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精选8篇)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篇1

各位领导:

在《省人民政府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9+3“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3‟18号文件)的精神指导下,按照上级各部门有关教育“9+3”相关文件的要求,XX中心校有计划、有步聚地开展了教育“9+3”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34474人,共有15所完小,2所点校,上学年有学生2369名,本学年有学生2183名,转入181名学生、转出 187名学生。学前三年入园率81.93%,学前一年入园率83.30%;小学入学率98.81 %,初中入学率89.4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7.9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4%;小学六年巩固率98.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2.39%;小学辍学率0.08%。

现有小学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7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69%;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13℅;另有特岗教师16人,学历全部合格。

二、组织领导

为认真贯彻黔府发(2013)1号文件精神,落实“9+3”各项工作,按期完成“9+3”目标任务,经研究成立教育“9+3”领导小组:

组长:XXX(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XXX(中心校副校长)

成员:中心校中层干部及各小学校长(负责人)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建立健全教育“9+3”“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制度。认真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控辍保学”及教育“9+3”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与各小学,各小学与教师,教师与科任教师及家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采取校长包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包学生的方式,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坐在教室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切实开展每年2月和8月的“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各校在服务半径内,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机、春节联欢活动和赶集日子,共设宣传点30余个,其中比较大型的为2013年春节在大桥村联欢会上、2月22日中心校与中学联合利用龙场赶场天在乡政府前面集中宣传、5月7日在XX小学开展以“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汇演、8月16日由中心校组织在龙场赶场天集中宣传,当时还有乡人民政府乡长XX等领导参与宣传。另外,各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家长会、在公路沿线醒目地方张贴和悬挂“控辍保学”、教育“9+3”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大力宣传“控辍保学”、教育“9+3”工作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教育的氛围;共书写宣传标语5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2)建立和完善“控辍保学”制度。一是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二是辍学学生排查报告制度。三是小升初整班移交制度;四是严格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准确。每学期如实记载学生入学情况、学生流出的去向等情况,严格学籍变动手续,规范学生转入、转出程序。五是建立辍学生劝返复学制度。加强对辍学生的家访,及时联系其父母及监护人,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及监护人,并及时向乡人民政府汇报,切实采取措施,动员辍学学生返校。

(3)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每学期开学初,教师对未入学的学生进行走访,对疑似辍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辅导,劝其返校就读。各校建立易辍学学生、困难学生个人档案,并及时家访和进行心理辅导,动员返校入学。7月份做好小升初整班移交工作。

(4)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杜绝了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让法律知识、德育知识渗透到课堂,体现了教师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另外,每个学期还邀请法制辅导员到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讲。

(5)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依法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工作,让真正上不起学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学生营养午餐以实名制规范管理,资料齐全,并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各级部门的监督,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6)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专项安全整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安全、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3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示范校及“减负提质”示范校建设,根据相关要求,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展相关活动。

4、学校有专职信息管理人员,学生学籍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准确。并做到了“四对帐”“四统一”。

5、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二是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走出去,请进来,2013,老师外出培训及国培计划达30余人次;三是加强校本教研,教师以在教学中的所思、所学、所想等为主题展开研究;四是对新招特岗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6、以“4+2”(在普通中小学开展“人文、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使每年学生形成两项以上特长)特色教育工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1)举行“祖国好〃家乡美”暨庆 “六〃一” 系列文艺活动。

(2)举行 “童心向党诵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诗歌朗诵赛。

(3)举行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学生读书征文比赛,六寨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婷获全国征文一等奖,六寨小学教师杨富强获全国征文指导教师一等奖。

(4)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七周年暨冬季运动会活动”。

(5)组织学生开展了《小学生科技小制作》、《绘画》竞赛。

(6)举行“听写规范字、共筑中国梦“汉字听写大赛。

(7)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坚持了学生“两操”活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7、狠抓学校布局调整和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自“十二五”开局至今,我乡分别出台了《龙场乡“十二五”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龙场乡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方案》、《龙场乡关于启动第一所寄宿制小学方案》等文件,并逐年进行实施。近三年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乡已撤并了一所完小,一所点校,将在条件成熟时逐步进行学校撤并,以达到整合资源,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在“控辍保学”和教育“9+3”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少数学生家长对“控辍保学”和教育“9+3”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意识淡薄,思想转变有一定难度。

2、办学条件上,学校布局较散,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3、在管理水平上,认识不太到位,思想意识淡薄,制度落实不太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教师知识水平及教学理念有待于更新。

(二)今后从以下几方面改正不足之处:

1、多渠道加强“控辍保学”和教育“9+3”工作宣传力度;完善控辍保学制度,切实降低辍学率。

2、按照省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逐步撤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提高责任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

4、加强学习,积极反思,进一步扎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管理水平。

5、加强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XX中心学校

9.5评审中心工作汇报 篇2

——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从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入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坚持科学发展,为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泌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重视,成绩喜人

回顾我县评审工作开展几年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得益于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市评审中心陈迎新主任,王化、何坤两位副主任分别多次到泌阳调研、指导工作。县委书记高万象同志明确要求全县所有财政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必须经过财政评审后实施,县长张树营同志强调“财政投资评审要为政府管好每一分钱,把纳税人的钱用好”。常务副县长孙留平多次在全县会议上表扬评审中心取得的成绩,要求“评审中心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评审程序、搞好廉政建设,县政府在各方面给予保障”。局党组更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评审工作,正是领导的关心、支持,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中心自2006年7月份至2012年7月份,共审核项目1069个,审减资金5.71亿元,审批规模、评审范围逐步扩大。2011年,全年共审核项目267个,送审金额7.47亿元,审减资金1.86亿元,审减率达24.98%。保障了各评审项目的顺利实施,真正起到了“节支参谋”和“节支卫士”的作用。2008年、2010年两次被市财政局评为先进单位,2011年被市总工会评为“优秀服务窗口”,2008年被市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被泌阳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并颁发奖金。2011年被县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被县财政局机关连年评为“先进股室”。2007年财政部评审中心主管的《财政评审》杂志刊登了我们的做法。中心主任张涛同志被省财政厅评为“财政工作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团市委授予“五四奖章”,“新长征突击手”。2012年当选为政协泌阳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于2006年7月,全供事业单位,股级规格,编制5人,实际到位10人,长期聘用专家3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中心现设四个部,综合部、评审一部、评审二部、稽核部,按照分工有序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必须有一支过硬的评审队伍,泌阳评审中心是出了名的凝聚力强,战斗力硬的“纪律部队”。在队伍建设上一是要强化学习,在干中学、学中干,把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为保障学习机制的形成,我们每周一上午由主任主持召开研讨会,会上各部对上周评审情况进行汇报,会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经集体讨论后形成最终评审意见。通过这种形式,即形成了集体研究意见又使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清楚评审某个项目存在的问题及那些可学之处。二是强化人才建设,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骨干,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次到外地、兄弟县取经学习。鼓励大家考取相关职称和证件,进修学历,我局规定凡参加资格考试过关者,费用报销,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几年来,先后有两人考取中级职称,四人考取初级职称,六人考取工程造价员证书,进修本科学历一人,大专两人。三是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增强每一位评审人员的自律意识,切实做到公平评审、科学评审、依法评审和廉洁评审。我们着力建设专业人员具体审,项目评审部长统审,中心主任重点审的“三审”制度。推动项目评审部长复核,稽核部复核,专家组会核的“三核”体系建设。这些措施为推进我县评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我县职业中专附属工程建设。评审部依据图纸初步审核为173万元,经稽核部复查图纸及现场进一步勘察,发现一处护坡设计存在工程量增大现象,随即同学校协商让设计部门更改设计方案,最终审核价确定为143万元,内部核减达30万元。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评审程序

