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天有关的成语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春天有关的成语(共10篇)

和春天有关的成语 篇1

1、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2、春令:春季。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如“冬行春令”。

3、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5、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6、熙春:和煦的春天。

7、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8、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9、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10、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1、韶景:美好的景色。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12、绿草:绿色的草。例:“山上绿草茵茵,野花飘香,真迷人啊!”

13、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14、春游:春日郊游。

15、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16、杏花雨:春雨。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7、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表示春天的词语2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晚春:春之末。

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也用以比喻太平盛世多有才识的人纷纷显露才华,大显身手。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春天。

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小草:指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表示春天的词语3

漏泄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春联:春节用的对联。

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春草:春天的草。例:“春草初露;大地已经泛青了。”

表示春天的词语4

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杨柳风:春风。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春雷:春天打的雷。如“春雷一声惊天地”,“春雷催耕”。

开春:春初(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表示春天的词语5

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野草:野生的草,野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和春天有关的成语 篇2

日语的惯用句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它不仅在表达形式上生动活泼, 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 是日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惯用句大多都是用极简短的语言来表达, 不仅被广泛用于口头会话, 也常被用于文章之中。通过惯用句, 我们可以生动、幽默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例如, 日语中的足を洗う (洗手不干) 、鼻毛が長い (好色)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 (非常忙) 等等, 而汉语当中, 也有很多的惯用表达。例如, “墙头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晴天霹雳”、“对牛弹琴”。这些表达在汉语中被分别归类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之中。由于在汉语中与日语惯用句对应的比例较大的是成语, 因此本文以成语为主要的比较对象。

不少学者专家都曾对中、日文的惯用句做过比较分析, 其中绝大多数是以身体词汇为中心的。而笔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 发现中、日文惯用句之间的关于动物的词汇也是很有趣的比较对象。例如:犬と猿の仲 (水火不容) 、猫に小判 (对牛弹琴) 、蚊の涙 (微乎其微) 、蛙の子は蛙 (龙生龙凤生凤) 。可见, 在日语和汉语之间, 表达意思相同的惯用句所使用的动物词汇是有不同的。从这一点上说, 对中、日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做一个归纳和分析, 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日语常用惯用句词典中收录的惯用句为调查对象, 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231个;以汉语《通用成语词典》中的收录的成语为对象, 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惯用句124个;以这些惯用句作为例子, 重新整理归纳之后, 找到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试图从文化等角度来寻求其中的原因。

一、中、日语成语中的相同之处

(一) 有相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汉语

井の中の蛙 (井底之蛙) 蟻の穴から堤も崩れ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俎上の魚 (俎上肉) 虎に翼 (如虎添翼) 牛に経文 (对牛弹琴) 塞翁が馬 (塞翁失马) 虎の威を借りる狐 (狐假虎威)

(二) 动物词汇来源广泛

例如:汉语

一马当先亡羊补牢门可罗雀风声鹤唳打草惊蛇龙飞凤舞鸟语花香杀鸡取卵鹦鹉学舌噤若寒蝉

日语

足元から鳥が立つ頭の上の蝿も追えない鼠が塩を引く後の雁が先になる虻蜂取らず蟻の穴からも堤も崩れる蛙の子も蛙狐と狸の化かしあい犬に論語鰯の頭も信心から鵜呑みにする

(三) 动物词汇使用时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

在汉语中, 有“鹤发童颜”一词, 而在日语里, 有「鶴は千年、亀は万年」的说法。相似的说法请看下面一组:

虎の子 (珍贵的东西, 宝贝) 時に遭えば鼠も虎になる (耗子逢时也能成老虎) 馬を牛に乗り換える (弃优择劣)

而汉语中, 有“生龙活虎”、“鼠目寸光”、“马到成功”等等。对于“虎”“马”等动物词汇赋予了褒义的含义, 而“鼠”这样的动物, 中、日文中的惯用句里都赋予了贬义之意。

二、中、日语成语中的不同之处

(一) 汉日语惯用句的字数不同

汉语的惯用句以成语为例, 成语多为四字。而其他的, 如“拍马屁”、“背黑锅”等等多为三字。可以说, 汉语的惯用句字数相对固定。与此相对, 日语中的惯用句没有固定字数, 如上所举之例, 「魚は鯛」、「兔に祭文」、「雉も鳴かずば撃たれまい」等, 有三字, 也有四字或者更多字数, 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 惯用句中使用的动物词汇有不同的倾向

