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的诗句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与自然和谐的诗句

人与自然和谐的诗句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全会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 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 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 从理论层面上看, 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 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实践表明, 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 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 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从广义上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 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它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 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对生态文明的选择, 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 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具体来说,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 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枯竭, 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 人类要尊重自身, 首先要尊重自然, 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 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 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 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 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 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 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 人类其它的一切行为, 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 生态先于一切, 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 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 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 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 建立起“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 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 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 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 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 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和价值低的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 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 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 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 “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 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 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 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伦理理论。因此, 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 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作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 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 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 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 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

其次, 在社会发展观方面, 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把对自然的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 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3.2 全民动员, 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 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3.3 尊重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 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 改变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消费,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 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 形成善待自然, 爱护自然的社会风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 推进社会走上生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工业道路。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 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 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不断推陈出新, 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

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2

关键词:生态批评 《还乡》 独立主体 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被誉为“自然之子”,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从来都是主角: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桀骜不驯的荒原,处处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乔纳森·贝特在其生态批评著作《大地之歌》中高度评价哈代:哈代和奥斯汀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备受瞩目,是由于它们展现了古老的英格兰田园风光的精髓,那些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画面。《还乡》中的大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温柔又狂野,既友善又冷峻,而且它是作为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的,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生态关系。本文受生态批评的启发,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还乡》,发掘出这位伟大作家的生态哲思,体悟哈代作为时代先驱所倡导的和谐的生态观的现实意义。

一 大自然: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立主体

《还乡》中的大自然是哈代虚拟的“威塞克斯”世界,小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爱格顿荒原上,这是个带有古朴幽远气息的地方。小说全部情节的展开都限定在爱格顿荒原上,荒原不只是人物活动的场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有生命价值的独立主体。小说中描述到:“每天晚上它那泰坦神般的形体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然而,漫漫的几个世纪过去了,多少次危机发生过,它却依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爱格顿荒原记载着大自然的久远,蕴涵着历史的悠久,是时空的体现者。这“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荒原,“从有史以来一直到现在,就丝毫没有发生变化”,“仿佛是属于古代石炭时期的世界”。而且荒原如同人一样有自己特有的声音:“大风频频从西北方刮来,而每一种风吹过便化成了一种高低起伏的风声,能让人听出有最高音,次低音和低音。接着还能听到一株冬青发出的浑厚的男中音。这種声音便可称作这片荒原的语言特点”。荒原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话语能力,它和人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部分。荒原不仅有自己的声音,也有人一般的情绪和心境。“暴雨就是它的情人,狂风就是它的朋友。”由此可见,哈代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有情绪,有声音,有动作,有生命的独立的存在。

