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像素描教案大全(精选5篇)
授课人:向翠莲
一,课时:1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通过复习以前学习的结构素描基础知识,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3、学会静物写生——单个几何石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旧的素描知识,并应用于素描静物写生中,注重方法与步骤 难点:单个石膏的构图,造型
五、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炭笔、素描纸、橡皮、画板等。
六、导入
石膏是我们学习素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探索形态结构特征,体积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这一类型静物的塑造能力。为练习静物组合奠定基础。
七、新授
1、观察静物主要的比例、透视、结构点、结构线等。
2、静物素描基本作画步骤
观察——构图——起大形——比例关系——整体调整
(一)观察思考:这是许多同学都忽略的一个步骤。在落笔之前,首先要想好将怎样画这幅画,用什么手法?重点表现什么?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多长时间等等。
(二)构图:包括选择角度,画那一部分,横竖比例及大小怎样安排等。
(三)起大形: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的形象,主要以找出其结构点。
(四)定比例关系、分析体面结构。
(六)整体调整:这是收尾工作,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地审视画面,做全面调整。
3、写生静物——单个石膏
①观察范作,说说石膏的作画步骤。(同学讨论、并发言)
②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写生静物基本步骤,学生观察提问
③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单个石膏静物的素描作品。
④讲评学生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八、教学总结:
本次课通过实物与理论、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更有效的达到单个石膏静物的教学,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九、教学反思:
题: 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
时:四十分钟
课
型: 绘画技能课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教材分析: 教材讲授了素描基础技法知识及设计素描基础技法知识。内容涉及中西素描发展史、人物图像、人体、静物、风景、石膏、建筑等素描和速写技法,以及结构素描、设计素描技法,是学生掌握美术基础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形体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掌握在特定的光线下,表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调子的质感和基本方法。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深刻的表现方法,坚实的造型能力,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掌握造型能力,能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又深刻的表现对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眼、脑、手同时得到锻炼,认识和技能同时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素描基础是绘画的入门课题,是绘画的基础。教师应该耐心认真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表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五大调子的准确表现。
(解决方法:
1、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
2、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比较、演示、观察、再比较。
1.教法:通过比较和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石膏几何体的光影效果和结构特征。
2.学法:仔细观察并实际练习,做到眼耳手脑全面作用。教具准备:
1、石膏几何体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学具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画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数张黑白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议论。
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有几种颜色?物体的光和暗的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投影显示)
学生可能会这样答:“光的地方是白色的,暗的地方是黑色的。” 又问:“这样的画让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黑白对比强烈,但转折生硬。”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指出这些黑白画只有明暗两个色块,黑白之间缺少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将物体明暗转折的地方生硬地分开了。
3、教师再显示素描范画让学生观察欣赏,引导学生用来与先前出示的黑白画作比较,认识到素描画黑白之间多了一个中间色,使物体明暗黑白之间很自然地转折过去,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有了中间色,使物体黑白之间的层次变化就丰富了。正如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如果把对比度调得过大,就会产生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图像黑白之间转折生硬,画面的人和物就显得不够逼真,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引入新课。(8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课堂演示