汉语惯用句方面, 在《通用成语词典》中的123个关于动物的成语惯用句中, 有26个中包含了“马”, 13个包含了“虎”, 依次为“龙”, “牛”, “鸡”, “狗”等。

日语惯用句方面, 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常出现在惯用句里。例如:鯰、蛭、蛤、泥鰌、鱓、鯖、鰯、鯉、蛙、鰻、蝦、鯛、鰹等等。

(三) 惯用句中出现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不一致

如前所述, 中、日文中的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的例子为数不少。但是也存在众多的褒贬意义不同的现象。例如下面一组例子。

烏のお灸 (小儿烂嘴疮) 烏の行水 (蜻蜓点水)

烏のぬれ羽色 (头发乌黑发亮, 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亀の甲より年の功 (姜还是老的辣)

上面列举的日语惯用句中出现了「烏」 (乌鸦) 、「亀」 (乌龟) , 而惯用句本身并没有贬义之意, 甚至有褒义的表达。而这两种动物在汉语的惯用句中出现时, 例如爱屋及乌、缩头乌龟等, 有贬义之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虫”。日语中「虫がいい」表示自私自利。而在汉语用于贬义的较少。

(四) 汉日语中都有自己特色的动物词汇表达

汉语中关于“龙凤”的惯用句相当丰富。例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潭虎穴、乘龙快婿、龟龙麟凤、凤髓龙肝、凤子龙孙等等。这种表达方式在日语中甚少出现。

日语中「鳩が豆鉄砲を食ったよう」 (惊慌失措) 、「鳩に三枝の礼あり」 (有礼貌) 「虫が起こる」 (抽风) 、「虫が嫌う」 (不喜欢) 、「虫が鎮まる」 (消气) 等说法。前者的“鸽”在汉语惯用句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虫”在汉语惯用句中也不在表达人的情感上使用。

三、日语和汉语中惯用句表达方式异同分析

日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和动物有关的惯用句, 这些惯用句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人和动物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 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出现大量和动物有关的词汇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不同, 在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的特点也存在差异。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 我们清楚地找到了汉语和日语惯用句在关于动物词汇之间的异同。想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 文化背景有相似之处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生活在东亚的土地上, 并且两国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因此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会存在一些共性。这种共性使人们形成了一些共识。另外, 由于日本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日本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更高。体现在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上的便是, 许多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认识上是一致的。

例如上述所举的例子, 关于“虎”这种动物,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都会想到它的威武、凶猛。而“鼠”, 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动物。日本人民认为老鼠胆小, 猥琐, 所以有「頭の黒い鼠」 (家贼) 的说法。而在中国, 人们也有同样的看法, 例如:贼眉鼠眼, 用来形容人的长相猥琐。汉语中有“胆小如鼠”, 日语中有「鼠のように臆病」 (胆小如鼠) 。又如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猪”是一种懒又笨的动物, 而“羊”却代表温顺善良, “兔”则是机敏迅速的形象。可见在大的生活背景相同的情况下, 惯用句中的关于动物的部分还是存在不少相同的表达习惯。

(二) 文化之间有差异冲突

虽然中日之间有一部分文化是重合的, 但是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中国是大陆国家, 而日本是岛国。因此地理环境, 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都有不同。汉语和日语也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它们对某一些动物的文化理解会有偏差。

例如“龟”, 中日两国人民都把它看成是长寿的象征, 但是在汉语中除了用于褒义的, 如龟鹤遐龄。还有在惯用句中出现“千年乌龟万年王八”来骂人的说法。相反, 如上所举的例子, 日语中的「亀」的褒义色彩较浓。在日本人看来, 龟是很吉利的动物, 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就有「亀の年を鶴がうらやむ」 (鹤嫉妒乌龟的长寿, 贪得无厌之意) 。

