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1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4、“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5、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迅速形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它推动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使我们这个有着50文明历史的国家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丧失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7、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9、我国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效形式。30年来,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0、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1、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问答题

1、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原因:这是由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发达,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3、怎样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或者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①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③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④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4、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答: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或简答为:(1)实行改革才能扫清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改革使我国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3)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答: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7、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答: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8、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效形式由哪些?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2

而惯性的考题中可以分两大类; 惯性概念的理解和惯性现象的解答,习题的类型涵盖了选择、填空、简答、作图、实验。下面我从两大类问题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做一些解法分析。

一、惯性概念的理解

答题时铭记: 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1 ( 2015·六盘水) 一辆汽车正在公路上行驶,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B. 正在运动的汽车不具有惯性

C. 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

D. 汽车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能描述为物体具有惯性,不能描述为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选C.

二、惯性现象的解答

惯性简答题流程: ①分析整体的运动状态→②讨论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③另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④回应题目。

例2 ( 2012·贵阳)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

解析: 行驶方向: 由西向东,原因: ①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②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③其余部分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④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整的痕迹。

例3 为什么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解析: ①汽车行驶时人与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②刹车时,人脚与汽车速度一起减慢,③而身体上部由于惯性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④人就会向前倾倒了!

题目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 穿钉鞋跑步B. 跳远时助跑

C. 滑步推铅球D. 远距离投篮

2. 排球是贵阳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没有对排球做功

C. 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3.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4. 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 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 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 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5.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酒后不驾车B. 驾车须系安全带

C.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6.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安全教育认识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雷雨天气里,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避雨

B . 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

C. 坐在行驶汽车前排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是通过减小惯性来保障安全的

D. 如果乘客站在铁路安全线以内等候列车,是非常危险的

7. 下列示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 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8.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 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来越大惯性越大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9. 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 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二、简答题

1. 洗完手后若没有毛巾,人们通常会快速甩动手来减少手上的水。 请你用学过的力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人身上围上一块布, 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请问理发师抖掉发屑的做法,属于哪种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

3. 在公交车上,当车转弯时,车上的广播会提醒乘客: 车转弯,请坐好扶稳! 请从物理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提醒乘客?

4. 烧锅炉的工人在用煤铲向炉膛送煤时,铲子停在锅炉前,煤却飞进了炉膛,这是为什么? 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像。

5. 在冰面上滑倒时,总是仰面朝天,而在急速奔跑中被绊倒时,却总是趴在地上,请用学过的惯性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差别。

6. 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十分喜爱的时尚运动。滑板爱好者站在表面粗糙的滑板上,单脚向后蹬地,便能加速前进; 当两脚都站立在滑板上时,他仍能在水平地面上自如地滑行,如果碰到固定的石头,人会向哪倾,为什么?

7. 陈翼飞同学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原因。

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 用勺从电饭锅中盛饭,有时饭团会粘在勺上,用勺向下轻敲锅边就能使粘在勺上的饭团掉落,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9. 自行车由比较陡的坡顶下坡,即使不踩车的脚踏,车也会越来越快,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如果下坡时遇到紧急情况要刹车,为了安全,你选择刹自行车的前闸还是后闸? 假如选用错误的车闸刹车,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一、选择题

1. A 2. D 3. A 4. D 5. A 6. C 7. C 8. D 9. B.

二、简答题

1. 答: 手上的水变少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惯性。当手甩动时,手停止运动,而水珠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2. 答: 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发屑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发屑就会受到重力从布上掉下来了。

3. 答: 车转弯时,人的下身随车一起运动状态改变了,但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车转弯时人的身櫥櫥櫥体会倾斜,为了安全在车转弯时,乘客要“坐好扶稳”。“车转弯, 请坐好扶稳! ”是防止物体惯性的应用。

4. 答: 原来煤和铲子一起向前运动,在锅炉前铲子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运动变为静止。而煤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运动。所以铲子停在锅炉前,而煤却能飞进了炉膛。

