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养生粥及禁忌(精选3篇)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2:薄荷粥
鲜薄荷叶30克,粳米50克。将鲜薄荷叶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弃渣取汁待用;再将粳米淘净,加适量水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叶汁,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具有利咽喉、令人口香作用。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3:绿豆粳米粥
需要绿豆60克、粳米100克。先将绿豆放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这种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4:粳米荷叶粥
粳米250克,荷叶50克,白砂糖20克。将鲜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将荷叶盖于粳米上;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煎熬1小时;粳米熟透揭去荷叶,放入白糖拌匀,停火即成。夏季炎热导致人的胃口不好,一份粳米粥,配上荷叶的清香,不仅能够开胃消暑,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一举两得。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5:莲子百合小米粥
小米100克、大米50克、莲子40克、百合50克、胡萝卜一小个。胡萝卜切碎,与所有原材料一同下锅文火熬煮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此粥可祛湿、健脾养胃,对夏季容易出现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很好的功效。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6:薏米小豆粥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适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7:冬瓜薏米粥
冬瓜200克、薏米40克、糯米50克。冬瓜洗净、去皮去籽切成小丁;薏米、大米一起淘洗干净;将所有原材料一起下锅煮40分钟即可。薏米含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等,同时具有祛湿利水、健脾益气作用;而冬瓜可清热祛湿、利尿;糯米可养胃。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8: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9:生芦根粥
生芦根30克,粳米50克。将生芦根洗净,加水煮取药汁待用;再将粳米淘净入锅熬至粥八成熟,倾入药汁熬至米烂熟即可食用。晨起空腹食用。具有清热、除烦、辟秽除臭的作用。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10: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菊花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此粥可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11:西瓜皮粥
用西瓜皮100克和大米50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再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可防中暑。
大暑最解暑养生粥12:马齿苋粥
大暑养生禁忌6、切勿急躁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大暑养心四部曲有哪些:
1、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
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2、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3、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4、出汗。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时节达到一年最热的时候。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清心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小暑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5、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在柳塘垂钓。披襟当风,则是最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6、斗画眉
画眉,其眉如画,叫声婉转,富于变化,有如百舌鸟。雄者善鸣好斗,人们多喜欢蓄养。将画眉放在高笼中,悬挂在廊之下,精心喂养,极具乐趣。画眉声音悠扬,极为动听,可以解闷添兴。
7、小暑舐牛
一、保持良好心境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所以大家在大暑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保持清净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经常幻想一些树荫,这样能够使你心平气和。
二、调整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三、药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制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与主治: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消暑的功效,适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若干,冰糖椅子口味定,直接用开水浸泡饮用。
功能与作用:此原则具有理气开胃、燥湿除热之功效,对大暑天气引起的脘腹胀满、食欲下降有很好的作用。
四、注意饮食调养
1、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等都是进补佳品。
2、补充蛋白质。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大暑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首选。
大暑养生误区
1.多喝啤酒能解暑
大热天的,喝一杯啤酒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啤酒虽然很也不能贪杯啊。如果多喝了的话,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受到凉意,反而会致使我们全身发热,并会加重口渴和出汗的状况。
2.晨练越早越好
在大暑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晨练越早越好。其实不然,因为在天朦朦亮的时候,室外的空气其实是不清新的,这样不利于人体的呼吸健康。据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在大暑节气的早晨6点前,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是污染的高峰期。
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大暑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3.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许多人在大暑使用空调时,习惯将温度定在某一个值上。其实,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致于经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当然,刚开始利用空调进行调节时,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摄氏度至5摄氏度之间;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摄氏度至10摄氏度。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每次调节以1摄氏度至2摄氏度为宜。
4.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太阳眼镜的镜片颜色越深越能够保护眼睛。其实,相反的,镜片的颜色越深反而会造成眼镜的损伤。所以。我们建议,太阳眼镜的镜片最好是灰色的或者是绿色的。
大暑养生应做什么准备
大暑的到来你是否做好准备了呢?大家都知道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上火,心情抑郁。如何应对炎大暑日呢?
第一、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炎热,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第二、饮食宜清淡
大暑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乏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第三、住房宜清凉
早晚应该打开窗户让房间通风换气。中午的时候室外温度太高,所以建议将门窗关紧,拉上窗帘,把热气挡在室外。这样做有利于室内保持阴凉,会帮助我们睡得舒服一点。
第四、游乐宜清幽
大暑不可远途跋涉,应该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当太阳下山之后,可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大暑的养生粥及禁忌】推荐阅读:
大暑节气的养生要点一览06-30
大暑的饮食养生及传统美食07-20
大暑养生简短文案11-28
大暑的养生妙招及注意事项09-23
大暑养生的注意事项及方法01-16
精选大暑养生问候祝福短信10-05
白露的养生禁忌及注意事项01-03
寒露节气养生禁忌06-04
关于大暑的诗文07-27
大暑节气的民间谚语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