此外, 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烏」 (乌鸦) 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中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 乌鸦和喜鹊是代表相反含义的动物。喜鹊是报喜之鸟, 是喜庆的象征,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 而乌鸦确是不吉利的象征, 经常和死亡、恐惧及厄运联系在一起。乌鸦的啼叫也被认为是凶兆, 人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 抽走人的灵魂, 因此乌鸦是被中国人讨厌的动物。“爱屋及乌”, “天下乌鸦一般黑”中的乌鸦都是让人很反感的。而在日本, 乌鸦却是受到尊敬的鸟。据说日本人在处理垃圾时, 都会为乌鸦考虑, 把乌鸦能够食用的垃圾分开装袋以供乌鸦享用, 以致于乌鸦中也出现了“上班族”:为了能吃到不同地区的新鲜垃圾, 乌鸦们每天都很忙碌。另外, 在动漫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乌鸦的身影, 而它并不会带来什么坏运气。日本人认为乌鸦的叫声淳朴, 而喜鹊反倒是因为“喳喳”声, 被日本人看成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 不受欢迎。所以在日语惯用句中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烏のぬれ羽色」 (头发乌黑发亮, 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

类似的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惯用句还有很多:

虫がいい (自私自利) 雀の涙 (微乎其微) 蛙の面に水 (满不在乎)

馬が合う (投缘)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 (人手不足) 犬と猿 (水火不容)

(三) 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部分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中, 中日两国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了同一种意思。例如, 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日语中有多种表达, 分别是:猫に小判, 牛に経文, 豚に真珠, 馬の耳に念仏, 犬に論語, 等。

另外, 汉语的“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日语中有「鳥なき里の蝙蝠」。汉语的“守株待兔”, 日语中有「柳の下にいつも泥鰌はおらぬ」等等。

除此之外, 在上述的比较之中, 提到了鯰、蛭、蛤、泥鰌、鱓、鯖、鰯、鯉、蛙、鰻、蝦、鯛、鰹等等词汇。例如:

蛙の子も蛙, 鰻の寝床, 蝦で鯛を釣る, 鯖を読む, 鯰に瓢箪, 蛞蝓に塩, 等。

由于日本四面临海, 陆地面积狭小, 日本人的食物中鱼类产品占了很大比例, 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和鱼类相关的惯用句。而中国由于地处亚洲大陆, 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之中, 因此对陆地动物更为熟悉。所以汉语中和“马”、“牛”相关的惯用句则较常见。

四、结语

本文以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为例, 试探比较了汉日语惯用句。通过比较分析,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异同点存在的原因。中日两国由于文化的差异, 对动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 要想更好地理解日语惯用句, 我们必须熟悉不同文化下动物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惯用句。

作者简介:张敏 (1983-) , 女, 江西玉山人, 研究生在读, 讲师, 日本文化方向。

摘要:随着中国与日本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日本, 学习中文的热情也很高涨。自古以来, 中国的汉语与日语文字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日语从五十音图到各种短语表达, 都借鉴了汉字, 深受汉语的影响。因此, 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母语汉字的影响, 从字的表面来理解日语, 这也造成了不少的错误影响。而在这之中, 最为典型之一便是惯用句。

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篇3

东汉初期,有名清官会稽太守第五伦为官十分清廉,他甚至亲自铡草喂马,别人问他是否有私心,他毫不掩饰地说有,举例说侄儿生病时,他一夜十起去看望,每次都能安然入睡,而自己的儿子生病时,他一夜十起,心中有所牵挂就通夜难眠。

一夜十起的意思是: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

二桃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二桃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举一反三

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举一反三的意思是: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人们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令五申的意思是: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和交友有关的成语 篇4

莫逆之交

出自《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原文记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屁股),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知音之交

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而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弹琴像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

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用来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杵臼之交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

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就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麼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而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而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之后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胶漆之交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成语 篇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赠远》)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晋·陶渊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唐《无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宋《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唐《望月有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清.萧诗的《子夜吴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清【相见欢】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唐《江汉》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清.梁章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词《江城子》)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关山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关于月亮的成语

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

风花雪月古典文学中常用以作为描写对象的四时景色。现多指诗文堆砌辞藻,内容限于写景言情。水中捞月(水中捉月)(海底捞月):到水里捞月亮。比喻白费力气,事情根本办不到。

众星捧月

天上众多的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一个中心,或许多人簇拥一个他们推崇的人。

花好月圆花正盛开,月亮正圆的时候。比喻美满,祝贺之辞。

花容月貌 花一样的容颜,月亮似的面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吟风弄月吟:吟咏。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吟咏写作。指一些作品内容空虚无聊,脱离现实。

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近水边的楼台可以先看到月光。形容地处近处便可获得优越机会,得到利益。

清风明月

清朗宜人的风,皎洁明亮的月。形容自然景色之美。也比喻高人雅士。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比喻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景象。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与经线交织的工具。太阳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日积月累

一天天一月月不断地积累。形容长时间地积累。

日新月异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不同。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猴年马月

泛指没有指望的未来岁月。

月明星稀 月满则亏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风清月朗 流星赶月皓月千里风花雪月闭月羞花 风月无边

有关带有美字的词语和成语 篇6

[měi zhōng bù zú]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

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人都有缺点,哪能~呢?