为使评审工作顺利开展,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约束评审行为、保障评审质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的要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县自身实际,我县于2012年5月重新修定了《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操作规程》、《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内部管理制度》、《泌阳县财政投资评审业务运转程序》。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了评审工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程序,使评审工作各个环节进入一个良好通道,为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四、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日常评审工作

(一)前移评审关口,实行“四先四后”的评审机制。我县规定凡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前必须将设计图纸、预算及相关资料报县政府领导批复后,转评审中心进行审核,未经审核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和进入招投标程序不得拨付项目资金。全部项目评审为事前评审,由原来的被动应对为主动预警,变单项监督为全方位监督,建立了“先评审后批复”“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评价”。县盘古花园廉租房附属工程建设属民心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我县重点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预算价为2700万,评审中心接到批示后,两个审核部分工协作、集中会审,多次到实地勘察现场,对图纸设计漏项内容进行了增补,对工程量虚增部分进行了核减,最终确定评审价为1530万元,随后按相关程序进行了公开招标,不含招标结余仅在评审环节就节约资金1170万元。2011年农林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食堂建设项目共计26个。设计方案报审后存在严重的“肥梁胖拉”现象,施工图设计不符合项目批复要求及学校实际需要,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我们会同教体局,设计部门深入学校一个一个的实际察看,结合项目资金,学校人数及现场实际进行设计、审核,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实处。2012年,小学餐厅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报审后,发现设计造价远远高于项目批复资金及不符实际情况,我们及时要求建设单位重新设计,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二)在项目建设中为领导当好技术参谋。做好“评”与“审”的有机结合。节约财政资金是投资评审的重要内容,财政评审工作不能就评审而评审,仅仅满足于单个项目的审减程序。在做好“审”的同时,也加强了“评”。2012年年初,县政府决定对县城“四环两引线”进行扩宽建设,在设计方案没有出台的情况下,评审中心集中力量依据规划部门初步规划意见,对道路建设费用、拆迁补偿费用、绿化费用及与相关建设费用进行了预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谋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县委书记高万象同志的高度评价。

(三)完善事中监督机制。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事中监督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每年我们对全县重点在建工程系统核查,就建设单位的签证情况,政府采购情况,资金拨付情况,工程建设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县领导汇报,有利于领导掌握情况,便与决策。同时,对不符合施工要求及遗留工程的处理意见及时反馈建设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篇3

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彭庄煤矿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菏泽煤电公司彭庄煤矿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2018年工作措施,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2017年,彭庄煤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县局各类安全指示和生产工作部署,本着“安全工作是头等大事、是一号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顶板、机电运输、冲击地压等方面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全年实现了安全生产,为矿井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贯彻上级要求,落实安全指示精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菏泽市及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矿井顶板、提升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应急处置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二是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体检”专项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成立了安全“体检”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照安全“体检”要求开展自检,编制完成了《彭庄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及《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3月12日、3月20-23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对我矿进行了安全“体检”专项检查,查出问题22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7月21-22日,委托山东煤 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对我矿进行安全“体检”专项检查,共查出问题75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严格执行各级安全生产大检查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山东煤炭工业局关于深入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吸取近期国内发生的事故教训,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根据“八查”内容及相关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和“全覆盖、拉网式”安全大检查,用隐患问题倒逼整改,全面提高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

(二)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矿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了班子成员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对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筹部署。按照《山东煤矿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关于“五落实、五到位”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及“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体系,把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情况追根溯源进行严肃处理。

(三)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成立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彭庄煤矿2017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全体管理人员集中学习“标准化”内容,把“标准化”纳入员工全员培训中,使全员懂安全标准、懂验收流程。建设示范岗点、精品工程和示范单位。每月对各单位“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通报,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形成争先创优良好局面。

(四)狠抓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建设。对照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双体系”办公室,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及工作制度,通过和专项辨识评估,共辨识出重大风险10条,较大风险1条,一般风险174条,低风险467条,逐条落实治理责任,保证各类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衔接,通过矿月度检查、专业旬排查和矿领导带班检查等形式,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2017年1至12月份共排查B级隐患12条,全部治理完成,确保现场各级隐患时刻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职工安全素质。2017年共组织全员集中培训班11期,参训总数为1618人;组织管理人员培训63人,其中副总以上人员培训13人,副总以下管理人员培训50人,班组长151人,特殊工种400人。同时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深入推进“卡表册”管理模式向纵深发展,编制完善了50个岗位工种操作安全提示卡,在井下各岗位配置“安全单元检查表”,“安全风险告知卡”,把“卡表册”培训纳入日常安全培训工作中。

(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建立安全费用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2017彭庄煤矿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15元/吨,全年原煤产量完成107.0148万吨,应提取安全费用1605.2万元,3 实际提取1605.2万元,实际使用1609.3万元,其中“一通三防”投入使用133.2万元,防治水投入使用30.4万元,机电运输投入使用219.6万元,冲击地压和顶板管理投入使用541.8万元,其他项目投入使用684.3万元。

二、2018年安全工作措施

1.继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奖惩考核兑现。2018年,矿将从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安全奖惩、安全指标考核等方面梳理2017年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合理的安全指标、工程质量文明生产评比标准等,继续把“三违”、隐患排查治理、工程质量评比等安全指标作为个人绩效考核、荣誉、奖励的刚性指标、总抓手,严格奖惩兑现,使安全管理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责任,形成全矿上下“齐抓安全、共管隐患”的良好氛围。