同样,荒原上的动物、植物、山脉都具有生命性和它们的内在价值。哈代认为大自然是个独立的主体,与人类一样有其内在的价值。荒原上的树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这片树木长满了茂密的新生的湿润树叶,冬天,树木的枝条摆脱了一身的负担去迎接风暴的肆虐”。树木不屈不挠地与恶劣的天气做斗争,它们与人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荒原上的植物不仅装点了大自然,而且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清香。柱子的顶部堆放着小花朵,在小花下面是一圈奶白色的山楂花,接下来是蓝风铃花,流星花,丁香花,黄水仙”。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给荒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大自然呈现出和谐与美丽的景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阐释,树木、花草所构成的植物世界是大自然生物共同体的有机部分,哈代对它们的描述体现了植物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荒原上的动物同样具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季节一到,一个小小的动物世界复苏了。小蝌蚪和水螅开始在水里吐气泡,蛤蟆三三两两地朝岸边爬,大黄蜂在阳光里飞来飞去。”春天的到来,动物们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池塘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个池塘就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里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稳定有序的自然环境。《还乡》中的动物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当文恩迫切地想去游说游苔莎的时候,在路上他遇见了荒原上的小鸟,“这个鸟儿,当它注视着红土贩子的时候,却像许多哲学家似的,仿佛心里在想,片刻现实的享乐,抵得十年旧事的回忆”。鸟儿似乎已经预料到文恩此去是徒劳一场。哈代在这里传递了他的超前的生态意识: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应该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同时也反映出哈代的生态整体观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因此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哈代的观点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所倡导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他们提倡“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位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二 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生态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即: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体,自然只是人类征服,奴役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自然和人都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和人类之间是平等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因此应该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还乡》中,哈代极力赞颂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还乡》中处处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水乳交融的动人场景,女主人公游苔莎第一次在荒原上出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片郁苍重叠的丘陵,让这个人形一装点,就显得又完整,又美妙,他们所以应该有那样一幅轮廓,显然就是因为有这个人形”。这里人与自然之间交融于一体,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男主人公克莱姆被哈代描述为真正的“荒原的产物。”“如果说有谁熟知这片荒原,那这个就是克莱姆”。他对荒原的景致,地上的一切和荒原的气息都是息息相通的。他第一次张开眼看到的就是荒原,荒原是他记忆的最初景象。他从小在荒原长大,玩具就是他在荒原上发现的刀石和石箭。他喜欢的花朵就是荒原上的紫钟花和黄荆豆花,他交往的是世世代代住在荒原上的淳朴的荒原人。因此,他对荒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克莱姆听从母亲的安排离开了荒原,但他是荒原之子,离开了大自然他的精神没有了寄托,因此他后来远离了巴黎的浮华生活,回归了荒原,克莱姆热爱荒原,对荒原有着深切的依恋。小说中描述了他在眼睛几近失明后砍荆棘的场景:

“他熟悉的东西成了那些爬行动物和在天上飞翔的小动物,而且它们似乎也已将他吸纳为它们中的一员。蜜蜂在他的耳边嗡嗡飞翔,带来了一股其乐融融的气氛。这些蜜蜂成群结队地在他身边的石楠和荆豆花上辛勤采蜜。琥珀色的怪蝴蝶在他嘴唇呼出的气息中颤抖着,停在他弯下的腰背上,它们随着他手中的镰刀挥起又落下的闪光而飞舞嬉戏。”