美轮美奂

[měi lún měi huàn]

《礼记·檀弓下》里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大夫张老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尽善尽美

[jìn shàn jìn měi]

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良辰美景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

物美价廉

[wù měi jià lián]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天不作美

[tiān bù zuò měi]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两全其美

[liǎng quán qí měi]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美人迟暮

[měi rén chí mù]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美不胜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

乐成人美

[lè chéng rén měi]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一双两美

[yī shuāng liǎng měi]

比喻夫妇十分般配。

欧风美雨

[ōu fēng měi yǔ]

1.比喻欧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将顺其美

[jiāng shùn qí měi]

有关地摊春天里的故事 篇7

地摊小贩与城管执法人员的“游击战”,算得上一道颇有特色的城市风景之一,甚至屡屡酿成流血冲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为结束这场两败俱伤的战斗而努力。

近两个月来,上海、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十几个城市宣布将有序开放马路摊点。上海市即将出台的《城市设摊导则》规定,市区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可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

去年9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开幕式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组成部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宽容,在周末等合适时间可以放开管制。在乌鲁木齐,由小商小贩唱主角的“夜市经济”已成为城市品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

地摊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服务,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他们无证经营,违规占道,对环境、交通、安全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兴利除弊?由于涉及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等许多深层次问题,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顺势而动

上海、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十几个城市宣布地摊解禁大都是在两会前后,这是与就业促进法有着密切的联系。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六次会议上,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3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就业促进法草案提出的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草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当前城市摊贩大都来自农村地区,属于社会低收入阶层,摆地摊成为他们在城市中的主要生活来源。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表示,扩大就业已成为社会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地摊作为一种弹性就业方式,虽然让城管部门很是苦恼,但它却不失为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也表示:“马路摊点的开禁,是尊重老百姓自食其力的选择,也让一些下岗职工、困难户、进城务工农民等城市低收入群体有了一条谋生之路。”

“就业促进法的出台有利于保障摊贩的生存权利。”中国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金英杰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由于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职业分工不同,各自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有别,双方的劳动投入所产出的结果恰好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各取其需。摊主增加了收入来源,居民提高了生活水平,这是一种双赢效果,不仅有利于摊贩,有利于附近居民,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张恒山教授表示,小贩的谋生权高于追求市容整洁的权利,城市管理者乃至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在优先满足小贩们的谋生权的前提下,兼顾市容整洁。

金英杰同时认为,部分城市实施的地摊解禁政策,对于缓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效果有限,又属于非正式就业,因此不应大力提倡。

地摊利弊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北京的许多胡同里,车流逐渐减少,摊贩也开始三三两两地聚拢到道路的两旁,有推着三轮车卖水果的,也有大声吆喝兜售盗版光盘的,更多见的则是直接在地上铺上一块塑料布,摆上一堆日常家庭用品。这些形形色色的地摊总能吸引住一些路人停下脚步。

王女士家住北京宣武区育新街附近,她常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从摊贩那里买上一些水果。“这里的菠萝不光比市场里的新鲜,而且还要便宜好多呢!”王女士对《经济》记者说,街边的一些小摊贩确实方便了她的生活。

其实在这个地摊东面一百米外就有家集贸市场,但正如王女士所抱怨的,那里的水果又贵又不新鲜。

比王女士怨言更多是集贸市场里的小业主们,他们认为外面的地摊小贩既不用交地租,也没有工商税务收税,成本当然比他们要低。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固定买卖场所,“流窜作业”,所以每次只会批发很少的水果,一般是当天卖完后第二天再去进货,品质自然新鲜。相反,他们守在市场里,有自己的固定摊位,因此每次进货量是按照三到四天的销售周期计算。

显然,摊贩成为这些小业主们有力的竞争对手。

地摊的便民效应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更为明显。在郊区,由于诸如超市、集贸市场等居民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城管执法人员鞭长莫及,摊贩们一改在主城区“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转而全天候的流动经营。