1、演示“灯光照射下的正方体”图例让学生观察,展示三个面的明暗变化区别。(如果条件允许,可加实物演示),通过观察证实,在没有灯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不大的,反之,三个面便显出明暗变化的层次了。
通过以上演示,教师进行小结:“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由于位置方向不同,受光程度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即明暗三大面(投影显示)。然后平台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位置图),并指出正方体的块面转折明显,所以明暗交暗交界对比比较强。
2、演示六面柱体。由于六面柱体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多了一个中间面,所以明暗交界对比居中。
3、演示出圆柱体、球体。演示后教师进行小结:“由于球体没有明显的棱角和转折面,所以明暗不显得那么生硬、强烈。”然后平台再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球体所呈现出的明暗变化层次的位置图)。然后归结:“物体受光线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基本概括为:亮部、半明部(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即是明暗五调子。”(投影显示)
4、显示“粗糙与光滑的物体”与“固有色深与浅的物体”图例,教师针对不同的对比情况向学生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体的明暗变化关系,从而更好地去描绘对象,力求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二)课堂练习
临摹课文中的范图或进行写生练习。(视条件而定)
1、平台显示“明暗线条表现法”图例,教师分析: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 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
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并讲解分析。
3、范画欣赏。
4、平台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27分钟)四:课堂总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情况(2分钟)五:作业布置(练习):
1.完成一张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作业
2.写一篇学习体会
课
题(板书设计)
一、石膏几何体写生 几何体特点分析:
1、正方体: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即明暗三大面(投影显示)。
2、六面柱体:明暗交界对比居中
3、圆柱体、球体:没有明显的棱角和转折面,所以明暗不显得那么生硬、强烈。”然后平台再显示范图(用文字 归结:物体受光线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基本概括为:亮部、半明部(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即是明暗五调子。
二、作业:
1、完成一张石膏几何体写生作业
学生层次:素描新生班(9岁以上)
教学目标:学习球体的画法;学习并掌握球体明暗素描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找准明暗交界线和投影,能较好地表现球体的明暗关系。
教学重点:球体三大面和五大调子的理解和表现。教学难点:
1、形体的准确性及形体的塑造。
2、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确定与表现。教学工具:画板、素描纸、铅笔、橡皮、石膏球体范画
教学过程:
1、画球体先画好正方形,然后在切去四个角。
注意:切去的四个角要一样大,否则画出的圆形就不准了。切去四个角后形成八边形,八条边要一样长。
2、将八边形再一次切角,然后将直线改成圆线,画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从明暗交界线处画明暗。注意:中间略深,两头略淡。在画上投影,球体的底部要留出反光。从明暗交界线处开始,越靠近受光面越淡。光线的变化要匀称自然,不能深一块浅一块。
摘要:石膏几何形体的是素描造型的基础, 对于学前学生美术课具有重要铺垫作用。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学习, 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物体的选择与搭配, 第二、观察方法的培养以及比较习惯的养成, 第三、绘画步骤的具体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 在学前教育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教学中如果能做到这几点, 在学习的过程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石膏几何形体构图; 明暗; 观察方法; 绘画步骤;
一、石膏几何形体的构图要素
在进行石膏几何形体临摹和写生之前, 首先要接触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形体进行组合, 以及根据要求如何来布局。首先, 一组静物在选择与搭配从内容的选择上要协调, 属于同一类, 比如要画一组石膏几何形体, 要选择在颜色、质感上更相近的石膏, 几何形体之间搭配比较合理, 如果在一组石膏几何形体中加入了石膏半身像或者头像, 就不那么协调了。其次,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疏密得当要呈现出对比关系, 造型要主次分明, 这里所说的对比关系包括造型上的高低对比、宽窄对比、大小对比、方圆对比、聚散对比等, 比如一组石膏几何形体的组合, 它们分别是圆柱体、三棱锥、六棱锥、长方体、三棱锥长方体组合, 这样一组石膏要怎样摆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把立方体轻微斜置于画面中间偏左, 三棱锥立方体组合放置立方体上面, 圆柱体平方在立方体前右侧略前, 在角度上做适当调整, 最小的三棱锥放在最前面, 六棱锥放在中心偏左, 躺置, 在这组石膏组合里, 既有高低对比, 也有疏密对比, 几种在画面中间, 也有弧线和直线的对比, 大小的对比, 既体现了各种对比, 也衬托出了主次关系。再次, 物体在色彩明度上要有差异, 质感也应有所不同。在色彩明度上相对简单的石膏体组合中, 通常使用比较深色的衬布或者灰色的衬布而不是白色的, 因为这样安排更有利于表现整体的黑白灰关系, 另外, 在质感上, 坚硬的石膏和柔软的衬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理论基础