在这里,克莱姆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他熟知自然,了解自然,并从大自然中获得莫大的快乐。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哈代在《还乡》中还塑造了一群“自然人”,就是世世代代生长在荒原上的原著居民。他们对荒原有着无限和热爱和崇敬,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荒原上耕作。他们见识不广,知识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诚实,善良,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热爱大自然,热爱荒原上的每一样东西。动物、植物、山脉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生机昂然,充满活力。红土贩子——文恩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荒原人。他常年穿梭在荒原上做着红土生意,风餐露宿很是辛苦,全身都被染成了红色,连皮肤都是红色的。大自然赋予了他正直,坚韧,忠诚的品性。哈代描述文恩的两眼“如猛禽般敏锐,如秋天的雾蔼般湛蓝”。读者很自然地会将他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把他看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熟知荒原,利用荒原的隐蔽性多次偷听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阴谋,“他匍匐向前爬去,托了两块泥煤过来,用一块盖住了头和肩,另一块盖住了他的背和腿。这样一来就完全不会被人发现了。这些盖在他身上的泥煤以及上面的石楠,看上去完全就像长在那里一样”。文恩利用这些泥煤隐蔽自己,偷听到了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密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们的阴险的行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默默地帮助他心爱的人,避免她受到傷害。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在托马茜身上。她出生在荒原上,成长在这里,对荒原有着真挚和热烈的感情。哈代这样描述她,“她的一举手一投足,眼光的一凝一瞥,无不会让看见的人想起住在她家周围的鸟儿来。在沉思的时候她像一只红隼,展开翅膀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在受惊时她就像一只翠鸟悄无声息一头扎入水中。在平静的时候,她就像一只轻捷掠过的燕子”。成长在荒原上的托马茜,对这片土地是如此的熟悉,荒原上的鸟就如同她的好朋友,因此她的外貌和性格中也融入了鸟儿的特性。也只有深爱着大自然的人才会拥有自然的特质,人与自然是水乳交融的,都是生态整体中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还体现在大自然是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当人受到打击无法解脱时,当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心灵困惑时,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一切烦恼就会烟消云散,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克莱姆厌倦了巴黎的浮华生活,他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我的工作比什么都更令人消沉,极其空虚,极其无聊,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去干比这阴阳怪气的事了”。因此,他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荒原,回归了自然,大自然成了他心灵的栖息地。此后,克莱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巴黎的长期生活所带给他的那张苍白的脸,以及脸上开始出现的岁月和苦思所留下的印痕,已经不像他刚回来时那样明显了,因为大自然赋予他的勃勃活力和强健体魄已经重新显出了它们的本色”。大自然让克莱姆忘记了一切烦恼,他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那份宁静和慰籍。托马茜也从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安慰。纯洁天真、空灵剔透的托马茜一心一意地爱着并不可靠的韦狄,但是韦狄是一个爱情骗子,他整日周旋于托马茜和他的旧情人游苔莎之间,后来韦狄和游苔莎在私奔的时候双双溺水。托马茜得知这一切后,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的精神急需疗伤,这时候是大自然给予了她精神上的慰籍。“春天来了,令她平静,夏天到了,令她宽慰;秋天光临,她开始感到了欣慰,因为她的女儿长得又强壮又活泼”。大自然使她敞开了心怀,意识到了外界所有的变化。同时,她也接受了文恩对她忠实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还乡》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表达了哈代超前的生态和谐观,而且揭示了哈代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他深刻体味到只有回归到“威塞克斯”这种和谐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心灵的慰籍和归属感,才能逃脱现代文明的枷锁。人类只有贴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内心才充满了勇敢、理性和面对磨难的强大力量,内心才能归于安宁、和谐。哈代通过这种方式尖锐地质疑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心灵的摧残。

《还乡》是一部体现深刻生态思想的小说。作品中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和人类一样有其生命力和活力。人与自然之间处处体现出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深刻体现。同时,大自然充当了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了精神的安慰。《还乡》体现出哈代所倡导的人类应该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意识。也因此,这部小说的生态意蕴对我们在环境危机下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青年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吴笛:《哈代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春天自然美景的诗句 篇3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篇4

2、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4、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5、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6、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7、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9、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8、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9、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0、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

2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2、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2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大自然的诗句 篇5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韩愈《晚春》

4、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5、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Y虚《阙题》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12、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1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4、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刘Y虚《积雪为小山》

15、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Y虚《阙题》

16、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乐府古辞《盂珠》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韩愈《感春五首》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0、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2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2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2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0、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3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杜甫《春运》

3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3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5、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6、阳春白日风在香。――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3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3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9、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40、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41、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42、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4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4、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人与自然和谐的诗句 篇6

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 顾名思义, 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最少的干扰改造地形, 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建设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它是一种生态化的城市建设,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化。我们之所以强调节约型园林的“节约性”, 是因为它实现了现代建设的4个“最”, 即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好地满足了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 以及最终获取了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这几个“最”充分印证了节约型园林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人类智慧。

2 节约型园林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园林绿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 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污染、能源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又为我们的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节约型园林”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状况下确立的, 那么, 它的提出有何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呢?

