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精选11篇)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1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叫XX,今年XX岁,满族,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籍贯辽宁。于2010年10月9日进入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工作。在这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中,我先后在公司下属淞嘉园项目部、大义综合部、亭亭家园项目部等地学习和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测量、技术管理、资料制作和施工方案编制等各项工作。在这紧张的工作中,不知不觉的我已与公司一起走过了一年的时光。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自己从思想到能力上都有了本质的变化,感觉自己已

经“脱胎换骨”。

以下是我对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的总结:

虽说是2010年10月9日到公司正式报到入职。但是即将迈入社会的期望与兴奋使我安然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在7月中旬就已经来到了公司所在的XX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熟悉这地方。记得当时是董冬带着我熟悉这里的环境,她热情的给我引见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那一天我认识了任总、第一次见到了袁工,管比我还小一些的张倩叫“倩姐”,还跟任总进行了20分钟的谈话…… 这一切的新鲜感仿佛还没有淡去,我迈入职场后的第一次严峻考验便悄然到来。来公司的第二天陈总以视察工地为名把我带到了海淀区图景家园工地。然后莫名其妙的我便成了图景项目部的一员。说实话这多少让我有点被卖掉的感觉,尤其是之后的艰苦工作更加深了我的判断。记得刚到那里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到处是泥泞的浅洼和龟裂的黄土

块。五六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土房子里,恍然让我想起了大跃进时期的老照片,还好有台电脑提醒我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北京……

从七月十六日到三十一日,我的全部工作就是跟着邓玉庆他们放线。间或干点拔草定桩的活计。在这期间我熟悉了经纬仪的使用、学习了一些现场的基本知识、深切的认识了铲车和人力拔草的巨大差别,也收获了完成一个楼座放线的喜悦……当然,之后被证实线放错了需要擦去重来。

等到八月一号我回到了公司参加入职培训的时候,脸和胳膊已经完全变黑了。几天的培训后,我毅然的回到了图景工地。因为我坚信那里有我迫切需要学习的东西!感谢临建施工队努力,让我们不久就有了临时房住。我的工地生活也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说心里话主要是我的心平静了下来,自内而外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基本上吃住在工地,和闫海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知识。跟李主任学习用全站仪放坐标点、陪罗总应酬监理、随着李长福巡视现场、看静工接电线、与邓玉庆一起在基坑里钉钉画画、应付各式各样的工人……可以说从图景工地上,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施工”、明白了项目部的工作性质、敢于去和一个个看上去颇为狰狞的施工队长争吵。相比于这些心理建设的成果,学到的那些技术、窍门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应该感谢公司领导、感谢罗总及图景项目部的各位前辈,是他们拉扯着我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员的转变,让我能怀着一个坚定而向上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工作。然而在工地所接触到的总归只是施工过程和结果。至于施工以前的准备和设计却要在机关学习。所以在工地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之后我申请调回公司任职。在公司的工作又与工地不同,制作方案又是一个非常考验人耐心的事情。我从看地勘报告开始学起,学习辨别和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之后又学习使用里正

软件计算边坡支护以及地基处理。虽然经常出错,有时候甚至无从下手,但靠着在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兰总无私的帮助指导,我进步很快。而现在,我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设计支护形式、调整系数、设置参数独自完成一个基坑的支护设计工作。虽然偶尔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请教兰总,但我相信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一定能够游刃有余的驾驭这份工作。

如果只是专心的完成工程的设计和计算,这样的静态工作很符合我的性格,我也能够乐在其中。然而不管任何工作总是离不开跟人打交道的,而这方面,恰恰是我的弱项。用陈总的话说就是:不敢跟人说话。不提每份方案都要找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审批盖章,单说不时的与甲方、总包的人交流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就让我感到压力很大。然而当我硬着头皮跟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讨论交流,逐渐的从被动的听着到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争取更多的主动时,自己的

各方面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的阅历和建立的自信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它让我能够怀着平常之心去面对一切人和事。在公司的实践是紧张而充实的。在我完成了沄沄国际工程的方案编制之后,我希望能够到现场去看看自己参与设计的施工方案变成现实,在这个参与施工的过程中查缺补漏,验证自己的不足。在经过公司领导的讨论后,我成为了沄沄国际项目部的一员。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我全面参与的第一个施工工程。而在图景我不过是个半专业测量员。本来有张小强做技术主任,我可以以学习实践为主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小强哥的离开,我变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技术主任。可以说压力来得太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还好现场管理的事情有索工掌控,跟甲方和总包的博弈有黄经理负责。再加上翟琨的帮衬,虽然手忙脚乱,但仍然比较圆满的将工程进行了下来。

这个项目施工中,总包方算是比较苛刻了,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在挑毛病、提要求。有一些是我们本身做的不足的,有一些就完全是无理取闹了。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东侧土钉墙面层喷射完毕之后请总包技术员张宇检查,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在说“喷的不平、坑坑洼洼的”之类的话,当时我和小强哥都感到很诧异,他的最后一句话才让我们听明白原来他说的不是整个平面不平,而是喷射混凝土喷的不平。他说的是:“不成就上抹子”。就这一句话我们的火就腾腾地往上窜。

还有工程接近结尾的时候,办理洽商。因为第一次做,什么也不懂。明明知道总包在拖延不办,还得按照他提出的诸多理由来改。有一次我去找总包技术员胡晓亮签字,他对洽商的工程量表示质疑,说每一个数字都要说明哪来的,最终的数据也要把公式都写明白。扯了一个小时仍然不给签字,我最终无奈的回去改。这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花了一

天半的时间把洽商的整个工程量计算过程给写得明明白白的才又一次去找他签字。这回没辙了,只能签了其中一份。临了还跟我说:“其实洽商不用把工程量计算出来协商,技术洽商只要把能用尺子量出来的尺寸写清楚就成了。最后具体算出多少量是商务的事。”说实话当时我就有一种抄起椅子打人的冲动,可惜最终也没有付诸行动。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明明是胡搅蛮缠,却还让你不得发作。在抱怨的同时,我也深切的意识到了跟这些人打交道的艰难,多少体会到了一些黄经理的无奈。在很多几乎压不住火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受点气没什么,这不是自己个人的事,给项目部造成不利的后果得不偿失。