2.强化基层基础建设,逐步夯实安全基础。

开展“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评比、“安全星级单位”创建活动,有奖有罚,公平、公正、公开地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及标准进行评比考核、奖惩兑现,逐步完善区队、班组安全考核制度,提升基层单位抓安全的内在动力,督促基层区队抓好自己的安全工作,夯实安全基础。

3.大力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

“双体系”建设将是2018年上级主管部门重点督促的重点工作,作为我矿2018年的主要工作,将从软件安装与运行、4 人员培训、制度完善、台帐建立入手,争取今年下半年实现由原隐患排查制度向“双体系”制度的顺利过渡。

4.强化岗位正规操作,提高按章作业标准。

持续推进“一表一卡一手册”管理模式,以“卡表册”为总抓手,引导、教育、固化职工养成“东张西望”查看作业场所安全环境的良好习惯。

按照今年一季度计划,利用全员培训时间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观摩学习集团公司以前的“卡表册”视频资料。在3月底,对管理人员“卡表册”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特别对基层工区管理人员做到全覆盖,让管理人员们首先熟悉“卡表册”内容、熟悉现场操作要领,然后由点到面,由工区管理人员对本工区职工进行现场培训,今年二季度,矿将有针对性的对主要工种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卡表册”抽查考核,争取在2018年营造人人学“卡表册”、人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实现正规操作、按章作业,推促安全基础进一步牢固。

5.继续开展全员培训,严格考核,保量同时更注重保质。2018年,计划在保持原有全员安全培训内容的基础上,针对2017年在上级各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集团公司安全检查时存在的问题,把学习《集团公司抽检互检标准》、《作业规程评比标准》、《安全检查处罚办法》及检查隐患问题整改反馈要求等加入全员培训内容,实现与集团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无缝对接,确保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同时把“双体系”建设做为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从“双体系”的提出与目的,到危险源、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到隐患排查治理的“双体系”闭环整改,将全过程的要求与标准提前制作课件,由“双防办”牵头,3月中旬,对班组长及特殊工种进行一次培训,并开始试运行“双体系”建设软件。

6.促进现场工程质量动态达标。

加大现场班评估力度,真正变“静态管理”为“动态达标”,全面提升现场工程质量水平。月末,以采、掘工作面为单位,依据各班组每日实际得分情况,平均后作为对该采、掘工作面全月安全质量评估实际得分,评估结果与该单位当月工资结算额直接挂钩,为安全生产、工作面正常接续创造有利条件,以质量保安全。

7.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确保技术支撑到位。

一是全面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4D归零”工程。紧紧围绕“设备换人”这一主题,能用设备不用人,能上装备不上人。二是强化本质安全系统保障。围绕“一补七调”为主线,积极弥补装备、系统、开拓人员和管理欠账,持续调优资产结构,实现事故“根源控制”和“超前预防”。三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继续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工业3.0+改造升级和大数据建设优势,打造一批拥有智慧化、智能化水平的“示范工程”、“样板工程”。实现机电系统本质安全化,实现自动化全覆盖。建设工业环网及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与集团公司大数 6 据平台信息管理网络无缝对接。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今后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动力,使矿井在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等各方面迈上新的台阶,实现安全素养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持续创新、科技水平持续进步、安全环境持续完善,为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教育“9+3”_工作_宣传材料 篇4

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教育“9+3”?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所述,教育“9+3”即为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二、我省教育“9+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9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以上,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办学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60个以上县(市、区、特区,以下称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3年中等职业教育:到201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1,规模分别为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县为单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目标是:

2013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2%以上,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18%以上,农村初中生寄宿率达到62%以上,建成20所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个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普通高中招生3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3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6%,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百校大战”,新建、改(扩)建50所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秋季学期招生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60%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2014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达到1.8%,初中生辍学率达到2.8%,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4%以上,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25%以上,农村初中生寄宿率达到65%以上,建成35所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个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普通高中招生3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3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4%,中等职业教育“百校大战”学校建设基本完工,全部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2015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以上,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30%以上,农村初中生寄宿率达到70%以上,建成40所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个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普通高中招生3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3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1,规模分别为85万人,全面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百校大战”建设任务,全部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继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三、教育“9+3”工作重点有哪些?一是全力“控辍保学”。加强宣传,落实责任控辍,实行质量控辍,强化过程控辍,多措并举降低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

1.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建立适龄儿童少年和辍学学生排查、报告和动员入学、复学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和所有孩子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县(市、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委会(居委会)主任、校长、家长、班主任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落实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村(居)民自治组织、学校、家长的“控辍保学”责任。

3.建设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中小学学生转入、转出、休学、复学、辍学情况,形成学校、县、市(州)、省四级网上联动管控机制。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学籍变动管理。

二是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到乡(镇)、初中到县城、高中到城郊、保留和办好必要的教学点”的要求,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优化义务教育资源。1.在市(州)、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建、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扩容,切实解

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和城镇“大班额”问题。2.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寄宿制学校2236所,建成学生宿舍225万平方米,满足农村中小学生寄宿需求;规范寄宿制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3.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剥离县、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小学附属的学前班2800个以上,根据工作实际保留部分农村教学点,减少小学戴帽初中班(校)371所。

4.在65个贫困县农村全面实施以食堂供餐为主要方式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以县为单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三是加快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教企结合”模式,加快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配套教学服务体系,开展以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为重点的同步课堂教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2013年基本实现全省规划保留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到2015年,实现乡(镇)以上中小学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60%以上中小学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20%以上中小学学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四是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按照以县为单位所有初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要求,以“百校大战”为主要载体,强化政府统筹,加大招生宣传,挖掘潜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户籍和学籍在我省的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学生学费(不含课本费、住宿费、生活费、往返交通费等),向中等职业学校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农村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助学金所需经费,按省有关规定由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1.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百校大战”。结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我省办学规模要求,重点建设115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0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5所),学校生均用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师资队伍、图书和实习实训设备等办学指标普遍达到国家标准,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示范带动全省中等职业教

育加快发展。

2.合理布局中等职业学校。省重点支持办好清镇职教城,市(州)重点建设一个职教园区,每个县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到2015年,基本建成清镇职教城,入住职业院校20所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以上;建成遵义、毕节、铜仁等3个以上市(州)职教园区。3.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常住人口低于30万的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常住人口30-60万的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常住人口60万以上的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贵阳市和省属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周边省(区、市)的合作,每年输送3万名以上初中毕业生到省外职业学校就读,利用省外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培养我省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流动、失学等情况。4.加强技工学校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生、统一支持”的政策原则,加强对33所有招生能力的技工学校建设。其中,在中等职业学校“百校大战”中重点打造10所基础能力较强的技工学校,其余23所技工学校采取迁建、改(扩)建形式扩容增量,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5.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支持社会力量在有条件的地区兴办中等职业教育。到2015年,建成1000人以上规模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5所以上(其中技工学校2所),5所列入“百校大战”重点打造。社会力量兴办中等职业教育,除依法享受用地等优惠政策外,政府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并在免除学生学费和对学生资助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

