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通用9篇)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篇1

中国是甘薯第一大生产国,甘薯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5]。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的甘薯加工产业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甘薯淀粉加工业主要以传统的家庭作坊手工方式为主,效率低、产量也不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甘薯淀粉加工企业和甘薯酒精生产企业有所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甘薯为原料的休闲食品开始出现;2000-2010年,甘薯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甘薯加工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后我国甘薯加工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6]。

甘薯食品加工类型

传统甘薯加工产品

1.甘薯淀粉甘薯富含丰富的淀粉,是淀粉行业的主要原料,对淀粉进行提取加工的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新鲜的甘薯直接作为原料进行淀粉的提取;二是使用甘薯干作为原料进行淀粉的提取。第一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在甘薯的产地进行直接的加工,而第二种方式主要在工厂中进行。但是由于甘薯淀粉色泽偏暗,在冷水中不溶解,糊液抗剪切、热稳定性及抗酸水解能力差,使得甘薯淀粉的使用面很少。研究表明通过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甘薯变性淀粉不仅能使其更好的满足工业要求而且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经过交联的甘薯淀粉能够克服原淀粉糊热稳定性差、不耐酸碱、透明度差等特点。

2.甘薯饮品甘薯酒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红薯酿酒的工艺简单,投资少,收益大。既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又适合家庭和小作坊酿制,是一个经济实惠,风险又少的“短、平、快”致富项目。近年已有利用甘薯与其他原料结合开发新型食品,马栎等研究了以甘薯、大米、牛乳为原料制备饮料的工艺,该饮料不但具备大米与甘薯的特有风味,还具有多元的营养价值;孔庆新等研发出一种“紫山药紫甘薯保健酸乳”,该产品不但具有乳酸菌饮料特有的全价食品特性,还兼具紫山药和紫甘薯的营养与保健作用。

3.其他传统甘薯加工食品甘薯加工食品主要是以甘薯为原料,将其与多种食品原料相结合制成风味与营养都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加工产品。如甘薯脱水制成甘薯干,也有与糖、芝麻等混合采用风干、油炸、烘烤等方法加工的风味甘薯片;利用甘薯加工的甘薯粉丝早已是饭桌常客。孙海军等人研究了以红安红薯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的方法制作免油炸红薯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要点。利用红薯制糖是一种传统的制糖工艺。顾仁勇等研究制作甘薯软糖的配方和工艺;李冬梅等以鲜甘薯、木瓜和南瓜子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凝胶剂和甜味料的复配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得出适宜制作复合保健软糖的最佳配方。不过目前甘薯加工食品的开发,大多产品生产处于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并未将科研成果与甘薯产业化生产进行良好对接。

现代甘薯加工食品

1.甘薯全粉甘薯全粉是一种新兴的甘薯加工产品,是甘薯脱水制品中的一种。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经挑选清洗、去皮、切片、护色、热烫、冷却、烘干和粉碎等工艺过程,得到的包含除薯皮外全部干物质的粉末状产品统称为甘薯全粉。甘薯全粉基本保留了鲜甘薯原有的营养、风味,且具有良好的再加工性能,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甘薯贮藏期出现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因而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前景。生产甘薯全粉是集中大规模转化甘薯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区域订单式甘薯种植、加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甘薯全粉在不添加任何其他辅料进行复水时,虽然能获得与新鲜甘薯捣成的泥状物相似的营养和外形,但是从感官评价上看,其色泽较暗,风味和口感比新鲜薯泥差,而且容易结块,不易成泥。从甘薯本身看,虽然它的营养成分较为齐全,但是在比例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故需要对甘薯全粉添加辅料,以调制成色泽和口感更佳,营养更全面,更易于冲调的产品。

李思宁等甘薯颗粒全粉品质与鲜薯基本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颗粒全粉的复水性与鲜薯中的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色泽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气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甘薯颗粒全粉得率与鲜薯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得率与鲜薯的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段婧等在保持甘薯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前提下,研究将甘薯全粉与面粉按适宜比例混合,加工成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新型复合甘薯营养面粉。

2.甘薯功能成分提取物黄酮类物质在抗氧化反应中不仅能清除链引发阶段的自由基,而且可以直接捕获自由基反应链中的自由基,阻断自由基链反应,起到预防和断链双重作用。红薯和红薯叶能够降低血压、降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及免疫能力,这些功效都与红薯及红薯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张彧等的研究表明红薯茎叶多糖提取物抑菌活性虽稍弱于苯甲酸钠和丙酸钙但仍有一定抗菌作用,且在偏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强,无任何毒副作用,用于食品还可增强食品营养价值;田迪英研究了红薯各个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薯梗、茎、叶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抑制率。红薯及红薯茎叶黄酮类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防腐活性,以上研究说明红薯茎叶多糖提取物适合作为一种纯天然的食品防雾剂及食品营养强化剂。