经验可以看成是一次次的挫折和一次次的做无用功堆积起来的。今天的被动和无奈只会让明天的我更加强大。在完成了沄沄国际的施工后,当我回到了机关工作时,我猛然发现来公司任职

已经快满一年了。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个刚走出校门的XX,是那么的青涩和懵懂。回顾这多半年的经历,恍如梦境。不禁要考量一下自己,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很努力的进取,是不是积极、乐观、勇敢的面对一切?答案是比较令自己满意的。

虽然这近一年的工作学习中,我成长很多。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很快,现场应变能力有所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工作中我仍然存在着浮躁心理,做事粗心急躁,考虑事情有欠周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不负领导信任与期望。

总而言之,工作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是我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最好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选择。在此提出转正申请,请领导批准。总结近一年来的工作,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尽了心,努了力,流了汗。不管这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2

1 毕业实习的地位

毕业实习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绘图、预算、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 面向建筑装饰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 从事装饰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具有良好的建筑装饰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 在构建专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环节,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装饰基础知识, 更应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而毕业实习是一次深入建筑装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专业实习。通过在基层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在实践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2 毕业实习的目的

毕业实习是提高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建筑装饰人才的重要保证。毕业实习是培养合格的建筑装饰人才的教学实践活动, 它如同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医科院校的临床实习一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1 毕业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通过和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的广泛接触, 一方面学生感觉到自己实践知识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体会到装饰公司工作人员的艰辛, 被装饰公司工作人员热爱装饰行业、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装饰行业的性质, 提高对装饰行业的认识增强对装饰行业的热爱, 坚定从事装饰行业的信念。正如有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所说的“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既有苦, 也有乐最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本专业也充满了信心, 并确定了自己毕业后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

2.2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设计、预算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速度高, 尤其是家庭装饰增长较快。这就需要大量的建筑装饰人才。要求这些人才会设计、会预算、懂得施工工艺、能与顾客交流、懂得经济市场运作的规律。但是, 学生的水平有限。部分学生不能胜任装饰公司的工作, 在设计、预算、施工工艺、与客户交流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那么如何缩短这个适应期呢?抓好毕业实习是缩短适应期的重要措施, 因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靠后天的实践培养和提高的。通过毕业实习, 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了解从事装饰行业的各个环节, 知道如何从事设计、预算、施工工艺、与客户交流。同时, 通过毕业实习, 学生才能重新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激发自己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2.3 毕业实习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毕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对培养的人才质量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检验。它不仅可以对实习生每个个体的质量作出初步的评估, 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和领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找出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方面的薄弱环节, 吸取经验教训, 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毕业实习的任务

毕业实习的任务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是实现毕业实习目的的保证。对于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分为两大部分, 即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单位实习任务和在材料、家具市场实习任务。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完成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单位实习任务

(1)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 (地面、墙面、顶棚材料和五金件等) 的名称、规格、性能、品牌、生产厂家、单价。 (2) 了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种, 各工种的衔接关系、人工费价格。 (3) 了解设计施工单位的生产组织, 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有关保证生产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 (4) 进一步学习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操作, 达到熟练运用绘图软件。 (5) 了解设计施工单位洽谈、设计、预算、施工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6) 了解各种性质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程序。 (7) 收集各项有关数据和资料, 为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提供素材。

3.2 完成在材料、家具市场实习任务

(1)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 (地面、墙面、顶棚材料和五金件等) 、家具的名称、规格、性能、品牌、生产厂家、单价。 (2) 了解各种材料、家具的适用范围。 (3) 了解材料、家具的内部结构和构造方法。 (4) 了解各种材料与家具市场的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特点。 (5) 材料与家具营销的方法与技巧。 (6) 收集各项有关数据和资料, 为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提供素材。

4 毕业实习的环节

要圆满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 达到预定的目的, 就必须紧紧围绕毕业实习落实好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实习前必须和指导老师充分沟通自己实习意向, 听取指导老师意见, 并留下自己有效联系电话和地址, 如果实习后电话和地址有变动, 请及时主动告知指导老师, 便于系部掌握和随时抽查。 (2) 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以分散的形式 (自已联系或由系部联系实习地点) 。原则上系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特点需要联系适合自己发展的实习单位。 (3) 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定期巡回检查 (每月不少于一次) , 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 (4) 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知识, 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并在施工现场亲自参与操作。 (5) 在实习期间必须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或负责人进行一次座谈, 听取社会和行业内人员对高校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对我系专业教学的建议等, 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以便系部及时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 (6) 实习结束后, 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签字盖章后带回交指导老师审核。 (7) 寻找实习单位或实习期间注意自身安全, 加强人身防范意识。实习期间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纪律, 努力工作, 虚心接受单位指导老师指导, 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认真完成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如因纪律和违章造成单位公司损失的, 必须个人承担相应责任。 (8) 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 不要损坏对方的财物,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9) 实习期间需要编写实习报告, 撰写实习内容、收获、感想和体会, 根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宏生.建筑装饰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3

【关键词】中职 建筑专业 顶岗实习 对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顶岗实习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它能有效加强真实工作环境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升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迅速实现毕业后的角色转换。

一、中职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专业自身的特点,目前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找实习单位困难,中国建筑行业企业数量繁多,但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工程项目地点经常变动,生产规模较小。通常一个企业一次性可接纳的实习学生为3-5人,最多不过10人,以每届200名学生考虑,至少需要联系近50家企业才能保证学生实习岗位。

2.学生就业实习意识淡薄,中职学生实习时年龄小,大多数都不到18周岁,思想不够成熟,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没能形成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再加上社会阅历有限,在遇到艰苦、严格的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自己不能适应的岗位技能要求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导,很容易出现轻率举动,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3.建筑施工企业地域分布广,岗位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固定,顶岗实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工作超过8小时或上夜班,由此对校外实习生的跟踪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4.实习考核检查不到位,很多学校没有考核检查或考核检查不到位,造成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不到位、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不开展顶岗实习。

一种是实习企业与专业不对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或是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不被实习单位所接受,只得改行,或是从业志向改变,另谋职业。另一种是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企业往往从经营需要的角度考虑,随意安排实习生在一些非技术性的空缺岗位顶班,临时解决劳力短缺的问题,这就难免出现“用非所学”的状况。而且很多情况是安排实习学生长期做一个岗位,很少有轮岗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如果长期从事着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甚至是在缺乏管理的环境中混时度日,不仅严重影响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还会使实习学生和家长对顶岗实习丧失信心,产生抵触和误解。