“地摊对城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上海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黄文芳副教授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对于地摊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她认为,从正面影响上看,地摊的存在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展现了城市的特色,彰显了城市多样化,并且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效率,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但是地摊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黄文芳认为,由于大部分地摊都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工商部门难以监控其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特别是街头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另外,地摊违法占道现象严重,对于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同样也影响市容环境卫生,有损于城市形象。黄认为,近年来城管人员与地摊小贩之间的执法冲突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城管只有对‘物’的处理权,没有对人身进行限制的权力,因此其执法方式,主要是罚款和没收财物。而摊贩大都小本经营,城管人员的一次处罚常常会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果摊贩执意抗法,双方肢体冲突就不可避免。

“严厉打压、消灭地摊的思路已经快要走到尽头。”黄文芳介绍说,她目前受上海市市容环卫管理局委托,正在承担《摊贩经济管理的国内外比较及其对上海的借鉴》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从事文献资料的综述工作,为政府制定《城市设摊导则》提供理论支持。黄表示,导则化繁为简,不拘泥于部门牵扯,对设摊采取“酌情而定”,具有便民利民、门槛不高、地点具有选择性、尊重各方利益等特点。

堵疏两难

“放任自流和严加管制都不是管理地摊的好办法。”黄文芳表示,地摊解禁之后的管理要避免走向上述两个极端,而应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

黄文芳认为,居民小区是否设置地摊摊位应该由当地居民说了算。如果某小区周边生活服务配套设置不够完善,那么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居民需要有序设摊。但是在部分高档住宅小区,居民普遍属于高收入阶层,小区内部配套设施完善,对地摊的需求非常微弱,则禁止设摊。

黄文芳同时表示,地摊的管理成本非常高,以往上海的经验表明,对马路摊点单纯依赖不加区分的封杀与堵截,不仅不能治本,也不能治标。单凭“堵”的办法,摊点不但没有减少,在一些地段反而多了起来。

“目前中国在解禁马路摊点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表示,解禁马路摊点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开禁可能有过多的小贩涌入城区,政府管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且解禁必然导致小贩们对公共空间的争夺,很可能对公共空间产生破坏性作用;再者,马路摊点的管理责任不好界定,小贩们有利益驱动,虽然不可能把更多的道路给他们,但小贩在做生意的时候,很可能会超越政府划定的区域,如果没有法规进行管理,解禁后可能很快陷入混乱状态,然后不得不再次明令禁止。

“城市流动商贩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质上反映出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偏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是压缩型城市化,既肩负着传统的城市化的任务,同时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下,完成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

双重使命导致上海和北京在城市空间区域上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承担全球化功能的中心区的出现,像北京的CBD、金融街、中关村和奥运村;另一方面是传统城市区域中的生活区域,像北京的平房四合院区域。空间区域出现分化,对空间区域的治理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划分,于是产生了矛盾冲突。

李国庆表示,对城市不同职能区域应实施不同的治理,满足不同的区域的不同需求,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追求城市的华美、可爱、流光溢彩。他举例说,对生活区域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为主,可以适当的允许小贩摆摊;但是对于工作区域,则要实行严格管理,保持城市整洁的风貌。

上海市即将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允许多年来一直受到城管取缔的部分街头游动摊点,在办理完简约的手续后合法经营。

“但是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尚且需要细节支持。”黄文芳表示,首先申请临时设摊许可证收费以及其后的管理费时,应该考虑到摊贩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宜收费过高;其次在将马路摊贩“合法化”的同时,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长远来看应赋予合法马路摊贩一定的话语权,如成立行业协会等,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便于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4月初,上海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许伟根向普陀区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地摊经济的思考和几点建议”的提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普陀区政协委员。

许伟根表示他自己就是摆地摊出生,他还鼓励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周边摆地摊,“摆地摊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许说,除了促进商品流通外,马路地摊对解决目前存在的就业难也有很大帮助。

对于地摊管理,许伟根的提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马路设摊分时、分段,在各个社区或者街道选择合适的地段,在不直接影响居民生活、交通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允许在道路两旁设摊;二是建立地摊管理队伍,由政府牵头,设立小商小贩联合会,可依托社区创业协会,对小贩进行日常管理和引导。同时,联合会还可以吸收社区中年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一支地摊管理员队伍,由摊贩缴纳一定的摊位费用,由管理员队伍进行日常的清扫和维持秩序。三是建立摊贩登记制度,以社区为单位,尝试给摊贩建立登记制度,同时优先照顾本地区下岗失业人员。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社区部分居民的需求,各得其所。