膳食纤维(DF)是一种复杂的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而对维持人体健康又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控制人体的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红薯渣是红薯生产淀粉过程中的副产品,孟秀梅等利用生物技术降解与转化红薯渣,获得膳食纤维饮品,为红薯渣的深加工和提高红薯渣的经济价值开辟新途径。幸宏伟等利用纤维素酶法将原料中的膳食纤维降解为可溶性膳食维,经4倍无水乙醇沉淀后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获得最佳纤维素酶法降解膳食纤维条件,提高红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红薯可溶性膳食纤维一方面可以用于糕点、饼干、膨化食品等低热谷物食品和各类保健饮料中,是比较理想的天然添加剂,将其添加到食品中作为胶凝剂、增稠剂和乳化剂,还能提高食品的保水性与保形性,提高冷冻一融化稳定性等。另外也可直接制成高活性的膳食纤维保健产品,一定程度上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从而大幅度提升其经济附加值。

甘薯蛋白、甘薯糖蛋白及甘薯多糖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

甘薯食品产业前景分析及展望

甘薯作为一种健康食物,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近年来,针对甘薯某些重要营养元素的研究空前活跃,随着甘薯生化结构和功能成分的分析、提纯和动物医学实验的大量开展,人们对甘薯作为健康食品的认知越来越深入,逐步从感性阶段进入到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阶段,甘薯作为健康保健食品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随着城镇居民食物结构变化,甘薯已从粮食主体地位逐步退出,社会健康保健食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休闲食品在食品消费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甘薯休闲食品作为休闲食品的一种,也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与广阔发展空间。

但由于甘薯加工植根于传统的农民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落后的加工方式、小而散的加工格局等导致了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甘薯食品加工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甘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将甘薯研究与甘薯产业联系起来,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生产力;其次提高甘薯加工水平,甘薯生产加工中的生产流程,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都对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最后是要加大甘薯综合利用的程度,甘薯的根茎叶都是可食用的部分,但甘薯工业化生产加工中利用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甘薯地下部分的块根,且在甘薯淀粉加工及甘薯功能成分提取时会造成原料的极大浪费,可以在接下来的甘薯食品开发中研究利用好甘薯副产品加工并进行原料的二次利用,提高原料利用效率。

总体来说甘薯及其副产品因为极高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受到了消费者广泛喜爱,发展甘薯产业顺应了全球大兴甘薯产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通过甘薯深加工提高甘薯产品的附加值,甘薯产业将拥有极其广阔的前景。

摘要:甘薯这个传统的农作物因为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及高产稳产一直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深入研究甘薯食品及其副产品顺应了甘薯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甘薯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和甘薯食品的加工类型;并对甘薯食品产业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参考文献

[1]邓学良,周文化,付希.甘薯食品产业发展概况与前景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5):15-16.

[2]赵祉强,李燕,孙冬梅.甘薯的保健功能及甘薯茎叶保鲜工艺[J].山东食品发酵,2013(2):14-16.

[3]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杂粮作物,2003,23(3):162-166.

[4]王友升,董银卯,宋彦,等.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保存与定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5.

[5]何继文,程力,洪雁,等.甘薯全粉加工中无硫复合护色工艺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9):275-284.

精白甘薯粉丝加工方法 篇2

一、原料及配方 甘薯(去皮、无泥沙)97%,明矾(食用级)0.15%,单甘脂(分析纯、食用级以上)0.05%,石灰水(分析纯、食用级)0.1%,食盐2.7%。

二、主要设备 甘薯清洗机、打浆机、分离机、胶体磨、真空泵、混合机、真空搅拌机、振动漏粉机、煮粉机、冷柜、热风干燥机。

三、工艺流程 甘薯清洗去皮→打浆→提取淀粉→微细化处理→漂白处理→脱水→混合→真空压处理→挤丝→预煮→冷却→冷冻老化解条→烘干→包装→成品入库。

四、操作要点

1. 原料。选用新鲜、无腐烂、淀粉含量高的甘薯。

2. 清洗。甘薯放入清洗机中,清洗泥沙和滚动去皮。

3. 打浆。将洗净的甘薯放入磨浆机磨浆。

4. 淀粉分离。用酸浆沉淀法,在淀粉中加入酸浆水搅拌后沉淀。沉淀后,除去上层浑水和蛋白质层,加清水搅拌过筛,自然沉淀。

5. 微细化处理。把分离出的淀粉用泵打入胶体磨中进行微细化处理,得到细度均匀的淀粉。

6. 漂白处理。往淀粉浆中加入适量的碱,以去除浆液中的色素及杂质,再加酸除去淀粉中的蛋白质,并中和处理时残留的碱,抑制褐变。最后加入生物活性物质酶,分解淀粉中的杂质。这样经过几次搅拌沉淀,可将浮在上层的渣质去除,得到洁白如玉、无杂质的淀粉。

7. 脱水。将沉淀后的淀粉取出,晒干或烘干脱水,使含水量降至35%。

8. 混合。先取淀粉总量的3%~4%用少量温水(40~50℃)搅拌均匀后,加入沸腾的开水,迅速搅拌至呈现透明而黏稠的芡糊,再将明矾、单甘脂、石灰水、食盐等溶解后与芡糊及剩下的淀粉一同倒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形成淀粉团(含水量为30%~40%)。