结构:形体结构是素描训练的核心, “形”指物体的基本形状, 外轮廓, “体”是形状所占空间的面积, 是依附于形体的空间因素。生活中最常见的基本型:方形、圆形、三角形、圆柱形等。对于初学者来讲, 熟悉和掌握形体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型与其他组合形相比, 它的特点是:形体简单、明确, 结构典型, 规范, 具有共性, 便于掌握。学习绘画的初级阶段是方形、漏斗形、三角形, 还有更多形体是这些基本型的组合, 如房子是三角形和方形的组合, 轿车是梯形和长方形的组合, 一般都是从各种基本型体开始练习开始的。
透视:透视是研究观察者、观察对象和观察面三者的关系。由于空间的变化, 从而产生了形体、大小等的变化。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的透视、阶梯透视、阴影透视等, 在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临摹和写生中, 通常会涉及到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明暗:明暗的形成与变化, 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光线的存在, 物体自身的结构, 以及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这三种因素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层次一般分为亮面、中间面、明暗交界线、反光以及投影。亮面是物体直接受光的部分, 因为它离光影最近, 所以基本是整幅画面最亮的部分。中间面也称之为灰面, 是物体不完全受光、也不完全背光的中间地带, 通常有着比较丰富、微妙的层次变化。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和背光的交界地带, 是明暗层次中最暗的部分, 完全没有接受到任何光照。反光是物体的暗部受到周围环境受光从而产生的反射光的影响, 通常明度不会超过灰面和亮面。投影是物体本身挡住光线所产生的投影, 从, 明暗交界线开始。
三、学前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线条练习:在学前教育石膏几何形体的教学中, 因为教学对象不是美术生, 是多数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 所以基础的`线条练习很重要, 能在有限的课时里, 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准确地利用线条尤为重要。握笔姿势的原则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铅笔, 打出需要的线条。在线条的练习中, 教会学生能打好两种线条, 一种是长且直的成组线条, 这要求摆动手臂而不是手腕, 利用铅笔的侧峰在纸上擦过, 另一种是短且相互平行的成组线条, 摆动手腕, 打线条时力道用在线条的中间, 致使成排线条两边轻、中间重, 从而便于线条之间的衔接。
观察与比较:对于初学者而言, 形成准确的观察方法, 良好的观察习惯很重要, 整体观察, 从整体出发, 全面比较, 画出打的明暗调子和形体结构的大面关系, 努力解决整体的打的调子关系, 如果这一步不够整体, 那就意味着其他关系不是统一的、准确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整体的前提下, 舍弃琐碎细小的微妙变化, 旨在物体与物体间, 以及物体与背景间在调子中的变化, 它们的对比和联系、整体比较大的块面的调子, 力求大关系明确, 表现出调子的总倾向、大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在整体观察的同时, 比较是法宝,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部分, 采用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关系自然就会明确。
绘画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 构图, 起稿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形体的准确, 决定整幅画的成败, 构图要遵循大小适当、比例合理、透视准确、上紧下松等原则, 比如立方体的构图要注意面的大小变化和透视变化, 圆柱在构图的识货要注意顶面圆透视弧度的变化等等。第二, 铺大关系, 从最暗部入手, 把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中间面以及亮部按照层次的变化用成排的线条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初学者尤其要注意的是, 每两个层次之间的阶梯式变化, 要表现出每个部分之间明暗上的差距, 才能出现较为丰富的层次关系。第三, 深入刻画, 这一步就是在之前准确的大关系基础上, 画出一些细微的变化, 比如让灰面的层次更丰富, 让亮面的调子排列更漂亮, 调整暗部明暗上细小变化, 修整形体与面的结合更加紧密。第四, 调整, 这一步骤要让关系更合理, 画的过重的地方要提亮, 过亮的要加重, 层次变化模糊的地方更明显, 经过调整, 让画面更趋于完善。
一. 单个几何体(10课时)
1.透视(4课时)
(1)正方体(1课时)(2)球体(1课时)(3)圆柱体(1课时)(4)切面柱体(1课时)
2.比例(1课时)
(1)六棱柱体(1课时)
3.明暗(3课时)
(1)六棱柱体(1课时)(2)三棱锥—(1课时)(3)圆锥(1课时)
4.结构(2课时)
(1)圆锥、圆柱穿插体(1课时)(2)十字方柱穿插体(1课时)二. 两个几何体(20课时)
1.构图与透视(6课时)
(1)圆柱体和四面体组合(2课时)(2)切面圆柱和十字圆柱体组合(2课时)(3)六棱柱和锥柱结合体组合(2课时)
2.比例(2课时)
(1)四面体和多面体组合(2课时)
3.明暗(8课时)
(1)切面柱体和十字方柱体组合(2课时)(2)切面柱体与三角锥体组合(2课时)(3)圆锥圆柱几何体和十二面体组合(2课时)(4)四面体和六棱柱组合(2)
4.结构(4课时)
(1)六棱柱和多面体组合(2课时)(2)圆锥圆柱结合体与六棱柱组合(2课时)
三. 三个几何体(6课时)
1.结构与透视(2课时)
(1)正方体、球体、四棱锥体组合
4.明暗(2课时)
(1)圆柱体、六棱锥体、十字方柱结合体组合
4.结构(2课时)
(1)正方体、六棱柱体、圆柱圆锥结合体组合
四. 多个几何体(36课时)
1.构图与透视(16课时)
(1)正方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组合临摹写生(4课时
(2)正方体、六棱柱体、圆锥、圆柱组合临摹写生(4课时)
5.明暗(16课时)
(1)正方体、球体、四面体、长方结合体临摹写生(4课时)(2)正方体、球体、椎体、四面体组合临摹写生(4课时)(3)圆柱体、球体、四面体长方体组合临摹写生(4课时)(4)正方体、圆锥、六棱柱、四面体和长方体结合临摹写生(4课时)
(5)正方体、正十二面体、切面柱体、棱锥方体结合体临摹写生(4课时)
(6)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椎柱结合体、四面体与长方体结合组合临摹写生(4课时)
4.比例与结构(4课时)
(1)正方体、六棱柱体、圆柱圆锥结合体、四面体与长方体结合组合临摹写生(2课时)
(2)六棱柱体、切面柱体、多面体、三角锥体组合临摹写生(2课时)
五、速写