五是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结合产业发展、企业需要灵活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按照“学校(或实训基地)建到产业园区去、车间搬到职校来、专业围绕产业办、学生就近找工作”的模式,优先培育与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以及民族文化等相适应的专业,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持证率。

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按编制足额配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鼓励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中小学校任教,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在师范院校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深入推进“国培计划”,探索实行“名师工作室”、“参与式”等培训方式的“省培计划”,加快培养一批“教学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名师队伍。按在校生规模核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编制,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职教师资,从企业、行业聘任双师型兼职教师,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兼职任教。支持贵州理工学院开设职业师资培养专业,与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大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力度,适当调整省内其他院校专业招生。

四、推进教育“9+3”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9+3”计划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各方面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省成立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牵头成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方案,并对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定期调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隶属关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抓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管理工作。(二)保障资金投入。除原保障9年义务教育阶段工作所需经费外,省级财政统筹高中阶段突破性工程专项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压缩省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争取中央支持以及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的形式,重点支持清镇职教城、市(州)职教园区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2013-2015年,各地要分别压缩本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教育“9+3”计划,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教育“9+3”计划顺利实施,早见成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与考核。建立实施教育“9+3”计划信息通报制度,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各市(州)、县每月向省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

采取过程督促检查与专项督促检查相结合、内部督促检

查与外部督促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实施教育“9+3”计划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督促检查。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工作。省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检查,工作进展及检查情况每半年由省实施教育“9+3”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等部门制定考核办法,每年组织对各市(州)、县实施教育“9+3”计划进行考核评估,并对各市(州)、县当年辍学率情况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学情况进行排名,报经省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约谈制度,对工作不力、全省排名后10位的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落实责任。

(四)加大宣传力度。将每年的2月和8月定为实施教育“9+3”计划宣传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控辍保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和推进实施教育“9+3”计划的良好氛围。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篇5

一、充分认识取得的成绩,坚定工作信心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9+3”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牢牢把握“9+3”工作特点和规律,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成效明显,受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高度评价,并要求涉藏各省区要学习XX经验,因地制宜,创新符合实际的办学思路、措施,统筹谋划藏区教育问题,推进藏区教育同步发展。二是抓就业,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各地各“9+3”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元的成才观、就业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省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同时,建立完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旬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各“9+3”学校情况,落实学校主体责任,督促学校建立就业实名台账,强化对学生的跟踪指导。经过各级各部门各“9+3”学校通力协作,2010级“9+3”学生初次就业率已达98.6%,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务实高效的就业促进工作,得到了省委王东明书记和省政协李崇禧主席的批示表扬。四是抓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水平。今年3月,全省首批内务管理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结束,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等49所学校(其中“9+3”学校35所)获得命名。同月末,全省“9+3”学校生命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顺利开班,近90人接受培训,从操作层面提高了相关教师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编辑出版专著《XX藏区“9+3”教育模式探索》,编印40多期《简报》,以及协助媒体开展采访报道,进一步总结经验、交流工作,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实施氛围。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众多“9+3”工作者自觉主动地用捐出爱心款、值好每一班、奔赴第一线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抗震救灾中。通过努力,灾区唯一的一所“9+3”学校天全职中不仅没有一名“9+3”学生受伤,而且还成立了专门的“9+3”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抗灾自救,学校也顺利地按时全面复课。另外,各地各校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力求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好了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和日常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了校园稳定、学生平安。

二、正确理解面临的形势,保持工作劲头 目前,“9+3”工作已步入常态化、正规化,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突发情况日益减少。温水煮青蛙,我们不能让良好的势头成为工作懈怠的借口和理由。“9+3”工作无小事,“9+3”工作无闲时。我们一定要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外松内紧、严阵以待,以高昂的热情和不倦的劲头,做实做好工作,为“9+3”学生服务,为藏区民生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各“9+3”学校一定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地认识到,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党和政府把培养藏区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交给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对我们的信任与鞭策。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刻思考,积极反思,在思想认识上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教育规模、队伍建设、管理水平上明显落后于普通教育。我们要以推进“9+3”工作为契机,抓住关键点、找准着力点、突破薄弱点,加强探索,勇于创新,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上台阶。抓住机遇靠思想认识,解决问题靠思想认识,提高管理水平仍然要靠思想认识,“9+3”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做好,而且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体“9+3”工作者一定要清楚这个道理,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紧跟时代步伐。二是进一步增添措施,提高育人质量。“9+3”工作,开拓性强、创新性强,时常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各“9+3”学校一定要加强经验总结,进一步理顺实施体系,全面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增添有效、高效的措施和办法,应对新挑战。要紧紧围绕将学生培养成“德高技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把学生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作为基础,结合“中国梦”、“个人梦”的实现,创新开展党团建设和“五项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探索藏区学生的培养规律,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要高度重视藏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督促检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工作是检验“9+3”工作成败的主要指标,只有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才是我们工作的唯一出路,才是我们工作业绩得以体现的硬性标准。因此,各地各“9+3”学校务必要将质量提升作为“9+3”工作的头等大事,务实求真,干出实效。三是进一步增强力量,完善体系建设。各地各“9+3”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强“9+3”工作力量配置,落实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尤其是学校要想办法、添措施,运用好有限的资源,增加人手,增添投入,将“9+3”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市州教育部门要比照我厅建立的分片定点包校的督查评估制度,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9+3”工作的指导、检查。对各地的省属中职学校,各地教育局要按中职教育以市州为主统筹管理和安全稳定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主动积极抓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市州教育部门与区域内“9+3”学校签订责任书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保证学生安全。各地各“9+3”学校要按照要求坚持“9+3”工作报送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各市州教育部门要随时掌控辖区内学校情况,要第一时间把工作动态、经验成果、突发情况上报厅“9+3”办。

黔西县长堰中学9+3汇报材料 篇6

汇 报 材 料

2013年11月

黔西县洪水镇长堰中学“9+3”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将“9+3”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建设好县级“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示范校,提高农村学生寄宿率,规范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将“班班通”设备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完成普通高中与中职招生任务。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同心协力,各教师尽心尽责,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落到实处。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我校“9+3”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长堰中学坐落于“柳岸水乡”风景区西北的蔡家河畔。这里东西南三面分别与林泉镇、百里杜鹃风景区、红林乡接壤。野普公路从校门前经过。优美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一流的管理、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出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这里成为四乡八里莘莘学子向往的求学胜地。