9. 真空压处理。将混合好的淀粉团送入真空搅拌机中,抽真空,搅拌,去除绝大部分空气。

10. 漏粉、煮粉。将真空处理好的淀粉团投入漏粉机中,用漏勺漏出粉条,并调节漏粉机与煮锅的高度,以控制粉条的粗细。待煮锅内水沸腾后才能加工漏粉。

11. 冷却。将煮熟的粉条捞出,立即置于冷水中冷却定形。

12.冷冻老化解条。将冷却定形的粉条剪成规定长度,送入冷冻库(温度为-18℃)中冷却12~18小时,取出解条在干燥机中烘至规定的含水量(≤14%),然后包装、装箱。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篇3

为探明紫心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条件,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肥、生长调节剂、种植密度、收获期和薄膜覆盖5个因素对紫心甘薯产量以及花青素含量、烘干率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尿素150 kg/hm2和氯化钾150 kg/hm2,施用多效唑浓度900 g/hm2,栽后150 d收获,密度控制在6.75万株/hm2的畦沟盖膜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在施氯化钾150 kg/hm2,用膨大素浓度165 g/hm2,栽后150 d收获,种植密度5.2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花青素含量;在施尿素150 kg/ 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多效唑浓度900 g/hm2,栽后150 d收获,种植密度3.7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使干率和淀粉含量达到最高.

作 者:钱秋平赵文静 陆国权 QIAN Qiu-ping ZHAO Wen-jing LU Guo-quan 作者单位:钱秋平,QIAN Qiu-ping(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

赵文静,陆国权,ZHAO Wen-jing,LU Guo-quan(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篇4

一、甘薯生产基本情况

1、生产面积

目前大兴区种植甘薯总面积4.6万亩,占全市甘薯总面积(8.2万亩)的56%,主要分布在永定河东岸的庞各庄、北臧村、魏善庄、榆垡等镇,其中庞各庄镇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

2、品种结构

品种以优质遗138和早熟高产的红心王为主,搭配五彩甘薯、水果型、蔬菜茎用型等特色品种及京薯系列、遗190等。

3、种植模式

单作以地膜甘薯为主,占总面积的65%以上,地膜+4米棚双覆盖栽培方式占总面积的10%左右,间作套种以西瓜套甘薯,果树间作甘薯方式为主,占总面积的20%,露地栽培方式占4.5%。其他方式如大棚+4米棚+地膜多层覆盖占0.5%。

3、上市时间及产品走向

大棚甘薯在6月上、中旬上市;4米棚在6月中、下旬上市;地膜、露地和间作套种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大兴区甘薯产品的走向主要是北京市场。

5、经济效益①地膜:亩产1500-3000kg,产值750-1500元,亩成本200-400元,纯收入500-1000元。②林果与甘薯间作:在3-4年幼龄果树或高枝换优的果树地内间作甘薯,亩产甘薯1000-2000kg,产值500-1000元,亩成本150-250元,比果树单作增加纯收入350-750元。③瓜薯间作:甘薯产量产值略高于果树间作,纯收入多增加100元。④地膜+4米棚:亩产1200-2500公斤,产值:3000-3500元,亩纯收入2000-2500元以上。

二、发展优势

1、土壤资源优势

大兴区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受历史上永定河决漫影响,土壤以沙质为主,各类沙性土壤占65%以上。庞各庄、北臧村等甘薯集中产区,是此沙区的一部分。该区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等因素比较协调,上述因素有利于甘薯对水分、营养的吸收和养分积累,产品外观漂亮、整洁、口感好,品质优良。

2、气候资源优越

大兴区无霜期209天,光照充足,是北京市光照最充足的地区之一,能够充分满足甘薯对温度光照的需要,有利于块根形成与膨大,获得优质高产,形成了生产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甘薯产业的发展。

降水的主要特点是干旱年多于丰水年,降水量偏少。年平均降水量560mm,现农业用水基本为地下水。全区水质较好,无污染,有利于无公害产品的生产。

3、生产规模优势

大兴区甘薯生产面积近几年一直在4.5万亩以上,位于京郊各区县首位,是北京市甘薯的主要产区。

4、区位优势

大兴区位于首都的南郊平原,背靠首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城市人口众多,消费水平高,需求量大,拉动了甘薯产业的发展。区域内交通极为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的北、西、东三面环山,只有大兴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要冲,区位优势日渐明显,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乃至整个黄河以南各省分农产品及农用物资进入北京的重要门户与关口,具备良好的建设农业物流中心的条件,对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大型都市农业具有独特意义。

5、科技及信息优势

大兴区背靠首都,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可为大兴区甘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处于全国领先行列,已成为全国甘薯新优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之一。首都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快,当地政府和农民可以迅速获得国内外最新的品种、技术以及产销信息,从而使大兴甘薯产品迅速占领首都市场。

6、经济实力雄厚

北京市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各级政府有条件在农业生产上投资,因此农业生产项目很容易得以实施,为甘薯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其它行业中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也开始投资农业,拓宽了资金筹措渠道。

三、存在问题

1、与河北、山东、四川等甘薯产区比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很难吸引一般加工企业前来采购原料或投资建厂。