5答: 当人在冰面上滑倒时,往往是因为冰面的摩擦力小,人的下肢突然向前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摔倒,而“仰面朝天”;

当人在急速奔跑时,脚被绊住而停止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高速向前的状态,所以会向前摔倒趴在地上。

6. 答: 当两脚都站立在滑板上时,他仍能在水平地面上自如地滑行时,人和滑板一起向前运动,当碰到固定的石头后,滑板运动停止,而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7. 答: 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人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随自行车往前走几步,可以避免摔跤。

8. 答: 先让勺和饭团一起向下运动,使它们处于运动状态,当勺子遇锅静止时,饭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从勺中掉落。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3

2.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演奏不同种类的音乐

3. have spare time 有空闲时间 4. in that case 如果那样的话

5. feel like doing sth. 感觉想做某事 6. stick to坚持,固守

7. have a happy ending 有一个快乐的结局 8. seem less serious 似乎不严重

9. plenty of 大量,充足

10. shut off 关闭

11. once in a while 偶尔,间或 12. write their own lyrics 自己作词

13. sing the words clearly 唱词清楚 14. Chinese folk music 中国民俗音乐

15. sense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 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悲伤与痛苦

16. look up 查阅

17. in total 总计

18.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中国的民族瑰宝19. spread joy 传播快乐

20. do an excellent job 表现优异 21. play the hero 扮演英雄人物

22. during his lifetime 在他生前

1. I like smooth music that helps me relax after a long week at work.

我喜欢那种能在一周的上班之后帮我放松的悦耳的音乐。

2. Documentaries like March of the Penguins which provide plenty of information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can be interesting.

像《帝企鹅日记》那样提供大量有关某种话题信息的记录片可能很有趣。

3. I can shut off my brain, sit back and enjoy watching an exciting superhero who always saves the world just in time.

我能够屏蔽我的大脑,坐下来好好欣赏一位令人兴奋的总是在关键时刻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4. It was one of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ic that I have ever heard.

它是我曾经听到过的最动人的乐曲之一。

5. It is a pity that only six pieces of music in total were recorded for the future world to hear.

可惜的是,总共只有六首乐曲被记录下来供后人欣赏。

6. Although he is an actor who does not have much experience, he did an excellent job in the new war film.

虽然他是一个没有丰富经验的演员,但他在这部新的战争电影中的表现相当好。

7. You mean the new police story which was filmed in five countries?

你指的是那部在五个国家拍摄的新警察故事吗?

8. I don’t think movies that try to describe the future are very interesting.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4

7.1、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7、3、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g=9.8N/kgg的意义:质量是1 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8.1、牛顿第一定律

1、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是否运动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8.2、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

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3、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摩擦的分类:

(一)、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二)、动摩擦: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滑动摩擦力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用滚动代替滑动;(2)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注1、2两种常用)(3)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4)减小压力;

9.1、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物体所受到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 压强。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F4、压强公式:p= S5、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6、增大压强方法:(1)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3)同时把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9.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计算:p =ρgh,(ρ:液体密度,单位:kg/m;g=9.8N/kg;h是深度,3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9.3、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2、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

3、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力p=F/s)

4、测定大气压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5、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pa。

6、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7、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8、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10.3m高。5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10.1、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4、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液体的密度,(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2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3、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10.3、浮力利用

1、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2)F浮>G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G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ρ物>ρ液 下沉;(2)ρ物<ρ液 上浮;(3)ρ物=ρ液悬浮。(不会漂浮)

2、轮船:用密度大于水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轮船自身质量+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11.1功

1、功(W):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如果是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则公式变形为:W=Gh

单位:焦耳(J)1J=1N·m把两个鸡蛋举高1米大约做1J的功。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1.2、功率

1、功率(P):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t)内所做的功(W)。

2、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常用Kw1kW=1000W3、推导公式:P= W/t=FS/ t= Fv即: P= Fv(速度的单位要用m/s)