二、解决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应积极寻找和探索有效的建筑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方法,保证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学生向企业职工的顺利转变,切实提高实习生的管理效果。

1.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办学机制

“校企融合、深度合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方向,它能有效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解决学生的就业出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由于定向培养班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实习岗位、实习计划也是校企双方预先协商好的,校企共同考评实习质量也就水到渠成,可操作性很大,能有效解决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内容不明确、实习计划制定随意性大的问题;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建立考评、监管机制,对有效提升校外顶岗实习质量也十分有利。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就业观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跳槽现象、感到不能适应企业严格的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高强度的实习劳动等,因此要求职业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德育课程以及各类校园活动,强化择业观、就业观教育以及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精神的培养;适当增加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乃至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2],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为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基础支持;通过形式多样的“成功”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成就感;通过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切实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渗透进来,培养学生敬业、诚实、合作、创新的优良品质。

3.加强动态管理为过程,保证校外实习生管理的安全性

根据建筑专业实习岗位流动性大的特点,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实习生所在企业单位变动情况,及时掌握顶岗实习学生的变动情况。学校通过实习生月报制度,教师下企业巡查制度,学生返校教育等制度,加强学校与实习学生的日常联系。同时,各位班主任还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联系与沟通,将学校的有关通知及时告知各位实习生。在各企业中建立学校实习学生小组,由组长负责向学校报告本小组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偶发事件,便于学校随时掌握各地实习学生的状况,加强教育管理。

4.加强并完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的协同管理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改善实习生的生活、工作环境,并委派领导、有经验的师傅和生活指导老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生活给予指导。企业更加注重对实习生的人文管理,通过形式多样的旅游、文体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宿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稳定了实习学生队伍。与此同时,学校也意识到,有效、完善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学校与学生、家长的适时良好互动,对稳定实习过程,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亦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中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对培养整个社会技能型人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和企业,应站在更高的高度,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携起手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建筑设计专业实习生小结 篇4

刚来的时候,所长就给我找了个指导老师,他的名字叫王伟,由于我是自己搬电脑来的,所以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都在电脑存着,所长把王工找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以后好跟着他学习,他开始也没有给什么活,就看了我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给我指点了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是我的指导老师。

来这的前两星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有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别人画的图,给自己找点事做。过了两周以后,最终还是公司里的王工程师给我指了条路,他告诉我一些简单的要求让我用cad软件画一个两层的办公楼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终于有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画图,速度和质量相对来说都是很高的,可是当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后,王工指出了很多规范上的不足,然后他就耐心地告诉我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毕业实习建筑工程专业实习总结 篇5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分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加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建筑专业实习周记 篇6

今天,我照着cad教程操作了几个简单的命令,L是画直线,E是删除,S是拉伸,T是修剪,C是复制,M是移动。绘图的时候还可以设置对象捕捉的功能,用起来非常方便。这比起用手绘图要快多了,想到上学期期末的那几个课程设计手画的图,花了我多少时间啊,从早到晚不停的画,拿到电脑上,一个小时可以当一天来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只有通过手绘图才能加深对那些细部的理解和认识,为cad制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周记

从今天开始可以不用上班了,早上睡到自然醒。前段时间因为上班,起的特别早,因为家离上班的地方很远,要转车才能到,但这样的痛苦比起难得的实习机会,我还是觉得很值得。每次坐车我会选择靠前的位子坐,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想,等实习结束了,我就会用cad,会建筑设计了,一忘乎所以,注意力就被转移,好像也就不晕车了。

实习周记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7

职业建筑师是当今中国高速发展建设中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职业, 也是我国大多数建筑院校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从建筑设计行业的角度看,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建筑设计相关单位培养专业工作者。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 大学的扩招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 这些现实状况使得当前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必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建筑学专业的业务实习是国际建筑教育的基本学习模式之一。专业特点决定了建筑师的培养必须经过一个实践教学的过程, 这是国际上的重要经验, 而建筑学专业实习也是衔接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桥梁。传统的专业实习方式是到设计院工作, 但学生接触全面设计工作的机会往往不均等, 有些单位的学习视野比较有限;有些实习生参与投标工作, 加班任务很重。由于管理不力, 有些学生干脆不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证明, 设计企业的实习模式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

建筑业务实习课程在实践中出现的上述弊端以及具体操作中的困境已被教育界所认识。国内的许多重点建筑院校都做过改革尝试, 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比如, 清华大学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就强调教师“全程跟踪”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以改变设计院实习的弊端, 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1、 2];哈尔滨工业大学执行的“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 施行“双导师制”确保实习生全过程参与设计工作[1];重庆大学则加强学校与设计院定点合作、实施“双导师制”、利用实习答辩确保学习质量等等做法都有一定的启示性[1、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历来有注重实践和调查研究的传统, 老一辈的教育家如林克明、龙庆忠、夏昌世、何镜堂等, 也是具备很多实践经验的建筑大师。鉴于传统的单一设计院实习模式在管理和实施上的弊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参照国外建筑学专业的导师制教学经验, 实行教授负责的导师制实习模式, 以补充设计院实习方式的不足, 实现实习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确保实习效果和质量。这一方式是让学生以志愿选择的形式进入导师的工作室实习, 并可以跨专业选择。

实习方式的多元化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律, 也是建筑学专业的职业前景、学生就业等现实需求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对设计实习的干预程度, 增进学生的实习效果, 发挥专业教师在产学研方面的经验与优势, 充分利用外部设计企业在项目和经验方面的优势, 笔者借助于主持专业实习教研改革项目的机会, 尝试校企合作的建筑学专业实习模式, 实行导师主导、设计院参与合作教学的实习方式。目前提供多种实习进程供学生选择。第一种方式, 由导师工作室接纳实习生, 实践项目由合作设计院提供, 实习管理由导师全部负责, 设计院安排高级设计师进行各设计节点的技术指导, 项目设计节点的安排由导师与设计院商定, 是否坐班由导师决定;第二种方式, 由设计院接纳实习生, 并对实习生进行管理, 设计院指定专人进行指导, 导师做协调、监督及定期指导。实习生既可选择类似于课程设计方式在导师工作室定时辅导, 也可选择按设计院的坐班机制进行实习。其中一个要点是导师教学团队联合设计院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指导学生工作, 导师需要全程跟踪。