2、现在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遗138和红心王,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品种比较单一,虽然市场对甘薯茎叶型有需求,但没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未形成市场。

3、由于连作,有些地块茎线虫病、黑斑病发生较重,目前缺少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4、留种和育苗以一家一户的形式居多,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难以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种苗的质量难以保证。

5、目前我区甘薯加工企业只有两家,加工量小,加工多为大众化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6、分散储存、技术落后,在储存期间经常发生病、冻、烂薯现象,难以保证质量和数量。

四、产业发展定位

大兴区有适宜甘薯生长的优越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生产经验丰富,生产和技术基础良好,交通方便,与首都这个大消费城市紧密相连,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

我区的自然条件与河北的廊坊、固安等地差异不大,生产成本没有优势,生产规模比不上河北。因此以降低成本、发展规模化经营提供廉价原料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我区地处首都、高消费群体庞大,产品运输成本低,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云集,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速,这些都是优于其他地区的有利条件。所以在甘薯产业发展战略上首先应该定位在高科技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加工、甘薯文化传播上,在这个战略目标指导下,制定甘薯产业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五、产业发展规划

1、全区整体规划布局

在现有甘薯产区的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建成大兴甘薯种植业的二带五区:即薛-赵路产业带、芦-求路产业带。魏善庄镇、榆垡镇、北藏村镇、安定镇、礼贤镇五各产业区。在薛赵路两侧5公里内,以定福庄、梁家务、保安庄、田窑、丁村、梨花村、赵村等为中心,共发展甘薯种植面积15000亩,在芦求路、庞各庄、北藏村境内5公里两侧,发展甘薯种植面积15000亩。形成大兴区甘薯产业的二个中心带。在魏善庄、榆垡、北藏村、安定、礼贤五镇发展五个万亩种植区。到2007年全区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量2.5~3亿公斤。

2、全区甘薯种植品种结构调整

改进现在甘薯品种较单一且老化的局面,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引进适于工业化(化工)加工、食品保健加工和菜用加工等专用型品种形成以供应首都食用为主兼能满足不同方向需求的甘薯品种布局,其中重点引入食品保健和蔬菜型品种,保证本区常年因地制宜,并满足市场需求品种达到20个左右。

3、全区甘薯保护地建设 按甘薯生产总体规划目标运作的同时,建立甘薯中心精品产业带,以庞各庄境内里薛赵路、芦求路为核心建立甘薯精品产业带,甘薯精品及新品种观光展示园,弘扬甘薯文化。利用3年时间在二带内发展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15000亩,即可使甘薯提早上市,又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可发展双季甘薯生产,提高土地及资源利用率。

4、提高甘薯生产机械化水平:

改进我区目前甘薯人工体力种植为主的水平现状,发展甘薯生产整地作垄、复膜栽种、管理和收获、运贮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提高规模种植的保证度。

5、加强甘薯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推广

聘请国内薯类界鼎级专家介入本区甘薯发展,汇集国内外适种优新品种进入大兴参试比武,开展工厂化甘薯育苗,组织培养无毒薯苗,开展甘薯平衡施肥和综合防治甘薯线虫病、黑斑病技术研究开发。建立国内北方甘薯培训中心,3年内培训本地及国内求学人员5000人次以上。建立现代化甘薯工厂化育苗场和甘薯品种资源现代贮藏库,保证技物结合供应生产,实现种质资源保存。达到年生产优质种苗亿株和安全存贮种薯10吨以上的水平。

6、引进和发展甘薯加工业

在现有甘薯加工业的基础上引进3~5家甘薯、化工、食品、保健品加工生产的企业年销纳甘薯0.5~1亿公斤,实现甘薯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线连接

7、建立甘薯产销协会,实现产销各方权益的保护

建立大兴区甘薯产销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甘薯产销协会汇集甘薯生产、技术、营销方面的各种人才和实业者,运作和实施甘薯产业发展大业,尽快实现与世界甘薯市场的成功对接。

六、2005-2007年重点工作

1、扩建甘薯种苗繁育中心,进行工厂化育苗

在庞各庄镇定福庄200万株育苗场的基础上,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建立高标准甘薯种苗繁育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1亿株。

2、建立甘薯研发和培训中心

建议在庞各庄镇建立甘薯研发和培训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计划引进优良的鲜食型品种5-6个、烤食型品种8-10个、加工型品种5-6个、茎用型等甘薯品种10-15个,并进行技术配套,使我区成为全国甘薯品种资源中心之一。

进行脱毒种苗繁育技术等项目的研究,为甘薯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培养生产技术人员,开展栽培技术研究,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3、“中华甘薯文化园”建设

建议在庞各庄镇建设“中华甘薯文化园”,以科研、示范、展示和建立培训基地为核心,将园区重新规划,按照甘薯的功能、季节、种类,甚至颜色,建立有观赏价值的甘薯园艺景观。同时建立工厂化生产、园艺化生产以及体现现代甘薯栽培技术的新的生产工艺示范区、国外各种甘薯试种区。与此同时建立甘薯文化展览中心或博物馆,展示甘薯的营养、药用、烹饪等方面文化知识,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庞各庄乃至大兴的甘薯标志性项目,成为甘薯文化的主题公园。