占地面积12526平方米,建筑面积2965平方米。教学楼二幢,学生宿舍2幢,学生食堂一幢。学校有教职员工65人,现有初中18个班,在校学生1008人,平均班额56人,专任教师64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1:15.75。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洪水镇党委、镇政府及洪水镇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建一流的学校,带一流的教师队伍,育一流的学生为目标,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9+3”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大“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的宣传力度,扎实开展工作,严控辍学率,提高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

1、在校园及街道路口醒目位置拉钉“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几十幅标语进行宣传

2、在教师中宣传

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在教师中宣传,让教师明确“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的重要性以及在“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工作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3、在学生中宣传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在学生中宣传,让学生知晓读书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立志要把书读完、读好。利用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让学生时刻知晓“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

4、在家长中宣传

召开“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家长会;利用校讯通发布“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宣传信息,时刻提醒家长对“控辍保学”和“中职招生”的关注;利用赶集天在集市上宣传《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认识。向家长发放“控辍保学”宣传单,并与家长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等。邀请中职招生学校到校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就读中职学校的好处,知道一技在手便能行走天下。

5、在学校行政、毕业班教师和学生中发放人手一册的《初中生职业生涯指导读本》。

6、“情感控辍”与“情感劝学”相结合

学校筹集和募捐7000多元经费慰问“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多方协调,争取社会资助,联系世纪佳缘婚纱摄影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资助衣服90多套;教师家访,进村入户动员辍学生返校读书及就读中职学校等多种方式进行劝学。

正因为学校高度重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2013年我校初中毕业班的252名学生,升入各级各类高中的131人,进入中职学校的107人,升学率达94.4%。全年辍学率为1.52%,初中三年巩固率在93%以上;2013年秋季又招收349名七年级新生。

(二)、加强并规范学籍管理 学校建立了科学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由专人管理,管理规范,学生转学、辍学、休学、复学等手续齐备。做到“四对账”、“四一致”,即做到录入人数与在校生人数的统一,系统数据与年报数据的统一,确保教室里有的系统里有,系统里有的教室里亦有。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坚持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完善评价制度,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机制。积极有效地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真正实现“该读的一个不能少,在读的一个不能跑”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规范办学行为,自觉遵守和履行“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提高教师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组建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打造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确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标准和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挤占现象,无补课现象。学校、教导、教研组、学科计划切实可行,有各种工作记录。

学校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抓好新课程计划落实;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体教师认真执行《毕节地区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和监控。教学中充分运用“班班通”的教学设施。我们在加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出“培养优秀生、强化中等生、关注临界生、辅导后进生”的层次培优辅差措施。过去的一学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教育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全镇的统一评比中,七、八、九年级共计21个学科,我校获得了18科第一;2013年的中考,我校平均分390多分,位列全县前列,录取各类高中的学生共136人,录取黔西一中的就有36人,500分以上的有22人成绩的取得,各项数据均创长堰中学的新高。在各级各类检查中我校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2012年教育教学管理获县二等奖。

(四)加强寄宿制和食堂管理

寄宿制宿舍管理按照“整洁、有序、安静”的原则,实行责任管理,特别注意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食品取样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巡查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实施文明寝室评比制,每月7号前公布评比结果。让学生吃得饱,睡得香。学校宿舍共住学生288人,入住率达100%以上,下铺有不少床铺睡2人。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我校将9+3”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抓好了“控辍保学”工作,正努力建设好县级“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示范校,提高了农村学生寄宿率,规范了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将“班班通”设备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完成了普通高中与中职招生各项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篇7

今年来,我站工作在县委、政府和畜牧兽医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站上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依法治草,维护草地生态安全为核心,不断强化职能和服务,按照年初既定目标为重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扎实实做好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我站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纪念“3.12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普法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草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在总结历年宣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相继成立了由县草原监理站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乡镇草原监理所全体监理人员为成员的“《草原法》进乡村”活动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制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齐心协力,切实抓好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二是在宣传内容上突出重点。重点宣传了《草原法》及配套的《草原防火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性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实施《草原法》细则、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治区《草原防火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并针对草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草原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行宣传。三是在宣传形式上突出重点。在采用常规宣传方法的同时,用“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使宣传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是在宣传对象上突出重点。针对农牧民群众如何贯彻草畜平衡制度进行的宣传;针对县、乡、村领导干部禁止开垦草原,征占用草原要办理合法审核、审批手续进行的宣传;针对在草原上开矿、临时占用草原者要依法缴纳草原补偿费进行的宣传;针对采挖和收购草原野生植物者要办理合法采挖、收购证并交纳一定的草原补偿费进行的宣传。五是系列宣传与专题培训活动同步进行。通过声势浩大的以“《草原法》进乡村”为主题的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村入户,深入人心,促进了农牧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草原监理执法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担负的责任,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从而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不断强化草原监理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草原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建设“素质高,形象好”的行政执法队伍为目标,一是要求广大草原监理人员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充分利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业务工作量化目标考核责任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学习、培训、考核机制。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针对监理人员理论学习教育不够的特点,制定学习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今年,共组织业务培训3场次,全站执法人员全部参加。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党纪教育、典型示范教育,组织监理人员开展互学活动,学习身边的优秀监理员,站(所)长的先进事迹。四是继续采取目标责任管理。县站与各乡镇站草原监理所签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草原监理站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公开考核评比标准,激励了各乡镇站所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监督,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针对日益突出的乱开滥占严重破坏草原和损害农牧民的合法权益的现象,一是我站与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部分典型案件进行联合查处。按照《草原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点从打击乱开滥占草原的违法行为入手,加大查处力度,认真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今年,查处草原违法案件7件,已处理完成4件,3件正在处理当中。目前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事宜。二是对于农牧民反映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处置及时,按照先说服教育整改后处罚的原则,逐步提高群众的草原保护意识。对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的法定程序办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依据准确,案件定性正确,案卷材料完整齐全。三是严格转场管理。结合本区域实际,按照“托克逊县各区域季节牧场进出场时间表”,设置卡点3处,16余人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的为期1月转场工作,对不按规定转场,抢牧、滥牧行为依法进行了严厉查处。四是积极处理来信来访。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牢记“牧民利益无小事”,按照“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的要求,抓好了每件信访案件的处理,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避免越级上访。今年,共接待来访案件77起,接待来访人员85余人次,目前已全部妥善处理完成。五是加强草原临时占用审核审批手续。今年,共办理草原临时占用8家,收取草原补偿费42.8万元,收取牧民安置费21.3万元。