校企合作实习方式目的是融合导师制与设计院实习方式的优点, 其特点一是灵活的实习机制和制度;二是利用导师的教学经验和全程管理来提升实习质量;三是利用设计院项目资源和专业经验完善导师制实习方式。本以及具有探索性, 下文就学生不同实习方式的效果做小范围的反馈调查。

2 建筑学5 年级专业实习效果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检验不同实习方式的实践效果,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实习的具体教学细则做准备。问卷调查总共收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150 份。参与调查的学生主要是07 级及部分05、06 级的同学。

2.1 关于实习地点、周期、工资

(1) 实习地点

调查结果表明, 选择广州市内实习的同学占多数 (40%) , 说明广州的单位对同学较有吸引力;其次, 留在校内实习的学生占28%, 为第二多的人数;15% 的同学选择到珠三角其他城市实习的学生排第三位 (访谈中发现主要是到深圳实习) 。到国内其他大城市实习的学生约为13%。而选择到内地城市实习的同学仅仅有2 位, 说明内地城市对建筑学院学生的吸引力比较低。

(2) 实习周期

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周期均为2~3 个月 (这部分同学占74%) , 其中选择3 个月左右的同学为41%, 选择2 个月的同学为34%。说明同学们不想让实习时间过长已经是一种普遍认知。考研、出国, 一样都不能少。学院规定的实习周期为18 周, 即4 个月, 实际上仅仅有18% 的实习生满足这一实习期限要求, 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达到要求的。当然, 也有个别学生暑假就开始跟导师实习的情况 (非正式) , 其实习周期超过4 个月。所以, 实习周期的管理、如何考核等问题将是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细节。另外, 有7% 的实习生的工作周期在半年以上, 说明这部分学生比较认同专业实习。

(3) 实习工资

对学生的访谈数据表明, 实习生其实对实习工资的关注度并不高, 他们更关注实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2.2 实习方式与单位选择及其实习收获

(1) 不同实习方式的选择 (图1)

选择到大型国营设计院实习的学生为36%, 跟系里的老师实习者为31%, 到私营设计院实习者为22%, 以其他方式实习者为11%。数据说明, 多数学生目前选择到设计院实习 (占总人数58%) 。

实习时的指导人与实习方式相呼应, 在设计院实习大部分由院里边有经验的建筑师直接指导, 在系里跟老师实习则是由老师直接指导。由项目组中的普通成员 (其他设计助理或研究生) 指导的为27%, 说明了实习中团队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同学们之所以选择设计院 (图2) , 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学到更多” (39%) , 其次是“可以做好项目” (27%) , 为了找工作的占25%。说明同学们的实习目的和动机比较直接、单纯, 大部分是冲着专业提高而来的。

学生之所以选择跟系里老师实习 (图3) , 主要是因为“不用奔波” (占45%) , 其次是因为“有机会做较完整的方案” (占25%) 和“准备读该老师的研究生” (19%) 。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为学生创造完备的学习条件正是导师制的主要特点, 也是设计院无法比拟的。访谈中了解到, 学生对工作方式和时间的灵活安排也比较在意, 很多人希望自己有时间去复习考研或为出国做准备。不过, 也有不少学生主张在学校实习时应该实行坐班制, 认为这样工作时间可以保证。笔者的实践证明, 工作安排的灵活性不是一个关键问题, 也比较容易办到。学生选择导师制, 主要是对老师的认同、对学习环境的认同, 如果能用制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何乐不为?

(2) 不同实习方式的收获

1) 在设计院实习, 同学们的主要收获描述为跟其他设计师“学到东西” (21%) 以及“跟其他专业设计师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19%) , 这也是设计院实习的最大好处吧。而选择“开阔了专业眼界”的比例则比前者高出十个百分点 (30%) 。回答方案能力有提高的实习生只占15%, 从一个侧面说明设计院实习方式的教学偏重于拓展专业知识面。

其中, 51% 的实习生在设计院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直接加入项目组工作, 由专门设计师指导的方式约为前者的一半 (27%) , 而指派任务独立完成工作的为19%。学生在设计院实习往往难以接受到独立的专业指导, 如果工作团队的氛围好, 实习生可以从项目合作者那里学到东西。

2) 跟系里老师实习, 同学们的主要收获是: (a) 跟其他研究生学到了更多知识 (34%) ; (b) 由于老师的指导比较细心而利于提高技能 (25%) ; (c) 方案设计能力提高了 (25%) ; (d) 提高了施工图技能 (14%) 。证明导师制的学习氛围是比较好的, 传帮带的作用比较明显。

在系里实习的工作方式, 最主要的是“加入老师的项目组工作接受老师的直接指导” (40%) 、 “由项目组研究生具体指导 (28%) ” 及“由导师团队的几位老师共同指导 (20%) ”。独立完成工作的仅为12%, 团队指导是主要方式。

2.3 导师制实习与设计院实习的比较

导师制实习与设计院实习的优劣, 根据调查数据列于表1, 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选择实习方式的内在目的性。选择在设计院实习的同学主要考虑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有较好的专业指导, 而为了将来找到好的设计院工作的学生也不少。访谈表明, 目前大型设计院专业齐全的优势对实习生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 学生在设计院实习受到的限制还是比较大, 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实习生往往只干一些基础的绘图工作, 工资少、工作经常加班等问题比较突出, 学生的实习现状比较令人担忧。变革实习机制, 目前的困难是学校无法与多数实习单位沟通, 特别是大型的、著名的私营设计院, 学校无法影响他们的实习规则。现在的情况是, 学生碰到好的设计单位或好的领导就比较幸运, 否则境况堪忧。

选择跟系里老师实习的同学, 多数是因为老师指导细心, 并考虑到工作方便、能做完整的方案, 并有机会向研究生学习。在实习当中, 师兄弟的传帮带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这也是其他实习方式不具备的因素。当然有一部分学生是为读研究生而来。单一导师制实习最大的缺点是难以全面接触其他专业人员, 项目选择面比较窄, 说明这一实习方式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导师制走向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 可在实际项目选择、相关专业指导方面给学生更大的空间。