4、注册大兴区甘薯产销协会,打造大兴品牌

大兴区甘薯产销协会即将注册成功,大兴甘薯的产品商标已完成设计,预计2005年初完成商标注册,通过协会的宣传和市场开发,让大兴甘薯打入首都各大超市,让市民逐渐认识到甘薯是时尚的保健食品,并且想吃买得到。

5、发展设施栽培面积,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

棚室栽培可使甘薯产值提高2-4倍,还能种一茬果菜类,4年内计划发展1万亩。继续推广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解决茎线虫对甘薯的危害,实现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利用首都大市场,重点发展鲜食型和茎叶型品种

首都人口多,产品销售市场大,对鲜食型和茎叶型甘薯的销售十分有利,应重点发展。我国甘薯茎叶资源丰富,把幼嫩茎叶用作蔬菜,是解决夏季伏缺最理想的蔬菜,既可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又可提高甘薯的综合利用价值。因此计划4年内在庞各庄、北臧村建立鲜食型甘薯生产基地3万亩,建立茎用型甘薯生产基地0.8万亩。

7、发挥媒体作用,宣传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

利用首都信息传播速度快,新闻媒体众多的优势,扩大甘薯营养保健作用的宣传,引导消费,激发潜在需求。

8、建立万亩甘薯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甘薯整体生产的发展

建议在庞各庄、北臧村等镇建立万亩甘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主要生产鲜食型、礼品型甘薯。通过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水平、生产效益,使产品达到安全食用农产品的标准,最终建成8万亩的鲜食型、礼品型、加工型甘薯生产基地。

9、发展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

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企业的引进工作,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高附加值甘薯加工产品,如甘薯全粉等,丰富产品种类,增加甘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根据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建立加工型甘薯生产基地0.8万亩。

10、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出口

以北京市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为平台,建立大兴区甘薯生产销售体系。以大兴区甘薯产销协会为龙头,建立网站,进行信息交流和产品销售,拓宽甘薯销售渠道,努力实现出口有所突破,到2008年力争出口5000吨(占当年加工量的14%),达到协助农民销售产品,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1、开发观光旅游产业

甘薯科学施肥技术 篇5

一、苗床施肥

甘薯苗床床土常用疏松、无病的肥沃砂壤土。育苗时一般每亩苗床地施过磷酸钙25千克、优质堆肥700~1000千克、碳酸氢铵15~20千克, 混合均匀后施于窝底, 再施2500~3000升水肥浸泡窝子, 收干后即可播种。苗床追肥根据苗的具体情况而定。火炕和温床育苗, 排种较密, 采苗较多。在基肥不足的情况下, 采1~2次苗就可能缺肥, 所以采苗后要适当追肥。露地育苗床和采苗圃也要分次追肥。

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酸铵100克。要注意的是, 剪苗前3~4天停止追肥, 剪苗后的当天不宜浇水施肥, 等1~2天伤口愈合后再浇水, 以免引起种薯腐烂。

二、大田施肥

1.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无机肥为辅。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具体施肥量, 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以上的地块, 一般施基肥5000~7500千克;每667平方米产2500~4000千克的地块, 一般施基肥3000~4000千克。同时, 可配合施入过磷酸钙15~25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碳铵7~10千克等。施肥采用集中深施、粗细肥分层结合的方法。基肥的半数以上在深耕时施入底层, 其余基肥可在起垄时集中施在垄底或栽播时进行穴施。这种方法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 更能发挥肥料的作用。基肥中的速效氮、速效钾肥料, 应集中穴施在上层, 以便薯苗成活后即能吸收。

2. 追肥。

追肥的原则是“前轻、中重、后补”。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提苗肥:提苗肥能够补基肥不足和基肥作用缓慢的缺点, 一般追施速效肥。追肥在栽后3~5天内结合查苗补苗进行, 在苗侧下方7~10厘米处开小穴, 施入一小撮化肥 (每667平方米1.5~3.5千克) , 施后随即浇水盖土, 也可用1%尿素水灌根;普遍追施提苗肥最迟在栽后半个月内团棵期前后进行, 每亩轻施氮素化肥1.5~2.5千克, 注意小株多施, 大株少施, 干旱条件下不要追肥。 (2) 壮株结薯肥:追肥时间在栽后30~40天。施肥量因薯地、苗势而异, 长势差的多施, 每667平方米追硫酸铵7.5~10千克, 或尿素3.5~4.5千克, 硫酸钾1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长势好的, 用量可减少一半。如上次提苗或团棵肥施氮量较大, 壮株催薯肥就应以磷、钾肥为主, 氮肥为辅;不然, 要氮、钾肥并重, 分别攻壮秧和催薯。基肥用量多的高产田可以不追肥, 或单追钾肥。 (3) 催薯肥:又称做长薯肥。在甘薯生长中期施用, 能促使薯块持续膨大增重。一般以钾肥为主, 施肥时期一般在栽后90~100天。催薯肥如用硫酸钾, 每亩施10千克;如用草木灰则施100~150千克。草木灰不能和氮、磷肥料混合, 注意分别施用。施肥时加水, 可尽快发挥其肥效。 (4) 裂缝肥:甘薯生长后期, 薯块盛长, 在垄背裂缝处所施的追肥, 叫裂缝肥或白露肥。实践证明, 容易发生早衰的地块、在茎叶盛长阶段长势差的地块和前几次追肥不足的地块, 在薯蔸土壤裂开成缝时, 追施少量速效氮肥, 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铵4~5千克, 对水500千克;或用人粪尿200~250千克, 对水600~750千克, 顺裂缝灌施。 (5) 根外追肥:在栽后90~140天, 喷施磷、钾肥, 不但能增产, 还能改进薯块质量。具体方法为:用2%~5%的过磷酸钙溶液、或1%磷酸钾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10%过滤的草木灰溶液, 在午后3时以后喷施, 每亩喷液75~100千克。每隔15天喷1次, 共喷2次。