黄文芳向《经济》记者透露,上海市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具体管理办法,由于国内尚无先例可循,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她表示,《城市设摊导则》出台最快也得5月份之后,并且将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修订补充,再向全市推广。

另据了解,北京市目前也在积极调研地摊解禁的可行性。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车克欣表示,北京并没有完全禁止小贩摆摊。北京的早、晚市就允许摆摊,丰台区部分地段则是允许利用停车场卖菜。

车克欣强调,由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差异直接导致各城市的地摊管理方法上的不同,地摊解禁后,加强管理非常重要。她举例说,在北京二环内、迎宾路以及奥运场馆周边将严格控制商贩摆摊、占道经营。

边缘化宿命

一纸解禁令,似乎给走街串巷的摊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从长远来看,地摊难逃边缘化宿命。

“地摊并非城市生活所必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摊贩的经营空间将不断缩小。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大都只能从事收入微薄的工作,地摊的出现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低成本生活的需要。易宪容断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地摊迟早会消失。

易宪容介绍说,在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物价相对平稳,大部分居民都是在超市购物,极少看到地摊。地摊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随着城市化的到来,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将日益突出。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地摊市场依然旺盛,强制性取消地摊近乎“乌托邦”。2006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提出在5个月之后将该市建成“无摊城市”,取缔主次干道和重要场所的占道摊点,以及沿街倚门设摊。方案一出台即招致市民和媒体的非议。最后该市市容局领导不得不再次澄清“无摊城市”只是禁止在不准设立摊点的区域内设摊。

上海已经放弃了消灭地摊的计划,而将其视为城市多样化、多元与宽容的一种体现。

春天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篇8

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历经风雪磨砺的树枝,一改僵硬呆板的冬姿,仪态轻柔娇嫩,涨满着青春的气息!下文是有关描写春天风的成语,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春风宜人

春风送暖

春风拂面

风和日丽

和风细雨

春风得意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风满面

春风夏雨

春风一度

春风沂水

口角春风

满面春风

秋月春风

如坐春风

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及其解释、出处如下:

1、百花齐放——

解释: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相斗艳。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出处:清无名氏 《<帝城花样>自序》:“百花齐放,皇州春色,尽属春官矣。” ——

2、草长莺飞——

解释: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 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3、草丰林茂——

解释: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4、姹紫嫣红——

解释:姹,美丽;嫣,美好,鲜艳。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野,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5、春风和煦——

解释: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

6、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7、春回大地——

解释: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8、春暖花开——

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 ——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9、春色撩人——

解释: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

10、春色满园——

解释: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

出处: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11、春意盎然——

解释: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三章:“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

12、春意阑珊——

解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3、繁花似锦——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出处:陈青云《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14、红情绿意——

解释: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15、红瘦绿肥——

解释: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

出处: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16、花红柳绿——

解释: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

17、花团锦簇——

解释: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18、鸟语花香——

解释:鸟鸣叫,花喷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宋·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

19、桃红柳绿——

解释: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20、桃李争妍——

解释: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

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 —— 21、桃李争辉——

解释: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

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

22、万象回春——

解释: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

出处: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

23、燕语莺啼——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

春天景色的成语 篇9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寒料峭春满人间 夏天景色的成语

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大雨倾盆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秋天景色的成语

秋高气爽秋菊傲霜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硕果累累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秋风萧瑟

冬天景色的成语

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风雪交加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北风呼啸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封雪盖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教导有方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辛勤劳碌

关于学习的成语: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博学多才 勤学好问 乐学勤思 勤学苦练闻鸡起舞 孜孜不倦 不耻下问 悬梁刺骨 废寝忘食

关于勤奋的成语

闻鸡起舞,勤学好问,天道酬勤,铁杵磨针,悬梁刺骨,勤学苦练,发愤忘食,焚膏继晷,手不释卷,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夙夜匪懈,夙兴夜寐,无冬无夏,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孜孜不倦,坐以待旦,争分夺秒,手不释卷,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卧薪尝胆。

关于忧国忧民的成语

春天的成语 篇10

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春事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4.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5.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6.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7.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上一篇:玛纳斯县第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志愿者献血策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