总的来说, 同学们实习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专业指导、开阔专业知识面。所以实习方式的制订, 应该按设计专业的特点和市场的规律, 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目标就比较好实行。

2.4 学生对两种实习模式的判断和评价

(1) 学生对两种实习模式的判断。

60% 的同学认为在设计院实习比较好, 只有30% 的同学认为跟系里老师实习较好。这一数据明确反映了目前设计院实习方式的不可替代性。设计院的专业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专业配备齐全、项目方面的优势等等确实是大多数系里导师团队无法比拟的。所以, 目前导师制实习方式只要通过一定的改变提升其内在的吸引力和品质, 必然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实习模式。那么, 本课题试图结合两种实习模式的优势因素, 是符合实习生的心理期望的。

(2) 学生对自己专业实习成效的评价。

63% 的同学对目前的实习状况满意, 只有29% 的同学表示满意度一般, 9% 的同学认为很满意。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专业沟通能力的提升被排到第一位 (32%) , 方案设计能力的提升为25%, 表达能力的提升为24%, 施工图能力提高者为16%。证明提升专业沟通能力是实习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今后应该予以重视。设计院可以学到较为重要专业沟通能力, 这是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与技能, 导师制实习必须增加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跟导师实习能做到较为完整的方案, 获得的指导也比较直接, 学生的方案能力会有明显提高;由于实习时可学习熟练设计师的方案表达、并能有机会参与项目汇报工作, 所以设计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很快。

从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内容看 (图4) , 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大部分是做方案设计 (占62%) , 其次是做前期策划, 施工图工作排第三位。这一趋势与学生们的实习期望是一致的。方案工作是同学们最想锻炼的技能, 也是作为建筑师的工作乐处所在。调查数据证明, 实习单位还比较认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生的方案能力, 也表明我们的本科教学目标达到了。

2.5 毕业后去向及其与实习选择的关系

62% 的同学准备去设计院工作, 44% 的同学准备读研究生, 出国深者则造占26%。出国的同学基本上也是读研究生, 说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放弃马上工作而选择深造的人数还是较多的。但即使这样, 实习时选择设计院的人数也占多数, 说明了目前设计院特别是有名的设计院还是比较有魅力的。

3 讨论

为了提升学生在设计企业实习的效果, 加强学校与实习企业的沟通势在必行。校企合作实习方式具备一些优势, 值得尝试。例如, 既可有效利用设计院的实践经验和专业齐全的优势, 克服设计院实习方式带来的局限, 又可加强导师在实习过程中所起到的良好的协调作用, 以保证学生实习的学习质量。

校企合作实习模式在实践中尚有不少困难, 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以下尝试提出笔者的一些认识和解决办法。首先, 实习企业的选择标准问题。这个标准影响到企业的选择范围, 也影响到学生的利益。应该从一个企业的社会影响、业绩、制度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未来要研究具体的指标体系, 由学院评估小组进行遴选合作单位;其次, 校企合作关系的法律化。应该以合作协议的方式, 在学院层面建立与合作企业的法律关系, 明确权利与义务, 确保学生的权益。战略合作框架的形式过于粗放, 必须建立包含具体教学性指导意见的协议, 到达落实教学目标、方便全程管理以及双方互惠的目的;第三, 学院应有更为开放的导师实习体制, 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 为实践和教学并重型老师创造一个多元的社会发展平台, 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服务, 利用企业项目支持专业实习课程;第四, 在教学细节方面, 导师“全程指导”是保障实习成效的基础, 不然有失控的危险。另外, 采用校企共同评分的机制有利于双方共同监管, 这需要根据具体合作单位的情况而定。

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基于导师制才能实现其价值, 导师制必须容纳企业合作才能真正体现其优势。由于导师制将业务实习与毕业设计整合, 考虑到毕业设计在校内进行, 专业实习课程是否必须强调在设计院完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学校的设计院建立实习基地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4 结论

建筑学专业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拓展专业眼界、体验职业生涯。所有的实习教学改革应该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 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可控的实习平台来满足学生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探索, 让他们保持对建筑学专业的热情。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反馈得到不同实习模式的实践效果, 得到如下结论:

(1) 导师制实习与设计院实习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实习效果, 两者不可偏废, 且必须取长补短, 探索更为有效的实习教学机制。

(2) 从同学们对实习模式的判断来看, 目前设计院实习方式仍然是主体, 导师实习方式是补充。设计院在专业配备、项目、资料与人员等方面有优势, 那么今后的校企合作模式, 可尝试以企业实习为主, 导师负责监督与指导的方式。

(3) 由于学习环境和气氛较好、指导老师的细心、工作地点与时间的灵活性等因素, 选择导师制实习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导师制实习模式加入校企合作方式是弥补其缺点的重要途径。

(4) 建筑设计市场的变化时刻影响学生们的实习取向。例如, 期望去比较有名的私人设计事务所实习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 提示学校与私人或名人事务所的校企沟通应该加强。为此, 未来的实习改革应注重研究学生毕业走向的供求关系。

总之, 基于对上述导师制实习与设计院实习模式实效的评估, 分析校企合作实习模式的优势、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后, 本文认为, 校企合作实习方式是应对建筑人才需求、把握建筑学专业特质、培养实践型建筑师并与国际接轨的、不可或缺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推广实施并加强实践探索。

图、表来源

文中图片及表格均由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成果绘制。

参考文献

[1]吕品晶, 姜涌, 宋晔皓, 等.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J].城市建筑, 2011 (03) :6-11.