三、注意事项

甘薯储藏技术 篇6

一、室内储藏法

甘薯怕冷,温度过低时易受冻,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烂;温度过高又会生芽,储藏时最好将室温控制在15℃左右。甘薯受潮后很容易受病菌侵害,造成腐烂,最好放在透气的木板箱内保存。若没有木箱,可在堆放甘薯的地方和靠墙处垫上木板,薯堆上再盖些灶灰,以防受潮。白天气温较高时,应适当打开窗口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防止冷风吹入。从市场上买回的甘薯最好放在太阳下晒几小时,以减少伤口水分,促进愈合,在取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

二、切片晒干储藏法

把甘薯切片,放到房上或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避免雪盖雨淋。晒干后,放在室内干燥地方储藏,吃前用水泡一下。

三、地窖储藏法

地窖的深度以3米左右为宜,如果窖内比较干燥,可洒几桶清水,以保持窖内湿润。存放甘薯前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洒地窖,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储藏前应选择无病菌、无病虫危害的甘薯,不要损伤薯皮。甘薯按大小分级堆放,不可堆得过满。甘薯入窖初期,应以通风散湿为主。先封闭1~2天,再打开窖门及气孔,让气温稳定在12~13℃,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寒冬为储藏中期,关好窖门及通气孔,保温为主。立春后为储藏后期,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打开窖门或通气孔,通风散热。

(作者联系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农科所 邮编:514071)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篇7

系(院):生物工程系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选修课

1、前言

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其对于专业知识储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了本地区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主要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技术》作为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园艺生产类职业岗位中从事果蔬产品的采收、分级、包装、贮藏等工作,必须具备贮藏果蔬的选择确定、采收、采后处理质量控制等能力。

1.2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为贮藏部分和加工部分。贮藏部分主要包括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基础知识,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运输,园艺产品贮藏方式及主要果品及蔬菜花卉的贮藏等。加工部分包括园艺产品加工保藏基础,加工前预处理,园艺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其他加工保藏的新方法。

1.3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园艺学通论,掌握园艺学(果树、花卉和蔬菜等)共性的、基础的内容,学习者还应有植物学、花卉栽培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

2、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园艺产品采后贮藏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实践技能。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及实用技术。【专业能力】

1.了解贮运保鲜技术的任务与发展动态;

2、熟悉采前因素、采后生理与果蔬产品质量的关系,对果蔬产品贮运的影响;

3、掌握果蔬自身化学成分与品质质量的关系及其在贮运保鲜中的变化对质量的影响;

4、了解果蔬产品采收、采后处理、商品化运输与果蔬贮运保鲜质量控制的关系;

5、了解果蔬贮运保鲜主要设施的质量控制特点;

6、使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

7、使学生了解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最新发展动态;

8、使学生认识到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法能力】

9、能够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确定贮藏产品种类与品种;根据产地调查分析组织货源;能够通过感官检测果蔬品质;

10、能够确定采收方案,确定并判断采收成熟度,组织采收工人并能亲自按采收操作规程开展采收工作;

11、能够确定采后处理方案,组织采后处理工人并能亲自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12、能够制定运输工作方案,跟车管理;

13、熟悉主要果蔬产品贮藏所需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条件;

14、掌握常用贮藏保鲜设施的关键管理技术;

15、熟悉果蔬产品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6、学会果蔬加工技术中干制品、糖制品、罐制品、汁制品、酒制品等原料选择与加工的基本技术;

17、能够解释果蔬加工中出现的原料褐变、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汁制品浑浊、商品异味等异常现象与相关工艺操作。【社会能力】

18、学习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利用各种学习途径进行学习的信息检索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19、工作能力:具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工作任务的能力;具备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和市场意识;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丝不苟工作作风,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团队协作共事能力、求真务实;

20、创新思维能力:按照并满足市场与顾客的消费需要,提出新的创意的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项目1 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基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果蔬的理化性质与贮藏保鲜的密切关系。掌握影响贮藏的各种采前因素。

掌握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理解呼吸强度与果蔬贮藏的关系,乙烯代谢在果蔬贮藏中的作用;牢记果蔬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教学内容】