2.1 能够极大地节约资源与能源

节约型园林在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方面, 包括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等。虽然表面上看来我国还算得上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多, 人均资源就十分有限。而建设节约型园林就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它是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而提出的, 在我国的节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2 可以很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今天, 生态环境的好坏已经受到人们普遍且高度的关注, 可以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通过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可以很好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园林和绿地在保持城市碳氧平衡, 减少尘污以及降低噪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使节约型园林真正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首要方向。

2.3 关键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节约型园林的最大特色在于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规律, 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环境, 最大限度地展示自然的魅力。简单地说, 它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各种矛盾, 这才是最终的落脚点。同时,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还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人们开始致力于从建筑、技术的方向和手段上, 对自然进行积极地保护与合理的利用, 其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3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工作重点

建设节约型园林, 对于城市来说, 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它必须深入城市居民的心中, 深入园林设计者的心中。要想真正做好节约型园林这项事业, 就必须有制度方面的保障、有观念上的引导、有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以及群众的参与等。具体来说,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点有: (1) 要健全相关制度或规章, 杜绝园林建筑上的浪费现象。 (2) 要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 消除人们盲目追求奢华建筑园林的心理。 (3) 城市建设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 为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保驾护航, 鼓励更多的建筑工程师开展节约型园林方面的科研活动。 (4) 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参与,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也要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因为无论是园林建设, 还是生态文明建设, 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只有兼顾两者, 我们的城市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4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园林是人改造自然的艺术, 园林的发展随着人们自然观的转变而转变。我国建设节约型园林实质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 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节约型园林所凸显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仅代表着园林建设的一种革新, 也代表着人类文明中的生态文明前进了一大步。与一系列的人口、环境、生态问题方面所体现出的优越性相得益彰。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经说过:“只有服从大自然, 才能战胜大自然”。笔者认为, 建设节约型园林正是我们走在服从大自然的路上, 战胜大自然的目标也就变得不再遥远。

5 结语

总而言之, 节约型园林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我们在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收获的园林建筑才是最具魅力、最显人性化的艺术品。笔者相信, 不管是现在, 还是未来, 这一条主线都是不会改变的, 让我们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而奋斗。

摘要: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兴起, 人们越来越关注园林的“节约性”与“生态性”, 并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构想, 这是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类,自然,和谐发展,节约型园林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9年论文集[C].2009

[2] 付莹.构建节约型园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才智, 2013 (25)

[3] 朱建宁.节约型园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建设科技, 2009 (19)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篇7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例如,水土流失问题;水污染极为严重问题;草原退化问题严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超载过度。还有“垃圾围城”的现象,也较普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性行为、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物类的平等理念。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重视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个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3]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篇8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6、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9、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1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1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篇9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6、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7、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春晴》

12、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3、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4、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5、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王勉《墨梅》

1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白调》

1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0、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2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2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2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4、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2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10

【关键词】生态哲学;人与自然;生态价值

生态哲学作为生态世界观,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分析问题,提供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

一、大自然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征途上所向披靡。原子能的利用、遗传密码的破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这些进步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标志着人类征服、改造、索取自然能力的拓展和深化。然而,当人类以先进的手段向自然界进行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利用而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蹱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惩罚”: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有毒化学品污染、酸雨污染、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林地草地耕地锐减、人口剧增、能源枯竭等等生态问题。

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成就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严重危机纠缠在一起,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和思索,向人们提出了严肃紧迫而又必须回答的重大哲学课题。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作为哲学的生态哲学则是以作为科学的生态学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之,其本质上就是反思的思想。