四、积极开展以草定畜工作,认真落实草原保护三项制度

一是年初对全县以草定畜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加强了组织领导。把以草定畜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站所业务工作考核中,加大了对以草定畜工作的考核分值,细化了考核方法和内容。二是各乡镇站所积极采取农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开发、以大换小、品种改良等有效措施巩固了以草定畜工作成果。三是今年年初,我站组织专人对搞好以草定畜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对全县以草定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专门的调研资料,对各乡镇站所分别进行了指导。四是严格禁牧、休牧的管理,对不按规定转场,抢牧、滥牧者依法严肃处理。五是依法加强了项目区草原的保护力度。继续按照出台的“天然草场围栏管理”,“禁牧、休牧管理”等办法加强管理。继续按照签定的围栏设施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各乡镇草原监理所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围栏等项目设施的违法行为。

五、加强草原防火,确保草原畜牧业生产安全 一是明确防火目标,落实防火责任。年初与各乡镇草原监理所签定了《2011年草原防火责任书》,真正做到火有人管、草有人护、责有人担,确保我县草原防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草原防火工作。我站结合自身实际,配备草原防火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三是加强了草原防火值班制度和草原火灾统计制度。设立专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在草原防火期内,对重点草原防火区进行定期、不定期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彻底消除火灾隐患。严格火源管理,特别是在“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期,加大巡查力度,有效防止重特大草原火灾的发生。截止目前,我县未发生一起草原火灾。五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今年我站结合《草原法》宣传月活动,加大对《草原防火条例》和自治区《草原防火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将宣传教育作为草原防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今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出动宣传车次25次,受教育人数达2000人次左右。

六、存在问题

1、由于我县草场分布较为零散,部分外县草场只有使用权,无土地管理权,征占用严重,致使草场逐年在减少。

2、因工作经费短缺,无法做到对所有已承包草原安装永久性界桩。目前制作的临时性分界线极易被人为改变或毁坏,而造成草原承包后新的草原纠纷。

3、草原监理人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培训次数较少,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4、基层技术力量薄弱,在划分草原、定位、制图等方面硬件设施不到位。

5、群众受草原“大锅饭”的影响较深,虽然草原承包到户,界限明确,但群众自觉按界限放牧的意识还有待提高,仍存在一些放牧纠纷。

中心学校教育9+3工作汇报 篇8

中共且末县委员会 且末县人民政府(2011年9月2日)

尊敬的州委彭家瑞书记,各位领导:

九月的且末,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美好景象。州委彭家瑞书记一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亲临且末考察工作,充分体现了州委对且末人民的特殊关爱,体现了彭家瑞书记对且末人民的一片真情,让我们倍感亲切、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加振奋。且末县四套班子和全县8万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简要汇报且末的工作。

一、基本概况

且末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属国家五类地区。距离自治州首府760多公里,是全州最远的县。全县总面积14.025万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场;总人口8万多人,主要由维、汉两个主体民族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73.3%,汉族占26.2%,其他民族占0.5%。境内驻有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38团、且末监狱和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中)生产基地。国道315线和且塔沙漠公路贯穿县境。

县内石油、水土、矿产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石油资源储量20亿吨,采油井140口,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去年生产原油80万吨。水土资源丰 富,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地表水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8亿立方米。有198万亩优质可垦荒地。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境内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蕴藏着铜、锌、铁、镍、玉石、黄金、云母、石棉等40余种矿产。卡特里西铜锌矿初步探明储量24万吨,迪木那里克铁矿探明储量4亿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具有三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沙漠公路)、两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大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冰峰(木孜塔格峰)的特色旅游资源。且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玉石之路”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且末国和小宛国在县境内,比较有名的历史遗迹有恰勒玛古城、且末古城、莫勒切河谷岩画等。自然景观奇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藏羚羊、藏野驴、野骆驼、牦牛、雪豹、雪鸡、塔里木马鹿等国家一、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近年来,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自治区文明县城、自治区平安县、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县等20余项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荣获自治区“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先进县,连续四届荣获自治区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优秀县城称号。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自治州党 委八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实干、开放、超越”的且末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在挑战中找机遇,在困难中求发展,全县呈现出发展提速、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9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2005年增长2.47倍,年均增长19.8%;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年均增长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969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

(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丰产丰收。围绕农民增收和牧民脱贫致富,认真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粮食安全,加快红枣、畜牧、棉花和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自给有余,区域平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9.6万亩,其中小麦5.4万亩。“枣业富民”战略强力推进。全面落实《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红枣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酸枣直播3万亩,酸枣嫁接8000余亩,补植2万亩,大树移栽318亩,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面落实《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各项优惠政策,上半年牲畜存栏49.2万头(只),出栏11.4万头(只);肉、蛋、奶产量稳步增长。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奶牛、麦盖提羊等6个养殖小区开工建设或即将完工;特色养殖开始起步,林下养殖小宛鸡2万只,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今年发展设施农业1200亩;阿热勒乡和萨尔瓦墩设施农业基地开工建设大棚415座,力争年底建成。加快枸杞、核桃、高原大蒜、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发展,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2000亩。加快沙产业发展,肉苁蓉面 积扩大到2500亩;引进沙柳、花棒、沙杞、沙漠玫瑰等新品种进行试种。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上半年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16人,实现劳动创收1220万元。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塔什萨依实验区取得新突破,萨尔瓦墩定居兴牧工程完成退牧还草6000亩。召开农业现场观摩暨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工作会议,组织各乡(镇)场、农口、经济口等部门负责人观摩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红枣、畜牧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棉花高产示范田、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矿业开发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矿业富县”战略,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铜、锌、金、铁、镍、玉石、石棉、煤等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是企业数量最多、投入资金最大、勘查范围最广、开工建设最多的时期。兴嵘石棉矿产能达2万吨;红柳沟煤矿、卡特里西铁矿、迪木那里克铁矿、克孜萨依金矿、卡特里西铜锌矿相继开工或投产;中国保利、八一钢铁、北京镍旺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到且末勘探开发。加快昆仑工业园有机农产品加工区“三通一平”和道路建设,6家企业即将入驻。全县引进矿产勘探企业145家,勘查项目427个,累计投入勘探资金3.58亿元,勘探面积1.5万平方公里。围绕矿业开发和特色农业,面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和流通业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招大引强,抓大不放小”,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新华水电、天津常天管道、昌吉强联矿粉、新疆裕天新能源、新疆城市燃气、新疆承天实业、甘肃玉门昌源水电、青海汇海集团、陕西鑫坤矿业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落户或签约,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扭住不放。全面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实行人盯人、人盯程序、人盯进度、人盯效果等战术,使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机场迁建项目通过预可研评审,国家民航总局和中央军委已同意迁建机场,力争今年开工建设;4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对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进行预审,列入国家规划;且末-若羌铁路前期工作启动;塔中-且末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推进;三级水电站今年10月并网发电;库尔勒-且末沙漠公路正在争取列入国家交通部“十二五”规划。农村交通、电力、水利、住房等条件不断改善。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总投资18540万元,完成道路建设400公里。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加快推进,全县开工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3023套,开工率110.6%;建成1651套,完工率54.69%。阿热勒乡灾后重建600户。制定《加快定居兴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规划建设4个生态移民安置小区,萨尔瓦墩定居兴牧506户、苏塘定居兴牧196户、库拉木勒克定居兴牧110户。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广普及高新节水,投入资金14225万元,新建防渗渠63.4公里,维修灌排渠道151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245座,全县干、支、斗三级渠系防渗累计达1252公里;新打机电井101眼,高标准节水灌溉达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新修车尔臣河防洪堤59公里,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县医院门诊楼、供热管网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琼库勒乡、奥依亚依拉克乡、库拉木勒克乡、托格拉克勒克乡、巴格艾日 克乡等基层阵地正在建设或投入使用,办公条件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面貌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昆玉农贸市场等投入使用,覆盖城乡、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扎实做好受援工作,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投资1700万元的污水沟改造项目、1100万元的定居兴牧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建成。通过多方积极争取,追加受援资金3000万元。把唐山的产业与且末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制定《且末县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唐山项目和产业对接,推动县域跨越发展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生态建设不断加强,以河东治沙工程为重点的植树造林加快推进,全县植树造林3.9万亩。秋季造林效果初步显现,成活率达为今后植树造林奠定基础。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万元,用于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和免除高中阶段起始年级学费,入学率由40%提高到步优化教育资源;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和小学起始年级实现“双语”教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筹资标准和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进一步提高。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制定《关于加强牧区三乡两场医疗机构管理的意见》,乡镇卫生院实行绩效工资制,生院12所,建成村卫生室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游品牌。新建农家书屋13参保人数达3.4万人,5302放城乡低保金780多万元。统筹解决卫生系统养老金、失业金