11.3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因素: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

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

质量相同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相同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势能。

12.1、杠杆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三种杠杠杆:

(1)省力杠杆:L1>L2, 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12.2、滑轮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F=(G+G动)/2.s=2h3、滑轮组: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G动)/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G动为动滑轮的重)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绳子的绕法: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4、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称为轮,把小轮称为轴。

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12.3、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做的功。W有=Gh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4、计算公式:η总=FSW总= W有+ W额 =W有/W总

注:机械效率是个比值,没单位,用百分数表示,都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公式变形:η=W有/W总 = Gh/ FS=G/Fn即:η

η=W有/W总 = W有/W总 + W有=G/G+G动即:η=G/Fn 动 = G/G+G

注: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来说,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有关,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大。

对于不同的滑轮组来说,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有关,动滑轮

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斜面的机械效率: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5

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转变成了多少其它形式的能。

2.能量的转化:

电灯亮: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一部分热能转为光能。

电动机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化学能。

光电池工作:光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计算公式:W=UIt

电压

1.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3.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电功的计算

对于一般情况下,电功的计算式为W=UIt;从式中可以看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以及通电时间有关.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t,可以得W=UQ,对于纯电阻电路,利用欧姆定律I=U/R,代入W=UIt可以得W=(U^2/R)t,若将U=IR代入W=UIt可以得W=I^2Rt。

(1)W=UIt:这是适用于计算一切电流做功的公式,它是由实验得出,但在具体计算中用得不太多。

(2)W=UQ:在(1)式中,将代入即可得到该式.凡涉及由电量求电功的问题,由它直接求解较为方便。

(3)W=I^2Rt:这个公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反映了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功与电阻成正比.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流经电阻大的那个用电器做功多.该公式常用于串联电路电功大小比较和计算。

(4)W=(U^2/R)t:这个公式与上式类似,也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反映了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功与电阻成反比.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流流经电阻小的那个用电器做功多.这个公式常用于并联电路或不同电阻接入同一个电路中的比较或计算。

对以上公式,尤其是(3)(4)的应用,首先注意电路中隐含的条件,是电流相同还是电压相同,然后再选用适当公式进行计算.此外,关于如何判断某一公式是否适用纯电阻电路,除了记忆以外,还可看其是否由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由于欧姆定律本身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所以凡由欧姆定律推出的公式也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6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7

1. visit v. 参观;访问

visit后可接人或地点名词,接人时意为“拜访某人”,接地点时意为“参观某地”。例如:

He will soon visit Hong Kong. 他不久将去香港。

We visited our friends in town. 我们去看望了城里的朋友。

2. stay v. 停留;逗留

stay是不及物动词,接地点名词时,名词前常加相应的介词。例如:

Im not staying at / in a hotel, Im staying with friends. 我没有住旅馆,我和朋友们住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住旅馆”常用stay at / in a hotel,而不用live at / in a hotel。

3. have v.从事;做;有

hav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has,过去式是had。当have意为“有”时也可用have / has got,当have用作行为动词时,后面所跟的名词不同时意义也不同。例如:

I have / have got many interesting books. 我有很多有趣的书。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breakfast? 早餐你想吃什么?

Were not going to have any classes next week. 下星期我们不上课。

Im going to have a party. 我准备举行一次聚会。

Last Sunday we had a picnic. 上个星期天我们去野餐了。

have构成的常用固定短语有:have a rest 休息; have a look 看一看; have a cough咳嗽,等。

4. practice v. 练习;实践

practice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其后可以接名词或动名词,但不接不定式。例如:

She practices (on) the piano every day. 她每天练习弹钢琴。

You must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more. 你必须更多地练习说英语。

5. mountain n. 山脉; 山

mountain的近义词为hill,但hill 多指“小山,丘陵”。例如:

There are some hills in the picture, too. 图画里也有几座小山。

This kind of flower grows in high mountains. 这种花生长在高山上。

6. geography n. 地理学

geography是学科名词,通常用作不可数名词,学科名词还有physics, math, Chinese, English等。

7. spend v. 度过;花费

spend time / money on sth. 意为“在……花费时间 / 金钱”; 而spend time / money (in) doing sth. 意为“花费时间 / 金钱做某事”,此时介词in可省略。例如:

Our teacher has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books. 我们的老师花了不少钱买书。

She spent two hours (in) writing the letter. 她花了两个小时写这封信。

8. down adv. 向下;在下面;下去;降下

down的反意词是up,常用短语look down / up意为“向下看 / 向上看”。

9. noadj. & adv. 没有

no作形容词时可修饰名词,当no作副词用时,可单独使用,主要用于对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回答,其反义词是yes。例如:

—Are you a teacher? 你是老师吗?

—No, Im not. Im a doctor. 不,不是。我是医生。

We have no classes today. 今天我们没有课。

There is no water in the cup. 茶杯里没有水。

注意区别:not作副词时不能单独使用,而常与be动词或助动词、情态动词构成否定形式。例如:

I do not / dont like eating eggs. 我不喜欢吃鸡蛋。

Tony can not / cant swim. 托尼不会游泳。

10. anything pron. 任何事;无论何事

anything常用于否定句、疑问句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而相应的不定代词something意为“一些事”,常用于肯定句中。

【重点短语小结】

1. what about ... ……怎么样

2. at home 在家

3. do some reading读,阅读

4. middle school中学

5. go shopping(去)购物

6. talk show访谈节目

7. go for a walk

= take a walk

【句子运用】

1. Well, on Saturday morning, I played tennis. 嗯,星期六早上我打网球了。

表示星期几的早、中、晚要用介词on。例如:

I am going shopping with my classmates on Sunday afternoon. 我打算星期天下午和同学一起去购物。

动词play后面接球类或体育活动项目类名词时,名词前不加定冠词the。如果后面接乐器类名词时,必须要在该乐器名词前加定冠词the。试比较:

We all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我们都喜欢打篮球。

Who is playing the piano now? 现在谁在弹钢琴?

2. Last week, we asked ten students at No. 3 Middle School what they did last weekend. 上周,我们询问了十位第三中学的学生周末干了什么。

动词ask后常接双宾语构成ask sb. sth.结构,本句中what they did last weekend是宾语从句。值得注意的是,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例如:

I asked Li Ming how old he was. 我问李明多大年纪了。

3. Do you think everyone enjoys their weekends? 你认为每个人的周末都过得愉快吗?

动词enjoy意为“玩得愉快”,后面常接名词或反身代词。例如:

Enjoy your holiday. 祝你假期愉快。

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the party? 你在聚会上玩得开心吗?

4. Then it was time to go home. 是回家的时候了。

It be time ...句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It be time for sth. 意为“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了”。例如:

It is time for class. 到上课的时间了。

(2)It be time to do sth. 意为“到做某事的时候了”。例如:

It is time to have lunch. 到吃午饭的时候了。

(3)It be time for sb. to do sth. 意为“到某人该做某事的时候了”。例如:

It is time for us to go to school. 我们该去上学了。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8

第七章 力第一节 力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 两个 物体,它们之间 不一定 接触,其中一个是 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受力物体。力一般用大写字母 F 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其符号是 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

2、力可以产生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 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 力的示意图。练习:画出放在桌面上的重力为20N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互为 受力物体 和 施力物体。它们每个物体都既是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

第二节 弹力

1、直尺、弹簧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如橡皮泥、面团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 支持力 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测量力的工具是,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在静止或匀速直线拉到中示数稳定后读数。

练习: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第三节 重力

1球,用符号 G 表示。,用公式表示是 G=mg ,其中G表示 重力,单位是 N,m表示 质量,单位是 kg ,g表示 重力与质量的比,其值是g=G/m=9.8N/kg,它表示的含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小为9.8N。公式变形可计算m=G/g3、其方向总是,即与水平面相垂直。利用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和利用铅垂线与三角尺(T形架)检验桌面是否水平都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原理工作的。