二、普照大自然问题的智慧之光——生态哲学

我们所说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我们所说的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人而谈论生态环境问题,或者说生态与环境问题不同人发生关系,对人来说无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一价值意义上说,所谓生态环境的危机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危机,用哲学术语讲,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尖锐化。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专门从世界观方法论高度研究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在内的整个生态领域最普遍规律的生态哲学,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概括地说,一方面是当代生态环境系统的恶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另一方面是当代人类主体认识实践的深化和生存发展需要的强化的产物。而生态哲学所以能够成立,最为根本的在于人类主体对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上。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就有一个对世界的重新认识问题。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则是使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类从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分离出来,就有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总是千方百计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这一需要。而相对于人类的这一需要而言,自然界有其适应性一面,即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光热,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淡水,丰富的矿藏等生态资源和能源,它构成人类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生物圈,没有这种适应性,也就不会有人类,因此,人类应该而且必须保护这些生态价值;又有其不适应性一面,即人类虽然“脱离”自然界而成为它的“对立面”,还必须同自然界打交道,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是地球拥有的生态资源和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也不会自动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制约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改造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资源的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必然带来双重结果: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利益,满足其需要;另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生态麻烦,威胁其在更高层次上的需要。因此,生态哲学认为,我们不能离开改造自然来单纯地保护自然,使保护变成被动地“奴隶式”的适应;同时也不能离开保护来盲目地改造,使改造变成对生态资源的粗暴破坏,归根结底,人们改造自然是为了满足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们保护自然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生態哲学的价值在于改变以往人类对生态环境颐指气使、任意妄为、横行霸道、蔑视生态的行为。引导人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崭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与实践,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并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哲学要求充分尊重人类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环境在内的生态客观规律,但并不排斥否定人的主体能动性。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既克服极端片面强调对自然“胜利”的唯科学论,又克服过分沉溺于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的人本主义,防止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传统陈旧、单向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行动框框。从全新的视角真正科学地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着眼并服务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有机协调高度统一。

生态哲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以往由于价值取向的失误而造成的生态负效应的痛定思痛的严肃反思;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当代价值取向误区的严格审查和批判以及对未来生态文明前景的深思与追求,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向生机的重大转折。

三、我们的态度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抽象的、孤立的,对于人来说,它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先前存在的自然界是没有人类的自然界,而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成为人的对象同时发生。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但是人可以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选择、改造、控制、调节或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发生更加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变化。

在自然界面前,人这个自然存在物显示了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特征: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作为客体是他作为主体进行活动的结果与产物;人作为主体进行活动,又不能不以他的客体存在,特别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和出发点。作为主体,他是有目的有意识受一定理想、动机和热情支配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客体,他又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的诞生,自然界也显示出以往没有的特点:它既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来源,又是人的生存发展活动的对象。自然界提供了表现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场所,人在对自然界的作用和改造、保护和建设之中显示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上述人的能动性和自然界的“属人性”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样“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这里的“属人的”即属社会的。同样,自然界也不仅仅是天然的自然,还包括人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这样,一个新的意义系统“自然——人——社会”发生了。

“自然——人——社会”系统有其内部本质的联系,即人类社会劳动实践。“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动物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的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用许多实例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要警惕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要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马克思把自然分成“天然的自然界”和“人化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是被人类打上实践活动印记的自然,自然不是被抽象地孤立起来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只能通过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中介,随着人的实践活动领域的拓展而不断得到发展。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深远地透视了生态哲学的理论立点,有启示作用。

启示一:生态哲学的中心内容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即与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相对应的生态客体。自然界本身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人通过生产劳动去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人的需要,从而使自然进人人类历史过程。这样的自然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与人无关的“自因”的存在,而是和人的实践活动生存需要和发展目的密切相关的属人的自然。

启示二:生态环境是相对于人而言的。生态环境不是指没有人类就已经一直存在的永恒的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对我们的生存发展活动有意义的那部分。事实上,当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以后,才懂得他与其环境的区别、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懂得建立他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同人的历史过程的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包括人的生存活动的自然条件(大气、土地、淡水、生物等)和人的发展活动的自然资源(生物、能源、矿产等)。

启示三:人与自然不仅存在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还存在价值关系,即被认识和被改造的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实际效用及其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与自己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人对自己活动的性质及其成果的评价,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单纯迫使自然提供更多的产物,而不考虑这种增产的负效应,特别是它的长远效果,这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短期行为。全部人类史,特别是工业发展史表明,自然界不仅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是人类栖息之所,如果用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不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这将是人类的“自伐”。因此,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学会尊重所有生态价值,还价值于整个生态系统。

为了我们能够顺利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做得到。事实上,这也是生态学哲学告诉我们的解决大自然问题的唯一办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39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2页、第75页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74页、第373~37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司房屋租赁合同样式下一篇:提档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