85%以上,22314所,进一改扩建乡镇卫制定《加,累计发把唐山的支援变成

优先发展教育。投入资金70%;将全县学校整合为31个。统筹发展城乡文化,打造具有且末特色的文化旅个。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低保工作,户11928人享受城乡低保问题,将245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80套。对17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实现就业再就业1298人。积极做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河北培养工作。全面落实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各项任务,做到组织领导、广泛宣传、目标任务、资金管理、督促落实“五到位”。总投资13亿元的安居富民、定居兴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廉租房、城乡饮水、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人民公园、第二小学、民汉幼儿园、农贸综合市场等“十大民生工程”正全力推进,年底全面建成或投入使用,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民生建设年”的实在效果。

(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围绕长治久安,积极探索维稳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突出针对性,强化实效性,保证安全性,把维稳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强化打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狠抓重点区域排查整治,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完善处置群体性和突发事件预案,举行大规模联合应急处突演练。“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各民族关系和睦融洽。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零散朝觐保持“零批次”目标。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包案制、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等制度,做到接访一起解决一起,解决县食品公司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围绕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主题讨论、学习型机关、创先争优、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先后4次组织党政考察团到唐山、阿克苏等四地州学习考察,解放思想、寻找差距、加快发展,激发了各级干部抢抓机遇、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敢于创新、科学发展的能力。全力以赴抓好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乡镇党委换届率先在全州完成,班子成员均以高票当选;县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县委常委全票当选,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全票或高票当选。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各大班子成员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表彰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后发赶超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推进县域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召开老干部工作座谈会,听取老干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召开第十三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对开展教育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廉洁从政,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各级领导班子政治坚定、思路清晰,各族干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为且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抢抓机遇,奋发努力,加快实现“五大目标” 8月4日-6日,我县圆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 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18.5%;财政收入达5亿元,年均增长21.6%;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5亿元,年均增长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00元,年均增长1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5760元,年均增长14.5%。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以加快发展、科学跨越为主题,以转变方式、提升效益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着力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优势资源转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矿业且末、红枣且末、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全面谱写且末科学发展新篇章。