[2]姜涌, 宋哗皓.营建者的践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探索[C]//仲德昆;梅洪元.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7-10.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8

摘要: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必要环节,实习生的转正、保留是酒店企业员工招募与人才储备的重要手段。然而,实习生、指导教师与酒店主管对当前酒店顶岗实习的模式与效果的认知存在差异,表达不同程度的不满。关注酒店顶岗实习的认知差异,重视实习质量,提高实习工作满意感是提高实习生转正率,保留实习生、保证酒店人才储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顶岗实习、认知差异、保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20-03 一、酒店顶岗实习的内涵、意义与困惑

顶岗实习(以下简称“实习”),是指在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之后,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现场直接参与生产或服务过程,学用结合,以完成一定的生产或服务任务,进一步获得感性知识、现场和工作经验,形成正确职业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实践性学习形式。实习类似于学徒期,发展于中世纪,是培养熟练工匠与从业者的传统方法。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联合教育项目设计了美国第一个大学认可的实习项目,项目设计的前提是大学认为参加专业学习的学生需要寻找一个方式资助自己的教育。美国酒店之父E.M.Statler(1863-1928)则强调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生产或服务感知和理解酒店的需求,实习是学生未来职业成功的必要环节。目前,在美国,超过93%的酒店教育课程要求学生获得相关行业经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酒店管理教育课程都以某种形式把实习纳进课程学习中,成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项目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成功的实习解决理论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是理论学习的必要延伸,无论对学生、学校还是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提高技能,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降低职业焦虑感,是很好的职业发展工具;通过实习,学校与企业建立关系,理解行业需求,持续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确保课程与市场接轨;企业则明确表示工作经验是企业雇佣大学生的重要考虑因素。研究表明参加过实习的学生比没有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其职业准备更好,实习结束转正留任的学生能够迅速为企业做出贡献,是企业最理想的潜在员工。酒店业界也普遍认为通过实习可以近距离观察和甄选人才,实习生是酒店大量潜在的员工,优秀实习生更是管理人才重要的后备力量。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认可的标准评价实习生的转正率,不少企业已经将实习生转正率作为评价组织是否保持竞争性的指标之一。

然而,不少研究显示不成功的实习不但不能在酒店实习与转正留任之间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让学生对酒店的态度变得消极,对留在酒店行业变得犹豫,导致实习后转正留任率持续低迷,不容乐观。连续三年,笔者对广东省内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跟踪访谈得到一致的结果。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对酒店业怀着憧憬,态度比较积极;然而,实习后学生普遍流露疲惫、枯燥和不适等消极感觉,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部分学生甚至对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感到后悔。如果学校和业界不关注这一现实,改变现状,年轻、技术娴熟的实习生会极为容易地被其他行业吸引而离开酒店业,这对学生、学校与行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酒店顶岗实习的认知差异与思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对酒店行业和工作的兴趣由浓转淡的现象,笔者分别面向广东省内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实习辅导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与实习酒店主管(以下简称“主管”)进行实习的认知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调查及访谈主要从实习时间、实习组织、实习支持及影响实习满意感的主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结果显示,三方对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模式与效果的认知存在差异,表达了不同程度的不满。

(一)实习时间

就实习时间长度,实习生与教师比较接受4~6个月,主管普遍选择6~10个月,强调不宜少于6个月。在具体实习时间点上,实习生表示最好将实习安排在寒暑假,特别是暑假;教师期待开展“三明治”的教学实习方式(以下简称“三明治”实习);主管希望学生在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之后集中6~10个月的实习。

多数实习生表示,如果能够跨部门或多岗位轮调,6~10个月的集中实习可能让他们成长更快。然而,只有极少数的管理培训生能够实现实习期内多次岗位轮调,其他实习生难以获得这种机会,更多案例是整个实习期就停留在同一岗位。他们认为,掌握酒店基层服务技能熟练地为客人提供服务一般需要1~3个月,这也是他们真正意义的“做中学,学中做”,其他时间则沦为了酒店的“廉价工”。

较大比例受访教师期待“三明治”实习。“三明治”实习是学生交替经历“学校学习”和“职场实践”,一般是上学期在校内上课,下学期到酒店、餐厅等现场实践,每次现场学习的时间通常为两至三个月,力求学用配合,如此反复运作并反思归纳。教师认为“三明治”实习有利于理论与实务相互印证配合,更能激发学生了解专业内涵与行业需求;实现学校与业界设备资源充分运用;让业界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及分享教育成果。

主管表示半年的实习时间比较短, 学生无法体验业界一年经营的全貌,实习难以有明显的成效。尽管多数主管认同岗位轮调与“三明治”实习的意义,但强调旅游业的特点之一在于其产品、服务的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自身素质和现场的发挥,劣质的服务发生前难以预测,发生后弥补困难,由于岗位轮调可能对酒店服务带来影响。

•校企合作•酒店顶岗实习的认知差异与实习生的转正保留研究 (二)实习组织

对于实习的组织安排,多数实习生、教师与主管支持结构化的实习,从实习计划、执行、监督及评鉴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建议三方参与方案的制定并按照方案有目的地引导实习生“做中学,学中做”,将所学实务与学理相结合提升职业能力。然而,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目前实习并没有十分完整、详细的方案,对实习内容的约定也比较简单、笼统。多数学校的确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填写实习记录、完成实习调研,但酒店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当前的酒店实习依然以“做”为主,以“学”为辅。

(三)实习支持

实习支持是指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在多大程度上感知他们的主管与导师提供指导、鼓励和帮助,实习支持对实习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充分的实习支持有利于实习生在组织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角色认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Jamrog(2002)指出主管支持的缺失会导致工作团队目标模糊,士气低落, 旷工、怠工明显,主管是年轻员工决定是否留任的重要影响因素。受访实习生、教师与主管表示实习支持与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实习十分重要,认为“双师辅导”是比较理想的辅导模式,即学校与业界同时指派特定的人员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联络和指导。多数实习生希望学校配置全职的指导教师带队实习。主管对此态度比较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学校配置全职导师,便于与学校的联络与沟通;另一方面,他们并不欢迎导师过于频繁地出现酒店现场,认为会影响实习生的工作。笔者认为,在“做”的时候可以淡化其“学生”身份,在“学”的时候需要强调“辅导与支持”,“做”和“学”是实习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

(四)影响实习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

关于影响实习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实习生的选择依次为“晋升机会”、“工作本身”、“实习津贴”和“实习支持”。实习生认为他们不介意从基层做起,但不愿意长期留在基层,自觉与不自觉地他们将自己区别于中职学生,期待更快晋升到管理岗位。但是,随着对行业及往届高职学生提拔到管理岗位的几率的了解,他们表示对职业晋升感到悲观。

教师认为业界对实习生的投入度不足够,影响学生的工作满意感;主管表示,实习前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准备不充分,对酒店期望缺乏理性是主因。同时,双方比较一致指出,新一代实习生急于求成,吃苦耐劳、稳步晋升的务实意识比较薄弱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两方同意酒店工资缺乏竞争性;工作季节性强、时间长,影响与朋友的互动交往也明显影响着实习生的工作满意感。