任务1.1 园艺产品的化学特性

任务1.2 采前因素对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性能的影响

任务1.3 采后生理对园艺产品贮运的影响

项目2 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及运输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是其贮藏、运输、销售、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果蔬采收及采后处理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和前景。【教学内容】

任务2.1 园艺产品的采收

任务2.2 园艺产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项目3 园艺产品的主要贮藏方式

【教学目标】

果蔬主要的贮藏方法如:简易贮藏、机械冷藏、气调贮藏等原理、特点及管理技术;典型南方果品、北方果品、蔬菜的贮藏技术要点。【教学内容】

任务3.1 常温贮藏保鲜

任务3.2 低温贮藏保鲜 任务3.3 气调贮藏保鲜 任务3.4 其他新技术贮藏

项目4 主要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果品、蔬菜、花卉主要品种的贮藏特性,适宜的贮藏方式、贮藏条件、贮藏病害及其控制措施;重点控制当地主要果品、蔬菜、花卉的贮藏技术,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教学内容】

任务4.1 主要水果的贮藏技术 任务4.2 主要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任务4.3 主要花卉产品的贮藏与保鲜

项目5 园艺产品加工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果蔬加工品的种类和特点,了解果蔬加工对水质、添加剂及原料的要求;掌握果蔬腐败变质的原因和对加工原料的处理方法。【教学内容】

任务5.1 加工用水及处理 任务5.2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任务5.3 加工原料处理

项目6 园艺产品加工技术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果蔬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学会果蔬干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罐制品、汁制品的基本操作技能。假设提供几种果蔬原料,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加工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2-3种果蔬加工制品。【教学内容】

任务6.1 果蔬罐藏 任务6.2 果蔬制汁 任务6.3 果蔬糖制

任务6.4 果酒酿造技术知识链接

任务6.5 果蔬干制 任务6.6 果蔬速冻 任务6.8 MP果蔬加工技术

任务6.9 食用花卉(花卉食品)的开发 任务6.10 干燥花与压花加工制作 任务6.11 园艺产品的综合利用

项目7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国内外有关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行业的新动态及新兴技术,并知道目前基本应用的概况。【教学内容】

任务7.1 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新技术 任务7.2 园艺产品加工新技术

实践教学

实训一

乙烯吸收剂的制作及效果观察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学会乙烯吸收剂的制作方法及注意要点,并通过乙烯吸收剂的使用效果,观察其作用。

实训二

果蔬催熟

【实训目的】

学会催熟和脱涩的操作技术。

实训要求

注意控制催熟和脱涩的温度和时间

实训三

梨罐头的制作

【实训重点】

学会梨罐头的制作工艺要点。

实训要求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注意个人卫生。

实训四

腌制品的制作

【实训重点】

腌制品的制作工艺要点

实训要求

1.洗净所有的原料和辅料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

实训五

果丹皮的制作

【实训重点】

果丹皮制作的技术要点

实训要求

1.洗净所有的原料和辅料

2.注意控制浓缩时间和温度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

4、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学活动建议

1.教学内容选择时,充分体现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使得教学内容切实符合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岗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职业性,增强其岗位适用性

2.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倡导基于问题为本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效学习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充分运用教学资源,采用讲授、案例讨论、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录像、果蔬储藏库和加工企业参观或见习、自学和辅导等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倡导同学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协作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演示、模仿、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经过严格训练,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流程。

4.2 学习评价建议

1.建立一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的《园艺产品产藏于加工技术》学习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2.明确《园艺产品产储藏与加工技术》学习评价的主体与责任,不仅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自评、互相评价,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真实促进学生的学习。

3.《园艺产品产藏于加工技术》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及职业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关专业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

4.把握《园艺产品产藏于加工技术》学习评价的目标,有层次的、有侧重地评价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学习对象,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5.《园艺产品产藏于加工技术》学习评价形式可有理论考核,如测验、作业、提问、书写实验报告;操作考核,如基本技能培训、专题实验、技能竞赛、基本技能考核等。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查)相结合的形式。1.理论考核 70% 2.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30% 以上比例可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整。

4.3教学评价

1、校内督导评价

2、学生评价

每学年末组织校内督导及学生学生评教,针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内容,考勤制度让学生评教,对课程教学教学效果开展评价。

4.4 教材与教辅

【教

材】

高职高专统编教材《园艺产品产储藏与加工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实训指导书】

《果蔬贮运保鲜技术实训指导书》(自编)

【技能题库】

《果蔬贮运保鲜技术技能鉴定题库》(自编)

【素材库】

果蔬贮运保鲜技术资料

【参考资料】

1、《实用果蔬保鲜技术》(李喜宏、陈丽编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园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3、《果品品质研究》(关军峰主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5课程教学团队

1)教研室主任: 2)主讲教师:

5.课程建议 5.1 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5)加强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指导,教师要手把手的教,多作示范。6)教学中注重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5.2考核评价建议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评价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对学生的评价】。