(一)以优势资源转换为平台,建设“矿业且末”。做大做强矿产业。在全力支持油气开发的基础上,把矿业作为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工作方法,把优势矿产资源划定出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勘探开发,重点突破,早见成效,实现由矿业大县向矿业富县转变。政企合作加快风险勘探,使县域内的铜、铁、锌、金、煤、镍等资源优势早日变成经济优势。加快迪木那里克铁矿、卡特里西铜锌矿、卡特里西铁矿、兴嵘石棉矿、红柳沟煤矿勘探开发、改造升级,实现产能和效益最大化;加快摸清和肃铁矿、玉岭铁矿、旗那铁矿、托盖背力铁矿、木孜鲁克铜矿、野狼沟多金属矿、阿亚和坎铜矿、卡拉干铜钼矿、库群铜矿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储量,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勘探开发。积极做好 铜冶炼、100万吨钢铁冶炼、150万吨球团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3年内落地投产,大力打造“矿业且末”。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引进项目”的思路,加快“一园两区三个矿业开发基地”建设,抓好园区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围绕矿产品初加工,加快以铁矿为主的吐拉黑色金属生产基地、铜矿为主的阿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石棉为主的苏塘非金属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名副其实的三个矿业开发基地,为“矿业且末”搭建平台。全力支持石油开发。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业,更好地支持塔中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提高油气产量。依托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加工,选准项目,科学布局,高起点、高水平推进,积极打造塔中石油石化基地。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建设“红枣且末”。强力推进“枣业富民”战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把红枣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全面落实《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红枣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为切入点,优化布局,调优品种,加大投入,综合防控,产研结合,产销并重,全面提升枣业水平。科学种植和管理,大力推广矮化密植、枣棉套种、林下养殖、养蜂等技术,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有机红枣基地建设,打造生态健康和高端有机品牌,力争到2015年红枣面积突破15万亩。围绕建设“红枣且末”,努力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以品种改良、规模养殖、特色养殖、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区畜牧业;以生态移民、畜群 优化、疫病防控、暖圈建设、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牧区畜牧业;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使每个乡都有3-5个高标准养殖小区,建成巴州乃至南疆的重要畜产品生产流通基地。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建立饲草料储备基地,为全州乃至全疆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做优做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超常规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发展到5000亩,打造萨尔瓦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枸杞、高原大蒜、高原马铃薯、山药等1万亩特色农业,拓宽农牧民增收途径。加大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坚持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在矿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吸收当地农民工就业,拓宽增收途径,缓解“用工荒”。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开展滴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力争2013年建成高标准节水20万亩。加快实施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计划用水按方收费力度,千方百计保证基本农户用水,超前考虑工业用水,最大限度增加生态用水。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根本性改善,实现“用得上、管得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建设“生态且末”。坚持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大秋季植树造林力度,加快以北三乡为重点的林网化建设。特别是加快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建设,既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又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积极探索治沙新模式,按照30万亩防沙治沙规划,稳步推进和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沙产业发展,扩大肉苁蓉、沙棘、沙柳、花棒、沙漠玫瑰等种植面积,试种红枣、枸杞等经济林品种,走出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建成南疆乃至全疆发展沙产业的示范点。大力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和退牧还草项目,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抓好城市绿化工作,加强城市周边绿环建设,多种树、多种草,提高绿化率。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改善村容村貌。坚决制止非法取水、非法开荒、滥采乱挖行为,确保车尔臣河流域生态安全。通过不懈努力,加快建设“生态且末”,让且末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四)以统筹城乡为抓手,建设“美丽且末”。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规划为龙头,道路为骨架,能源为基础,绿化为重点,亮化为点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做到规划一幅图、审批一支笔、城乡一盘棋,大幅度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到2015年完成县城10个规划区的棚户区改造,采取集中连片的方式高标准推进,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把县城建设的更美更好。加快阿热勒乡灾后重建,实现撤乡建镇、村改居、农民变市民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萨尔瓦墩定居兴牧工程,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实现牧民变农民,农民变产业工人,逐步实现撤乡建镇。统筹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依托38团开发,实现奥依亚依拉克乡撤乡建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苏塘特色城镇,建成矿业开发基地和发展特色农业、定居兴牧工程的示范点、兵地融合发展的 排头兵;服务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设立塔中镇,使之逐步建成石油石化工业强镇和油地融合发展的标兵;依托315国道,加快英吾斯塘乡和塔提让乡撤乡建镇步伐,建成且末东联西出的区域中心镇,提升全县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矿业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物流、信息、商务、节能环保和涉农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城市发展为平台,加快发展物业服务、社区卫生、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使之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以农村为依托,为现代农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依托三路、两山、一大漠、一冰峰等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羊布拉克玉矿景区、塔中沙漠体育保健景区、中昆仑野生动物观赏景区建设,重点推出“人文景观之旅、沙漠体验之旅、中昆仑野生动物观赏之旅和寻玉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利用沙漠自然景观和沙生植物园生态成果,加快发展大漠旅游,打造且末大漠风情旅游品牌。办好“玉石文化旅游节”,全力打造“玉王故乡,魅力且末”品牌,提升且末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加快构建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且末机场迁建项目争取年内开工,且若高速公路加快前期,库且沙漠公路力争三年内开工建设,且若铁路争取早日立项,努力形成立体化、多层次交通运输网络。加快资源路和农村公路、牧区油路建设,进一步增强通达能力。积极争取塔中-且末天然气管道项目,实现县城居民用上价廉、清洁的天然气,并进入农村。水利,加快车尔臣河水能水资源开发。力促小石门水电站10月份开工建设;大石门水 利枢纽今年列入国家规划,明年立项,2013年开工建设。萨尔瓦墩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年内启动,卡拉米兰河水利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电力,进一步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加快车尔臣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牧区无电户建设;塔中-且末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年内建成;形成以220千伏为骨架,以110千伏为辐射,以35千伏、10千伏为配套的电力供应体系,彻底结束无电县的历史。水电、风电、热电、太阳能发电,多措并举,为大电网提供电源支撑。通信,要以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快农牧区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信息产品与现代农牧业、矿业、金融、教育、旅游、交通、文化等各个行业的有效对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城市建设,加快人民公园、污水沟改造、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档案馆、科技馆、县宾馆、影剧院、第二小学、民汉幼儿园等建设。加快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县城供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集中供热改造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出行条件的便捷,城乡面貌的变化,让且末既美又好。

(五)以和谐稳定为目标,建设“幸福且末”。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以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年内全面完成阿热勒乡灾后重建;年内建设公租房249套、廉租住房274套;年内完成加瓦艾日克棚户区改造任务;3年内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427套。加快实施定居兴牧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定居兴牧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实施定居兴牧工程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把 牧民搬迁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结合起来,大力实施退牧还草、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充分利用戈壁荒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将牧区1700户牧民集中定居安置。年内定居牧民706户。每户牧民有一套不低于80平方米的安居房、一座200平方米左右的暖圈、一群20头以上的牲畜、一块人均不少于10亩的饲草料地、一家10亩红枣园。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让牧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转变干部作风的工程,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树立“科教强县”理念,坚持优先发展、质量为本、育人为先、改革创新,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免除高中学费,实现学有优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力争2012年建成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统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转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力争实现就业再就业1300人、培训6500人次。健全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继续实行绩效工资制,建设一支与农牧区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安心服务的医疗技术队伍。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提高 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13年实现全覆盖。做好社保基金征缴扩面和管理,巩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扎实做好对口援且工作。积极主动做好与唐山援且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工作,同唐山一起谋划、部署,确保援且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重点抓好污水沟改造、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看到好处、得到实惠。把当地资源优势与唐山的产业特色结合起来,加强矿产资源和现代农牧业方面产业对接与合作,把唐山的优势转化为发展且末的优势,增强长远发展的后劲。切实关心援且干部的工作生活,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援且工作的良好局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公益性文化事业。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具有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挖掘整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平安文化、玉文化和沙漠文化等,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力度,打造具有“巴州特点、且末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特别是做好玉文化文章,大力发掘和弘扬以玉文化为主的地域特色文化。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现代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努力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氛围,展示且末特色人文魅力。加快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等惠民工程建设,年内完成7个乡镇文化站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农家书屋18个,解决群众活动场所,使各族群众享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和自豪感。确保和谐稳定和长治久 安。始终按照自治区稳定工作部署,坚持中央提出的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的正确论断,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围绕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特大恶性暴力恐怖案件的目标,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常态化,确保且末社会大局稳定。完善应急处突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完善“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信访工作机制,对上访问题不拖、不等、不推、不靠,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

(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进一步加大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树立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农村党建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并注意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思路,选派优秀干部下社区,以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真正做到坚强管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党组 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组建率。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少形式、多行事,少应酬、多学习,多深入基层、多思考研究问题、多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创造力和执行力。坚决纠正干部作风中的不良风气,努力消除“懒、散、庸、拖、贪”的现象,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不怨天忧人,不埋怨历史,也不强调客观,同心、同调、同力、同向,不等不靠,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把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自律和党风党纪教育;严明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昂扬的进取精神、优良的作风,廉洁高效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上一篇:最温婉浪漫的个性签名下一篇:跳长绳三年级优秀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