职业意向是人们倾向于选择或者不选择某种职业的意愿程度,是职业选择行为产生的前因和先兆,意向越强烈,相应的行为就越有可能表现出来。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影响职业选择结果预期所指向的内容正是与工作满意感所关联的内容。研究认为尽管职业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对目标职业选择结果的判断与评价对选择意向和行为有显著影响;个体对选择结果满意感越高,选择意向会越强烈,就越有可能选择目标职业。可见,实习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满意感对实习结束后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有影响,工作满意感越高,他们越愿意转正留下;反之,他们会变得犹豫或选择离开。然而,从调查中发现,三方对当前的实习模式和效果均表达不同程度的不满。

三、酒店实习生转正保留的建议与对策

近年来中国酒店高等教育以每年两位数的涨幅,却仍然无法解决酒店专业大学毕业生在业界的“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许多实习生带着期待进入酒店最后抱憾而去。学生确定酒店管理作为学习专业,选择酒店进行实习,从情感上已经靠近酒店行业,显示了选择酒店行业发展职业的一定意向。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成功的实习既是实习生良好的职业发展工具,也能为业界提供大量的人才,因此,必须关注实习的认知差异和实习生的转正留任,重视实习质量,提高实习生的工作满意感。

(一)重视实习前的准备,降低可能的认知悔悟。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课程设计与行业接轨;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酒店行业及工作有更现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务实工作态度。比如,学校可以邀请业界资深管理人员或依然在酒店工作的毕业生,特别是已经获得晋升的毕业生,与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提前感知酒店行业的优势与劣势,实习和未来工作的甜酸苦辣,职业发展路径以及付出与收获,尽可能缓解未来可能产生的认知悔悟。

(二)正视实习质量,重视实习方案的设计。

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明确实习的具体目的、内容、要求和评鉴标准,从实习计划、执行、监督及评鉴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此外,要制定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定,明晰实习生、学校与酒店的权责、任务和使命,确保实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三)关注实习导师的甄选与配置,提高实习指导的质量。

研究已经证实实习支持对实习生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指出,当前大多数实习指导十分随意,实习导师或者缺失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指导,导师在实习中的意义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第一,需要慎重地选择导师,并在导师开展工作之前给予充分培训;第二,需要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与实习生有效地沟通,做好实习生的“角色榜样”;第三,需要就导师工作制定要求与标准,定期检查导师工作与导师和实习生的关系,将导师工作的成效与导师的绩效与晋升相结合。

(四)增强酒店及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实习工作的满意感。

众所周知,酒店服务工作存在季节性强,稳定性差,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等特性。酒店需要正视这些特性,重视工作设计,努力增强实习工作的吸引力。第一,单一、不断重复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从而影响工作满意感。酒店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岗位轮调或跨部门的体验;学校也需要督促酒店实现岗位轮调,保证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项目和工作获得经验,提升职业能力;第二,研究表明,职业发展机会认知影响实习生的工作满意感与职业选择意向,如果他们能感知到在当前酒店有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支持他们在职业上的持续成长,实习结束后他们会更愿意选择转正留任。因此,酒店需要关注实习生个人与职业发展的愿望,重视酒店发展趋势和职业信息的分享,提供多渠道多模式的发展机会,引导和协助实习生做好职业规划;第三,毫无疑问,实习津贴也是实习生比较关注的事情之一。如果在6~10个月的集中实习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津贴标准,特别是实习后期在实习生的服务技能比较娴熟的情况下,实习生难免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因此,建议酒店为实习生设计阶梯式津贴,强调奖励与考核和绩效的联系,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转正,提供正式员工的福利与薪酬。

参考文献:

[1] Damonte, T. and Vaden, A.G. (1987). Career decision in hospitality management[J]. Hospitalit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ournal, 11(2):51-63.

[2] Mihail, D.M. (2006), Internships at Greek universit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 Journal ofWorkplace Learning, 18(1):28-41.

[3] Hurst, J.L. and Good, L.K. (2009), The dynamics of increasing internship conversion rates: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retail-related businesses[J],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Internships, 42(1):76-91.

[4] Airey, D. and Frontistis, A. (1997). Attitudes to careers in tourism: An Anglo Greek comparison[J]. Tourism Management, 18 (3):149 -158.

[5] 彭予柱.台湾高等教育实习方式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2):70- 76.

[6] 秦明,蒋奖,于迎军.导游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旅游学刊,2004(1):99- 102.

[7] Gardner, P.D., Chao, G.T. and Hurst, J.L. (2008), Ready for prime time? How internships and co-ops affect decisions on full-time job offers [R]. MonsterTrak Intern White Paper.

《城市建筑专业实习》计划 篇9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习的性质

《城市建筑专业实习》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我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优良传统的基本保证,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的目的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观国内重点或知名城市的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3.实习的任务

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对城市建筑外部空间认知,通过实地参观和具体分析认识,学生对外部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空间类型等有感性的认识,学习影响空间质量效果的空间尺度、空间的边界、轮廓、道路等的制约要素,了解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性到感性的桥梁,树立专业思想,强化空间分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

二、实习要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已经学过的有关《建筑设计》等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建筑专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三、实习动员

三、实习动员

实习开始前,带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教育,讲解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目的和实习安排,强调了此次实习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提高认识,认真地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出发前针对实习地点,通过网络和图书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实习地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突出强调实习纪律,要求全体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切行动听从带队老师的安排,不擅自行动,有什么问题及时与带队老师联系,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安排,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具体管理和回报小组的行动,保障实习安全的万无一失。

四、实习安排

实习共一周,7天,即2011.08.20-2011.08.26。实习地点:上海

具体安排如下:

暑假期间:实习城市资料调研与预研究;

实习期间:按照实习内容,根据所在城市具体情况,分别安排学生参观调研,现场绘制草图。

回校后: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实习指导人根据学生在目的地实习时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实际表现、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等,再依据实习报告、实习出勤率,由实习指导教师确定实习成绩。

六、实习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学生在各带队老师的辅导下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作业,自拟题目,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内容详实,可辅以图片、照片分析,目的反映实习的总体收获,不得抄袭。

