰富的语言词汇及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比如学习《门》就要了解“门”的象征意义、章法技艺、表现手段等。
鉴赏技法。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在获得身心愉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中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比如学习《长城》,要了解作者纵横古今,联想丰富的表达手法,领悟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比较异同。这是较高要求。学习同类文章,要就其文体、构思、章法、题材进行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异中求同,归纳其共性,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还可“同中辨异”,学会活用,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2、关于写作
首先,从小处着手。
现在话题作文一统江湖,本身范围比较大。一些学生在拟题时不切实际,所拟之题十分空泛,如“论人生”“论教育”,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真情实感,与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强调自我、学做真人、张扬个性的主题格格不入。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无不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要为人而文,以人为本,不要矫情做作。考生应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才能做到情真意切,切忌说大话,空话和废话。
其次,要善于联想。
写作离不开联想与想象,但却讲究想象得法,不要凭空想象。作文题目总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想象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作文命题范围内进行想象。联想在写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联想可托物运思,由此及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拓意境。写作时通过联想,才能打开思路,行笔千言,通过类比,比喻、形似等各种联想使平时积累的材料,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新鲜材料可供积累,无论是街谈巷议,还是小说、新闻、歌曲都可成为积累的素材和联想的对象。
课堂中的学习材料就更可被用于唤起你的联想了。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联想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怆,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豪迈,文天祥“人生知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怀,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品格,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这样的联想,对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注意行文的点面结合。
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要注意面,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看法,即“点”。把“我”摆进去,说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观点。在倡导张扬个性的今天,写出属于“我”自己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如果安于一种模式,那是很可悲的。
第四、勤写苦练,知已知彼。
【高中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推荐阅读: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06-20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体安排06-02
高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计划07-27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总结10-29
高中语文必修五期中复习试题09-29
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全套06-05
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9-21
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