4、重力的作用点叫 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 悬挂法或平衡法 来确定。

练习: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运动与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滑行的距离的长短。可得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收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线运动状态,或者说总保持 原来的运动 状态,原来 运动 的则会做 匀速直线运动,原来 静止 的仍保持 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无关。解释惯性想象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你,阐明其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到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

(3).说明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说明结果。

练习:解释下列现象: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答:乘客原来随行驶的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因此 身体会向前倾。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系安全带,保持车距,限速限载,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第二节 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物体在受平衡力时处于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称为平衡状态,在不受力时处于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能称为平衡状态。

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状态,如物体处于不是这两种状态的其它状态时,则一定运动状态在改变。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判断物体是否受一对平衡力

A根据状态: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求不能直接测量的未知力(如支持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未知力与已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练习: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说出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 ∵ 跳伞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G和f是一对平衡力

∵ f=G=1000N∴ 方向是竖直向上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条件:受非平衡力作用

第三节 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的力,叫滑动摩擦力。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且相互存在压力(3)发生 相对滑动(要发生是指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2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接触面越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4量法,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做到匀速拉动,且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将实验改为拉动木板,而不拉木块,这种设计从实验操作角度来说,不必控制匀速拉动,实验操作容易;从实验误差角度来说,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

5、摩擦力共有三种: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 小于 滑动摩擦力。

6、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例如车闸(2例如各种花纹,(3)变滚动为滑动,例如紧急刹车

7、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2雪板很光滑(3)变滑动为滚动,例如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分离,例如加润滑油,滑冰有水膜,气垫船用高压气,磁悬浮列车用电磁场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其内部,作用点在受力面上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的大小F = G物:(2)有的和重力无关。练习:重力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画出下列各图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即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P代表 压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F代表 压力,单位是N,S表示 受力面积,单位是2 1 Pa=1 N/ m2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公式变形还可计算:F=PSS=F/P。比例公式为P2 ·S。

6、增大压强的方法:(1)(2)积;例如:蚊子的口器很尖,锯、剪刀、斧头、针要很薄很尖,啄木鸟的喙坚而长、破窗锤做成锥状(3)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1)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2)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例如:滑雪板面积大,骆驼的脚掌大,拖拉机、坦克用履带,铁轨扑在枕木上,书包带要宽,多轮的平板货车;(3)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2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单位是,ρ表示 单位是kg/m3,h表示 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 m。公式变形还可计算:ρ= P/ghh=P/ρg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ρ一定,h越大,p越大,h一定,ρ越大,p越大,p一定,h越大,ρ越小,4、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题:先计算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G液。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题:先计算压力(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后计算压强

规则柱形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强也可以用固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规则柱体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也可以用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连通器,连通器特点是: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 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

第三节大气压强

1、大气对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它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并且有流动性,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个标准大气压水银柱的压强= 10.3m水柱的压强 = 1.013×105。水银柱的高度是指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它不随管的倾斜、粗细、上提、下压而变,水银管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若管中混入少量空气,则会使高度差减小,若管顶开孔,则管内水银面会下降至内外相平为止。

3(用于氧气瓶和灭火器上。

4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这一性质的应用:高压锅。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

第四节 流体的压强

1、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

2、在气体和液体中,3、。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同理应用有:赛车的尾翼,鸟的翅膀

练习:为什么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答:因为高速运动的火车会带动旁边的空气高速运动,因而人靠近火车一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远离火车一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推向火车方向的压强差,因而就会对人产生向火车一侧的推力,因而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叫 浮力,其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是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的物体

2、浮力的测量: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浮物示(G一定,F示越小,F浮越大)

3力差。(F向上>F向下)F浮=F向上-F向下(计算时只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4和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上一篇:今天,我很高兴作文下一篇:关于县体育馆工程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