2、钢笔画3张(A4纸张大小),钢笔画内容必须是实习地建筑。

建筑专业顶岗实习周记 篇10

充实忙碌中时间过的很快。建筑学生顶岗实习周二,项目部经理叫我和他一起去开标,难得见识一下,我屁颠屁颠的跟去了。交投标文件,资格审查,评标,宣读结果。开标程序一项一项的进行,我感觉很新鲜,也有许多迷惑,晚上我“百度”了一下:建筑工程招投标主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 招标 、投标、开标 、评标、中标 。 招标:需要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文件里应该有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以及投标文件的要求、开标时间、地点、投标保证金等等等等。招标又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前者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公开发布。后者一般用于项目技术复杂或者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进行选择。以及设计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不适宜公开招标的。

冬季悄悄接近,户外作业时间减少,师傅叫我没事的时候学习一下预算的简单知识。师傅又叮嘱我不要拿到一份图纸没仔细看说明就开始埋头苦干,那样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先要完整的翻阅一下整套图纸,这样心里会对它有个整体的了解,知道自己所算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我就先看了看有关预算的书籍,了解预算的一些规则,掌握基础的工程预算。比如,工程造价定额计价方法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就有区别的:预算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合格质量的单位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而工程量清单是表现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的明细清单。定额计价采用的是工料单价法,而清单计价采用的是综合单价法。两者也是各有各的优缺点。

建筑专业实习生转正申请 篇11

五年制高职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学校实习管理与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筑类专业的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在一线施工现场工作,具有很高的安全隐患,加强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能够降低安全风险,避免职业危害和职业伤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在南京某建筑类专业五年制高职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学校和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南京市某高五年制高职校2010级建筑类专业高职实习生和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建筑类单位。

1.1 职业危害普遍存在,管理机制缺乏

通过调查,多数建筑工程类公司存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火灾、电力事故和机械事故。同时,部分企业存在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意味着建筑类专业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普遍存在。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学校方面,多数高职校缺乏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前、 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老师仅仅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企业方面,虽然多数企业有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管理和实施方案,但仅针对于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部门具体负责,缺乏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教育。

1.2 缺乏安全防护设备,疏忽安全义务

调查发现,由于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而一部分企业未给实习生配备防护耳罩,而有些企业配备了防护耳罩,但是没有严格规定实习生佩戴,因此噪声污染的问题普遍存在。少数企业未给实习生建立健康档案,未给实习生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安全帽等。少数企业还存在不合理的加班制度等损害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行为,疏忽了作为企业的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1.3 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

虽然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各个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安全健康》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实践,致使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的层面,未能进入实践“用”的层面,比如如何佩戴安全帽、防护口罩、使用灭火器等,学生记住了方法和步骤,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在实习单位正确佩戴或使用,缺乏操作能力[1]。

1.4 校企脱离,孤立开展管理工作

调查显示,多数高职校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多数企业也比较重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学校出于教育的目的,偏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企业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责任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偏重于学生的实践管理,责任边界不同,但是教育管理过程孤立开展,缺乏连续性,严重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

2 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管理意识淡漠

大部分企业比较重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意识淡漠,他们认为将时间、精力与金钱花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供防护用品上,不如花在提高员工、企业利益上,只看重眼前利益,未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2.2 学校教育资源缺乏

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场所主要在教室和校内实训室进行,缺乏相应的真实环境和实际操作工具供学生使用和模拟,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很难对这些技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师资队伍不足,大多数高职校的《职业安全健康》 课程划分到德育课的范畴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德育老师缺乏对建筑类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很难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技巧。

2.3 缺乏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希望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愿望强烈,但是这种合作却缺乏相应的合作制度保障,学校和企业分别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健康的要求、实习的内容、考核的标准等,导致校企脱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缺乏效果。

2.4 缺乏监督机制

绝大多数高职校在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评价方面,没有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项内容的评价,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也没有全程跟踪了解情况,因此缺乏对企业的制度约束,导致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了损害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行为,疏忽了作为企业的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单靠企业的自觉性不足以保障实习生该项教育的推进。

3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健康 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增强管理意识

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应在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五年制高职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联系,通过宣传、沟通、共同协商的方式让企业主动承担高职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管理意识[2]。校企应共同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长担任组长,由各系主任担任副组长,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构成组员,企业也成立职业安全健康部门,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企业培训教师负责。明确各人员的具体职责、职责边界与主次关系,相互配合作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安全健康技能

学校除了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理论教育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安全技能的训练。把安全健康观念的培养和具体的技能融合起来,从而发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形式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安全健康教育,比如可以由合作企业提供建筑材料、防护用品等进行校内实践,包括辨识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消除安全隐患或降低危险性;自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了解实习企业避险逃生预案和安全设施;掌握个人防险避险方法[3]。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建筑类专业课的老师也纳入到顶岗实习前的在校教育中来,由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师队伍,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教师技能,同时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3.3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管理机制

学校和企业针对缺乏合作机制的问题,必须共同制定明确的安全要求、具体的实习内容、客观的考核标准和严格的长效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

具体通过学校成立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和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部门共同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引导、跟踪调查、监控防范、应急处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包括制定翔实的实习大纲计划及管理制度,结合实习企业实际校企互相配合编写安全健康的实习手册。职业安全健康手册应包含各种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知识以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的应急处理等。

3.4 建立监督机制,做好全程管理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职业安全健康的全程管理,及时作好跟踪巡查与指导工作。跟踪巡查,指的是学校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定期到相关企业巡查,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较为集中、安全管理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安全情况进行跟踪巡查,了解学生的实习安全状况,联合企业安全培训人员,现场解决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归纳总结学生实习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得失,从而确保管理质量。

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还要注意现场指导,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员都有责任向学生现场讲解岗位的生产原理、设备名称、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参数指标和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和组织分析生产故障及应对措施等。在进行实践操作前,安全负责人应要求学生填写安全培训记录表, 确认学生已经掌握这些规程[4]。

在实习期间和结束后,学校和企业要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及时对学生安全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要从出勤、态度、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学生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体系应包括老师评价、师傅评价、班组长评价、同学评价及学生自评等方面。

摘要:文章通过对南京某五年制高职校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的现状调查,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筑类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期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实习生职业安全健康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上一篇:高三毕业班鉴定评语下一篇:幼儿亲子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