5.其它

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甘薯产品加工技术 篇8

机械加工当中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加工现代化发展的体现,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在当前比较广泛,这是在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在对数字控制技术的应用下,对机械加工的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数控技术应用对工艺参数能进行改变,从而在制造新的产品的时候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1]。在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下,能将普通机床难以完成的加工要求高效的完成。数控加工技术在对模块化的标准工具应用下,就能节约时间,并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等。

1.2应用重要性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9

一、品种选择

淀粉加工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徐薯18、豫薯7号、豫薯12、豫薯13、梅 营 1 号;食用或商品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北京553、苏薯8号、徐薯34等。

二、培育壮苗

苗壮是丰产的基础,苗足是早栽和合理密植的保证。

1. 苗床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3~5年未种过红薯的疏松土壤作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做成长度不限、宽1.2米的畦面。

2. 育苗方法。 排种前将苗床底上垫一层猪、牛粪,作为酿热物。再铺上一层20~25厘米厚的表土。选择表皮光滑,大小适中(125~200克)、无病、无伤、无冻害的薯种进行排种。排种时将第二块种薯的头部压在第一块种薯1/3的尾部,使其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每平方米排种量为22.5~25千克。排完种后,立即覆盖2~3厘米厚的表土,使种薯不外露,最后平铺地膜。

3. 苗床管理。 薯芽出土后,揭去地膜,每次剪苗后及时喷施速效肥。

4. 假植。 待苗床薯苗长至5~6叶时,在苗床中拨苗假植在另一个畦上,立即浇水。薯苗活棵后,中耕松土,适当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肥。待薯苗长到20厘米、薯蔓藤叶覆盖全田时,可剪苗栽插大田。每次剪苗后及时喷施速效化肥。

三、整地施肥

1. 深耕起垄。 春薯在冬季深耕25~30厘米左右的基础上,早春耕耙后早起垄,春薯的茎蔓较长,以垄宽70厘米、垄高30厘米左右为宜;夏薯要尽早起垄,夏薯茎蔓较短,以垄宽60厘米、垄高23厘米左右为宜,要求垄距匀、垄要直,垄面平、垄土宣、垄心耕透。

2. 施肥。 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生长前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

在整个甘薯生长过程中重点要抓好四种肥料:一是催苗肥。二是壮株肥。三是促薯肥。四是后期防衰肥。

四、栽植

1. 适时早栽,一次全苗。春薯4月中旬~5月上旬,夏薯6月上旬,从苗床或植畦中剪苗,将剪好的薯秧基部浸入50~100毫克/千克α-奈乙酸溶液(1克有效成份对水10~20千克)中10~15分钟,晾干后扦插,以促进生根,扦插时将薯苗基部2~3节斜插法插入土壤,深度为8~10厘米,苗尖露出地面3~4厘米。

2. 合理密植。 春薯每667平方米栽植3000~3500株,夏薯4000~5000株为宜。

五、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 栽后2~3天进行随查随补。

2. 浇好促蔓水。 春薯在栽后3周,夏薯2周,根据土壤墒情,结合催苗肥浇好促蔓水,力争薯苗早发和促进薯块形成。

3. 中耕除草,化学调控。 一是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田面。二是在甘薯活棵后,分别于5月下旬或7月中旬进行中耕培土除草。

4. 秸草覆盖。 秸草覆盖是一项保墒增温,抑制杂草省工增产的有效措施,秸草量以每667平方米300千克左右为宜,时间以分枝结薯前的最后一次中耕结束时比较合适。

5. 适时打顶,控制秧蔓徒长。 当主蔓长30厘米左右时,打去顶芽(未展叶),当分枝长到50厘米时,再打一次群顶,若发现茎叶有徒长势头,封垄后每亩用15%多效唑75克对水100千克进行喷雾;并适当提蔓,控制旺长。

6. 防旱排涝

① 红薯虽然耐旱,但需水量较大,水分管理应以土壤湿润为主,前期土壤水分以七、八成墒对红薯生长有利,浇水量以埂栽半沟水为宜。

② 排涝。 红薯地里涝渍积水,轻者薯块膨大停止,重者薯块因缺氧形成硬心至腐烂,因此在多雨季节应达到田间无积水的标准。

7. 防早衰 。 防早衰的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0克对水75千克加入200克磷酸二氢钾混匀后喷洒叶面。

8. 病虫害防治。

① 防治害虫:蝼蛄、地老虎每667平方米用粉碎后的豆饼或棉籽饼2.5~3千克焙炒,然后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用温水化开)均匀喷在豆饼或棉籽饼上,堆闷2~3小时,于傍晚前后顺垄撒施做毒饵。旋花天蛾、卷叶螟、造桥虫、黏虫等发生为害时,每667平方米选用无公害生物药剂2.0%阿维菌素20克对水60~70千克喷雾。蚜虫、斜纹夜蛾可用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等交替防治。

② 防治病害:一是要检疫,二是选抗病品种,三要药剂防治。

六、适期收获,安全贮藏

以地温稳定在15℃时开始收获,地温稳定在12℃时收获完毕为宜。收获时要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尽量减少搬运次数,严防甘薯破皮受伤。入窖后窖温保持在13℃~15℃,湿度8%左右为宜。

七、留种

上一篇:环保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校园电脑维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